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页(共 32 页)2016-2017 学年江苏省镇江市扬中市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24 分)1下列“QQ 表情” 中属于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2已知ABC 中,a、b、c 分别是A、B 、C 的对边,下列条件不能判断ABC 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A=C B Ba:b:c=2:3:4C a2=b2c2 Da= ,b= ,c=13电子钟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实际时间是( )A21: 10 B10:21 C10:51 D12:014如图,OP 平分AOB,PA OA ,PB OB,垂足分别为 A,B下列结论中不一定成立的是( )APA=PB BPO
2、 平分APB COA=OB DAB 垂直平分 OP5如图,ABC 中,B=C,BD=CF,BE=CD,EDF=a,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2a+ A=180 Ba+A=90 C2a+A=90 Da +A=1806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 10,一腰上的高为 6,则以底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第 2 页(共 32 页)面积为( )A40 B80 C40 或 360 D80 或 3607如图,已知ABC 中, ABC=90 ,AB=BC,三角形的顶点在相互平行的三条直线 l1,l 2,l 3 上,且 l1,l 2 之间的距离为 1,l 2,l 3 之间的距离为 2,则AC2=( )A13 B20 C26
3、 D258如图,BAC 与CBE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 P,BE=BC,PB 与 CE 交于点H, PGAD 交 BC 于 F,交 AB 于 G,下列结论: GA=GP;S PAC :S PAB=AC:AB;BP 垂直平分 CE;FP=FC;其中正确的判断有( )A只有 B只有 C只有 D二、填空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满分 30 分)9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它共有 条对称轴10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 11已知ABC FED,A=30,B=80 ,则D= 12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之比为 3:4,斜边为 10,则它的面积是 13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 3,4,x ,则 x2= 14等腰三
4、角形 ABC 的周长是 8cm,AB=3cm ,则 BC= cm15如图,已知ABC 是等边三角形,点 B、C、D、E 在同一直线上,且CG=CD,DF=DE,则E= 度第 3 页(共 32 页)16如图在一棵树的 10m 高的 D 处有两只猴子,其中一只猴子爬下树走到离树20m 处的池塘 A 处,另一只爬到树顶后直接跃向池塘 A 处如果两只猴子所经过的距离相等,试问这棵树高 m17如图,ABC 中,AB=AC=13,BC=10 ,AD 是 BC 边上的中线,F 是 AD 上的动点,E 是 AC 边上的动点,则 CF+EF 的最小值为 18如图,点 P、Q 分别是边长为 4cm 的等边ABC
5、边 AB、BC 上的动点,点 P从顶点 A,点 Q 从顶点 B 同时出发,且它们的速度都为 1cm/s设运动时间为t 秒,当PBQ 为直角三角形时,t= 秒三、解答题(6 分6+10 分2=56 分)19方格纸中每个小方格都的边长为 1 的正方形,我们把以格点连线为边的多边形称为“格点多边形 ”第 4 页(共 32 页)(1)在图 1 中确定格点 D,并画出一个以 A、B、C、D 为顶点的四边形,使其为轴对称图形;(2)在图 2 中画一个格点正方形,使其面积等于 10;(3)直接写出图 3 中FGH 的面积是 20如图,点 B、F、C 、E 存同一直线上,AC、DF 相交于点 G,ABBE,垂
6、足为 B,DEBE,垂足为 E,且 AB=DE,BF=CE (1)求证:ABC DEF;(2)若A=65,求AGF 的度数21如图,已知 ACBC,BD AD,AC 与 BD 交于 O,AC=BD求证:(1)BC=AD ;(2)OAB 是等腰三角形22一架梯子长 25 米,斜靠在一面墙上,梯子底端离墙 7 米,(1)这个梯子的顶端距地面有多高?(2)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了 4 米到 A,那么梯子的底端在水平方向滑动了几米?第 5 页(共 32 页)23在ABC 中,AB=AC=20,BC=32 ,点 D 在 BC 上,且 AD=13,画出图形并求出 BD 的长24如图在ABC 中,AB=AC=1
7、3,BC=10 ,D 是 AB 的中点,过点 D 作 DEAC于点 E,求(1)ABC 的面积;(2)DE 的长?25 (1)问题发现:如图 1,ACB 和DCE 均为等边三角形,点 A,D,E 在同一直线上,连接 BE,则AEB 的度数为 ,线段 AD、BE 之间的关系 (2)拓展探究:如图 2,ACB 和DCE 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B=DCE=90,点 A、D 、E 在同一直线上,CM 为DCE 中 DE 边上的高,连接 BE请判断AEB 的度数,并说明理由; 当 CM=5 时,AC 比 BE 的长度多 6 时,求 AE 的长26如图,ABC 中, C=90,AB=10cm,BC=6c
8、m,若动点 P 从点 C 开始,按CABC的路径运动,且速度为每秒 1cm,设出发的时间为 t 秒(1)问 t 为何值时, PA=PB?第 6 页(共 32 页)(2)问 t 为何值时, BCP 为等腰三角形?(3)另有一点 Q,从点 C 开始,按 CBAC的路径运动,且速度为每秒2cm,若 P、Q 两点同时出发,当 P、Q 中有一点到达终点时,另一点也停止运动当 t 为何值时,直线 PQ 把ABC 的周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第 7 页(共 32 页)2016-2017 学年江苏省镇江市扬中市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24 分)1下列“QQ 表情”
9、中属于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考点】轴对称图形【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解答】解:A、B、D 都不是轴对称图形,C 关于直线对称故选 C2已知ABC 中,a、b、c 分别是A、B 、C 的对边,下列条件不能判断ABC 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A=C B Ba:b:c=2:3:4C a2=b2c2 Da= ,b= ,c=1【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析】利用直角三角形的定义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逐项判断即可【解答】解:A、由条件可得A+B=C,且A +B+C=180 ,可求得C=90 ,故ABC为直角三角形;B、不妨设 a=2,b=3,c=4,此时 a2+b2=
10、13,而 c2=16,即 a2+b2c 2,故ABC不是直角三角形;C、由条件可得到 a2+c2=b2,满足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故 ABC 是直角三角形;D、由条件有 a2+c2=( ) 2+12= =( ) 2=b2,满足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故 第 8 页(共 32 页)ABC 是直角三角形;故选 B3电子钟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实际时间是( )A21: 10 B10:21 C10:51 D12:01【考点】镜面对称【分析】根据镜面对称的性质求解,在平面镜中的像与现实中的事物恰好左右或上下顺序颠倒,且关于镜面对称【解答】解:根据镜面对称的性质,分析可得题中所显示的图片与 10:51 成轴对称,所以
11、此时实际时刻为 10:51故选 C4如图,OP 平分AOB,PA OA ,PB OB,垂足分别为 A,B下列结论中不一定成立的是( )APA=PB BPO 平分APB COA=OB DAB 垂直平分 OP【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分析】本题要从已知条件 OP 平分AOB 入手,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对各选项逐个验证,选项 D 是错误的,虽然垂直,但不一定平分 OP【解答】解:OP 平分 AOB,PA OA ,PBOBPA=PBOPA OPBAPO=BPO,OA=OB第 9 页(共 32 页)A、B、C 项正确设 PO 与 AB 相交于 EOA=OB,AOP= BOP,OE=OEAOEBOEAEO=
12、BEO=90OP 垂直 AB而不能得到 AB 平分 OP故 D 不成立故选 D5如图,ABC 中,B=C,BD=CF,BE=CD,EDF=a,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2a+ A=180 Ba+A=90 C2a+A=90 Da +A=180【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可证明BDECFD,则BED=CDF ,由A+B+C=180 ,得 B= ,因为BDE+EDF +CDF=180 ,所以得出 a 与A 的关系【解答】解:在BDE 和 CFD 中, ,BDE CFD,第 10 页(共 32 页)BED= CDF,A+B+C=180 ,B= ,BDE+EDF+CDF=180,1
13、80B BED+a+CDF=180,B=a,即 =a,整理得 2a+A=180故选 A6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 10,一腰上的高为 6,则以底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为( )A40 B80 C40 或 360 D80 或 360【考点】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根据题意作出图形分为高线在三角形内和高线在三角形外两种情况,然后根据勾股定理计算求解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可作图左图中 AC=10,CD=6 ,CDAB 根据勾股定理可知 AD=8BD=2BC 2=22+62=40右图中 AC=10,CD=6 ,CDBD,根据勾股定理知 AD=8BD=18BC 2=182+62=360故选 C第
14、11 页(共 32 页)7如图,已知ABC 中, ABC=90 ,AB=BC,三角形的顶点在相互平行的三条直线 l1,l 2,l 3 上,且 l1,l 2 之间的距离为 1,l 2,l 3 之间的距离为 2,则AC2=( )A13 B20 C26 D25【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分析】过 A 作 AEl 3 于 E,过 C 作 CFl 3 于 F,求出AEB=CFB,EAB= CBF,根据 AAS 证AEBBFC ,推出AE=BF=2,BE=CF=3,由勾股定理求出 AB 和 BC,再由勾股定理求出 AC 即可【解答】解:过 A 作 AEl 3 于 E,过 C 作 CFl 3
15、于 F,则AEF=CFB=ABC=90,ABE+CBF=180 90=90,EAB+ABE=90 ,EAB=CBF,在AEB 和BFC 中第 12 页(共 32 页),AEBBFC(AAS) ,AE=BF=2,BE=CF=2+1=3,由勾股定理得:AB=BC= = ,由勾股定理得:AC 2=AB2+BC2=26,故选 C8如图,BAC 与CBE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 P,BE=BC,PB 与 CE 交于点H, PGAD 交 BC 于 F,交 AB 于 G,下列结论: GA=GP;S PAC :S PAB=AC:AB;BP 垂直平分 CE;FP=FC;其中正确的判断有( )A只有 B只有 C只有 D
16、【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分析】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对进行一一判断,从而求解【解答】解:AP 平分BACCAP= BAPPGADAPG=CAPAPG=BAPGA=GPAP 平分 BACP 到 AC,AB 的距离相等S PAC :S PAB =AC:AB第 13 页(共 32 页)BE=BC,BP 平分CBEBP 垂直平分 CE(三线合一)BAC 与CBE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 P,可得点 P 也位于BCD 的平分线上DCP=BCP又 PGADFPC= DCPFP=FC故都正确故选 D二、填空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满分 30 分)9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它共有 4 条对
17、称轴【考点】轴对称图形【分析】根据对称轴的定义,直接作出图形的对称轴即可【解答】解:如图所示,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它共有 4 条对称轴故答案为:410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 底边上的高(顶角平分线或底边的中线)所在的直线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轴对称图形第 14 页(共 32 页)【分析】本题根据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其对称轴是底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因为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三线合一,所以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底边上的高(顶角平分线或底边的中线)所在的直线【解答】解: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底边上的高(顶角平分线或底边的中线)所在的直线故填底边上的高
18、(顶角平分线或底边的中线) 11已知ABC FED,A=30,B=80 ,则D= 70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出F 和E,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即可【解答】解:ABCFED,A=30,B=80,F= A=30,E=B=80 ,D=180 FE=70,故答案为:70 12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之比为 3:4,斜边为 10,则它的面积是 24 【考点】勾股定理【分析】设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 3x,4x ,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 x 的值,进而得出结论【解答】解: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之比为 3:4,设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 3x,4x ,斜边为 10, =1
19、0,解得 x=2,两直角分别为 6,8,它的面积= 68=24故答案为:24第 15 页(共 32 页)13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 3,4,x ,则 x2= 25 或 7 【考点】勾股定理【分析】本题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但未明确这两条边是直角边还是斜边,因此两条边中的较长边 4 既可以是直角边,也可以是斜边,所以求第三边的长必须分类讨论,即 4 是斜边或直角边的两种情况,然后利用勾股定理求解【解答】解:设第三边为 x,(1)若 4 是直角边,则第三边 x 是斜边,由勾股定理得:32+42=x2,所以 x2=25;(2)若 4 是斜边,则第三边 x 为直角边,由勾股定理得:32+x2=42
20、,所以 x2=7;故答案为 25 或 7;14等腰三角形 ABC 的周长是 8cm,AB=3cm ,则 BC= 2 或 3 或 2.5 cm【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分析】按照 AB 为底边和腰,分类求解当 AB 为底边时, BC 为腰;当 AB 腰时,BC 为腰或底边【解答】解:(1)当 AB=3cm 为底边时,BC 为腰,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 BC= (8 AB)=2.5cm;(2)当 AB=3cm 为腰时,若 BC 为腰,则 BC=AB=3cm,若 BC 为底,则 BC=82AB=2cm故本题答案为:2 或 3 或 2.5cm15如图,已知ABC 是等边三角形,点 B、
21、C、D、E 在同一直线上,且CG=CD,DF=DE,则E= 15 度第 16 页(共 32 页)【考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根据等边三角形三个角相等,可知ACB=60,根据等腰三角形底角相等即可得出E 的度数【解答】解:ABC 是等边三角形,ACB=60 ,ACD=120,CG=CD,CDG=30,FDE=150,DF=DE,E=15故答案为:1516如图在一棵树的 10m 高的 D 处有两只猴子,其中一只猴子爬下树走到离树20m 处的池塘 A 处,另一只爬到树顶后直接跃向池塘 A 处如果两只猴子所经过的距离相等,试问这棵树高 15 m【考点】勾股定理的
22、应用【分析】设树高为 xm,则可用 x 分别表示出 AC,利用勾股定理可得到关于 x的方程,可求得 x 的值【解答】解:设树高为 xm,则 CD=x10,第 17 页(共 32 页)则题意可知 BD+AB=10+20=30,AC=30 CD=30(x10)=40 x,ABC 为直角三角形,AC 2=AB2+BC2,即(40x) 2=202+x2,解得 x=15,即树高为 15m,故答案为:1517如图,ABC 中,AB=AC=13,BC=10 ,AD 是 BC 边上的中线,F 是 AD 上的动点,E 是 AC 边上的动点,则 CF+EF 的最小值为 【考点】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23、【分析】作 E 关于 AD 的对称点 M,连接 CM 交 AD 于 F,连接 EF,过 C 作CNAB 于 N,根据三线合一定理求出 BD 的长和 ADBC,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D,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出 CN,根据对称性质求出 CF+EF=CM,根据垂线段最短得出 CF+EF ,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作 E 关于 AD 的对称点 M,连接 CM 交 AD 于 F,连接 EF,过 C 作 CNAB 于N,AB=AC=13,BC=10,AD 是 BC 边上的中线,BD=DC=5, ADBC ,AD 平分BAC,第 18 页(共 32 页)M 在 AB 上,在 RtABD 中,由勾股定理得:AD=
24、 =12,S ABC = BCAD= ABCN,CN= = = ,E 关于 AD 的对称点 M,EF=FM,CF +EF=CF+FM=CM,根据垂线段最短得出:CMCN ,即 CF+EF ,即 CF+EF 的最小值是 ,故答案为: 18如图,点 P、Q 分别是边长为 4cm 的等边ABC 边 AB、BC 上的动点,点 P从顶点 A,点 Q 从顶点 B 同时出发,且它们的速度都为 1cm/s设运动时间为t 秒,当PBQ 为直角三角形时,t= 或 秒【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分析】由题意知 AP=BQ=t、B=60 、BP=4 t,分 PQB=90和BPQ=90 根据B 的
25、余弦函数求解可得【解答】解:由题意知,AP=BQ=t,ABC 是等边三角形,B=60,AB=4cm ,BP=4t,第 19 页(共 32 页)如图 1,当PQB=90时,cosB= , = ,解得:t= ;如图 2,当BPQ=90时,cosB= , = ,解得:t= ;综上,t= 或 ,故答案为: 或 三、解答题(6 分6+10 分2=56 分)19方格纸中每个小方格都的边长为 1 的正方形,我们把以格点连线为边的多边形称为“格点多边形 ”第 20 页(共 32 页)(1)在图 1 中确定格点 D,并画出一个以 A、B、C、D 为顶点的四边形,使其为轴对称图形;(2)在图 2 中画一个格点正方
26、形,使其面积等于 10;(3)直接写出图 3 中FGH 的面积是 9 【考点】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分析】 (1)找出点 A 关于 BC 的对称点即可;(2)先构造以 1 和 3 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然后以三角形的斜边为边构造正方形即可;(3)构造如图所示的矩形,根据GFH 的面积= 矩形面积减去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求解即可【解答】解:(1)如图 1 所示:(2)如图 2 所示:第 21 页(共 32 页)(3)如图 3 所示:FGH 的面积 =矩形 ABHC 的面积AFG 的面积BGH 的面积FCH 的面积=56 =9故答案为:920如图,点 B、F、C 、E 存同一直线上,AC、DF 相
27、交于点 G,ABBE,垂足为 B,DEBE,垂足为 E,且 AB=DE,BF=CE (1)求证:ABC DEF;(2)若A=65,求AGF 的度数【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 (1)由条件先得出 BC=EF 和B=E ,再根据边角边就可以判断ABCDEF;(2)由全等的性质就可以得出ACB= DFE ,再利用外交与内角的关系就可以得出结论【解答】 (1)证明:BF=CE,BF+CF=CE+CF,即 BC=EFABBE,DEBE,第 22 页(共 32 页)B= E=90在ABC 和DEF 中,ABCDEF(SAS) ;(2)ABC DEF,ACB=DFE A=65,ACB=25 ,D
28、FE=25AGF= ACB= DFE,AGF=5021如图,已知 ACBC,BD AD,AC 与 BD 交于 O,AC=BD求证:(1)BC=AD ;(2)OAB 是等腰三角形【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分析】 (1)根据 ACBC,BD AD,得出ABC 与BAD 是直角三角形,再根据 AC=BD, AB=BA,得出 RtABC RtBAD,即可证出 BC=AD,(2)根据 RtABC Rt BAD,得出CAB= DBA ,从而证出 OA=OB,OAB第 23 页(共 32 页)是等腰三角形【解答】证明:(1)ACBC ,BD AD,ADB=ACB=90 ,在 RtAB
29、C 和 RtBAD 中, ,RtABCRt BAD(HL) ,BC=AD,(2)Rt ABCRt BAD,CAB=DBA,OA=OB,OAB 是等腰三角形22一架梯子长 25 米,斜靠在一面墙上,梯子底端离墙 7 米,(1)这个梯子的顶端距地面有多高?(2)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了 4 米到 A,那么梯子的底端在水平方向滑动了几米?【考点】勾股定理的应用【分析】 (1)利用勾股定理直接得出 AB 的长即可;(2)利用勾股定理直接得出 BC的长,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1)由题意得:AC=25 米,BC=7 米,AB= =24(米) ,第 24 页(共 32 页)答:这个梯子的顶端距地面有 24
30、米;(2)由题意得:BA=20 米,BC= =15(米) ,则:CC=157=8(米) ,答:梯子的底端在水平方向滑动了 8 米23在ABC 中,AB=AC=20,BC=32 ,点 D 在 BC 上,且 AD=13,画出图形并求出 BD 的长【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过点 A 作 AEBC 于 E,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可得BE=CE= BC,再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出 AE,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出 DE,即可得解【解答】解:如图,过点 A 作 AEBC 于 E,AB=AC,BE=CE= BC=16,由勾股定理得,AE= = =12,在 RtADE 中,DE= = =5,当点 D 在
31、 AE 左侧时(如图)BD=BEDE=16 5=11;当点 D 在 AE 右侧时,BD=BE+DE=16+5=21综上所述,BD 的长为 11 或 2124如图在ABC 中,AB=AC=13,BC=10 ,D 是 AB 的中点,过点 D 作 DEAC第 25 页(共 32 页)于点 E,求(1)ABC 的面积;(2)DE 的长?【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分析】 (1)过 A 作 BC 的垂线,由勾股定理易求得此垂线的长,即可求出ABC 的面积;(2)连接 CD,由于 AD=BD,则ADC 、BCD 等底同高,它们的面积相等,由此可得到ACD 的面积;进而可根据ACD 的面积求出
32、DE 的长【解答】解:(1)过 A 作 AFBC 于 F,ABC 中,AB=AC=13 ,AFBC ,则 BF=FC= BC=5;RtABF 中,AB=13,BF=5;由勾股定理,得 AF=12;S ABC = BCAF=60;(2)连接 CD,AD=BD,S ADC =SBCD = SABC =30;S ADC = ACDE=30,即 DE= = 25 (1)问题发现:如图 1,ACB 和DCE 均为等边三角形,点 A,D,E 在第 26 页(共 32 页)同一直线上,连接 BE,则AEB 的度数为 60 ,线段 AD、BE 之间的关系 相等 (2)拓展探究:如图 2,ACB 和DCE 均为
33、等腰直角三角形,ACB=DCE=90,点 A、D 、E 在同一直线上,CM 为DCE 中 DE 边上的高,连接 BE请判断AEB 的度数,并说明理由; 当 CM=5 时,AC 比 BE 的长度多 6 时,求 AE 的长【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分析】 (1)易证ACD=BCE ,即可求证ACDBCE,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求得 AD=BE,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即可求得AEB 的大小;(2)易证ACDBCE,利用勾股定理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1)ACB= DCE,DCB=DCB,ACD=BCE,在ACD 和BCE 中,ACDBCE (SAS) ,AD=
34、BE, CEB=ADC=180 CDE=120,AEB=CEB CED=60 ,故答案为:60 ;相等;(2)AEB=90,ACB 和DCE 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CA=CB,CD=CE ,ACB=DCE=90 ,ACD=BCE第 27 页(共 32 页)在ACD 和BCE 中,ACDBCE (SAS) ,AD=BE, ADC=BECDCE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CDE=CED=45,点 A、D、 E 在同一直线上,ADC=135BEC=135 ,AEB=BEC CED=90 CD=CE,CM DE,DM=ME=5在 RtACM 中,AM 2+CM2=AC2,设:BE=AD=x,则 AC=(6+x)
35、 ,(x+5) 2+52=(x+6) 2,解得:x=7所以可得:AE=AD +DM+ME=1726如图,ABC 中, C=90,AB=10cm,BC=6cm,若动点 P 从点 C 开始,按CABC的路径运动,且速度为每秒 1cm,设出发的时间为 t 秒(1)问 t 为何值时, PA=PB?(2)问 t 为何值时, BCP 为等腰三角形?(3)另有一点 Q,从点 C 开始,按 CBAC的路径运动,且速度为每秒2cm,若 P、Q 两点同时出发,当 P、Q 中有一点到达终点时,另一点也停止运动当 t 为何值时,直线 PQ 把ABC 的周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第 28 页(共 32 页)【考点】三角形综
36、合题;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分析】 (1)分两种情况:点 P 在 AC 上和点 P 在 AB 上,分别根据移动的路程,求得时间 t 的值即可;(2)分两种情况:若 P 在边 AC 上时,BC=CP=6cm,此时用的时间为 6s;若 P 在 AB 边上时,有三种可能:i 若使 BP=CB=6cm,此时 AP=4cm,P 运动的路程为 4+8=12cm,用的时间为 12 时; ii)若 CP=BC=6cm,过 C 作 CDAB 于点D,根据面积法求得高 CD=4.8cm,求出 BP=2PD=7.2cm,得出 P 运动的路程为187.2=10.8cm,即可得出结果; )若 BP=CP,则
37、PCB= B,证出 PA=PC 得出 PA=PB=5cm,得出 P 的路程为 13cm,即可得出结果;(3)分两种情况:当 P、Q 没相遇前:P 点走过的路程为 t,Q 走过的路程为2t,根据题意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当 P、Q 没相遇后:当 P 点在 AB 上,Q 在 AC 上,则 AP=t8,AQ=2t 16,根据题意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即可得出结果【解答】解:(1)如图 2,作 AB 的垂直平分线 DE,交 AB 于 E,交 AC 于 D,连接 DB,则 DA=DB,EA=EB,ABC 中,C=90,AB=10cm,BC=6cm,AC= =8cm,当点 P 与点 D 重合时,PA=PB
38、 ,此时,CP=1t=t,AP=8t=BP,在 RtBCP 中,t 2+62=(8t) 2,解得 t= ;当点 P 与点 E 重合时,PA=PB ,第 29 页(共 32 页)此时,PA=PB= AB=5,CA+AP=13,即 1t=13,解得 t=13,故当 t= 或 13s 时,BCP 为等腰三角形;(2)如图 3,若 P 在边 AC 上时,BC=CP=6cm ,此时用的时间为 6s,BCP 为等腰三角形;若 P 在 AB 边上时,有三种情况:如图 4,若使 BP=CB=6cm,此时 AP=4cm,P 运动的路程为 12cm,所以用的时间为 12s,故 t=12s 时BCP 为等腰三角形;
39、如图 5,若 CP=BC=6cm,过 C 作斜边 AB 的高,根据面积法求得高为 4.8cm,根据勾股定理求得 BP=7.2cm,所以 P 运动的路程为 187.2=10.8cm,t 的时间为 10.8s,BCP 为等腰三角形;如图 6,若 BP=CP 时,则PCB=PBC,ACP+BCP=90,PBC+CAP=90,ACP= CAP ,PA=PCPA=PB=5cmP 的路程为 13cm,所以时间为 13s 时,BCP 为等腰三角形当 t=6s 或 13s 或 12s 或 10.8s 时,BCP 为等腰三角形;(3)分两种情况:当 P、Q 没相遇前:如图 7P 点走过的路程为 tcm,Q 走过的路程为 2tcm,直线 PQ 把 ABC 的周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t+2t=12,第 30 页(共 32 页)t=4s; 当 P、Q 相遇后:如图 8当 P 点在 AB 上,Q 在 AC 上,则 AP=t8,AQ=2t 16,直线 PQ 把 ABC 的周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t8 +2t16=12,t=12s,故当 t 为 4 秒或 12 秒时,直线 PQ 把ABC 的周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