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6 文言文对比阅读(诗词+文言文)(解析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

上传人:鹏城****头 文档编号:261242 上传时间:2024-12-26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277.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16 文言文对比阅读(诗词+文言文)(解析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专题16 文言文对比阅读(诗词+文言文)(解析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专题16 文言文对比阅读(诗词+文言文)(解析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专题16 文言文对比阅读(诗词+文言文)(解析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专题16 文言文对比阅读(诗词+文言文)(解析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6 文言文对比阅读(诗词+文言文) (23-24八年级上安徽淮北期末)阅读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甲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郦道元三峡【乙文】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丙文】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吴均与朱元君书注: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天,李白因永王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赴贬地

2、。行至白帝城, 忽闻赦书,旋即放舟东下江陵,写下此诗。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疾 : (2)或王命急宣 或 : (3)水皆缥碧 皆: (4)朝辞白帝彩云间 朝: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自非亭午夜分 (2)急湍甚箭 3【甲文】【丙文】文中划线句子都是侧面地描写了水,分别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4【乙文】早发白帝城由【甲文】三峡化出,同样写猿声,其作用有何不同?【答案】1 快 有时 都 早晨 2 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 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 3汹涌湍急清澈 4早发白帝城用猿声衬托行船的快和作者的喜悦心情,三峡用猿声带哀转久绝表现峡谷幽长的特点,渲染了秋天三

3、峡的萧瑟气氛。【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1)句意为:即使骑上飞奔的快马,驾着疾风,也不如船快。疾:快;(2)句意为:有时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或:有时;(3)句意为:水都是青白色的。皆:都;(4)句意为: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朝:早晨。2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的翻译。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字词意思:(1)自非:如果不是;亭午:正午;夜分:半夜。(2)湍:湍

4、急的流水;甚:超过。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甲文】“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意思是,即使骑上飞奔的快马,驾着疾风,也不如船快。这句话用的是比喻的方法,用箭来比喻三峡水的速度,用奔马来比喻三峡水的气势,显示了三峡水流的汹涌湍急。【丙文】“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意思是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直接看见,毫无障碍,表明了江水清澈。4本题考查对比阅读。早发白帝城“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里诗人并不去写看到的两岸青山,而是通过写耳朵听到猿猴的啼叫来展示船行之迅速。本来猿声悲哀婉转,让人有凄凉的感觉,但此刻诗人并没有把猿的啼叫放在心上,反而借它来映衬出这时船已如离弦之箭,在此起彼伏的叫声中,小船已掠

5、过了崇山峻岭。同时通过小船顺流直下穿越千山万岭奔向江陵的描写,也蕴含了诗人摆脱政治劫难的轻松愉快的心情。通过对行船的轻快和沿江两岸不绝猿啼的描写抒发了诗人遇赦归来的喜悦心情。三峡“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意思是巴东三峡之中,巫峡最长,猿猴鸣叫三声凄凉得令人眼泪满衣裳。从猿鸣之中,使人进一步体会到山高、岭连、峡窄、水长,同时山猿哀鸣,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气氛。也让人从这句渔歌中体会到了渔者们的辛苦和生活的艰苦。【点睛】参考译文:【甲文】在三峡七百里(的沿途)中,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看不到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6、。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上行和下行的航路都被阻断。有时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期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快马,驾着疾风,也不如船快。【丙文】水都是青白色的,清澈的水千丈也可以看见底。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直接看见,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各题。【甲】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乙】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

7、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麟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丙】送陈经秀才序(节选)欧阳修然伊之流最清浅,水溅溅鸣石间。刺舟随波,可为浮泛;钓鲂擉鳖,可供膳羞。山两麓浸流中,无岩崭颓怪盘绝之险。而可以登高顾望。自长夏而往,才十八里,可以朝游而暮归。故人之游此者,欣然得山水之乐,而未尝有筋骸之劳,虽数至不厌也。【注释】刺舟:撑船。擉:刺。麓:山脚。岩崭颓怪:山峰险峻危峭。盘绝:曲折难行。长夏:泛指夏季。5解释句中的加点词。(1)与其奇者( )(2)而可以登高顾望(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夕日欲颓,沉麟竞跃。(2)而未尝有筋骸之劳,虽数至不厌也。7下列对诗文

8、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甲】诗和【乙】文写的是春天景色,【丙】文写的则是夏天景色。B【丙】文和【乙】文中水的特点是清澈,【甲】诗中水的特点是寒冷。C【甲】诗和【丙】文观景角度是仰观俯察,【乙】文观景角度是近观。D三篇诗文写景的角度各有不同,但都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作方法。8【甲】诗以“ ”为线索,以“春”为着眼点,选择了早莺和新燕、乱花和浅草等早春时节的典型景物表达游湖的喜悦之情;【丙】文不仅描写了可赏之美景,还从“浮泛”“ ”两方面,突出游玩之乐。9【乙】文末提到谢灵运,意蕴丰富,含蓄表达了作者钦慕、 等情感。三位作者都陶醉在自然美景中,可以用【丙】文中的句子“ ”来形容他们的情感寄托和精

9、神追求。【答案】5 参与,这里是欣赏、领悟的意思 看,回头看(环顾) 6(1)夕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跃出水面。(2)却不会感到身体的疲劳,即使多次游览也不会觉得厌倦。 7D 8 行 膳羞 9 自许(自得、自豪)惋惜(遗憾)(谢灵运、自己、世人三个角度任选其二) 欣然得山水之乐【解析】5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与:参与,这里是欣赏、领悟的意思;(2)句意为:因而可以登高四处眺望。顾:看,回头看(环顾)。6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

10、含义及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1)重点词语:夕日欲颓:太阳快要落山了。颓,坠落。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竞跃,竞相跳跃。 (2)重点词语:而:却。未尝:不会;筋骸之劳,身体的疲劳。虽:即使。厌:厌倦。7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时,全面把握文章内容,将每一个选项放入文本中进行比较辨析。A.“甲诗和乙文写的是春天景色”表述有误,根据乙文中“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麟竞跃”的内容可知,本文描写的是四季常景,并不是仅仅写“春天景色”;

11、B.“甲诗中水的特点是寒冷”表述有误,钱塘湖春行处处扣紧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文中并未体现水的寒冷;C.“乙文观景角度是近观”表述有误,根据乙文中“高峰入云”“两岸石壁”“夕日欲颓”的描写可知,乙文中景物描写也采用了远视;故选D。8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第一空,甲诗以“行”为线索,以“孤山寺”起,以“白沙堤”终,从点到面,又由面到点,章法变化,条理井然,以“春”为着眼点,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第二空,根据丙文中“刺舟随波,可为浮泛;钓鲂擉鳖,可供膳羞”的内容可知,作者撑着小船在水面随波逐流,泛舟游览;在河中钓鲂鱼,刺龟鳖,作为佐餐的佳肴。又从“浮泛”“膳羞”

12、两方面,突出了游玩之乐。9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根据乙文中,“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的内容可知,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带有自豪之感,期与钦慕已久的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喜爱之情以及世人无视山水之乐的惋惜。三位作者都陶醉在自然美景中,丙文中“欣然得山水之乐”意为能够尽情地享受山水的乐趣,可用来形容他们的情感寄托和精神追求。【点睛】参考译文:(乙)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赏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清晨的薄雾将要

13、消散的时候,猿、鸟的叫声此起彼伏;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丙)然而伊水的流水最为清澈见底,河水发出潺潺之声在山石问飞溅。撑着小船在水面随波逐流,可以泛舟游览;在河中钓鲂鱼,刺龟鳖,可作为佐餐的佳肴。两山的山脚都沉浸在水中,没有危崖峭壁和曲折难行的险境,因而可以登高四处眺望。在漫长的夏日来游览,只有十八里路程,可以清晨出游傍晚归来。所以游览龙门的人能够尽情地享受山水的乐趣,却不会感到身体的疲劳,即使多次游览也不会觉得厌倦。(23-24八年级上浙江期末)下面是学校八年级正在开展的“走进苏

14、东坡”系列活动,邀请你一起参加。【甲】黄州安国寺记元丰二年十二月,余自吴兴守得罪,上不忍诛,以为黄州团练副使,使思过而自新焉。其明年二月至黄。舍馆粗定,衣食稍给,闭门却扫,收招魂魄,退伏思念,求所以自新之方。得城南精舍曰安国寺有茂林修竹陂池亭榭。间一、二日辄往,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则物我相忘,身心皆空,求罪垢所以生而不可得。一念清净,染污自落,表里翛然,无所附丽,私窃乐之。旦往而暮还者,五年于此矣。寺僧曰继连,为僧首七年,得赐衣。又七年,当赐号,欲谢去,其徒与父老相率留之。连笑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卒谢去。余是以愧其人。七年,余将有临汝之行。连曰:“寺未有记。”具石请记之。余不得辞。(选

15、自苏轼文集,有删改)【注释】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在吴兴任太守期间因“乌台诗案”获罪,被贬黄州。罪垢:指罪孽。染污:烦恼。翛(xio)然:超脱的样子。附丽:附着,依附。赐衣:指朝廷对佛教高僧的赐衣和赐封号制度。汝:汝州,指今河南郏县。【乙】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丙】行香子述怀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

16、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注释】元祐元年(1086年),苏轼被召还朝,但是政敌多次以类似“乌台诗案”之事欲再度诬陷苏轼,遂提笔抒怀。指击石迸出的一闪即灭的火花。10诗言志,文栽道。根据提示完成下列的古诗文填空。一切景语皆情语:李白在“ ,江入大荒流”的开阔景象中抒发了外出游历的喜悦;“ ,终岁常端正”,刘桢借松柏的刚劲表明志向之坚贞;王绩在“ , ”的山林秋景中流露出彷徨惆怅;陶弘景在答谢中书书中借富有生机的“ ,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的朝暮之景表达对人间仙境的痴迷;苏轼眼中的“空明”月色,又何尝不是心境志趣的影射呢?11参考表中所给的方法,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文言词句方

17、法解释求所以自新之东方课内迁移: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1) 私窃乐之词类活用:渔人甚异之(2)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成语类推:知彼知己,百战不殆(3) 七年,余将有临汝之行语境推断:从高处往低处看;到;面对;对着书画范本摹仿学习。(4) (填序号)12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得城南精舍曰安国寺有茂林修竹陂池亭榭【任务二:悟其情】13请根据丙文中的内容判断配图是否合适,并简要说明理由。14在甲文中,作者听了继连的话“余是以愧其人”。你如何理解其“愧”?请结合内容分析。【任务三:拓其思】15乙、丙两文中“闲人”的含义是否相同?请结合内容谈谈你的理解。甲文中哪些地方也有“闲”的

18、表现,请找出并分析与乙、丙两文中“闲”的异同。【答案】10 山随平野尽 岂不罹凝寒 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 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 11 用来的(办法) 对感到快乐(以为乐) 危险 12得城南精舍曰安国寺/有茂林修竹/陂池亭榭 13示例一:合适。词中“清夜无尘,月色如银”一句与配图的画面较为符合,图中只画了一个人,与月夜构成一种静谧孤独之感,与词的意境相符合。示例二:不合适。由“月色如银”可见当日应是圆月,与图中的缺月不符,此外图中也缺少酒、琴等要素,没有很好地体现出词的意境,所以不合适。 14继连成为得道高僧,对朝廷的赏赐他选择辞别离开,因为他认为“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即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侮辱

19、,懂得停止就不会有疑惑。作者之所以“愧”,是因为他被贬黄州后,虽“闭门却扫,收招魂魄,退伏思念,求所以自新之方”,但是言辞之中对自己遭受政治打击仍有不平之意,并非一念清净,真心“悔改”,所以让他感到有“愧”。 15乙、丙两文中“闲人”的含义是相似,乙文写于元丰六年,作者被贬在黄州,当日与张怀民夜游承天寺而发出感慨;丙文写于元祐元年,作者再度被诬陷,遂提笔抒发感慨,两个“闲人”流露出作者的自嘲,一种摆脱世俗困扰的退隐、出世之意。甲文中“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则物我相忘,身心皆空”“一念清净,染污自落,表里翛然,无所附丽,私窃乐之”等句子也有“闲”的表现,但是世事的纷扰是无处不在的,心灵的淡定也只能

20、靠自己来营造。因受“乌台诗案”之陷,苏轼被贬黄州,内心愤愤不平,虽“使思过而自新焉”,然“求罪垢所以生而不可得”,还没有做到真正的旷达与乐观。【分析】10本题考查古诗文背诵默写能力。注意“岂”“罹”“凝”“唯”“晖”“歇”“猿”字形正确书写。1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重点词语意思的能力。“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句意为:这样使他内心惊动,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所以:用来的(办法)。据此推断,“求所以自新之东方”句意为:用来寻找改过自新的方法。“所以”是用来的(办法)。“渔人甚异之”句意为:渔人对此(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诧异。异:形容词意动用法,对感到奇怪。据此推断,“私窃乐之”句意

21、为:私下认为非常快乐。乐:形容词意动用法,对感到快乐。“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殆”句意为:既了解敌人,又了解自己,百战都不会有危险。殆:危险。据此推断,“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句意为:知道满足才不会被辱,知道停止才能让自己没有危险。殆:危险。“七年,余将有临汝之行”句意为:元丰七年,我将调离吴兴要到汝这个地方去。临:到。故选。12本题考查断句的能力。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可先梳理句子大意,然后依据句子意思进行断句。再结合语法结构辅助断句。本句句意为:我找到了城南的一间佛寺,叫做安国寺,有茂密的树林和修竹,山坡池水和亭台楼阁。其中,“得城南精舍曰安国寺”是叙写一件事情,“有茂林修竹”“陂池亭榭”是描绘

22、安国寺的环境,两个分句属于并列关系。故断句为:得城南精舍曰安国寺/有茂林修竹/陂池亭榭。13本题考查内容和主题理解能力。示例1:合适。图中主要包括人、月亮和树木。人在月夜中仰望明月,与“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句子表现的意境相符,渲染了静谧孤独之感。示例2:不合适。由文中由“月色如银”可以知道,月应是明月、圆月,而图中的月亮是半月,二者不相符。此外,由文中“酒斟时、须满十分。”“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可知,本图中缺少酒、琴等要素,没有很好地体现出词的意境,所以不合适。14本题考查分析概括能力。依据黄州安国寺记中的“寺僧曰继连,为僧首七年,得赐衣。又七年,

23、当赐号,欲谢去,其徒与父老相率留之。连笑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局依可知,继连成为得道高僧,对朝廷的赏赐他选择辞别离开,因为他懂得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侮辱,懂得停止就不会有疑惑的生活道理。依据“闭门却扫,收招魂魄,退伏思念,求所以自新之方”句意可知,作者表现出对自己遭受政治打击怀有激愤之意,且怀有真心“悔改”之意,可见他并非一念清净,两相对比,让作者感到有“愧”。15本题考查分析概括能力。含义相似:【乙】文,依据写作背景和“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可知,“闲人”一词一方面流露出作对自己被贬者的自嘲之意,一方面是因自己摆脱了世俗,退隐、出世而高兴。【丙】文,依据写作在背景可知,

24、作者欣在月夜下喝酒赏月,实际上是摆脱苦闷的表现,同时也为自己能摆脱官场舒服,闲暇时间弹琴、喝酒、上月、游玩而高兴。所以,乙、丙两文中“闲人”的含义是相似。甲文中“闲”的表现:依据【甲】文,依据“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则物我相忘,身心皆空”“一念清净,染污自落,表里翛然,无所附丽,私窃乐之”句意可知,这表现出作者不受世俗困扰、内心恬淡的心情。乙、丙两文中“闲”的异同:相同点:依据写作背景可知,两文均描绘了作者在被贬的境遇。不同点:依据【乙】文中的“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和写作背景可知,文中虽抒发了作者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清闲,同时也表现了作者被贬的落寞,对人生的感慨以及自我安慰

25、之意。所以,作者还没有做到真正的旷达与乐观的心态。依据【丙】诗“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句意可知,作者已经做到随缘自适,淡定从容,毫无苦闷抑郁之意。【点睛】参考译文:【甲】宋元丰二年十二月,我任职吴兴地方的太守,由于得罪了权贵,皇上偏爱又不忍心责备我,所以把我降职为黄州地方的团练副职,给我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第二年,即元丰三年二月到达黄州后。初步安排了一下吃住的地方,收拾收拾卫生,收收一路劳累的心思,就开始闭门思过,寻找改过自新的方法。我找到了城南的一间佛寺,叫做安国寺,有茂密的树林和修竹,山坡池水和亭台楼阁。隔

26、一两天就去一次,焚香静坐,深刻的反省我的内心,从而达到了物我两忘,身心皆空的境界,在这种境界下,罪孽就算想生都生不了了。一念清净,罪孽自然就离开了,内外皆通透,罪孽无处可依附,私下感觉非常快乐。早晨来晚上才走,这样的生活大概有五年。寺里有个和尚叫继连的,做和尚头七年被赐予佛衣,又过了七年,赐予他法号,他打算辞去离开,他的徒弟与父老都挽留他。但他笑着说:知道满足才不会被辱,知道停止才能让自己没有危险。最后还是辞去离开了。我觉得和他的德行相比起来我很惭愧。元丰七年,我将调离吴兴要到汝这个地方去。继连说:“本寺还没有文记,请我做一篇记。”我推脱不了。【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1083年十月

27、十二日夜,可不译),(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照在门上,(于是我就)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了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的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丙】夜气清新,尘滓皆无,月光皎洁如银。值此良辰美景,把酒对月,须尽情享受。名利都如浮云变幻无常,徒然劳神费力。人的一生只不过像快马驰过缝隙,像击石迸出一闪即灭的火花,像在梦境中短暂的经历一样短暂。虽有满腹才学,却不被重用,

28、无所施展。姑且借现实中的欢乐,忘掉人生的种种烦恼。何时能归隐田园,不为国事操劳,有琴可弹,有酒可饮,赏玩山水,就足够了。(23-24八年级上湖北孝感期末)【甲】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乙】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

29、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丙】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虽欲无王,不可得已。”(选自孟子离娄上)【注】桀、纣:指夏桀、商纣,古代的暴君。与:同“为”,替。尔也:而已。圹:原野。爵:同“雀”,鸟的一种。鹯(zhn):古书中说的一种猛禽,似鹞鹰。1根据表格里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的意思。方法举例文言语句释义课内联想故君子有不战:所以故为渊

30、驱鱼者故:辨音解意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读ho,喜欢所恶勿施尔也恶:古今异义月色入户:门,今义为窗户七里之郭郭:词类活用周亚夫军细柳:名词用作动词,驻军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威:2请用“/”给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三处。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3将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寡助之至,亲戚畔之。(2)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4下列对选文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甲】诗就体裁而言是律诗,就内容而言是怀古诗;作者是中唐诗人,他写过“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诗句。B【甲】诗用“二乔”的命运来折射东吴命运,体现了“大中取小,小中见大”的写法。【乙

31、】【丙】两文都运用了排比,体现了孟子散文的语言特点。C【乙】文的中心论点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丙】文的中心观点是“得民者得天下”;两文均采用了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D【乙】【丙】两文都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两文中的“道”意思一样,都可解释为“施行仁政”。5同样写“战争”主题,【甲】诗中的“ ”就是【乙】文中所说的“天时”。【乙】【丙】两文都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丙】文中“桀、纣失天下”的原因,用【乙】文句子来解释就是“ ”;【乙】文“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的情形,在【丙】文中有形象的描绘,这个句子是“ ”。【答案】1所以/因此(读w),厌恶/讨厌,憎恶外城震慑、威慑

32、2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3(1)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都会背叛他。(2)现在天下的国君如果有爱好仁德的,那么诸侯们都会替他把百姓赶来。 4B 5 东风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或: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理解。句意:因此替深池把鱼赶来的。结合“故君子有不战:所以”可知,故:因此、所以。句意:他们厌恶的,不加给他们,如此罢了。结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读ho,喜欢”可知,恶:读w,厌恶/讨厌,憎恶。句意: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结合“月色入户:门,今义为窗户”可知,郭:外城。句意:震慑天下不能

33、靠武器的锐利。结合“周亚夫军细柳:名词用作动词,驻军”可知,威:震慑、威慑。2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文言语句的断句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本句的意思是:桀和纣失去了天下,是因为失去了人民;失去人民,是由于失去了民心。“也”是句末语气词,其后可断开,“者也”是表示判断的句子,“者”后可以断开,故根据句意即可断句为: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3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注意重点字词;(1)寡助:帮助的人少;至:极;畔:同“叛”,背叛。(2)之:的。好仁者:君主施行仁政的。则:那么。为之驱:为他所用(为他所驱使)。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辨析。A.【甲】诗为七言绝句,杜牧为晚唐

34、诗人;C.【乙】文没有运用比喻论证,【丙】文没有运用对比论证;D.【乙】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逐层论证,最后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丙】文由孟子的话引出下文,并非总分总结构;故选B。5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概括。一空,【甲】诗歌大意:赤壁的泥沙中,埋着一枚未锈尽的断戟。自己磨洗后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倘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据此可知,【甲】诗中的“东风”就是【乙】文中所说的“天时”,即指宜于做某事的气候条件。二空,结合【丙】“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可知,桀和纣失去了天下,是因

35、为失去了人民;失去人民,是由于失去了民心。据此找到【乙】文“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可得答案。三空,结合【乙】“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可知,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归顺他。据此可找到【丙】“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可得答案。【点睛】参考译文:【甲】天时比不上地利,地利比不上人和。(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必定有得天时之处,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天时比不上地利啊。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并不是不坚固锋利,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但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地利比不上人和啊。所以说

36、,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能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的条件,去攻打那连内外亲属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能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乙】孟子说:“桀和纣失去了天下,是因为失去了人民;失去人民,是由于失去了民心。得天下有办法:得到人民,就能得到天下了;得人民有办法:赢得民心,就能得到人民了;得民心有办法:他们想要的,就给他们积聚起来,他们厌恶的,不加

37、给他们,如此罢了。人民向于仁,如同水往下方流、野兽奔向旷野一样。所以,替深池把鱼赶来的,是水獭;替森林把鸟雀赶来的,是鹯。替汤王、武王赶来百姓的,是夏桀和商纣。如果现在天下的国君有爱好仁德的,那么诸侯们就会替他把人民赶来,哪怕他不想称王天下,也不可能了。”(23-24八年级上上海金山期末)阅读下列诗文,完成各题【甲】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乙】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

38、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丙】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注释指夏桀、商纣,古代的暴君。尔也:而已。圹(kung):原野。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1)委而去之( )(2)兽之走圹也(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域民不以封疆之界。8下列对【丙】文画线句意思的理解,

39、正确的一项是()A统治者想要的就要给他们,并使他们有一定的聚集,统治者所厌恶的就不要强加给他们,如此罢了。B人民所想要的东西,就把它们聚集起来给人民,人民所厌恶的就不要强加给他们,如此罢了。C人民所想要的就要给他们,并使他们有一定的聚集,人民所厌恶的就不要强加给他们,如此罢了。D统治者所想要的东西,就把它们聚集起来给他们,统治者所厌恶的就不要强加给他们,如此罢了。9对上述诗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甲诗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B乙文将论证范围从政治引向军事,提出作者的治国之道。C甲诗用“二乔”的命运来折射东吴命运,体现了“大中取小,小中见大”的写法。D丙文把“失其民者”与“得其名

40、者”进行对比,阐述了观点。10甲诗中的“ ”就是乙文中所说的“天时”,乙文说的“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的情形,在丙文中有形象地描绘,这个句子是:“ ”11甲诗和乙、丙两文表现的主旨不相同,甲诗蕴含的哲理是 ,乙、丙两文认为,要统一天下,最重要的是要 。【答案】6 离开 跑(奔跑) 7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疆域的边界。 8C 9B 10 东风 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 11 偶然的机遇对历史变迁的重大影响 施行仁政(人和、得道)【解析】6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41、1)句意: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去:离开。(2)句意:像兽奔向旷野一样。走:跑,奔跑。7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重点词:域民,使人民定居下来;以,靠,依靠;疆,疆域;界,边界。8本题考查句子理解。“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省略了主语“人民”,“与之”“聚之”是承接关系,因此应翻译为:人民所想要的就要给他们,并使他们有一定的聚集,人民所厌恶的就不要强加给他们,如此罢了。故选C。9本题考查对诗文的理解。B.“乙文将论证范围从政治引向军事”不正确。本文从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利的决定性作用。由此

42、,再加引申,推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必要性。所以论证范围应该是从军事到政治;故选B。10本题考查对诗文的理解和诗人所要表达的哲理及主旨的把握。甲诗“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意思: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这两句是议论。在赤壁战役中,周瑜主要是用火战胜了数量上远远超过己方的敌人,而其能用火攻则是因为在决战的时刻,恰好刮起了强劲的东风,诗人认为周瑜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是因为有“东风”,而“东风”是一种天气现象,所以甲诗中的“东风”就是乙文中所说的“天时”。乙文说的“多助之至,天下顺之”,意思是: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

43、下的人都会归顺他。丙文中的“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是对“天下顺之”的形象描绘。11本题考查比较阅读。甲诗中的“东风”是天时,是偶然因素,作者认为如果没有东风这个因素,那么很可能周瑜会失败,大乔和小乔要被俘虏,囚禁在铜雀台中。在这里作者强调了偶然因素对历史变迁的重大影响。结合乙文“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等句子可知,乙文强调了战争中“人和”的作用,提出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认为“人和”在作用上胜过天时和地利,主张施“仁政”以统一天下。结合丙文中“得

44、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意思是:获得天下有方法:得到了老百姓,就得到天下了。获得老百姓有方法:赢得了民心,就得到老百姓了。赢得民心也有方法:他们所希望的,就为他们聚积起来,他们所厌恶的,不要强加在他们头上”。所以,乙丙两文认为,要统一天下,最重要的是要施行“仁政”(人和、得道)。【点睛】参考译文:【乙】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

45、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并不是不精良,粮食并不是不充足,但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依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依靠武器的锐利。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戚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凭借着天下人都归顺的条件,去攻打那内外亲戚都反对的人,所以,施行仁政的君主要么不作战,作战就一定能胜利。【丙】孟子说:“桀和纣丧失天下,是由于失去了老百姓;失去了老百姓,是由于失去了民心。获得天下有方法:得到了老百姓,就得到天下了。获得老百姓有方法:赢得了民心,就得到老百姓了。赢得民心也有方法:他们所希望的,就为他们聚积起来,他们所厌恶的,不要强加在他们头上,如此罢了。老百姓归向仁政,就如同水流向下游、兽奔向旷野一样。(23-24八年级上湖北荆州期末)阅读下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部编人教版 > 八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