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教材)地理必修第一册《1.4地球的圈层结构》教案

上传人:画** 文档编号:148650 上传时间:2020-07-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626.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新教材)地理必修第一册《1.4地球的圈层结构》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新教材)地理必修第一册《1.4地球的圈层结构》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新教材)地理必修第一册《1.4地球的圈层结构》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版(新教材)地理必修第一册《1.4地球的圈层结构》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内容名称内容名称 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球的圈层结构 设计者设计者 授课年级授课年级 高一高一地理地理 课时课时 40min40min 选用教材选用教材 2019 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课标一、课标分析分析 本节课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 年版)中属于选择性必修 1“自然地理基础”的内容,其相对应的课程标准是“1.2 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宏观上了解地球的结构,进而了解自然环境的组成根据现代自然地理学的研究,这也 是根本要求。自然环境就是指地球表层系统,它是由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交叉而成的。“运用示意图” 进行说明

2、是对学生的要求。“示意图”并不一定指向某张确定的示意图,也可以是学生用绘制示意图的方式表达对地球圈层 结构的理解。 二、教材分析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学内容选自 2019 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通过对第一单元前 三节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和掌握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掌握了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能够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本节课属 于自然地理的基本原理范畴,是学生学习和将来走上社会必备的地理基础知识,旨在认识地球的圈层结构,为后面学习打下 理论基础。本节教材内容由两个目标来完成。第一目标地球的内部圈层,目前人类对起研究主要来自对地震波的研究,地震 波和地球的内部圈层

3、特点是本节教学的重点。第二目标,地球的外部圈层与人类关系密切,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这里简 单介绍了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的范围组成和总体特点,从物质形态,空间分布相互关系等方面认识地球的外部圈层,通过本 节学习让学生初步建立地理环境的整体概念。 三、学情分析三、学情分析 1 1、 起点水平分析:起点水平分析: 在教材第一章前三节中学生已经了解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已掌握了太阳队地球的影响,能够描述地球的演变;除此,同学 们对地球圈层有一定的生活体验,而且具备一定的读图与分析能力,为学生理解本节知识打下了很重要的基础。高一学生由于 刚进入高中校园思维比较活跃、已具备一定的形象思维能力。在初中地理中

4、已经对“地球的圈层”有了比较初步的认识,但是 也存在一部分对基本的地理原理、基本的空间概念、读图认图能力比较薄弱,为了更好的理解和吸收课堂知识,需要引导学生 进行有效预习,其次在讲解不同的圈层结构时要图文并茂认真区别各个圈层的特征、界限;学生对纵波横波的特性认识不足, 需要老师提前进行铺垫。 2 2、 认知结构分析:认知结构分析: 理学的研究表明,在整个中学阶段,青少年的思维能力迅速地得到发展,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处于优势的地位。高中生的抽象 逻辑思维属于理论性,他们已经能够用理论作指导来分析综合各种事物材料,从而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经过初中及前几 节课地理知识的学习, 学生已经较好的适应了

5、地理学科的学科特点和思维方法, 能较好地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来分析地理现象。 3 3、学习态度分析:、学习态度分析: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青少年的心态具有不平衡性,一方面,他们对知识有着极大的好奇和渴望,另一方面,他们又容易在知 与行之间摆动,容易分心,受到其他事物的诱惑。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 大限度地发挥他们自身对获得知识的内驱力,让学生充分享受地理学科的乐趣,同时,教师也要合理引导地学生,及时纠正 学生在学习中的错误行为,使学生将注意力专注于课堂。 四、教学四、教学理念理念 教学主要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等方法,通过让学生分析地震波

6、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及地球外部 圈层结构的图示,教师的角色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习情境的创设者和共享者,改变以往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模 式,关注学习者在地理学习中的探究过程与实践体验,从而充分调动和维持学习者对地理学习的积极情感过程,培养 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和态度。 五五、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1、 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 (1)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地震波及其分类; (2)根据地球内部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分析地球内部圈层的结构的划分; (3)掌握地壳、地幔、地核的基本特征(界限、厚度、物理现状和物质组成等); (4)了解地球的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的基本特征; 2 2、 过程与方

7、法:过程与方法: (1)通过情景教学,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引入地震波,结合多媒体图画说明其分类、特点; (2)初步学会读地球内部的地震波与地球内部圈层构造图,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3)运用比较法比较内部和外部的特点,培养综合思维; (4)动手画图总结概括个圈层,锻炼地理实践操作能力 3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及地球外部的各个圈层之间相互联系,认识事物是存在普遍联系的; (2)通过地震波的应用认识到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 (3)通过探索地球内部物质培养科学的探索精神,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和正确的宇宙观,激发同学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及 责任感

8、,地球系统观念的形成。 六六、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了解地球的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结构,并概括出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利用“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示意图”,初步掌握读图分析技能。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两种地震波的特点及如何用地震波分析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软流层的位置教学以及地壳与岩石圈的区分教学 七七、教法、教法 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读图分析法、板图分析法 八八、学学法法 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 九九、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教师活动 学学生活动生活动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 课堂导入 (2min) 1. 在前面的学习中咱们一起

9、仰望了浩瀚无垠的宇宙, 这 节课我们脚踏实地, 一起探寻地球的内部和地表外部 的奥秘吧,首先我们来和地球内部打打交道。 2. 创设情景导入: 师:大家都知道地球是一个实心不透明的球体,这和西 瓜很像,同学们还记得买西瓜的时候我们是怎么来挑选 西瓜的吗?学生:略 师:可是地球不是西瓜做的,我们怎么样才能与地球内 部建立联系?科学家是怎样研究地球内部的呢学 生:地震波或其他 师:是的,要请出地震波这位新朋友了,那同学们知道 地震波的机制吗,咱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1. 回答情景导入问题 1 2. 积极思考并回答 2 , 学生在预习的情况的 下可以回答地震 波 1. 前后联系使学生快速 集中于地理课堂

10、2. 情景导入,加强同学 们的生活经验与地理 知识的联系,激发学 习兴趣,活跃课堂 3. 使学生对地球内部圈 层结构逐步进入理性 的学习 地震波 (概念、 分类、 特点) (5min) 1.教师归纳讲授新知识点:地震波是指当地震发生时, 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 向四周传播的这种弹性波 2.教师讲解并配合图表表明地震波分类及特点 1.学生集中于课堂, 理解 地震波概念 2.学生积极观察地震波 分类及其特点 3.学生结合刚才所学知 识点,独立思考自主学 习, 踊跃举手回答老师所 1.对于比较深奥和枯燥 的概念性知识, 通过教师 板书,PPT 图示培养学生 用地理的眼光分析

11、地理 事物的能力 2. 鼓励学生独立思 考,理性判断,通过自己 所学的知识来检验问题 3.师:同学们想一想当地震发生时,人们首先感到地面 上下跳动还是左右晃动?为什么?如果是在船上呢? 提出的问题 是否符合地理规律, 培养 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两个不连续面 (8min) 1. 学生读图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 2. 小组合作探究,归纳总结地震波速变化特点 3. 教师选择学生发言,对不完整的知识点进行补充 4. 师:同学们刚刚也提到,地震波速度在两个地方有明 显改变,说明什么呀学:略 师:对,地球内部的物质发生了改变。那这两个地方 咱们称之为不连续面, 33km 处成为莫霍界面, 2900km

12、 称之为古登堡界面 5. 图示不完整的表格,学生补充 1 学生积极思考,集中 注意力观察图,接着 进行激烈的小组讨 论,踊跃举手回答问 题,总结归纳特点及 原因 2 学生发言,补充不完 整的表格 1. 通过让学生独立思考 图形所反映的特点的 形式,从中获取有效 信息,培养学生从文 字和地图中获取信 息、提炼信息的能力 2. 本环节在于提高学生 的读图分析能力,学 会在图中提取相关信 息,难度较高,需要 小组合作学习。 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的划分 (10min) 1. 师: 同学们咱们刚刚得出了两个不连续面附件的物质 组成是不同的, 因此咱们可以将地球内部进行一个圈 层的划分,可以为 3 个圈层,

13、分别是地壳、地幔、地 核。PPT 上有两张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示意图。 2. 学生读图后提问: 生活中有没有类似这种结构的东西 存在呀同学们?学生(略) 3. 师;同学们看老师手中的这个鸡蛋是不是就和地球内 部相似呀,蛋壳是地壳,蛋白是地幔,蛋黄是地核 4. 小组合作探究: 好同学们咱们接下来还是以小组为单 位,首先归纳各个圈层的分布及特点,然后讨论一下 几个问题 1)软流层的分布及特点?2)岩石圈是否 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地壳?3)地核为什么分为内核 和外核?4)横波如何通过软流层? 5. 学生发言后,教师给予鼓励和补充,通过 PPT 展示正 确答案,对教学难点加以强调 1) 上地幔顶部,岩浆发

14、源地。2)岩石圈包括地壳和 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两部分,由坚硬的岩石 组成。3)内外核分界处地震波速变化,外核为液 体,内核为固体。4)软流层所在深度温度、压力 极大, 强大的压力下, 岩面处于一种潜在融熔态, 就像烧红的玻璃,既不是液态,又有可塑性,以 岩浆形式喷出时,由于压力减小,这种可塑性岩 石转化成液态。 6.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小结同学不完整图表填空 1.同学们积极联系生活 实际, 寻找与地球内部圈 层结构相似的物体并大 胆说出来 2.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 同学们首先阅读书本文 字内容, 归纳简单的第一 个问题, 积极小组讨论老 师提出的较难的问题并 踊跃回答 3 同学们齐声跟着

15、老师回 答不完整的图示 1.通过鸡蛋的实例, 培养 同学们联系生活联系地 理的能力, 同时也使课堂 不只是充满枯燥的理论 知识, 适当调节课堂气氛 2以读图和讨论的方式 开展教学, 提高学生读图 的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合 作学习提高学生小组合 作意识, 也体现了课堂的 学生主体地位。 3.同学和老师一起补充 不完整的图示, 加强师生 互动。 地球的外部圈层 结构 (6min) 1. 师:探索了地球内部的奥秘,接下来就是咱们地球的 外部, 它是否也有类似的圈层结构呢?来同学们看这 张图(图示 PPT 黄果树瀑布),能从中看到什么 学生:略 2. 这张图就包含了我们接下来要一起学习的内容: 生物

16、圈、水圈、大气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 23 页地球 的外部圈层, 能够找出并勾画出地球外部各圈层的概 念、分布、作用。等一下我们让同学们来分享一下 1. 读黄果树瀑布图示, 积极回答老师问题 2. 自主阅读学习地球的 外部圈层,并认真思 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自主学习后积极分享 1. 环节的知识点较为简 单,学生能够自主阅 读掌握,提高他们阅 读材料,提取重点信 息的能力。 2. 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自 主学习和归纳能力。 课堂小结 (4min) 1. 根据下面的重点提纲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 2.课堂作图,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作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图示,一位同学作外部结构图示,其余同学在草稿本上

17、做两幅图。 1.学生认真听讲, 紧跟教 师思路,及时梳理知识 2.同学们回忆课堂知识, 积极作图 1. 总结所学知识,形成 知识网络 2. 学生黑板作图,主要 是加强学生的地理作 图能力,并且考验学 生是否能将文字地理 知识转换为图形 当堂练习 (5min) 师:同学们,下面有 10 道选择题,都是本节课的内 容,下面咱们就进入抢答环节,大家勇敢说出自己的 答案哦 教师对于有争议的题进行解释 认真思考,积极抢答 该环节主要是对本节课 学生所学知识程度的检 验和评价,及时反馈,抢 答也更能激发学生的竞 争意识。 十十、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第一章第四节第一章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一: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1 1、 地震波地震波:地震发生时,弹性波动:地震发生时,弹性波动 横波 S: 慢 固体 纵波 P: 快 固液气体 2 2、 两个不连续面:两个不连续面: 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莫霍界面 33km 古登堡界面 2900km 地壳 地幔 地核 上地幔 下地幔 上地幔顶部软流层 岩石圈 岩浆 大气圈 水圈 大气圈 概念、分布、 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地理 > 人教版(新教材) > 必修第一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