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的兴亡

第第1313课课东汉的兴亡东汉的兴亡一、选择题1.以下四位皇帝在位的先后顺序是()汉高祖汉武帝汉景帝汉文帝。A.B.C.D.2.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秦汉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A.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C.统一国家的建立D.繁荣与开

东汉的兴亡Tag内容描述:

1、第第 1 13 3 课课 东汉的兴亡东汉的兴亡 课程标准:了解东汉的建立,知道东汉外戚、宦官专权造成的社会动荡。 教材分析:本课分为三个部分,光武中兴、外企宦官交通专权、黄巾起义。简述了东汉的建 立初期,在刘秀的励精图治下出现了光武中兴,中期以后,由于外戚宦官的专权导致世风日 下,政治腐败,最终走向衰落。而张角发动的黄巾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是沉重打击了东汉王 朝的统治,使之名存实亡。 学情分析:东汉。

2、第第 1313 课课 东汉的兴亡东汉的兴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东汉的建立,知道光武中兴,了解东汉外戚宦官专权造成的社会动荡。 比较光武中兴与文景之治的异同, 总结中国古代盛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 培养分析, 比较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史料,理解光武中兴和外戚和宦官专权的原因。 通过搜集光武帝刘秀的故事,了解这个人物,进一步理解光武中兴出现的原因。 通过展示当时的民谣,了解。

3、第第 13 课课 东汉的兴东汉的兴衰衰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东汉兴亡的基本脉络,引导学生思考“光武中兴”局面形成的原因, 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认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史料、历史年表研读,学习识读历史年表的基本技能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认识光武帝调整统治政策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光武中兴的背景和措施 教学难点。

4、第第 1313 课课 东汉的兴亡东汉的兴亡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知道东汉的建立,了解光武中兴出现的原因。 2知道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造成的社会动荡是导致东汉走向衰败的主因。 【学习重点】【学习重点】 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学习难点】【学习难点】 东汉后期社会动荡的主要原因。 【导入新课】【导入新课】 刘邦建立西汉之后,经过历代皇帝的励精图治,国家统一,经济发展,社会稳定,。

5、第第 1313 课课 东汉的兴亡东汉的兴亡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 了解光武中兴、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 政、黄巾起义基本史实。 2. 通过文景之治与光武中兴的对比,掌握比较法的运用。 学习重点: 光武中兴,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政,黄巾起义 学习难点: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政的原因和影响 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学习 一、光武中兴 1、西汉灭亡与东汉建立:公元 9 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建立_。

6、第第 1313 课课 东汉的兴衰东汉的兴衰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 知道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及黄巾起义。 2. 通过比较“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共同原因和作用,基本掌握历史比较法的运用方 法。 3. 通过对光武中兴原因出现原因分析,认识王朝的兴亡与统治者的治国方略息息相关。从 而培养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 重点重点: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 难点难。

7、第第 1313 课课 东汉的兴亡东汉的兴亡 一、选择题 1. 以下四位皇帝在位的先后顺序是( ) 汉高祖 汉武帝 汉景帝 汉文帝。 A. B. C. D. 2.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 下列对秦汉时期阶段特征的 归纳描述,正确的是( ) A.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B.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C. 统一国家的建立 D.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3. 公元 9 年外戚王莽。

8、第第 1313 课课 东汉的兴亡东汉的兴亡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1下列哪一现象是东汉中后期的主要政治表现( ) A 地方豪强独霸一方 B 朝中大将篡夺皇位 C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D 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2西汉和东汉的都城分别是( ) A 咸阳和镐京 B 长安和洛阳 C 长安和镐京 D 咸阳和洛阳 3东汉中期以后,即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大权就由皇帝的母亲太后主持,太后。

9、第第 1313 课课 东汉的兴亡东汉的兴亡 一、选择题 1. “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这是唐代诗人王琏所作咏 汉高祖中的诗句。期中的高祖是西汉的建立者( ) A. 刘备 B. 刘邦 C. 刘启 D. 刘恒 2. 汉武的帝国一书中写道:“从此,中华帝国有了国家意识形态,也有了恒定的核心 价值。 帝国作为一种制度, 也才稳定地延续了两千多年”。 其中的“核心价值”指 ( )。

10、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3课 东汉的兴亡,导入新课,汉光武帝陵,是东汉开国皇帝世祖刘秀的陵园。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白鹤镇铁谢村西南,始建于公元50年,由神道、陵园和祠院组成。 陵园呈长方形,占地6.6万平方米墓塚位于陵园正中,为夯土丘状,高17.83米,周长487米。刘秀在公元25年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东汉初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东汉中期以后,社会动荡不。

11、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3课 东汉的兴亡,右图刘秀公园 ,又名“千秋台” ,河北省高邑县地标。设立该公园是为了纪念传说中的“刘秀登基”。据史料记载,公元25年,刘秀于此千秋台登基称帝,欲开创其千秋霸业,故曰:千秋台。那么刘秀建立东汉后,是怎样巩固其千秋霸业的呢?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3课 东汉的兴亡。,目标1:通读教材,初步了解本课教材内容,并记录疑惑点,培养自主学习及发现。

12、第13课 东汉的兴亡,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刘邦建立西汉之后,经过历代皇帝的励精图治,国家统一,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出现了“文景之治”和汉武帝统治时期的繁盛局面,但是到了西汉末年贫富分化,社会矛盾激化;特别是在王莽篡权之后,实行了一系列不切实际的改革,引起社会混乱,农民起义、军阀混战、民不聊生。这个时候正需要一位有作为的人安邦定国、重整朝纲,终于就出现了一个这样的人建立。

【东汉的兴亡】相关PPT文档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课件3(共23张ppt)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课件2(共26张ppt)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课件1(共32张ppt)
【东汉的兴亡】相关DOC文档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教学设计4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教学设计3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教学设计1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学案3(含答案)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学案2(含答案)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学案1(含答案)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同步练习3(含答案)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同步练习2(含答案)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同步练习1(含答案)
标签 > 东汉的兴亡[编号:17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