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课 外国诗二首(三),学习目标,1.理解诗歌有关意象的象征含义,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情感。 2.理解诗歌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预读先学,品读研析,多读厚积,课时对点练,预读先学,一、音正形准 1.给下列加颜色的字注音 (1)单音字 强韧( ) 浸入( ) 昏眩( ) 掠过( ) 眼帘( ),rn,xun,lin,jn,l,(2)多音字,溜,溜冰( ) 水溜( ),撩起( ) 撩拨( ),撩,蔓,藤蔓( ) 蔓草( ) 蔓菁( ),li,li,lio,lio,wn,mn,mn,2.给下列形似字组词,(1),掠( ) 惊( ) 琼( ),(2),眩( ) 昡( ) 炫( ),(3),栏( ) 拦(
2、 ),掠过,惊奇,琼浆,眩晕,昡明,炫耀,铁栏,拦挡,二、词语积累 辨词填空 (1)疲倦疲劳 两者都有困乏、困倦的意思。“疲倦”指疲乏、困倦。“疲劳”除了“劳苦困乏”外,还有“因运动过度或刺激过强,细胞、组织或器官的功能或反应能力减弱”和“因外力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而不能继续起正常的反应”等意思。 昨天,一辆满载蛇皮袋的南阳籍货车,由于司机夜间_驾驶,拐弯时发生侧翻,省交警大队再次提醒司机朋友,挣钱不能玩命,要学会休息,关爱自己。 我最喜欢的课余生活就是绘画,每天晚上只要一有时间,我就会不知_地拿起心爱的画笔画一幅画,绘画让我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疲劳,疲倦,(2)收留收容 两者都有接收、容留的
3、意思。“收留”指把生活困难或有特殊要求的人接收下来并给予帮助,“收容”指(有关组织、机构等)收留。前者多为主动的、个人的,后者多为被动的、国家的。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美国表示,葡萄牙愿意_关塔那摩监狱的囚犯,这将有助美军按计划关闭这座古巴监狱的进程。 因与父亲争吵,14岁女孩桃桃一气之下离家出走。孤身一人的她幸好遇到了江城好心的哥郭家富,郭师傅_她住宿,并通过多方努力找到了她父亲。,收容,收留,三、名言警句 1.课内名句 (1)它好像只有千条的铁栏杆,千条的铁栏后便没有宇宙。里尔克 (2)它们的身子/像两根黑皮鞭,举起来向前抽打。玛丽奥利弗 2.课外名句 (1)人若愿意的话,何不以悠悠之生
4、,立一技之长,而贞静自守。里尔克 (2)你要像一个病人似的忍耐,又像一个康复者似的自信。里尔克 (3)艰难的生活永无止境,但因此,生长也无止境。里尔克 (4)当灵魂失去庙宇,雨水就会滴在心上。里尔克 (5)我爱过的人曾给我带来黑暗,经年我才明白,其实这也是件礼物。 玛丽奥利弗,一、作者简介 1.里尔克(18751926),奥地利象征主义诗人。前期的主要著作有祈祷书新诗集和长篇小说马尔特手记等,后期代表作有杜伊诺哀歌、组诗献给奥尔甫斯的十四行诗等。里尔克的诗歌尽管充满孤独痛苦的情绪和悲观虚无的思想,但艺术造诣很高,它不仅展示了诗歌的音乐美和雕塑美,而且表达了一些难以表达的内容,扩大了诗歌的艺术表
5、现领域,对现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2.玛丽奥利弗(19352019年1月17日),美国当代女诗人,以书写自然著称。13岁开始写诗,1962年前往伦敦,任职于移动影院有限公司和莎士比亚剧场。回到美国后,奥利弗定居普林斯顿,专心写作。她的诗歌赢得了多项荣誉,其中包括美国国家图书奖和普利策诗歌奖。主要诗集:夜晚的旅行者美国原貌灯光的屋宇新诗选白松等。,二、背景展示 1.豹在巴黎植物园 写于1903年11月,当时的里尔克,怀着对艺术的渴望与创造的焦灼,以这首豹经历了一次雕塑式的诗意创作。据作者自己说,这是他在罗丹影响下所受的“一种严格的 良好训练的结果”。本诗的副标题“在巴黎植物园”就含有写生
6、画的意味。该诗收入1907年出版的新诗集中。,2.蛇 自从工业革命以来,西方就出现了反思、反抗工业文明和都市文明的思想传统和文学艺术传统。在哲学上出现了生命哲学,强调人的原始生命活力的张扬和没有受到都市文明束缚和污染的自由与自在,而敏感的诗人和艺术家很快就加入了这个恢复现代人的生命活力的潮流之中。蛇就是这种思想的体现。诗人所看到的两条蛇正是把生命力、自由、美与爱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而这正是现代文明下的人们所缺乏的。诗中的蛇具有与以往完全不同的形象,代表着昂扬快活、自由美好的生命状态。这种对传统形象的颠覆,也是现代主义诗歌的一个传统。因为在现代主义诗人看来,传统中的许多东西都积淀着他们所反对的文
7、化和规范,而那些文化和规范是会扼杀人的生命力和自由的。,品读研析,我国是诗的国度,当我们徜徉在唐诗宋词优美的诗境中时,也不妨掉转艺术的轻舟,扬起思维的双桨,驰向外国诗歌的殿堂,在那里你可以领略到另一番艺术的优美风光。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两位外国诗人,去欣赏他们的语言艺术。,课堂导语,1.下面是豹的内容结构思维导图,读后回答图后问题。,本诗通过对“豹”的描写,来表现诗人和与诗人一样的年轻一代。“豹”的疲倦、昏眩、悲哀无奈象征着人的什么?请将其填在图中空缺的处。,答案 厌倦 苦闷 迷惘,2.下面是蛇的内容结构思维导图,读后回答图后问题。,这首诗的描写对象是两条并行穿越荒野的蛇,诗人对这两条蛇充满了感叹
8、和赞美之情,诗人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请将其填在图中空缺处。,答案 赞美生命力、自由,爱和美的完美结合,反思现代文明,阅读豹在巴黎植物园,思考下列问题: 1.三个诗节分别通过哪些角度描写了豹的内心世界?从这些描写中,你能感受到诗人与笔下的“豹”有什么内在关系?,答案 第一诗节:诗人首先从豹的“目光”落笔,并通过这一“心灵的窗口”刻画出豹“疲倦”的内心世界。第二诗节:从豹的脚步和身影落笔,透视出豹那强大的力量和意志被困铁栏杆中的悲剧状态昏眩。这一诗节的象征意义已经明显呈现出来。第三诗节:再次描绘豹的眼神,并描绘了它的四肢。同样是写眼神, 这一次却有细微的变化。由第一诗节中的眼帘因“疲倦”而垂下,再
9、到本诗节中的“无声地撩起”,说明豹的精神和意志由疲倦、失望而变得麻木。诗歌有着明显的象征主义风格:用豹象征诗人自己,用铁栏象征无奈和令人烦躁的生活,用昏眩或者静寂来表现诗人心灵与宇宙的冥合等等。,2.你认为诗歌中作者借“豹”想要表现一种什么样的主题思想?,答案 诗歌通过对“豹”的描写,来表现诗人和与诗人一样的年轻一代。豹的厌倦、苦闷、迷茫正是人的厌倦、苦闷、迷茫的象征。 作者借用关在铁笼里的豹的形象,反映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部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内心活动。他们脱离群众,和当时的革命运动有很大的距离,在社会环境的压抑下,感到无处发挥自己的力量,因而苦闷、彷徨,好像铁笼中的豹一样,被束缚在一个极
10、小的圈中。豹的形象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渴望自由、迫切要求打破世俗和专制统治的愿望,表现了他们在这一时代转折时期找不到出路的迷茫、苦闷和彷徨的心理。,阅读蛇,思考下列问题: 3.“它们的身子/像两根黑皮鞭,/举起来向前抽打”,这个比喻句好在哪里?想表现蛇的什么特点?,答案 这三行诗描写的对象是两条蛇。“像两根黑皮鞭,/举起来向前抽打”,将两条蛇比喻成两根黑皮鞭,显得奇特和超脱,却又在情理之中。从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点来看,它们的形体都是细而长,它们的形态都是软而韧,它们的颜色都是深色,这些都是静态的美。“举起来向前抽打”更显示了诗人超凡的想象力和对语言的驾驭力,这两条蛇“疾速掠过丛林”,机敏、行速
11、之快、力度之大就如同“举起来向前抽打”的皮鞭。这不就是感叹、赞美一种旺盛的生命力吗?,4.你认为以“知更鸟嚷着:下雨”作为全诗的结句有什么作用?,答案 这里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知更鸟的欢叫是对蛇的羡慕与赞美,整个自然界都充满了和谐与美好。这是诗人面对现代社会发出的渴望,这样的结尾既总结了全诗的主旨,又给读者留下了无限回味的空间。,5.蛇是怎样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答案 本诗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如:把蛇的身子喻为黑皮鞭,显得柔软生动;把蛇的游动喻为竞赛、舞蹈、爱情等,也很新奇美妙。还用了拟人手法,将蛇的游动说成是参加音乐会。另外,结尾还采用了烘托的手法,让知更鸟的呼叫成为
12、神来之笔。这样,蛇的这种欢快、其乐无穷的状态很自然地让人反观人类自己,我们不也应该有这样的心态吗?蛇犹如此,人何不能?人与自然本是息息相通的,可以从对方的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或审视自己该何去何从。,在豹在巴黎植物园这首诗中,里尔克借豹的处境来表现自己人生的复杂感受,反映知识分子转折时期的迷惘彷徨的心境。你认为诗中豹的形象象征什么?,答案 (示例一)豹是被束缚的自由和生命力。豹被拘束在一个狭小的铁栏内,千条的铁栏后便没有“宇宙”,只能在极小的圈中旋转,可以说广阔的宇宙没有豹的些许活动空间,它失去了自由,生命力被禁锢了,失去虎虎的生气,只剩下疲倦与四肢紧张的静寂,在诗人的笔下,豹就是被束缚的自由和生
13、命力的象征。 (示例二)豹是所有胸怀大志的人处于被囚困状态的悲剧形象的象征。豹的心中是广阔的宇宙,它具有伟大的意志、强韧的脚步、非凡的才能,只是它因被囚禁而缺少展示才能的“力之舞”,失去了铁栏后的宇宙,心中的一幅图像也化为乌有,完全是胸怀大志而失去舞台的末路英雄的形象。 (示例三)豹是找不到人生出路的追求者形象的象征。豹是有追求的,它追求广阔的宇宙和施展才能的舞台,心中有“一幅图像”,然而它却处于被囚禁的状态之中,意志昏眩,心中的追求化为乌有,找不到人生的出路,失去了追求的希望,只能在迷惘彷徨苦闷中丧失进取的力量与生机。,多读厚积,写诗讲究节奏,追求音乐美 豹和蛇两首诗都非常注重音乐节奏,具有
14、音乐的美感,具有抑扬顿挫的节拍。使读者不仅在读诗,而且在吟唱。如蛇中:“在这完美的音乐会上,/它们高昂着头/用滑溜溜的肚皮/向前游动:/在树下,/穿过藤蔓和枝干,/翻过石头,/穿过花的田野。”语言鲜明、自由,节奏感很强,真是一首流畅的音乐,每一个字都是一个跳动的音符。,【技巧点拨】 (1)诗要适于朗读,就要注意语言的节奏感。如朱陵的生日: 沉沉的生日 一个叠着一个 压着人下降 到土里去 越来越矮 这首诗的节奏,令人感觉到人体在萎缩,写出了中年后对生日的感受。,(2)除有节奏感之外,还要注意适当押韵隔句押韵甚至句句押韵,使新诗更富有音乐美。如汪国真的如果: 如果你一定要走 我又怎能把你挽留 即使
15、把你留住 你的心也在远方浮游,【迁移运用】 仿照给出的诗句,在下面横线处补写两个句子,使诗歌语意完整。 你走了,没有留下地址,只留下一串笑容在夕阳里; 你走了,没有和谁说起,_; 你走了,没有说去哪里,只留下一串影子在小河里。 你走了,_,双眼动荡在露珠里,影子摇晃在河水里。 哪里都有夕阳,哪里都有露水,哪里都有小河。你走了,留下整个的你!,答案 (示例)只留下一双眼睛在露珠里 笑容融化在夕阳里,一、课本素材,【点击素材】 它们高昂着头/用滑溜溜的肚皮/向前游动:/在树下,/穿过藤蔓和枝干,/翻过石头,/穿过花的田野。/它们在旅行,/像一次竞赛,/像一种舞蹈,/像一场爱情。,【运用示例】 自古
16、以来,人类对于自由的追求,从来没有停止过,对自由的渴望,如同扎根在心中的大树,无法拔除;对自由的向往,就像田野中的蛇,不断向前游动,灵动活泼,突破心灵的束缚。,南非的民族斗士 曼德拉是南非的民族斗士,他自幼性格刚强,崇敬民族英雄,热爱自由与和平。他立志要“以一个战士的名义投身于民族解放事业”,在领导南非人民争取自由的长期斗争中,舍生忘死,百折不挠。他多次被捕,备受迫害和折磨,但始终坚贞不屈。1993年10月,诺贝尔和平委员会授予他诺贝尔和平奖。2013年12月5日,曼德拉不幸去世,留下了世人的无限追思。 曼德拉因为领导反对白人种族隔离政策而入狱。白人统治者把他关在荒凉的大西洋小岛罗本岛上27年
17、。在漫长的27年中,他每天在恶劣的环境中劳作,到采石场挖掘石灰石,从冰冷的海水里捞取海带。因为曼德拉是要犯,专门看押他的看守就有三个。,二、课外素材,1990年2月11日,曼德拉获释出狱,1994年5月10日,曼德拉正式就任南非历史上第一任黑人总统。当曼德拉当选总统以后,他在总统就职典礼上的一个举动震惊了世界。在介绍了来自世界各国的政要后,他说令他最高兴的是当初看守他的三个狱方人员也能到场。年迈的曼德拉缓缓站起身来,恭敬地向这三个看守致敬,把他们介绍给大家。曼德拉博大的胸襟和宽容的精神,让南非那些残酷虐待了他27年的白人汗颜,也让所有到场的人肃然起敬。曼德拉后来向朋友们解释说,牢狱岁月给他时间
18、与激励,使他学会了如何处理自己遭遇苦难的痛苦。他说,感恩与宽容经常是源自痛苦与磨难的,必须以极大的毅力来训练。曼德拉说起获释出狱当天的心情:“当我走出囚室,迈过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其实仍在狱中。”,【选材感言】 在苦难中反思,磨炼自我,始终保持坦荡而豁达的胸襟,把悲痛和怨恨留在身后,曼德拉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最好的榜样。,秋 日 里尔克 (冯至译) 主啊!是时候了。夏日曾经很盛大。 把你的阴影落在日晷上, 让秋风刮过田野。 让最后的果实长得丰满, 再给它们两天南方的气候, 迫使它们成熟,,把最后的甘甜酿入浓酒。 谁这时没有房屋,就不必建筑, 谁这
19、时孤独,就永远孤独, 就醒着,读着,写着长信, 在林荫道上来回 不安地游荡,当着落叶纷飞。,【读后启悟】 这是一首完美到几乎无懈可击的诗作。从整体上看,每段递增一句的阶梯式的结构是刻意营造的,逐步推向最后的高潮。复杂音调的变换成为动力,使主题层层展开。开篇显然与上帝有某种共谋关系,同时带有胁迫意味。第二节的酿造过程是由外向内的转化,这创造本身成为上帝与人的中介。第三节是人生途中的困惑与觉醒,是对绝对孤独的彻悟。这三节是从上帝到自然到人,最终归结于人的存在。这是一首充满激情的诗:“主啊!是时候了”和“谁这时没有房屋,就不必建筑,/谁这时孤独,就永远孤独”,但同时又非常克制,像激流被岩石压在地下,
20、有时才喷发出来。这激情来自正视人类生存困境的勇气,因触及我们时代的“痛点”而带来精神升华。这首诗的玄妙正是基于意象的可感性,读者由此进入,体验了一个漂泊者内心的激情。,课时对点练,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说到传统村落保护,人们会_地想到“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很多人在精神上、心灵上都拥有乡土情结。就像到了春节,那么多人,为了一张回家的票而_,这正说明,( )。关于保护传统文化村落的意义,已经_了。但不客气地讲,现在传统村落的保护基本还处于呼吁和呐喊阶段。( );但对于政府部门来说,却应该付出实实在在的行动。有必要指出,不是所有的传统村落都要保护,而且保护也不
21、是_地放在那里。保护传统村落来不得半点虚的,必须脚踏实地。今天,是时候放慢脚步思考如何把中华民族文化的根留住。这种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应该转化为方方面面的责任,特别是政府责任。只有把其纳入政绩考核,甚至从责任角度出发,才有可能改变传统村落遭受破坏以致濒危的问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不由自主 颠来倒去 路人皆知 一成不变 B.不由自主 辗转反侧 人所共知 原封不动 C.身不由己 辗转反侧 人所共知 一成不变 D.身不由己 颠来倒去 路人皆知 原封不动,1,2,3,1,2,3,解析 不由自主: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了自己。身不由己:自身的行动不能由自己做主。此处要表达
22、的意思是自己控制不住自己,所以应用“不由自主”。辗转反侧: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不能入睡,形容心中有事。颠来倒去:翻过来倒过去,形容多次重复。不能用来表示难以入睡。根据语境,此处应用“辗转反侧”。人所共知:人人都知道。路人皆知:比喻人所共知。“路人皆知”是贬义词,用在此处不合适。原封不动:完全是原样,一点也没变动。一成不变:一经形成,永不改变。“一成不变”多指守旧不变或固守陈法。根据语境,应该用“原封不动”。,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人们心灵最深处,有着浓重的乡土情结 民间人士所能做的,也许只有呼吁 和呐喊 B.浓重的乡土情结存在于人们的心灵深处 对于民间人士而言,也
23、许只能呼吁和 呐喊 C.在人们心灵最深处,有着浓重的乡土情结 对于民间人士而言,也许只能呼吁 和呐喊 D.浓重的乡土情结存在于人们的心灵深处 民间人士所能做的,也许只有呼吁和 呐喊,1,2,3,解析 第一空,从前文看,叙述角度是人,所以此空所填语句的叙述角度也应是“人”,故选“在人们心灵最深处,有着浓重的乡土情结”。第二空,从与下文句式对应看,应填“对于民间人士而言,也许只能呼吁和呐喊”。故答案为C。,1,2,3,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只有从责任角度出发,甚至把其纳入政绩考核,才有可能改变传统村落遭受破坏 以致濒危的问题。 B.只有从责任角度出发,甚至把其纳入
24、政绩考核,才有可能改变传统村落遭受破坏 以致濒危的现状。 C.只有把其纳入政绩考核,甚至从责任角度出发,才有可能改变传统村落遭受破坏 以致濒危的现状。 D.只有把其纳入政绩考核,甚至从责任角度出发,才有可能扭转传统村落遭受破坏 以致濒危的局面。,1,2,3,解析 画线句有两处语病:一是“把其纳入政绩考核,甚至从责任角度出发”不合逻辑,递进关系不当;二是“改变”与“问题”搭配不当。 A项搭配不当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C、D两项都是递进关系不当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只有B项修改完备。,1,2,3,4.下面是某位高三毕业生发给班主任的短信,语言有五处不妥的地方,请找出并作修改。 张老师好,我在高三几次考
25、试中成绩都不理想,能在高考时有所建树,成功卫冕,这都是您慧眼识金并鼎力相助的结果。您精湛的教学技艺,超凡入圣,令同学们非常敬重,今日一别如雨,谨祝教祺!,答案 (示例)“建树”改为“提高”。 “卫冕”改为“考上大学”。 “慧眼识金”改为“不放弃”。 “超凡入圣”改为“超越同行”。 “一别如雨”改为“分别”。,4,5,5.下面是一幅“校企合作办学”技术链构成图,请把这个构成图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4,5,答案 上游企业提供设备、资金、技术、人员给学院,学院将带有技术的毕业生输送给下游企业;下游企业将需求和收益反馈给学院,学院再将服务和收益反馈给上游企业
26、。上下游企业通过学院形成一个有机的技术输送链。,二、课内阅读强化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蛇 玛丽奥利弗 有一次我看见两条蛇, 北方的种类, 疾速掠过丛林, 它们的身子 像两根黑皮鞭, 举起来向前抽打; 在这完美的音乐会上,,它们高昂着头 用滑溜溜的肚皮 向前游动: 在树下, 穿过藤蔓和枝干, 翻过石头, 穿过花的田野。 它们在旅行, 像一次竞赛, 像一种舞蹈, 像一场爱情。 知更鸟嚷着:下雨,6.这首诗体现了作者选取意象的什么特点?,6,7,8,答案 诗人选取超乎寻常的意象蛇,令人害怕的蛇竟然成了诗人笔下活泼可爱的小生灵。 体现了诗人探究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自然来反观人类的生活。,7
27、.为什么说诗人笔下的蛇是活泼可爱的小生灵?,答案 诗人把蛇拟人化轻快的身影,活泼的动作,有节拍的舞蹈,有趣味的比赛,两两恩爱的情感,使人感受到蛇是活泼可爱的小生灵。,6,7,8,8.简要概括诗人的创作艺术。(不超过20个字),答案 诗人观察细致,意象清新,语言简朴,节奏鲜明。,6,7,8,三、课外阅读拓展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蛇 冯 至 我的寂寞是一条蛇, 静静地没有言语。 你万一梦到它时, 千万啊,不要悚惧! 它是我忠诚的侣伴, 心里害着热烈的乡思:,它想那茂密的草原 你头上的、浓郁的乌丝。 它月影一般轻轻地 从你那儿轻轻走过; 它把你的梦境衔了来, 像一只绯红的花朵。,9.下列
28、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第一节中把寂寞比作一条蛇,写出了蛇的安静,符合蛇的特点。 B.第三节中“它把你的梦境衔了来,像一只绯红的花朵”表达了作者的期望与憧憬, 也代表姑娘娇羞却又热情的回应。 C.第三节中“它月影一般轻轻地/从你那儿轻轻走过”表现了作者那种想要逗引姑娘 却又只能悄悄行动的心境。 D.整首诗诗人用梦境直白地表现了自己的寂寞和对姑娘的深沉的爱恋。,解析 “直白地表现”错,本诗最大的特点是含蓄。,9,10,11,10.诗歌第二节采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有什么作用?,9,10,11,答案 采用了比喻和谐音的手法。诗人使用了隐喻,将“浓郁的乌丝”比喻为“茂密的草原”。对于自己爱恋的姑娘的容貌,诗中没做具体的描绘,只提到她有着像“茂密的草原”一样的“浓郁的乌丝”,是“蛇”的故乡,是“蛇”渴望归属的乐土,让“蛇”害着“乡思”,而“乡思”与“相思”谐音,真切地表达出作者心有所属的强烈渴望。,11.这首诗以“蛇”为题,其构思妙在何处?,9,10,11,答案 以“蛇”为题,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抒情主人公冷漠平静的外表下有一颗渴望美好和幸福生活的热烈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