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论述类文本”仿真综合练(含答案)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74138 上传时间:2019-07-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9.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论述类文本”仿真综合练(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江苏专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论述类文本”仿真综合练(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江苏专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论述类文本”仿真综合练(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江苏专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论述类文本”仿真综合练(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江苏专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论述类文本”仿真综合练(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论述类文本”仿真综合练仿真综合练(一)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12 分)愚昧的权利田 松在科学传播理论中有一个“欠缺模型” ,大意是说,公众对某项科学活动不支持是因为公众对相关知识缺乏了解;一旦公众了解了专业细节,熟悉了这门科学及其技术的运作过程,就会相信专家的判断。这种科普活动叫作“公众理解科学”其实少了一个“让”字。 “挺转”科学家也有这个想法,在他们看来,公众对于转基因的担忧、怀疑、不信任,正是一种莫名其妙的非理性的恐慌,是愚昧!所以需要由他们来科普,来启蒙。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科普活动不是中性的而是有立场的。刘华杰教授最早发现了这一点,并指出, “公众理解科学”的立场是科

2、学共同体,目标受益者首先是科学共同体,而非公众。不过,遗憾的是, “欠缺模型”本身是有欠缺的,科学家让公众理解了科学之后,公众并没有顺从他们。德国科学传播学者汉斯皮特斯研究公众对相关科学细节的了解程度与支持程度的关系,发现两者呈现了某种 U型关系即最强烈支持的与最强烈反对的,都是对科学细节了解最多的。在转基因的论辩中也是这样, “反转”人士并非如“挺转”人士所贬斥的那样都是科盲,其中有些甚至是生物学家。还有些人虽然不是生物学家,但并不认为转基因科学有多么难懂,多么了不起,他们常常在专业细节层面上与“挺转”方辩论。从科学细节的层面上加以反驳,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要求每一位“反转”人士都掌握科

3、学细节,一来不可能,二来不必要。在转基因问题上,普通公众不需要了解科学细节,也可以理直气壮地拒绝转基因。那就是,坚持我们作为公民最基本的权利。这个权利与我的性别、信仰、考试成绩,都没有关系。你要把愚昧的大帽子压给我,那我就戴上!科学知识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科学共同体生产出来的。我在警惕科学家中论证,科学共同体首先是利益共同体,然后才是知识共同体,从来不是道德共同体。作为利益共同体,科学家倾向于生产对其有利的科学知识,容易忽略、隐瞒甚至篡改对其不利的科学知识。由于信息不对等,如果科学家要用他生产的知识来愚弄公众,公众常常是难以分辨,难以反驳的。所以江晓原教授说,争论转基因作物是否安全,完全是

4、“挺转”方设下的一个陷阱,一个误区。愚昧的权利是权利的底线,如果不能坚持愚昧的权利,就会出现一种滑稽而可怕的景象:只有掌握了一定“科学”知识的人才有权利,或者,权利与知识成正比,要拥有权利,就必须学习知识;也要承认,专业人士有最高的权利。如果不敢坚持愚昧的权利,就只能老老实实地学习接受科普,才会有一点权利。事实上,这已经剥夺了部分人的权利。愚昧与文明,是一对意识形态概念。愚昧与否,要看话语权掌握在谁的手里,用何种理论去衡量。科学只是我们认知事物的一种方法,解释世界的一种方案,并不是唯一的方法,唯一的方案。(选自读书2015 年第 5期,有删改)1下列关于“科普活动不是中性的而是有立场的”的论述

5、,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不是中性的而是有立场的”科普是导致“欠缺模型”本身有欠缺的根本原因。B科普“不是中性的而是有立场的” ,所以自然而然就产生了科学“利益共同体” 。C科学家在科普时总是会隐藏一些对自己不利的信息,以获取他们想要的利益。D科学家与民众在科学信息掌握方面的不对等是科普可以“有立场不中性”的客观前提。解析:选 D A 项,综合段内容可知,选项说法在文中没有根据。B 项,因果颠倒,应该是先有“利益共同体” ,才有“有立场”的科普活动。C 项, “总是”言过其实,原文是“科学家倾向于生产对其有利的科学知识,容易忽略、隐瞒甚至篡改对其不利的科学知识” 。2下列说法符合原文

6、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所谓愚昧,就是基于对转基因的担忧、怀疑、不信任的莫名其妙的非理性恐慌。B汉斯皮特斯的研究表明,公众对科学了解得越多,他们的反对可能会越强烈。C “反转”人士都认为转基因科学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常常在细节上与对方辩论。D我们没有必要讨论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否则就掉入了“挺转”派的论辩陷阱。解析:选 B A 项, “对转基因非理性恐慌”是愚昧,但愚昧不只是“对转基因恐慌” 。C 项,原文有“还有些人虽然不是生物学家,但并不认为转基因科学有多么难懂,多么了不起” ,可见有这种观点的只是“有些人”而不是“都” 。 D项,文中没有提及有没有必要讨论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只是说“

7、争论转基因作物是否安全,完全是挺转方设下的一个陷阱” ,是就辩论而言。3简述作者坚持“愚昧的权利”的理由。(6 分)答: 解析:作答本题,需要根据题干中“作者坚持愚昧的权利的理由”这句话去分析原文,寻找答案。由文章第段中“愚昧的权利是权利的底线才会有一点权利”可知坚持“愚昧的权利”才能坚持公民最基本的权利。根据“这已经剥夺了部分人的权利”可知,不能因为科学知识的不对等而使公民丧失权利的公平。由“愚昧与否,要看话语权掌握在谁的手里”可知,文明与愚昧不是绝对的,文明眼中的愚昧不一定是真愚昧等。作答时要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去分析和归纳。参考答案:这样才能坚持公民最基本的权利(即不应该因为科学知识不

8、对等而丧失权利的公平);愚昧和文明的判定不一定准确(即文明眼中的愚昧不一定真是“愚昧”);坚持“愚昧的权利”才能保证认知世界的方法不只有科学一种。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12 分)根据网络小说改编的电影、电视剧、网络游戏铺天盖地。这意味着,无论你读不读网络小说,将来你看的电影、电视剧,听的歌曲,玩的游戏,很可能都跟网络小说有关。可以说,我们正处在“网络文学”的时代。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网络文学其实就是互联网时代的通俗文学。今天被我们奉为经典的元杂剧、明清小说,都是通俗文学,都是在底层文人大量的民间创作基础上,于勾栏瓦舍的频繁演出中,涌现出来的大众文艺精品。金庸武侠本来就是在报纸

9、上连载的通俗小说,它继承了晚清民国以来通俗的文学传统,最终融入主流文化,而我们看到的许多武侠小说衍生的电影、电视剧、流行音乐、网络游戏、漫画,其核心的创意正是通俗小说本身。有人说,网络小说怪力乱神、子虚乌有,怎么能够担当从亚文化向主流文化转化的重任?在我看来,网络小说在发展初期,有过放任自流的阶段,确实存在泥沙俱下的问题,有的还很严重。但“风物长宜放眼量” ,今天正是包括网络小说在内的网络文艺从亚文化向主流文化转换的关键阶段。目前, “网络文学”在数量上已经“”得够多了,但在质量上还有更大空间,现在的重点应该从“”得多转向“”得好,从增量转为提质。中国社会物质生产正在经历从重“量”到重“质”的

10、转型,文化产业也到了瓶颈期和转型期。网络小说向其他艺术形式的改编,难度并不亚于原创,丝毫不能掉以轻心。只有“”得专业, “”得有品质,才能实现口碑与票房双赢,产生正面的社会效益。相比于网络小说,影视和游戏作品影响更为广泛,网络小说改编过程中,要在价值观表达上具有清醒意识。一部网络小说动辄上千万字,更新速度极快,文字水平参差不齐,价值表达未经深思,此类问题普遍存在,即便所谓“大神级”作品也不能免俗。影视改编不能停留在照搬的层次,而应当在文化品质和价值内涵上做出有效提升。网络小说读者主要是青少年群体,他们正处在价值观形成阶段,并不具有成熟判断力,而且由于这个群体相对封闭,小说中存在的价值观问题往往

11、不容易察觉和公开。一旦推送到大银幕和小荧屏上,其价值观冲突就格外激烈,比如某些“宫斗”作品所宣扬的“丛林法则” ,某部“穿越”作品出现的“乱伦”问题,等等,都曾引起社会舆论激烈争议。改编者在价值观表达上应当具有底线意识,以正面价值观给人以积极健康的文化影响。(选自人民日报2017 年 11月 17日,有删改)4下列对文中“网络小说”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网络小说充满怪力乱神、子虚乌有,将来不可能被奉为经典,担当从亚文化向主流文化转化的重任。B网络小说改编成其他艺术形式,颇有难度,若不“”得专业且有品质,则难实现口碑、票房和社会效益的丰收。C网络小说一般篇幅不长,文字水平参差不齐

12、,价值表达问题普遍存在,除所谓“大神级”作品之外。D网络小说中存在的价值观问题一直不容易被察觉和公开的原因,就是作为读者的青少年群体相对封闭。解析:选 B A 项,张冠李戴。把他人的错误观点当作“我”的正确观点,原文中前有“有人说” ,后有“在我看来” ,所以“不可能”应改为“有可能” 。C 项,曲解文意。原文有“即便所谓大神级作品也不能免俗” 。D 项,偷换概念。错在“一直” ,原文是“往往” 。另外,原因是多方面的, “青少年群体,他们正处在价值观形成阶段,并不具有成熟判断力”也是原因之一。5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在“网络文学”的时代,铺天盖地的电影、电视剧、歌曲、

13、游戏,都是根据网络小说改编的。B元杂剧、明清小说,乃至于金庸武侠,都曾经是通俗文学,最终被奉为精品或经典,融入主流文化。C由武侠小说衍生的电影、电视剧、流行音乐、网络游戏、漫画等,其创意全是通俗小说本身。D文化产业到了瓶颈期和转型期,这是因为中国社会物质生产正在经历从重“量”到重“质”的转型。解析:选 B A 项,说法绝对。把原文的“很可能”说成了“都是” 。C 项,以偏概全。原文中有“许多” “核心的”等限制性词语,选项中“全是”错。D 项,强加因果。6我们怎样做才能让以网络小说为主的网络文艺成为新经典?请简要概括。(6 分)(1)事实依据: (3分)(2)理论依据: (3分)解析:根据对文

14、本的理解,先筛选信息,然后提炼信息,最后合并同类信息。参考答案:(1)对于网络文学(网络文艺),重点应从增数量转为提质量。(或答“网络小说向其他艺术形式改编的过程中,应追求专业、品质,实现口碑、票房和社会效益的丰收” 。)(2)网络小说改编过程中,要在价值观表达上具有清醒意识、底线意识、正面(积极健康)意识。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9 分)如果将西方文化特别是西方近现代价值观与中华价值观进行一番比较,我们就会发现中华价值观特别强调义务先于权利。换言之,西方近现代价值观非常强调个人权利的优先性,而中华价值观特别是儒家价值观则更强调义务的优先性。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梁漱溟认为,中

15、国文化在人和人的关系中强调义务为先,互相承担义务是中国伦理的根本特色。他认为近代以来西方个人主义盛行,形成了一种个人本位的社会,其弊甚多,而中国则是以伦理为本位的社会,他说:“人生必有与其相关系之人,此即天伦;人生将始终处在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中,此即伦理。亲切相关之情,发乎天伦骨肉;乃至一切相关之人莫不自然有其情,情谊所在,义务生焉。父义当慈,子义当孝。兄之义友,弟之义恭,夫妇朋友至一切相与之人莫不自然互有应尽之义,伦理关系即表示一种义务,一个人似不为自己而存在,而以对方为重,近世之西洋人反是,处处形见其本位主义,一切从权利观念出发。 ”梁漱溟认为,中国人的伦理特别强调义务感。这种义务感是开放的

16、,从家庭可以放大到宗族、社区,再到郡县、国家、天下、宇宙。以义务为基本取向的德行不强调张扬个人权利,而主张努力承担对他人的义务、履行自己肩负的责任。这种义务取向特别表现为如何对待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在他看来,西方是个人本位,强调以自己为主;中国则是义务为主,强调尊重对方, “从个人本位出发则权利的观念多,从尊重对方的意思出发则义务的观念多” 。在现代社会,个人生存发展权利为宪法和法律所确认,当然也为社会价值观念所承认。但这并不意味着个人权利是最重要的价值,或社会价值观仅仅为个人权利提供支持。在价值和伦理问题上,权利话语和权利思维是有局限性的,以个人权利为中心的价值观甚至是当今社会众多问题产生的根

17、源之一。权利话语往往联系着个人主义。个人主义的权利优先态度,其基本立场是把个人权利放在第一位,认为个人权利优先于集体目标和社会共善。在这样的立场上,个人的义务、责任、美德都很难建立起来。个人权利优先的主张过分强调保障个人的自由,而忽视促进个人对社会公益的重视,不能正视社会公益与个人利益的冲突,因而对于现代社会健康运行来说弊大于利。(摘编自陈来充分认识中华独特价值观从中西比较看)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中华价值观强调义务优先,是相对于西方近现代价值观轻视义务强调个人权利而言的。B在梁漱溟看来,西方一直盛行个人主义,形成一种个人本位的社会,因而其流弊甚多。C尽

18、管个人权利为宪法和法律所认可,也为社会价值观所承认,但它决非最重要的价值。D个人的德行如以义务为基本取向,就不会张扬个人权利,而会努力承担对他人的义务。解析:选 C A 项错在“西方近现代价值观轻视义务强调个人权利”上,原文说的是“西方近现代价值观非常强调个人权利的优先性” ,因而说“西方近现代价值观轻视义务”没有根据。B 项错在“一直”上,原文中的“他认为近代以来西方个人主义盛行”说明并非“一直” ,而是“近代以来” 。D 项错在“就不会张扬个人权利”上,曲解文意。原文说的是“不强调张扬个人权利” ,并非不会张扬。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前三段将中西方

19、价值观并举而论,突出了中华价值观中义务优先的观念。B文章大量引用梁漱溟的话,暗示西方过分强调个人权利的价值观导致了西方人的自私。C文章采用引证法:第二段明引,使论述富于说服力;第三段暗引,使论据富于概括性。D本文既从理论层面详论中西方价值观,也对现实问题作了深入分析,很有指导意义。解析:选 B “西方过分强调个人权利的价值观导致了西方人的自私”的说法无中生有。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伦理关系表示人与人之间的义务,有伦理关系的一切相关之人自然都应该互尽义务。B在对待自己与他人关系上,中华价值观主张努力承担对他人的义务,强调尊重对方。C若个人利益优先的价值观占了上风

20、,那么个人的义务、责任、美德就很难建立起来。D当今,众多问题产生于以个人权利为中心的价值观,此价值观有损于社会健康运行。解析:选 D 以偏概全。错在“众多问题产生于以个人权利为中心的价值观”上,原文说的是“以个人权利为中心的价值观甚至是当今社会众多问题产生的根源之一” 。仿真综合练(二)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12 分)思想史常常不愿意叙述思想仿佛停滞或显得平庸的时代。从思想史的叙述形式上说,也许是因为天才思想的缺席,使习惯于过去按照思想家来分配章节的撰述者觉得无从措手,于是使思想史不得不出现“空白” ;从思想史的叙述观念上说,也许是因为进化论的乐观主义使思想史家相信,这只不过是

21、可以省略的时段,他们的责任是把思想史写成一个不断推陈出新的大链条;从思想史的写作心情上说,也许是这个时代的平庸难以激动历史学家,千人一面的沉闷打消了他们深入探究的欲望。可是,这一方面是由于“由今溯古”的思路,令人预设它是“空白” ,往往是因为先已在心中预存了一个对思想历史的价值判断尺度,另一方面是“因人设岗”的写法,撰写者断定没有足够设置到章节的思想家,于是把这些“二三流”的思想一概忽略不计,于是,思想史仿佛有了断裂,有了空白。可是,如果换一种思路,也许“空白”恰恰是一种有意思的内容,而“断裂”恰恰是一种有意义的连续。在中国书论画论中有一种据说是最中国化的理论,就是画的空白处也是画,字的笔断处

22、即见精神,纸上未曾着色的地方,可能是云天水色,也可能是需要阅读者以体验补充与想象的地方,蕴含了最富有包孕性的内容,飞白处恰恰特见意趣,笔笔丰润饱满,可能就有夯实之嫌。问题是,思想史并不是艺术性的书画,它不能总是一笔带过,去指望阅读者自己想象和填充思想史的空白,照理说,思想史不仅要写那些充满“变异”的时代,而且要写那些平缓地“绵延”的时代,历史阅读者和艺术欣赏者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他不能随意想象空白处的历史。可是,似乎思想史写作者很看不上那些平庸和停滞的历史时段,于是思想史也留下了一些空白,然而这些空白并没有像书画中的空白和飞白那样,给人深刻的意味,却使得思想史显得上气不接下气。这可能并不是一种正常

23、的现象,因为,思想的历史常常在保持存在和改变存在之间来回摇摆,表面上看来有起有伏有张有弛,所谓稳定秩序和改变秩序之间的紧张,延续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打破固有的社会架构之间的紧张,每一个思想时代都被这两种倾向所笼罩,时而寻求保守既定的文化秩序,思想史表现出平庸似的稳定,时而努力寻求创造新的文化形式,思想史又表现出异乎寻常的跳荡,在“变异”与“绵延” 、“凸显”与“蛰伏”之间,思想始终书写着自己的历史。因而,在那种似乎停滞的年代,思想的历史恰在前行, “空白”的背后,其实写满了未发表的文字。(选自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1下列对文中“思想史上的空白 ”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思想史

24、上“空白”的产生与撰写者“由今溯古”的思路和“因人设岗”的写法有关。B思想史上的“空白”不能随意由历史阅读者去想象,而需要以体验进行补充与夯实。C思想史上的“空白”源于撰写者的价值判断,认为那是缺少意味的可以省略的时段。D思想史上的“空白”往往见于秩序稳定、生活方式传统、文化秩序保守的历史时段。解析:选 B B 项, “需要以体验进行补充与夯实”理解有误,原文没有指明怎么解决这一问题。2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思想史家相信进化论的乐观主义,他们认为平庸的时代是可以省略的,思想史应是不断推陈出新的大链条。B思想史上的“断裂”是一种有意义的连续,思想史上的“空白”是一种有意思

25、的内容,这是最中国化的理论。C思想的历史常常在保持存在和改变存在之间来回摇摆,表面上看来有起有伏有张有弛,实际上并不正常。D在思想时代“变异与绵延” “凸显与蛰伏” “跳荡与稳定”的紧张之间,思想始终书写着自己的历史。解析:选 D A 项,根据对原文“也许是因为进化论的乐观主义使思想史家相信,这只不过是可以省略的时段,他们的责任是把思想史写成一个不断推陈出新的大链条”的理解,选项中的说法变或然为必然,并且过于绝对。B 项,张冠李戴,选项中说思想史是最中国化的理论,原文说的是“在中国书论画论中有一种据说是最中国化的理论” 。C 项,根据对原文最后一段的理解,选项中“实际上并不正常”的说法属于无中

26、生有。3思想史上的空白与书画论中的空白有何不同?请简要概括。(6 分)答: 参考答案:缘起不同:前者源于叙述者的判断失误,觉得写作无从措手,不得不出现空白;后者源于艺术家自觉的艺术追求。结果不同:前者没有反映思想史的真实,使得叙述不连贯,也不能给人以深刻的意味;后者蕴含了丰富的内容,给读者留下了体验和想象的空间,凸显了意趣。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12 分)伊格尔顿曾经概括了西方文学批评的三个阶段:“全神贯注于作者阶段(浪漫主义和十九世纪);绝对关心作品阶段(新批评);以及近年来注意力显著转向读者阶段。 ”(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 ,伍晓明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7

27、年版)我们通常简单地表述为注重作家、注重作品、注重读者三个阶段。中国的文学批评很难作出如此清晰的划分。大部分时间,中国文学批评的兴趣集中于作品、作家以及二者的关系。关注作品是文学批评的起始。享受文学之余,我们很快会产生一个疑问:那些称之为“文学”的文本为什么具有如此的魔力,以至于人们为之如痴如醉,悲喜交加?文学批评首先负责解释这个问题。其次,一部作品拥有哪些深层的涵义?一首诗歌展示了一幅山水意象图,一部长篇小说叙述了几个家族的恩怨情仇,这一切之所以打动了整个社会,作品背后还隐藏了哪些普遍的意义?相当多的时候,批评家试图用理论的语言将这些隐藏的意义转述或者翻译出来。无论是解释作品的魔力还是解释作

28、品的意义,批评家很快把目光转向了作家。作家是作品之父,他们拥有令人景仰的天才造就了一个文学王国。这种天才是从哪里来的?可否传授给他人?所有试图投身文学的人无不关心这个问题。这时,作家的社会身份、阶级地位、经济收入以及他们的家谱、作息时间、饮食起居、婚姻和绯闻、在什么地点以何种方式写作等等无不纳入研究范围。这个意义上,批评家已经无形地接受了一个观念:作品的意义来自作家的创造,作家是文学的中心。这就是伊格尔顿所形容的浪漫主义阶段。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批评学派来说,作品或者作家无不置于历史环境制造的社会关系之中给予考察。批评家认为,一部成功的作品多半再现了历史的某种聚焦点。虽然仅仅是几个人物,一

29、段家世,若干悲欢离合,但是,这些故事最大限度显示了历史运动哪些阶级或者阶层即将消亡,哪些人拥有未来,如此等等。历史的表象芜杂纷乱,文学凝聚了历史的精髓。作家之所以具有洞察历史的慧眼,与他的出身、文化教育、意识形态背景密切相关。总之,解释一个作家的文学才能时,社会历史批评学派很少考虑神秘的天赋,而是将才能的来源与作家栖身的社会文化联系起来。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批评学派拥有一套剖析社会历史的术语范畴,例如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生产力、生产关系、阶级与阶层、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等等。相对地说,精神分析学派对于这一套术语范畴不感兴趣。精神分析学派的术语范畴是恋母情结、意识、无意识、超我、现实原则、本能、力

30、比多,等等。这显然不是概念的差异,而是研究问题的方向不同。(节选自南帆文学批评:视角与问题)4下列对“文学批评”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学批评有三个阶段:一是关注作者阶段,二是关心作品阶段,三是注意力显著转向读者阶段。B文学批评在起始阶段更关注作品,因而中国文学批评的兴趣便集中于作品、作家以及二者的关系。C文学批评需要解释“文学”的文本为什么具有吸引人的魔力以及一部作品拥有哪些深层涵义等问题。D文学批评进入浪漫主义阶段后,批评家更关注作品,认为作品的意义来自作家的创造,作品是核心。解析:选 C A 项,不是所有文学批评都如此,仅限西方文学批评。B 项,强加因果。D 项,原文中有

31、“批评家很快把目光转向了作家” “作家是文学的中心” 。5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批评家总是试图用理论的语言来解释文学作品之所以能打动整个社会的原因,并试图转述或者翻译出来作品背后所隐藏的那些普遍的意义。B社会历史批评家认为,一部成功的作品往往会聚焦历史的某个点,哪怕仅仅是几个人物,一段家世,若干悲欢离合,也最大限度地显示了历史的运动。C社会历史批评学派认为作家之所以具有洞察历史的慧眼,与他的出身、文化教育、意识形态背景密切相关,与作家栖身的社会文化不可分割。D如果说社会历史批评学派关注文学才能与作家栖身的社会文化的关系,那么,精神分析学派调转方向,对个人纷繁复杂的内部

32、精神世界更感兴趣。解析:选 A A 项,原文说的是“相当多的时候,批评家试图用理论的语言将这些隐藏的意义转述或者翻译出来” ,而选项强加了因果关系。6作家丁玲说过“祥林嫂是非死不可的” ,联系所学课文并参考选文,从社会历史或精神分析的角度理解丁玲这句话的内涵。(6 分)答: 解析:根据对文本的理解,筛选文本的信息可知,社会历史角度可从人物与历史文化的关系和作家对社会的认识两方面作答。精神分析角度可从人物心理认同和没有认识到造成她悲剧命运的根源这两方面作答。参考答案:社会历史:祥林嫂是旧中国封建社会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其一生坎坷悲惨,她不仅受到封建主义政治上、经济上的压迫,更遭受封建礼教与神

33、权迷信的残酷精神虐杀;生活在旧社会最底层的她,几经抗争非但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反而最终被吞噬。作家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洞察了主人公悲剧命运的社会文化本质,她的悲剧是历史的必然。精神分析:祥林嫂对于封建礼教给她的迫害与摧残进行的抗争,恰恰是对封建礼教和迷信的无意识认同,这是导致她死亡的重要原因。处世过于被动和自身的无知使她失去了生的意志和本能。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9 分)20世纪的中国文学,基本是在作为一个框架的“中国”内部展开,是对这个框架内部的个人或群体的书写,而此框架本身并未成为作家们自觉描写的对象。 “中国”可以表现为人,可以表现为山川大地,可以表现为辽阔的疆土,也可以表

34、现为悠久的历史。但综合来看,对“中国”的书写表现出发散性的特点, “中国”基本并未作为一个理论概念,更很少作为一个文明体得到呈现。当下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被命名为“新时代” ,这一命名具有深远的文明史意义。而作为创造新文明之主体的“中国” ,将越来越鲜明地成为一个意蕴深远的理论概念,成为我们向远方眺望的基本视野。由这种视野出发的新时代文学,也将具有越来越鲜明的纵深感,并最终在客观上将自身发展成为表现新时代之本质性和整体性的史诗。“新时代”具有深远的文明史意义,这并不是说中国进入新时代后,就化解了所有的矛盾和问题,以一种文明的完成时态而存在。新时代对新文明的创造是一个正在展开的过程,这个未有穷期的

35、动态过程包含一种内在的张力,即它一方面在本质上表现为批判、推动现有文明进程的创造性和超越性,另一方面又在具体的现实问题上表现出一系列矛盾。立足于现实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来展开文学世界,这是 20世纪中国文学的传统,也是当下文学的基本特点。置身于社会矛盾的漩涡中,将自己的笔投向现实问题的更深处,揭示复杂的人性和丰富的痛苦,这应该是作家的底线,也是作家良知的根本体现。直面矛盾,直面现实,从文学内部思考同时代的重大问题,也正是 20世纪中国文学的基本传统。在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内容的转化会带来文学题材和美学形态的变化,比如乡土文学的式微、都市文学的兴盛、生态文学和科幻文学的涌现等。但是, “真诚地,深

36、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 “写出国人的灵魂” ,这些由鲁迅所高扬的伟大的现实主义精神,仍将是新时代作家不可忘记的创作指南。而且随着人民在物质和精神生活上更普遍更深入的要求的提出,也由于生产力不充分尤其是不平衡的状况的存在,社会矛盾给人的内心刻下的印痕更为深隐也是可能的。这就更要求新时代的作家继续“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 。“新时代”给当下文学所带来的挑战还表现在,作家如何在自己的作品中去触及乃至包含“新时代”所具有的文明史意义这一议题。而当我们意识到新文明的担纲者只能是“中国”这一综合性的主体的时候,则问题又转化为新时代的作家如何在自己的作品中理解和阐释“中国” ,抑或如何以“中国”更

37、准确地说,如何以“文明中国”为基本视野来展开自己的作品世界。(摘编自周展安文学的“文明中国”视野与纵深感)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20 世纪中国文学基本是在“中国”内部展开,很少关注海外其他文明体的发展情况。B因为“中国”将越来越鲜明地成为一个意蕴深远的理论概念,所以新时代文学也将具有越来越鲜明的纵深感。C20 世纪以来,许多中国作家在展开文学世界时都会立足于现实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D新时代的作家应当继续直面现实,解决矛盾,这是时代发展对文学创作提出的要求。解析:选 C A 项,无中生有,原文第一段写“20 世纪的中国文学,基本是在作为一个框架的中国内部展

38、开” ,并没有表述有关海外其他文明体的问题。B 项,强加因果,二者之间并无因果关系。D项, “解决矛盾”错,原文说的是“直面矛盾” 。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第一段指出 20世纪的中国文学存在不足,未能将“中国”作为一个文明体加以充分呈现。B第二、三段详细阐释了新时代具有的文明史意义,为论述当下文学发展提供了依据。C第四、五段针对新时代给当下中国文学所带来的挑战,从两个维度分别进行了剖析。D文章分析了当下中国文学所面临的问题,呼吁作家要关注时代发展,回应时代诉求。解析:选 B B 项, “详细阐释了新时代具有的文明史意义”错误,第二、三段只指出“新时代”的命名具有文明史意义,并未对新时代具有的文明史意义进行详细阐释。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新时代既具有创造性和超越性等根本属性,又在具体现实问题上表现出一系列矛盾。B新时代文学在表现新时代本质性和整体性的同时,其自身也将在客观上发展为史诗。C作家应关注文学题材和美学形态所产生的变化,也应在作品中体现良知,守住底线。D以“文明中国”为基本视野进行的创作,一定程度上将体现新时代所具有的文明史意义。解析:选 A A 项,混淆概念。选项中的“既又”是新时代对新文明的创造过程的特点,而不是新时代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语文高考 > 一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