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控指导】高中语文(福建)人教版必修4课件:7 李清照词两首

上传人:好样****8 文档编号:6878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PPTX 页数:29 大小:611.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控指导】高中语文(福建)人教版必修4课件:7 李清照词两首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测控指导】高中语文(福建)人教版必修4课件:7 李清照词两首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测控指导】高中语文(福建)人教版必修4课件:7 李清照词两首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测控指导】高中语文(福建)人教版必修4课件:7 李清照词两首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测控指导】高中语文(福建)人教版必修4课件:7 李清照词两首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7* 李清照词两首,一片落叶,一声雁叫,一滴秋雨,一盏青灯,李清照都能编织成华美的词章。读着它,我们似乎嗅得到青梅的幽香,感受得到卷帘的西风,听得见阶前滴雨,看得见梧桐落叶、昏黄孤灯。她的忧,她的愁,她的才情和遭遇,都成了中国古代文学中最能滋润人心的文字。,新课助读,自主梳理,本课所选的两首词分别为李清照前后两个时期的作品,它们反映了李清照不同时期的生活与心态,呈现出不同的韵味、格调。醉花阴这首词是李清照前期的怀人之作。李清照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便“负笈远游”,深闺寂寞,她深深思念着远行的丈夫。这年,时届重九,人逢佳节倍思亲,她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据说:“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明诚。明诚叹

2、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明诚诘之,答曰: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正易安作也。”(见元伊世珍琅嬛记),新课助读,自主梳理,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名作,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尤其是作者那哀婉的凄苦情,不知感动过多少人。当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南渡避难的过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作者写下了声声慢这首词。 李清照(1084约1155),济南(今山东济南)人,号易安居士。其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

3、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有漱玉词。,新课助读,自主梳理,李清照是我国宋代著名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是苏轼的学生,官至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藏书甚富,善属文,工于辞章。母亲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很有文学修养。由于生于书香门第,李清照在家庭熏陶下小小年纪便文采出众,对诗词散文书画音乐无不通晓,以词的成就最高。词清新委婉,感情真挚。18岁嫁给宰相赵挺之之子赵明诚,琴瑟谐和,生活美满安逸。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宋室南渡,李清照的生活发生剧烈变化,词风也前后迥异。前期反映闺中生活感情、自然风光、别思离愁,清丽明快;后来因为丈夫去世再加上亡国伤痛,词风

4、变为凄凉悲痛,抒发怀乡悼亡情感,也寄托了强烈的亡国之思。,新课助读,自主梳理,1.注字音,新课助读,自主梳理,2.解多义,新课助读,自主梳理,3.辨活用,4.分古今,5.明句式 东篱把酒黄昏后(倒装句) 帘卷西风(倒装句),新课助读,自主梳理,6.积名句 (1)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李清照醉花阴)(2015四川高考) (2)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2015浙江高考、2014江西高考) (3)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2013天津高考) (4)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李清照声声慢)

5、(2013山东高考、2010福建高考) (5)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李清照醉花阴)(2011江西高考),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1.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点评:此三句从夜间着笔,先点明节令:“佳节又重阳。”随之,又从“玉枕纱厨”这样一些具有特征性的事物与作者特殊的感受中写出了透入肌肤的秋寒。“凉初透”,兼写秋夜萧瑟与心境凄冷,暗示女主人公的心境。而贯串“永昼”与“半夜”的则是“愁”“凉”二字。深秋的节候、物态、人情已宛然在目。这是构成下阕“人比黄花瘦”的原因。 2.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点评:这两句写作者在重阳节傍晚于菊圃前把酒独酌的情景,衬

6、托出作者无语独酌的离愁别绪。“东篱”,是菊圃的代称,语出陶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有暗香盈袖”一句,化用了古诗十九首“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句意,“暗香”,菊花的幽香;“盈袖”,因饮酒时衣袖挥动,菊花的香气充盈衣袖。重阳佳节,把酒赏菊,本来极富情趣,然而丈夫远游,作者孤寂冷清,无法排遣对丈夫的思念。,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3.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点评:这三句设想奇妙,比喻精彩,是词的主旨所在,共同创造出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怀人的境界。作者匆匆离开东篱,回到闺房,瑟瑟西风把帘子掀起,作者顿时感到一阵寒意,联想到把酒相对的菊花,顿感人不如菊花之意。“销魂”

7、,指因愁苦、悲哀而神伤。“西风”,秋风,给人以悲凉之意,这与作者的心境十分相合。“人比黄花瘦”的“瘦”与最初一句的“愁”遥相呼应,相辅相成:“愁”是“瘦”的原因,“瘦”是“愁”的结果,贯串全篇的愁绪到这里用一个“瘦”字得到了最集中、最形象的体现。,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4.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点评:开篇的“寻寻觅觅”反映作者心中若有所失的精神状态。环境孤寂,心情空虚,无可排遣寄托,就像有什么东西丢掉了一样。这东西,可能是流亡以前的生活,可能是丈夫在世时的爱情,还可能是心爱的文物。它们似乎是遗失了,又似乎本来就没有。这种心情,近似姜夔所谓的“人间别久不成悲”。这

8、就不能不使人产生一种“寻寻觅觅”的心理。这三句形象、委婉、细致地表达了作者在遭受深创巨痛后的愁苦之情。七组十四个叠字,犹如信手拈来,看似平平淡淡,实则显示了作者高超的文字功底。十四个字无一“愁”字,却写得字字含愁,声声是愁,造成了一种如泣如诉的音韵效果,由浅入深、文情并茂地描写出了女主人公寂苦无告的凄凉心境。,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5.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点评:这几句以大雁的候鸟特征和“信使”身份,引发联翩情思。闻声望雁,是作者意在转移视听,寻求精神寄托。雁从北方来,勾起了她对故国、故乡、亲人及往昔乐事的追怀,而追怀又与眼下的孤凄处境形成强烈反差,于是国破家亡之痛

9、涌上心头。“旧时相识”是在伤心中生发的错觉,这错觉又引发了她对夫妻两地传书、诗词赠答美好生活的回想,并勾起她因国破、家亡、夫死而产生的无限痛楚。,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1.醉花阴和声声慢两词中都写到“黄花”这一意象,其含义和表达的情感是否相同?试做分析。 提示:醉花阴中,作者以“有暗香盈袖”的黄花,象征自己的美好年华;虽“人比黄花瘦”,但不失孤芳自赏的潇洒。在这首词中,作者把花和人联系起来,借“花”之“瘦”象征“人”的“憔悴”,表达自己的相思之苦、闲愁之深。声声慢中“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也写到了“黄花”,黄花是写实的,菊花枯萎凋落,落瓣纷纷,堆积了一地,花都憔

10、悴了,没人摘花送给自己。花开花落是自然现象,也是悲欢离合的人事的象征。这里既隐含着对生命将逝的悲哀,又表现了作者晚年孤苦飘零的愁境。,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2.声声慢一词,通过哪些意象和手法,表现了作者晚年的凄苦漂泊之情? 提示:在声声慢一词中,作者选用了淡酒、秋风、过雁、黄花、细雨、梧桐六个意象,并将这些易于引人伤感的意象连同秋风、秋雨、黄昏、窗口交织在一起,与词的开头三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相衬托,一层层剥落作者失落、孤单、凄苦的心境。在这首词中,这些意象引发的联想与作者心中原有的伤感情愫暗相吻合,再加上作者选用的低沉悲凉的词调,不难让人体会到作者在丈夫病

11、逝后孑然一身、国破家亡、颠沛流离时的孤苦与凄凉,达到了以形传神、以有限传无限的艺术效果。,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3.醉花阴和声声慢都是写“愁”的名篇,两者在写“愁”上有什么不同? 提示:(1)醉花阴以“愁”发端,声声慢以“愁”作结。醉花阴以愁发端,一开篇就愁云笼罩:重阳无阳,有高难登,诗兴难发,此一愁也;丈夫远离,独饮闷酒,此二愁也;秋风飒飒,菊残人瘦,此三愁也。三种愁思聚于一处,借酒浇愁,不胜酒力,酒醒之后愁绪更浓。声声慢在篇末托出一个“愁”字,赋予了它更深广、厚重的内涵:丧夫之痛、亡国之悲、孀居之苦、沦落之愁以及一个女人在那个时代的所有无助与无奈而这些“怎一个愁字了得”!

12、,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2)醉花阴中所见的愁是迷蒙而华丽的,声声慢中所见的愁是孤寂而凄清的。醉花阴通过摹愁态、绘愁容,抒写了一位敏感多情的少妇在重阳佳节对远方丈夫刻骨铭心又委婉动人的相思之情;声声慢通过设愁境、布愁景,抒发了一个凄惶孤孀饱经国破、家亡、夫死、离乱的孤独寂寞、悲凉愁苦的心绪。,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层层衬托、渲染离愁的醉花阴 “薄雾浓云”布满整个天宇,用环境的凄冷,衬托出作者内心的凄凉。“瑞脑销金兽”,写出了时间的漫长无聊,侧面写作者独自一人的寂寞无聊。又从“玉枕纱厨”这样一些具有特征性的事物与作者特殊

13、的感受中写出了透入肌肤的秋寒,暗示词中女主人公的心境。深秋的节候、物态、人情,已宛然在目。上阕不言相思,尽用相思之物、景来衬托。下阕的“酒”“西风”也无不起了衬托的作用。“举杯销愁愁更愁”,面对良辰美景,作者所独自啜饮的却是相思的“苦酒”,西风则只能吹得自己心“冷”。作者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中,加入自己浓重的感情色彩,景为情设,情因景生,使客观环境和人物内心的情绪融合交织。,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巧用叠字、创意出奇的声声慢 声声慢首句连用七组叠字,包含恍惚、寂寞、悲伤三层递进的意境,真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妙。这十四个字妙就妙在有层次,妙在细腻曲折地道出了思妇之情。心中不定,若有所失

14、,所以“寻寻”;寻而未得,可心里不相信就这么没了,于是“觅觅”,仔细寻找;左右搜索不见所觅之物,终于明白此物今生是再也找不着了,顿时觉得房栊寂静,空屋无人,“冷冷清清”;“冷冷”,只是身体的感觉,“清清”,则是内心逐渐升起的凉意;凉意渐浓,郁结于心,又继之以“凄凄”;这沉积在心底的凄清像铅块般沉重,于是“惨惨”;此时肠痛心碎,伏枕而泣,心中之痛,只有“戚戚”二字可以形容。这样步步写来,自疑而信,由浅入深,几多细腻!不然,为追求叠字之巧,必定带来堆砌的弊病,一涉及堆砌,就弄巧成拙了。所以“觅觅”不可改在“寻寻”之上,“冷冷”不可移置“清清”之下,而“戚戚”又必居最末。这样细腻曲折的心情,只有女词

15、人才写得出。,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下阕又用“点点滴滴”两组叠字,赢得历代读者的赞叹。“点点滴滴”一语,极富“顿挫凄绝”之感。当作者正在为落花惋惜、为自己忧苦之时,偏偏又下起了雨;雨点打在梧桐叶上,啪啪地响着,一直到黄昏都没停止。这里,作者只写雨点打在梧桐叶上的情形,然而我们可以想象得出,在凄苦的作者听来,这雨点却又像打在自己的心上,一滴滴,一声声,无休无止,是那么执拗而强烈地敲击着、震颤着作者的心扉,也让读者不能自抑!,美文品读,素材积累,乱世中的美神(节选) 梁 衡 李清照的悲剧就在于她是生在封建时代的一个有文化的女人。作为女人,她处在封建社会的底层。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她

16、又处在社会思想的制高点,她看到了许多别人看不到的事情,追求着许多人不追求的境界,这就难免有孤独的悲哀。,美文品读,素材积累,本来,2 000多年封建社会,来来往往有多少人都在心安理得、随波逐流地生活。你看,北宋仓皇南渡后不是又夹风夹雨、称臣称儿地苟延了152年吗?尽管与李清照同时代的陆游愤怒地喊道:“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朝中的大人们不也是照样做官,照样花天酒地吗?你看,虽生乱世,有多少文人不是照样手摇折扇,歌咏风月,琴棋书画了一生?你看,有多少女性,不学什么辞藻,不追求什么爱情,不是照样生活?李清照却不,她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责,念国家大事;以女人之身,求人格平等、爱情之尊。无论

17、对待政事、学业,还是爱情、婚姻,她决不随波,决不凑合,这就难免有了超越时空的孤独和无法解脱的悲哀。她背着沉重的十字架,集国难、家难、婚难和学业之难于一身。凡封建专制制度所造成的政治、文化、道德、婚姻、人格方面的冲突、磨难都折射在她那如黄花般瘦弱的身子上。,美文品读,素材积累,一如她的名字所昭示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从骨子里讲,李清照除追求民族气节和政治上的坚定外,还追求人格的超俗。她总是清醒地持着一种做人的标准,顽强地守着自己的节操。在未遭大难,生活还比较稳定时,已见出她高标准的人格追求。当年赵明诚在莱州做官,她去探亲,见室中诗书不多,竟大不悦。以后世事纷扰,她就更超群拔俗,出污泥而

18、不染。她是站在世纪的高阁之上,穿越时空,俯视众生的,所以有一种特殊的寂寞。有一本书叫百年孤独,李清照是千年孤独,环顾女界无同类,再看左右无相知,所以她才上溯千年到英雄霸王那里去求相通,“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还有,她不可能知道,千年之后,到封建社会气数将尽时,才又出了一个与她相知相通的女性秋瑾,秋瑾回首长夜2 000多年,也长叹了一声:“秋风秋雨愁煞人!”,美文品读,素材积累,如果李清照像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一样,是一个已经麻木的人,也就算了;如果李清照是以死抗争的杜十娘,也就算了。她偏偏是以心抗世,以笔唤天。她凭着极高的艺术天赋,将这漫天愁绪抽丝剥茧般地进行了细细的纺织,化愁为美,创造了让人

19、们永远享受不尽的词作珍品。李词的特殊魅力就在于它一如作者的人品,于哀怨缠绵之中有执着坚忍的阳刚之气,虽为说愁,实为写真情大志,所以才耐得人百年千年地读下去。郑振铎在中国文学史中评价说:她是独创一格的,她是独立于一群词人之中的。她不受别的词人的什么影响,别的词人也似乎受不到她的影响。她是太高绝一时了,庸才的作家是绝不能追得上的。无数的词人、诗人,写着无数的离情闺怨的诗词;他们一大半是代女主人公立言的,这一切的诗词,在清照面前,直如粪土似的无可评价。于是,她一生的故事和心底的怨愁就转化为凄清的悲剧之美,她和她的词也就永远高悬在历史的星空。,美文品读,素材积累,随着时代的进步,李清照当年许多痛苦着的

20、事和情都已有了答案。可是当我们偶然再回望一下千年前的风雨时,总能看见那个立于秋风黄花中的寻寻觅觅的美神。 品读提示她是婉约派的代表,却有着豪放的阔大胸襟:“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她是一个女子,却有着男子一样的报国热情:“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面对丈夫的逝去,面对家园被蹂躏,她和所有的女子一样哀婉而悲痛。但不同的是,她把个人的小悲情融入到国家的大悲情之中。她因此也就成为了乱世中的美神!,美文品读,素材积累,李清照以自己卓越的才华照耀古今词坛,这颗巨星既超过了宋以前的其他女诗人,也独领宋代以后文学的风骚。李清照烛照古今的才华固然有其形成的客观环境,也与词人的爱好、兴趣、努力密不可分。下面有

21、关李清照的材料可以用来论证“要有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展示自己”“成就自己”等论题。 李清照与赵明诚两人都十分爱好金石,使得夫妇二人只能勤俭度日,常典当衣物,“取之千钱”,买来一些碑文古迹,回家研习,且全身心投入。李清照给自己立下规矩:不吃第二道荤菜,不穿第二件绸衣,更不置办贵重饰物。有时她在街市上碰见珍贵史料,宁肯脱掉身上的衣服典当,也要买回。李清照的文学成就为世人所称颂,这与其在治学方面的不断追求是分不开的。,美文品读,素材积累,李清照能在男性长期垄断的文坛跻身前列,虽然与她的家庭教养、天分、才情和精益求精的艺术追求密切相关,但更是由她作品中体现出来的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所决定的。在李清照

22、之前,文学中女性的自我意识几乎一片荒芜,虽然也有少数的几位女诗人,但她们似乎忽略了对自己性情的展露,忽略了作为社会一员的女性对家国命运的关注,而李清照的诗词则一扫以往文学中女性自我意识的迷失,第一次将女性自我作为抒情主人公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以自我及自我世界为主体,通过大胆坦率地抒写自我来完成对外部世界的观察和对生命价值的体验,抒写自己在国破家亡时的流离之苦、孤单之悲。李清照的成就是其敢于向男性文坛挑战的结果,是其敢于展示自己真性情、真思想的结果。,美文品读,素材积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寻觅的是什么呢? 她寻觅的是国家、民族的前途。她不愿看到山河破碎,不愿“飘零遂与流人伍”,无人理解她身担的家仇国恨,她只有独自一人愁。 她寻觅的是幸福的爱情。她曾有过美满的家庭、幸福的爱情,这些却破碎在转瞬间。 她寻觅的是自身价值。她以非凡的才华和勤奋,“作长短句,能曲折尽人意,轻巧尖新,姿态百出”,在词艺上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但在“女子无才便是德”“才藻非女子事”的社会里,李清照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她只好一人咀嚼自己的凄凉,又“怎一个愁字了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人教版 > 必修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