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河渠书》自测自评(含答案)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113913 上传时间:2019-12-3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614.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5课 河渠书》自测自评(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5课 河渠书》自测自评(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5课 河渠书》自测自评(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5课 河渠书》自测自评(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课 河渠书》自测自评(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时间:50分钟满分:70分)一、基础积累(2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艾安耆艾自怨自艾方兴未艾B.疏浚逡巡崇山峻岭日月如梭C.皈依贩卖如丸走坂返璞归真D.荟萃杂烩脍炙人口自惭形秽答案C解析A项依次读y,i,y,i。B项依次读jn,qn,jn,su。C项依次读gu,fn,bn,fn。D项依次读hu,hu,kui,hu。2.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A.随山浚川,任土作贡任:依据B.至于大陆,播为九河 播:分布,分散C.诸夏艾安,功施于三代 施:施行D.岁因以数不登 登:丰收答案C解析施:延续,延伸。3.下列语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3

2、分)A.用注填阏之水B.鱼沸郁兮柏冬日C.故道河自积石历龙门D.令少府以为稍入答案D解析A项“阏”同“淤”;B项,“柏”同“迫”;C项,“道”同“导”。4.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3分)A.以富魏之河内B.而益肥关中之地C.使水工郑国间说秦D.项伯杀人,臣活之答案C解析A项使动用法。B项使动用法。C项名词用作动词,做间谍。D项使动用法。5.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于是禹以为河所从来者高B.于是关中为沃野C.自是之后,用事者争言水利D.遂至于会稽太湟答案D解析至于,古义:到。今义:表示另提一件事。6.下列句子中,句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3、例句:便于砥柱之漕A.诚得水,可令亩十石B.且褒斜材木竹箭之饶,拟于巴蜀C.令群臣从官自将军已下皆负薪填决河D.甚哉,水之为利害也答案B解析例句和B项都是状语后置句。A项是省略句。C项是定语后置句。D项是主谓倒装句。7.在横线上补写出空缺的句子。(4分)(1)九川既疏,_,诸夏艾安,_。(2)甚哉,_!余从负薪塞宣房,_。答案(1)九泽既洒功施于三代(2)水之为利害也悲瓠子之诗而作河渠书二、文本训练(课内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汉兴三十九年,孝文时河决酸枣,东溃金堤,于是东郡大兴卒塞之。其后四十有余年,今天子元光之中,而河决于瓠子,东南注巨野,通于淮、泗。于是天子使汲黯、郑当时

4、兴人徒塞之,辄复坏。是时武安侯田蚡为丞相,其奉邑食鄃。鄃居河北,河决而南则鄃无水菑,邑收多。蚡言于上曰:“江河之决皆天事,未易以人力为强塞,塞之未必应天。”而望气用数者亦以为然。于是天子久之不事复塞也。是时郑当时为大农,言曰:“异时关东漕粟从渭中上,度六月而罢,而漕水道九百余里,时有难处。引渭穿渠起长安,并南山下,至河三百余里,径,易漕,度可令三月罢;而渠下民田万余顷,又可得以溉田:此损漕省卒,而益肥关中之地,得谷。”天子以为然,令齐人水工徐伯表,悉发卒数万人穿漕渠,三岁而通。通,以漕,大便利。其后漕稍多,而渠下之民颇得以溉田矣。其后河东守番系言:“漕从山东西,岁百余万石,更砥柱之限,败亡甚多

5、,而亦烦费。穿渠引汾溉皮氏、汾阴下,引河溉汾阴、蒲坂下,度可得五千顷。五千顷故尽河壖弃地,民茭牧其中耳,今溉田之,度可得谷二百万石以上。谷从渭上,与关中无异,而砥柱之东可无复漕。”天子以为然,发卒数万人作渠田。数岁,河移徙,渠不利,则田者不能偿种。久之,河东渠田废,予越人,令少府以为稍入。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而望气用数者亦以为然 数:术数B.塞之未必应天 应:符合C.此损漕省卒 损:损失D.更砥柱之限 更:经过答案C解析损:减省。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江河之决皆天事 久之,河东渠田废B.而河决于瓠子 蚡言于上曰C.

6、民茭牧其中耳 其孰能讥之乎D.而望气用数者亦以为然 用事者争言水利答案D解析D项均为“的人”。A项结构助词,的/音节助词,放时间词后,无实义。B项介词,在/介词,对。C项代词,那/语气副词,表反问。10.下列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田蚡为了自己的封地,损人利己,破坏兴修水利的计划,并以天命、气数等来做借口,使得天子放弃了利国利民的工程。B.郑当时采用疏导的方法治理好黄河水灾,使得黄河水只能用来灌溉,变水害为水利。C.在治理水患的态度上,田蚡和郑当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D.“孝文时河决酸枣,东溃金堤”“通,以槽,大便利。其后槽稍多,而渠下之民颇得以溉田矣”分别突出了水之“害”、水之“

7、利”,从而证明了“甚哉,水之为利害也!”的观点。答案B解析B项“只能”一词用错。治理好黄河水灾,一举多得,既可运输,又可灌溉。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1分)(1)于是东郡大兴卒塞之。(3分)译文:(2)是时武安侯田蚡为丞相,其奉邑食鄃。(4分)译文:(3)天子以为然,令齐人水工徐伯表,悉发卒数万人穿漕渠,三岁而通。(4分)译文:答案(1)于是东郡发动大量士卒把决口堵塞了。(2)这时武安侯田蚡当丞相,他的奉邑是鄃。(3)天子认为说得对,命令齐人水利工匠徐伯测量标记,发动士卒数万人开凿漕渠,三年开通。三、类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凡音由于人心,天之与人

8、有以相通,如景之象形,响之应声。故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恶者天与之以殃,其自然者也。故舜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纣为朝歌北鄙之音,身死国亡。舜之道何弘也?纣之道何隘也?夫南风之诗者生长之音也,舜乐好之,乐与天地同意,得万国之欢心,故天下治也。夫朝歌者不时也,北者败也,鄙者陋也,纣乐好之,与万国殊心,诸侯不附,百姓不亲,天下畔之,故身死国亡。而卫灵公之时,将之晋,至于濮水之上舍。夜半时闻鼓琴声,问左右,皆对曰“不闻”。乃召师涓曰:“吾闻鼓琴音,问左右,皆不闻。其状似鬼神,为我听而写之。”师涓曰:“诺。”因端坐援琴,听而写之。明日,曰:“臣得之矣,然未习也,请宿习之。”灵公曰:“可。”因复宿

9、。明日,报曰:“习矣。”即去之晋,见晋平公。平公置酒于施惠之台。酒酣,灵公曰:“今者来,闻新声,请奏之。”平公曰:“可。”即令师涓坐师旷旁,援琴鼓之。未终,师旷抚而止之曰:“此亡国之声也,不可遂。”平公曰:“何道出?”师旷曰:“师延所作也。与纣为靡靡之乐,武王伐纣,师延东走,自投濮水之中,故闻此声必于濮水之上,先闻此声者国削。”平公曰:“寡人所好者音也,愿遂闻之。”一奏之,有白云从西北起;再奏之,大风至而雨随之,飞廊瓦,左右皆奔走。平公恐惧,伏于廊屋之间。晋国大旱,赤地三年。太史公曰: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故乐音者,君子之所养义也。夫古者,天子诸侯听钟磬未尝离于庭,卿大夫听

10、琴瑟之音未尝离于前,所以养行义而防淫佚也。夫淫佚生于无礼,故圣王使人耳闻雅颂之音,目视威仪之礼,足行恭敬之容,口言仁义之道。(史记乐书,有删改)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景之象形,响之应声响:回声、回音B.百姓不亲,天下畔之 畔:同“叛”,背叛C.舜之道何弘也 弘:弘扬D.即去之晋 去:离开答案C解析弘:宽宏。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音乐是源于人心的,晋平公爱好濮水之上的靡靡之音,司马迁认为他不是个有德之君。B.师旷认为师涓所奏之乐为亡国之音,劝晋平公不要欣赏,可是晋平公没有采纳他的意见。C.师涓、师旷同为乐师,

11、但师旷能发现师涓琴声中的问题,可见师旷在琴艺上比师涓高一筹。D.司马迁把国家兴亡和音乐联系起来,表面上谈的是音乐,其实谈的是仁、礼之类的治国之道。答案C解析“师旷在琴艺上比师涓高一筹”无中生有,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1分)(1)凡音由于人心,天之与人有以相通,如景之象形。(3分)译文:(2)臣得之矣,然未习也,请宿习之。(3分)译文:(3)武王伐纣,师延东走,自投濮水之中,故闻此声必于濮水之上,先闻此声者国削。(5分)译文:答案(1)所有的音乐都是从人的心性上产生的,上天和人(的心性)有相通的地方,如同影子像(原来的)形体一样。(2)我记下了这支曲子,

12、但是(还)没有熟习,请允许我多留一晚练习这支曲子。(3)武王伐纣的时候,师延朝东逃跑,自投濮水而死,所以,你这支曲子一定是在濮水之上听到的,先听到这支曲子的,国家就要被削弱。15.圣人君子该如何对待音乐?请结合文本简要概述。(3分)答:答案(1)远离靡靡之音(不听亡国之音)(2)用音乐来教化万民(进行仁义礼仪教育)【参考译文】所有的音乐都是从人的心性上产生的,上天和人(的心性)有相通的地方,如同影子像(原来的)形体一样,回声和原来的声音相应和一样。所以,行善的人,上天自然会给予福祥的报偿;作恶的人,上天会给予灾祸的惩罚,这是自然的事。所以舜弹奏五弦之琴,唱南风之诗,而天下升平;纣王制作朝歌北方

13、鄙野的歌曲,结果是身死国亡。舜治理国家的方法为什么那样的宽宏?纣治理国家的方法为什么却又那样的狭隘呢?大概就是因为南风之诗的主题是属于生长蕃息之音,舜非常爱好这种音乐,爱好与天地自然的心意相同,能得到天下万民的欢心拥戴,所以天下大治。至于朝歌,时间上就很不适合,而且“北”有败北的意思,“鄙”是粗鄙的意思,但是纣却非常喜欢这种音乐,与万国人民的心意不同,于是诸侯不愿附从,百姓不愿亲近,天下所有的人都背叛他,所以结果必然是身死国亡。在卫灵公的时候,他要去晋国,到了濮水的上游住宿。半夜时听到弹琴的声音,询问身旁的侍从,都回答说“没有听到”。于是就召来师涓说:“我听到弹琴的声音,询问侍从,都说没有听到

14、。这种情形好像鬼神(在弹奏),替我仔细听并记下来。”师涓说:“遵命。”于是就端正地坐好,手抚在琴上,一面仔细听,一面写下来。第二天,回报卫灵公说:“我记下了这支曲子,但是(还)没有熟习,请允许我多留一晚练习这支曲子。”卫灵公说:“行。”又住了一晚。第二天,师涓报告说:“我弹熟了。”这才离开濮水去晋国,朝见晋平公。晋平公在施惠台摆酒为卫灵公接风。酒喝到痛快的时候,卫灵公说:“我来的路上,听到一支新曲子,请让我的乐工为您演奏它。”晋平公说:“行。”(于是)就叫师涓坐在师旷的旁边,拿来琴演奏起来。还没弹完,师旷就按住琴弦阻止他说:“这是亡国之声,不能再演奏了。”晋平公说:“有什么道理吗?”师旷说:“

15、这是师延谱写的曲子。是为昏庸霸道的纣王谱写的靡靡之音,武王伐纣的时候,师延朝东逃跑,自投濮水而死,所以,你这支曲子一定是在濮水之上听到的,先听到这支曲子的,国家就要被削弱。”晋平公说:“我平生所好就是一个音乐,希望让我遂愿听完吧。”演奏第一乐章,就有白云从西北方向升起来;演奏第二乐章时,大风就来到了,大雨随后也到了,掀翻了门廊,揭开了房子上的瓦片,身旁随从都四散逃开了。晋平公害怕了,趴在门廊和堂屋之间。晋国大旱,土地荒芜三年。太史公说:音乐,是可以用来动荡血脉、流通精神且调和人心的东西。所以爱好音乐,这是君子用来培养仁义的方法。古代的天子诸侯必须要听钟磬之声,所以钟磬从来没有离开过庭院;卿大夫

16、必须要听琴瑟之声,所以琴瑟从未离开过自己的眼前,这是用来培养仁义防止淫靡荒唐的方法。淫靡荒唐的事,往往出现在没有礼节的地方,所以圣明的君主要让人听到高雅、催人上进的音乐,眼睛看到严正威仪的礼事,脚下的行动必须保持恭敬的容态,口中讲论的是仁义的道理。四、语言运用训练(8分)16.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4分)A.“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秋天的夜晚,落叶在风中飘零,独自登上高楼,凝望天际,心中便会想念那个远方的人。B.“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看桃李纷飞,花开花谢,年年如是;思时光易逝,岁月无情,人事沧桑,怎能不心生万千感慨?C.“洛阳亲友如相问,一

17、片冰心在玉壶”,漂泊异乡的我,深深思念着故乡。请转告牵挂着我的亲友,我对故土的赤子之心,永生不变。D.“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梵高的画作曾遭他人嘲讽,时光流转,嘲笑者早已消逝,梵高的画作却成为经典,如江河万古长流。答案C解析本诗是作者任江宁丞时送别朋友辛渐乘舟去洛阳而作,表明了自己为官的清廉无私。17.下列各句中,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4分)A.求学多日,未得要旨。今日幸承明教,茅塞顿开,感激之至。B.先生驾临寒舍,足令蓬荜生辉,他日登门拜访,望扫地以迎。C.君所托请,牢记在心,因羁琐务,未及奉复,深以为歉。D.蒙屈尊造访,感激不尽,特备薄酒一杯,聊表芹献。答案B解析“扫地以迎”错误,此词用在自己迎接别人,表示尊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苏教版 > 《史记》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