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1 等腰三角形,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1 等腰三角形,考场对接,题型一 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进行证明,例题1 吉安中考已知:如图1-1-12, 在四 边形ABCD中, ADBC, BC=DC, CF平分 BCD, DFAB, BF的延长线交DC于点E 求证:(1)BFCDFC; (2)AD=DE.,考场对接,证明 (1)CF平分BCD, BCF=DCF 在BFC和DFC中, BC=DC, BCF=DCF, FC=FC, BFCDFC,(2)如图1-1-12, 连接BD BFCDFC, BF=DF, FBD=FDB DFAB, ABD=FDB, ABD=FBD AD
2、BC, BDA=DBC BC=DC, DBC=BDC, BDA=BDC 又BD=BD, BADBED AD=DE.,锦囊妙计 证明两边相等的方法 一是证明两边所在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二是证明一个三角形中的两角相等.,题型二 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证明线段相等,例题2 如图1-1-13, 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 ACB=90, 将一块等腰直角三角尺的直角顶 点放在斜边AB的中点P处, 三角尺的两直角边分 别交AC, BC于D, E两点. 线段PD与PE之间有什么 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解 PD=PE 理由如下:连接CP. 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P是AB的中点, CP=BP, CPAB,
3、ACP= ACB=45 又A=B=45, ACP=B. PDPE, CPAB, DPC+CPE=EPB+CPE=90, DPC=EPB, PCDPBE, PD=PE,锦囊妙计 证明线段相等的方法 (1)证明其所在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若要证明的两条线段在同一个三角形中, 则可证明所在三角形中所对的两个角相等; (3)借助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 有关等腰三角形问题常用的添加辅助线的方法:作底边上的高或底边上的中线或顶角的平分线.,题型三 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角度计算,例题3 在如 图 1 - 1 - 14 , ABCD, EFG的 顶点F, G分别落在直线AB, CD上, GE交AB
4、于 点H, HE=HF. 若E=25, FGC=62, 求FGH的度数.,解 HE=HF, E=25, EFH=E=25, FHG=E+EFH=50. ABCD, HFG=FGC=62, FGH=180-FHG-HFG =180-50-62 =68.,锦囊妙计 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角度的关键 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角度计算时, 常应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和外角、内角的关系, 通过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联系在一起, 再列方程求解.,题型四 与等边三角形有关的计算、证明,例题4 如图1-1-15, ABC是等边三角形, D, E, F分别是线段AB, BC, AC上的点. (1)若AD=BE=C
5、F, 则DEF是等边三角形吗? 试证明你的结论; (2)若DEF是等边三角形, 则AD=BE=CF成立 吗?试证明你的结论,解 (1)DEF是等边三角形. 证明如下: ABC是等边三角形, A=B=C, AB=BC=AC. 又AD=BE=CF, DB=EC=FA, ADFBEDCFE, DF=ED=FE, DEF是等边三角形.,(2)AD=BE=CF成立. 证明如下: 如图1-1-15, DEF是等边三角形, DF=ED=FE, FDE=DEF=EFD=60, 1+2=120. ABC是等边三角形, A=B=C=60, 2+3=120, 1=3, 同理3=4, ADFBEDCFE, AD=BE
6、=CF,锦囊妙计 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1)定义法; (2)先证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再证有一个角为60; (3)证三个角相等.,题型五 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性质的应用,例题5 综合实践课上, 小华所在小组要测量 护城河的宽度. 图1-1-16是护城河的一段, 两 岸ABCD, EFCD于点F. 他们先用测角仪 在河岸CD的M处测得=30, 然后沿河岸 走30 m到达点N, 测得=60. 你能根据这些 数据帮小华他们算出河宽EF吗?(结果保留根号),解 MEN=6030=30, =MEN, EN=MN=30 m. 在RtENF中, EFN=90, =60, NEF=30, NF= EN= 3
7、0=15(m),锦囊妙计 利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题 利用“在直角三角形中, 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 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解题的关键是设法寻找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形. 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通过作垂线段构造;二是证明角的度数是90.,题型六 反证法的运用,例题6 求证:在一个三角形中, 至少有两个内角是锐角.,证明 (1)假设ABC中只有一个内角是锐角, 不妨设A90, B90, C90, 于是, A+B+C180, 这与三角形内角 和定理相矛盾; (2)假设ABC中没有内角是锐角, 即A90, B90,C90, 于是, A+B+C180, 这与三角形内角和 定理相矛盾 所
8、以假设不成立, 则原结论是正确的,锦囊妙计 用反证法证明命题的策略 (1)用反证法证明命题时, 原结论的反面一定要找准确、全面; (2)用反证法证明命题时, 一定要注意步骤:先进行合理的假设, 再推出矛盾, 最后得出结论; (3)用反证法证明与平面几何有关的命题时, 一般先根据命题写出已知、求证, 并画出相应的图形, 再证明.,题型七 与等腰三角形有关的分类讨论题,例题7 如果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4 cm, 另一边长为5 cm, 那么它的周长为( ). A14 cm B13 cm C14 cm或13 cm D无法计算,分析 分为两种情况:底边长为4 cm, 腰长为5 cm;底边长为 5 c
9、m, 腰长为4 cm. 具体的解答过程如下: 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4 cm和5 cm, 应分为两种情况: 当底边长为4 cm, 腰长为5 cm时,三角形的周长4+5+5=14(cm); 当底边长为5 cm,腰长为4 cm时, 三角形的周长5+4+4=13(cm), 它的周长是14 cm或13 cm. 故选C,答案 C,例题8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40, 则这个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为( ). A40 B100 C40或100 D50或70,答案 C,分析 如图1-1-17, 在ABC中, AB=AC.有两种情况: 顶角A=40(如图); 底角是 4 0 ( 如图), AB=AC, B=
10、C=40. A+B+C=180, A=180-40-40=100. 综上可知, 这个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为40或100. 故选C.,锦囊妙计 等腰三角形中常见的分类讨论问题 (1)当腰和底边不能确定时, 必须进行分类讨论. (2)当顶角和底角不能确定时, 必须进行分类讨论. (3)当高的位置不能确定时, 必须进行分类讨论. (4)由腰上的中线引起的分类讨论.,题型八 等腰三角形中的动点问题,例题9 如 图 1 -1 - 1 8 , 在 ABC 中 , AB= AC=2, B=40, 点D在线段BC上运动(点 D不与点B, C重合), 连接AD, 作ADE=40, DE交线段AC于点E (1)当
11、BDA=115时, BAD= _, 点D从 点B向点C运动时, BDA逐渐变 _(填“大”或“小”);,(2)当DC等于多少时, ABDDCE?请说明ABDDCE的理由; (3)在点D的运动过程中, ADE的形状也在改变. 当BDA等于多少度时, ADE是等腰三角形?,解 (1)25 小 (2)当ABDDCE时, DC=AB. AB=2, DC=2, 当DC等于2时, ABDDCE. 理由如下: ABD=40, ADE=40, BAD+BDA=140, CDE+BDA=140,BAD=CDE. AB=AC, B=C. 在ABD和DCE中, B=C, AB=DC, BAD=CDE, ABDDCE
12、.,(3)AB=AC, C=B=40. 当AD=AE时, AED=ADE=40. AED是DCE的一个外角, AEDC=40, 此时不符合题意; 当DA=DE时, DAE=DEA= (180-40)=70, BDA=DAE+C=70+40=110; 当EA=ED时, DAE=ADE=40, BDA=DAE+C=40+40=80. 综上所述, 当BDA为110或80时, ADE是等腰三角形,锦囊妙计 解决等腰三角形动点问题的策略 第一步:化动为静, 以静制动, 确定特殊位置, 并画出满足条件的图形. 第二步:依据题中数量关系、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或判定定理, 构建相关点、线之间的特殊图形. 第三步:求解问题.,谢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