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学案

3.3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学案(人教版必修1)学习目标1.了解水资源的概念及衡量水资源的具体指标。2.掌握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3.掌握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措施。一、水资源及其分布1水资源(1)概念Error!(2)较易利用的淡水资源:________、淡水湖泊水和__________。2水资源的分布(1)

一导学案Tag内容描述:

1、3.3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学案(人教版必修 1)学习目标 1.了解水资源的概念及衡量水资源的具体指标。 2.掌握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3.掌握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措施。一、水资源及其分布1水资源(1)概念Error!(2)较易利用的淡水资源:_、淡水湖泊水和_ 。2水资源的分布(1)衡量指标:_。(2) Error!全 球 分 布(3)我国的分布a空间分布:_多、_少;_多、_少。b时间分配:_降水多,较丰富;_降水少,较贫乏。二、水资源与人类社会1水资源影响经济活动(1)数量:影响经济活动_的大小。(2)质量:影响经济活动的_。2科学技术影响水资源的利用(1)科技落后。

2、3.2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学案(人教版必修 1)学习目标 1.了解洋流的概念、类型及世界各大洋主要洋流的名称。2.掌握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与洋流有关的自然现象。一、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1概念: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_的流动。2分类(按性质)(1)暖流:从水温_的海区流向水温_的海区的洋流。(2)寒流:从水温_的海区流向水温_的海区的洋流。3形成因素:主要动力是_,还会受到_的限制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4主要洋流及其分布www.shulihua.net(1)图中洋流 A 是_ ,B 是_,分别是受。

3、5.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学案(人教版必修 1)学习目标 1.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及要素间的相互作用。 2.掌握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及各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3.运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解释一些自然现象。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交换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包括_、水、_、生物、_、地形等。2循环类型:_、生物循环和_物质循环。3循环目的:进行_迁移和_交换。4循环结果:形成相互渗透、相互_和相互联系的_。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1生产功能(1)概念: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_的能力。(2)过程:植物提。

4、2.1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学案(人教版必修 1)学习目标 1.了解大气的能量来源和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2.掌握热力环流的成因及形成过程。3.掌握风的形成过程,并能运用等压线分布图判断某地风向。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能量_。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影响: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时,部分被大气_或_,大部分到达地面。3. Error!大 气 保 温 作 用二、热力环流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_。2热力环流:由于_而形成的空气环流。3形成:(1)受热 气流_ 近地面气压_ 高空气压 _。(2)冷却 气流_ 近地面气压_ 高空气压 _。(3)水平运动:_的地方流向_的地方。。

5、5.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学案(人教版必修 1)学习目标 1.了解自然带的概念及其分布。2.掌握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及其形成与表现。3.运用地域分异规律,分析评价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一、地理环境的差异性1体现:不同的空间尺度,_有大有小。(1)全球性的地域分异:包括_分异和海陆分异。(2)_的地域分异:如陆地自然带的分布。2陆地自然带:由气候、_和土壤共同形成,具有一定_、呈_分布。二、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1原因:_的纬度差异。2分异基础:_。3分布Error!三、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1原因:_分布2分异基础:_变化。3分。

6、 2.2 气压带和风带 第 1 课时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学案(人教版必修 1)学习目标 1.了解三圈环流的影响因素,气压带、风带的名称与分布。 2.掌握气压带、风带的成因、季节移动规律。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1大气环流(1)概念:_的大气运动,它反映了大气运动长时期的 _状态。(2)成因:_的纬度差异,造成高低纬度间的_ ,驱使大气不断地运动、输送和交换热量。2三圈环流的形成和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以北半球为例,如下图)(1)三圈环流成因:高低纬度间的_和_共同作用的结果。组成:a_、b_、c_。(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气压带:A_、B_、C_、D_。风。

7、2.4 全球气候变化 学案(人教版必修 1)学习目标1.了解气候变化的不同时间尺度。2.掌握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及可能影响。3.联系实际认识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措施。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1气候变化的概念:长期_变化的一种反映。2主要表现:不同时间尺度的_变化。3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1)地质历史时期:时间跨度_,变化周期_。(2)近现代时期特点:波动上升,总的趋势是在变_。主要原因:大气中_等温室气体浓度的升高。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1使海平面上升(1)原因:_和_。(2)影响:改变_,_地区面临被淹没的危险。2对农业生产。

8、4.3 河流地貌的发育 学案(人教版必修 1)学习目标 1.了解河流地貌类型及其发育位置。2.掌握河流地貌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3.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一、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1河流地貌概况(1)分类:按成因分为_地貌和堆积地貌。(2)成因:与_作用有关。2河流侵蚀地貌(1)在河流发育初期,河流侵蚀作用以向下和向源头侵蚀为主。河谷横剖面呈“_”型。(2)“V”型河谷形成后,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加强。河谷横剖面呈宽而浅的“_”型。3河流堆积地貌(1)形成:被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河流搬运能力_ 的情况下_下来而形成。(2)。

9、1.4 地球的圈层结构 学案(人教版必修 1)学习目标 1.了解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的依据地震波和不连续面。 2.概括地球的内部圈层、外部圈层的主要特点及结构特征。一、地球的内部圈层1地震波(1)分类:图中 A 表示横波 ,B 表示纵波。(2)特性Error!(3)波速变化在地下 33 千米 C 处(大陆部分):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在地下 2 900 千米 D 处:A 波完全消失,B 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2圈层划分(1)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2)界面:图中 C 为莫霍界面,D 为古登堡界面。(3)圈层:由内向外 EF 为 地核,G 为地幔,H 为地壳。3岩石圈:。

10、4.1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学案(人教版必修 1)学习目标 1.了解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表现形式。 2.掌握外力作用形成的不同地貌。3.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地貌成因,分析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一、内力作用1能量来源来自地球_,主要是_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2表现形式(1)地壳运动a水平运动:组成地壳的岩层沿_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使岩层发生_和弯曲变形;常形成绵长的_和巨大的_。b垂直运动:组成地壳的岩层作_于地球表面方向的运动,使岩层发生大规模的_和_;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_。(2)岩浆活动:侵入活动、喷出活动。(3)变质作用。3影响:。

11、 1.3 地球的运动 第 2 课时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学案(人教版必修 1)学习目标 1.掌握昼夜交替的形成原因和晨昏线的特点。 2.掌握地方时、区时及日期的计算。3.掌握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规律,能够解释相关地理现象。一、昼夜交替和时差1昼夜交替(1)原因Error!(2)周期Error!2晨昏线(圈)(1)概念: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 圈)。(2)意义:纬线上昼弧与夜弧的分界线。3地方时(1)成因: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一纬度地区东边的地点比 西边的地点时间早。(2)规律Error!4时区和区时(1)时区划分:图中共可划分24 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 15,A 。

12、3.1 自然界的水循环 学案(人教版必修 1)学习目标 1.了解水圈的特点及水体组成。2.掌握水循环的过程、环节、意义及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3.正确认识和利用水循环的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一、相互联系的水体1从形态上看(1)水在地理环境中以_、_和_三种形式相互转化,形成各种水体。(2)气态水:数量_,分布_;液态水:数量 _,分布次之;固态水:仅在_、_或特殊条件下才能存在。2从空间分布上看(1)海洋水:占全球水储量的_% ,是地球水的主体。(2)大气水:数量虽少,但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3)陆地水:包括_、_、沼泽水。

13、 1.1 宇宙中的地球 学案(人教版必修 1)学习目标 1.用图示说明天体系统的层次,以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运用图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3.分析地球位置及自身条件,理解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因。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天体(1)概念: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2)常见类型:星云 、恒星、行星、流星、彗星、 卫星。2天体系统(1)概念: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的系统。(2)级别: Error!总 星 系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1太阳系八颗行星(1)名称:图中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依次是:a 水星、b 金星。

14、4.2 山地的形成 学案(人教版必修 1)学习目标 1.了解山地的成因类型和褶皱、断层的概念。 2.掌握背斜、向斜、断层的判断方法及其实践意义。3.运用知识分析山地的成因,分析山地对交通线路区位选择的影响。一、褶皱山、断块山、火山1褶皱山(1)褶皱:岩层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的_下发生塑性变形而产生的一系列_。(2) Error!基 本 形 态(3)板块构造学说a_可划分为六大板块。b. Error!六 大 板 块 处 于 不 断 之 中2断块山(1)断层: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_和_,超过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体发生_,两侧岩体沿_发生_,形成断层。(2)形成地貌a水平。

15、 1.3 地球的运动 第 3 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学案(人教版必修 1)学习目标 1.掌握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应用。 2.了解四季的形成原因和划分方法。3.了解五带的划分。一、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北半球为示例 )时间 昼夜长短 分布规律夏半年 各纬度昼长大于夜长 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冬半年 各纬度昼长小于夜长 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春分日和秋分日 全球昼夜等长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空间(纬度) 变化规律: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2)时间(季节) 变化规律(以北半球为示例 )。

16、1.3 地球的运动 第 1 课时 地球运动的特点 学案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一般特点。2.掌握太阳直射点移动的一般规律。3.运用地球运动的特点分析相关的自然现象。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1地球自转(1)概念:地球绕其自转轴( 地轴)的旋转运动。(2)方向:自西向东。(3)周期名称 长度 参考点恒星日 23 时 56 分 4 秒 距地球遥远的同一恒星太阳日 24 小时 太阳(4)速度Error!(5)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变化的因素因素 影响 关系纬度 纬度相同,线速度相同; 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 负相关海拔 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 正相关2.地球公转(1)概念:。

17、 2.2 气压带和风带 第 2 课时 季风环流与气候 学案学习目标 1.了解气候的形成因素。2.掌握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3.掌握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4.学会分析气候特征、成因及判断气候类型。一、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1成因:_差异。2气压分布Error!1北 半 球(2)南半球:呈_状分布。3影响中国的气压:冬季_高压对我国影响显著;夏季西太平洋_高压对我国影响很大。4东亚季风(1)成因:_差异。(2)风向:冬季盛行_风;夏季盛行_风。(3)性质:冬季风_;夏季风_。二、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作用(1)使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_和_ 得。

18、1.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学案(人教版必修 1)学习目标 1.了解太阳辐射的概念和能量来源。2.掌握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运用资料分析太阳辐射的分布及影响因素。3.了解太阳活动的类型,掌握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一、为地球提供能量1太阳Error!2太阳辐射(1)概念: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的现象。(2)能量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3. Error!对 地 球的 影 响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1太阳大气层:从外向里可分为日冕、色球和光球三层。其中,用肉眼可以看到的是光球层。2太阳活动概况(1)概念:太阳大气经常发生的大规模的运动。

【一导学案】相关DOC文档
标签 > 一导学案[编号:1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