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江花月夜本课话题生命永恒朗读课文中的名段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的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他想到人类代代相传无穷尽,而江上明月年年都是那样,感到人生短促,事业难成,而宇宙却无限永恒奥秘深藏。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此“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望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积累生活中的素材创造生命奇迹的海伦凯勒。生命对海伦凯勒来说并不是完美的,她是一个被禁闭在盲聋哑的痛苦世界里的人,但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奔走,完成了一系列著作,并致力
2、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机构,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美国十大英雄偶像,荣获“总统自由勋章”等奖项。她的生命是有限的、渺小的,但她却用生命谱写了一首属于她自己的永恒的颂歌!背诵文学中的名言警句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臧克家在短暂的生命里寻找永恒。柏拉图人类的生命,并不能以时间长短来衡量,心中充满爱时,刹那即永恒。尼采现在就是永恒。我就在永恒之中。一句话,永恒就是现在,现在就是永恒;现在就是永恒的生命。理杰弗里斯知识梳理第 1 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1)单音字滟滟(yn) 砧(zhn) 芳甸(din)霰(xin) 皎皎(jio) 碣石(ji)汀(tn) 徘徊(hui)(2)多
3、音字扁 纤(pin)扁 舟(bin)扁 平 ) (xin)纤 尘(qin)纤 夫 )第 2 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已 人 生 代 代 无 穷 已 (停 止 )脱 身 独 去 , 已 至 军 矣 (已 经 ))(2)胜 青 枫 浦 上 不 胜 愁 (能 承 受 )鱼 鳖 不 可 胜 食 也 (尽 )予 观 夫 巴 陵 胜 状 , 在 洞 庭 一 湖 (优 美 的 ))第 3 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落月摇情满江树(形容词作动词,洒满)第 4 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江流宛转绕芳甸古义:曲折。今义:说话温和曲折;歌声、鸟鸣声等抑扬动听。(2)可怜楼上月徘徊古义:可爱。今义:怜悯。(3
4、)人生代代无穷已古义:人类。今义:人的生存和生活。第 5 步名句积累经典名句君须记(1)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2)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3)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4)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5)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6)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7)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8)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9)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常识速览识 作 者 简介张若虚(生卒年不详) ,初唐诗人。开元初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号称“吴中四士” 。曾任兖州兵曹。他在诗风上厌恶六朝以来的空洞艳体,追求自由豪放、富有理想的
5、高远意境。张若虚一生仅留下两首诗,也正因这仅有的两首诗,被称为“孤篇横绝,竟为大家”主要作品 春江花月夜 代答闺梦还探 背 景 春江花月夜原为乐府清商曲吴声歌旧题,相传为陈后主所创,隋炀帝、温庭筠等都曾作此曲。最为出名的春江花月夜是初唐诗人张若虚的代表作,被闻一多先生誉为“以孤篇盖全唐” ,历来为人们所传诵。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虽已无具体文字资料可考,但根据诗歌内容可作如下推测:作者创作此诗时,也许是宦游在外,也许是羁留异乡,在一个月朗风清、春暖花开的夜晚,作者漫步江边,他仰望挂在天边的一轮皎月,沐浴着湿润的江风,面对滚滚流去的江水,嗅着淡淡的花香,不禁在景色中沉醉,于是他感慨万千,诗兴大发,临江
6、赋诗,从月升写到月落,以“春、江、花、月、夜”为背景,抒发孤舟游子的相思之情和明月楼中思妇的相思之苦,同时探索人生哲理与宇宙奥秘。巧 识 文 乐府诗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配置乐曲、训练乐工和采集民歌的专门官署。汉乐府指由汉时乐府机关所采制的诗歌。这些诗,原本在民间流传,经由乐府保存下来,汉人叫作“歌诗” ,魏晋时始称“乐府”或“汉乐府” 。后世文人仿此形式所作的诗,亦称“乐府诗” ,例如唐代白居易的乐府诗。汉乐府诗开创了新的诗体杂言体和五言体。其杂言诗自由灵活,似乎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一篇之中从一二字到十来个字的都有(如孤儿行)。作者只是根据内容的需要来写,这为以后的杂言歌行开辟了道路。一般认为
7、,五言诗是在汉代产生的。乐府诗中的江南 十五从军征等是整齐的五言诗。到了东汉,乐府诗中的五言诗越来越多,艺术性也日臻完美,而且和文人五言诗互相影响,共同促进。在汉代乐府民歌中和文人创作中孕育成熟的五言诗体,此后成为魏晋南北朝诗歌的主要形式。整体感知这首诗以月为主体,细致地描绘了江南春江花月之夜清幽静谧的自然景色,并由此而生发出对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思索和对春宵月夜游子思妇却天各一方的惋惜,抒发了对人生有限的无可奈何的感喟,又交织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青春年华的珍惜之情。文脉梳理文白对译春 江 潮 水 连 海 平 , 海 上 明春 天 的 江 潮 水 势 浩 荡 , 与 大 海 连 成 一 片
8、, 一 轮 明 月 从 海 平月 共 潮 生 。 滟 滟 随 波面 上 升 起 , 好 像 从 浪 潮 中 涌 现 出 来 。月 光 照 耀 着 春 江 , 随 着 波 浪千 万 里 , 何 处 春 江 无 月 明 ! 江 流 宛 转闪 光 千 万 里 , 什 么 地 方 的 春 江 没 有 明 亮 的 月 光 ? 江 水 曲 曲 折 折绕 芳 甸 , 月 照 花 林 皆 似地 绕 着 花 草 丛 生 的 原 野 流 淌 , 月 光 照 射 着 开 遍 鲜 花 的 树 林 , 好 像霰 ; 空 里 流 霜 不 觉 飞 ,细 密 的 雪 珠 一 样 洁 白 ;月 色 如 白 霜 一 般 , 所
9、以 感 觉 不 到 它 的 飞 翔 ,汀 上 白 沙 看 不 见 。 江 天 一 色它 照 得 江 畔 的 白 沙 和 月 色 分 辨 不 清 了 。江 水 、天 空 成 一 色 ,无 纤 尘 , 皎 皎 空 中 孤 月 轮 。 江 畔 何 人没 有 些 微 灰 尘 , 只 有 明 亮 的 一 轮 孤 月 高 悬 空 中 。江 边 上 什 么 人初 见 月 ? 江 月 何 年 初 照 人 ? 人 生 代 代最 初 看 见 月 亮 ? 江 上 的 月 亮 哪 一 年 开 始 照 耀 着 人 ? 人 生 一 代 代无 穷 已 , 江 月 年 年 望 相 似 。不 知 江无 穷 无 尽 , 只 有
10、江 上 的 月 亮 一 年 年 看 上 去 总 是 相 像 。不 知 江 上 的月 待 何 人 , 但 见 长 江 送 流 水 。 白 云月 亮 在 等 待 什 么 人 , 只 见 长 江 的 流 水 滚 滚 东 去 。游 子 望 见 白 云一 片 去 悠 悠 , 青 枫 浦 上 不 胜 愁 。 谁 家缓 缓 地 离 去 , 在 这 昔 日 与 亲 人 分 手 的 江 岸 不 胜 忧 愁 。哪 家 的今 夜 扁 舟 子 ? 何 处 相 思 明 月 楼 ?游 子 今 晚 坐 着 小 船 在 漂 流 ? 何 处 的 思 妇 徘 徊 在 闺 楼 上 相 思 ?可 怜 楼 上 月 徘 徊 , 应 照
11、离 人 妆 镜 台 。玉可 怜 楼 上 不 停 移 动 的 月 光 , 应 该 照 耀 着 离 人 的 梳 妆 台 。美 好 的户 帘 中 卷 不 去 , 捣 衣 砧 上 拂 还 来 。闺 房 中 的 门 帘 卷 不 去 月 光 , 在 捣 衣 石 上 拂 去 月 光 但 它 又 来 了 。此 时 相 望 不 相 闻 , 愿 逐 月 华 流这 时 二 人 望 着 月 亮 , 可 是 互 相 听 不 到 音 讯 , 我 希 望 随 着 月 光 流 去照 君 。 鸿 雁 长 飞 光 不 度 ,照 耀 着 您 。送 信 的 鸿 雁 能 够 不 停 飞 翔 , 但 不 能 飞 出 无 边 的 月 光
12、,鱼 龙 潜 跃 水 成送 信 的 鱼 龙 潜 游 很 远 , 在 江 面 上 跳 跃 , 却 只 能 在 水 面 激 起 阵 阵文 。 昨 夜 闲 潭 梦 落 花 , 可 怜 春波 纹 。昨 晚 游 子 梦 见 花 朵 落 在 悠 闲 的 水 潭 上 , 可 怜 春 天 过 了半 不 还 家 。 江 水 流 春 去 欲 尽 , 江 潭一 半 还 不 能 回 家 。江 水 伴 着 落 花 流 走 , 春 光 将 要 流 尽 , 潭 上落 月 复 西 斜 。斜 月 沉 沉 藏 海 雾 ,月 亮 很 晚 落 下 , 如 今 又 西 斜 。斜 月 慢 慢 下 沉 , 藏 在 海 雾 里 ,碣 石 潇
13、 湘 无 限 路 。不 知 乘 月 几 人 归 ,碣 石 与 潇 湘 的 离 人 相 距 无 限 遥 远 。不 知 有 几 人 能 乘 着 月 光 回 家 ,落 月 摇 情 满 江 树 。只 有 那 西 落 的 月 亮 摇 荡 着 离 情 , 洒 满 了 江 边 的 树 林 。精析文本1你认为此诗应分为几个部分?每部分的内容分别是什么?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对应考点:考查概括诗歌的内容主旨 【答案】 层次 起 止 描绘的内容 表达的感情第一部分从开头至“但见长江送流水”春、江、花、月、夜的美景引发出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思考和无限感慨第二部分从“白云一片去悠悠”至最后白云、扁舟、高楼、镜台、长飞
14、的鸿雁、不眠的思妇、漂泊的游子等组成了一个情思更为浓郁的意境表现游子、思妇的两地相望、相思之情2.这首诗从春江月夜的美景入笔,描写了哪些景物?诗人笔下的景物有什么特点?对应考点:考查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 【答案】 诗人选取春江、潮水、明月、芳甸、花林、流霜、白沙等最具表现力的物象,描绘了一幅气势宏伟、幽美恬静而又流光溢彩的绝美的春江月夜风景图。这些景物幽美深远,空明澄澈,美妙绝伦。3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这句诗中的“卷”和“拂”两个动词为什么用得好?对应考点: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 【答案】 这句诗把“月”拟人化,它要和思妇做伴,为她解愁,因而把柔和的清辉洒在妆镜台上、玉户帘中、捣
15、衣砧上。岂料思妇触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她想赶走这恼人的月色,可是月色“卷不去” “拂还来” ,真诚地依恋着她。这里“卷”和“拂”两个痴情的动作,生动地表现出思妇内心的惆怅和迷惘。4 “月”在本诗中有何作用?诗歌借“月”表现了怎样的情感意蕴?对应考点:考查诗歌的形象 【答案】 (1)月的作用:“月”在全诗中处于中心地位,它不但作为线索贯穿全诗的意象,而且给全诗景象营造了月光沐浴的背景。(2)诗歌借月描绘了春江花月、月下沉思、游子思妇两地相思三幅图画,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以及对人们向往爱情和憧憬幸福的讴歌之情。写法借鉴1写作特色移步换景手法诗歌在描写景物时正
16、如题目中的五个字:春、江、花、月、夜,全都点到了,但又有重点,这就是“月” ,其他四个字都是陪衬。在描写景物时,作者采用了移步换景的写作手法。先从月升开始,继而写月下的江流、月下的芳甸、月下的花林、月下的沙汀,然后就月下的思妇反复抒写,最后以月落收结。有主有从,巧妙地将各种景色结合在一起,构成完整的诗歌意境。定义:“移步换景”是游记最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是指不固定视点(即立足点和观察点) ,按照地点的转移和一定的视角,把所看到的不同事物叙述和描写下来。作用:(1)可以让读者看到一幅幅绚丽多彩、内容丰富生动的画面。(2)使文章条理清楚,重点突出,语言生动,感染力强。2写法指点(1)要注意围绕一个
17、中心展示不同的画面,避免有支离破碎的感觉。(2)要进行精心的剪裁,要把最有特色的景物描绘出来,删去一般性的描写,避免记流水账。3迁移应用请你恰当地运用“移步换景”手法,写一段生动形象的文字,200 字左右。【答案】 玉苍山矗立在浙闽交界之处,海拔九百多米,可以观日出、赏云海、览奇石,世称“玉苍三绝” 。汽车在山峦岭壑之间穿行了两个多小时,当我们到达山脚下的时候,天却下起了雨,远远望去山顶云遮雾绕,朦胧缥缈,把美丽的玉苍山景捂得紧紧的,直到转过最后一道弯时,才依稀看到我们将要下榻的玉华山庄那红色琉璃瓦的屋顶。下了车,扑面而来的就是新鲜的空气,湿润清凉,我们张开大口贪婪地吮吸着,感觉全身的每个毛孔
18、里都能涌出一股清甜来。到了山顶,只见山庄依山傍水,一幢幢仿欧式的小别墅精致、典雅,在高低不平的山坡上错落有致。那些雾在身边涌动,挂在四周的松树上,树梢含雾,松针吐翠,顺着一条平整的小路,在松林里漫步,竟让人有如在云堆里飘浮的感觉。佳作领悟(教师用书独具)谈生命冰 心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他曲折地穿过了悬崖峭壁,冲倒了层沙积土,挟卷着滚滚的沙石,快乐勇敢地流走,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有时候他遇到巉岩前阻,他愤激地奔腾了起来,怒吼着,回旋着,前波后浪地起伏催逼,直到冲倒
19、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地一泻千里。有时候他经过了细细的平沙,斜阳芳草里,看见了夹岸红艳的桃花,他快乐而又羞怯,静静地流着,低低地吟唱着,轻轻地度过这一段浪漫的行程。有时候他遇到暴风雨,这激电,这迅雷,使他心魂惊骇,疾风吹卷起他,大雨击打着他,他暂时浑浊了,扰乱了,而雨过天晴,又加给他许多新生的力量。有时候他遇到了晚霞和新月,向他照耀,向他投影,清冷中带些幽幽的温暖;这时他只想休憩,只想睡眠,而那股前进的力量,仍催逼着他向前走终于有一天,他远远地望见了大海,啊!他已到了行程的终结,这大海,使他屏息,使他低头,她多么辽阔,多么伟大!多么光明,又多么黑暗!大海庄严地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地流入
20、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海上蓬蓬的雨点中升起,飞向西来,再形成一道江流,再冲倒两旁的石壁,再来寻夹岸的桃花。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生命又像一棵小树,他从地底聚集起许多生力,在冰雪下欠伸,在早春润湿的泥土中,勇敢快乐地破壳出来。他也许长在平原上,岩石上,城墙上,只要他抬头看见了天,啊!看见了天!他便伸出嫩叶来吸收空气,承受日光,在雨中吟唱,在风中跳舞,他也许受着大树的荫遮,也许受着树的覆压,而他青春生长的力量,终使他穿枝拂叶地挣脱了出来,在烈日下挺立抬头!他遇着骄奢的春天,他也许开出满树的繁花,蜂蝶围绕着他飘翔喧闹,小鸟在他枝头欣赏唱歌,他
21、会听见黄莺清吟,杜鹃啼血,也许还听见枭鸟的怪鸣。他长到最茂盛的中年,他伸展出他如盖的浓阴,来荫庇树下的幽花芳草,他结出累累的果实,来呈现大地无尽的甜美与芳馨。秋风起了,他的叶子,由浓绿到绯红,秋阳下他又有一番庄严灿烂,不是开花的骄傲,也不是结果的快乐,而是成功后的宁静和怡悦!终于有一天,冬天的朔风,把他的黄叶干枝,卷落吹抖,他无力地在空中旋舞,在根下呻吟,大地庄严地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地落在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他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地下的果仁中,破裂了出来。又长成一棵小树,再穿过丛莽的严遮,再来听黄莺的歌唱。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宇宙是一个大生命
22、,我们是宇宙大气中之一息。江流入海,叶落归根,我们是大生命中之一滴,大生命中之一叶。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们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而一滴一叶的活动生长合成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运行。要记住: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好比水道要经过不同的两岸,树木要经过常变的四时。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痛苦又何尝不美丽?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 “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世界、国家和个人的生命中的云翳没有比今天再多的了。 点评:本文用充
23、满哲理性的语言,对生命过程进行了形象的描述,抒发了一位世纪老人对生命的独特感悟和绝唱。作者将生命还原成具体的物象,把“生命”理念形象化,描绘出一幅幅生命的图画。本文语言优美,比喻、排比处处皆是;本文意境优美,情景交融;本文富含哲理,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本质的认识。1悟行文中的比喻手法作者从一个独特的视角,用两个新颖的比喻,揭示出生命的真谛。不断流动的“一江春水”和不断生长的“一棵小树”给人一种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活力。2悟行文中整句的运用大量整句的使用,如文章中的“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一句,不仅增强了语势,而且生动形象地揭示了生命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