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土地资源教学目标1我国土地资源的总特点.2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3.使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中的问题和以及保护措施。教学重点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教学难点土地资源利用中产生第四节自然灾害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自然灾害的概念,认识我国自然灾害的分类。2、能够运用资料说明我国多干旱、
八上地理第二章第二节教案人教版Tag内容描述:
1、内容名称内容名称 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球的圈层结构 设计者设计者 授课年级授课年级 高一高一地理地理 课时课时 40min40min 选用教材选用教材 2019 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课标一、课标分析分析 本节课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 年版)中属于选择性必修 1“自然地理基础”的内容,其相对应的课程标准是“1.2 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
2、第三节 工业教学目标:1、了解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理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2、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分布特点。掌握我国工业分布 的基本格局,认识一些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3、要求学生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4、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点。教学重难点1、 工业的重要性、工业的分布。2、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成果,认识高新科技产业的重要性。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综合法、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1、引入:复习:农业的地区分布:(1)东西差异; (2)南北差异, (秦岭 淮河为界)新授:(一)工业及其重要性:1、什么。
3、第三节 民 族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我国民族数量、构成及分布特点;2.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自主进行意义建构及合作交流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在收集、整理信息的过程中占有资料,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2.通过任务驱动式的课堂活动,创设积极互动的情境,展示个性特征。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我国的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激发民族自豪感。2.在学习中,产生对祖国各族人民及文化的热爱之情,学会尊重各族人民的不同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我国民族的构成和分布特点,民族文化。
4、第三节 水资源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地图和文字资料,使学生认识和理解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特征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知道我国水资源的现状,了解我国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措施。2培养学生使用地图和相关图表、材料及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认识珍惜水资源的重要性,初步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并从自己的实际生活出发,节约用水,有意识地保护有限的水资源,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二、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1了解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2培养学生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二)教学难。
5、第二节 土地资源【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2、掌握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3、分析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形成原因。4、理解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以及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5、知道针对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的措施。【学习重点】1、掌握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2、掌握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3、理解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4、知道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学习难点】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形成原因。知道针对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的措施。【学习过程】类型齐全,耕。
6、第四节 自然灾害【学习目标】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和特点,知道自然灾害的类型及特点在地图上指出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理解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样的原因,掌握我国自然灾害地域分异的的表现和特征。知道防灾减灾的措施,以一两种自然灾害为例,列举适当的应对方法或应急措施通过案例,学会在实际中运用救援与救助的具体措施,并学会如何自救与互救。【学习重点】我国自然灾害的类型和分布【学习难点】自然灾害特点;防灾减灾措施【学习过程】【自学导航】 一、常见的自然灾害1、什么是自然灾害?2、自然灾害有哪些类型?二、我国自然灾。
7、第二节 人口【学习目标】1、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学会读“我国人口的增长”折线图,分析我国人口的变化和人口增长的特点。2、学会根据人口增长的资料绘制人口增长折线图。3、学会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知道我国黑河腾冲这一人口地理分界线,并比较其西北、东南在面积和人口数量、人口密度方面的地区差异,从而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特点。4、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和由此带来的严重的人口问题,从而理解我国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重要性。5、初步懂得人口增长必须与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道理,提高对我国人口。
8、章末总结,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知识结构,问题解答,内容索引,知识结构,问题解答,教材P17 活动 从“图2.3荒漠化效应和水气生相互作用”可以看出,植被、降水、径流、气候是一个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互相联系的整体,只要其中一个环节发生变化,尤其是地面植被遭到破坏,就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植被覆盖减少后,水的下渗减弱,蒸发加强,径流加强,从而导致地面变干燥,而地面变干燥后,植被恢复更困难。植被减少不仅引起地表水的变化,还会引起气候的变化。由于植物蒸腾减弱,空气变干燥,降水减少,将会导。
9、第四章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课时1 地理条件 农业布局特点,1.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学会分析区域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 2.结合材料,理解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的特点。,学习目标,自主学习,达标检测,互动探究,内容索引,答题模板4 农业区位评价类,自主学习,一、地理条件,1.范围:A 、B吉林、C 三省及D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2.地位:我国重要的 、林业生产基地和 生产基地。,黑龙江,辽宁,商品粮基地,畜牧业,3.自然条件 (1)气候:,一年一熟,4月10月,(2)地形: 、 、 ,利于农业多种经营。 (3)土壤: 、 广布,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
10、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1.了解区域的概念及其基本特点。 2.通过对不同区域的比较,学会区域的分析方法,树立因地制宜的区域发展观。 3.以某区域为例,理解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习目标,自主学习,达标检测,互动探究,内容索引,专项提能1 区域图的判读,答题模板1 区域特征类,自主学习,一、区域的含义,1.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 单位,是人们在 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2.特征 (1)具有一定的 ,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有的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有的区域的边界具。
11、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从地势、降水、气温的分布等方面描述我国的地理差异。2.分析导致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自然差异及影响因素。3.分析导致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人文差异及影响因素。过程与方法1.初步理解区域划分的原因及相应的地理区域类型。2.在简单地图上进行区域划分。3.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4.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教学重难点】重点:我国四大。
12、第二课时,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图释导学,我国共分为四个大的地理区域,如图所示:,四大地理区域,中国地形图,行政区,地形区,气候区,农业区,工业区,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你知道哪些地理区域的划分呢?,温度带,干湿区,地理区域的多重“身份”,郑州有哪些身份?,自然区划,行政区划,经济区划,同类型区域尺度不同,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C,A,B,思考,划分界线A、B、C的主导因素是什么?(P5-6),界线C,界线A,界线B,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秦岭淮河以北、 大兴安岭以东,秦岭淮河以南、 青藏高原以东,大兴安岭以西、 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
13、义务教育教科书(RJ)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创设情景,设疑思考:假期中有的同学外出探亲或跟父母一起外出旅游,哪位同学能够从中国地图中大致确定你去的地区,你看到的景观同我们生活的环境有没有不同,具体有哪些差异? 学生活动:谈论各自外出的见闻,教师最后进行总结,从而引入新课。,图释导学,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第一课时,要点突破:,要点一:四大区域及界线的确定:,A,B,C,D,季风,气候,地形,地理差异显著,要点二:南、北方自然、人文差异的原因分析。,自然、人文差异,农作物 - 气温,传统民居-降水,农耕制度-气。
14、第十二章 世界地理第一讲Error!世界地理概况 1.世界海陆分布;海底地形;陆地地形。2.世界气温与降水的分布。3.世界的居民和国家。知 识 整 合 一 世 界 的 陆 地 和 海 洋(一)世界海陆分布1填图:在方框中填写对应的大洲、大洋的名称。2填表:对照上图,完成大洲界线对比表。大 洲 分 界 线亚洲与欧洲 A 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北美洲与南美洲 B 巴拿马运河非洲与亚洲 C 苏伊士运河亚洲与北美洲 D 白令海峡南美洲与南极洲 E 德雷克海峡欧洲与非洲 F 直布罗陀海峡欧洲与北美洲 丹麦海峡特别提醒岛屿。
15、选修 旅游地理第一讲Error!以本为本回归教材抓牢基础知 识 点 一 旅 游 资 源 的 类 型 、特 性 、价 值 与 分 布(一)类型根据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一般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定义(判断依据)种类 举例 旅游价值 核心表现形式形成过程地文景观路南石林水域风光杭州西湖生物景观黄山迎客松自然旅游资源在自然界中通过自然过程而形成的、具有旅游吸引力的各种自然要素和现象天象与气候景观黄山云海对于探险猎奇、游乐、疗养等性质的旅游具有重要意义地貌景观具体形式自然过程遗址遗迹北京故宫建筑与设施苏州园林人文旅。
16、第十三章 中国地理第一讲Error!中国地理概况1.中国自然地理特征。2.中国经济地理特征。知 识 整 合 一 我 国 的 疆 域 和 地 形(一)我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1优越的地理位置(1)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2)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背靠亚欧大陆。2辽阔的疆域(1)填图:在下图中填出领土的四至点。(2)濒临的海洋:A 渤海,B 黄海, C 东海,D 南海。3我国疆域及地理位置的优越性(1)我国国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多样,自然资源种类齐全,且蕴藏量大。(2)我国疆域辽阔,各种经济活动的空间范围广,且国防回旋余地大,利于国防。
17、第二节 人 口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的数量、人口增长与分布特点。2、使学生理解人口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阅读“中国人口的分布”等地理 图表的能力。2、通过报 刊、上网查询、调查采访等途径找出相关资料,初步学会收集地理信息和处理信息,进行辩论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树立正确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 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教学重点1、我国人口的数量及增长。2、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教学难点 我国存在的人口问题及对我国人口基本国策的。
18、第四节 自然灾害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 知道自然灾害的概念,认识我国自然灾害的分类。2、能够运用资料说明我国多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自然灾害的分布及原因分析。3、了解一些救灾、避灾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 通过指导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2、 通过开展小组讨论,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及合作学习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认识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的分布,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对待自然灾害,学会自我避灾。教学重难点重点1、了解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2、了解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的分布及原因。难点通过所学知。
19、第二节 土地资源教学目标1我国土地资源的总特点.2 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 3.使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中的问题和以及保护措施。教学重点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教学难点土地资源利用中产生的问题及对策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10 分钟)(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土地的用途很广:可以种植粮食、蔬菜瓜果,为人类提供食物;可以栽种树木,为人类提供木材;可以生长牧草,提供放牧牲畜的场所,提供肉、奶、皮毛等畜产品;可以用来建房、筑路等等。土地对人类极为重要,失去了土地,人类就没有了食物来源,就没有了生存的空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