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板块一 现代文阅读,专题三 散文阅读 扣紧时代脉搏,关注人文情怀 第一讲 整体阅读因形悟神,精读散文,知能储备夯基,真题文本认知,散文因语言优美,含意丰富,具有丰富的审美价值而进入高考命题者的视线中。散文阅读要注重两种能力。一、审美鉴赏能力。散文的语言优美、凝练,意蕴丰富,又自由灵活。要注意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言的表达艺术,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二、分析探究能力。散文的特点之一就是思想意蕴丰富深刻,即形散神不散。阅读散文,,要学会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阅读散文作品,应注重价值判断和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
2、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读文流程 第一步:文本初感知,圈点勾画(约4分钟) 1关注标题。 2圈点批注(圈画出关键词句,稍加批注) 需要圈画内容见文中画波浪线处。 第二步:文本再感知,梳理回顾,整体把握(约6分钟),再次阅读文本,完成下列指令。 1找要素:这篇文章主要涉及的“散文要素”有哪些? 答案:这是一篇生活杂感类散文。作者由“实”入“虚”,从身边的人、事、景物入手,赋予“窗子”丰富的内涵。文中涉及的“散文要素”主要有有形的窗子、无形的窗子,生活在窗子之内的“我”和“我们”,以及“他”和“他们”。,2找线索:本文的行文线索是
3、什么?作者是如何将其贯穿全文的? 答案:“窗子”是本文的行文线索,作者沿着这条线索,由自家的“铁纱窗”写起,写到玻璃窗、扇形的六边形的窗子,最后写到“无形的窗子”。,3寻文眼:这篇文章的文眼是哪些句子? 答案:“不管你走到哪里,你永远免不了坐在窗子以内的”,“那无形中的窗子是仍然存在的”。,4品情感:说说这篇文章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作者以窗子为中心,简笔勾勒了很多底层人物:送煤的,送米的,自来水、电灯、电话公司来收账的,厨子的朋友,赵妈的丈夫,表达了对生活在下层百姓的同情,对与他们隔膜的自责。,5析哲理:作者在本文中寄寓了深厚的哲理,请简要分析。 答案:作者作为知识分子,是“窗子
4、以内”的人的代表,她化“我”为“你”正是一种如鲁迅一样的自我解剖,是文人的“良心”的自觉。在“窗子以外”生存着无数为生计奔波的人,他们的苦难,是我们“窗子以内”的人难以理解的,需要我们真心体会。,第三步:由题读文,逆向阅读,把控思路(约10分钟)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二段描写窗外四个乡下人的背影,笔触细致,表露出观看者对他们的陌生与好奇,并引发下文关于窗子内外的感叹。 B既然所有活动的颜色、声音、生的滋味,永远都只在窗子之外,那么通过健康的旅行,领略了名胜古迹和风土人情,就会获得深刻的认识。,C本文写“时髦的学者”架上“科学的眼镜”,到陌生的地方
5、“瞭望”,是以调侃的方式来讥刺他们的“考察”不过是浮光掠影罢了。 D开头的“话从哪里说起”一句看似多余而突兀,但读完全文之后,就会明白作者正是从那种渺茫之感开始梳理自己思路的。,逆向阅读,寻找文本对应处: A项涉及文本第 段; B项涉及文本第 段; C项涉及文本第 段; D项涉及文本第 段。 素养点: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解析:由最后一段中的“没想到不管你走到哪里,你永远免不了坐在窗子以内的”“所看到的多半则仍是在你窗子以外,隔层玻璃,或是铁纱只是千万别高兴起来说什么接触了,认识了若干事物人情,天知道那是罪过”等表述可知,“窗子”一直存在,通过健康的旅行,获得深刻的认识的想法并不能
6、实现。,答案:B,2结合全文,说明文中“窗子”的含意。 逆向阅读,寻找文本对应处: 该题的答案要点主要涉及哪些文段? 形成答案 “窗子”是文章的重要物象,答案要点涉及全文。,解析:窗子是文章的重要物象,回答本题要答出“窗子”的表层含意和深层含意(象征意义)。表层含意好回答,就是实实在在的窗子,深层含意要在理解、概括文章段落内容的基础上作答。文章写到窗子之外的四个乡下人的背影、平原山峦麦黍、外院的日常琐事杂音、旅行中也带着各种用品的学者,文章始终流露出窗子以内的知识分子对窗外真正生活的陌生与隔阂,造成这种隔阂的是观念的差异。综合以上分析,就可以答出窗子的深层含意了。,答案:指具体的窗子,如铁纱窗
7、、玻璃窗,分隔了不同的生活场景;指“无形的窗子”,即心态与观念的限制,造成了自我与外部世界的隔膜。 素养点:概括作品的形象和内涵。,3作者交替使用“你”和“我”两个不同的人称,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态度?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逆向阅读,寻找文本对应处: 该题的答案要点主要涉及哪些文段? 形成答案 此题的命题也是综合全文来命制的,因此答案要点也涉及全文。,解析:回答此题离不开对文章主旨的把握。文章所表现的是窗子内的“我”及“学者”对窗子外的凡俗生活、世态人情的陌生和隔阂,包括“我”在内的学者厌烦这种沉闷的生活,试图通过旅行去看更好的风景、了解风俗人情,实际上仍然保持着自己的“学者”习惯,与真正生活依然
8、存在隔阂。那么“我”和“你”的转换,是在揭露一类人,也是在批评自己。“你”是拉开距离的客观描写,“我”是在反思自己。,答案:转“我”为“你”,“你”成为自我观察与描写的对象,蕴含着作者冷静审视的态度;使用“你”的同时,又使用了“我”,蕴含着作者的自嘲与反思。 素养点: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1外面的世界真精彩。 2生活不只是苟且,还有诗与远方。 3人要有悲悯情怀。 4要学会关注弱势群体,关注底层人的生活。 5审视自我,解剖灵魂。 6走出孤独与自我,展现美好人生。 7亲吻阳光,走近自然。 8让爱洒满人间。,知识点一 散文的文体特征 一、散文的定义 现代散文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9、 广义的散文,是指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是指诗歌、小说、戏剧以外的所有具有文学性的散行文章。除以议论抒情为主的散文外,还包括通讯、报告文学、随笔杂文、回忆录、传记等文体。,狭义的散文是指文艺性散文,它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这是我们考试中所使用的概念。散文具有记叙、议论、抒情三种功能,与此相应,散文可分为记叙性散文、议论性散文和抒情性散文三种。 二、散文的基本特征 1基本特征:“形散神不散”。“形散”指散文的取材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方法不拘一格。“神不散”指散文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明确而集中。,2内容上的特征:作者把
10、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活经验,通过状物、记人、写景等方式表达出来。 3形式上的特征:(1)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议论熔为一炉;(2)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3)从侧面暗示,发挥读者的想象力;(4)行文自由,结构灵活。,知识点二 散文的分类 一、写景状物类 写景状物散文是一种篇幅短小、题材广泛,通过描写特定的景或物的形态、色彩、神韵等特点,来表现作者内心情感、人生理想和生活情趣的散文。 1体裁特点 其主要特点有: (1)既描绘景物的色彩、形状、声音,让景物具有立体感,也调动自己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多种感觉描摹景物,突出其可感性。,(2)既变换观察角度,让景物形态具有全景感,也描
11、写景物变化,突出景物形态的丰富性。 (3)既运用虚实结合手法,扩大想象空间,也运用比喻、对比等手法,突出景物特点。 (4)情景关系富于变化。,(5)常见的结构形式 静赏式:进入景点依次静赏赏景联想离开景点。 特点:赏景的缘由;多角度的写景;使用联想,用抒情的方式来深化主题。 情索式(以情味线索来连缀景物):情的缘起情的积蓄由情及人情的归结。 特点:看似写景,实则借景抒情。将景物特征分解成若干方面,从这几个方面进行抒情。,象征式:物的概述物的性格由物及人。 特点:用物来象征人,形在写物,旨在写象征之人;卒章显志;篇末点题。 怀念式:睹眼前景思从前景(人、事)抒怀念情。 特点:借联想和想象写怀念之
12、物,表达寄托的情思。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从一景联想到相关的另一景,且另一景中寄托着作者的主要情感。,2表现手法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如荷塘月色中:本文在写景、抒情的结合上有独到之处。作者在对自然美的描写和赞美中,渗透着自己孤高的情志、深沉的感慨和对美好自由的向往。在苦闷中的作者“难得后来片刻逍遥”,欣赏荷塘月色的淡淡喜悦中,夹杂着作者不满黑暗现实但又无法超脱现实的淡淡的哀愁,正是这个基调给优美的荷塘月色披上了一件朦胧恬静的轻纱。作者的感情和景物的色彩融合无间。,托物言志、象征,如囚绿记中:囚绿记这篇文章所述之事发生在卢沟桥事变后,地点又是烽烟四逼中的旧都,这就很自然地使读者联想、体味到这“永远
13、向着阳光生长”“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常春藤,正是我们多灾多难而又坚忍不拔的民族的象征,体味到作者祝福它“繁茂苍绿”中所包含的对民族的光明前景的信念。,二、议论说理类 以发表议论,阐述道理为主的散文,称为议论说理散文。议论说理类散文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领悟,是人的思想火花在生活过程中的表现,它不是靠“三论”(论点、论据、论证),而是借助于感性具象来阐述道理。议论说理散文包括杂文、小品文、随笔、哲理散文等。,1文体特点 (1)内容的丰富性 议论性散文因写作时如天马行空,自由无羁,材料往往庞杂而丰富,这就使得语言内容充实,言之有物,充分显示出知识性和趣味性,厚重耐读,更易于打动读者。 (2)语言的形象性
14、 它与一般议论文相比,文学色彩更浓厚,整体的文学性高于一般的议论文,往往用形象的语言来表达观点,议论生动、形象,很有感染力。,(3)形式的多样性 在表现形式上,议论性散文更加自由灵活,无拘无束,可记叙可议论,可描写可抒情,可引经据典,可发表见解。描写使内容形象具体,记叙使列举材料清楚真实,议论使文章富于思辨、观点鲜明、主题明确,抒情则使文章更真切感人。写作时可使用多种修辞手法,运用多种句式,使文章语言精辟、文辞华美,最大限度地表现自己的文字功底,展示自己的文采。,2表现手法 议论、象征、以小见大,如信条中:“信条”是人们信守的准则,一般是抽象的哲理性语言。写这样的文章容易板起面孔,旁征博引,失
15、之形象;然而本文篇幅短小,所阐述的主题集中,见解新颖独到。作者从小事入笔,以小见大,平凡中寓意深刻。文章把复杂问题简单化,而且讲得机智、幽默、充满温情,容易为人们所接受,并乐于去实践。,三、文化游记类 文化游记散文是指将科学研究的“理”与文学创作的“情”结合起来,或讲述文化知识,或感悟文化现象,或评析世态人情,既充满思考的智性,又不乏文化关怀和个人感受,行文缜密而不失活泼,结构自由而不失谨严的一类散文。,1体裁特点 (1)取材上的文化性 即所写对象是文化意味突出、文化含量丰富的社会现象或自然景观,多借助名人、文化古迹,咏史怀人,阐发作者对此的认识和评价,有时在此基础上联系现实,借古讽今,引发人
16、们对历史、现实、人生、社会的深沉思考。 (2)文化意识的强烈性 即明确地从文化角度和文化意识来表现对象。,(3)文化解剖具有穿透力 即以独立的文化思考和深刻的文化思想来解剖事物的特征和发掘现象的本质。在行文上具有文化韵味,主要体现在语言风格上。 (4)文化游记散文和抒情散文存在交叉关系 如作者在记游过程中常常通过写景状物表达自己的情感。但是,大部分因景抒情的散文,景常常只是一个引发感情的触发点,而游记则不论抒情色彩如何浓郁,总要摹山拟水,总要描述自然景观和与之相联系的人文景观。,2表现手法 (1)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多种方式综合运用;(2)联想想象;(3)借古讽今。如都江堰中:作者对所游览过
17、的景物描写具体、生动,如对都江堰水流的描写,先写声音,再写作者的感觉,然后再写水流翻卷咆哮的壮观,使读者有置身浩荡水流面前的感觉。与一般的游记不同,本文作者不是单纯地描写自然景观,而是立足现代,对历史上人物与事件进行审视,并做出纵横捭阖的评说,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使文章具有较强的思辨色彩,在人文感受方面能给读者以较大启迪。,作为文化散文的代表,余秋雨的散文总能站在历史的高度,以宏阔的视角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得出富有启示性的结论,给人一种睿智和大美,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经验和文化传统的严肃思考。阅读这类文章,我们要善于借助联想和想象,理解文章的内涵,品味作者抒发的情感。,四、写人记事类
18、 写人记事类散文是指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人物、事件为主要表述对象,借写人记事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感情、感悟的散文。写人的散文,着意于刻画人物鲜明的思想性格;记事的散文,致力于发掘所叙之事的实质。 1体裁特点 (1)写人记事类散文以叙述和抒情为主要表达手段,叙述多是日常生活较为平淡的人、事。,(2)记事散文很少有单一、完整、曲折的故事情节,常将若干零碎、琐屑的生活片段组合成篇,而这些片段又以一线贯串,来反映一个主题;记事散文所记之事一般来说都比较平凡,讲究以小见大。写人散文所写或是一个人,或是几个人,或是一类人,或是几类人,甚至是几者的综合。人物形象的塑造通常是通过叙事、人物描写来完成的。 (
19、3)写人、叙事往往不可分离,文中的人、事都来自生活,而并非虚构。无论写人还是叙事,其目的都是抒发感情,阐明事理。 (4)写真人真事,不虚构不夸饰,语言朴实,感情真切。,2表现手法 包含所有叙述描写手法。如背影中:整篇文章的抒情气氛是很浓的,但作者并没有用浓墨重彩去着意渲染。本文所记的都是日常生活中的一连串细小的事情:奔丧、送行、看行李、讲价钱、拣位子、穿铁道、爬月台、买橘子等,但作者在叙事和描写中抓住了最能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语言动作,用朴实的语言直抒胸怀,表达父子间的感情。如写父亲“攀”“缩”“倾”的爬月台的动作,父亲,赤诚的爱子之心、儿子的无限感动,都融合在这一系列的动作描写之中了。又如父亲买橘回来,离开前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当父亲的背影找不着时,“我的眼泪又来了”,这些叙述、描写中都饱含感情。有时作者也直接抒情,如“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表现了我的自责、追悔之情。“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抒发了对父亲的深切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