第9课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对点训练(含答案)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116868 上传时间:2020-01-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5.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9课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对点训练(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9课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对点训练(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9课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对点训练(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9课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对点训练(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9课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题组1联邦宪法的制定1美国建立之初面临着严重的危机,主要来自于()A邦联政治体制的弊端B英法等国的军事威胁C经济发展得极其缓慢D独立战争的不彻底性答案A解析独立战争后,根据邦联条例,美国成为一个由13个州组成的松散联盟,难以维系享有独立与主权的各州,无法实行统一的关税保护政策,每个州各行其是,商品流通不畅,社会动荡。这些因素使刚刚诞生的美国处于危机之中,故选A。21786年8月,华盛顿在一封信中写道:“几年之内可能发生惊人的变革。据说备受尊敬的人士也公然发出君主政体的论调了。”这反映了()A英国君主制对美国影响深远B人们希望加强中央政府权力C美国民众希望建立君主政体D美

2、国国内政治斗争异常激烈答案B解析据材料可知1787年宪法颁布前的美国,邦联制导致中央政府软弱无力,在处理内外问题上的无能,使人们意识到必须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故B项正确。题组21787年联邦宪法3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规定:国会有权宣战,招募陆军,建立和维持一支海军,有权征召民兵,以执行联邦法律、镇压叛乱和击退入侵;总统是合众国陆军、海军和征调为合众国服役的各州民兵的总司令。这些规定体现了()A军权高于行政权 B分权与制衡C总统权力至上 D国会处于权力中心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1787年宪法的内容。从题干材料分析,军队的发兵权和统兵权分开,这体现的就是分权与制衡原则,故选B项。材料反映了美国陆海

3、军军权受制于总统与国会,A项不符合题意;C、D两项与题干反映的信息无关,更与史实不符。4托马斯杰斐逊称美国总统制是君主制的“新版”,乔治梅逊也说总统将会“一步登上美国王位”。对美国总统制的认识错误的是()A是国家武装部队总司令B由选民直接选出C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D对立法有否决权答案B解析美国总统是国家武装部队总司令,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美国总统是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美国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美国总统对立法有否决权,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5美国各州的法律五花八门,甚至在这州合法的事情到另一个州就不合法了。这反映了美国()A各州具有独立完整

4、的主权B各州权力之间相互制衡C各州保持一定的自治地位D三权分立保障民主性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美国各州的法律五花八门,甚至在这州合法的事情到另一个州就不合法了”,结合所学,美国联邦政府拥有宪法中列举的有限权力,未列明的权利都属于各州或人民,故C项正确。题组3维护联邦统一的斗争6美国第14条修正案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制定或实施限制合众国公民的特权或豁免权的任何法律。”该规定的实质是()A保障美国公民的自由和权利B进一步肯定联邦的至上性和国家的统一C限制南部11个蓄奴州的立法权D中央政府不再与州政府实行分权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条修正案实际肯定了联邦法律的至上性,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故选B

5、。7(2018湖北天门、仙桃、潜江期末质量检测题,33)19世纪50年代,卡尔霍恩提出以一致多数取代联邦宪法中的简单多数从而赋予南方以绝对否决权,以双元首制保障南方的特别利益,形成联邦行政权的内部平衡。如此,则美国将从历史时间的1787年倒退回1781年,这遭到林肯的坚决抵制。林肯反对的原因是其()A可能导致美国联邦的和平解体B违背了北方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C维护了美国南方的黑人奴隶制D需要对1787年的宪法进行全面修订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了南方的蓄奴州主张南北分治。材料中“则美国将从历史时间的1787年倒退回1781年”指的是这有可能导致美国的分裂,故A项正确。题组4两党制8有学者说:事实上美国

6、采取的是“一党制”即“民共党”但却伪装为两党制(即民主党和共和党),不管你投哪家的票,你总归投“民共党”的票。这段话说明美国()A共和党与民主党已没有区别B两党都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C选举制度是为一个党服务的D政治局势需要成立新的政党答案B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在美国两党制下,尽管民主党和共和党分别代表了不同集团的利益,但在本质上都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因此有学者用“民共党”来称呼民主党和共和党。9在美国,自1856年以来,历届总统不是共和党人便是民主党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历次总统大选中,两大政党的总统候选人所获选民票的总和,平均高达全部选民票的95%。这种情况说明两大政党()A控制了美国政治生活B

7、主宰了联邦政府C赢得了美国公民的一致支持D保持了政策的一致性答案B解析题干反映了美国政党制度下的两党轮流执政现象,因此,B项正确;A项说法过于绝对;C项错在“一致支持”;D项题干没有涉及。101785年美国首任驻英大使亚当斯赴任时,英国外交官讽刺挖苦:“怎么只有你一个人来到伦敦?应该有十三位大使才对呀!”这位外交官针对的是()A美国邦联制松散无力 B十三块殖民地都有大使C美国南北分裂 D英国尚未承认美国独立答案A解析独立之初的美国名义上是一个国家,但实际上是13个州的松散联盟,即所谓的邦联,因此“1785年美国首任驻英大使亚当斯赴任时”,被讽刺“应该有十三位大使才对呀”,故A项正确。11178

8、7年宪法颁布后,民主派领袖、美国第一任国务卿杰斐逊称美国总统制是君主制的“新版”,这最主要是因为()A联邦政府的权力大大加强B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总统兼武装部队总司令C总统对立法有否决权D总统可以任命最高法院法官答案B解析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总统兼武装部队总司令,总统权力很大,合乎题干逻辑,故B项正确。12有学者认为,在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过程中,“美利坚的缔造者们对欧洲的分权学说进行了改造和创新,提出了立体分权的理念思想”。这种“立体分权”理念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于()A构建中央政府三权分立的权力结构B规定司法权应该独立于行政权之外C确立三权间互相独立、监督的原则D联邦政府与各州政府间实

9、行联邦制答案D解析中央政府三权分立的权力结构属于横向的分权,并非“立体分权”,故A项错误;B项司法独立也属于横向的分权,并非“立体分权”,故B项错误;C项中央政府三权分立的权力结构属于横向的分权,并非“立体分权”,故C项错误;联邦制属于中央与地方的分权,纵向的分权属于“立体分权”,故D项正确。13(2018赣州高一第一学期期末,19)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实行三权分立制度,是基于()A思想之创新 B统一的意义C人性之美丽 D人性之黑暗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三权分立属于思想创新但并非是基于思想创新,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基于统一意义的是联邦制的建立,故B项错误;C项表述与题意无关,故C项错

10、误;结合所学知识,国家权力基于一人,为避免专制,出现了三权分立,故D项正确。14(2018潍坊高二下学期5月统考,8)美国制宪会议就众议院议员席位分配问题曾出现三个建设方案:方案一,(马里兰州)将奴隶也算入州人口数;方案二(密歇根州)只将自由人算入州人口基数;最终方案,奴隶按五分之三的比例加入州人口基数。最终方案的形成过程说明了()A妥协是现代政治的重要策略B分权是共和制度的关键措施C国会是代议政体的权力中枢D奴隶是民主选举的重要力量答案A解析众议院只是三权分立中立法权的一半,分权与材料中“众议院议员席位分配问题”不符,故B项错误;国会还包括参议院,与材料中“众议院”不符,故C项错误;D项与材

11、料中“方案的形成过程”不符,没有涉及方案的实施作用,故D项错误。15“美国联邦宪法既非神授,也非在一定期限内由人类的智慧和决心写出来的最伟大作品,而是一部实际可行的文件。它被人规划来满足某些迫切的需要,并被人修改以适应意外情况。”材料主要反映了美国宪法()A是一部完美的法律文件B坚持了民主原则C由少数人操纵进行修改D适应了现实的需要答案D解析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一部实际可行的文件”“满足某些迫切的需要”强调了美国1787年宪法的实用性,故D项符合题目要求。16(2018山东省单县第一中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美国第四任总统麦迪逊在辩论美国制宪会议记录一书中评论道

12、:联邦宪法是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朱雄在论三权分立原则对美国政治体制的影响中指出:1788年,美国联邦十三州的人民通过了近代世界史上第一部成文联邦宪法,它将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制衡理论作为宪法的核心,并对其进行创造性的发展,形成了特殊的“双重分权制衡”政治结构。材料二国会授权罗斯福进行大规模的干预及调节但在罗斯福新政的前期,最高法院与行政间则展开激烈的争吵。法官们先后宣布新政的几个主要法令违宪,予以废止。据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等改编(1)据材料一,美国第一部成文联邦宪法确立了怎样的“双重分权制衡”政治结构?(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国总统行政权是如何被限制的。答案(1)政治结构:确立了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体制,确立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的联邦制。(2)概述:国会对总统有制约;最高法院有权宣布总统法令违宪;总统任命的大法官须经参议院批准。(其他言之成理也可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历史 > 岳麓版 > 必修1 政治文明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