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刺客列传》课时对点练(含答案)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113937 上传时间:2019-12-3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67.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5课 刺客列传》课时对点练(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15课 刺客列传》课时对点练(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15课 刺客列传》课时对点练(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15课 刺客列传》课时对点练(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15课 刺客列传》课时对点练(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15课刺客列传慷慨赴死的燕赵志士一、基础巩固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民众而士厉厉:振奋B.委肉当饿虎之蹊 委:委托C.其意不厌 厌:满足D.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深:残酷答案B解析委:放置。2.下列句子中,全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秦王环柱而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樊於期偏袒扼捥而进使工以药淬之此臣之日夜切齿腐心也举筑朴秦皇帝,不中祸必不振矣秦王复击轲,轲被八创A. B.C. D.答案D解析“振”同“震”,“捥”同“腕”,“腐”同“拊”,“朴”同“扑”。3.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进兵北略地乃遂盛樊於期首函封之其人居远未来,而为治行太子迟之使使以闻大王又

2、前而为歌曰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倚柱而笑,箕踞以骂天雨粟,马生角太子丹患之A./B./C./D./答案A解析依次为:名词作状语/形容词作名词/意动用法/动词作名词/名词作动词/使动用法。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夫樊将军穷困于天下B.愿大王少假借之C.此臣之日夜切齿腐心也D.樊於期偏袒扼捥而进答案C解析A项“穷困”,古义,外境艰难;今义,生活贫穷,经济困难。B项“假借”,古义,宽容;今义,一是利用某种名义、力量等来达到目的,二是六书之一。D项“偏袒”,古义,脱掉一边衣袖,露出臂膀;今义,袒护双方中的一方。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

3、.C.D.答案B解析B项均为副词,果真。A项表原因,表目的手段。C项趁机,经、由。D项助词,代词。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声忼慨,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遂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举兵以逆军吏,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之头,及献燕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

4、,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舞阳奉地图柙,以次进。至陛,秦舞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舞阳,前谢曰:“北蕃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得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取舞阳所持地图。”轲既取图奏之,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袖绝。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惶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环柱而走。群臣皆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召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乃逐秦王。而卒

5、惶急,无以击轲,而以手共搏之。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荆轲也。秦王方环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以擿秦王,不中,中桐柱。秦王复击轲,轲被八创。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于是左右既前杀轲,秦王不怡者良久。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持千金之资币物币:礼品B.愿举国为内臣 举:全、整个C.及献燕督亢之地图,函封 函:信件、信函D.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奉:同“捧”答案C解析函:名词作状语,用匣子。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B.C

6、.D.答案B解析B项均为“回头”。A项陈说,陈列。C项伸,挣;拿,举。D项靠近,登上;成功。8.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荆轲勇敢无畏的一组是()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秦舞阳色变振恐荆轲顾笑舞阳,前谢曰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 乃引其匕首以擿秦王倚柱而笑,箕踞以骂A. B. C. D.答案D解析写离别之悲,侧面衬托荆轲勇敢,写秦王。9.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易水送别,慷慨悲歌,荆轲做好了以身赴死的准备。B.秦臣蒙嘉同情燕王,赞赏荆轲,所以巧言讨好秦王,引见荆轲。C.秦舞阳随荆轲刺杀秦王,却被秦王的威风吓倒,差点暴露此行动机。D.荆轲刺杀秦王未成,他自己宣称想要挟持秦王,

7、定下条约,报答燕太子丹。答案B解析秦臣蒙嘉贪财,而非同情燕王,赞赏荆轲。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译文:_(2)轲既取图奏之,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译文:_答案(1)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宾客们,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来送行。(2)荆轲便取了地图呈上去,秦王展开地图,地图展开到尽头,匕首出现了。三、拓展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及智伯伐赵襄子,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灭智伯之后而三分其地。赵襄子最怨智伯,漆其头以为饮器。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

8、为悦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内持刀兵,曰:“欲为智伯报仇。”左右欲诛之,襄子曰:“彼义人也,吾谨避之耳。且智伯亡无后,而其臣欲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卒释去之。居顷之,豫让又漆身为厉,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行乞于市,其妻不识也。行见其友,其友识之,曰:“汝非豫让邪?”曰:“我是也。”其友为泣曰:“以子之才,委质而臣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近幸子,乃为所欲,顾不易邪?何乃残身苦形,欲以求报襄子,不亦难乎!”豫让曰:“既已委质臣事人,而求杀之,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且吾所

9、为者极难耳!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既去,顷之,襄子当出,豫让伏于所当过之桥下。襄子至桥,马惊。襄子曰:“此必是豫让也。”使人问之,果豫让也。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曰:“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智伯尽灭之,而子不为报仇,而反委质臣于智伯。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独何以为之报仇之深也?”豫让曰:“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襄子喟然叹息而泣曰:“嗟乎,豫子!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而寡人赦子亦已足矣。子其自为计,寡人不复释子。”使兵围之。豫让曰:“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前君已宽赦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今

10、日之事,臣固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焉以致报仇之意,则虽死不恨。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于是襄子大义之,乃使使持衣与豫让。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曰:“吾可以下报智伯矣!”遂伏剑自杀。死之日,赵国志士闻之,皆为涕泣。(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有删改)1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女为悦己者容容:打扮B.则虽死不恨 恨:仇恨C.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曰 数:责备D.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 尝:曾经答案B解析恨:遗憾。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豫让曾先后臣侍几个主子,智伯对他很宠信。在智伯被襄子灭掉后,豫让为报答知遇之恩,一心为智伯报仇。B.豫让改变姓名,到宫

11、中充当“刑人”,修治厕所,想在襄子如厕时,趁其不备杀死他,结果被襄子识破。C.豫让“漆身”“吞炭”的目的是隐藏自己,方便报仇,但他的朋友却认为这样做不值得,劝他放弃报仇,投靠襄子。D.豫让为智伯报仇义无反顾,明知报仇之事难为却拼死为之,就连险遭他刺杀的襄子也深深赞叹他的忠义。答案C解析朋友是劝说豫让假意投靠赵襄子,寻找机会报仇。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译文:_(2)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译文:_答案(1)但是我这样做的原因,是打算使天下后世做臣子而心怀二意来侍奉自己君王的

12、人问心有愧啊。(2)范氏、中行氏都像对待常人那样对待我,因此我就像常人那样报答他们;至于智伯,像对待国家栋梁一样对待我,因此我就像国家栋梁(报效君上)一样报效他。14.豫让为什么一定要为智伯报仇?答:_答案为了报答智伯的知遇之恩,因为智伯像对待国家栋梁一样对待他,因此他就像国家栋梁报效君上一样报效他。参考译文豫让是晋国人。过去曾经侍奉范氏、中行氏,但并不出名。他转而离开他们侍奉智伯,智伯对他很是尊重宠信。等到智伯讨伐赵襄子时,赵襄子与韩、魏两家合谋灭了智伯;灭智伯之后三家瓜分了他的地盘。赵襄子最痛恨智伯,将他的脑壳刷上漆之后作为饮酒之器。豫让逃到山中,发誓说:“唉!士人应该为知己者效死,女子则

13、为喜欢自己的人打扮。现今智伯赏识我,我一定要替他复仇而万死不辞,来报答智伯的知遇之恩,我的灵魂才能无憾无愧!”于是他改名换姓扮作刑徒,入赵襄子内宫修治厕所,怀中藏着匕首,打算刺杀赵襄子。赵襄子到厕所去时,内心有所警觉,让人拿下修治厕所的刑徒讯问,原来是豫让,怀中藏着兵器,说:“我要替智伯报仇。”侍卫随从们想要杀了他,但襄子说:“他是个仁义之人,我谨慎避开他就可以了。再说智伯死后没有后裔,他的臣子却打算替他报仇,这是天底下难得的贤者啊。”最终放了豫让。过了不久,豫让又在身上涂漆造成恶疮,吞下炭块使声音喑哑,使别人看不出自己的本来模样。在街市上行乞,连他的妻子也认不出他。路上遇见朋友,朋友认出了他

14、,说:“你不是豫让吗?”豫让回答:“正是。”朋友对着他掉泪说道:“凭着您的才干,委身而侍奉襄子,襄子一定会亲近宠幸你。亲近宠幸你,那么你就能够做你想做的事,难道不是易如反掌吗?何必摧残自己,想以这种方式求得报复襄子,不是更困难吗?”豫让说:“委身臣事他人却谋杀他,这是心怀二意以侍奉自己的君上啊。再说我要做的事是极其困难的!但是我这样做的原因,是打算使天下后世做臣子而心怀二意来侍奉自己君王的人问心有愧啊。”(朋友)离开后不久,襄子正要出行,豫让潜伏在他必经过的桥下。襄子到了桥头,马受惊了。襄子说:“这一定是豫让(埋伏在此)。”派人拿问,果然是豫让。于是襄子就指责豫让说:“您不是曾经侍奉范氏、中行

15、氏吗?智伯将他们都灭了,你却不替他们报仇,却反而委身做智伯之臣。智伯也已经死去了,但你为什么偏偏要如此迫切地替他报仇呢?”豫让说:“我侍奉范氏、中行氏,范氏、中行氏都像对待常人那样对待我,因此我就像常人那样报答他们;至于智伯,像对待国家栋梁一样对待我,因此我就像国家栋梁(报效君上)一样报效他。”襄子感慨叹息,流着泪说:“豫让先生啊,您为智伯尽忠,已尽到了君臣的名分,而我宽恕先生也已经够了。先生您好自为之吧,我不再释放你了。”让士卒将豫让围了起来。豫让说:“我听说圣明之主不埋没他人的美德,忠臣有为君臣大义而死的义务。先前您已经宽免了我,普天之下没有谁不称颂您的美德。今天这事,我本当死,但是我希望得到你穿的衣裳用剑刺击,用来表达我替智伯报仇之意,那么我即使死了也没有遗憾了。我并不敢奢望,只是斗胆说说我的心里话。”于是襄子深深地赞许豫让忠义,就让人拿着衣裳给豫让。豫让拔剑三次跃起击刺襄子之衣,说:“九泉之下我可以报答智伯了!”于是用剑自杀了。豫让赴死之日,赵国志士听说了,全都为豫让流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苏教版 > 《史记》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