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新突破专题15:生活类记叙文(含解析)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69615 上传时间:2019-06-23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78.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新突破专题15:生活类记叙文(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2019届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新突破专题15:生活类记叙文(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2019届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新突破专题15:生活类记叙文(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2019届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新突破专题15:生活类记叙文(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2019届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新突破专题15:生活类记叙文(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9届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新突破专题 15 生活类记叙文【考点突破】生活类记叙文是以人们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记叙文,以记叙生活经历描写生活场景为主,是中考的必考内容,大多数中考语文试题每年必考,题量大,分值高,选材范围广,大都选自课外。生活类记叙文与其他类型记叙文一样,主要有五种表达方式:(1)叙述:是表述时间过程的艺术。把人物的经历和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表达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表达方式。 (2)描写:是展示空间状貌的艺术。是对人物的外貌、动作,事物的性质、形态和景物的状貌、变化所作的具体刻画和生动描摹。 (3)议论:是谈看法的说理艺术。根据作品写出自己的见解或

2、道理.(记叙文中的议论往往起画龙点睛,深化中心,揭示记叙目的和意义的作用)。 (4)抒情:是抒发倾吐的流露宣泄艺术。是作者通过作品中心人物表达主观感受,倾吐心中情感的文字表露,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两种。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间接抒情是在叙述、描写、议论中流露出爱憎感情。(5)说明:是科学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告知艺术。是用简明的语言、客观而准确地解说事物或阐述说事理的一种表达方式。中考记叙文和小说阅读题的解答主要从三方面着手:一是概括文章的内容,抓住以下几个要点:(1)把握记叙文的要素,以写事为主的应明确写什么事,写人为主的应明确写什么样的人。(2)把握关键性语句,揣摩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人、事。

3、(3)分析层与层之间的关系,理清文章脉络,然后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二是弄清记叙文和小说的结构特点及表现形式。掌握以下划分段落的方式:(1) 以时空变化划分;(2) 以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来划分;(3) 按记叙内容的变化来划分;(4) 按描述角度的变化、事情发展的阶段来划分;三是在文段内容和结构上,以中心、主题、文意相联系(思想感情)来回答。 (1)总分总,文段在开头:总起全文、为下文做铺垫、形成悬念、奠定感情基调、照应题目;(2)文段在中间:承上启下、照应上文、引起下文;(3)文段在结尾:总结全文或照应主题或首尾呼应、深化主题、升华主题。一、记叙顺序的作用顺叙:指记叙的时候按

4、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来写,前因后果、条理很清楚。倒叙:指记叙的时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把先发生的事情写在后面。先把结局说出来,吸引读者了解其起因和过程。插叙:指在记叙过程中,需要插入另一些有关的情节,再接着叙述后来的事情。 (1)插入的内容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 (2)有时会起到解释说明。 (3)使文章脉络清晰。 (4)结构紧凑。插叙一般不作为文章中心。补叙:指行文中用三两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运用补叙,有助于更好地表达主题,使文章结构完整,行文跌宕起伏,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分叙(平叙):分叙法是指叙述两件或两件以上的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发生的事情,也

5、叫平叙法。句式(语气)二、四种句式的作用陈述句:陈述句又分为肯定的陈述句和否定的陈述句,简称为肯定句,否定句。疑问句:疑问句是按照句子的语气分出来的一个类,它与陈述句、感叹句、祈使句的最大区别就是它的疑问语气。疑问句是问一些事情的。疑问主要有四大句型,一般疑问句、选择疑问句、特殊疑问句和反意疑问句。感叹句:汉语中的感叹句,属于汉语四大句类的一类(其他三类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 。带有浓厚的感情的句子。它表示快乐、惊讶、悲哀、厌恶、恐惧等浓厚的感情。感叹句一般用降调,句末都用叹号(!)表示。祈使句:祈使句表示请求、命令、建议等等。谓语 动词一律用原形。句子中通常 不用主语,句末用 惊叹号或

6、者句号,用降调。三、修辞手法的作用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说明文中的打比方。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如: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

7、致,意思相关联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 作用:增强语言气氛,加强表达效果。 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朗朗上口,有音乐美感。 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句子。 反复的种类: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如: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连续反复) 好像失了三

8、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间隔反复)设问: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作用: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让读者更加注意这个问题所表达的效果。 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反问:则是无疑无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 如: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引用:现成的话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 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落后” ,我们应该记住这一真理。借代: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全体、整体代部分

9、。 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先生,给现钱,袁世凯,不行么?反语: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如:(清国留学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 例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臧克家有的人 )运用对比,必须对所要表达的事物的矛盾本质有深刻的认识。对比的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应该有互相对立的关系,否则是不能构成对比的。四、标题含义与作用(1)是全文的线索

10、;(2)题目点明中心;(3)引起读者阅读兴趣;(4)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或季节或/天气或/地点等;(5)点明主要人物及其特点;(6)点明主要事件;(7)题目有双关义;(8)与结尾相互照应等。标题含义往往包含表层意思和深层意思。五、开头结尾的作用开头作用: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提纲挈领,渲染气氛,奠定基调,埋下伏笔,设置悬念,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答题时要从“内容” “形式”两方面分析其作用。这些仅是术语,答题时需根据文章从内容、结构、效果等方面作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运用。结尾作用:照应开头(题目)与开头相呼;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或揭示中心,深化主题,升华主旨;若有省略号,言有尽而

11、意无穷;若有描写,含蓄点明中心。六、叙事情节的作用(1)概括主要事件。答题提示:抓住文中六要素,从主人公的角度表述,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有什么结果。 (2)人物感情变化轨迹。答题提示:从文中找出描述心理的词语。(3)时间或空间的变化。 (4)具体的人、事物或某句话的作用。 (5)某某人物感情的变化。七、语言表达的作用答题技巧:表达技巧+具体分析+表达效果(感情)1某一细节描写在文中的作用。衬托、对比、烘托铺垫,表现人物品质、心理、情感,对情节发展的作用。 心理活动:如感动、感激、愧疚、自责、喜悦等,一定要答出原因。2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答题技巧: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描写。其中自然环境

12、(景物)描写主要作用是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等。如自然环境(或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一般是两点以上:(1)点明某某季节某某/时间某某/地点某某/天气;(2)渲染某某气氛; (3)反衬(或烘托)某某人的某某心情/品质。 (4)为下文某某情节发展作铺垫(或预示了下文的某某情节,或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3a.开头的句子:一般从内容、结构两方面作答,如表达了什么意思,点明题旨、引起下文、为下文故事发展做铺垫、设置悬念等。b.结尾的句子:一般从内容、结构两方面作答,如表达了什么意思,解

13、释了什么道理,点明主旨、深化主题,照应开头,含蓄、卒章显志、使文章结构完整等 c.过渡的句子: d.用了特殊修辞的句子。4.运用修辞方法的句子的赏析:修辞手法的使用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使人或物的特征带回突出。八大修辞及其表达效果:比喻:生动、形象;拟人:人格化、生动化、形象化;排比:加强语言气势,使某种感情更加强烈;反问:加强语气;反复:强调;对比:突出其中一个;对偶:句式整齐,结构统一;夸张:极力表现事物某种特征。  (运用时要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另外,主旨句的赏析应从主旨句在文中的作用(点明中心主题,贯穿全文)入手,或者从句子本身的作用、所表达的具体情感入手。5对含有某个特殊词语

14、的句子理解:赏析时,应扣住词义、语境来具体表述词语所表现的人或物的特征,表述人物的思想感情6,巧设悬念:记叙文写作中,可以先把文章后面将要表现的内容,先在前面作一个提示,但不马上解答,以引起读者的好奇兴趣,产生急于看下去的迫切心情,这样文章的开头,我们称为巧设悬念。它的好处是能避免结构上的单调,使文章的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一线串珠:记叙文的线索是贯穿全文、将材料串连起来的一条主线,它把文章的各个部分联结成一个统一、和谐的有机体。如果说丰富而生动的材料是一颗颗珍珠,那么线索就是将这些珍珠串连起来的一条线。记叙文的线索主要有实物、人物、事件、时间、地点以及以作者的思想感情等。无论采取哪种线索,

15、都必须从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体现各种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出发,灵活巧妙地确定。以小见大:就是以小题材表现大主题的方法。生活中有些材料看起来似乎很平常,但却包含了深刻的意义。 “一滴水也可以反映太阳的光辉” 。只要善于透过现象发现本质,小材料同样能反映深刻的主题。【真题精解】一、 (2018四川成都)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811题。自行车之歌苏 童我父亲的那辆自行车是六十年代出产的永久牌,黑色车身,造型憨厚坚固。从我记事到八十年代离家求学,我父亲一直骑着它早出晚归。星期天的早晨,我总是能看见父亲在院子里用纱线擦拭他的自行车。现在我是以感恩的心情想起了那辆自行车,因为它曾经维系着我的生命。童年多病,许

16、多早晨和黄昏我坐在父亲的自行车上来往于去医院的路上。曾经有一次我父亲用自行车带着我骑了二十里路,去乡村寻找一个握有家传秘方的赤脚医生。我难以忘记这二十里路,大约十里是苏州城内的那种石子路、青石板路,另外十里就是乡村地带如海浪般起伏的泥路了。我像一只小舢板一样在父亲身后颠簸,而我父亲就像一个熟悉水情的水手,也尽量让自行车的航行保持通畅。多少中国人对父亲的自行车怀有异样的亲情!多少孩子在星期天骑上父亲的自行车偷偷地出了门!去干什么?不干什么,就是去骑车!我记得我第一次骑车在苏州城漫游的经历。我去了市中心的小广场,小广场四周有三家电影院,一家商场。等我从商场出来,突然感到十分恐慌:我发现广场空地上早

17、已成为一片自行车的海洋,毎辆自行车看上去都像我们家的那一辆。我拿着钥匙在自行车堆里走过来走过去,头脑中一片晕眩,我觉得许多半新不旧的“永久”自行车的坐垫和书包架上,都散发出我父亲和我自己身上的气息。一九八年我中学毕业前夕,父亲给我买了一辆自行车。他说你假如考不上大学,这车就给你上班用。但我考上了。我父母又说,车放在家里,等你大学毕业了,回家工作后再用。后来我大学毕业了,却没有回家乡工作。于是我父母脸上流露出一种失望的表情,说:那就只好把车托运到南京去了,反正还是给你用。一个初秋的下午,我从南京西站的货仓里找到了从苏州托运来的那辆自行车。车子的三角杠都用布条细致地包缠着,是为了避免装卸工的野蛮装

18、卸弄坏了车子。我摸了一下轮胎,鼓鼓的,托运之前一定刚打了气,这么周到而细致的事情一定是我父母合作的结晶。因为我知道,从这一天起,生活将有所改变,我有了自行车,就像听到了奔向新生活的发令枪,我必须出发了。那辆自行车我用了五年,是一辆黑色的凤凰牌自行车,与我父亲的那辆“永久”何其相似。自行车国度的父母,总是为他们的孩子挑选一辆结实耐用的自行车,他们以为它会陪伴孩子们的大半个人生。但现实既令人感伤又使人欣喜,五年以后自行车被一个偷车人骑走了。我几乎是怀着一种卸却负担的轻松心情,跑到自行车商店里,挑选了一辆当时流行的十速跑车,是蓝色的,是我孩提时代无法想象的一辆漂亮的威风凛凛的自行车。这世界变化快包括

19、我们的自行车,我们的人生。许多年以后我仍然喜欢骑着自行车出门,我仍然喜欢打量年轻人的如同时装般新颖美丽的自行车,有时我能从车流中发现一辆老“永久”或者老“凤凰”,它们就像老人的写满沧桑的脸,让我想起一些行将失传的自行车的故事。 我曾经跟在这么一辆老“风凰”后面骑了很长时间,车的主人是一个五十来岁的男人,他的身边是一个同样骑车的背书包的女孩,女孩骑的是一辆目前非常流行的橘红色山地车,很明显那是父女俩。两辆自行车在并驾齐驱的时候仿佛也在交谈黑色的老“凤凰”说:你走慢一点,想想过去!橘红色的山地车却说:你走快一点,想想未来!(有删改)8.作者满怀深情回忆有关“自行车”的往事,原因是什么?请联系全文,

20、分点概括作答。(4分)9.文章第段空缺处原有一段描写,下面给出的哪一个选项更适合填入?请结合文章内容,作出判断并简述理由。(4分)A.我骑上我的第一辆自行车离开了车站的货仓,初秋的阳光洒在南京的马路上,仍然热辣辣的,我的心也是热的。B我骑上我的第一辆自行车离开了车站的货仓,初秋的清风拂过我的脸颊,轻轻地踩着踏板,我的心也是轻松的。10.如何理解第段画线句“但现实既令人感伤又使人欣喜”?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明。(4分)11.文末用三个段落写一对陌生父女,这样结尾有何妙处?请结合全文进行赏析。(6分) 二、 (2018浙江衢州)文学作品阅读小偷车夫和老头 萧红木柈 车在石路上发着隆隆的重响。出了

21、木柈场,这满车的木柈使老马拉得吃力了!但不能满足我,大木柈堆对于这一车木柈直像在牛背上拔了一颗毛,我好像嫌这柈子太少。“丢了两块木柈哩!小偷来抢的,没看见?要好好看着,小偷常偷柈子十块八块也能丢。 ”我被车夫提醒了!觉得一块木柈也不该丢,木柈对我才恢复了它的重要性。小偷眼睛发着光又来抢时,车夫在招呼我们:“来了啊!又来啦!”郎华招呼一声,那竖着头发的人跑了!“这些东西顶没有脸,拉两块就得啦吧!贪多不厌,把这一车都送给你好不好?”打着鞭子的车夫反复地在说那个小偷的坏话,说他贪多不厌。在院心把木柈一块块推下车来,那还没有推完,车夫就不再动手了!把车钱给了他,他才说:“先生,这两块给我吧!拉家去好烘

22、火,孩子小,屋子又冷。 ”“好吧!你拉走吧!”我看一看那是五块顶大的他留在车上。这时候他又弯下腰去,弄一些碎的,把一些木皮扬上车去,而后拉起马来走了。但他对他自己并没说贪多不厌,别的坏话也没说,跑出大门道去了。只要有木柈车进院,铁门栏外就有人向院里看着问:“柈子拉(锯)不拉(锯)?”那些人带着锯,有两个老头也扒着门扇。这些柈子就讲妥归两个老头来锯,老头有了工作在眼前,才对那个伙伴说:“吃点么?”我去买给他们面包吃。柈子拉完又送到柈子房去。整个下午我不能安定下来,好像我从未见过木柈,木柈给我这样的大欢喜,使我坐也坐不定,一会跑出去看看。最末老头子把院子扫得干干净净的了!这时候我给他工钱。我先用碎

23、木皮来烘着火夜晚在三月里也是冷一点,玻璃窗上挂着蒸汽。没有燃灯,炉火颗颗星星地发着爆炸,炉门打开着,火光照红我的脸,我感到例外的安宁。我又到窗外去拾木皮,我吃惊了!老头子的斧子和锯都背好在肩上,另一个背着架柈子的木架,可是他们还没有走,这许多的时候,为什么不走呢?“太太,多给了钱吧?”“怎么多给的!不多,七角五分不是吗?”“太太,吃面包钱没有扣去!”那几角工钱,老头子并没放入衣袋,仍呈在他的手上,他借着离得很远的门灯在考察钱数。我说;“吃面包不要钱,拿着走吧!”“谢谢,太太。 ”感恩似的他们转过身去走了,觉得吃面包是我的恩情。我愧得立刻心上烧起来,望着那两个背影停了好久,羞恨的眼泪就要流出来,

24、已经是祖父的年纪了,吃块面包还要感恩吗?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萧红散文集【注释】该篇创作于一九三五年三月至五月间,之前萧红从封建地主家庭出走,在哈尔滨过着饥寒交追、漂泊无定的生活。柈:bn,大块木柴。8用下列诗句批注阅读本文的感受,恰当的一项是(    )A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B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C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9运用表格中提示的方法,结合描写车夫或老头言行的语句,具体分析他们的形象特点。方法提示 形象分析推敲词语,如动词、副词、语气助词等 推敲句子,如句式、句子长度等 推敲说话方式,如称呼、话语量、主动发话与被动应答等 10结合全文,赏

25、析下面这段文字,可以从表达方式、行文节奏、画面色调等角度思考。夜晚在三月里也是冷一点,玻璃窗上挂着蒸汽。没有燃灯,炉火颗颗星星地发着爆炸,炉门打开着,火光照红我的脸,我感到例外的安宁。11萧红和杨绛在各自的文章中都写到了“愧” ,谁的“愧”打动了你?为什么?【附】杨绛老王结尾:“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实战演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扁担的一生范宇在村庄的记忆里,几乎任何时间、任何角落都能见到扁担的身影。挑粪、挑种子、挑谷子、挑土

26、豆、挑橘子农人在土地上的所有倾注与收获,都与扁担密不可分。扁担就是农人的精神脊梁,让他们挑起一个家庭重担的同时,也挑起了一个村庄沉重的历史与殷殷期盼。                 。母亲嫁给父亲时,半背篼谷子便是全部的家当。泥墙茅顶的房子破败不堪,常常在狂风骤雨中摇摇欲坠,只有立于墙角略弯的扁担显得精神抖擞,给人信心与希望。或许,母亲嫁给父亲的勇气,有几分便来自于扁担的抖擞精神。总之,在昼夜有序更替的村庄里,父母用扁担慢慢挑起了生活的担子,就像蚂蚁搬家一样,虽然缓慢,却渐渐挑出了一个家庭的崭新面貌。  

27、;             。20 年前,父亲从山里找到一截不错的木材,正想着用来做点什么呢。身为木匠的舅舅几乎脱口而出扁担。对,扁担!父亲也认为,只有改成一根扁担,才不辜负这上好的木材。说干就干,粗糙的木材到了舅舅手里,不用半天,就变成了一根笔直的扁担。扁担不能太直,太直则易伤肩头和腰。因此,还得将扁担以火烤之后,用外力将之略微压弯成弓形。可这根扁担实在太有骨气了,即便火烤、重压,仍然笔直,没有半点屈服。这根扁担挑起来更吃力,父亲却爱不释手。之后的许多年里,父亲无论挑什么,都用她。有次在挑玉米时,父亲不小心闪了腰,疼了好长一段时间。

28、但父亲并没有放弃她,用汗水和心血一点点浸润着她,渐渐地,她坚硬的心被融化了,挺直的腰板,也弯了下来。父亲挑起扁担来越来越有默契,像与母亲的婚姻一样,虽偶有磕磕绊绊,感情却越来越深厚。她也没有辜负父亲的良苦用心,苦心经营,以顶天立地般的气慨,让一个家庭从贫穷落后走向富足安逸。可这样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少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离开村庄,离开赖以生存的土地,扁担也渐渐地走向了落寞。不少人再也没有回来,在城里买了房子,过上了舒坦的日子。这也让父亲坚信一根扁担能够挑出一个未来的信念,逐渐土崩瓦解。或许,这背后更多是村庄现实的无奈。无论如何,父亲最终选择了离开。曾经朝夕相对的扁担被搁置在了一个冰冷的墙角,孤零

29、零的。说来也奇怪,没有了重压,扁担却一天比一天更弯,弯得像一个苟延残喘的暮年老者。或许,再过几年,抑或十余年,她便将走完一生,彻底告别深爱了一生也奋斗了一生的村庄。这也是农人的一生。九月,村庄又迎来冷冷清清的收获季节。我返城时,碰见正挑着谷子从田边迎面走来的大伯。大伯今年已 60 余岁了,还在田间劳作着。他也曾短暂离开过村庄,却始终没能走出像扁担一样的命运。他仍然坚信着,只要村庄还在,扁担还在,就一定能够扛起生活的重担。甚至,在人烟越来越少的村庄里,不少死守的农人还是坚信 一根扁担仍能挑起一个村庄。这是一种可贵精神,或许它与现实追求早已背道而驰,却让人肃然起敬。(选自襄阳晚报2016 年 3

30、月 3 日,有删改)1.根据上下文,将下面两个句子分别填入文章两段横线处,第段应填(    ) ,第段应填(    ) 。A.这让我有了探索一根扁担一生的浓厚兴趣。B.我的家也是扁担挑起来的。2.阅读文章段,概括补充扁担经历的主要变化过程。 (每空不超过 5 个字)上好的木材              渐弯的扁担              3.作者提到“扁担” ,多次使用第三人称“她” ,有何表达效果? 4.联系上下

31、文,简要分析第段画线句子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他也曾短暂离开过村庄,却始终没能走出像扁担一样的命运。他仍然坚信着,只要村庄还在,扁担还在,就一定能够扛起生活的重担。5.“扁担”在文中有着丰富的内涵,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从 心 所 欲 不 逾 矩莫 言少时,父亲就经常教育我们兄弟:“一定要把字写好!”人生来相貌丑陋,或出身贫困,那是没有办法的事。但字写不好,则完全是个人的原因。我父亲认为,只要肯下功夫,肯勤学苦练,就一定能把字写好。为了说服我们,父亲还举过很多例子。其中一例说,我们的一位先祖,去参加县太爷举办的社饮,因衣衫破旧,被那些身着绫罗绸缎的乡绅慢待

32、。酒过数巡之后,县太爷令众乡绅赋诗写字。乡绅们先是相互推让,继而踊跃献技。我那位先祖在一旁冷笑。有人注意到了,便向县太爷汇报。最后的场面是,我那位先祖将身上的破棉袄甩掉,赤膊捉笔,饱蘸墨水,不是往纸上,而是往那白粉壁上,尽情地挥洒。一时龙飞凤舞,满壁生辉。不但字好,词也好。众人刮目相看,我那先祖也被县太爷请入上席。有一年,我这位先祖,去青州为某大户人家写匾。因东家招待不周,心中郁闷。只写了三个字,尚余一字未写,即呼手腕病发,不能握笔,然后买驴回乡。东家心中大恼,但看看已经写出的那三个字,的确好得不得了,只好忍气吞声,备厚礼来请。我那先祖却礼数次后,终于答应将那剩下的一个字写完。东家请我先祖上车

33、,我先祖道:“上什么车?”东家道:“去写那个字啊。”我先祖笑道:“写一个字,何必跑那么远?”言毕,从炕席下抽出一片纸,用一块破瓦片磨了一点墨,从墙角捡来一支秃笔,蘸墨挥毫,顷刻便成。见东家面有狐疑之色,我那先祖道:“拿回去贴上吧,若有丝毫差错,我从今往后就不写字了。”时隔多日,远隔数百里,只写一个字,如何能保持与那三个字的风韵、气势、大小统一?对此疑问,我父亲的解答是:“他已经把手靠死了!”“靠”是我故乡的土语,大意是经过长期训练,手上已经有了感觉。也就是孔夫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很可惜,现在已找不到我先祖所写的字了,因而也就无法领略他写得到底有多好。尽管我没能在书法方面下功夫,但我父亲

34、这种讲故事式的教育,还是使我从小就对书法多了一些兴趣,对能写出一笔好字的人自然也格外地尊敬和羡慕。(选自读者2017 年第 12 期)1.阅读全文,请概括文中与先祖相关的两件事? 2文中第段写道:“我那位先祖在一旁冷笑。 ”请用第一人称的方式,描述当时先祖冷笑的心理活动。3冯骥才俗世奇人中写到的泥人张和祖父都是俗世奇人,请说说以下两句都运用了怎样共同的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并选取一句进行赏析。(1)我那位先祖将身上的破棉袄甩掉,赤膊捉笔,饱蘸墨水,不是往纸上,而是往那白粉壁上,尽情地挥洒。一时龙飞凤舞,满壁生辉。(2)泥人张:“右手依然端杯饮酒,眼睛也只瞅着桌上的酒菜,这左手便摆弄起这团泥巴来

35、,几个手指飞快捏弄。 ”4请从先祖写字和做人两方面解释“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内涵。5结合文章,谈谈中华毛笔的魅力所在。2019 届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新突破专题 15  生活类记叙文【考点突破】生活类记叙文是以人们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记叙文,以记叙生活经历描写生活场景为主,是中考的必考内容,大多数中考语文试题每年必考,题量大,分值高,选材范围广,大都选自课外。生活类记叙文与其他类型记叙文一样,主要有五种表达方式:(1)叙述:是表述时间过程的艺术。把人物的经历和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表达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表达方式。 (2)描写:是展示空间状貌的艺术。是对人物的

36、外貌、动作,事物的性质、形态和景物的状貌、变化所作的具体刻画和生动描摹。 (3)议论:是谈看法的说理艺术。根据作品写出自己的见解或道理.(记叙文中的议论往往起画龙点睛,深化中心,揭示记叙目的和意义的作用)。 (4)抒情:是抒发倾吐的流露宣泄艺术。是作者通过作品中心人物表达主观感受,倾吐心中情感的文字表露,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两种。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间接抒情是在叙述、描写、议论中流露出爱憎感情。(5)说明:是科学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告知艺术。是用简明的语言、客观而准确地解说事物或阐述说事理的一种表达方式。中考记叙文和小说阅读题的解答主要从三方面着手:一是概括文章的内容,抓住以下几个要点:(1

37、)把握记叙文的要素,以写事为主的应明确写什么事,写人为主的应明确写什么样的人。(2)把握关键性语句,揣摩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人、事。(3)分析层与层之间的关系,理清文章脉络,然后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二是弄清记叙文和小说的结构特点及表现形式。掌握以下划分段落的方式:(1) 以时空变化划分;(2) 以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来划分;(3) 按记叙内容的变化来划分;(4) 按描述角度的变化、事情发展的阶段来划分;三是在文段内容和结构上,以中心、主题、文意相联系(思想感情)来回答。 (1)总分总,文段在开头:总起全文、为下文做铺垫、形成悬念、奠定感情基调、照应题目;(2)文段在中间:承上启

38、下、照应上文、引起下文;(3)文段在结尾:总结全文或照应主题或首尾呼应、深化主题、升华主题。一、记叙顺序的作用顺叙:指记叙的时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来写,前因后果、条理很清楚。倒叙:指记叙的时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把先发生的事情写在后面。先把结局说出来,吸引读者了解其起因和过程。插叙:指在记叙过程中,需要插入另一些有关的情节,再接着叙述后来的事情。 (1)插入的内容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 (2)有时会起到解释说明。 (3)使文章脉络清晰。 (4)结构紧凑。插叙一般不作为文章中心。补叙:指行文中用三两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运用补叙,有助于更好地表达主

39、题,使文章结构完整,行文跌宕起伏,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分叙(平叙):分叙法是指叙述两件或两件以上的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发生的事情,也叫平叙法。句式(语气)二、四种句式的作用陈述句:陈述句又分为肯定的陈述句和否定的陈述句,简称为肯定句,否定句。疑问句:疑问句是按照句子的语气分出来的一个类,它与陈述句、感叹句、祈使句的最大区别就是它的疑问语气。疑问句是问一些事情的。疑问主要有四大句型,一般疑问句、选择疑问句、特殊疑问句和反意疑问句。感叹句:汉语中的感叹句,属于汉语四大句类的一类(其他三类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 。带有浓厚的感情的句子。它表示快乐、惊讶、悲哀、厌恶、恐惧等浓厚的感情。感叹句一般用

40、降调,句末都用叹号(!)表示。祈使句:祈使句表示请求、命令、建议等等。谓语 动词一律用原形。句子中通常 不用主语,句末用 惊叹号或者句号,用降调。三、修辞手法的作用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说明文中的打比方。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如: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夸

41、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 作用:增强语言气氛,加强表达效果。 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朗朗上口,有音乐美感。 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句子。 反复的种类:连续反

42、复和间隔反复,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如: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连续反复) 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间隔反复)设问: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作用: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让读者更加注意这个问题所表达的效果。 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反问:则是无疑无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 如: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引用:现成的话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 如:“虚心使人进步,骄

43、傲使落后” ,我们应该记住这一真理。借代: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全体、整体代部分。 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先生,给现钱,袁世凯,不行么?反语: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如:(清国留学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 例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臧克家有的人 )运用对比,必须对所要表达的事物的矛盾本质

44、有深刻的认识。对比的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应该有互相对立的关系,否则是不能构成对比的。四、标题含义与作用(1)是全文的线索;(2)题目点明中心;(3)引起读者阅读兴趣;(4)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或季节或/天气或/地点等;(5)点明主要人物及其特点;(6)点明主要事件;(7)题目有双关义;(8)与结尾相互照应等。标题含义往往包含表层意思和深层意思。五、开头结尾的作用开头作用: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提纲挈领,渲染气氛,奠定基调,埋下伏笔,设置悬念,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答题时要从“内容” “形式”两方面分析其作用。这些仅是术语,答题时需根据文章从内容、结构、效果等方面作答,具体问

45、题具体分析,灵活运用。结尾作用:照应开头(题目)与开头相呼;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或揭示中心,深化主题,升华主旨;若有省略号,言有尽而意无穷;若有描写,含蓄点明中心。六、叙事情节的作用(1)概括主要事件。答题提示:抓住文中六要素,从主人公的角度表述,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有什么结果。 (2)人物感情变化轨迹。答题提示:从文中找出描述心理的词语。(3)时间或空间的变化。 (4)具体的人、事物或某句话的作用。 (5)某某人物感情的变化。七、语言表达的作用答题技巧:表达技巧+具体分析+表达效果(感情)1某一细节描写在文中的作用。衬托、对比、烘托铺垫,表现人物品质、心理、情感,对情节发展的作用。 心理活动:如感

46、动、感激、愧疚、自责、喜悦等,一定要答出原因。2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答题技巧: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描写。其中自然环境(景物)描写主要作用是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等。如自然环境(或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一般是两点以上:(1)点明某某季节某某/时间某某/地点某某/天气;(2)渲染某某气氛; (3)反衬(或烘托)某某人的某某心情/品质。 (4)为下文某某情节发展作铺垫(或预示了下文的某某情节,或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3a.开头的句子:一般从内容、结构两方面作答,如表达

47、了什么意思,点明题旨、引起下文、为下文故事发展做铺垫、设置悬念等。b.结尾的句子:一般从内容、结构两方面作答,如表达了什么意思,解释了什么道理,点明主旨、深化主题,照应开头,含蓄、卒章显志、使文章结构完整等 c.过渡的句子: d.用了特殊修辞的句子。4.运用修辞方法的句子的赏析:修辞手法的使用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使人或物的特征带回突出。八大修辞及其表达效果:比喻:生动、形象;拟人:人格化、生动化、形象化;排比:加强语言气势,使某种感情更加强烈;反问:加强语气;反复:强调;对比:突出其中一个;对偶:句式整齐,结构统一;夸张:极力表现事物某种特征。  (运用时要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另外,

48、主旨句的赏析应从主旨句在文中的作用(点明中心主题,贯穿全文)入手,或者从句子本身的作用、所表达的具体情感入手。5对含有某个特殊词语的句子理解:赏析时,应扣住词义、语境来具体表述词语所表现的人或物的特征,表述人物的思想感情6,巧设悬念:记叙文写作中,可以先把文章后面将要表现的内容,先在前面作一个提示,但不马上解答,以引起读者的好奇兴趣,产生急于看下去的迫切心情,这样文章的开头,我们称为巧设悬念。它的好处是能避免结构上的单调,使文章的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一线串珠:记叙文的线索是贯穿全文、将材料串连起来的一条主线,它把文章的各个部分联结成一个统一、和谐的有机体。如果说丰富而生动的材料是一颗颗珍珠

49、,那么线索就是将这些珍珠串连起来的一条线。记叙文的线索主要有实物、人物、事件、时间、地点以及以作者的思想感情等。无论采取哪种线索,都必须从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体现各种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出发,灵活巧妙地确定。以小见大:就是以小题材表现大主题的方法。生活中有些材料看起来似乎很平常,但却包含了深刻的意义。 “一滴水也可以反映太阳的光辉” 。只要善于透过现象发现本质,小材料同样能反映深刻的主题。【真题精解】一、 (2018四川成都)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811题。自行车之歌苏 童我父亲的那辆自行车是六十年代出产的永久牌,黑色车身,造型憨厚坚固。从我记事到八十年代离家求学,我父亲一直骑着它早出晚归。星期天

50、的早晨,我总是能看见父亲在院子里用纱线擦拭他的自行车。现在我是以感恩的心情想起了那辆自行车,因为它曾经维系着我的生命。童年多病,许多早晨和黄昏我坐在父亲的自行车上来往于去医院的路上。曾经有一次我父亲用自行车带着我骑了二十里路,去乡村寻找一个握有家传秘方的赤脚医生。我难以忘记这二十里路,大约十里是苏州城内的那种石子路、青石板路,另外十里就是乡村地带如海浪般起伏的泥路了。我像一只小舢板一样在父亲身后颠簸,而我父亲就像一个熟悉水情的水手,也尽量让自行车的航行保持通畅。多少中国人对父亲的自行车怀有异样的亲情!多少孩子在星期天骑上父亲的自行车偷偷地出了门!去干什么?不干什么,就是去骑车!我记得我第一次骑车在苏州城漫游的经历。我去了市中心的小广场,小广场四周有三家电影院,一家商场。等我从商场出来,突然感到十分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语文中考 > 一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