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拔高卷之文言文阅读
《中考语文拔高卷之文言文阅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拔高卷之文言文阅读(19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文言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与山巨源绝交书(节选)稽康 吾新失母兄之欢,意常凄切。女年十三,男年八岁,未及成人,况复多病。顾此悢悢 ,如何可言!今但愿守陋巷,教养子孙,时与亲旧叙离阔,陈说平生,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志愿毕矣。足下若嬲 之不置,不过欲为官得人,以益时用耳。足下旧知吾潦倒粗疏,不切事情,自惟亦皆不如今日之贤能也。若以俗人皆喜荣华,独能离之,以此为快。然使长才广度,无所不淹 ,而能不营,乃可贵耳。若吾多病困,欲离事自全,以保余年,此真所乏耳。若趣 欲共登王途,期于相致,时为欢益,一旦迫之,必发狂疾。自非重怨,不至于此也。野人有快炙背 而美芹子者欲献之至尊虽有区区之意亦已疏 矣。愿
2、足下勿似之。其意如此,既以解足下,并以为别。嵇康白。(选自古文鉴赏辞典 )(注释)嵇康:魏晋著名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山巨源,名涛,嵇康的朋友,后投靠朝廷。二人均为“竹林七贤”之一。悢悢(ling) ;悲恨。嬲(nio):纠缠。淹:通。趣(c):急于。快炙背:对太阳晒背感到快意;美芹子:以芹菜为美味。疏:不切合事理。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顾此悢悢(顾念,想到)B今但愿守陋巷(只,仅仅)来源:Zxxk.ComC乃可贵耳(于是,就)D自非重怨,不止于此也(如果)2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 (限断三处)野 人 有 快 炙 背 而 美 芹 子 者 欲 献
3、之 至 尊 虽 有 区 区 之 意 亦 已 疏 矣。3这是嵇康给山巨源的一封回信。从内容推测,山巨源之前写信给嵇康的主要意图是什么?4嵇康和山巨源都属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列,本是同道之友,最后愤然绝交,从中你读出嵇康怎样的性格和志趣,请简要分析。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张顺,民兵部将也。襄阳受围五年,宋将出重赏募死士,得三千。求将,得顺与张贵,俗呼顺曰“矮张” ,贵曰“竹园张” 。俱智勇,素为诸将所服,使之为都统。出令曰:“此行有死而已,汝辈或非本心,宜亟去,毋败吾事。 ”人人感奋。汉水方生,发舟百艘,稍进团山下。越二日,进高头港口,结方陈,各船置火枪、火炮、炽炭、巨斧、劲弩。
4、夜漏下三刻,起矴出江,以红灯为识。贵先登,顺殿之,乘风破浪,径犯重围。黎明抵襄城下。城中久绝援,闻救至,踊跃气百倍。及收军,独失顺。越数日,有浮尸溯流而上,被介胄,执弓矢,直抵浮梁,视之顺也,身中四枪六箭,怒气勃勃如生。诸军惊以为神,结冢敛葬,立庙祀之。张贵既抵襄,襄帅吕文焕力留共守。贵恃其骁勇,欲还郢。刻日既定,乃别文焕东下,点视所部军,洎登舟,帐前一人亡去,乃有过被挞者。贵惊曰:“吾事泄矣,亟行,彼或未及知。 ”至勾林滩,渐近龙尾洲,遥望军船旗帜纷披,贵军喜跃,举流星火示之,军船见火即前迎,及势近欲合,则来舟皆北兵也。元兵得逃卒之报,据龙尾洲以待之。贵战已困,出于不意,杀伤殆尽,身被数十枪
5、,力不支见执,卒不屈,死之。(节选自宋史卷四百五十,略有改动)1下列句中的“以”与“据龙尾洲以待之”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固以怪之矣 B以中有足乐者C杀之以应陈涉 D固国不以山溪之险2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在解救襄阳受围的战斗中,张贵做先锋,张顺殿后,最终他们迅速突围。B襄阳城中已经很久没有救援了,士兵们听闻援军到,士气顿时高涨百倍。C张贵抵达襄阳后,主帅吕文焕极力挽留他共同守护襄阳,但张贵拒绝了。D元军得到了叛逃士兵的消息,在龙尾洲附近设了埋伏,张贵当场战死。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来源:ZXXK毋败吾事 败: 贵恃其骁勇 恃: 举流星火示之 示: 身被数
6、十枪 被:4翻译下列句子。 俱智勇,素为诸将所服,后使之为都统。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 ,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 怯耳。 ”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 ”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胯下,匍匐。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汉五年正月,徙齐王信为楚王,都下邳。信至国,召辱己之少年令出胯下者以为楚中尉。告诸将相曰:“此壮士也。方辱我时,我宁不能杀之邪?杀之无名,故忍而就於此。 ”(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注释:无行:没有善行,
7、品行不端。中情:内心的实际情况。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1)又不能治生商贾 贾:_(2)若虽长大 若:_2翻译下面的句子。(1)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胯下,匍匐。_(2)方辱我时,我宁不能杀之邪?_3读完选文,你认为韩信是个怎样的人?_4选文主要运用了哪种写法刻画韩信?请简要分析。_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欲食半饼喻譬如有人,因其饥故,食七枚煎饼。食六枚半已,便得饱满,其人嗔恙 ,以手自打,而作是言:“我今饱足,由此半饼。然前六饼,唐 自捐弃,设知半饼能充足者,应先食之。 ”【注释】嗔恙:忿悔,恼怒。唐:徒,白白地。1解释句中加点词语。(1)念无与为乐者(_)(2)但少闲人如吾两
8、人者耳(_)(3)食六枚半已(_) (4)设知半饼能充足者(_)2把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_(2)我今饱足,由此半饼。然前六饼,唐自捐弃。_3这个故事讽刺了怎样的人?_五、古文阅读。与朱元思书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
9、日。五柳先生传陱渊明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 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1)猛浪若奔: (2)千转不穷: (3)亲旧知其如此: (4)造饮辄尽: 2翻译下列语句。(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
10、窥谷忘反。(2)好读书,不求甚解。3为了表现富春江的“异水” ,文 章主要采用了_和_的修辞手法;为了表现五柳先生的与众不同,文章较多地采用了_句式。4甲文和乙文的主人公在思想情趣上有什么共同点?试做简要分析。六、阅读下列两则文言文,完成小题。炳烛 夜读晋平公问于师旷曰: “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暮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 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 乎?”平公曰:“善哉!”【注释】炳烛:点烛。 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昧行:在黑暗中行走。孙权劝学初,权
11、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 :“孤岂 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1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1)恐已暮矣: (2)盲臣安敢戏君: (3)及鲁肃过寻阳: (4)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3)但当涉猎,见往事耳。3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_,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_。 (每处所填不超过
12、 5 字)4两文都是谈学习的,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来源:文言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与山巨源绝交书(节选)来源:稽康 吾新失母兄之欢,意常凄切。女年十三,男年八岁,未及成人,况复多病。顾此悢悢 ,如何可言!今但愿守陋巷,教养子孙,时与亲旧叙离阔,陈说平生,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志愿毕矣。足下若嬲 之不置,不过欲为官得人,以益时用耳。足下旧知吾潦倒粗疏,不切事情,自惟亦皆不如今日之贤能也。若以俗人皆喜荣华,独能离之,以此为快。然使长才广度,无所不淹 ,而能不营,乃可贵耳。若吾多病困,欲离事自全,以保余年,此真所乏耳。若趣 欲共登王途,期于相致,时为欢益,一旦迫之,必发狂疾。自非
13、重怨,不至于此也。野人有快炙背 而美芹子者欲献之至尊虽有区区之意亦已疏 矣。愿足下勿似之。其意如此,既以解足下,并以为别。嵇康白。(选自古文鉴赏辞典 )(注释)嵇康:魏晋著名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山巨源,名涛,嵇康的朋友,后投靠朝廷。二人均为“竹林七贤”之一。悢悢(ling) ;悲恨。嬲(nio):纠缠。淹:通。趣(c):急于。快炙背:对太阳晒背感到快意;美芹子:以芹菜为美味。疏:不切合事理。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顾此悢悢(顾念,想到)B今但愿守陋巷(只,仅仅)C乃可 贵耳(于是,就)D自非重怨,不止于此也(如果)【答案】C【解析】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
14、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C 项“乃可贵耳”中的“乃”是“才”的意思。句意是:那才是可贵的。2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 (限断三处)野 人 有 快 炙 背 而 美 芹 子 者 欲 献 之 至 尊 虽 有 区 区 之 意 亦 已 疏 矣。【答案】野 人有 快 炙 背 而 美 芹 子 者/ 欲 献 之 至 尊/ 虽 有 区 区 之 意/亦 已 疏 矣。【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
15、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本题依据句意和“者” “虽”等词语综合分析即可句读。句意是:山野里的人以太阳晒背为愉快且以芹菜为最美的食物,想把它献给君主,虽然出于一片至诚,但却太不切合实际了。据此,正确的句读是:野人有快炙背而美芹子者/欲献之至尊/虽有区区之意/亦已疏矣。3这是嵇康给山巨源的一封回信。从内容推测,山巨源之前写信给嵇康的主要意图是什么?【答案】举荐嵇康做官, (接替山巨源的职位) ,使他为朝廷所用。4嵇康和山巨源都属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列,本是同道之友,最后愤然绝交,从中你读出嵇
16、康怎样的性格和志趣,请简要分析。【答案】嵇康断然拒绝山巨源想要举荐他入朝为官的做法,坚决表示不愿出仕,言辞颇为尖锐,甚至到了与山巨源绝交的地步,可见嵇康具有放任不羁、独立不移的个性,是一个性格刚直的人;其次嵇康鄙弃官场, “愿守陋巷,教养子孙” ,可见其安贫乐道、淡泊名利、愿意回归自然的高洁志趣。【解析】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要抓住刻画人物的各种描写手法来分析;从叙写的事件上来分析;把人物放到一定的背景环境中去分析;注意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从文章中叙写嵇康断然拒绝山巨源想要举荐他入朝为官的做法淡泊名利的人;从回决出仕的言辞颇为尖锐,甚至到了与山巨源绝交的地步放任不羁、性格刚直的人;从“今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语文 拔高 文言文 阅读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72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