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4.4 群落的演替》课件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54142 上传时间:2019-03-29 格式:PPTX 页数:36 大小:9.8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4.4 群落的演替》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4.4 群落的演替》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4.4 群落的演替》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4.4 群落的演替》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4.4 群落的演替》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四节 群落的演替,右图为1883年印度尼西亚火山爆发图片,阅读课本P78页,思考如下问题:,1、生物是如何一步步地定居在新土地上的? 2、这一地区有可能恢复原来群落的结构吗?,思考:,群落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1.通过观察图片、对相应的资料进行分析,阐明群落的演替过程。 2.通过观看图像、图片,小组讨论,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3.通过查阅资料,师生交流,关注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一、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裸岩阶段:无生物群落,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

2、木阶段,森林阶段,因为地衣能分泌有机酸,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的过程。土壤颗粒和有机物增多。苔藓和草本植物则不能。,1.光裸的岩地上首先定居的生物为什么不是苔藓和草本植物,而是地衣?,思考与讨论,2.地衣阶段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怎样的基础?为什么苔藓能够取代地衣?,地衣分泌的有机酸加速岩石风化成土壤并积累了有机物,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物质基础。苔藓生长后,由于其植株高于地衣能获得更多的阳光,处于优势地位,所以逐渐取代了地衣。,思考与讨论,3.在森林阶段,群落中还能找到地衣、苔藓、草本植物和灌木吗?,演替的概念中提到“代替” 的含义:是指一些种群的优势被另一些种群的优势取代,而不是将整个种群消灭。形成

3、森林后,乔木占据了优势,取代了灌木的优势,但在森林中各种类型的植物都是存在的。,演替过程,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1.初生演替(primary succession)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群落演替的类型,请思考,是不是群落的演替只能发生在光裸岩石的地区? 有没有其他的可能?演替过程是否相同?,农田,弃耕,多年生杂草,小灌木,灌木林,乔木,弃耕农田上的演替,一年生杂草,土壤条件改善,(1)杂草阶段,灌木替代草本植物占优势,形成灌木丛,(2)灌木阶段,(3

4、)乔木(树林)阶段,在光照强度、水肥适宜的环境中灌木演替出树林.,2.次生演替(secondary succession)原有的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的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群落演替的类型,裸岩上的演替过程,弃耕农田上的演替过程,比较弃耕农田上的演替与裸岩上的演替过程,两种演替类型的比较,弃耕农田上的演替,裸岩上的演替,实例,人类活动较为关键,自然因素,影响因素,较快,缓慢,速度,经历的时间短,经历的时间长,时间,原来有群落环境,只是失去了原有植被,原先从没有过植被或

5、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环境,起点,次生演替,初生演替,类型,内容,土壤发展越趋成熟 植物高度增加,层次变得鲜明 植物种类增加(多元化) 植物的高度及密度增加,改变当地微气候 最后的群落较早前的群落稳定,群落演替的变化趋势:,哪些因素导致群落发生演替?,自然因素 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 人类活动的影响(包括外来物种入侵)等,1、解释小路周围杂草的分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2、如小路废弃后,会出现“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的景象吗?,提示: 1.至少有两种因素在小路周围的杂草分布中起作用:一是人的践踏,从耐践踏而言,车前草最强,狼尾草次之,狗尾草最弱;二是植物之间的竞争,在远离人践踏的地方,茎

6、秆较高的狗尾草优先获得阳光,车前草等处于劣势。 2.如果小路被废弃后,人的践踏活动停止,在路周围会慢慢长出茎秆较高的植物,逐渐成为优势植物,就会出现“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的景象。,(1)人类活动往往是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的,可以对生物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甚至可以改造或重建起新的关系。,(2) 人类活动有时会有意或无意地将一种新的物种引入到某一群落中。在适宜的条件下,这些脱离了原有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新物种 往往会大肆扩散和蔓延,迅速成为优势种,打破原有群落的稳定性,危及已有物种的生存,造成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对当地经济、社会造成巨大危害。,生物入侵

7、,水葫芦(凤眼莲),污水排放 破坏水域生物群落,(3)人类可以砍伐森林、填湖造地、捕杀动物,也可以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过度放牧 导致草原退化,过度砍伐 导致森林破坏,为什么大面积围湖造田是洪灾频繁发生的原因之一?,大面积围湖造田,使湖面大大缩小,减小了蓄洪容积,降低了蓄洪能力,导致洪灾频繁发生。,一、演替的类型,二、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三、退耕还林、还草、还湖,1.群落演替的总趋势是( ) A.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 B.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 C.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 D.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C,C,2.在群落演替中,下

8、列最不可能发生的是( ) A.群落中物种的组成不断变化 B.开始时物种数目增多,然后趋于稳定 C.在初始阶段之后,群落中生物物种的总量下降 D.无生命的有机物总量增多,3.关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在多年的旧墙壁上生出的苔藓说明了人类活动的影响 B.披荆斩棘,开出一条道路 C.由于化工厂污水的排放,河水中的植物群落改变了 D.过度放牧和城市的出现都属于人类对群落演替的影响,A,4.有关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沙丘、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冰川泥、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B.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

9、竞争明显 C.初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次生演替所需时间较短 D.初生演替能形成森林,次生演替很难形成森林,C,5.南方某地的常绿阔叶林曾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叶林逐步得以恢复。下表为恢复过程中依次演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常绿阔叶林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_演替。常绿阔叶林遭到破坏后又得以恢复的原因,除了植物的种子或者繁殖体可能得到保留外,还可能是原有的_条件也得到了基本保留。 (2)与草丛相比,针叶林中的动物分层现象较为_(简单/复杂),原因是_ _。,解析: (1)该演替是在原有的土壤、种子等条件基本保留的情况下进行的,属于次生演替。(2)生态系统中植物种类越多,对于阳光的争夺越激烈,植物分层越多且明显,而动物分层与植物分层的复杂程度呈正相关。 答案: (1)次生 土壤 (2)复杂 针叶林中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更复杂,退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生物 > 人教版 > 必修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