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秋新改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上传人:蒙蒙d****课堂 文档编号:258476 上传时间:2024-08-31 格式:DOCX 页数:104 大小:859.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秋新改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04页
2024年秋新改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04页
2024年秋新改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04页
2024年秋新改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04页
2024年秋新改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0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新教科版五上科学精编教案目录第一单元 光第一单元概述.4第1课 有关光的思考.5第2课 光是怎样传播的.8第3课 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11第4课 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吗.15第5课 认识棱镜.18第6课 光的反射现象.21第7课 制作一个潜望镜.24第一单元复习课.27第二单元 地球表面的变化第二单元概述.29第1课 地球的表面.31第2课 地球的结构.34第3课 地震的成因及作用.37第4课 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40第5课 风的作用.43第6课 水的作用.46第7课 总结我们的认识.50第二单元复习课.53第三单元 计量时间第三单元概述.54第1课 时间在流逝.56第2课 用水计量时间

2、.59第3课 我们的水钟.62第4课 机械摆钟.66第5课 摆的快慢.69第6课 制作钟摆.73第7课 计量时间和我们的生活.76第三单元复习课.79第四单元 健康生活第四单元概述.81第1课 我们的身体.82第2课 身体的运动.85第3课 心脏和血液.88第4课 身体的“总指挥”.91第5课 身体的“联络员”.94第6课 学会管理和控制自己.98第7课 制订健康生活计划.101第四单元复习课.104第一单元 光课标解读核心概念:3.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13.工程设计与物化学习内容与要求:3.3声音与光的传播知道来自光源的光或来自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睛,能使人们看到光源或该物体。编辑:蒙蒙de雨

3、科学课堂知道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知道光遇到物体会发生反射现象,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描述太阳穿过三棱镜后形成的彩色光带,知道太阳光中包含不同颜色的光。13.3工程是设计方案物化的结果利用工具制作简单的实物模型,根据实际反馈结果改进并展示。教材分析光是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本单元以研究光的传播特点为主要线索,认识光这种能量表现形式。本单元沿着认识光源,研究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现象,研究光在行进过程中遇到其他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物体时光的传播路线所发生的变化,引导学生探索光的传播规律,构建光沿直线传播、光的折射及光的反射现象的认识,建立光与自然现象及人类生产生活之间的联系。教学策略1.可结合日

4、常生活经验,通过观察、实验活动,让学生认识光沿直线传播的特点,以及光的反射现象。主要学习活动1.观察2.实验探究3.制作第一单元 光第1课时 有关光的思考课型实验探究课课时1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在生活中对于光和光的特性已有一些知识经验,比如学生知道影子跟光有关,但不能清楚地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影子的形成原因;知道太阳是光源,月亮不发光,不是光源,但不能准确地给出光源的概念;知道从镜子中能够看到物体,但不能解释其原因等。所以本节课首先需要帮助学生梳理已有认知,进而提出本单元即将研究的相关问题,为后续学习建立起点。编辑:蒙蒙de雨科学课堂核心素养目标科学观念*通过列举生活中的发光物体,认识到有些物体是

5、自己发光,而有些物体是反射其他物体的光,从而知道光源和非光源。科学思维*以观察“黑暗中的苹果”实验为证据,说明没有光进入眼睛的话,我们看不到任何物体。探究实践*能识别来自光源的光,如太阳光、灯光;能识别来自物体反射的光,如月光。*通过实验交流、分析,概括出来自光源的光或来自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睛,使我们看到光源或该物体。态度责任*在实验观察中养成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态度。*认识到光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发现光源和光之间的联系和规律,并能判断哪些是光源。难点:认识到如果没有光,我们就看不到任何物体。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黑色箱子、红苹果、有窗帘的教室、活动手册。学生准备:

6、手电筒、镜子。编辑:蒙蒙de雨科学课堂教学环节师生活动指导与评价设计意图一、聚焦1.播放视频,创设情境:清晨,当太阳升起,一缕阳光照射在地球上,万物恢复了生机。2.引发思考:当你看到光时,想到了什么?3.利用气泡图梳理学生已有认知。4.聚焦本课研究主题:光从哪里来?通过情境创设,调动学生生活经验,了解学生对光的前概念和认知水平。二、探索活动:探索光源。1.用课件展示有关光的各种图片:如太阳光、日光灯、月光、星光、烛光、萤火虫、发光鱼等。思考:你在生活中都见过这些光吗?编辑:蒙蒙de雨科学课堂如何给这些光进行分类?你的分类标准是什么?2.小组讨论并分类。3.汇报研讨,引出光源的概念:通常我们把那

7、些自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4.提出问题:没有通电的电灯,没有点燃的蜡烛是光源吗?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光源,首先要在发光的前提下,正在发光且是自己发出的光,这样的物体才是光源。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月亮不是光源。通过分类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发光物体的异同点,聚焦光源。三、研讨1.谈话:我们能够看见一些物体,是因为光源自身发光。提出疑问:不发光的物体,我们是怎么看见的呢?2.学生思考回答。(预设:因为光源发出的光照射到物体上,物体再将这些光反射到我们的眼睛里,我们就看到物体了)3.引导想象:假如没有光,会发生什么呢?我们还能看见物体吗?4.出示红苹果,放在桌子上,

8、问:是否能看到红苹果?此时,假设我们把门关上,拉上窗帘,并关闭教室内所有的灯,房间里完全黑暗。思考:在这个完全黑暗的环境中,你是否还能看到这个红苹果?用课件展示教材上的三个选项,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你认为哪个选项最准确,并说明理由。5.学生思考反馈。6.活动:观察黑箱中的红苹果,验证选项。出示黑色箱子(侧面有小孔),模拟完全黑暗环境。请一个同学把眼睛贴在箱子侧面的小孔上,用一块大的黑布盖住他和箱子,不让一点光进到箱子里,看是否能看到黑箱中的红苹果。通过实际观察,揭示结果:如果没有光,我们将看不到黑箱中的红苹果。在日常生活中,很难有完全黑暗的时候,通过黑箱的模拟环境,让实际观察到的现象与学生基

9、于生活经验产生的假设产生碰撞,真正感受到实践出真知。四、拓展1.出示资料卡:夜视仪的介绍。2.查阅资料,了解生活中有关光的设计运用,如:无影灯、透镜等。体会科学技术在生活中的运用,让课本上的知识真正延伸到课外。板书设计有关光的思考光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光单元的第一课,对于启发学生研究光的特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在生活中对于光已经有了一些知识经验,因此在教学导入环节我先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观察黑箱中的红苹果”这个探究活动,学生很感兴趣。用实践活动验证猜测,有利于知识的应用。科学课程的学习,让学生通过知识的探究去获得研究思维的方法,然后通过方法的获得以及运用方法

10、去探索创造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第一单元 光第2课时 光是怎样传播的课型实验探究课课时1学情分析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光有了初步的了解。平时通过科普读物的学习,大部分学生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这个概念,但很少有学生会去思考光的传播“路径”是怎样的。而且学生对于光的传播“路径”都有自己的观点,对于“路径”的认识也比较模糊,没有亲身去观察并思考,只是知道这个概念,并没有用证据去证明过自己所获得的知识,对于寻求证据来证明自己观点的能力还是有所欠缺。所以本节课以学生已有知识为基础,从生活现象出发,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敢于猜测,实验验证,最后通过活动探究,得出结论,培养观察能力。编辑:蒙蒙de雨

11、科学课堂核心素养目标科学观念*结合光的传播实验现象,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科学思维*能分析实验过程中的现象,从而有依据地推理得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了解光沿直线传播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探究实践*会设计验证光沿直线传播的实验,发现光的传播特点。态度责任*能有根据地推测光的传播路径。*认识到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且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在实验中能认真观察、勤于思考,能根据实验结果,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推理。教学重难点重点:进行验证光沿直线传播的实验并进行推理。难点:能用实验中的现象分析,推理得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4张相同大小的黑色卡纸(其中3张同一位置分别打一个直径为1厘

12、米的圆形小孔)、手电筒、4个能直立的夹子、直尺、直管、弯管。学生准备:手电筒、4张卡纸、4个能直立的夹子教学环节师生活动指导与评价设计意图一、聚焦1.创设情境,激趣引思:出示“凿壁偷光”的成语故事并配图。2.用课件展示图片:黑夜里的路灯。3.引导学生思考、猜测:光是怎样传播的?4.小组讨论、交流,尝试画出光是怎样传播的。5.用投影展示学生画的光的传播路线图。(预设:学生可能会觉得光的传播路线是直线、曲线等)编辑:蒙蒙de雨科学课堂6.聚焦本课研究问题:光是怎样传播的。使学生对古代和现代生活中关于光的传播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动手画出光的传播路线,为接下来的实验探究奠定基础。二

13、、探索师生谈话:对于我们的猜测,我们还需要用实验来验证。活动:小孔实验。1.出示实验材料:4张相同大小的黑色卡纸(其中3张同一位置分别打一个直径为1厘米的圆形小孔)、手电筒、4个能直立的夹子、直尺。2.用课件展示实验步骤,并讲解操作要点。3.小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实事求是记录实验现象。4.交流汇报,归纳得出结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1.小孔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便于学生获得结论,综合性强,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实验内容探究性强,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仔细观察,真实记录,提供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实验和记录,培养学生的记录能力和习惯。三、研讨1.思考:纸屏上

14、的光斑在卡纸移动前后有什么变化?我们该怎么解释这个现象?2.利用光的传播的原理,简单解释为什么我们能够听到屏幕后说话人的声音却看不见他本人。引导学生思考比较光和声音传播的不同之处。(预设: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比较声音和光的不同传播方式,巩固知识。四、拓展出示直管和弯管,用手电筒在一端向里照射,另一端对准黑色卡纸纸屏,猜测:黑色卡纸纸屏上是否会出现光斑?通过直管和弯管实验,进一步验证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加深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板书设计光是怎样传播的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情境激趣引入、小组合作探究、知识拓展应用等环节,体现了科学课的教

15、学要以探究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理念。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探究“光是怎样传播的”过程方法能在后续的学习中得到迁移,给知识以生长的力量!第一单元 光第3课时 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课型实验探究课课时1学情分析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发现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但是光会沿直线一直传播下去吗?它在传播过程中会遇到阻碍吗?遇到阻碍后又会发生什么现象?一系列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我们以此为契机作为本节课的学习起点。核心素养目标科学观念*从生活现象中,了解光在受到一个物体或一种物质的影响前能一直保持原方向传

16、播。*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知道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光遇到不同物体时,会发生通过、部分通过和不通过等现象。编辑:蒙蒙de雨科学课堂科学思维*用比较的方法,区别光遇到不同物体时所产生的不同现象。*能运用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来分析、解释日食和月食现象。探究实践*在光照射不同物体的实验中,能推测光传播路径的变化。*能用对比的方式观察激光笔照射烟雾的不同现象。态度责任*培养学生爱思考的习惯以及善于思考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光遇到不同物体时,会发生通过、部分通过和不通过等现象。难点:运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解释日食和月食。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水槽、线香、激光笔、透明的方形水

17、槽、课件等。学生准备:手电筒、卡纸、厚纸片、薄纸片、金属片、木片、透明玻璃片、有色不透明塑料片、透明塑料片。教学环节师生活动指导与评价设计意图一、聚焦1.展示图片,创设情境:图片1:清晨,雾气蒙蒙的森林里,一束束光像射线一样遍洒大地。图片2:黑夜,华丽喧闹的城市里,色彩斑斓的激光束直射天空。2.说一说,你看到图片后有什么感觉?3.复习知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提出疑问,聚焦问题:光能以直线的形式一直传播下去吗?运用生活中常见的光束现象,结合上节课“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知识点,迅速将学生的关注点聚焦到本课的研究重点。二、探索活动一:回顾光沿直线传播的小孔实验。1.猜想:把中间的一张卡纸向左或向右移动

18、几厘米,纸屏上的光斑有什么变化呢?2.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发现:光从第一张卡纸的小孔中穿过,到达第二张卡纸左侧,并没有穿过第二张卡纸的小孔。3.对比,思考:在第二张卡纸移动前后,纸屏上的光斑有什么变化?(预设:手电筒的光在传播过程中被卡纸挡住了)4.提出疑问:如果把卡纸换成别的物体再试试,还能遮挡光吗?活动二:光照射玻璃、纸和书的探索。1.提出探究任务:(1)出示实验材料:用厚纸片、有色不透明塑料片、金属片、木片。(2)实验方法:用厚纸片、有色不透明塑料片、金属片、木片依次替换第二张卡纸,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实验物体厚纸片有色不透明塑料片金属片木片光能否穿过2.小组合作探究。3.交流反馈,得出结

19、论:光遇到厚纸片、有色不透明塑料片、金属片、木片这些物体的阻碍时,无法继续传播。4.思考:什么样的物体不会阻碍光的传播呢?(预设:学生可能回答“透明的材料,如透明玻璃片”)5.小组长领取透明玻璃片、透明塑料片后,重复实验。6.小组实验,记录现象。实验物体透明玻璃片透明塑料片光能否穿过7.汇报结果:光遇到这种透明塑料时,直线传播的路线没有被阻碍。8.小结:光遇到透明物体时,可以继续沿着直线传播。9.教师出示薄纸片,提出疑问:手电筒的光是否能够通过这种薄薄的纸呢?10.学生猜测回答。11.小组实验:插入不同数量的薄纸片,看看黑色卡纸屏上能否出现光斑,验证光能否继续传播。12.小结:通过实验,我们知

20、道了光能透过一些透明的物体,比如透明玻璃;光能部分透过一些比较薄的物体,比如薄纸片;光不能透过不透明的物体,比如木片,因为光的去路被阻挡了,不能继续传播。活动三:光照射烟雾的探索。1.教师出示一个透明的方形水槽,引发猜测:如果用光照射,可能会看到什么现象?然后演示用激光笔从水槽的一端照射过去。2.学生观察,讨论现象。3.思考:如果在水槽中放入点燃的线香,再用激光笔照射,会有变化吗?想一想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4.演示实验:在水槽中放入点燃的线香,让线香的烟气充满整个水槽,用激光笔照射。5.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解释。(在水槽中,点燃线香后发出的烟雾是不断变化的,烟雾的分布也是不均匀的,这时用激光笔

21、从水槽的一端照射过去,可以看到光线有轻微的“跳动”,但在光源比较强的条件下,还是能看到一条清晰的光柱)注意:提醒学生在使用激光笔时,不能用激光笔发出的光照射眼睛。在原有的实验基础上进行改变,验证光能够通过透明和半透明的物体。实验材料选择有针对性,从不透明过渡到透明,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三、研讨1.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光只能通过部分物体。那当光照射到一个不透明的物体上时,会发生什么情况呢?(光照射到一个不透明的物体上时,光的去路被阻挡,不能继续传播)2.播放日食、月食视频,提问:你能用光沿直线传播的道理解释上述现象吗?通过观察到的现象,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培

22、养学生的思维意识。采用日食、月食等现象,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四、拓展用课件展示图片资料:手影游戏。板书设计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教学反思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发现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在此基础上本节课继续研究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阻碍后会发生什么现象,是否会沿直线一直传播下去。学生对探究内容有很大的兴趣,因此对探索活动的进行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原有的实验进行改变,验证光能够通过透明和半透明的物体。课前实验材料选择有针对性,从不透明过渡到透明,循序渐进,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达到预期目标。第一单元 光第4课时 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吗课型实验探究课课时1

23、学情分析本课教学是上一节课的延续,同样是研究光的传播特点。学生经过前三节课的学习,已经知道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并且知道了光能通过透明或半透明物体继续传播。而本节课的内容是光在两种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路径,这对学生来说并不是很熟悉。但当说到将一根筷子放入水中时会看到一根“弯折”了的筷子,学生便会有所理解。核心素养目标科学观念*通过观察“激光笔照射”实验,知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从而在不同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偏折。科学思维*能用对比的方法,观察光从空气到水中发生的光线变化。*能通过实验观察现象,自行分析、发现规律。探究实践*通过实验理解光的折射现象。编辑:蒙蒙de雨科学课堂

24、*能用画图的方法来描述和记录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发生的光线变化。态度责任*对光的传播方向变化产生兴趣,激发探索光世界的热情。*愿意与同学合作观察,互相交流,产生进一步学习、探究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从而使光线在不同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偏折。难点:自行分析、归纳光的折射规律。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玻璃杯(装满水)、硬币。学生准备:方形透明盒、清水、激光笔、铅笔、玻璃杯、活动手册。教学环节师生活动指导与评价设计意图一、聚焦1.复习导入:光是沿直线传播的。2.用课件展示图片,回顾实验现象:图片1: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图片2: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聚焦问题

25、: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时,光的传播路线会发生改变吗?回顾已学知识内容,加深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印象。二、探索1.学生思考,讨论光的传播路线。(预设:光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路线不会发生改变;光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路线会发生改变)2.交流汇报,并说说理由。引导学生用实验来验证猜测。活动一:激光笔射出的光从空气进入水中。1.出示实验材料:装有3清水的方形透明盒子、激光笔。2.用课件展示实验方法。注意:提醒学生激光笔不能对着人照射,实验结束后及时关掉激光笔。3.小组实验。4.交流汇报:激光笔射出的光透过空气进入水中时,射入水中的光线好像折了,说明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变化,不再是沿直线一直传播下去。5.提出要求:用光

26、的路线图的方式记录下来。(教师板书指导)6.提出疑问,引导思考:如果将激光笔的光束垂直射入水中,传播方向还会改变吗?活动二:水中的铅笔。1.出示实验材料,并用课件展示实验步骤。2.小组实验,并交流汇报,比较现象:当铅笔与杯内水面垂直时,即当光垂直射向透明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当铅笔斜插入水面时,即当光从一种透明介质斜射向另一种透明介质时,传播方向会改变。3.将光的传播路线发生的变化用光的线路图标示在班级记录表中。活动三:“神奇”的鱼缸。1.播放视频:在长方体鱼缸里放入一条鱼,调整角度可以看到两条鱼。2.提出疑问:鱼缸中的第二条“鱼”是怎么来的?学生思考回答。3.总结:光的折射现象。1.“

27、激光笔射出的光从空气进入水中”实验用于验证学生猜测光的传播路线是否会发生改变,侧重于让学生观察光斜射进水里的现象。2.让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光的折射现象。三、研讨1.结合刚刚的实验思考,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透明物体或半透明物体时,传播路线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完成记录单(活动手册)。2.讨论交流。引导学生用准确的科学词汇描述现象。四、拓展1.游戏:找一找杯子里的硬币。出示一个装满水的玻璃杯,在杯底放一枚硬币,调整角度让学生从侧面观察,看能否看到这枚硬币。然后将水倒掉,并在同一位置观察,再次看看能否看到硬币。解释这种现象是如何产生的。2.谈谈本节课的收获。让学生通过游戏巩固所学知识。板书设计光的传播方向

28、会发生改变吗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要以实验为基础,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引发思考,通过实验探究规律。让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科学态度。猜想和想象是科学探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课堂教学中,我常积极鼓励学生进行猜想。但当放手让学生猜想时,也会遇到以下尴尬的局面:一是学生的猜想漫无边际,怎么猜也猜不到点子上;二是学生的思维如一潭死水,不敢猜也不知道该如何猜,两眼茫然地看着老师。为了避免这两种情况的发生,我在教学中反复思考、归纳、总结,觉得对于猜想难度较大的内容,教师应先作好铺垫,循序渐进,以便引导学生在科学研究的方向上进行猜想。第一单元 光第5课时 认识棱镜课型实验探究

29、课课时1学情分析学生对于生活中出现的光的折射现象,如雨后出现彩虹等,并不陌生,同时对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非常好奇。对学生而言,光的概念是比较抽象的,想要真正理解并在此基础上解释其形成的原因比较困难。通过上节课的观察与研究,学生已经知道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会发生折射现象,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推测出光由空气射入玻璃时可能也会发生方向的改变。核心素养目标科学观念*了解棱镜是利用光的折射定律控制光的传播线路的光学元件。*知道太阳光包含不同颜色的光。科学思维*通过比较、分析等方法,发现不同颜色的光在三棱镜中发生折射的程度不一样,初步建立光与颜色的关系。探究实践*针对问题,能设计白光通过三棱镜的实验方案,如实

30、记录和描述看到的现象。*通过设计、制作和旋转彩色轮,推测并描述色光混合后的变化。态度责任*意识到人类的好奇心和社会的需求是科学发展的动力。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实验发现白光是由各种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难点:理解白光是由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三棱镜。学生准备:三棱镜实验盒(包括三棱镜和支架)、白卡纸、圆规、剪刀、水彩笔、火柴、细线。教学环节师生活动指导与评价设计意图一、聚焦1.课前活动:播放音乐七色光。2.谈话导入:在这首熟悉的歌曲中所唱的“七色光”,你在生活中有见过吗?都是在什么场景下见到的呢?3.教师讲述:这是大自然中光的折射现象。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光从一种物质斜射进入另一

31、种物质会发生折射现象,那么光由空气斜射进入玻璃材质的棱镜时也会发生折射现象吗?4.学生猜测回答。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光的奥秘。通过上节课内容的回顾,提出新的探究问题。二、探索活动一:认识三棱镜的结构。1.出示三棱镜,介绍:三棱镜是光学上横切面为三角形的透明体,它是由透明材料做成的横切面呈三角形的光学仪器。2.引出问题:光由空气斜射进入三棱镜会出现什么有趣的现象呢?3.用课件展示牛顿的三棱镜分光实验。4.过渡:今天的科学课堂,就让我们像科学家牛顿一样,用三棱镜研究太阳光,看看有什么神奇的发现。活动二:观察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发生的现象。1.出示实验材料:三棱镜、白纸、

32、自然太阳光(或手电筒)。2.教师用课件展示实验方法。3.小组实验并交流汇报,教师投影学生的记录单。4.得出结论: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形成了彩虹一样颜色的光。5.讲述: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多种颜色的光,依次为红、橙、黄、绿、蓝、靛、紫。6.提出疑问:为什么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形成这种现象呢?7.学生阅读教材上提供的资料。8.通过刚刚的实验探究,我们知道太阳光在三棱镜的作用下分散成不同颜色的光,那这些颜色的光能不能混合成白光呢?活动三:制作一个彩色轮(红、绿、蓝三色)。1.出示材料:白色卡纸、水彩笔(红、绿、蓝三色)、旋转支架。2.教师用课件展示步骤并讲解。3.学生动手操作,

33、交流、汇报实验现象。4.小结:快速转动彩色轮时,彩色轮几乎变成了白色。引导学生认识三棱镜的结构特点,有助于学生在接下来的实验过程中正确操作。通过探究活动,学生借助三棱镜认识光的折射和光的色散现象。利用彩色轮研究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后变成白色,帮助学生理解白光与其他色光的关系。三、研讨1.结合实际操作,想一想:白光通过三棱镜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认为三棱镜对光起到了什么作用?(白光通过三棱镜时,发生折射现象,三棱镜将各种色光分开,因此出现了很多不同颜色的光。三棱镜对太阳光有分散作用)2.彩色轮快速旋转时发生了什么变化?这说明了什么?(彩色轮接近白色。说明红、绿、蓝三种色光可以混合为白光)四、拓展了

34、解彩虹是怎么形成的。将所学知识往课外迁移。板书设计认识棱镜教学反思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实事求是地记录实验现象,画出光斑的位置,同时要求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光前进的路线。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获得知识,启示学生科学就在身边,就在我们熟悉的事物中,只要用心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进而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第一单元 光第6课时 光的反射现象课型实验探究课课时1学情分析光的反射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五年级的学生不一定能理解其含义但对于光的反射现象,学生是熟悉的。学生经常玩这样的游戏:用一块小镜子或者金属的文具盒在太阳下晃动,把反射光投射到天花板上或其他物体上。核心素养目标科学观念*知道反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的。*知道生活中很多器具是人们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发明的。*通过光的反射实验,认识到光遇到镜面会改变传播方向,形成反射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小学科学 > 教科版 > 五年级上册(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