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秋新改版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上传人:蒙蒙d****课堂 文档编号:258477 上传时间:2024-08-31 格式:DOCX 页数:99 大小:704.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秋新改版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2024年秋新改版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2024年秋新改版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99页
2024年秋新改版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99页
2024年秋新改版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新教科版六上科学精编教案目录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第一单元概述.4第1课 放大镜.5第2课 怎样放得更大.8第3课 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11第4课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14第5课 观察更多的生物细胞.17第6课 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20第7课 微生物与健康.23第一单元复习课.26第二单元 地球的运动第二单元概述.28第1课 我们的地球模型.30第2课 昼夜交替现象.33第3课 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36第4课 谁先迎来黎明.40第5课 影长的四季变化.43第6课 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46第7课 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49第二单元复习课.51第三单元工具与技术第三单元概述.53第1课 紧密

2、联系的工具和技术.54第2课 斜面.57第3课 不简单的杠杆.60第4课 改变运输的车轮.64第5课 灵活巧妙的剪刀.67第6课 推动社会发展的印刷术.70第7课 信息的交流传播.73第三单元复习课.76第四单元能量第四单元概述.77第1课 各种形式的能量.79第2课 调查家中使用的能量.81第3课 心脏和血液.84第4课 电能和磁能.87第5课 电磁铁.90第6课 神奇的小电动机.94第7课 能量从哪里来.97第四单元复习课.100第一单元微小世界课标解读核心概念:5.生命层次的构成层次12.技术、工程与社会学习内容与要求:5.2地球上存在动物、植物、微生物等不同类型的生物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微

3、生物(如酵母菌、霉菌、病毒),列举说出感冒、痢疾等疾病是由微生物引起的。编辑:蒙蒙de雨科学课堂根据某些特征,对植物进行分类。5.3细胞是生命体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初步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知道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结构单位。12.2技术与工程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知道技术对提高生产效率或工作效率的影响,举例说明应用适当技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或工作效率,应用所学科学原理设计并制作出可以提高效率的作品。教材分析微小世界单元是六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共7课。本单元按人类观察工具的不断发展和观察视野的不断扩大这条主线,引导学生利用肉眼、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身边的微小物体,从而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和进步历程,

4、以及在微观世界探索进程中出现的卓越人物和研究成果。学生通过亲自观察微小物体、查阅微小世界相关资料等形式,开阔了视野,丰富了认知,同时体会到观察工具的重要作用。编辑:蒙蒙de雨科学课堂教学策略1.实验探究项目要符合学习规律和学科特点,并在真实情境中进行。2.可让学生根据观察和分析,对常见的生物进行排序和分类,并描述分类依据。3.理解技术进步对生活的影响。此外,通过仪器有助于科学研究,而仪器本身又涉及科学原理,让学生体会科学、技术、工程的相互影响与促进关系。主要学习活动1.观察2.体验3.调查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第1课时 放大镜课型观察探究课课时1学情分析学生对放大镜并不陌生,从一年级起放大镜就伴随

5、着他们的科学学习,但是他们对人类发明放大镜的意义,放大镜的结构、功能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不了解。本课将鼓励学生带着新的问题,用科学研究的方法,找出答案,同时学习和了解一些关于放大镜的简单光学知识。编辑:蒙蒙de雨科学课堂核心素养目标科学观念*通过对放大镜镜片的观察,发现镜片透明且中央厚、边缘薄。*知道放大镜又叫凸透镜,放大镜放大倍数与镜片凸度有关。科学思维*用比较的方法,发现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特点和功能。*感受到人类对微小世界的好奇和社会的需求是人类发明放大镜的动力。探究实践*通过观察比较不同镜片的探究活动,了解放大镜的特点。*使用身边的材料制作一个放大镜,加深对放大镜镜片特点的理解。*通过实

6、验发现具有中央厚、边缘薄、透明特点的物体具有放大功能,可以作为放大镜。态度责任*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表现出对放大镜的结构、功能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兴趣,乐于进行科学探究。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放大镜又叫凸透镜,镜片是透明的,中央厚、边缘薄,放大倍数与镜片的凸度有关。难点:能在比较观察不同镜片的活动中发现放大镜的特点。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放大镜、圆底烧瓶、水、烧杯、载玻片、教学课件。学生准备:直径相同但放大倍数不同的放大镜镜片、近视眼镜镜片(凹透镜)、普通玻璃片、滴管、载玻片、烧杯、水、学习单。教学环节师生活动指导与评价设计意图一、聚焦1.教师出示放大镜,提问:这是什么

7、?放大镜大家很熟悉,在哪些场合会用到放大镜呢?(学生讨论交流)小结:人们在生产、生活、学习和科研中经常要用放大镜帮助观察。编辑:蒙蒙de雨科学课堂2.放大镜有如此大的作用,请同学们也动手试一试吧!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图片、屏幕、织物的一小块区域,看谁会有新发现!将新发现用文字或图片记录下来。(学生操作后讨论交流)小结:放大镜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3.放大镜顾名思义是能“放大”,那么它能放大的秘密在哪里呢?我们一起来学习吧!(板书课题)通过回忆哪些场合会用到放大镜,帮助学生了解放大镜的广泛应用。二、探索和研讨活动一:观察比较放大镜的镜片、玻璃片、近视眼镜的镜片。1.教师展示三种

8、镜片的图片,学生观察三种镜片,并把观察结果记录下来。2.学生讨论交流三种镜片各有什么特点,并尝试用这三种镜片来放大书本上的字。通过观察比较,初步建立放大镜镜片结构和功能之间的联系。小结:通过观察比较,我们发现放大镜的镜片的特点是中央厚、边缘薄,所以放大镜又叫凸透镜。(板书笔记)活动二:观察比较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镜片。1.学生比较两个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观察放大效果。2.教师展示三种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并用投影展示不同的放大效果。3.把不同的放大镜按放大效果排序,让学生观察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的特点,并记录下来。学生讨论交流,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镜片有什么不同。小结: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镜

9、片凸度不同,倍数越高的放大镜,镜片的凸度越大。1.通过观察不同的镜片特点,把“中央厚、边缘薄”这一概念与实物之间相联系,形成“凸”这一概念。2.让学生初步建立起镜片厚度与放大倍数之间的关系,从而了解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镜片的凸度有关。三、拓展自制一个放大镜1.谈话:了解了放大镜的特点,同学们能不能用身边的材料自制一个放大镜呢?编辑:蒙蒙de雨科学课堂2.动手制作之前引导学生思考:选择什么材料?怎么制作?如何检验是否具有放大作用?(自制放大镜的方法不作限制,重视他们的制作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性)3.教师用课件展示水滴的放大功能。巩固对放大镜特点的认识,并建立结构特点与功能之间相互联系的认

10、识。板书设计镜片特点:中央厚,边缘薄;透明。作用:放大图片。中间越凸,放大倍数越大,与直径大小无关放大镜教学反思在自制一个放大镜的拓展活动中,我对操作能力差的学生关注度不够,没有积极引导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在以后的课程中要更关注那些内向、不够自信的学生。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第2课时 怎样放得更大课型制作探究课课时1学情分析在第一课中,学生已经认识了放大镜的基本特点,掌握了利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知道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凸度有关。本课时需要学生在观察的同时用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对观察所得进行记录。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并能用简单的图画和词句进行记录。这些知识和技能储备为本课时

11、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核心素养目标科学观念*知道两个凸透镜平行组合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知道两个放大镜平行组合之间的距离会影响图像的放大倍数和清晰度。科学思维编辑:蒙蒙de雨科学课堂*通过类比分析,理解光学显微镜中目镜和物镜的构造以及作用。*知道显微镜的发明拓宽了人类的观察领域。探究实践*通过调节两个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制作出一个能清晰呈现物体放大图像的简易显微镜。*在观察过程中,能通过调节两个凸透镜之间的距离找到大而清晰的图像。态度责任*体会科学家对科学的执着追求和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认识到显微镜的发明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在自制简易显微镜的过程中,对微小世界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

12、:用两个放大镜组装成一个简易显微镜,并用它进行观察记录。难点:利用两个凸透镜自制一个能将图像放得大而清晰的简易显微镜。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两个倍数不同的放大镜、一架光学显微镜、显微镜发展史的视频资料、教学课件等。学生准备:两个倍数不同的放大镜、印有小字的纸片、A4白纸、剪刀、透明胶带、餐巾纸、供观察的物体(如头发、花蕊、纸纤维、昆虫标本等)、学习表。教学环节师生活动指导与评价设计意图一、聚焦1.教师给学生提供一段很小的文字或一张很小的图片,提问:怎样可以看清这些文字或图片呢?(学生可能回答放大镜)2.学生实际操作,发现放大镜并不能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3.提问:我们怎样才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呢?

13、(板书课题)4.学生讨论,交流不同的想法。(1)如果有学生提出把两个放大镜组合在一起,看能不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教师就顺水推舟为学生提供两个倍数不同的放大镜,让学生分组尝试。(2)如果没有学生提出,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把两个放大镜组合在一起,能不能增加放大倍数?通过已学过的知识,引出新出现的问题,从而引出课题。二、探索和研讨活动一:利用两个凸透镜制作一个组合凸透镜。1.学生两人一组,尝试用自己的方法组合两个放大镜进行观察,看看能不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2.在尝试的过程中,学生们会发现要得到清晰而大的图像并不容易。3.各组讨论交流,发现能不能得到清晰而大的图像跟两个凸透镜之间的距离有

14、很大的关系。师生一起梳理后,找出调节两个凸透镜之间最佳距离的方法:找到一个放大镜下清晰且较大的图像;下方移入第二个放大镜并上下移动;找到清晰且更大的图像,并反复移进移出第二个放大镜进行观察和比较;测量好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并用直筒进行固定。(注意两个凸透镜的直径要相同)小结:上下组合两个凸透镜,并让两个凸透镜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可以把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活动二:用组合的凸透镜观察周围的微小物体。1.各组通过活动一制作的组合凸透镜来观察蚜虫,发现肉眼或单个凸透镜看不太清的蚜虫,在组合凸透镜下能看得较为清楚。(也可以选择观察头发、花蕊等比较容易得到的物品)2.引导学生观察同桌手臂上的皮肤,看能观

15、察到什么?教师用课件展示“显微镜下的人体皮肤”的图片,请学生对比自己看到的和图片上的区别,引出光学显微镜。活动三:认识实验室常用光学显微镜的基本结构。1.指导学生认识光学显微镜各部分名称和作用。2.比较自制的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的观察效果,体会技术的改进为观察带来的便利。1.让学生初步尝试,引导学生认识到放大镜之间的距离会影响放大倍数和清晰度。而通过操作方法的介绍,让学生认识到调节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并不是随意的。2.通过对比观察效果,凸显组合凸透镜的优势,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份震撼和惊喜,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性。四、拓展教师用课件展示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下的图片,简单介绍显微镜的发展史。

16、通过视频资料介绍简单的显微镜到世界上第一台真正的显微镜,再到1932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显微镜的诞生。一部显微镜的发展史,充分反映了人类永远不满足现状、不断探索和精益求精的精神。让学生理解技术的革新会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板书设计怎样放得更大2个放大镜简易显微镜调节固定教学反思课堂中我先演示如何组合两个凸透镜,并告知学生两个凸透镜之间固定的部分就相当于显微镜的镜筒部分。在教学中指导学生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微小的物体,学生非常高兴,也为后面的课程作了铺垫。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第3课时 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课型技能训练课课时1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虽然对身边常见的微小物体有所了解,但大多数学生没有亲自观察过这些

17、物体的微小结构,利用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进行观察的机会就更少了。他们对物体微小结构的探索充满兴趣,教师要利用好学生的这份求知欲,引导他们自主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在小组合作的同时,提供更多独立探究的机会,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核心素养目标科学观念*知道观察工具的放大倍数越大,通过工具看到的物体的图像就越大,视野就越小。*知道人类的很多发明可以在自然界中找到原型并举出实例。科学思维*了解当前微小世界的研究成果给我们带来的便利。*能用比较的方法说明观察工具的放大倍数越大,物体的图像越大,视野越小。探究实践*通过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对比观察昆虫,体会各种观察工具的不同效果。*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将自

18、己的发现记录和描述出来。*说出工程师利用科学原理发明创造的实例。态度责任*愿意主动与他人交流、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和想法。*体会到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大自然是相关联的。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利用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自主地观察身边的微小物体,并能用示意图和文字将自己的发现记录和描述出来。难点:能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的物体。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光学显微镜、教学课件等。学生准备:蝴蝶标本、放大镜、手持式简易显微镜、光学显微镜、观察记录表。教学环节师生活动指导与评价设计意图一、聚焦1.用图片导入,欣赏身边的微小物体(如:蝴蝶、蟋蟀、瓢虫、蚜虫、沙子、花蕊等)。教师引导提问:当我们看不清身边的这些微小物体时,可

19、以借助哪些工具呢?(放大镜和显微镜)2.聚焦问题:放大镜和显微镜可以把物体的图像放大,使我们看得更清晰。那么这些微小物体在放大镜和显微镜下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观察它们!(板书课题)从身边的微小物体着手,引起学生们对未知的好奇。二、探索活动一: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在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显微镜的基本结构,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2.用课件播放提前准备好的小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如何操作和使用显微镜。再边演示边讲解如何使用显微镜。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分为五个步骤: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板书)3.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纠错。4.学生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后,教师再边演示边讲解

20、手持式简易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活动二:利用手持式简易显微镜,观察周围物体的微小结构,并用示意图画下来。1.我们已经掌握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接下来我们用手持式简易显微镜来观察一种我们比较熟悉的昆虫蝴蝶。2.观察蝴蝶标本。(引导学生按照教材记录的方法去观察蝴蝶标本)分别用肉眼、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标本的同一个部位,并用示意图记录下来。3.学生观察时,教师注意巡视检查学生的操作方法以及画图描述的方法。4.观察结束后,安排学生两人一组观察身边的微小物体,如头发、灰尘、叶片、花瓣等。1.要掌握一个新工具的使用技能,必须通过亲自操作,才能在不断纠错中真正掌握正确规范的操作。2.学生自己亲自动手操作,还可以自由

21、选择观察的对象,让他们逐步在一次次惊喜的发现中,逐渐爱上用显微镜探索周围的微小物体。三、研讨1.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观察蝴蝶的某个部位,各发现了什么?用投影展示同学们观察到的结果,各小组分享交流各自的发现,互相补充。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了解他们对显微镜使用的掌握情况。2.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观察蝴蝶某个部位时,图像大小和视野范围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分析,总结:观察工具放大的倍数越大,物体的图像就越大,看到的范围(视野)就越小。通过研讨交流,各小组得到的信息互通有无、相互启发。四、拓展受昆虫启发的发明创造1.播放视频资料,介绍除了教材提到的由苍蝇和蝴蝶启发的发明创造外的其他发明创造

22、。如:(1)船和潜艇来自人们对鱼类和海豚的模仿;(2)火箭升空利用的是水母、墨鱼反冲原理;(3)科研人员通过研究变色龙的变色本领,为部队研制出了不少军事伪装装备。2.提问:大家还知道哪些发明创造是受到动物的启发吗?培养学生阅读科学资料的能力,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板书设计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1.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2.放大效果:教学反思在显微镜的操作教学中,我对学生的关注不够仔细,有些错误到观察标本时才发现,导致部分学生最后没有在显微镜中观察到微小物体。对于新的复杂工具的使用,一定要让学生熟悉,这样在真正操作时才不会手忙脚乱。而且在巡视的过程中有各类问题,我一个人很难答复和解决所

23、有问题,下次再有此类问题,可以提前给每个小组安排一个比较机灵的学生,让他也可以参与指导操作。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第4课时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课型观察探究课课时1学情分析学生在五年多的学习中,通过大量的观察活动已经认识了许多生物的共同特征:都有生命,都有各自独特的结构,都要适应环境对于细胞,学生通过科普书籍、科学视频等有一定的了解,他们认为细胞能治疗疾病,克隆羊与细胞有关,细胞很小但是亲眼观察细胞,绝大多数学生没有经历过,对于细胞的结构更是知之甚少,更不用说亲手制作玻片标本,观察细胞了。亲手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亲眼观察自己制作的标本,学生兴趣异常浓厚。核心素养目标科学观念*通过观察洋葱表皮玻片标本

24、,知道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认识到大部分生命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科学思维*认识到细致观察、详尽记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过程。*用比较的方法,分析洋葱表皮细胞和死亡的软木细胞,认识植物细胞的特点。探究实践*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在显微镜下观察,并用图画和文字的方式记录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态度责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体验到工具的发明和进步使人类的视野不断扩大和深入,发现了更多的自然奥秘。教学重难点重点: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用图画和文字记录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难点: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和正

25、确使用光学显微镜的微课、教学课件等。学生准备:洋葱、小刀、清水、滴管、镊子、碘酒、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教学环节师生活动指导与评价设计意图一、聚焦1.回顾导入:上节课,我们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不同的放大工具,对身边的微小物体进行了深入的对比观察,发现了许多肉眼看不到的细节之处。(用课件展示用肉眼、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到的蝴蝶翅膀的图片)2.谈话:人们利用显微镜还能观察到更细微的物体细胞。你们听说过细胞吗?关于细胞,同学们了解多少呢?3.教师概括:同学们说得真棒!动植物是由细胞组成的,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并不相同4.揭示课题:同学们知道细胞长什么样吗?想不想亲眼看看细胞呢?今天就让我们借助

26、显微镜来亲眼看看细胞是什么样子的!(板书课题)对未知的好奇,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二、探索活动一: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1.提问:我们该如何用显微镜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呢?直接将洋葱放在显微镜下可以吗?(学生思考回答)2.讲解:显微镜下的标本应该尽量薄而透明,这样才能让光线透过,从而让我们看得更清楚。3.过渡:为了便于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我们需要先制作一个洋葱表皮玻片标本。4.出示实验器材,简单介绍载玻片、盖玻片等,然后播放洋葱表皮玻片标本制作的视频,引导学生仔细观看。5.用课件展示教材第10页制作玻片标本的6幅图片,并小结制作步骤:视频中操作较多且复杂,我们根据课本中的提

27、示可以将步骤概括成“六字秘诀”撕滴展盖染吸,以此来记住玻片标本的制作步骤。6.用课件介绍“六字秘诀”操作要点以及注意事项。(重点讲解正确盖盖玻片的方法)7.小组活动,制作玻片标本。教师巡视,适时指导。活动二:观察、记录洋葱表皮细胞。1.过渡:完成了洋葱表皮玻片标本的制作,接下来就要观察洋葱表皮玻片标本。同学们还记得怎样使用显微镜吗?2.复习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使用步骤: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注意事项:先用低倍物镜,再用高倍物镜;镜筒先下降,再上升;观察时双眼睁开,用左眼看目镜;显微镜中看到的图像与真实物体方向相反。3.小组活动,利用显微镜观察自己制作的洋葱表皮玻片标本,并用图画和文字记录观察

28、到的洋葱表皮细胞。(要求一边观察一边记录)1.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不难,但由于步骤较多,注意点较多,学生容易遗漏而导致玻片标本制作不成功,因此用简化的“口诀”来记忆是比较合适的。2.绝大多数学生没有见过真正的洋葱表皮细胞,第一次找细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学生来说充满挑战。能亲眼观察自己制作的洋葱表皮细胞,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三、研讨1.请学生展示实验记录,描述自己看到的洋葱表皮结构是怎样的。(教师根据学生的描述,在黑板上画出简图)2.交流讨论各组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结构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因为洋葱表皮细胞对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学生不知道怎样才算一个完整的细胞,所以关注的点不同,发现的内容也

29、不同。小结:用投影展示洋葱表皮细胞,再介绍细胞的特点。洋葱表皮细胞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核等。3.我们看到的洋葱表皮细胞跟罗伯特胡克观察到的细胞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世界上第一个发现细胞的人是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相同点:都有细胞壁。不同点:胡克发现的是死亡的细胞,没有细胞核;它们的形状、大小也不相同。1.通过交流展示,学生能很好地进行相互学习,进而概括出洋葱表皮细胞的结构特点,而且自己亲自发现的结论,会更加印象深刻。2.通过比较,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细胞结构的认识,为下节课做准备。四、拓展板书设计观察洋葱表皮细胞1.制作方法:撕滴展盖染吸2.观察结果:教学反思在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时,学生比较兴奋,

30、但是实际操作中有些同学没有制作好。我课前没有预测到这种情况,因此没有提前准备玻片标本,导致有些学生最后没有玻片标本可以观察,只能等别的组完成后再观察。下次要注意这种类型的课程,要准备好备用方案。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第5课时 观察更多的生物细胞课型观察探究课课时1学情分析本课时是学生在学习了利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后,探索细胞的第二课。学生探索微小世界的欲望已经被打开,渴望观察更多的生物体是否也有细胞结构,对不同生物的细胞形态结构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生物体细胞的共同点与不同点,让学生建立“绝大多数生物体是由细胞组成的”这一概念,以及认识到不同生物、不同部位的细胞形态结

31、构也都不一样,而且生物体的生命活动都是通过细胞进行的。核心素养目标科学观念*知道自然界中大多数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知道生物细胞的形态结构多种多样。*初步认识到细胞是生物体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科学思维*让学生意识到自然界中,大多数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不同生物的细胞形态各异,同核心素养目标种生物的细胞也不同。探究实践*用显微镜观察各种生物细胞,并画图记录显微镜下的生物细胞。*阅读资料,了解细胞对生物的作用,并提出感兴趣的问题。态度责任*愿意分享观察发现,倾听同伴的意见,对观察研究生物细胞有兴趣。*对微小世界的探究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仔细观察并画图记录显微镜下的生物细胞。难

32、点:初步了解细胞是生物体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班级记录表、教学课件。学生准备:显微镜、多种动植物和人体的细胞装片、学习单。教学环节师生活动指导与评价设计意图一、聚焦1.展示一些动物、人和植物的图片,提问:我们知道洋葱表皮是由一个个细胞组成的,那么,其他生物是否也是由细胞组成的呢?如果是,这些细胞的形态会是怎样的呢?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将继续走进微小世界,观察更多的生物细胞。(板书课题)在上节课学生已经观察过洋葱表皮细胞的结构,他们对细胞已经产生了兴趣,顺势引出更多的生物细胞,可以让学生更快地进入状态。二、探索活动:观察多种生物细胞。1.这节课主要是观察更多的生物细胞装片

33、,教师需提前准备尽可能多的各种生物细胞的装片。每组可搭配好四种装片,不同组的生物细胞装片可以不同。建议保证其中有一组同学观察的是同一种生物不同器官的细胞。2.实验探索步骤:(1)给每组分发生物细胞装片;(2)每组内两人一组观察;(3)边看边画,用图画和简单的文字记录细胞的形态结构;(4)如果有小组提前完成,可以给他们分发更多的生物细胞装片来观察。3.在观察过程中,教师要巡视检查。特别要关注以下几点:(1)学生使用显微镜的操作技巧;(2)学生的学习单记录情况,从中发现问题并纠正;(3)小组内学生的交流与合作情况,引导学生把自己的观察内容真实地记录在学习单上。4.收集整理学生们观察的细胞的影像资料

34、,播放给学生们看,对比看是否相同,有没有没有看到的地方。通过各组学生大量的观察和发现,构建概念,对学生来说更有说服力。能够提前完成的组再观察更多的装片,可以让学生对观察装片更加感兴趣,更投入。三、研讨1.我们观察到了哪些生物体的细胞,有什么新发现?(1)小组交流讨论,展示各组画出的观察到的细胞。也可以教师在黑板上展示,让学生上台指认细胞。(教师提前准备不同生物的细胞以及同种生物的不同细胞)(2)教师把观察到的各种细胞形态集中展示,请学生们说一说各组的发现。教师提问:植物和动物的细胞形态一样吗?在同一株植物或同一种动物中,不同部位的细胞形态一样吗?小结:不同生物的细胞形态结构是不一样的。同一生物

35、,不同部位、不同组织的细胞,形态结构也是不一样的。2.关于细胞,大家还有什么问题?比如:细胞里面有什么?细胞里面的这些东西的作用是什么?细胞会运动吗?教师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疑惑,也可以适时地分析解答,有些问题可留给学生课后去查阅资料。3.用影像资料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介绍“绝大多数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让学生明白生物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植物或动物,其生物体各个器官的细胞形态也是不同的。即便是同一种器官的细胞,若是属于不同的组织,其细胞的形态、功能也不同。四、拓展通过影像资料向学生介绍细胞的作用,生动形象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细胞在生物进行呼吸、消化、排泄、生长等活动时起到的作用,也为学生构建:“细胞是生物体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小学科学 > 教科版 > 六年级上册(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