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张中丞传后叙ppt课件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114165 上传时间:2019-12-31 格式:PPTX 页数:37 大小:950.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5课 张中丞传后叙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第15课 张中丞传后叙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第15课 张中丞传后叙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第15课 张中丞传后叙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第15课 张中丞传后叙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专题五 书 序,【专题解说】 古代散文中,序文也是一种很重要的文体。序也作“叙”或“绪”,是依条理叙述的意思。书序是古代序文的一种,或由作者自己撰写,或出自他人之手。一般讲述书籍或文章写作的缘由和经过,或对书籍、文章内容加以补充、评论。唐宋八大家撰写这类文章时,往往会以所序的书籍或文章为寄托,生发出对人生、时政、历史、文学等方面的看法,因此,书序的思想和文学价值有时超过了所序的书籍或文章。书序的写作手法,或偏重议论,或偏重叙述,形式上较少束缚,作者可以自由地表达思想。因此,有一部分书序可以当做学术或思想评论来读。,专题导航,【学法指导】 1.了解古代论文文体书序,了解书序的内容、特点及源流,明

2、白该文体的特征。 2.掌握本专题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熟悉涉及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文言句式等文言现象,训练并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3.注意探究文本的思想和文学价值。,第15课 张中丞传后叙,自学 预习区,互动 探究区,内容索引,拓展 提升区,自学 预习区,文史知识,1.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唐代于公元755年至763年所发生的一场叛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唐玄宗改元天宝后,政治愈加腐败。唐玄宗耽于享乐,使国政先后由李林甫、杨国忠把持,又放任边地将领拥兵自重,安禄山任三道节度使(平卢、范阳、河东),军权在握。天宝十四年(755),安禄山趁唐朝内部空虚腐败,发动兵变,翌年就攻入都

3、城长安,安氏称帝。安西节度使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皆采以守势,但不为杨国忠所接受,被迫出战,最后以失败收场。唐玄宗逃入四川,到了马嵬坡途中六军不发,有将领请杀杨国忠与杨贵妃,后兵分二路,玄宗入蜀,太子李亨在灵州自行登基,,是为唐肃宗。后世史家认为“马嵬之变”是一场“有计划的兵变”。郭子仪被封为朔方节度使,奉诏讨伐,次年郭子仪上表推荐李光弼担任河东节度使,联合李光弼分兵进军河北,会师常山(今河北正定),击败史思明,收复河北一带。及后安禄山为其子安庆绪所杀,在唐军的追讨下,另一叛将史思明投降。 758年,由于朝廷一项暗杀史思明的计划外泄,史思明发动兵变,杀安庆绪并称“大燕皇帝”。至761年,史思明

4、为其儿子史朝义所杀。翌年,唐代宗继位,并从叛军中收复洛阳。最后史朝义被李怀仙逼迫自杀,8年的安史之乱结束。唐朝进入藩镇割据的局面。,2.睢阳保卫战 “睢阳据江淮之上游,为汴洛之后劲,南控江淮,北临河济,彭城居其左,汴京建于右,形胜联络,是以保障江南,襟喉关陕,为大河南北之要道”。睢阳素有“江淮之蔽屏,河洛之襟喉”之称。叛军想据睢阳南下江淮和江汉地区,以切断唐王朝的钱粮来源,掠夺其财富作为持久战争的资本。因此,对唐王朝来说,以兵力扼守睢阳不落入叛军之手是平定叛乱的基础。唐将张巡、许远率千百人,抗击叛军13万人,从正月到十月,大小共经400余战,杀敌12万,终因粮草匮乏、救援不至,致使睢阳失陷。但

5、是保卫战誓死保卫了唐军给养的大后方江淮地区,为唐军重整旗鼓、平息叛乱赢得了时间和条件。,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安庆绪(安禄山之子)部将尹子奇率领12万大军攻睢阳,张巡、许远率兵近7 000人坚守数月,终因粮尽兵绝,睢阳陷落,张巡及部将36人牺牲,许远被叛军掳至洛阳,不屈而死。睢阳保卫战遏制了叛军的攻势,捍卫了江淮地区人民的生命与财产,为唐军积蓄力量、准备反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因而张巡、许远等人受到了人民的赞扬、传颂。但当时一些坐观睢阳陷落而不增援的武官,为自己的可耻行为辩解,同某些嫉妒张、许功绩的文人一起,散布流言,诋毁张、许等抗敌英雄。在这样的背景下,张巡的友人李翰写了张巡传这篇补叙英雄

6、事迹、批驳流言飞语、弘扬英雄精神、反对藩镇作乱的散文名作。,题目解说,张中丞,即张巡(709757),邓州南阳(今属河南)人。开元末进士。安禄山反,张巡起兵抗击,同睢阳(今河南商丘)太守许远共同守护睢阳。殉难后被追封为御史中丞,故人称其张中丞。 “序”是文章体裁的一种,古人常用它来说明书籍或文章写作的缘由和经过,或对书籍、文章内容加以补充、评论。一般放在书前,也称作“叙”或“引”。“后叙”除具备“序”的作用外,还可对著作进行补充、批语或反驳,一般放在书后。本文是作者在阅读李翰所写的张巡传后,对有关材料作的补充,对有关人物的议论,所以题为“后叙”。,基础梳理,1.读准字音 (1)蚍蜉( ) (2

7、)诟( ) (3)饿羸( ) (4)霁( ) (5)泗州( ) (6)须髯( ) (7)帙( ) (8)亳州( ),p f,u,li,j,s,rn,zh,B,2.指出下列句中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其义 (1)人之将死,其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_ (2)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_ (3)及巡起事,嵩常在围中:_,同“脏腑”,即内脏,同“识”,作标记,同“尝”,曾经,3.解释下列句中加颜色字的意思 (1)远虽材若不及巡者:_ (2)将其创残饿羸之余:_ (3)士卒仅万人:_ (4)弃城而逆遁:_ (5)巡因一见问姓名:_ (6)具食与乐,延霁云坐:_,好像,伤,近,预先,凭借,延请,4.解释

8、下列多义词的意思,(1)恨,为此传颇详密,然尚恨有阙者:_欲为子弟得官,亦怨恨光:_ 禄厚者民怨之,位尊者君恨之:_,动词,遗憾,不满,动词,怨恨,怀恨,动词,不满,(2)志,不能通知二父志:_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_ 齐谐者,志怪者也:_ 博闻强志:_,名词,志向,动词,作标记,动词,记述,动词,记,(3)穷,及其无救而且穷也:_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_所识穷乏者得我与:_ 复前行,欲穷其林:_,动词,绝望,形容词,不得志,形容词,贫穷,动词,穷尽,(4)擅,擅强兵坐而观者:_ 诸吏卒民非其部界而擅入他部界:_,动词,据有,占有,形容词,任意、擅自,(5)以,以与贼抗而不降乎:_ 而

9、贼语以国亡主灭:_ 以此诟远,此又与儿童之见无异:_ 以巡初尝得临涣县尉:_ 因乱抽他帙以试:_,连词,来,介词,把,介词,用,介词,因为,连词,相当于“而”,5.说出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义和今义 (1)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 古义:_ 今义:_,透彻地了解,完全知晓。,把事项告诉人知道;通知事项的文书或口信。,(2)霁云慷慨语曰 古义:_ 今义:_ (3)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 古义:_ 今义:_,情绪激昂。,大方,不吝惜。,感动,激动。,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感动并产生谢意。,(4)愈尝从事于汴、徐二府 古义:_ 今义:_,追随,奉事。,做,投身到(事业中去);(按某种办法)处理。,

10、(5)吾于书读不过三遍 古义:_ 今义:_ (6)颜色不乱 古义:_ 今义:_,不超过。,表轻微转折的连词。,容貌神色。,色彩。,6.说出下列句中加颜色字的活用类型,并解释其义 (1)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_ (2)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_ (3)如巡、远之所成就:_,使动用法,使断,形容词用作名词,美名,名词用作动词,建立功勋,使动用法,使投降,(4)城陷,贼以刃胁降巡:_,7.说出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 (1)疑畏死而辞服于贼:_ (2)其他则又何说:_ (3)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_ (4)或传嵩有田在亳、宋间:_ (5)城陷而虏:_ (6)嵩将诣州讼理,为所杀:_ (7)而贼语以国

11、亡主灭:_,介词结构后置句,宾语前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被动句,“陷”与“虏”含被动意,被动句,“为所”表被动,省略句,省略宾语“之”,8.翻译下列句子 (1)人相食且尽,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处矣。 译文:_ _ (2)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 译文:_ _,人相互作为食物即将吃完,即使是愚笨的人也能计算日子而知道自己的死期。(要点:虽,即使;数,计算。),当其危难之时,抛弃所守的城池而逃跑求生的人,绝不是少数;掌握着强大的兵力而见死不救的人,睢阳城四周都是。(要点:图,打算;擅,据有,占有。),(3)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 就尽之卒,战百万日

12、滋之师。 译文:_ _,坚守一座城池,捍卫整个天下,凭借千百名渐趋覆没的士兵,和数百万日益强大的大军作战。(要点:将,带领;滋,强大。),互动 探究区,结构图引,张中丞 传后叙,写作本文的时间和缘由 驳斥小人流言飞语 歌颂二人品质功勋 记叙南霁云的事迹,衬托张、许品质 补叙张、许轶事,全面展示人物,驳斥“畏死而辞服于贼” 批驳“城之陷,自远所分始” 驳斥“责二公以死守”,1.文章中举出了当时社会上哪些诽谤张巡、许远的说法?作者是如何反驳这些诽谤之词的?,答案,研读探讨,答案 (1)“畏死而辞服于贼”“城之陷,自远所分始”“责二公以死守”等。 (2)作者用“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爱之肉”“虽愚人亦

13、能数日而知死处矣”“远之不畏死亦明矣”几个事实论据来反驳“畏死而辞服于贼”;用“人之将死,其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和“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两个比喻来反驳“城之陷,自远所分始”;用正面分析、歌颂二公的行为和反面斥责小人的行为的方法来驳斥“责二公以死守”。,答案,2.简要概括张巡、许远、南霁云三位英雄的性格特征。,答案 (1)张巡:外在形象威武,美髯;记性好;文思敏捷,倚马可待;视死如归,从容就义;有领导能力和军事才能。 (2)许远:宽厚长者,表里如一;忠贞不畏死;容人雅量,大事为重。 (3)南霁云:有义气,能患难与共;有勇气,强壮有力;恩怨分明;英勇就义不畏死;有谋略;服从领导。,3.第5段文

14、字与上文在内容上有何联系?其与上文在表达方式上有何区别?,答案 (1)乍一看本节好像是另起一事,和上文没有多大关系,实际上是金针暗渡,貌离神合,一气贯注的。因为这节是叙述睢阳危急,南霁云向临淮求救,贺兰进明拒绝发兵,坐视不救的事实,正好证实了上文“擅强兵而观者,相环也”这句话;而且,写南霁云的英勇不屈也是前文对许远“畏死投敌”等诬陷的有力回击,因为作为这个英雄群体中的一员,南霁云和许远、张巡在精神上是一致的,写南霁云就是写许远、张巡,他们是相互映衬的。 (2)在写法上,这段从上文的叙述、议论转为记叙、描写,给人耳目一新之感。,答案,4.本文记叙了很多人物,为什么命名为“张中丞传后叙”呢?,答案

15、,答案 本文是对李翰张巡传的补充,所以称为“后叙”,虽然记叙了李翰、许远、南霁云、于嵩、张籍等人或事,但这些人或事都是和张巡及张巡传有关的,所以命名为“张中丞传后叙”。,品读赏析,1.作者在驳论时,是怎样做到波澜起伏、避免平铺直叙的?,答案,答案 在驳论时作者选择了由浅入深的次序:对“疑畏死而辞服于贼”“城之陷,自远所分始”,张巡、许远应“弃城”而“逆遁”等种种论调逐一驳斥。作者先是列举事实,说明许远并不怕死;接着以“人之将死,其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的浅易道理证明“城之陷,自远所分始”的非议的“不达于理”;最后以“当二公之初守也,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弃城而逆遁?苟此不能守

16、,虽避之他处何益?及其无救而且穷也,将其创残饿羸之余,虽欲去,必不达”的事理分析来证明张巡、许远的别无选择。随着论述的层层深入,作者的感情也越发地激昂,由最初的较为平和发展到疾言厉色,对非难者的品质概括也由“材智下”“小人之好议论”发展到“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至此,一切诬蔑不实之词已无处藏身,张巡、许远二人的英雄本色也已跃然纸上。这几节文字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堪称“辞理俱到”。,答案 (1)于嵩的结局相当悲惨,作者叙述这个结尾是有言外之意的。于嵩虽然在安史之乱中幸免于难,却在后来不明不白地被人

17、杀死,这是对现实社会的强烈批判。由此可见,当时盘踞在多处的武人是多么嚣张。而这种混乱,正是思想舆论混乱的社会根源。于是让人在掩卷之余联想到张巡、许远所受到的冤屈。 (2)这句话从张籍口中说出,恰好与开头“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愈与吴郡张籍”相呼应。这样,文章的格调就显得十分和谐,结构上也周密完整了。,2.篇末为什么交代于嵩的死?这是否游离了文章的主旨?,答案,拓展 提升区,舍生而取义 世界上的东西,并不是十全十美的,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只有舍去一些东西,才能取得另一些东西。孟子面对选择,做出了舍生取义。可是,一定要舍生才能取义吗?舍生就是为了取义吗?舍生就能取义了吗? 对于西楚霸王,他宁死不肯

18、过江东的故事被人们当做大义凛然的真英雄行为,他用死成就了个人大义,而他,却看不到为他战死的千万士兵,把江山拱手相让给对手,失去了国家民族的大义。而对于越王勾践,他卧薪尝胆的故事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千古传颂。可他是在苟且偷生,为吴王做牛做马,受尽凌辱之后,才成就一番霸业的。他失去了尊严,却换来了复国的大义。由此可见,取义,不一定要舍生。生和义两者并不矛盾,只是我们要正确处理它们的关系罢了。,迁移“悦”读,正所谓“人为财死”,许多人舍生,仅仅是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为了自己的物欲和享受罢了。多少贪官铤而走险,搜刮民脂民膏,最后落个被判死刑的下场;多少罪犯丧心病狂,杀人放火,只是为了一点钱财他们把钱看做

19、是比生命还重要的东西,为了得到这些东西,不仅抛弃了生命,更抛弃了义。他们没有清楚认识到义和生的重要性,而把本不重要的东西放在首位,甚至把生和义都抛弃了,是思想的错位,人性的扭曲。所以,舍生,不一定是为了取义。,而舍生,不一定就能够取义,而且,还有可能灭义。因为他们错把愚义当做大义,为了愚义而牺牲。正如陈宫效忠于吕布一样,吕布本是奸邪之人,而陈宫却对他忠心耿耿,到最后吕布被杀后,他抱着赴死的决心不 投降曹操。他本是一个可以大展宏图的谋士,却因为愚忠愚义,把吕布当做明主,誓死效忠一个不义的人。类似的还有被谎言欺骗的德国人民,他们曾经支持拥戴一个疯狂的纳粹分子;还有无数个崇尚武士精神而白白战死的日本军人,他们能不怕死而成全义,只是他们错误地把义定位在愚义,而把大义给毁灭了。 可见,舍生取义在今天的诠释不仅仅是舍去生命而成全道义,而是要明智地认识大义,明智地成全大义,不能白白牺牲,也不能效忠愚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苏教版 >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