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课时作业(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89075 上传时间:2019-10-0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50.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课时作业(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课时作业(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课时作业(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六、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一、基础知识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我善养吾浩然之气B岂不诚大丈夫哉C所以动心忍性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答案C解析C项“动心”,此处指“使他的心受到惊动”;今义指思想、感情发生波动,多指产生某种动机、欲望等。 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往之女家,必敬必戒 B曾益其所不能C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D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答案D解析A项“女”通“汝”。B项“曾”同“增”。C项“慊”通“惬”。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不是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必先苦其心志B饿其体肤C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D劳其筋骨答案C解析A项“苦”,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遭受困苦

2、。B项“饿”,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饿。D项“劳”,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劳累。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相同,相同B相同,不同C不同,不同D不同,相同答案C解析的样子;这样。表已然,相当于“原来已经”;与下句的“则”照应,表示并列关系。5下列各句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B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C而良人未之知也D先生将何之答案B解析例句和B项均为判断句,A项为状语后置句,C、D两项均为宾语前置句。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

3、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曰:“何由知吾可也?”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曰:“有之。”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

4、焉?”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B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C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D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断句能力,可以结合句意断句。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齐桓即齐桓公,为春秋五霸之首,春秋时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吕氏,名“小白”。齐桓公在齐国北杏召集宋、陈、蔡、邾等诸侯会盟,是历史上第一个代替周天子充当盟主的诸侯。B晋文即晋文公,

5、名重耳,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C堂是正房,高大的房子。说文解字里说“堂”,“殿也”。古代叫堂,汉以后曰殿。古上下皆称堂,汉上下皆称殿。至唐以后,人臣没有称殿的。D衅钟古代杀牲以血涂钟行祭。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三牲全备为“太牢”。古代祭祀所用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这类牺牲称为牢;又根据牺牲搭配的种类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少牢有牛、羊。答案D解析少牢只有羊、豕,没有牛。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齐桓公、晋文公都是春秋霸主,孟子不会不知道他们的事迹,但孟子意在劝说齐宣王行

6、仁义称“王”,而不是靠武力称“霸”,所以推说不知而转换了话题。B当齐宣王问“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时,孟子回答得简短肯定,不容置疑,这样就一下子激起了齐宣王探究的兴趣,为下面的进一步劝说打开了局面。C孟子引用齐宣王“以羊易牛”的故事,是为了说明齐宣王不忍杀生,有恻隐之心,而这正是“仁”的开端。但这个故事是孟子虚构的,所以他委婉地说“闻之胡龁曰”。D孟子在这里提出的“保民而王”,实质上就是他一贯提倡的“仁政”思想,后面孟子又用“不忍”的说法对此作了深入浅出的阐述。答案C解析C项“这个故事是孟子虚构的”错,是确有其事。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然则废衅钟与?译文:_(2)百姓皆以

7、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译文:_答案(1)既然这样,那么不祭钟了吗?(2)百姓都以为大王是吝啬,臣本来就知道大王是于心不忍啊!参考译文齐宣王说:“齐桓公、晋文公春秋称霸的事迹,可以听您讲一讲吗?”孟子回答说:“孔子的学生没有说到齐桓公、晋文公的事情,所以后世也没有流传。我也不曾听说过。大王如果一定要我讲,就讲讲王道吧!”齐宣王说:“道德要达到哪一步才可以称王于天下呢?”孟子说:“以爱惜百姓来称王于天下,没有人可以阻挡。”齐宣王说:“像寡人这样,可以通过爱惜百姓而称王于天下吗?”孟子说:“可以。”齐宣王说:“凭什么知道我可以呢?”孟子说:“臣曾听胡龁说过:大王坐在殿堂之上,有人牵着牛从殿前走

8、过。大王见了就问道:牵着牛干什么?牵牛人回答说:准备用它祭钟。大王就说:放了它吧!我不忍心看它哆嗦,就像无罪的人要被押送到刑场处决一样!那人说:既然这样,那么不祭钟了吗?大王又说:怎么可以不祭呢?用只羊代替吧!不知道有这回事吗?”齐宣王说:“有这事。”孟子说:“凭这种善心足以称王于天下了。百姓都以为大王是吝啬,臣本来就知道大王是于心不忍啊!”齐宣王说:“是的,确实有这样的百姓。齐国虽然不大,我也不至于吝啬一头牛吧?我就是不忍心看它哆嗦,就像无罪的人要被押送刑场处决一样,所以才用羊来代替它。”孟子说:“大王也不必奇怪,百姓以为你吝啬。用小的替换大的,他们哪能体会到您的想法呢?大王若是可怜它无罪却

9、被送去屠宰,那么牛和羊又有什么区别呢?”三、语言表达10请参考例句,分别以孔子、孟子作为主体写一段话。使用比喻手法,要求比喻得当,语言生动。不一定要与例文句式完全一致。 例句:庄子是一棵孤独的树,是一棵在深夜孤独地看守心灵月亮的树。当我们大都在黑夜里昧昧昏睡时,月亮为什么没有丢失?就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两棵在清风夜露中独自看守月亮的树。答:_答案(示例一)孔子是一缕和煦的风,从历史的深处吹来, 拂过两千多年的山山水水,礼而闲雅,仁而宁静;让君子沐暖阳坦荡荡,让小人如临深渊长戚戚。(示例二)孟子如一根标杆,一根中国知识分子始终横在自己道德良心上的标杆。当历史的沉重如磐石压在现实的肩头,中国的知识分子

10、们无不自觉地接过来,朝向那根标杆,壮烈地跳跃。道义和时务永远如鱼和熊掌一样,不可兼得。1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在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传承史上,_,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人们在生活中积累的经验能够逐渐转化为可以代代传承的知识。从这一方面说,周易所代表的筮占有着龟卜不可比拟的优势。_,为人们的知识积累提供了可能。通过这些系统的符号,人们可以把日常的生活经验融入对卦象的理解之中。而且,_,人们又把这种认识融入了周易。答案(示例)任何一种得以流传久远的文化系统的表达符号随着人们对整个世界认识的深入解析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如处注意后文“代代传承”,处注意后面的“系统的符号”,处注意后文“这种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人教版 > 先秦诸子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