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孟子二则鱼我所欲也,第一课时,一、新课引入,在人的一生中,要做出许多各种各样的选择,尤其是在对待像生和死这样重大的问题上,当我们必须做出非此即彼的选择的时候,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严肃的人生课题。我们今天学习的鱼我所欲也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应怎样做出选择。,二、新课讲解,作者简介,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孟子生于战国诸侯混战最激烈的时期,他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他提出“民贵君轻”、反对掠夺性战争等主张。为此,他到各国去游说诸侯,反对“霸道”,提倡以“仁”“义”为中心的“仁政”“王道”。,二、新课讲解,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上。告子上
2、的主要内容是阐明“性善说”,即人性里天生就有向善的种子,这种善的天性,就是人的“本心”。本文讲的是每个人都有“本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人都应该保有自己的“本心”。,二、新课讲解,读准字音,不为苟得也 wi 为宫室之美为之 wi wi所恶莫甚于死者 w 箪 dn 羹 gng乡 xing 蹴 c 妾 qi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停顿及重音,二、新课讲解,鱼,是我想要的东西,熊掌,也是我想要的东西,(如果)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要)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是我所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
3、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正义了。,二、新课讲解,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我所想要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灾祸(我)也不躲避。,二、新课讲解,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使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去用呢?,二、新课讲解,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
4、事(那就是“不义”)。不只是贤德的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只不过贤德的人能够不丧失罢了。,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通过这种方法,因此,由此可见,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不仅仅,这种思想,不丧失,二、新课讲解,二、新课讲解,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可是轻蔑地、呵斥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可是有的人)不管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优厚的俸禄,那么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熟识的穷人感激我的恩德吗?,二、新课讲解,先前(有人)
5、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为了妻妾的侍奉却接受了;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为了熟识的穷人感激我的恩德却接受了。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自己的)本性。,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通“向”,从前。,为了,介词 wi,做,动词 wi,停止,放弃,天性,二、新课讲解,二、新课讲解,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 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
6、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晓。,二、新课讲解,2.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在第1段里,作者用比喻的方式引出“舍生取义”的观点,并通过分析推理进行阐明。紧接着“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提出了新的命题:人人都有“是心”(即本心),只是“贤者”能够保有它。第2段就是对这个命题的论说和阐明。作者用一般的人和乞丐都不肯接受“嗟来之食”的故事证明
7、人人都有“本心”。第3段用“不辩礼义”接受“万钟”的故事概括失去“本心”的人的惯有行为,并对此进行批评和嘲讽。,二、新课讲解,4.为什么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二、新课讲解,第一部分(第1段):为人应舍生取义 第一层:(从开头至“舍生而取义者也”)提出中心论点(喻证)。 第二层:(从“生亦我所欲”至“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分析舍生取义的道理。 第三层:(本段最后一句)舍生取义是人的本心,贤者勿丧。(递进式) 第二部分(第2-3段):舍义取利就是丧失本心。 第一层:证明“义”之存在。 (正面举例) 第二层:揭示“见利忘义”。 (反面举例) 第三层:揭示见利
8、忘义就是丧失本心,再次证明本文论点:舍生取义。(对比论证),三、归纳小结,本文是一篇论述道德标准和政治节操的说理散文。作者以严肃的态度、庄重的言语,阐述生死与“义”的关系,指出“义”的价值高于生命。一个正直的人,有道德修养的人,应当为义而生,为义而死,在必要时要“舍生取义”,而不能“见利忘义”。不辩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是不足取的。,四、强化训练乡为生死而受。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故患有所不辟也,1.指出通假字,并说明其词义。,“辟”通“避”:躲避。,“乡”通“向”:从前。,“得”通“德”:恩惠,此作感德。,“与”通“欤”:语气词,无实义。,“辩”通“辨”:辨别。,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四、强化训练
9、,2.课文中哪句话可以概括全篇的大意?,3.文中两次提到“心”,在第一段中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在文章最后又说:“此之谓失其本心。”句中“是心”“本心”各指什么?请依据原文回答。,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本心”就是能够做到“舍生取义”的心;“是心”就是“这样的思想”。其义与“本心”相同。 人有四种“本心”:同情心、羞耻心、恭敬心、是非心。,五、布置作业,宋末抗元民族英雄文天祥在被元军杀害前曾写下绝笔说:“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至仁。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文天祥所说的这些话的意思大概是什么?表明了他怎样的人生观?,提示:结合本课的论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