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9蝉教案

上传人:好样****8 文档编号:6077 上传时间:2018-08-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9蝉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9蝉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9蝉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9 蝉 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词以及法布尔和昆虫记的相关文学常识。2.学习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来 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掌握科学小品的基本特点,体会运用文艺性手法写作科学小品的用意。3.学习本文作者为了获得第一手材料,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以及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方法。理解作者在动物世界的描述中所寄寓的生活哲理。课时安 排 1课时导入一(猜谜语导入):大家来猜一个谜语:唱歌不用嘴,声音真清脆,嘴尖像根锥,专吸树枝水。说鸟不是鸟,躲在树上叫。自吹啥都懂,其实全不晓。这是什么动物?今天我们跟随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一起去了解这一小动物吧。导入二(讲作者故事导入):有一位作家出生于法国南部圣雷翁村

2、一户农家,童年在乡间与花草虫鸟一起度过。由于贫穷,他连中学也无法正常读完,但他坚持自学,一生中先后取得了数学学士学位、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1880年,他终于有了一间实验室一块荒芜不毛但却是矢车菊和膜翅目昆虫钟爱的土地,他风趣地称之为“荒石园”。在余生的35年中,法布尔就一直居住在“荒石园”里,一边进行观察和实验,一边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虫的观察笔记、实验记录、科学札记等资料,完成了昆虫记。1915年,92岁的法布尔在他钟爱的昆虫陪伴下,静静地长眠于“荒石园”。他被国人誉为“昆虫世界的维吉尔”。他就是法布尔。而蝉这篇课文就是出自昆虫记。就让我们走进昆虫记,去看一看法布尔眼中的蝉究竟是

3、什么样的。1.作者简介法布尔,法国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文学家。被誉为“昆虫世界的荷马”,他的传世杰作昆虫记是一部十大卷的巨著。作者用富有诗意的文艺笔调向人们展示出一个绚丽多姿、光怪陆离的昆虫世界。这与作者长期接触大 自然和喜爱文学,酷爱诗歌分不开。少年时期的法布尔家境贫苦,为了 帮助贴补家用,便担当起给人放鸭的劳动。正是在与大自然的长期接触中,少年法布尔爱上了昆 虫研究这一行。由于他对各种昆虫的精细的持久的观察,他笔下的昆虫故事都显得生动有趣,而且还带上了他对社会和人生的观察的烙印,使他的作品更富有深刻的意义。2.知识链接科学小品科学小品又名知识小品,是一种用小品文的笔调介绍某一方面科学知

4、识的说明文体。它既有科学性,又有文学性。科学小品的特点:内容真实,结构严谨巧妙,语言生动准确。昆虫记蝉共有“蝉和蚁”“蝉的地穴”“蝉的音乐”“蝉的卵”四部分。作者用生动活泼、风趣形象的语言,详细阐明了蝉的生活习性,具体介绍了蝉从卵到幼虫,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课本节选自第二、四部分。本文属科学小品,是介绍动物生态的说明文。3.积累字词(1)注音轧碎(y) 鳍状(q) 地穴(xu)暴晒(bo) 隧道(su) 罅隙(xi)跳蚤(zo) 车辙(zh) 黏土(nin)寻觅(m) 扒掘(ju) 喧嚣(xio)(2)解释词语地穴:地下的孔道或洞穴。暴晒:在强烈的阳光下久晒。罅隙:缝隙。扒掘:刨,挖掘。喧

5、嚣:声音杂乱,不清静。寻觅:寻求,探索。(一)整体感知1.快速浏览课文,说说法布尔从哪几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蝉?【交流点拨】两方面蝉的地穴、蝉的卵。2.请同学们列一张关于蝉从产卵到成虫的生长过程表。【交流点拨】成虫产卵蝉卵孵化幼虫走出壳外幼虫落在地上到地下寻觅藏身的地方幼虫钻进地里幼虫从地穴爬出幼虫爬上灌木枝或草叶变为成虫成虫离枝飞去成虫交配(产卵,死亡)设 计意图: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二)深层探究1.一般地,我们都是按照昆虫的生长过程“卵幼虫成虫”的顺序来介绍,但我们发现本文是从“幼虫”入手 ,介绍蝉循环往复的生活史。本文是按照什么样的说明顺序来进行说明的?为什么 这么安排?【交流点拨】按照对事

6、物的观察进程进行说明的(外内的观察顺序/事物发展变化顺序)。(1)不落俗套,使文章新颖活泼;(2)幼虫建筑地穴,比成虫要生动、有趣,容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3)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 ;(4)突出蝉“4年黑暗的苦工”这一重要特点。2.在文中就蝉的建穴、脱壳、产卵、幼虫钻土等细节细细品读,勾画出过程,看看作者是抓住了什么特点来进行介绍的?【交流点拨】挖洞(4):分泌黏液,使泥土成为泥浆,固定隧道;脱壳(8-10):找支撑点,外层皮由背的中线慢慢裂开,表演奇怪 的体操;产卵(12-13):选择最小的向上翘起的树枝,在枯枝上刺成三四十个小孔;幼虫钻土(23-24):四处寻找软土,挥着镐向下挖掘,将土抛

7、出地面,挖开土穴,钻进去,隐藏自己。3.全文的最后一句话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交 流点拨】作者寄托的情感,有对蝉发育成熟的漫长艰苦的历程的感叹,也有对蝉的善良又热爱生活的特点的赞美。设计意图:理清说明顺序,深入了解蝉的特点。(三)品析语言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语言上有什么特点?试举例分析设计意图:体会语言特点。【交流点拨】准确性(准确、明晰、平实);生动性(生动活泼、形象风趣、饱含感情);通俗性(口语);拟人化手法。如:拟人:读了“蝉的卵”,我们仿佛看到一位“可怜的母亲”生儿育女所付的艰辛,同样也会憎恨像蚋那样专门残害生灵的坏种。而由卵发育成蝉所经历的漫长艰苦的历程,更使我们对

8、这个小生物的成长发出慨叹,多么不易啊!从而对作者在文末的一大段抒情产生共鸣。最后一段里的“苦工”“享乐”“歌声” “穿起”等。比喻:以“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来比喻蝉的离壳过程。它“在空中腾跃,翻转,使头部倒悬,折皱的翼向外伸直,竭力张开。然后用一种几乎看不清的动作,尽力翻上来,并用前爪钩住它 的空皮。这个动作使尾端从壳中脱出。”整个动作顺序有它自身的规律,其中的“腾跃”“翻转”“倒悬”“伸直”“张开”“翻”“钩”“脱”等动词用得非常准确,把蝉脱壳的整个过程准确而又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写一种昆虫或动物。要求:同学们也能像法布尔一样仔细地观察,认真地研究,然后写成文章。蝉是一篇科学小品。是科学观察笔记、考察报告,属于科学著作的范畴,但是,作者在表达上采用了一些文学性语言对说明对象的科学资料进行综合介绍,一是 把蝉人格化,赋予它人的情感和行为。二是运用文学的语言表达。全文以作者对蝉一生的观察进程为线索,以幼蝉夏至出洞开头,又以幼蝉天冷入洞结尾,首尾衔接,将蝉一生的生长过程连接得十分完整,文章也因此而显得条理清楚,结构严谨。(课堂教学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部编人教版 > 八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