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18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诵读《夜上受降城闻笛》ppt课件

上传人:好样****8 文档编号:9752 上传时间:2018-09-01 格式:PPT 页数:9 大小:76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2018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诵读《夜上受降城闻笛》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部编版】2018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诵读《夜上受降城闻笛》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部编版】2018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诵读《夜上受降城闻笛》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部编版】2018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诵读《夜上受降城闻笛》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部编版】2018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诵读《夜上受降城闻笛》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河西姑臧(今甘肃武威市)人,后迁河南洛阳。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 受降城下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诗文译读,回乐峰前的沙地惨白得像雪, 受降城外的月色像秋霜一样。 不知何处吹起那茫茫的芦管, 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写作背景,唐初名将张仁愿为了防御突厥,在黄河以北筑受降城,分东、中、西三城,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另有一种说法是:公元6

2、46年(贞观二十年),唐太宗亲临灵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 这首诗就是由此而来。,词句理解,不知何处吹芦管:在这个寂静的夜里,不知什么地方传来一阵悠远的笛声,回响着家乡的调子。征人闻此,更动乡愁。然而直言乡愁,则流于抽象。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巧运回旋跌宕之笔,写“吹芦管”而以“不知何处”领起,自然引出结句:“一夜征人尽望乡。”,一夜征人尽望乡: “尽”字笼括所有征人,一个“望”字,真可谓用到极致了。 “望”字照应“不知何处”。征人原已思乡,今闻悠扬哀怨的笛声从家乡那边飘来,便无不回头“望乡”。虽然什么也看不到,但心中有了着落、有了依靠。,词句理解,整体赏析,这首诗写得有色有声有情。山峰、沙地、高城、月色,构成了征人思乡的典型环境;如泣如诉的笛声更触发起征人无限的乡思。全诗将视觉、听觉与感觉美熔于一炉,构成了幽邃的艺术境界。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诗作,从多角度描绘了戍边将士浓烈的乡思和满心的哀愁之情。,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思乡愁情的名作。全诗将诗情、画意和音乐美熔于一炉,构成了幽邃的艺术境界。诗歌最后摄制征人望乡的特写镜头,非常醒目地点明主旨,令人玩味不已。,诗歌主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部编人教版 > 七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