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生物总复习第一部分基醇点巩固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4_6章ppt课件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97635 上传时间:2019-11-08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9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中考生物总复习第一部分基醇点巩固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4_6章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19中考生物总复习第一部分基醇点巩固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4_6章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19中考生物总复习第一部分基醇点巩固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4_6章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2019中考生物总复习第一部分基醇点巩固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4_6章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2019中考生物总复习第一部分基醇点巩固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4_6章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四章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第五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第六章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考点1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详细过程见实验突破P31) 2.有机物用来构建植物体 植物体的组成成分除了水和少量的无机盐,主要是有机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经筛管运输到植物体各处的细胞,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并参与构建植物细胞,进而构成各种组织、器官,乃至整个植物体。 3.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

2、了基本的食物来源。,考点2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1.光合作用,2.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的三个演示实验,3.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4.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中的作用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能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氧气排放到大气中,对维持生物圈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起了重要作用。,1.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2.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人均森林面积少;对森林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伐优留劣,乱砍滥伐,使森林生态系统呈现衰退的趋势;过度放牧使草场退化、沙化;土地沙漠化。 3.保护植被的措施 (1)法律保

3、护: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颁布了退耕还林条例。 (2)植树种草: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全国“植树节”,开展了广泛而持久的植树活动。 (3)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考点3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抢分必练】 1.筛管的主要功能是输送水和无机盐,导管的主要功能是输送有机物。( ) 2.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在木质部中运输。( ) 3.叶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通过筛管自上而下运输的。( ) 4.为使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在酒精中,往往采用隔水加热的方法,主要原因是防止叶片损伤。( ) 5.合理密植可以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 ) 6.生物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的有机物不断分解并释放能量

4、。( ),7.植物的呼吸作用只在晚上进行。( ) 8.我国把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目的是提倡大家要积极参与植树造林、绿化荒山活动。( ),1.实验过程图示,实验7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2.实验过程解读,3.现象与结论,4.规律总结 (1)暗处理是实验成功的前提条件,只要是需要验证有淀粉产生的实验,都必须首先进行暗处理。 (2)选叶、遮光并照光,设计对照实验,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3)酒精脱色,除去叶片中的叶绿素,滴加碘液后会使显色更明显。 (4)隔水加热的目的是防止酒精燃烧,引发危险。,【例1】(2017山东济宁)下图表示把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的部分细胞中无叶绿体)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5、后,用黑圆纸片将B处两面遮盖,移到阳光下几小时,再经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把天竺葵放在黑暗环境一昼夜的目的是让叶片中的 。 (2)图中小烧杯中盛的液体是 ,经脱色后的叶片呈现的颜色是 。 (3)在脱色的叶片上滴加碘液后,只有C处变成蓝色,说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 ,叶片A处不变蓝的原因是 。 (4)B处和C处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 。 (5)受该实验的启发,为了促进温室里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提高产量,应提供的条件是 。 【答案】(1)淀粉运走耗尽 (2)酒精黄白色 (3)淀粉A处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没有产生淀粉 (4)光 (5)适当增加光照时间,【解析】(1)实验中

6、将植物暗处理的目的是将叶片中的淀粉运走耗尽。(2)酒精能溶解叶绿素,叶片在酒精中隔水加热后,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在酒精中,因此小烧杯中盛的液体是酒精,经脱色后的叶片变成黄白色。(3)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银边天竺葵的绿色部分C中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滴加碘液变蓝色;非绿色部分A中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没有淀粉生成,滴加碘液不变蓝。(4)B、C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唯一的变量是光。(5)受该实验的启发,适当增加光照时间,就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从而提高温室里植物的产量。,1.实验材料 盆栽天竺葵,酒精,碘液,小烧杯,大烧杯,培养皿,三脚架,石棉网,火柴,清水,氢氧化钠溶液,密闭的

7、玻璃罩,镊子。 2.实验装置,实验8 探究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3.实验步骤 (1)取两盆生长情况相同的天竺葵,分别标为甲和乙,并将两盆天竺葵同时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2)将甲盆天竺葵和装有清水的大烧杯放入密闭的玻璃罩内;将乙盆天竺葵和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大烧杯放入另一密闭的玻璃罩内,然后一同移到阳光下照射。 (3)一段时间后,分别从甲、乙两盆天竺葵上各取一片叶片,分别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在酒精中,直到叶片变为黄白色。 (4)用清水漂洗叶片,然后放到培养皿中,在两叶片上分别滴加碘液。 (5)一段时间后,用清水冲洗叶片,比较两叶片的颜色变化。,4.实验现象

8、 甲盆天竺葵的叶片变为蓝色,乙盆天竺葵的叶片不变蓝。 5.实验结论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特别提示】 (1)氢氧化钠溶液有腐蚀性,不要与皮肤直接接触。 (2)玻璃罩要密封,防止气体进入影响实验结果。 (3)装置必须透明,确保光线的射入。 (4)暗处理时间要足够。 (5)酒精只能隔水加热,以免酒精燃烧造成危险。,【例2】(2017湖南衡阳)为探究绿色植物的生理活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步骤: a.按下图连接好实验装置,关闭阀门和后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b.将整个装置移到适宜的阳光下照射数小时(光照前阻断叶片间有机物的运输)。 c.打开阀门,将透明塑料袋中的气体通入甲试管,待

9、气体收集满后,打开橡皮塞,用带火星的木条检测。 d.打开阀门,将黑色塑料袋中的气体通入乙试管进行检测。 e.取下叶片A、B,用酒精脱色处理,漂洗叶片后滴加碘液,观察叶片颜色变化。,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A、B叶片分别用透明和黑色两种塑料袋套住是为了设置对照,该实验的变量是 。 (2)若步骤c中木条复燃,则该气体是 ,它来自于A叶片的作用。绿色植物通过该作用维持了生物圈中的 平衡。 (3)预测步骤d的结果:乙试管内澄清石灰水将 。 (4)在实验过程中,塑料袋内壁出现水珠,是叶片进行 作用散失的水分凝聚而成的。 (5)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请您为衡阳的绿水青山建设献

10、计献策,写出两条切实可行的措施: 。,【答案】(1)光照 (2)氧气光合碳氧 (3)变浑浊 (4)蒸腾 (5)积极植树造林、加强环境保护,防止环境污染 【解析】(1)上述A、B叶片分别用透明和黑色两种塑料袋套住是为了设置对照,该实验的变量是光照。(2)氧气有助燃的特性,因此若步骤c中木条复燃,则该气体是氧气,它来自于A叶片的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使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3)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因此预测步骤d的结果为乙试管内澄清石灰水将变浑浊。(4)在实验过程中,塑料袋内壁出现水珠,是叶片进行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凝聚而成的。(5)建设绿水青山切实可行的措施是积极植树造林、加强环境保护,防止环境污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生物 > 生物中考 > 一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