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1.1.4物质的分散系ppt课件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88751 上传时间:2019-10-03 格式:PPTX 页数:33 大小:1.7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1.1.4物质的分散系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1.1.4物质的分散系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1.1.4物质的分散系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1.1.4物质的分散系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1.1.4物质的分散系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4课时 物质的分散系,专题1 第一单元 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学习目标定位 1.能根据分散质粒子大小对分散系分类,知道胶体是一种重要的分散系。 2.了解丁达尔效应,并能区分溶液和胶体。 3.了解电解质及非电解质的概念。 4.会书写部分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新知导学,达标检测,内容索引,新知导学,分散质:_ 分散剂:_,1.分散系概念及分类 (1)概念 分散系是指 。 (2)组成,由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混合体系,被分散的物质,一、分散系,分散系,容纳分散质的物质,溶液:分散质粒子直径_ 浊液:分散质粒子直径 浊液又分为 悬浊液和乳浊液 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在 之间,(3)分类

2、依据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分为三类分散系。,小于1 nm(或109 m),大于100 nm(或107 m),分散系,1100 nm(或109107 m),(4)除去NaCl溶液或Fe(OH)3胶体中的泥沙采用什么方法?,答案 根据三种分散系中粒子的直径大小、结合滤纸的孔隙大小可知,溶液、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能透过滤纸,浊液不能透过,因此除去NaCl溶液或Fe(OH)3胶体中的泥沙时应用过滤的方法。,答案,相关视频,2.胶体的性质和应用 (1)胶体的性质 把盛有CuSO4溶液和Fe(OH)3胶体的烧杯置于暗处,分别用激光笔(或手电筒)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在与光束垂直的方向进行观察。当光束通过CuSO4溶

3、液时,无法观察到光亮通路。当光束通过Fe(OH)3胶体时,可以看到 。这是由于胶体粒子在光照时对光产生的散射作用形成的,叫作 。 是区分胶体与溶液的一种常用物理方法。,一条光亮的通路,丁达尔效应,丁达尔效应,相关视频,(2)胶体的应用 在两只烧杯中分别加入相同量的含有悬浮颗粒物的浑浊污水,再向其中一只烧杯中加入10 mL氢氧化铁胶体,搅拌后静置、观察到的现象是 。,加入Fe(OH)3胶体的烧杯中溶液变得澄清而透明,相关视频,分散系及胶体的理解 (1)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与分散系类别的关系:,分散系间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分散系的性质,如是否透明、均一、稳定都由此决定。,(2)胶体粒

4、子直径在109107m之间,能透过滤纸。 (3)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特有性质,区别溶液和胶体最简单的方法是丁达尔效应。 (4)氢氧化铁胶体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水中悬浮的颗粒而沉降,因此常作净水剂。,相关视频,例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的粒子称为胶体 B.用过滤的方法可以将胶体和溶液分离 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与胶体 D.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丁达尔效应,答案,解析,易错提醒,解析 胶体是一类分散质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的分散系,A项错误; 胶体和溶液都能通过滤纸,无法将二者分离,B项错误; 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直

5、径在1100 nm之间,D项错误; 丁达尔效应是区别溶液与胶体的简单、便捷的方法。,易错提醒,易错提醒 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正是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也是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等特有性质的根本原因。丁达尔效应是区别溶液和胶体的最简便方法,而不是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以氯化钠为例,分析电解质溶液为什么能够导电?,二、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答案 氯化钠晶体中的Na和Cl存在着静电作用,不能自由移动,因此氯化钠晶体不导电。氯化钠晶体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晶体中Na与Cl之间的静电作用被破坏,从而电离成能够自由移动的Na和Cl。在外加电场的作用

6、下,Na和Cl分别作定向移动而导电。,答案,相关视频,(2)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概念 电解质: 。如:酸、碱、盐、金属氧化物、水。 非电解质: 。如:蔗糖、乙醇、非金属氧化物等。,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2.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够导电,是因为它们在溶液中发生了电离,产生了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其过程常用电离方程式来表示。电离方程式是表示电解质电离过程的式子。试写出下列各组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1)HCl、H2SO4 ; 。 (2)NaOH、Ba(OH)2 ; 。 (3)BaCl2、Na2CO3、Al2(SO4)3 ; ; 。,HCl=HCl,

7、H2SO4=2HSO,NaOH=NaOH,Ba(OH)2=Ba22OH,BaCl2=Ba22Cl,Na2CO3=2NaCO,Al2(SO4)3=2Al33SO,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比较,2.书写电离方程式注意事项 符合客观事实,不能随意书写离子符号,离子所带电荷等于该元素或原子团在该化合物中的化合价; 质量守恒,即电离方程式左右两侧元素的种类、原子的个数相等; 电荷守恒,即电离方程式左右两侧的正负电荷数相加呈电中性。,例2 下面关于电解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 B.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对化合物而言,单质不属于此范畴 C.电解质在水中一定能导电,在水中

8、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电解质 D.纯水的导电性很差,但水也是电解质,答案,解析,特别提醒,解析 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A、B正确; 电解质导电是有条件的,电解质在水中不一定能导电,如硫酸钡,在水中导电的化合物也不一定是电解质,如二氧化碳,C错误; 水是电解质,D正确。,特别提醒,特别提醒 (1)物质导电与电解质的关系: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电解质不一定在任何状态下都能导电。 (2)电解质是自身可电离出离子的化合物。,例3 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Ca(OH)2=Ca22(OH) B.FeCl3=Fe23Cl C.

9、H2SO4=HSO D.Al2(SO4)3=2Al33SO,答案,解析,解析 A项中氢氧根离子不应加括号; B项中铁应为三价铁离子; C项中氢离子应写为2H; D项正确。,1.胶体,学习小结,本质特征:胶体微粒直径在1100 nm之间 鉴别:区别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最简单方法是丁达尔效应,2.电解质,判断依据:化合物溶于水或受热熔化发生电离 物质类别:酸、碱、多数盐、活泼金属氧化物和水等 电离方程式:原子守恒、电荷守恒、质量守恒,达标检测,1.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微粒半径最小的是 A.雾 B.KCl溶液 C.蛋白质 D.新制Cu(OH)2悬浊液,1,2,3,4,5,解析 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分

10、类,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三者的本质区别就是分散质的微粒直径不同,溶液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 nm,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浊液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 nm。雾、蛋白质属于胶体,新制Cu(OH)2悬浊液属于浊液,KCl溶液属于溶液,故B中分散质微粒半径最小。,答案,解析,6,解析 纯水不属于分散系;属于溶液,不会出现丁达尔效应;淀粉溶液、豆浆、云、雾都属于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1,2,3,4,5,答案,解析,2.下列物质中,不会出现丁达尔效应的是 淀粉溶液 纯水 豆浆 蔗糖溶液 CuSO4溶液 云、雾 A. B. C. D.,6,3.下列各组物质,前者属于电解

11、质,后者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NaCl晶体、BaSO4 B.铁、二氧化硫 C.液态醋酸、酒精 D.熔融的KNO3、硫酸溶液,解析 A中均为电解质; B中铁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D中硫酸溶液为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是电解质溶液。,1,2,3,4,5,答案,解析,6,4.关于CuSO4溶液和Fe(OH)3胶体描述正确的是 A.两者都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B.两者都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C.CuSO4溶液能产生丁达尔效应,Fe(OH)3胶体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D.CuSO4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Fe(OH)3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解析 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溶液不能产生

12、丁达尔效应。,1,2,3,4,5,答案,解析,6,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难溶于水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 B.某化合物的水溶液可以导电,所以该化合物是电解质 C.硫酸是电解质,所以硫酸在熔化和溶于水时都能导电 D.液态氯化氢不能导电,但氯化氢是电解质,1,2,3,4,5,答案,解析,6,解析 难溶于水的盐如BaSO4,溶于水的部分能完全电离,故属于电解质,A错误; 溶于水能导电的化合物本身不一定电离,如SO2、NH3不属于电解质,B错误; 硫酸溶于水导电,熔化时不导电,C错误; 液态HCl不导电,但HCl溶于水导电,属于电解质,D正确。,1,2,3,4,5,6,6.(1)以下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几种物质: Cu NaCl NaHSO4 CO2 H2SO4 酒精 CaCO3 BaSO4 NaOH 属于电解质的是 (填序号)。,1,2,3,4,5,答案,6,(2)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Ba(OH)2: 。 KHSO4: 。 HNO3: 。 Na2CO3: 。 Fe2(SO4)3: 。,1,2,3,4,5,答案,6,Ba(OH)2=Ba22OH,KHSO4=KHSO,HNO3=HNO,Na2CO3=2NaCO,Fe2(SO4)3=2Fe33SO,(3)对(2)中各物质按酸、碱、盐分类,其中,属于酸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碱的是 ,属于盐的是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化学 > 苏教版 > 必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