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 登高ppt课件(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99684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X 页数:58 大小:2.2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蜀道难 登高ppt课件(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蜀道难 登高ppt课件(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蜀道难 登高ppt课件(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蜀道难 登高ppt课件(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蜀道难 登高ppt课件(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文本1011 蜀道难 登高,专题三 笔落惊风雨,【学习目标】 蜀道难 1.了解李白其人。 2.理解掌握文言基础知识。 3.梳理诗歌的思路,理解诗人的情感。 4.掌握本诗的表现手法。 登高 1.把握诗人的情感。 2.赏析“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两句。,预读先学,多读厚积,品读研析,内容索引,预读先学, 语言知识强化,1.字音辨识,(1)鱼凫( ) (2)石栈( ) (3)猿猱( ) (4)扪参( ) (5)抚膺( ) (6)巉岩( ) (7)飞湍( ) (8)喧豗( ),(9)砯崖( ) (10)万壑( ) (11)峥嵘( ) (12)崔嵬( ) (13)吮血( ) (14)咨嗟( )

2、 (15)渚清( ),f,zhn,no,mn,yn,chn,tun,hu,pn,h,zhn,cu wi,shn,z ji,zh,2.通假举要 所守或匪亲:_,同“非”,不是,3.词语解释 (1)西当太白有鸟道:_ (2)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_ (3)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_ (4)猿猱欲度愁攀援:_ (5)雄飞雌从绕林间:_ (6)枯松倒挂倚绝壁:_ (7)飞湍瀑流争喧豗:_ (8)砯崖转石万壑雷:_ (9)侧身西望长咨嗟:_ (10)渚清沙白鸟飞回:_,在。,沟通相连。 使动用法,使回转,回旋。,越过。 跟随。 靠。 急流。 水击打在岩石上发出的声响。文中指撞击。 深深。,水中小洲。,4.古今

3、异义 (1)开国何茫然 古义:_ 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失意的样子。 (2)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古义:_ 今义:连词,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渺茫遥远的样子。指古史传说悠远难详,茫昧杳然。,这样以后。,(3)艰难苦恨繁霜鬓 艰难 古义:_ 今义:困难。 苦恨 古义:_ 今义:痛苦与仇恨。,兼指国难和自身命运。,极恨,非常悔恨。,(1)危,5.一词多义,危乎高哉:_ 危如累卵:_ 正襟危坐:_,(2)去,连峰去天不盈尺:_ 阳虎去齐走赵:_ 除残去秽:_ 有敢去柳下季垄五十步而樵采者:_,高,危险,正,端正,距,距离,离开,除掉,去掉,前往,到去,(3)绝,可以横绝峨眉巅:_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_ 佛印绝类弥勒:_ 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_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_,(4)尚,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 尚贤使能:_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_,渡,横渡,非常,陡峭的,与世隔绝的,尚且,崇尚,尊重,还,6.词类活用 (1)名词的活用 名词作状语 a.朝避猛虎,夕避长蛇:_ b.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_ 名词用作动词 无边落木萧萧下:_,朝,在早晨;夕,在晚上,上,在上面;下,在下面,落下,(2)动词的活用 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人听此凋朱颜:_ 动词的为动用法 猿猱欲度愁攀援:_,使凋伤憔损,为动用法,为发愁,7.句式特点 体会下列句子的句式

5、特点并翻译 (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句式:_ 译文:_,介宾短语后置句。 蜀道难走啊,比上青天还难。,(2)但见悲鸟号古木 句式:_ 译文:_ 雄飞雌从绕林间 句式:_ 译文:_ 又闻子规啼夜月 句式:_ 译文:_,省略句兼介宾短语后置句。 只见鸟儿叫声凄厉,在古树上悲鸣。 省略句兼介宾短语后置句。 雌的和雄的在林间环绕飞翔。 省略句兼介宾短语后置句。 又听见杜鹃鸟在月夜里啼叫。,8.名言警句 (1)课文名句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

6、关,万夫莫开。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2)课外名句作者名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其一)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寄李太白二十韵, 文本常识积累,1.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唐代浪漫主义大诗人,后人称之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李白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天宝元年,被召进长安,供奉

7、翰林;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安史之乱”后被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他一生到处奔走,希望“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一再表示“何时腾风云,搏击申所能”,并断然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这种积极奋发的精神,起着激励人们向上的作用。他既羡慕张良的从赤松子游又为帝王师,也赞叹鲁仲连的谈笑却秦军,欣赏郦食其的片言下齐城。可惜没有任何机会,使他能在政治上有所建树。,一、作者简介,李白的诗歌风格豪迈飘逸,色调瑰伟绚丽,语言清新自然,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善用联想、想象和夸张,有“清新飘逸”之称,他的诗歌达到了中国古代浪漫主义的高

8、峰。代表作品有梦游天姥吟留别行路难将进酒蜀道难越中览古等。蜀道难原是乐府古题,属相和歌辞瑟调曲。李白的蜀道难是沿袭乐府古题的“即事成篇”之作。,2.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后人称之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的诗显示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他的诗歌风格是“沉郁顿挫”。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杜甫共有约1 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1.蜀道难大约作于天宝元年,李白第

9、一次到长安期间。孟棨本事诗高逸第三载:“李太白初自蜀至京师,舍于逆旅。贺监知章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复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竟,称叹者数四,号为谪仙,解金龟换酒,与倾尽醉。”如此说可信,则本诗当作于742744年前后。天宝中,殷璠编河岳英灵集选此诗,赞为“奇之又奇,自骚人以还,鲜有此调”。,二、背景展示,2.杜甫身逢战乱,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飘零,写登高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3年后病死在出蜀途中。这首诗是大历二年(767)作者寄寓夔州(重庆奉节)时写的。此时“安史之乱”已结束4年,但地方军阀乘机争夺地盘,国家仍是一片混乱;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相

10、继辞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一样压在杜甫心头,他是为排遣抑郁而抱病登台的。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古今七律第一”的旷世之作。,蜀道难原本是乐府古题,属相和歌辞瑟调曲。李白的蜀道难是沿袭乐府古题的“即事成篇”之作。,三、文化常识,品读研析,1.蜀道难:余光中在寻李白中这样评价李白“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蜀道难,去领略李白的风采! 2.登高:这是一位距今一千二百多年的诗人,人们尊奉他为“诗圣”,他的诗歌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他是仁爱传统精神的集大成者,他是辉煌唐诗队伍的领军人物,他是目光敏锐烛照黑暗的孤独的歌手,他是上下求索壮志难酬的

11、执着的斗士他就是杜甫。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诗人杜甫,来共同学习他的名作登高,从中去领略一位伟大诗人的人格魅力,去体会一位天才诗人的艺术天赋。,课堂导语, 通读整体感知,1.下面是蜀道难结构思维导图,请阅读课文并回答图后问题。,(1)蜀道难全诗从三个方面来展现蜀道之难,请在图中处填上相应的内容。 (2)诗人围绕“蜀道之难”,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两方面描写了蜀道的艰难高险,请结合文章内容概述,将相应内容填在图中处。,高,战祸之烈,蜀道上山水险恶,剑阁险要,答案,2.下面是登高结构思维导图,请阅读课文并回答图后问题。,(1)登高一诗是情景交融的经典作品,写景抒情层次分明,请结合诗歌内容,在图中处填

12、上相应的内容。 (2)诗人在秋日登上高台,天地之间俯仰所见皆是秋色,请结合诗歌内容,在图中处填上相应的内容。,写景,抒情,江水洲渚,无边的落木,答案, 深读重点探究,阅读蜀道难,回答问题。 1.顾炎武曾经在日知录中谈到李白蜀道难的主旨:“李白蜀道难之作,歌蜀地山川,即事成篇,别无他意。”你同意顾炎武的观点吗?请自主解析蜀道难的深刻内涵。(可结合课下注释和写作背景),答案 关于蜀道难的主旨我们可以有以下几种理解:(1)担心忧虑友人旅途艰险,抒发含蓄而执着的惜别之情。 (2)以蜀道喻仕途艰难,功业难成。 (3)劝诫当权者防备野心家据险而反叛,警惕战争发生,表达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答案,2.明代诗

13、学家高棅在唐诗品汇中,曾引用三句话来评价蜀道难,即“妙在起伏”“才思放肆”“语次崛奇”。列举诗句,对以上三句话加以说明。,答案,答案 (1)“妙在起伏”,指全诗三次感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全诗情感跌宕,构成了起伏的节奏。第一次感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是在全诗的开篇,既是借神话传说表达对秦、蜀两地难以往来的感叹,又为全诗定下了雄放的基调,使人只读诗作就被诗人的感叹震撼。第二次感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是在借用想象、夸张等艺术手法抒发蜀道高危,我们在诗人感叹的同时也禁不住发出自己由衷的感叹,让诗歌的感情往前推了一大步。第三次感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是在写蜀道险要后,这是诗作的收尾

14、之叹,也是诗人发自心灵最深处的一声慨叹,与开篇之叹相呼相应,让人回味不已。这三次感叹使全诗情感跌宕不止,节奏起伏变化不断,耐人寻味。,(2)“才思放肆”,指全诗兴发无端,主观抒情。诗中所写景色,既是蜀道之景,又是诗人心中的意象。诗意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诗中的感叹既有山川雄险之叹,又有功业难成之悲。如“难于上青天”“地崩山摧”“扪参历井”“磨牙吮血”等。全诗大胆夸张,气势磅礴。 (3)“语次崛奇”,指全诗采用歌行体。句式变化错落,笔法多变。如“难于上青天”之感叹有三种句式,又如“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之类的句式,皆回旋振荡,节奏铿锵。,3.与李白同时代的诗评家

15、殷璠称本诗“奇之又奇”,结合诗句内容谈谈诗人是怎样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答案 诗人以变幻莫测的笔法,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为此,诗人运用了以下手法,使文章气象宏伟:,答案,阅读登高,回答问题。 4.本诗首联写登高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了哪六个特写镜头?渲染了秋江景物的什么特点?,答案 (1)迅疾的秋风、高远的天空、哀鸣的猿啼、孤零冷落的小岛、水落而出的白沙、低飞盘旋的水鸟。 (2)这些都是具有夔州三峡秋季特征的典型景物,捕捉入诗,不但形象鲜明,使人读了如临其境,而且所展示的境界,既雄浑高远,又肃杀凄凉。诗人深感自身渺小,也有漂泊无依之

16、感。,答案,5.赏析“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两句。,答案 (1)这两句采用了白描手法。“无边落木萧萧下”一句写出了落叶飘零,无边无际,纷纷扬扬,萧萧而下的景象;“不尽长江滚滚来”一句写出了长江奔流,无穷无尽,汹涌澎湃,滚滚而来的景象。 (2)一俯一仰,写出了秋天肃穆萧杀,空旷辽阔的景色。 (3)抒发了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悲伤。,答案,6.宋代的罗大经指出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两句含有八层意思,你能读出几层意思来?试作具体分析。,答案 (提示)南宋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曾就这两句诗分析出八层意思,原文是:“万里,地之远也;悲秋,时之凄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

17、;百年,迟暮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精确。”,答案, 延读思维拓展,“蜀道难”本来是一个难以描述的心理感受,李白却描绘得非常动人。那么,你认为李白是如何把这一难述感受描绘得如此生动的呢?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看法。,答案,答案 (示例)(1)全诗充满了浪漫主义激情。诗人寄情山水,借以抒发自己的理想、感受。诗中描写的事物被赋予了诗人的情感气质,因而才呈现出飞动的灵魂和瑰伟的姿态。 (2)诗人善于把想象、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写景抒情。言山之高峻,则曰“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状道之险阻,则曰“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诗人从蚕丛开国说到五丁

18、开山,由六龙回日写到子规夜啼,天马行空般地驰骋想象,创造出博大浩渺的艺术境界。 (3)诗歌句式灵活,形式多变。运用了三言、四言、五言、七言,直到十一言等参差错落、长短不齐的句式,形成极为奔放的语言风格;韵脚也不断变化,适合表现自由不羁的气魄,描写蜀中险要环境,一连三换韵脚,极尽变化之能事。,多读厚积, 读技法勤练笔,寓情于景 “寓情于景”是诗人将自己的感情转移到景物上去,使景物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外在表现是诗词中含有明显的包含着作者感情色彩的词语。景生情,情寓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登高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抒情,由情选景,寓情于景,情与景浑然一体,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忧国伤时之情。,【技巧

19、点拨】 (1)诗歌字面上呈现的是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 (2)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蕴含着作者的情感。 (3)情景相互交融。,【迁移运用】 请以“荷花”为描写对象,用寓情于景的手法写一段不少于150字的文字。,答案 (示例)据了解荷花的行家说,我门前池塘里的荷花,同燕园其他池塘里的,都不一样。其他地方的荷花,颜色浅红;而我这里的荷花,不但红色浓,而且花瓣多,每一朵花能开出十六个复瓣,看上去当然就与众不同了。这些红艳耀目的荷花,高高地凌驾于莲叶之上,迎风弄姿,似乎在睥睨一切。幼时读旧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爱其诗句之美,深恨没有能亲自到杭州西湖欣赏一番

20、。,答案, 读素材善积累,【点击素材】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一、课本素材,【运用示例】 满怀信心地来到长安的李白,不但没有寻找到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的途径,还为朝廷权贵所排挤,使自己始终游离在权力之外。面对“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的“畏途”,李白左右为难,的确十分“畏惧”,却又无力改变“蜀道”的艰险,只能无奈地喊出:“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对“蜀道”的无限向往,而又畏惧“蜀道”路途的艰险,构成了李白思想与行为的矛盾,也是李白既儒且道的两种观念的交锋。,张超:生死抉择尽显忠诚 张超,男,30岁,海军

21、某舰载航空兵部队正营职中队长,一级飞行员。2016年4月27日,张超在驾驶舰载战斗机进行陆基模拟着舰接地时,突发电传故障,危急关头,他果断处置,尽最大努力保住战机,推杆无效、被迫跳伞,坠地受重伤,经抢救无效壮烈牺牲。此前,张超是“海空卫士”王伟生前所在部队优秀的三代机飞行员,也是全团6名“尖刀”队员中最年轻的一员,曾数十次带弹紧急起飞驱离外军飞机。,二、课外素材,按照特情处置规定,遭遇这样的故障,可以立即跳伞。然而,张超没有这么做。他第一时间将操纵杆猛推到底,牢牢把定,试图把上仰的机头强压下去,挽救这架造价数亿、朝夕相伴的战机。可是,飞机没有丝毫响应! 无奈之下,张超终于拉动弹射手柄,“砰”的

22、一声,连同座椅弹射出来。但是,高度太低,弹射角度太差,救生伞没来得及张开,他就重重地摔向了地面,【选材感言】 不同的时代,有自己不同的爱国方式。张超作为一名飞行员,在紧急情况下考虑的不是自己的安危,而是尽力挽救国家的财产,这也是爱国的一种表现。, 读美文会赏析,草堂诗魂 细雨蒙蒙,落叶飘飘。 当我来时,又是茅屋为秋风所破的季节。老天像有意在营造一份思古幽情,像有意让人来品味一种人生意蕴文章憎命达!,茅屋而草堂,草堂而杜甫草堂,这绝代“诗圣”生命的一大栖息处,这和着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一个伟大灵魂沉吟的处所杜甫草堂,早已成了成都的杜甫草堂公园。草堂公园由大廨、诗史堂、工部祠和柴门等景观组成,给成

23、都人一个清幽的休息场所,也给远方慕名而来的游客以精神的慰藉。设施是对过往的纪念,也是对现在的经营。只是草堂,作为一个诗人艺术生命的凝结处,作为中国文学史的一个纠结点,作为一段历史的现象台,太有特点了,情绪也太浓重了。“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读清人顾复初的“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盘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那副对联,更让人嘘唏不已。草堂的文化意义与杜甫在世时命运的反差也太大了。然而,又让人坚信只要确实灿烂过,也就注定会占有辉煌。,草堂足供观赏,甬道曲折,尽可徜徉,更何况又是细雨迷蒙,黄叶铺地!草堂,草堂,此时此际的草堂在诉说什么呢?从开元到天宝,壮游、“三吏”“

24、三别”、北征、秋兴八首,直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代诗史再现了一个时代,仅这些就足以彪炳青史了。这是杜甫的不朽,这是杜甫的辉煌,这也是杜甫的价值所在。舍此,我们又何以了然在一个大起大落的时代里,有一个愈老大愈清瘦愈苦寒的杜工部!这些是不必说的。但仅仅如此,就远不能了然杜甫诗歌抑郁沉雄的内在生命力,也远不能了然士人的用世之志与命运悲剧。这正是文章憎命达的命意所在,是其深层的人生意蕴所在,也是中国历史上人才的成就与命运的二律悖反。,中华传统,士人总有一份天下之志、用世之心,更何况出身于奉儒守官世家的杜甫!杜甫曾抒写人生抱负:“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25、他希望一出山就占据要津,而且充满理想色彩要让君王赶上传说中的尧舜,要使全国民风淳朴敦厚。志莫大焉!然而,命运总是跟人开玩笑,历史也总在捉弄志士仁人。由开元而天宝,张九龄罢相,李林甫上台,唐王朝也已今非昔比,贤能之人想说什么做什么都已不可能了。这是国家的不幸,时代的不幸,也注定了杜甫一生宏图大志的落空。肃宗即位后,杜甫表面上拥有一官半职,比如左拾遗、华州司功参军、工部员外郎,而实际上却难有作为,薪俸也不足以养家。离开中原后,其行迹大略是同谷锦城夔州潭州,同时他的生命也如一片黄叶飘到了尽头。,可是,他的诗作却从此更加如长河激浪,深潭照物,映现出一代河山的风云、生灵的状貌。它们如钟,如鼓,回响在中华

26、历史的长空。杜甫的命运就这样确定了,杜甫的历史角色及其创作成就也就这样确定了。这时我们再吟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诗句,就会发现,个人的遭际,在“诗圣”眼中已不算什么了,此时他所想的只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苦寒到此已极矣,而忧患、仁慈至此亦已极矣!杜甫之胸怀,杜甫之心地足以光照日月!“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或者说经邦济世,要的不就是这种德与才么?但是,风雨飘摇中的唐王朝抛弃了杜甫,而历史却于风雨飘摇中造就了另一个杜甫。这究竟是杜甫的不幸,还是杜甫的幸运呢?历史总是把一份生命的朴素,让人咀嚼得百味丛生。 流连一番,天色已晚,该走了。细雨依然。,【读后启悟】 本文文笔流畅,语言

27、凝练,字里行间可以体会到作者对于杜甫的崇敬之情,但充满着淡淡的哀叹;既惊叹于杜甫的才华横溢,家国情怀,又感叹于杜甫的命途多舛,生不逢时。作者借用顾复初的对联抒发参观杜甫草堂的感慨,择取杜甫著名诗句阐述诗人的理想与情怀,引用贴切,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文章以写景和交代游踪开始,接着点明主旨,然后分别从草堂引发的观感、杜甫人生艺术道路两个方面展开叙述,最后以写景和交代游踪作结,结构完整,中心突出。, 读国学厚素养,孟子经典赏读 1.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原文公都子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尧为君而有

28、象,以瞽瞍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今曰性善,然则被皆非与?”,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诗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则;民之秉彝也,故好是懿德。”,译文公都子说:“告子说:人性无所谓善良不善良。又有人说:人性可以使它

29、善良,也可以使它不善良。所以周文王、周武王当朝,老百姓就善良;周幽王、周厉王当朝,老百姓就横暴。也有人说:有的人本性善良,有的人本性不善良。所以虽然有尧这样善良的人做天子却有象这样不善良的臣民;虽然有瞽瞍这样不善良的父亲却有舜这样善良的儿子;虽然有殷纣王这样不善良的侄儿,并且做了天子,却也有微子启、王子比干这样善良的长辈和贤臣。如今老师说人性本善,那么他们都说错了吗?”,孟子说:“从天生的性情来说,都可以使之善良,这就是我说人性本善的意思。至于说有些人不善良,那不能归罪于天生的资质。同情心,人人都有;羞耻心,人人都有;恭敬心,人人都有;是非心,人人都有。同情心属于仁;羞耻心属于义;恭敬心属于礼

30、;是非心属于智。这仁、义、礼、智都不是由外在的因素加给我的,而是我本身固有的,只不过平时没有去想它因而不觉得罢了。所以说:探求就可以得到,放弃便会失去。人与人之间有相差一倍、五倍甚至无数倍的,正是由于没有充分发挥他们的天生资质的缘故。诗经说:上天生育了人类,万事万物都有法则。老百姓掌握了这些法则,就会崇尚美好的品德。孔子说:写这首诗的人真懂得道啊!有事物就一定有法则;老百姓掌握了这些法则,所以崇尚美好的品德。”,赏析学生公都子更为全面地提出了人性问题来和孟子进行讨论,除了告子的观点外,还另外举出了两种观点,且有理有据,说服力较强。这一次孟子没有以诘难或推谬的方式进行辩论,而是正面阐述了自己关于

31、人性本善的看法。说是阐述,其实也是重申,因为其主要内容,即关于恻隐、羞恶、恭敬、是非“四心”以及它们与仁、义、礼、智之间的内在联系,他纯从人性探讨的角度出发,回答学生关于人性是否天生善良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孟子在这里进一步提出了“求则得之,舍得失之”的问题。按照孟子的看法,不仅人性本善,人性本来有“四心”,就连仁、义、礼、智这四种品质道德,也都是我们本身固有的,只不过平时我们没有去想它因而不觉得罢了。所以,现在我们应该做的就是要在自己的身上,自己的本性之中去发现仁义礼智,“尽其才”,充分发挥自己的天生资质。,2.忧指忘心,舍本逐末 原文孟子曰:“今有无名之指屈而不信,非疾痛害事也,如有能信

32、之者,则不远秦楚之路,为指之不若人也。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也。” 译文孟子说:“现在有人,他的无名指弯曲而不能伸直,虽然并不疼痛,也不妨碍做事情,但只要有人能使它伸直,就是到秦国、楚国去,也不会嫌远,为的是无名指不如别人。无名指不如别人,就知道厌恶;心不如别人,却不知道厌恶。这叫作不知轻重,舍本逐末。”,赏析儒者的确是心灵美的呼唤者、卫道者。我们在孟子这里就可以看到,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着这个主题。忧指忘心当然是不知轻重,舍本逐末。究其原因,则有如下两个方面: 第一,指不若人,一目了然,无所藏匿(戴手套终不是办法);心不若人,抽象无形,可以伪装(虽然总有暴露的时候)。 第二,指不若人,标准清清楚楚,无可辩驳;心不若人,难以有所度量,甚至可以自欺欺人。 所以,指不若人,羞愧难当,莫说秦楚之路,就是飞越太平洋也在所不辞,只要能去其耻辱。心不若人,不以为耻,甚至反以为荣,又有何秦楚之路可去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苏教版 > 必修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