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节 密度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密度的概念。2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找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关系。2学习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性(物质的本质特征)来定义密度概念的科学思维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密度反映的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特性,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有新的拓展。教学重点:1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由图象找规律。2理解密度的概念、公式、单位。教学难点: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课前准备实验器材(天平,砝码,长方体蜡块、木块、铁块、铝块)、文本、图片或音视频资料;自制PPT课件。问题导入(一)有两个外表涂有防护漆的
2、立方体,已知其中一个是铁块,另一个是木块,你能在不损坏防护漆的前提下鉴别出它们吗?问题导入(二)生活中常说“铁比棉花重”,这句话严密吗?推进新课探究点一 实验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学生实验调节好天平,用天平称量体积相同的木块、铝块、铁块。看看它们的质量是否相同?实验结论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它们的质量不同。提出问题如果同种物质,体积不相等,质量还相等吗?将两个木块分别放在天平的两盘中,这两个木块哪个质量大?同一种物质,体积大的质量大,体积小的质量小。这仅仅是质量跟体积的粗略关系,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有什么准确的数量关系呢?(渗透由粗略到精确,定量研究物理规律的方法。)设计实验要研究质量跟
3、体积的数量关系,首先要把质量、体积的数值测出来。质量用天平测量;体积可以先用刻度尺测量出长、宽、高,然后根据长方体体积长宽高进行计算。为了便于记录和分析测得的数据,我们需要设计一个表格。进行实验用质量不同、形状规则的长方体的石蜡块和干松木块为研究对象,把它们的质量和对应的体积填入下表。实验次数石蜡块干松木块体积V/cm3质量m/g体积V/cm3质量m/g1109105220182010330273015440364020数据处理:我们以体积V为横坐标,以质量m为纵坐标,在方格纸上描点,再把这些点连起来,会得到如图所示的图象。实验结论 同一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成正比,即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探
4、究点二 密度教师引导物质相同,质量跟体积的比值相同,物质不同,其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就是说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与物质的种类有关,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反映了不同物质的不同性质,在物理学里用密度来表示物质的这种性质。交流总结1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符号表示。2计算公式:密度 符号的意义及单位:密度千克每立方米(kg/m3)m质量千克(kg)V体积立方米(m3)3单位换算 1 g/cm31103 kg/m34密度表(1)水的密度:水1.0103 kg/m3,其物理意义是1 m3的水的质量是1.0103 kg。(2)同种物质状态改变,密度改变。观察密度表中冰和
5、水,它们是同种物质的不同状态,密度不同。(3)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有个别的特殊情况。观察密度表中的冰和蜡、煤油和酒精密度是相同的。要点辨析对于公式的理解:(1)由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体积大的质量大,物体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正比,质量和体积的比是一个定值(即密度不变)。(2)由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密度大的质量大,物体的质量跟它的密度成正比。(3)由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密度大的体积反而小,物体的体积跟它的密度成反比。探究点三 关于密度的计算交流讨论密度公式的应用(1)计算密度鉴别物质:利用公式=测算出物质的密度,查找密度表,看跟何种物质的密度相等,便可知道
6、物体可能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2)计算不便测量的质量:利用公式m=V,对于不便直接测量的物体质量,只要知道这个物体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从密度表中查出这种物质的密度,再设法测出其体积,便可计算出这个物体的质量。(3)计算不便测量的体积:对于难于直接测量的物体体积,只要知道这个物体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从密度表中查出这种物质的密度,再设法测出其质量,便可计算出这个物体的体积。(4)合金类问题:首先要抓住合金体的总质量与总体积分别等于各种物质的质量之和与体积之和这一特征,然后根据具体问题,灵活求解。(5)空心类问题:包括判断物体是实心还是空心和求算空心部分体积两种情况。判断空心还是实心,可选用比较密度、比较体积、比较质量的三种方法中的任何一种方法,求算空心部分体积时则必须求材料的体积,有V空=V-V材。三、板书设计 第2节 密度密度四、教学反思由于是概念教学,物理概念的建立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生活经验,避免密度把密度概念直接灌输和强加给学生,依据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教学心理学原理,在密度概念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形象化的实验,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小组讨论的过程中自主建构密度概念,教师仅仅是学生概念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帮助者。为此,本节课采用“科学探究小组合作”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