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五四爱国运动 对点训练(含答案)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116879 上传时间:2020-01-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51.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6课 五四爱国运动 对点训练(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16课 五四爱国运动 对点训练(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16课 五四爱国运动 对点训练(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16课 五四爱国运动 对点训练(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题组1“二十一条”与巴黎和会五四运动爆发背景1(2018贵州学业水平,6)紧紧关着的店门上贴上了这样的对联:“实指望,除国贼,还我青岛;为国家,今罢市,挽救学生。”这副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五四爱国运动 B一二九运动C国民革命运动 D新文化运动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上联“除国贼,还我青岛”反映的是五四运动时期的口号;下联“罢市”“挽救学生”反映了五四运动中的“三罢”斗争。故选A。2(2018成都高一上学期期末,10)1919年春夏之交,上海“大世界”娱乐场的跑马生意萧条,有人在其大门上贴了副对联,“正应筹策补亡羊,哪有心思看跑马。”其中“亡羊”是指()A中国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2、B辛亥革命的胜利成果被窃取C日本强加“二十一条”给中国D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答案D解析辛丑条约是1901年,故A项错误;辛亥革命胜利果实被窃取是1912年,故B项错误;日本强加“二十一条”给中国是1915年,故C项错误,1919年巴黎和会拒绝了中国的合理要求,中国外交的失败激起了国人的愤慨,爆发了五四运动,故D项正确。题组2“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五四运动过程3(2018四川学业水平,4)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下列口号属于该运动期间的是()A“扶清灭洋”B“外争国权,内惩国贼”C“打倒日本帝国主义”D“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答案B解析A项“扶清灭洋”是义和团运动时期

3、的口号;C项“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口号;D项“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是抗战时期的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反映的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斗争要求。故选B项。4(2018湖州高一第一学期期末,18)“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唯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该段文字可能出自()A申谕英夷告示B上海学联告同胞书C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D自卫抗战声明书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唯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结合所学,上海学联告同胞书指出“三

4、罢”斗争,尤其是工人斗争,使五四运动取得初步成功,故B项正确。5(2018辽宁六校协作体高二第二学期期中,40)下列对联能够正确反映五四运动结果的是()A“学生含冤,属地三年不雨;同胞受辱,可兆六月风雪”B“民众雪耻心坚,全市罢工;本店金钱主义,独自开张”C“学生一日不释,本店一日不开”D“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答案D解析五四运动爆发后,北京政府于1919年6月10日罢免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6月28日,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D项描述的是争取归还青岛、卖国贼被罢黜、学生被释放回来上课、商铺开

5、张营业,与五四运动的胜利状况相符,故D项正确。题组3五四精神五四运动的意义6(2018苏州高二第一学期期末,8)军阀吴佩孚曾致电时任总统徐世昌:“有北京学生因开会宣讲被逮者数百余人,沪商全体罢市仰恳大总统以国本为念,以民心为怀,一面释放学生,以培养士气。一面促开国民大会,宣示外交得失缘由,共维时艰。”这反映了()A辛亥革命余波未平B五四运动影响扩大C国民革命如火如荼D全民抗战风起云涌答案B解析题干反映的是五四运动,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题干军阀吴佩孚致电总统要求释放学生的正义行为,体现五四运动的影响扩大,故B项正确。7(2018湛江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题,16)“君等四年以来之国耻纪念

6、,至今仍有一线之良知、半腔热血存焉否乎?如有存也,请父告其子,姊告其妹毋忘此国耻纪念日。”这集中体现了五四运动的()A爱国精神 B自由精神C民主精神 D科学精神答案A解析从材料“君等四年以来之国耻纪念毋忘此国耻纪念日”,可知五四运动体现的是爱国精神,故A项正确;自由精神、民主精神、科学精神与材料“毋忘此国耻纪念日”不符,故B、C、D三项错误。8(2018宿迁高二学业水平第一学期期末考试,12)有学者在评价某历史事件时,提及以下几个影响:一、全国学生势力的大结合;二、反军阀及反帝国主义的兴起;三、社会各个阶层的觉醒。该历史事件()A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C基本推翻了北

7、洋军阀的统治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答案B解析“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这是辛亥革命的影响;“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这是国民革命的影响;“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是近代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依据材料中三个影响:学生大结合、既反军阀又反帝、觉醒,可判断此事件为五四运动的影响。故选B。9(2019晋城高一质检,11)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毛泽东在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论等文章中把“五四”新文化运动定性为反帝反封建的文化革命,旧民主主义与新民主主义的分界线,形成了权威阐释。这种阐释强调了“五四”新文化运动()A是一场具有思想启蒙的文化运动B在反对封建思想上的启蒙C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

8、D在革命思想意义上的启蒙答案D解析由材料“反帝反封建的文化革命”,可知五四运动是一场文化革命,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五四运动是文化革命而非思想启蒙,故B项错误;五四运动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故C项错误;由材料中“定性为反帝反封建的文化革命,旧民主主义与新民主主义的分界线”可知强调五四运动在革命思想上的启蒙,故D项正确。10(2018葫芦岛六校协作体高一12月月考题,24)1919年6月16日,日本外务大臣严厉谴责美国驻日大使莫里斯,说中国的学生运动是由美国支持的。日本国内媒体在此前也报道说,英美特务煽动学生反日,利用运动扩大他们的市场。这说明五四时期()A列强在中国

9、利益冲突激烈B中国军民的反日情绪高涨C中国革命得到英美的支持D日本对中国革命严厉镇压答案A解析五四运动中抵制日货,日本认为有英美的参与,反映了在中国利益上有争夺,故A项正确;材料中只有学生未反映中国军民,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英美的支持,也违背史实,故C项错误;材料属于日本的外交辞令,故D项错误。11(2018单县一中高一检测,11)五四运动中学生痛殴章宗祥、火烧赵家楼,下表为时人对此事件的看法。这反映了()梁漱溟论学生事件“学生事件付法庭办理绝不能说我们所作的都对,就犯法也可以使得。”俞颂华北京学生之表示与法律本位之受迁“以法律之实质论,(学生)非但无背于法律之精神,且为促进法律本位之元勋

10、”陆才甫学生无罪“其居心之光明磊落,可以质诸天地鬼神而无愧”,因而无罪于知非评梁漱溟君之学生事件论“可是侵犯人的,要是出于群众的行动,那就不能这样的说法了(指侵犯他人自由)”康有为请诛国贼救学生电“学生此举,真可谓代表四万万之民意,代伸四万万之民权,以讨国贼者”A.学生的爱国行为得到社会广泛认可B对自由边界与法律维度的认识冲突C新文化运动从更深层面解放了思想D五四运动增强国人的民族民主意识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表格很容易判断,梁漱溟、于知非两人对学生漠视甚至无视法律的行为持一种否定和批判的态度,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不难得知,梁漱溟、于知非两人与俞颂华、陆才甫、康有为三人对待自由边界与法律维度存在着

11、较大的分歧与冲突,故B项正确;材料中所提及的是五四运动而非新文化运动,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对国人民族民主意识的任何提及,故D项错误。12曾作为中国代表参加1919年巴黎和会的顾维钧主张:外交不能“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因为国家是不能任其破碎的”;“在外交上也不可能指望百分百的成功,如果你要达到百分百的成功,而对方也这样要求,那就不可能有成功的外交,因为这样就无法达成协议只能把谈判搞糟”。他的这一番认识旨在()A揭示国家主权至上的外交原则B指出外交的主要目的在于达成协议C说明绝对要求不利于国家利益D为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寻找借口答案C解析由材料可知顾维钧强调外交谈判中必须妥协,这与国家主权至

12、上的外交原则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顾维钧强调外交谈判中必须妥协才能达成协议,并非强调外交的主要目的在于达成协议,故B项错误;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坚持维护国家利益,对巴黎和会上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的做法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可知材料中顾维钧的言论并非为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寻找借口,故D项错误。13(2018北京海淀高一上学期期末练习题,1)有学者认为五四运动期间“新知识分子从象牙塔中走出来,到十字街头,大庭广众之间与商人、店员、都市工人、工业家以及职业政客相往来”。这说明五四运动()A促进新文化运动兴起B知识分子是运动的主力军C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D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答案C解析1915

13、年新文化运动兴起,与材料中“五四运动期间”不符,故A项错误;五四运动的主力军是工人阶级,故B项错误;材料中“与商人、店员、都市工人、工业家以及职业政客相往来”表明五四运动具有广泛群众基础,故C项正确;五四运动目标是反帝反封建,故D项错误。14(2018资阳模拟,28)1919年5月7日晨报刊登了一篇题为国民外交协会宣言的文章,文中指出青岛、山东是“齐鲁名邦”“孔孟之圣迹”“文明吐露之源泉”。由此可见当时的部分文化精英希望()A借传统文化深化爱国意识B促使民主思想进一步扩散C重塑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D借文化圣地博得列强的理解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齐鲁名邦”“孔孟之圣迹”“文明吐露之源泉”,强调青岛、

14、山东与中国的历史渊源,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故A项正确;材料不能反映民主思想的扩散,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1919年”,结合所学,中国正处于新文化运动时期,反对传统的儒家文化,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1919年5月7日”,文章写于巴黎和会外交失败,五四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之下,故D项错误。15(2018邯郸高一期末,17)毛泽东曾撰文称:“二十年前的五四运动,表明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其“新”的主要依据是()A青年学生充当了民主革命的急先锋B马克思主义成为革命的指导思想C无产阶级政党成为革命的领导阶级D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并成为革命主力答案D解析材料“中国

15、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即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无产阶级开始领导中国的民主革命。A项与无产阶级领导无关,故A项错误;B项是1921年中共一大的召开,故B项错误;C项是1921年中共一大的召开,故C项错误;D项体现出无产阶级的领导,故D项正确。16(2018临沂高一上学期期末,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19年1月27日,顾维钧指出:“三千六百万之山东人民,有史以来为中国民族,用中国语言,信奉中国宗教”;“胶州为中国北部之门户,亦为沿岸直达国都之最捷径路”,在国防上具有重要地位;“以文化言之,山东为孔孟降生,中国文化发祥之圣地”;“以经济言之,人口既已稠密,

16、竞存已属不易”,“不容他国之侵入殖民”。石源华顾维钧:雄辩于巴黎和会上材料二近代中国革命运动此起彼伏,义和团运动失败后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相继发生。革命与义和团相比已有很大不同,而五四运动则带有更新的时代烙印。请回答:(1)材料一中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提出哪一正义要求?结合所学,指出该要求的结局及其对中国产生的直接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与义和团相比在斗争目标上已有很大不同”的表现,并说明五四运动的新特点。答案(1)要求:收回中国在山东的主权。结局:列强拒绝中国的正义要求;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影响: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2)表现:辛亥革命要求推翻清政府统治;学习美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特点:彻底地反帝反封建;广泛的群众基础;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历史 > 岳麓版 > 必修1 政治文明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