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新教材)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核心素养探究《在语境中理解和推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ppt课件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85597 上传时间:2019-09-17 格式:PPTX 页数:25 大小:1.6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核心素养探究《在语境中理解和推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核心素养探究《在语境中理解和推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核心素养探究《在语境中理解和推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核心素养探究《在语境中理解和推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核心素养探究《在语境中理解和推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核心素养探究 在语境中理解和推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梳理角度:理解词语的含义从词语表达的意义上来说,它可分为单义词和多义 词两种。只表达一个意义的词叫单义词,如“谧”只指 安宁;表达多种意义的词是多义词,如“道”就有道路、 道理、思想、引导等多个意思。一个多义词不管有多,少个意思,它总有一个基本意义,叫“本义”,其他意义是由“本义”派生出来的,叫“引申义”。,课文范例:师说中的“师”就是个多义词,其本义为: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二千五百人为一师)。后由此引申出军队、众人、老师、学习等引申义。在不同的语境中,它有不同的含义,比如在“古之学者必有师”中是“老师”的意思,在“吾师道也”中是“学习”的意思

2、。,梳理角度:推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1.代入法。古汉语单音词占多数,一词多义的现象很普遍,确定一个多义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可将这个多义词的每个意义代入这个词语中,然后根据句子的语境推断哪个意义适合这个句子。,课文范例:劝学中“学不可以已”的“已”,它有停止、表示过去、后来等多个意思,我们将这些意思一一代入到“已”中,会发现只有“停止”这个意思适合这个句子,故“学不可以已”中的“已”解释为“停止”。,2.根据词语构成推断词义。汉语的构词是有一定的规律的,构成复词的两个词之间有相同、相似或相反的关系,如谤讥、斧斤、爱憎等,我们可以根据这些规律进行合理推断。,课文范例: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村中闻

3、有此人,咸来问讯”中“讯”的含义,我们知道了“问讯”是同义复词,便可根据“问”推断出“讯”的含义是“问”“询问”。,3.利用互文、对偶、排比等修辞推断词义。有些文句的结构整齐,那么处于同一位置上的词应该是用法一致,词义相近或者相反的。,课文范例:师说中“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从结构上讲近似于对偶,其上下句子为相反意思,若要知道“下”的意思,便可由上句“出”(超出)推断出“下”的意思是“低于”。,4.语法求解。所谓语法求解,即运用现代汉语的语法常识,通过划分句子成分或判断其词性的方法进行推断。,课文范例:劝学中“吾尝终日而思矣”的“而”字

4、的用法。分析这个句子的句子成分,“而”这个连词是连接修饰语“尝”“终日”和中心语“思”的,故“而”在此句中是表修饰的连词。,【典例研读】 (2018北京卷)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6分)(1)积微,月不胜日,时不胜月,岁不胜时。凡人好 傲慢小事,大事至然后兴之务之,如是则常不胜夫敦比 于小事者矣。是何也?则小事之至也数,其悬日也博,其,为积也大;大事之至也稀,其悬日也浅,其为积也小。故 善日者王,善时者霸,补漏者危,大荒者亡。故王者敬日, 霸者敬时,仅存之国危而后戚之,亡国至亡而后知亡,至 死而后知死,亡国之祸败不可胜悔也。霸者之善著焉, 可以时记也,王者之功名,不可胜日志也。财

5、物货宝以 大为重,政教功名反是,能积微者速成。诗曰:“德,如毛,民鲜克举之。”此之谓也。 (取材于荀子),(2)使治乱存亡若高山之与深谿,若白垩之与黑漆, 则无所用智,虽愚犹可矣。且治乱存亡则不然,如可知, 如可不知;如可见、如可不见。故智士贤者相与积心愁 虑以求之,犹尚有管叔、蔡叔之事与东夷八国不听之谋。 故治乱存亡,其始若秋毫。察其秋毫,则大物不过矣。,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 金于府。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孔子 曰:“赐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取其金, 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子路拯溺者,其 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鲁人必

6、拯溺者矣。” 孔子见之以细,观化远也。(取材于吕氏春秋),【阅读示范】 1.语言建构与运用理解词语的含义方法:将单音节的词变为双音节的句子“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中的“行”的含义,我们可将其组成“行走”“运行”“品行”“行为”等双音词。,2.思维发展与提升推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1)代入法。句子“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中,把关于“行”的这些双音词分别代入句子中。显然,将“行为”代到句子中不通,“品行”可以,如此可选出答案。,(2)语法推断。句子“此之谓也”中“之”的用法,句子“此之谓也”中“此”是代词,代这个道理;“谓”为“说”,句子可翻译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由此可见,本句正常语序为“谓此”,

7、“此”是“谓”的宾语,“此之谓也”是宾语前置,而“之”便可推断为助词中的宾语提前的标志,无实在意义了。,【真题演练】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时不胜月 时:季节 B.仅存之国危而后戚之 戚:为悲伤 C.智士贤者相与积心愁虑以求之 相与:一同、都 D.取其金,则无损于行 行:行为,【解析】选D。行:品行。,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3分) ( ) A.故善日者王 王者敬日 B.亡国之祸败不可胜悔也 不可胜日志也 C.此之谓也 若白垩之与黑漆 D.察其秋毫 其人拜之以牛,【解析】选C。A项,“日”都是“每一天”的意思。B项,“胜”都是“完、尽”的意思。C项,之:宾语提前的标志,无实在意义;音节助词,不译。D项,“其”,都是代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人教部编版(2019) > 必修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