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学案2(含答案)

上传人:画** 文档编号:149288 上传时间:2020-08-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学案2(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学案2(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学案2(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第 1313 课课 东汉的兴亡东汉的兴亡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 了解光武中兴、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 政、黄巾起义基本史实。 2. 通过文景之治与光武中兴的对比,掌握比较法的运用。 学习重点: 光武中兴,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政,黄巾起义 学习难点: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政的原因和影响 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学习 一、光武中兴 1、西汉灭亡与东汉建立:公元 9 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建立_,西汉灭亡。王莽 的施政更加剧了社会动荡,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公元 25 年,西汉宗室_称帝,定 都洛阳,史称_。他就是光武帝。 2、光武中兴: (1)措施:刘秀多次下令释放_,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还合 并_

2、,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又允许北方 _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2)影响: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 “_” 。 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1.时间: 东汉中期以后。 2.表现: 东汉中后期 和 交替专权。 3.后果: (1)外戚和宦轮流把持朝政,任用亲信;诛杀异己,政治腐朽不堪,正直的官员受 到排挤陷害,社会混乱,人民遭殃。 (2)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三、黄巾起义 1.背景:朝政腐败,时局动荡不安,社会上大批 流离失所,自然灾害频发。 2.领导人: 张角。3.时间:184 年。 4.方式:创立 ,在社会底层传教。 5.

3、过程:起义军头裹 ,在全国各地同时进攻,东汉政权迅速土崩瓦解,张角病逝,历 时九个月的黄巾起义失败。 6.影响: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撅不振。: 小试牛刀小试牛刀 一、单选题一、单选题 1. 东汉开国 是山东社科院特邀研究员魏新的力作,它里面提到的开国之君是 A. 刘邦 B. 刘启 C. 刘彻 D. 刘秀 2. 光武帝重建汉政权,在位 30 余年间,社会呈现出较为安定繁荣的景象,史称 A. 休养生息 B. 文景之治 C. 王莽夺权 D. 光武中兴 3. 东汉中期以后,政治日益黑暗的主要原因是 A. 外戚和皇后交替专权 B. 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 C. 外戚和宦官共同专权 D. 父子、兄弟之

4、间长期争权夺利 4. 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统治者吸取前朝灭亡教训 统治者调整政策 社会局面稳定 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A. B. C. D. 5. 下列关于黄巾起义的表述正确的是 A. 黄巾起义推翻了东汉政权 B. 东汉政权在黄巾起义打击下迅速灭亡 C. 黄巾起义使东汉政权一蹶不振 D. 东汉政府镇压了黄巾起义,并巩固了政权 6. 2014 年 2 月 27 日, 霍洛柴登古城遗址发掘出重 7000 多斤、 140 万枚布币和方孔钱币等, 经推断这里曾是西汉至王莽时期西河郡郡治窖藏。 这一重大考古发现对于研究我国汉代及哪 个短命王朝的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A. 秦朝 B. 新朝

5、C. 隋朝 D. 元朝 7. 电视剧光武中兴主要讲述哪一位人物领导义军扫灭新莽、成功实现“光武中兴”的 故事 A. 刘邦 B. 刘彻 C. 刘秀 D. 刘备 8. 刘秀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皇帝,下列措施与他无关 的一项是 A. 下令释放奴婢 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惩处贪官污吏 D. 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9.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是中国古代哪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口 号 A. 陈胜、吴广起义 B. 刘邦、项羽起义 C. 西汉绿林赤眉起义 D. 东汉黄巾起义 10. 下列哪一现象是东汉中后期的主要政治表现 A. 地方豪强独霸一方 B. 朝中大将篡夺皇位 C.

6、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D. 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二、主观题二、主观题 11. 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 是继秦朝之后的又一强盛的大一统帝国, 又因皇帝姓刘而被称为 “刘汉”。汉朝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和挺立千秋做出了巨大贡献。 (1)根据所学知识填写下表。 朝代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西汉 东汉 (2)西汉初期和东汉初期各有一个治世局面,请写出这两个治世局面的名称及采取的共同 措施。 (3)西汉和东汉的统治者,分别采取了哪些值得称道的措施?请结合汉武帝和光武帝的事 迹,各举出两例进行说明。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刘邦是西汉的开国之君;刘启是汉景帝,刘彻是汉武帝,他们均不 是

7、开国之君;刘秀于公元 25 年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D 项符合题意;ABC 三项不符合 题意,故选 D。 2.【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25 年光武帝刘秀重建汉政权,他在位 30 余年间,社会呈现出较为 安定繁荣的景象,史称光武中兴,D 项符合题意;西汉初年的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汉 文帝、汉景帝时期统治时期的盛世局面被称为文景之治;西汉末年王莽夺权。由此分析 ABC 不合题意,故此题选 D。 3.【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政治十分黑暗,到东汉 末期,人民生活困苦,引发了农民大起义,ACD 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择 B。 4.【答案】

8、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他们都是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调整政策,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调动劳动人民生产的 积极性,社会局面稳定,经济繁荣,形成盛世等。因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 B。 5.【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巾之乱,是中国东汉晚期的农民战争,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 最大的一次宗教形式组织的暴动, 它对东汉朝廷的统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逐步导致了东汉 的灭亡与三国时期的到来。ABD 说法不正确,所以答案选择 C。 6.【答案】B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西汉至王莽时期西河郡郡治窖藏”,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西汉后期, 朝廷

9、越来越腐败。公元 9 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公元 23 年,王莽被 攻进长安的起义军杀死, 王莽政权被推翻,所以王莽政权是个短命的王朝。因此只有选项 B 符合题意,故选 B。 7.【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公元 25 年,皇族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就是光武 帝。光武帝末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好转,史称这个时期的统治为“光武中兴”,C 项符 合题意,故此题选 C。 8.【答案】B 9.【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关键词:黄天当立可知,这是东汉黄巾起义的口号,公元前 184 年张角领 导黄巾起义,口号是“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黄巾起义使东

10、汉政权 土崩瓦解,D 项符合题意;陈胜、吴广起义、刘邦、项羽起义都是秦末农民起义;绿林赤眉 起义是西汉农民起义。由此分析 ABC 不合题意,故此题选 D。 10.【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政治十分黑暗,ABD 不 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择 C。 11.【答案】 (1) 朝代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西汉 公元前 202 年 刘邦 长安 东汉 公元 25 年 刘秀 洛阳 (2)西汉:文景之治;东汉:光武中兴。共同措施: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法。 (3)汉武 帝: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其子弟,使诸侯国越分越小;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 收归中央,盐铁官

11、营,统一制造五铢钱等。光武帝:合并郡县,裁减官员,惩处贪官污吏; 允许北方各少数民族内迁等。 【解析】 (1)根据所学可知,公元前 202 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公元 25 年,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2)第一小问,根据所学可知,西汉初期,经过几代皇帝的休养生息,到文帝景帝时期, 出现了史称“文景之治”的治世局面; 东汉光武帝为巩固统治, 采取一系列稳定社会局面的 措施,到光武帝后期,出现史称“光武中兴”的治世局面;第二小问,根据所学可知,文帝 景帝和光武帝采取的共同措施是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法。 (3)根据所学可知,汉武帝时期为解决诸侯王势力过大的问题,实施“推恩令”;为加强 思想控制,接受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儒学居于主导地位,影响深远;除 此之外还可以例举汉武帝在经济上的大一统措施。 光武帝的措施值得称道的有减轻农民负担, 减轻刑法;合并郡县,裁减官员,惩处贪官污吏;还可以例举在民族关系上的措施,如允许 北方各少数民族内迁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历史 > 部编人教版 > 七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