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一轮地理:课时跟踪检测(二十)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容量(含解析)

上传人:好样****8 文档编号:7351 上传时间:2018-08-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一轮地理:课时跟踪检测(二十)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容量(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一轮地理:课时跟踪检测(二十)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容量(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一轮地理:课时跟踪检测(二十)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容量(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一轮地理:课时跟踪检测(二十)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容量(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一轮地理:课时跟踪检测(二十)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容量(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课时跟踪检测(二十)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容量一、单项选择题(2018盐城测试)读我国某城市人口增长模式图,回答 12 题。1图 1 所示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状况最接近图 2 中的( )A甲点 B乙点C丙点 D丁点2该城市今后应采取的发展措施是( )A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B制定鼓励生育的政策,提高出生率C完善对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工作D挖掘资源潜力,积极扩大生产规模解析:1.D 2.C 第 1 题,从图 1 中可以看出,该城市出生率为 9左右,死亡率为8.5左右,则自然增长率为 0.5左右,为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读图 2 可知丁点最符合。第 2 题,从图 1 可以看出,该城市为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人

2、口增长缓慢,可能面临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不足、社会养老负担重等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完善对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工作,所以 C 项正确;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迁入可以缓解劳动力不足问题,但可能不适合该城市对劳动力质量的需求;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政策,该城市无法制定鼓励生育的政策;该城市劳动力不足,不适合扩大生产规模。(2018南京模拟)如图为 N 市 20112015 年人口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 34 题。3下列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地理事物,正确的是( )A甲老年人口比例B乙出生率C丙人口自然增长率D丁死亡率4据图中信息可知,N 市( )A人口增长模式处于传统型阶段B2012 年以来人口总量先增加后减少

3、C人口容量受政策影响逐渐增大D需要进一步健全养老保障制度解析:3.B 4.D 第 3 题,据图,甲乙曲线的数值差等于丁,且丁为负值,说明乙为出生率、甲为死亡率、丁为自然增长率。丙的变化与人口自然增长率(丁) 大致呈负相关,因此为老年人口比重。第 4 题,该市人口呈现负增长,因此人口数量逐步减少。据图可知,2013 年后,该市人口老龄化不断增长,因此需要进一步健全养老保障制度。(2018苏北四市摸底)目前,中国人口总量约为美国的 4.3 倍,预计 2050 年中美两国人口总量分别为 14.17 亿和 4.03 亿。如图为中国和美国适龄劳动人口(1564 岁) 数量变化预测图。读图回答 56 题。

4、5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2014 年适龄劳动人口数量中国与美国相等B2014 年非劳动人口比重中国远大于美国C2050 年适龄劳动人口数量中国比美国少D2050 年非劳动人口比重中国比美国大6针对图示适龄劳动人口的变化趋势,当前我国应当( )调整计划生育政策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引进外籍劳工A BC D解析:5.D 6.A 第 5 题,解决本题的关键是两个纵坐标的区分,中国读左侧坐标,美国读右侧坐标。2014 年中国适龄劳动人口 10 亿左右,美国 2 亿左右,明显不等,A 项错误;2014 年,可以参考目前数字,中国人口是美国的 4.3 倍,中国适龄人口是美国的约5 倍,

5、所以中国的适龄劳动人口比重大于美国,因此非劳动人口的比重就小于美国,B 项错误;2050 年中国的适龄劳动人口数量约为 7.5 亿,而美国不到 2.5 亿,C 项错误;2050年中国的非劳动人口比重为(14.177.5) /14.17,约为 47%,而美国非劳动人口的比重为(4.032.48)/ 4.03,约为 38%,D 项正确。第 6 题,中国人口众多,目前不适宜引进外籍劳工,A 项正确。(2018南京模拟)如图为 20002010 年唐山市和苏州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读图回答78 题。7关于两市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苏州市少儿人口比例显著上升B2010 年 4049 岁人口数唐

6、山市比苏州市多C唐山市人口规模增幅较苏州市大D苏州市人口结构趋于年轻化8造成两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唐山市人口自然增长迅速B苏州市就业机会多,吸引年轻人迁入C唐山市人口死亡率高D苏州市人口寿命长,老年人口多解析:7.D 8.B 第 7 题,据图分析,图示为两市人口状况,只表示不同年龄段人口数量,不能表示苏州市少儿人口比例显著上升,A 项错误。 2010 年 4049 岁人口数唐山市比苏州市少,B 项错误。唐山市人口数量小于苏州市,人口规模增幅较苏州市小,C 项错误。读图可知,20002010 年苏州市 60 岁以上老年人口增长较少,青壮年人口增加较多,苏州市老龄人口增长比唐

7、山慢,所占比重减少,人口结构年轻化,D 项正确。第 8 题,苏州市人口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的原因是外来务工人员大量迁入。二、双项选择题(2018徐州、连云港、宿迁质检) 如图为我国 2015 年人口年龄结构图(人口样本:21 312 241 人) 。读图回答 910 题。9我国当前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及其影响是( )A青壮年人口比重大,就业压力大B老年人口比重大,养老负担重C少年儿童比重过高,教育负担重D外来移民多,影响正常社会秩序10当前我国正在实施的人口政策是( )A鼓励提前退休,增加青年人口就业B实行延迟退休,减轻养老负担C推行二孩政策,减缓人口老龄化D提倡晚婚晚育,控制人口增长解析:9.A

8、B 10.BC 第 9 题,据图中数据分析可知,青壮年人口比重大,就业压力大;老年人口比重大,养老负担重。第 10 题,当前我国正在推行二孩政策、实行延迟退休,目的是为了减缓人口老龄化、减轻养老负担。(2018宿迁测试)水资源限制度是表示不同地区人口分布的水资源适应程度,数值越大表明水资源限制性愈强。读 2000 和 2010 年中国水资源限制度图(%),回答 1112 题。1120002010 年期间,我国水资源限制度变化表明( )A人口超载地区在增加B水量盈余地区在增加C多数省份水资源短缺D人水平衡关系趋于紧张12下列可以从根本上降低人口分布的水资源限制度的措施有( )A采取开源与节流等措

9、施增强区域水资源承载力B科学引导人口由水资源超载地区向水资源盈余地区迁移C在人口高度集聚的城市地区要平均分布人口D缩减工业规模,禁止人口向水资源超载地区流动解析:11.AD 12.AB 第 11 题,据图可知,相对于 2000 年,2010 年的“全国总人口” 、 “超载地区总人口”与“实际超载人口”三项指标数值都增加了,但“超载地区总人口”与“实际超载人口”指标数值增加幅度大于“全国总人口” ,说明人口超载地区在增加、水量盈余地区在减少,故 A 对、B 错。据图可知, “水资源限制度”随着时间推移呈现增大趋势,而题干中的信息水资源限制度“数值越大表明水资源限制性愈强” ,说明中国的“人水平衡

10、关系趋于紧张” ,故 D 项正确;而 C 选项的信息根据题干及图中信息无法判断。第 12 题,据图分析可知,中国“人水平衡关系趋于紧张”根本上是因为水资源超载地区人口的增加。降低人口分布的水资源限制度的有效措施之一就是分流人口“科学引导人口由水资源超载地区向水资源盈余地区迁移” ,另一个措施就是增加水资源的供应量“采取开源与节流等措施增强区域水资源承载力” 。故 A、B 正确。而“在人口高度集聚的城市地区要平均分布人口”与“缩减工业规模,禁止人口向水资源超载地区流动”的措施不符合常理,在现实中很难实现。三、综合题13(2018启东中学测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下表是 2000 年第五次人口

11、普查和 2010 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国大陆人口数据。年龄结构 /%项目 总人口0 14 岁 1560 岁以 60 岁上每 10 万人大学程度人数/ 人城镇人口比重/%2000 年 12.66 亿 22.89 67.15 9.9 3 611 36.092010 年 13.39 亿 16.6 70.15 13.26 8 930 47.1(1)20002010 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进一步_(上升或下降),人口增长模式已转变为_型;从表中数据还可以看出我国人口总体素质在_。(2)指出 2010 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反映出来的人口问题。(3)根据此表,试提出提高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措施。解析:第(1)题,读统

12、计表可知,2010 年与 2000 年相比,我国 014 岁人口占比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进一步下降,人口增长模式转变为现代型模式,从表中数据看出我国每 10万人大学程度人数增加,说明人口素质总体提高。第(2)题,从 2010 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来看,我国 1560 岁人口比例增加,占比较大,说明劳动力比重大,就业压力大,同时60 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增大,人口老龄化严重,我国虽然人口增长模式已经转变为现代型,但是由于基数大,每年新增人口仍然较多。第(3)题,提高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措施主要从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角度分析。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包括资源状况、对外开放程度、消费水平等,可以采用加大

13、科技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人口素质,节约资源;加大开放程度;提倡绿色低碳生活等。答案:(1)下降 现代 提高( 或上升)(2)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多;青壮年人口比重大,就业压力大,就业困难;老年人口比重上升,老龄化速度加快,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社会负担加重。(3)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人口素质,节约资源;加大地区开放程度,充分利用区外资源;倡导绿色低碳生活。14新疆各区域环境承载力存在巨大差异,其中准噶尔盆地南部最高,其次为伊犁河谷、塔里木盆地北部、准噶尔盆地北部、塔里木盆地西部、东疆地区,塔里木盆地南部最低。结合图示信息完成下列问题。(1)分析准噶尔盆地南部环境承载力最高

14、的原因。(2)为提高塔里木盆地南部的环境承载力,当地应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3)在新疆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为 32 人/平方千米,目前已达 13 人/平方千米,有人认为“为促进该区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不宜限制人口” ,但对人口环境学颇有研究的赵先生却认为这种看法不妥,试为赵先生的说法提供依据。解析:第(1)题,从图中提供的信息看,准噶尔盆地南部石油、煤等资源富集,说明经济基础相对较好;有国际铁路通过,同时区域首府乌鲁木齐也位于这里,说明交通便利,对外开放程度高。这些都是其区域环境承载力高的原因。第(2)题,提高区域环境承载力的措施,必须围绕影响环境承载力的因素及区域环境、资源特点分析。塔里木盆地南

15、部是新疆区域环境承载力最低的地方,该地位于高大山脉的阴坡,热量条件受限,位于沙漠边缘,水分条件受限。明确了区域发展的制约条件,再结合影响环境承载力的因素,即可理清正确的答题思路。第(3)题,赵先生的观点是基于环境承载力的内涵与当地生态环境特点两方面考虑的。最大可能人口密度反映了当地的环境承载力,实际的人口密度必须低于这一数值;新疆是我国目前人口增长率相对较高,人口增长较快的区域,如不加以控制,人口密度很快会逼近极限值;从环境角度分析,新疆气候干旱,生态环境的稳定性较差。答案:(1)矿产资源丰富,经济基础较好;交通便利,对外开放程度高。(2)防治土地沙漠化;加速节水工程建设,发展节水农业;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实行农牧结合;发展经济。(3)环境承载力决定人口的最大容量,如果人口密度达到最大值,不但会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会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该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人口增长较快,因此应控制人口;新疆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地理 > 地理高考 > 一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