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的流动》教学设计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107132 上传时间:2019-12-1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0.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空气的流动》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空气的流动》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四单元 流动的空气第三课 空气的流动一、目标确定的依据课标要求:1. 通过实验,知道空气的流动是风形成的原因。2. 能在好奇心的趋势下,表现出对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的探究兴趣。3. 了解科学技术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对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节空气的流动。上节课探究了热空气上升的事实性知识,开始从运动的视角关注空气的流动。本节课学生将探究风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知道风的成因。本节课仍然会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即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得出结论,最后增加拓展活动一项。虽然和上节课一样需要经历完整的探

2、究活动,但本节课的重点在“制定计划”上。学生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具有观察空气运动的能力,能够观察并操作热空气性质的实验,具有初步的归纳、概括实验现象的能力,但实操能力还不熟。教学时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引发他们联想,推想和验证风的形成,聚焦问题。二、学习目标:1.知道热空气上升后,周围较冷的空气会流动过来,补充热空气上升后留下的空间。2.能基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现象提出猜想和假设。3.有利用模型搜集证据的意识和能力。4.通过对风门作用的了解,探寻工具中的科学原理,体会结构和功能的联系。三、学习重点:1.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根据自己的假设,制定出科学严谨的实验计划。2.通过实验,探究风的形成过程

3、。四、学习难点:1.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根据自己的假设,制定出科学严谨的实验计划。2.通过实验,探究风的形成过程。五、教学准备:教材、教学课件、风的形成演示箱、实验记录单等。六、学习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提出问题提出问题:冬天家里用暖气片来取暖。你注意过暖气片一般安装在房间的什么位置吗?暖气片被加热后,空气会发生什么现象?热空气上升后留下的空间会被谁占据呢?学生回答:安装在墙下边。通过生活中的实际出发,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猜想假设1. 老师今天带来一个房间模型,带孔的玻璃箱模拟房间,箱子里的蜡烛模拟暖气片,大家看一看,点燃房间墙边的蜡烛空气会发生什么变化?1.学生思考,进

4、行猜想。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本环节充分开发学生的思维。基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现象提出猜想和假设。搜集证据1. 老师讲解实验:我把蜡烛放进去空气流动了吗?不知道因为看不见,回想一下我们可以借助什么确定空气在流动?怎样观察?2. 教师总结可以将线香放在洞口,点燃蜡烛和线香,将线香移至出风口,观察烟的飘动情况,来判断有没有风的形成,并且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1.思考讨论借助线香的飘动判断风的形成方法。2.认真观察实验现象,验证猜想是否正确。3.完成学生活动手册上的相关内容。培养学生学会用模型搜集证据的意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为下个环节做准备。得出结论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热空气上升后,周围较冷的空气流动过来,补充热空气上升后留下的空间的结论。学生分析实验现象,热空气上升后留下的空间被冷空气占据了。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拓展活动教师展示课件“巧妙的设计-风门”,提出“炉子的风门为什么设计在底部?如果想让炉火旺一些,该怎样操作风门?如果想让炉火小一些呢?”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拓展学生的思维。学生思考,并在课下尝试解决问题。巩固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同时鼓励学生课下探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小学科学 > 大象版 > 三年级上册(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