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一 Error!统筹理主干线索(一):中国早期政治文明的形成随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的建立,我国开始出现了早期国家制度。王位世袭制使最高政治权力由“禅让”变成“世袭” ,它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共同构成了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线索(二):君主专制体制的发展秦朝建立了以皇权为中心的君主专制体制,历经汉魏、隋唐至宋元,皇帝与宰相之间的权势此消彼长,直至明初废除丞相,清朝设立军机处,皇权不断强化,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这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线索(三):中央集权制度的变革与完善秦朝中央官制和地方郡县制的实行,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2、和巩固奠定了基本格局。中央集权制度作为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特色,对后世国体与政体、官僚政治与行政管理,以至文化教育传统都有着深刻的影响。线索(四):选官制度的创新与发展从察举制到九品中正制再到科举制,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日趋完善,体现了社会的公平、公正原则。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都是围绕皇权强化、中央集权加强的目的而变化的,是巩固统治、强化专制的一种手段。高度析高考从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来看:宗法制在当今社会的历史遗存中仍与我们周围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家谱”的升温、弘扬传统文化中“孝道”等;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所铸就的历史辉煌让世界为之瞩目,这暗合了时下“制度自信” “文化自信”等热
3、点问题。从现实问题的历史反思来看:2018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让每个人都有平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成就人生梦想”的教育改革再次成为两会的热议,这与古代科举制所蕴含的公平、公正理念相吻合;再比如 2018年监察委员会的成立,这与古代监察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密切相关,体现了历史学“鉴古知今”的价值所在。从近三年的高考命题点来看:为后世社会许多文化现象起到奠基作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汉魏时期的制度沿袭、商品经济繁荣所引起的唐宋制度变革、社会转型视野下的明清专制强化等是本专题的热考点。在备考重点关注的同时,更应把知识与当下的社会热点和历史学术热点相结合,在全球视角下认识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认识中国历史
4、文化的独特性和独立性,从而形成历史思维的新高度。考点一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高考真题聚焦考法(一) 拓展教材的宽度1(2018全国卷)据史记 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 “乃去其三面” ,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命题者说材料浅显 以商汤仁德能最终推翻暴虐无道的夏桀创设情境,没有任何阅读障碍。意韵深远由商汤对四面围猎的态度上升到国家治理层面,聚焦立德树人,彰显历史积极育人的价值导向。暗含热点 题目暗含了党的
5、十九大提出的“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理念。解析:选 A 材料中,商汤将意在将鸟兽赶尽杀绝的罗网“去其三面” ,即放鸟兽一条生路,体现了他的仁德之心,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得以灭夏建商。再根据设问“意在说明” ,联想司马迁写作史记的目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即说明历史兴衰的规律,以警示后代统治者,故 A 项正确。夏商时期农业已经有所发展,所以捕猎不再是主要经济活动,故 B 项错误。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虽然符合材料内容,但不是史记中这一记载的本意,故 C 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资源争夺,故 D 项错误。考法(二) 挖掘认知的深度2(2017全国卷)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
6、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 ;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 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 。分封(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命题者说传统考点考出新意走出分封制的常规考点(内容、特点、作用等 )。传统考点考出深度考政治对文化的影响,考学生的逻辑推理判断能力。解析:选 A 根据材料“河南 ”“山东” “北京”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王分封王族成员,使得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有了共同的文化底蕴,这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的形成,故 A 项正确。周不存在君主专制, B 项错误,排除;C 项错在“直接控制” ,排除;材料并未
7、体现“世袭特权” ,D 项与材料主旨不符。考法(三) 延展知识的长度3(2016全国卷)福建各地族谱中有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这说明乾隆年间( )A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B大陆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C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D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命题者说材料“传统” 宗法制的典型史料:族谱。考法“新颖”四个选项均不直接呈现所学教材知识,而是让考生根据史料分析说明选项与题干的关联度。价值引领 海峡两岸同宗同族,血脉相连,同属一个文化圈。解析:选 B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并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材料所给的时间信息是乾隆年间,内容是入台族裔回乡请
8、祖先牌位赴台,反映了这一时期台湾与大陆关系的密切。福建到台湾定居者很多,再联系清前期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的史实,可知 B 项符合题意。A 项是对材料的误解,族谱编修是宗法血缘关系的体现,突出了血脉传承关系,故排除。C 项“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 ”的表述明显错误,排除。D 项与乾隆年间的史实不符,故排除。考法(四) 转换思维的角度4(2016全国卷)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命题者
9、说命题热度未减 依然选择“西周”这一热考时期进行命题。命题视角已转 不考西周的政治,转考西周的文化。命题功夫非凡题眼颇具隐含,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传承” 。解析:选 B 题干反映的是西周青铜器上的铭文字数、格式和内容情况。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意味着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故 B 项符合题意。周代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与商代一样,都是“金文” ,并没有创造出全新的文字体系,故排除 A 项。题干没有涉及宗法制度,故排除 C 项。商周青铜器多用于祭祀,题干信息不能说明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故排除 D 项。横展纵深提能1先秦的政治制度与经济、思想文化之间的关系(1)与经济
10、:分封制是国家强盛的政治保证,井田制是政治统治的经济基础。两者是西周奴隶制国家的支柱。(2)与思想文化:礼乐制度是维护宗法制、分封制的工具。春秋时期,礼崩乐坏, “克己复礼”成为孔子主要的政治诉求。2对“家国同构”的深度认识(1)含义:所谓“家国同构” ,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具有共同性,均以血亲宗法关系来统领,存在着严格的父权家长制。家族是家庭的扩大,国家则是家族的扩大和延伸。在“家国同构”的格局下,家是小国,国是大家。在家庭、家族内,父家长地位至尊,权力至大;在国内,君王地位至尊,权力至大。父为“家君” ,君为“国父” ,君父同伦, “家国同构” ,宗法制度因而渗透于社会整体,
11、甚至掩盖了阶级和等级关系。(2)影响积极影响在政治上促成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体制的稳定结构,将封建政权的“合法性”建立在情感基础上,历数千年而不绝;在经济上将家庭利益与集权利益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家旺与国兴,和衷共济;在社会秩序建构方面,家庭模仿统治机关,一切统治机关模仿朝廷,形成多重合力;在道德建设与维护方面,家庭承载最重要的责任,家教宽严与否成为治国者考量人才善恶能庸的标准消极影响造成了君主无任何约束的“家天下” ,封建宗法制保证拥有绝对权威的君权永远掌握在自己一家一姓之中;弱化了社会力量,阻碍了家庭独立观念的形成,以家庭为基本元素的社会处于软弱和分散状态,缺乏活力和凝聚力;促进了政治伦理化
12、,政治的独立发展受到影响,缺乏对政治本质的真知灼见3早期政治制度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关系(1)早期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具体包括: 中 国 早 期 的 “公 共 权 力 ”到 西 周 的 “天 下 共 主 ”再 到 秦 朝 的 “个 人 独 裁 专 权 ”趋 势 。商朝的“内外服制度”到西周的“分封制”再到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 。商朝的“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到西周的“礼乐制度”再到秦朝“焚书坑儒”为代表的思想控制。(2)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在吸收前代制度精华的基础上创立的,发展完善了前代制度,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继承与创新。考点二 汉魏时期的
13、制度沿袭与创新高考真题聚焦考法(一) 转换思维的角度1(2017全国卷)下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郡级政区汉高帝十二年 前 195 年 15 郡汉文帝十六年 前 164 年 24 郡汉景帝中六年 前 144 年 68 郡、国汉武帝元封五年 前 106 年 108 郡、国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命题者说材料传统 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的统计。角度新颖 不是传统的考查西汉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而是考查中央集权加强的影响。呼应热点 从加强中央集权的角度隐性切入,考查汉
14、武帝的大一统,折射出国家的统一。解析:选 C 结合表中信息可知,从汉高帝到汉武帝时期,郡级政区由 15 郡发展为108 郡、国,这一变化反映了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后,王国越分越小,地方郡、国数量增多,意味着封国势力被削弱,中央集权得到加强,为解决边患危机创造了条件,C 项正确。诸侯国与中央矛盾在汉武帝时期得到基本解决,A 项错误,排除;材料未体现“中央行政体制”的变化,排除 B 项; D 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考法(二) 延展知识的长度2(2015全国卷)汉宣帝曾称: “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B
15、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命题者说小切口 一是材料小,仅仅是汉宣帝的一句话;二是设问角度小,直来直去,直奔主题。大视野一是寓意深刻:地方长官为政好坏对于维系一方安宁,进而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二是暗含热点:这与时下反腐倡廉、整顿吏治息息相关,这更体现了“以史为鉴” “学以致用”的历史学科的社会价值。解析:选 A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的含义。地方服从中央,中央对地方进行垂直管理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内容。材料体现了汉宣帝高度重视郡太守的作用,而郡太守是地方的最高行政长官,所以 A 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郡太守在国
16、家治理中的作用,没有提及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矛盾,故排除 B 项;材料强调的是汉宣帝的观念而非汉代地方行政制度对后世的影响,故排除 C 项;D 项内容在材料中未提及。考法(三) 挖掘认知的深度3(2016全国卷)东汉王充在 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 ”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 )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命题者说在知识的外延上命题“汉承秦制”是学科主干而非教材主干。在知识的联系上立意“汉承秦制,有所损益”所体现的是汉代政治制度的继承与创新。在知识的深度上点
17、睛政治制度间的传承是维系统治的重要措施。解析:选 B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准确把握汉代对秦代政治制度的继承关系。材料中的“文书”泛指古代的国家档案文献,文书传承着历朝的典章制度和政治经验。材料表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重视秦朝的文书,意味着继承了秦朝的基本政治制度,即汉承秦制,故 B 项符合题意。汉初推行被称为“黄老之学”的道家思想,故排除 A 项。汉初充分发挥文书功能,以便继承前代的政治制度,故排除 C 项。材料并没有体现官吏是否熟知秦朝的典章制度,故排除 D 项。考法(四) 拓展教材的宽度4(2017全国卷)史记 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
18、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 )A记载的真实性 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C修撰的政治性 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命题者说全新的情境创设 古代史书修撰的发展变化(私家撰著 官修史书) 。传统的能力立意不为历史表象所迷惑,要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核心素养的彰显 坚持用唯物史观作指导,辩证看待历史现象。解析:选 C 从官修史书的参与者来看,政治意味很强,政府主导修史的方向,反映了官修史书的政治性,故 C 项正确。历史记载的真实性体现在对史实的如实记录,而材料信息未体现,A 项错误;官修史书更易颂今,使历史评价有失公正,B 项错误;解释历史往往都带有主观性,而非客观性,D 项错
19、误。横展纵深提能1先秦、秦汉政治制度的演进与创新时期 中央体制 地方体制 选官体制西周家国一体,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内外服制度和分封制;地方具有较强独立性世卿世禄制;中央官员的职权分工不明确秦朝首次建立君主集权于上、行政体制分权于下的体制推行郡县制,用封建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推行军功爵制;秦朝以吏为师西汉首创在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的由郡国并行到“推恩令” ;专业的文官构成统治机构的主体首创察举制,有利于人才选拔,但也存在一定问题2汉武帝的治国为政之道(1)政治上削弱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颁布“推恩令”以削弱王国势力,另外打击豪强地主势力,将他们迁往关中,就近监
20、视。改革官制,加强皇权:设立中外朝,借此削弱相权;设置十三州部刺史,借此抑制地方豪强势力,加强中央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建立侍从军和禁卫军,加强皇帝保卫和军事防御;实行察举制,用考察加举荐的方式选拔官员。(2)经济上改革币制,铸造五铢钱;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实行均输平准、盐铁专卖、 “算缗”“告缗”等经济政策,打击私营工商业者;同时加强对土地制度的管理。(3)文化上独尊儒术,文化专制:董仲舒以儒家思想为主,杂以阴阳五行及法家某些思想,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提供了理论根据,逐步确立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兴办太学:扩大儒学教育。3汉朝官僚体制的特点布衣将相是指西汉开国功臣授官将相的,绝大多数
21、“起自布衣” ,这些人大都没有贵族头衔,称之为“布衣将相” 。这既是对秦末农民起义结果的承认,也是削弱贵族势力的必然产物重视母族亲属关系汉代皇室的母族势力受到了充分的重视,西汉出现了吕后暴政和窦太后的专权,东汉出现了外戚干政的局面,这些都是母族势力强大的表现儒士受到重用汉初,重视“黄老之学” ,但是,并不排挤儒学。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士受到了重用,几乎垄断了汉代官僚体系地方势力强大汉初,王国是中央集权的主要威胁。王国问题解决后,豪强地主逐渐成为威胁中央集权的主要力量,最终导致了东汉的灭亡和魏晋南北朝的分裂局面考点三 唐宋时期的政治变革高考真题聚焦考法(一) 转换思维的角度1(20
22、18全国卷)据学者研究,唐朝 “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藩镇类型 数量(个) 官员任免 赋税供纳 兵额与功能河朔型 7 藩镇自擅 不上供 拥重兵以自立中原型 8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防骄藩边疆型 17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守边疆东南型 9 朝廷任命 上供 驻兵少防盗贼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命题者说注重基础 以教材中涉及的藩镇割据作为命题依托。视角独特 不是考查藩镇割据对中央集权的威胁,而是考查对维系唐朝统治的客观作用。发散思维 有一分材料
23、说一分话,注重论从史出,形成历史品质,提升史料实证能力。解析:选 D 表格内容反映出唐朝 “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中原型、边疆型与东南型的藩镇中的官员都由朝廷任命,上供或少上供赋税,说明这些藩镇承认唐朝中央政府的统治;从这些藩镇的功能“防骄藩” “守边疆” “防盗贼”看,可知它们延续了唐朝的统治,D 项正确。表格内容反映了藩镇赋税是否上供,但不能说明藩镇控制朝廷财政收入,A 项错误。表格内容无法反映出藩镇间的战争(攻伐) 情况,B 项错误。从表格中的藩镇情况来看,大部分藩镇有财权,而且河朔型藩镇拥重兵,有兵权,并有官吏任免权,说明“安史之乱”后的藩镇并不都维护中央的权威,C 项错误。考法(二)
24、延展知识的长度2(2018全国卷)下表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宰相人数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 北宋(71) 南宋(62)高级官员 20 8中级官员 15 10低级官员 12 8无官职记录 24 36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命题者说注重时空观念 以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宰相祖辈的任官情况为命题材料。强化比较能力 通过对表格中数据的分析,联系宋代科举制的发展进行解读。呼应社会热点 从公正、公平的角度看待历史上科举制对社会阶层流动的作用。解析:选 B 从材料图表可以看出,北宋时期,宰相中祖辈无官职的占据三分之一以
25、上,南宋时期,这一比重增加到一半以上,结合所学可知,这主要是因为宋代科举制进一步发展,为平民身份的人能够跻身社会上层创造了条件,从而导致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加强,B 项正确。材料反映了宋代宰相中世家大族的比重降低,说明其影响减弱,A 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宰相的出身,没有涉及宰相权力的大小问题,C 项错误。科举制的功能主要是选拔有利于统治阶级统治的人才,这一功能没有弱化,D 项错误。3(2016全国卷)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命题者
26、说宏观架构横跨两汉、魏晋、隋唐三大历史时期,整合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三大选官制度,体现知识的横向整合。微观设疑 试题落脚在科举制相对于其他选官制度的社会功用上。解析:选 D 题干体现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来源。出身卑微的读书人为了入仕,刻苦读书,从而有利于整个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故选 D 项。官员的文化素养和能力是两个概念,故排除 A 项。题干信息与选官制度沿革下的官员道德没有直接关系,故排除 B 项。自由投考与排除世家子弟入仕矛盾,故排除 C 项。考法(三) 挖掘认知的深度4(2018全国
27、卷)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命题者说直来直去的历史现象议政机构改名,议政人数增加,议政人员更替。层层深入的历史认识议政人数增多,更替频繁熟悉朝政的人数不固定相权被削弱皇权加强。纵横转换的历史思维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下,政府的政策和措施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加强皇权,维系统治。解析:选 C 从材料可知,武则天通过改革中书、门下二省官制,使得低品级官员
28、也取得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的资格,从而使“宰相数量大增” ,再通过频繁更替宰相,来分散和削弱相权、加强皇权,从而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故 C 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实际上中书、门下的权力被分化,统治者的目的是巩固自身统治,故 A、B 两项错误。由材料中“宰相数量大增” “更替频繁”可知,宰相权力被削弱,故 D 项错误。考法(四) 拓展教材的宽度5(2016全国卷)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 ”此事反映了( )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D宋太祖不愿史书
29、记录其真实言行命题者说立意深远 让考生理解中国古代具有重史传统的文化特征及其意义。视角独特 经筵经史讲读制度与帝王政治行为的关系。素养彰显题在书外,理亦在书外,意在考查考生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正确解释历史的核心素养。解析:选 A 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宋太祖因为史官对帝王 “误失必书之”而不乐,这就反映了重史传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君主个人行为,故选 A 项;B 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史官秉笔直书,故排除 C 项;D 项是现象而不是材料反映的实质,与题意不符,故排除。6(2017全国卷)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 述 出 处“秦王(李
30、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败绩。 ”旧唐书 高祖本纪“薛举寇泾州,太宗(李世民 )率众讨之,不利而旋。 ”旧唐书 太宗本纪“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唐朝将领) 及薛举战于泾州,败绩。 ”新唐书 高祖本纪“薛举寇泾州,太宗为西讨元帅,进位雍州牧。七月,太宗有疾,诸将为举所败。 ”新唐书 太宗本纪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命题者说学术研究 判断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对同一事件历史叙述的真实性。素养立意 在特定时空限制下,史料实证在史学研究中的应用和甄别。角度创新 考查考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认识历史以及理解历史叙述与历
31、史结论的能力。解析:选 C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概括史料对唐军与薛举作战记载的共性唐军“败绩” ,C 项正确。材料中对李世民有两种称呼: “秦王 ”“太宗” ,因此不能断定李世民是否在成为皇帝后与薛举战于泾州,A 项不准确;四则材料中仅有一则提到刘文静,并且其身份是将领而不是主帅,B 项不准确,排除;四则材料中只有一则指出作战失败是由于唐太宗生病,但这一记载在其他三则材料中并未出现,排除 D 项。横展纵深提能1对科举制的全面认识(1)特点贤能治国,为我所用科举考试的内容基本上是以儒家经义为主,因此培养出来的人才都秉承着儒家传统教义,兼备治理国家、建设国家的能力标准客观,竞争公平科举制度通过考试方
32、式获得官位,考试内容是固定的儒家经义,统一根据考试成绩去录取优秀人才,科举考试时间固定,这些体现了客观、公平、公正的原则立法保护,稳定延续科举制是国家自上而下进行的人才选拔制度,是由国家推动运行的,因此它有立法保障,受到政府保护(2)影响积极影响社会整合功能否定特权制度,具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合理内核和价值观念,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和转化推动文化发展把读书、考试和做官联系起来,促进了传统儒学文化的传承与普及,带动了民间崇尚人文、教育的社会风气巩固国家统一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员的权力集中到中央,适应了“大一统”意识形态的需要,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推动世界文明选才方式在唐朝
33、时就被东亚文化圈国家所采用,并成为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代被西方国家吸收并改造成为近现代文官考试制度消极影响重才轻品 选拔人才有时过于重视才学标准,忽视品德,造成一些官员道德素质低下官本位思想直接促进了中国古代官本位社会的发育;科举文化所孕育而成的官场文化,至今仍有消极影响禁锢思想强化儒家的正统地位,培养封建奴仆,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发展;抑制了科技进步、新知识、新学科的产生和发展2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开明性从中国古代政府的组织结构、职权分配制度、选官制度的设置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政治在君主专制下具有明显的开明性,即君主也要按照一定的法理、传统政治理念实行统治,而不能完全凭借自己的意志去行事。
34、除去制度设置的保障,儒家思想对君主的道德修养要求也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主,使其不能实行绝对的独裁专制,而要在统治中注重民意。(1)中国历史上的选官制度具有开明性选官任官的权力并不完全掌握在皇帝手中,都是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完成的。例如,汉代察举制以孝廉为标准,通过乡举里选、中央政府策问考核等程序选拔官员;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由中正官按照标准划分品级,按照品级的高低来选官。无论是汉代的察举制,还是后来的九品中正制,其标准都是依据地方舆论和公共意见,而不是皇帝个人的意志,这就体现出一种开明性。(2)某些决策方式也具有一定开明性体现最明显的是在唐朝。唐朝皇帝发布的命令叫作“敕
35、” ,但是这个“敕”其实只是以皇帝的名义发布的,起草敕令的是中书省的中书舍人,皇帝在敕令发布前“画敕”即同意,此后敕令还需经过门下省给事中审核,如果门下省不同意此敕令可将其批注送回,这称为“封驳” 。由此可见,唐朝皇帝下发一道命令的审核程序如此严密和复杂,也体现了唐朝君主专制统治下的开明。中国古代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实质上是通过分散宰相的权力来加强君主专制,不是西方意义上的民主,但可以说是“皇权之下的民主” 。考点四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高考真题聚焦考法(一) 转换思维的角度1(2014全国卷)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
36、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A皇权渐趋衰弱 B君主集权加强C内阁取代六部 D首辅权力失控命题者说看似寻常最奇崛以最基础的知识(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切入,以最“顺理成章 ”的结果(内阁首辅权倾一时)引申,以最隐蔽的手法 (现象所反映的本质)设陷,彰显命题者的良苦用心。成如容易却艰辛明朝废丞相、设内阁的原因和目的分别是什么?内阁有什么权力?内阁的权力来源于谁?内阁权力膨胀说明了什么?通过层层设疑、层层解答,方能得出正确答案。解析:选 B 由材料信息“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 “权倾一时”可得出B 项正确。考法(二) 延展知识的长度2(2016全国卷)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
37、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削弱六部的权限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命题者说传统命题角度考查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注重逻辑推理废行省,设三司 政出多门,效率低下 派巡抚总理地方军政与民政。 引 发 问 题呼应社会热点行政效率更加高效、便捷的大部制机构改革。解析:选 B 题干反映的是明朝初期,地方由三司分别掌管“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 ,到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这说明地方行政权力出现了由明初的多人掌握到
38、明中叶以后一人掌握的变化,这样有利于统一协调地方各部门工作,提高地方行政效率,故 B 项正确;中国古代尤其是到明清时期,地方权力不断缩小,故排除 A 项;据题干材料无法判断六部权限是否受到削弱,故排除 C项;北宋大力加强中央集权,此后,中央在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已处于绝对上风,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基本解决,故排除 D 项。考法(三) 拓展教材的宽度3(2017全国卷)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 )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命题者说命题视野之宽
39、以宦官擅权这一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异化现象为素材切入命题。时间跨度之长 从明初年一直到明朝中后期,体现的是大时段的时空观。能力立意之高由最初的严禁宦官读书识字到宦官读书识字制度化这一变化所体现的中枢机构变化,体现了发散思维与逻辑推理思维能力的运用。解析:选 A 由所学知识可知, “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是由于皇帝允许宦官参政,以牵制内阁,这使得识字成为宦官的必要素质,这是中枢决策程序发生异变的结果,A 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皇权专制的强化,而不是皇权衰落,B 项错误;材料不涉及内阁,排除 C 项;中国古代决策权力掌握在皇帝手中,D 项错误。横展纵深提能1古代中国加强君主专制的三种模式(1)转移法
40、汉代的中外朝制度过程:汉武帝时,提拔了一批中下层官员,作为自己的高级侍从和助手,替他出谋划策,发号施令。这样,在宫廷内逐渐形成了新的决策机构中朝,由尚书、侍中、常侍等组成中朝之职。以丞相为首组成的官僚机构则逐渐成为执行一般政务的机关外朝。作用:中朝参政是朝廷政治体制的重大改革,它加强了皇权对国家各方面的控制,而且大大精确了中央决策的内容,使工作效率得以提高。(2)分权法唐朝的三省六部制相权三分中书省制定政令,门下省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这样既能互相牵制,也能分工合作,从而提高行政效率职权分明三省职权按行政程序划分,一切政令从起草(中书省) 、审核 (门下省)至执行(尚书省) ,都经由三省处
41、理加强皇权分散了宰相及中央机构的权力,互相牵制;同时,将尚书省权分六部,既限制了地方割据势力的产生和发展,又推动部门牵制与机构运转节制君权皇帝所颁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君权,可弥补君主才干的不足(3)非制度化明朝设内阁、清朝设置军机处明朝内阁制度的特点:体系完整模式固定内阁大臣的选拔,一般从六部尚书或吏部侍郎等重要职位上选拔。阁臣不仅兼任六部尚书,而且兼署都察院,从而直接控制了部、院,由此形成了完整的内阁中枢体制内阁与司礼监微妙制衡在中枢系统中,内阁有票拟权,司礼监有批朱权。二者相互制衡,大部分时候维持着微妙的平衡内阁斗争激烈首辅与其他阁臣往往没有明确的权力职责划分,权力、
42、地位差距非常之大,以至于各阁臣往往为夺取、维持首辅地位而相互倾轧斗争,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政局的不稳内阁的演变完全取决于皇帝的意志皇帝始终牢牢把持着国家的最高权柄,内阁不仅要受到皇帝亲信司礼监太监的牵制,更始终屈服于皇权的重压之下清代军机处的特点:简 军机处机构简单,有官无吏,人员精干速 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后直接交相关部门执行,减少了中间环节,办事效率较高密地处宫廷,外界干扰少,外官不得擅入,机密性能强,决策封闭性特征明显(皇帝召见军机大臣时,连太监都不得在侧)非正式军机大臣全为兼职,由皇帝临时任命,没有制度上的保证,军机处始终不算正式衙门2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层级嬗变规律中央集权是推动地方行政
43、层级变化的主因地方行政制度是中央行政制度的补充,地方行政层级调整必然受中央集权变化规律的影响沿袭变革是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主线中国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一条主要线路是对前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基本沿袭和改进,沿袭为主,变革为辅下稳上动是地方行政层级结构变化的特征纵观中国 2 000 多年的封建史,县作为地方行政层级的基层政区,是相对稳定的。县级的相对稳定性表现在自秦国推行郡县制以来,任何朝代的基层政区都是县,也从来没有被取消过财政改革是影响地方行政层级嬗变的重要因素首先表现在财政是地方行政制度变革的重要内容,其次表现在财政是地方行政制度变革的推动力量典例 1 (2017全国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
44、求。 (25 分)材料 1602 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以后,荷兰人曾先后进攻澳门、台湾,遭到明朝官民的坚决抵抗而失败。1608 年,荷兰东印度公司董事会发出指示:“我们必须用一切可能来增进对外贸易,首要目的是取得生丝,因为生丝利润优厚。 ”1621 年,荷兰人得知西班牙人也计划占领台湾,遂于次年再次侵占澎湖,并于1624 年侵占台湾南部。1642 年,其势力扩张到台湾北部。1661 年,郑成功进军台湾,并正告荷兰驻军,台湾和澎湖列岛应由中国政府管辖,岛屿上的居民都是中国人, “他们自古以来占有并耕种这一土地” 。荷兰人试图以赔款的方式换取郑成功退兵,被拒绝。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台湾根据郡县制,
45、设立一府二县;兴建孔庙,建立学院、府学、社学等完整的学校体系;开科取士, “三年两试,照科、岁例开试儒童” ;许多文人学士随之入台,写下了台湾第一批文学作品;大量移民涌入,台湾的人口迅速增加。摘编自陈孔立主编台湾历史纲要(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荷兰侵占中国台湾与澎湖的历史背景和目的。(15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台湾的收复在哪些方面促进了国家的统一。(10 分)规范解答第一步:审设问、明方向,确保答在范围内第二步:析材料、联知识,确保答全要点第(1)问第一小问:“背景”分析 荷兰在新航路开辟的背景下大肆对外进行殖民扩张保分 荷兰对外贸易发展迅速点 在与中国生丝贸易中获利
46、丰厚高分点“1624 年”是明朝末年,考生应联系所学知识,此时正是明末战乱之际,荷兰正是利用明朝政府无暇他顾这一时机趁机侵占台湾。大多数考生往往忽略这一隐性信息而失分。在答背景类题目时,考生视野要开阔,不要仅仅局限于材料,更要挖掘材料隐含信息第(1)问第二小问:“目的”分析 扩大对中国的贸易,获取高额利润保分点 荷兰与西班牙在殖民扩张中进行争夺高分点“东印度公司成立”的隐性信息是荷兰殖民扩张的方式,即建立殖民据点,大部分考生仅是看到了荷兰的殖民扩张,而不能挖掘其隐含的信息,进而难以分析得出荷兰侵占台湾的目的也是为了建立殖民据点第(2)问:“台湾的收复在哪些方面促进了国家的统一”分析 维护国家领
47、土主权完整 实行祖国大陆的政治政策 实行祖国大陆的文化政策保分点 接受移民,人员往来频繁高分点上述 4 条考生依据材料很容易答出,但这仅仅停留在信息的获取层面,未进行归纳、推理和升华,还没有真正把握命题人的命题意图,缺乏点睛之笔。 “接受移民”的影响是什么,还需要进一步推理密切了两岸的往来和联系,这就是命题的意图所在(暗合时下热点 )。在分条目答完之后,一般情况下还要概括归纳,“增强了民族、文化认同”是综合概括、点睛升华之笔,很多考生站不到这一高度而无缘满分第三步:组织答案要点化、条目化,确保条理规范(1)历史背景: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荷兰海外贸易快速发展,与东方的贸易利润巨大;明末战乱之际
48、,中央政府无暇他顾。目的:建立殖民据点;扩大对中国的殖民贸易,攫取高额利润;与西班牙进行殖民贸易竞争。(2)方面: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实行祖国大陆政治、文化制度;接受移民,进一步密切了两岸的往来和联系;增强了民族、文化认同。典例 2 (2013全国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12 分)比较图 1、图 2,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规范解答第一步:仔细对比,发现问题题干提供了两幅地图,看似简单,实则内容丰富,这里不仅可以停留在地图的表面来获取信息,更可以通过地图的表面信息挖掘其所反映的隐性信息,这是发现问题进行说明的关键。对比,即找不同或相同,题干要求找“变迁” ,即不同所在,所以第一步是对比发现“不同” ,找到问题所在。问题一 与汉代相比,唐代南方的行政区划明显增多问题二 与汉代相比,唐代地图上出现了吐蕃、南诏和流求问题三通过两幅地图对比发现,汉代的州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而唐代的道南北分布大体平衡问题四 通过对比行政区划,汉代州名与唐代道名有很大不同问题五 汉代交州与唐代岭南道所辖面积变化不大第二步:联系所学,论证问题问题一 中央管辖版图扩大,唐代行政区划更加发展问题二 汉至唐的边疆民族政策促进了民族融合,边疆经济发展,与中原地区的联系加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