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 第一单元第2课诗两首-再别康桥 教案(系列五)

上传人:好样****8 文档编号:6672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 第一单元第2课诗两首-再别康桥 教案(系列五)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 第一单元第2课诗两首-再别康桥 教案(系列五)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 第一单元第2课诗两首-再别康桥 教案(系列五)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 第一单元第2课诗两首-再别康桥 教案(系列五)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题:再别康桥课型:多媒体授课1、教材分析:本单元指导学生品味、鉴赏中国新诗和外国诗歌。 再别康桥是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传世之作,是一首具有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的诗歌,有极高美学价值。通过这首诗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和了解中国现代诗歌的特点,培养学生感悟鉴赏现代诗的能力,通过诵读吟咏,体会这首诗章法整齐、韵律优美的艺术特点,感受诗歌中涌动的激情。分析诗中意象,理解诗歌中创造的形象,感受诗中意境鲜明,富有流动性的绘画美。引导学生理解诗歌重叠复沓的音乐美、绚丽流动的画面美、深沉缠绵的情感美。从而达到欣赏、理解、审美的目的。二、学情分析:学生对诗歌接触不多,语言积累不厚,鉴赏审美能力有待提高,本课着重通

2、过朗诵手段,展开想像的翅膀来把握诗歌情感,通过诗歌意象的研究学习加强合作探究能力,激发提高联想、想像能力,积累精美的语言;鼓励学生热爱自然美景,感悟人生,培养其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3、教学目标:品读节奏美、领悟意境美4、教学重点难点:领悟意境美5、课时分配及教学方法:一课时,多媒体授课6、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学生提前诵读诗歌三遍,读准字音七、教学过程:作家及作品背景介绍:徐志摩(18971931) ,现代诗人、散文家。名章垿,笔名南湖、云中鹤等。浙江海宁人。新月诗派代表诗人.1918 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0 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度过了一段美好的留学时光

3、。他可以随意地选科听课,也可以在风景秀丽的康河两岸看书、赏景,或者下河划船,尽情陶醉在大自然中。1931 年 11 月 19 日,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因遇雾在济南附近触山,机坠身亡。代表诗集志摩的诗 翡冷翠的一夜 猛虎集 云游集 。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 年秋,徐志摩经美国到伦敦,在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学习,1922 年上半年由剑桥大学皇家学院特别生转为正式研究生。过了半年的正式学生生活后,8 月中旬回国。1923 年 3 月在时事新报上发表了第一首记忆康桥的诗-康桥再会吧 ;1925 年 7 月再次访问伦敦,1926 年 1 月写下了为人熟知的现代散文名篇我所知道的康桥

4、 ;1928 年 8 月第三次来到英国,11月 16 日快要归国的灵感闪现,挥洒自如地写下了的传世经典之作-再别康桥 。1、诵读诗歌,品读节奏美。1、读准幻灯片上的字音2、自由朗读诗歌,说出你最大的感受。3、欣赏配乐朗诵,注意朗读时的语气及节奏。二、鉴赏诗歌,领悟意境美。1、你认为这首诗主要抒发了什么感情? (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2、大家对作者所描写的康桥是什么印象?(风光如画)3、康桥在诗人的眼里和心里无疑是一种“至美”,那么诗人借助了哪些意象营造出那种“至美”的意境呢?(意境 与 意象)意象就是诗人借以寄托感情的具体物象。 (客观物象)+(主观情意)=意象意境指诗歌中描写某种事物所达

5、到的艺术境界。它是作家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图景的和谐统一的结果。意 象 是 体 现 意 境 的 基 础。齐读 26 节,找出诗人对康桥感受最深的意象。金柳,青荇,清潭,长篙,星辉4、你最喜欢哪一种意象?为什么?能否把你喜欢的这一种意象所在的诗节描绘成一幅画?第二节:岸边柳树倒影在康河里的情景。夕阳照射下的柳树,它镀上了一层妩媚的金色。金色的柳条随风摇摆,秀美婀娜,影子映在清澈的水中,就像美艳的“新娘” ,这波光里的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的心头荡漾。形象逼真的写出了金柳的美好姿态,又传达出诗人的无限欢喜和眷恋之情及浓烈的温柔之爱。小结:这些意象,可以说有一个共同点:宁静而和谐,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依恋

6、、沉醉和欢欣。朗读并背诵这首诗歌。5、面对这样的至美,诗人“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也是一种必然,可是接下来的诗意却陡然一转:“但我不能放歌”,想想这是因为什么?因为此时的康河是夜色、星光、轻波,还有彩虹揉进的梦,一切是那样的宁静而和谐。惟有“悄悄”才能全然融入这样的境界,因此静默和无语才是一曲深情的别离的歌,是对康桥最美的告别。这其中隐含了诗人无奈、凄婉。全诗主题:全诗以离别康桥时的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在诗中,诗人将自已对母校的感情,浓缩在凝炼的诗句中,溶化到一个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中。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美是对诗歌的音节而言,朗朗上口,错落有致,富有节奏感、旋

7、律美、弹跳性。 A押韵,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 虹,梦;溯,歌;箫,桥;来,彩。 B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C回环复沓。首节和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 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绘画美是指诗的语言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全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词语,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全诗共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摇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摇作者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 等,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给

8、人以立体感。 建筑美是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形式:四行一节, 错落排列 , 全诗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字数相近 ,回环呼应,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看,也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 骆宾王于易水送人一绝:“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李白 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色轻轻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洲:“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

9、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高适别董大二首其二:“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试与徐志摩的另一首离别诗沙扬娜拉比较赏析赏析提示:这是诗人随泰戈尔访日后的感怀之作。诗人捕捉到的是女郎道别时一刹那的姿态, “温柔”、 “娇羞”、 “蜜甜的忧愁”准确地传达出少女楚楚动人的韵致以及依依惜别的情怀, “不胜凉风”的水莲花的比喻也恰如其分,最终使诗人对日本之行的观感定格在“水莲花”般的少女“ 一低头 ”的温柔之中。再与雪花的快乐进行比较赏析阅读鉴赏:诗的开头第一行“假若我是” 点明抒情主人公雪花的形象即诗人自己。全诗借一朵雪花的言语、行动,写出它认清方向寻觅中的专注,认明目标飘落时的欢乐,委婉地抒发了诗人对心目中美好事物热情、勇敢、执著的追求精神。艺术上,全诗四节,各节结构相同而内容略异,显示时间、空间的延续、推移,使雪花的形象有自上而下,回旋飞扬的动态;诗行每行三顿,节奏舒缓;韵音洪亮和细弱交错,起伏有致。由这些因素,构成了轻盈流动的意境。8、板书设计:依依惜别风景如画意象和意境无奈、凄婉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人教版 > 必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