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章末检测卷(含答案)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87518 上传时间:2019-09-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88.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章末检测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章末检测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章末检测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章末检测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章末检测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物质及其变化一、选择题(153 分45 分)1.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2.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同种物质的是( )A.冰、干冰、水 B.生石灰、熟石灰、氢氧化钙C.纯碱、烧碱、碳酸钠 D.火碱、苛性钠、氢氧化钠3.为了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人体不同器官内的体液具有不同的酸碱性。根据下表可知,在正常情况下( )体液 唾液 胆汁 胰液pH 6.67.1 7.17.3 7.58.0A.人体的唾液一定呈酸性 B.人体的胆汁一定呈碱性C.人体的胰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D.酚酞试液可精确测得以上体液的 pH4.在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最终只存在无色液体的是( )A.Na2CO3溶液

2、、KCl 溶液 B.BaCl 2溶液、KOH 溶液C.FeSO4溶液、NaNO 3溶液 D.CuO、Na 2SO4溶液5.酸碱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实例不属于酸碱反应在生活中应用的是( )A.土壤酸化后加入熟石灰改良B.金属表面锈蚀后,可用稀盐酸进行清洗C.蚊虫叮咬后涂稀氨水减轻痛痒 D.服用含 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6.下列能反映相关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的图象是( )A.煅烧石灰石 B.在变质的 NaOH 溶液中滴加盐酸C.稀释 NaCl 溶液 D.稀 H2SO4 滴入 BaCl2 溶液中7.生活中产生的污垢,常可用稀盐酸来清洗。但下列有一种污垢是不宜用稀盐酸

3、来清洗的是( ) A.不锈钢茶杯内的茶垢 B.陶瓷水槽内的黄色铁锈斑 C.保温瓶内的水垢(主要成分是 CaCO3) D.长期盛放石灰水试剂瓶内壁上的白色固体 8.下列实验中浓硫酸表现脱水性的是( ) 浓硫酸敞口久置于空气中增重 浓硫酸干燥氢气 浓硫酸使白纸变黑 浓硫酸使蓝色硫酸铜晶体变白 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制“黑面包” A. B. C. D.9.向烧杯中逐滴加入 X 溶液至过量(图甲),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纵坐标)与加入 X 溶液的质量(横坐标)关系不符合图乙的是( )选项 烧杯中的物质 X 溶液A 稀硫酸和稀盐酸 氯化钡溶液B 稀硫酸和硫酸铜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C 澄清石灰水 碳酸钠溶液D 碳

4、酸氢钠溶液 稀盐酸10.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A.白色硫酸铜固体遇水会呈蓝色,实验室可用这一性质检验水的存在B.因为铝锅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因此可以用铝锅盛装酸性物质C.氢氧化钠易潮解,利用这一性质,氢氧化钠可以用作氧气、氢气的干燥剂D.鸡蛋清中的蛋白质可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利用这个性质可以检验蛋白质的存在11.硫酸是化学工业的重要产品和原料,也是我们实验室常用的化学试剂。某同学为鉴定某一无色溶液是否为稀硫酸,进行了以下实验: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表明溶液中一定有氢离子。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溶液,滴到 pH 试纸上,测得 pH0,表明溶液呈酸

5、性。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溶液中一定有硫酸根离子。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证明溶液中一定有硫酸根离子。若确定该溶液为硫酸,能达到目的的实验组合( )A. B. C. D.12.如图是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的颜色变化,其中 X 是( )A.氯化钠溶液 B.稀硫酸 C.硫酸钠溶液 D.澄清石灰水13.下列各组物质在给定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 pH1 的溶液中:NaCl、Na 2CO3.Na2SO4B.在 pH2 的溶液中:KCl、Na 2SO4.HNO3C.在 pH13 的溶液中:BaCl 2.

6、Na2CO3.NaOH D.在 pH14 的溶液中:FeCl 3.Ba(NO3)2.CaCl214.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是杂质),下列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操作方法A Fe(Fe2O3) 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B CaO 粉末(CaCO 3粉末) 加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C NaOH 溶液Ca(OH) 2溶液 通入过量 CO2气体,充分反应后过滤D CuSO4溶液(硫酸) 加入过量 CuO 粉末,加热,充分反应后过滤15.用如图所示装置(图中夹持仪器已略去)测定某牙膏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实验中,通过测定丙装置质量的改变值,就能达到目的(样品中其他成分遇盐酸不

7、产生气体)。下列措施能提高测定准确度的是( )A.省去装置甲和丁B.将丙中的 NaOH 溶液换成 Ca(OH)2溶液C.装置乙不再产生气泡时,立即停止抽气D.滴加稀盐酸之前,先抽气一段时间,除去装置内原有的 CO2二、填空题(8 分6 分6 分10 分12 分42 分)16.构建知识网络,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如图是盐酸与不同类型物质之间反应的知识网络。(1)图中 M 应为_类物质。(2)写一种能与盐酸反应的金属:_。(3)盐酸能与碱反应的实质是盐酸中的_(写离子符号)与碱中的 OH 反应生成 H2O。(4)用盐酸除铁锈(主要成分 Fe2O3)的化学方程式是_。17.如图, “烧碱

8、同学”要穿过迷宫,从进口顺利地走到出口,途中遇到不反应的物质才能通过。(1)请你用“连续线”画出烧碱应行走的路线。(2)烧碱在刚进迷宫时,碰到了两种阻止他前进的物质,请写出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_。18.有 A.B.C.D.E 五种物质,分别是 Mg、MgSO 4.Mg(OH)2.MgO、MgCl 2中的一种,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 B.C 的化学式_、_。(2)EA 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3)写出 DE 的化学方程式_。19.粗盐中含有难溶性杂质(泥沙等)和多种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等)。某班同学在粗盐提纯实验中,为把少量可溶性杂质 CaCl2.MgC

9、l2一并除去,将教材中实验方案修改设计如下,请据此回答问题:(1)实验操作 A 的名称是_,该操作的目的是_。(2)写出步骤中发生反应的主要化学方程式_。步骤的作用是_。(3)小刚同学认为该方案实际得到的氯化钠可能比粗盐中含有的氯化钠要多,请你为他找出理由:_。20.某蔬菜基地在种植蔬菜时,常采用下列方法。(1)施用适量的氮肥可以使种植的蔬菜叶色浓绿。下列化肥中,属于氮肥的是_。(填字母)A.碳酸氢铵(NH 4HCO3)B.草木灰(主要成分为 K2CO3)C.磷矿粉Ca 3(PO4)2草木灰呈碱性,你认为它_(填“能”或“不能”)与所选的氮肥混合施用,理由是_。(2)用大棚种植蔬菜时,常向大棚

10、中补充气体肥料 CO2。目的是促进绿色植物的_作用。若提供的气体肥料 CO2中混有少量的 SO2,为了除去 SO2,现设计以下两种方法。甲方法:将气体通过足量的碳酸氢钠溶液。乙方法:将气体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已知:请你利用提供的资料和所学的知识分析:上述_(填“甲”或“乙”)方法可行,理由是_。三、实验探究(8 分12 分20 分)21.同学们做甲、乙两个中和反应实验的探究如图所示。(1)甲实验恰好中和,则该溶液中的溶质是_(填化学式)。(2)取乙反应后的溶液 60.0 g,滴加质量分数为 26.5%的 Na2CO3溶液(见丙图),溶液 pH 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则与 CaCl2反应的碳酸钠

11、溶液的质量为_g;该溶液中 CaCl2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结果精确到 0.1%)2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如下探究活动。探究一:物质推断。A.B.C.D 分别是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硫酸钠中的一种,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表示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化学反应)。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阴离子阳离子 OH NO3 ClSO42CO32H溶、挥溶、挥溶溶、挥Na 溶 溶 溶 溶 溶Ca2 微 溶 溶 微 不Ba2 溶 溶 溶 不 不Mg2 不 溶 溶 溶 微(1)四种物质中,属于盐类的物质是_(填化学式,下同)。(2)物质 D

12、是_。探究二:设计了一个优化的实验方案,验证某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碳酸钠、硫酸钠和氢氧化钠并提纯氯化钠,其实验流程及部分实验现象如下图所示。(3)样品溶液的 pH_(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7,试剂甲是_溶液。(4)第步实验中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5)证明样品中含有氢氧化钠的证据是_。第步所得滤液中除指示剂外,还含有的溶质是_。四、计算题(13 分)23.有一含纯碱的食盐样品,为了测定其中碳酸钠的含量,某同学称取 30 g 的样品放入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 100 g 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烧杯中剩余物的总质量为 123.4 g(假设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1)反应中生成的气体的质量是_

13、g;(2)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参考答案1-15 BDBAB CACBB CBBDD16.(1)盐 (2)锌(合理即可)(3)H (4)Fe2O36HCl= =2FeCl33H 2O17.(1) (2)2NaOHCuCl 2=Cu(OH)22NaCl 2NaOHCO 2=Na2CO3H 2O(或NaOHCO 2=NaHCO3)。18.(1)MgO MgSO4(2)分解反应 (3)Mg(OH)22HCl= =MgCl22H 2O19.(1)过滤 除去难溶性杂质(或将固体和液体分离)(2)MgCl22NaOH= =Mg(OH)22NaCl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或除去过量的碱和碳酸盐)

14、(3)因为在实验过程中有 NaCl 生成20.(1)A 不能两者反应产生氨气,氨气挥发从而降低肥效(2)光合 甲既能吸收二氧化硫,又不会吸收原有二氧化碳21.(1)CaCl2(2)40.0 18.5%22.(1)Na2SO4.Na2CO3(2)NaOH(3)大于 BaCl2(4)有气泡产生,上层清液由红色变成无色(5)第步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后,上层清液仍为红色 NaCl、BaCl 2.HCl23.(1) 6.6 (2) 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 x。Na2CO32HCl= =2NaClH 2OCO 2106 44 x 6.6 g x15.9 g 100%53%10644 x6.6 15.930答: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5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科学 > 浙教版 > 九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