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哈姆莱特(选场) 学案(含答案)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114950 上传时间:2020-01-0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93.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0课 哈姆莱特(选场) 学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10课 哈姆莱特(选场) 学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10课 哈姆莱特(选场) 学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10课 哈姆莱特(选场) 学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第10课 哈姆莱特(选场) 学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10课哈姆莱特(选场)学习目标1.准确把握哈姆莱特复杂的人物性格。2.品味富有个性的戏剧语言,把握内心独白在戏剧表演中的效果。一、音正形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单音字紊乱()迷惘() 匍匐()轻蔑() 虔敬() 暴虐()踌躇() 鞭挞() 懦夫()罪孽() 忏悔() 尼姑庵()咒诅() 嫁奁() 吮吸()怪诞() 俳优()答案wnwnp fmiqinnchu chtnunichnnzlinshndnpi(2)多音字转折抹 宁禁 创答案zhun/zhun/zhuish/zh/zhm/m/mnn/nnjn/jnchun/chun2给下列形似字组词(1) (2)(3) (4)答案(1)罪孽/分

2、蘖(2)陨落/殒命(3)祈祷/踌躇/田畴(4)怪诞/垂涎欲滴/筵席二、词语积累1理解运用(1)涂脂抹粉:_(2)烟视媚行:_答案(1)涂胭脂,抹香粉,修饰容貌;比喻对丑恶事物进行粉饰。(2)微张着眼睛慢慢地走。原形容新婚妇女举止安详,后转指女子行为轻佻放荡。对点小测判断下列加点成语的运用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在人生大舞台上,人人都得涂脂抹粉,要勇敢面对,不必畏首畏尾。()(2)她是一个极美的女子,烟视媚行,当时正倚在一棵桃树旁,满树桃花都被她黯了颜色。()答案(1)。不合语境,此处应用“粉墨登场”(2)2辨词填空(1)变换变幻变换:事物的一种形式或内容换成另一种,其过程

3、或结果一般是具体的,如“变换位置”“变换手法”等。变幻:不规则地改变,即变换的方式或内容很不固定,如“风云变幻”等。不管骗子的手法如何_,只要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就不会上当受骗。她美丽背后的艰辛、风光背后的无奈以及_莫测的政治前途吸引着人们对她的关注。答案变换变幻(2)掩盖掩饰“掩盖”与“掩饰”词义基本相同,都表示把真相隐藏起来不让人知道,但存有细微差别,不能混用。“掩盖”指遮盖,是中性词,适用对象既可以是具体事物,也可以是思想行为;“掩饰”是贬义词,指设法掩盖真实情况。大雪_了大地,我们已找不到回去的路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你不用再_自己的错误了,还是老老实实地承认吧。答案掩盖掩饰三、名言警

4、句1课文名句(1)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2)谁料过去的繁华,变作今朝的泥土!2课外名句(1)年轻人的爱不是发自内心,而是全靠眼睛。(2)在命运的颠沛中,很容易看出一个人的气节。(3)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放弃他。(4)多听,少说,接受每一个人的责难,但是保留你的最后裁决。(5)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6)世界是一个舞台,所有的男男女女不过是一些演员,他们都有下场的时候,也都有上场的时候。一个人的一生中扮演着

5、好几个角色。一、作者简介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戏剧家、诗人。一生共写有37部戏剧,154首14行诗,两首长诗和许多其他诗歌。主要代表作:早期的历史剧有理查三世亨利四世等,喜剧有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等;中期的悲剧有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佩斯罗密欧与朱丽叶雅典的泰门等;后期的传奇剧有暴风雨等。二、背景展示哈姆莱特也译作王子复仇记,成书于1601年,取材于12世纪末丹麦历史学家萨克索格拉马提卡所著的丹麦史。莎士比亚借鉴前人的作品,赋予哈姆莱特重大的社会意义,借哈姆莱特之口无情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不平,充分表现了他的人文主义思想。这是一部反映人文主义思想体系的、艺术水

6、平非常高的伟大悲剧。三、文学知识悲剧悲剧是戏剧的主要体裁之一。它源于古希腊,由酒神节祭祷仪式中的酒神颂歌演变而来。在悲剧中,主人公不可避免地遭受挫折,受尽磨难,甚至失败丧命,但他们合理的意愿、动机、理想、激情预示着胜利、成功的到来。著名的悲剧有俄狄浦斯王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罗密欧与朱丽叶浮士德雷雨等等。俗话说:“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哈姆莱特究竟是个什么人物呢?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今天我们就走进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哈姆莱特,了解一下这一人物形象。下面是本文内容结构思维导图,读后回答图后问题。课文节选的是国王和波洛涅斯利用计策试探哈姆莱特是否真的疯癫的情节,文章写了三种对白,请在图中处填

7、出这三种对白。答案国王与身边侍臣及王后之间的对白哈姆莱特与奥菲利娅的对白国王与波洛涅斯的对白1分析课文,归结起来看,剧本展示的冲突主要是围绕什么冲突进行的?这些冲突有什么作用?答:_答案(1)剧本展示的冲突主要是围绕哈姆莱特与国王克罗迪斯之间的冲突进行的。课文节选的这场戏,也将哈姆莱特与国王之间的冲突放在主要冲突的位置上。剧中奥菲利娅与哈姆莱特之间因无法沟通产生误解后的冲突,及哈姆莱特内心生存还是毁灭的矛盾,都是围绕这一主要冲突展开的。(2)这些冲突实际上都是当时现实矛盾的真实反映。在当时来讲,这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是社会过渡时期新、旧两种社会力量的较量。从表面看来,冲突是在一对恋人之间展开的

8、,表现的却是对人生的思索。通过冲突塑造了一个内向深沉、有着痛苦与彷徨复杂情感的人文主义思想家的典型人物。通过人物,展示了当时波澜壮阔的历史图画,深刻地反映了先进的人文主义理想与英国黑暗的现实之间尖锐复杂的矛盾。2剧中国王和奥菲利娅的父亲设下圈套,让奥菲利娅探问哈姆莱特内心的秘密,为了不泄露自己的心事,哈姆莱特也只得在自己心爱的人面前装疯卖傻,作者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答:_答案一方面,作者通过不知内情的奥菲利娅的伤心扼腕,表达了对哈姆莱特的赞美之情。如“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时流的明镜、人伦的雅范、举世注目的中心”。作者刻画的是一个划时代的人文主义的代表。另

9、一方面,又通过哈姆莱特内心的独白,揭示了他内心的矛盾与痛苦,展示了他的独特个性。3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经说过:“哈姆莱特像我们每一个人一样真实,但又要比我们伟大。他是一个巨人,却是一个真实的人。因为哈姆莱特不是你,也不是我,而是我们大家。哈姆莱特不是某一个人,而是人。”结合文中的描写,说说哈姆莱特是个怎样的人物形象,又该怎样来看待他性格中的忧郁和延宕。答:_答案(1)哈姆莱特是古代丹麦的一个王子,他是一个人文主义者形象,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形象。(2)一方面他接受了人文主义的影响,心中充满了美好的理想,希望生活中的一切如理想一样完美。而现实生活中的一系列意外打破了他的理想。于是他要为父报仇,可是他内

10、心又很矛盾,因为他想的不光只是为父报仇,而是扭转整个乾坤。在重整乾坤的伟大目标前,哈姆莱特想要行动,但又不知如何行动,这就造成了他行动的拖延。延宕的另一个原因是恶势力过于强大,而时代与人文主义的局限性又决定了他不可能去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因此他只能孤军奋战。加上他性格过于内向、审慎,因此最后只能是与敌人同归于尽。他的悲剧既有恶势力过于强大的客观原因,也有其自身性格弱点的主观原因。所以,哈姆莱特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是人文主义者的悲剧。本文节选的是哈姆莱特的第三幕第一场,从哈姆莱特与奥菲利娅的对话中,有人认为哈姆莱特并不爱奥菲利娅,对此你的观点是什么?答:_答案本课节选的部分,矛盾冲突紧紧围绕哈姆

11、莱特和克罗迪斯展开。克罗迪斯派奥菲利娅试探哈姆莱特,哈姆莱特将计就计,对奥菲利娅说出了很多无情的话,他是在假装疯狂,并不是不爱奥菲利娅。奥菲利娅不明真相,内心非常痛苦,但同时克罗迪斯信以为真,认为哈姆莱特真的疯了,降低了他对哈姆莱特的警惕性。戏剧中的内心独白莎士比亚擅长运用长篇内心独白来揭示人物复杂而隐秘的内心世界。如本文中哈姆莱特那段著名的独白,就展示了他复仇过程中痛苦的心灵冲撞。莎士比亚的语言深沉含蓄,极富有哲理性,对刻画人物独特的个性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技巧点拨内心独白是戏剧术语,是规范情境中人物行动过程的思想活动。演员在创作中运用内心独白规范人物的思考,并组织成不断的线。不论是在说出

12、台词,或停顿时,还是在倾听对手台词时,演员都在自己内心里即兴地产生出无声的内部语言,这种内部语言有时是一个词组,有时甚至是一个词、一个问号或感叹号,并非必须有完整的语句形式。演员正是利用这种即兴创造而又相对固定的内心独白,在演出中生动灵活地再现出人物的思考、判断过程。内心独白可以分为三类:(1)直接内心独白。在描写这样的独白时既无作者介入其中,也无假想的听众,它可以将意识直接展示给读者,而无需作者作为中介来向读者展示。(2)间接内心独白。它由一位无所不知的作者在其间展示着一些未及于言表的素材。(3)戏剧性独白。直接从人物到读者,无须作者介入其间,却有一批假想的听众。迁移运用写一段内心独白,对自

13、己的心灵进行一次透视。120字左右。答:_答案(示例)我,一个与孤单、寂寞做伴的我我,一个独自一人在角落里哭泣的我我,一个小丑一般的我很清楚不管怎么样心里的孤独也不会消除但仍旧奢望我是会被眷顾的一个有一天阳光会照到我的身上让我感受到温暖,快乐让我的心灵得到一丝的安慰不知这是不是奢望也许注定要一个人走下去写完属于自己的这部书一、课本素材点击素材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运用示例像哈姆莱特一样优柔寡断的性格以及因性格造成的痛苦,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也会时常遇到。人生在世,总会有这样那样的梦

14、想,但残酷的不顺心的事情也会常常出现在你的面前。当生活中碰到一些挫折、磨难时,要冷静地面对逆境,要有直面现实的勇气,客观地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增强战胜逆境的信念,把握好每一次机遇,果断行动。切莫在空想之中徘徊犹豫,瞻前顾后,杞人忧天,最终一事无成,空留慨叹。二、课外素材性格成就投资银行一代宗师摩根有位美国记者采访晚年的投资银行一代宗师摩根,问:“决定你成功的条件是什么?”老摩根毫不掩饰地说:“性格。”记者又问:“资本和资金何者更为重要?”老摩根一语中的地答道:“资本比资金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性格。”确实,翻开摩根的奋斗史,无论是他成功地在欧洲发行美国公债,慧眼识中无名小卒的建议大搞钢铁托拉斯计

15、划,还是力排众议,甚至冒着生命危险推行全国铁路联合,都由于他倔强和敢于创新的性格,如果排除这一条,恐怕有再多的资本也无法成就投资银行这一伟大开创性的事业。选材感言性格决定命运,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都是性格决定命运,性格好比是水泥柱子中的钢筋铁骨,而知识和学问则是浇筑的混凝土。摩根倔强和敢于创新的性格成就了投资银行这一伟大事业,也成就了自己的一世英名。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我们应修炼好自己的性格,锻造自己人生的钢筋铁骨。月亮的光芒随笔哈姆莱特这静谧的夏夜,遗忘了清风、鸣蝉的咏叹调。天穹是完美落下的帷幕,翠竹也为之鼓掌;舞台上,只剩下月亮恬静的脸,无声地散发着光芒。开始在休止符之前血色的华

16、尔兹,会场用镏金的陶瓷砌成一湾不起波澜的湖水。毵毵的是银色丝绸长帘,狂风中,我们无法看清对方的脸。不同于一本畅销小说,哈姆莱特没有曲折离奇的情节。而名著之所以为名著,那是因为它有着一个不朽的灵魂,它不同于那些身披精美寿衣,没有生命的躯体。它书写了一个人的痛苦,也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一个人的忧伤哈姆莱特是那华丽的忧伤。通篇绮丽的人物风景,终究掩不住沙翁的泪。人性的悲剧,兄弟间的屠戮,恋人背离誓言,而这前者是哈姆莱特的叔父,后者是他的母亲。往昔那些温馨的、热烈的、甜蜜的,瞬间被全盘推翻:原来连至亲的人都不能相信!他不再相信血浓于水的亲情,哈姆莱特对王后说:“来,来,坐下来,不要动;我要把一面镜子放在

17、你面前,让你看看你自己的灵魂。”他不再相信坚不可摧的友情,哈姆莱特一遍遍地对霍拉旭等友人说:“把手按在我的剑上宣誓。”他也不再相信天长地久的爱情,哈姆莱特对善良的奥菲莉娅说:“你当初就不应该相信我,因为美德不能熏陶我们罪恶的本性;我没有爱过你。”我们的心脏外有一层薄薄的骨骼,一层薄薄的肌肉,一层薄薄的皮肤,因此我们无法看清对方的心。人们总是害怕那些未知的事物,于是我们相互提防,独自战栗。一代人的忧伤哈姆莱特是人性的思考。“丹麦是一所牢狱。”哈姆莱特如是说。钢筋水泥的城市,直插云天的大厦筑起另一所牢狱;没有封顶的牢狱谁都知道,我们没有翅膀。同一楼层,只要打开门,一步,两步,三步,“叮咚!”便又是

18、另一个天地。于是,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飞鸟和鱼的距离,而是门中互相窥视的人们,没有相知的可能。大街上,略带倦容的旅人向你询问某个你恰巧知道的地点,但你只能挂着一丝难辨真伪的微笑,摇摇头,再快步走开。心的隔阂,充斥着不信任与怀疑。于是我们都是哈姆莱特,我们都寂寞,也冷漠。哈姆莱特预言了我们所经历的。曲终人散月光妩媚的戏剧上演在虚空的舞台上。过去多少年来,我们这些赞颂着丰收与大地的人们,谁又曾窥探过,月亮另一张永远背对着我们的脸?而谁又知道,月亮的另一面,到底是潜伏着三只脚的蟾蜍,还是怀抱玉兔的嫦娥呢?这一切同心的秘密一般无从知晓,只有咏叹调再次悠扬读后启悟为了突出主题,文章不讲述哈姆莱特剧的情

19、节,不评论哈姆莱特剧的人物,而是在阐述“不再相信亲情、友情、爱情”的基础上,顺势引出人们“相互提防,独自战栗”的现实,表现生活中人们的互不信任与怀疑,“于是我们都是哈姆莱特,我们都寂寞,也冷漠”。1名句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战国策秦策译文一百里的路程,走到九十里也只能算是才开始一半而已。感悟该俗语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困难,愈要认真对待。很多人开始的时候总是雄心壮志,宏图远大,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就没有了动力,没有了毅力,没有了决心,到最后草草了事。所以我们做事要善始善终。2名句孪子之相似者,唯其母知之而已;利害之相似者,唯智者知之而已。战国策韩策三译文双生的孩子长得极为相似,只有他们的母亲能一眼分辨出来;利害混淆在一起的事物难以分辨,只有聪明的人才能把它们区分开来。感悟这几句以形象的比喻,说明在日常事物中,“利”与“害”常常混杂在一起,或看似有利实则有害,或看似有害实则有利,或虽有小利却存大害,或虽有小害而终获大利,令人分辨不清。唯有智者能够去伪存真,去粗存精,顾此及彼,由表及里,看到问题的实质,不为斤斤小利所诱惑,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这几句说明利害常常杂糅在一起,必须认真调查,审时度势,才能得出正确结论,才配称之为智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语文版 > 必修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