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 答题技巧讲义(含练习题及答案)

上传人:清****年 文档编号:258099 上传时间:2024-08-19 格式:DOCX 页数:166 大小:2.9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 答题技巧讲义(含练习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6页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 答题技巧讲义(含练习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6页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 答题技巧讲义(含练习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6页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 答题技巧讲义(含练习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6页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 答题技巧讲义(含练习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 答题技巧讲义 真题体验 2024新课标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9分)宿千岁庵听泉刘克庄因爱庵前一脉泉,襆衾来此借房眠。骤闻将谓溪当户,久听翻疑屋是船。变作怒声犹壮伟,滴成细点更清圆。君看昔日兰亭帖,亦把湍流替管弦。诗意赏析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人生感悟的诗,通过描绘泉水的动态美,展现了自然的神奇和美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欣赏,也传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独特理解。首联直接点题。“因爱庵前一脉泉”直接点明诗人来到泉边的原因喜爱这里的泉水。这句诗以简洁的语言描述了诗人行动的起因,给人以直接而清晰的印象。“襥衾来此借房眠”,形象地描绘

2、出诗人因喜爱泉声而带上衣被、借宿泉边的情景,充满了生活的情趣,表达出诗人的深情。颔联运用了双关和对比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初听泉声与久听泉声时的不同感受。一方面,溪水的声音让诗人误以为溪流当户,这是骤闻之感;另一方面,长时间听到泉声,诗人又疑心房屋变成了小船,这是久听之感。这种感受的转变既有趣又富有哲理,引人思考自然与人生的关系。颈联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写泉声的变化,进一步描绘出泉水的动态美。泉音在变化中展现出不同的美感,时而如壮伟的溪流,时而又像细小的雨点,这种变化让人感到自然的神奇和美妙。尾联,诗人以“君看昔日兰亭帖,亦把湍流替管弦”作结,这一联关联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兰亭集序中:“

3、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正因为有了“清流激湍”,所以虽然没有热闹的丝竹管弦,依然可以“畅叙幽情”。诗人借此赞美千岁庵的泉声美妙动听,可以用来代替音乐,更加表达出诗人对千岁庵泉声的喜爱。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D )A. 诗的开头交代,诗人之所以会到千岁庵借宿,是出于对庵前泉水的喜爱。B. 诗歌主要是从听觉的角度来描写泉流,与题目中的“听泉”二字相切合。C. 诗人雅趣与古人相通,在听泉的时候,联想到昔日曲水流觞的兰亭雅集。D. 诗人与兰亭诸贤一样,都把对音乐之美的追求寄托于山水而摒弃了乐

4、器。解析能力指向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指向赏析诗歌的思想内容、表达技巧。思路点拨 本题选项涉及对诗歌思想内容的局部理解、诗人情感分析和诗歌表达技巧的赏析。解答此题,应根据选项所给出的诗句,锁定其关键词句,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分析;还应从整体上关注选项中对表达技巧的判定。A.首联的意思是,我因为喜欢千岁庵前面的那一脉清泉,用布单包扎了衣被,准备好行装,到千岁庵借房暂住。理解正确。B.颔联运用双关和对比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初听泉声与久听泉声时的不同感受;颈联写泉声的变化,泉水有时激流浩荡,发出汹涌澎湃的声音,给人以雄健伟岸之感;有时又成为涓涓细流,发出清越的滴落声,让人联想到

5、清圆的水滴一点点地滴落在水面上,溅出一个又一个的涟漪的情形。理解正确。C.尾联关联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诗人在此眠居听泉,联想到昔日王羲之曲水流觞的兰亭雅集。理解正确。D.“诗人与兰亭诸贤摒弃了乐器”理解有误。诗中的“亦把湍流替管弦”并不是说兰亭诸贤摒弃了乐器,而是说他们将湍急的流水声当作了管弦之音,即他们把自然的声音当作了音乐,并非“摒弃了乐器”。理解错误。题干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故选D。16. 诗中以对比的方式对泉声进行了生动的描写,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赏析。(6分)答: 乍听与久听的不同:乍听泉声时,感觉是一条溪水从门前流过;久听后感觉水声逐渐弥漫于四周,使人有深处舟中之感。激流声与涓

6、滴声不同:泉流时而汹涌,听来壮阔雄伟;时而滴沥,听来清亮圆润。 解析能力指向 本题考查赏析诗歌艺术手法。能力指向赏析诗歌中的对比手法。思路点拨 对比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运用对比,或使对立事物的矛盾鲜明突出,揭示本质,给人深刻启示;或使同一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互相映衬,相得益彰,给人深刻印象。解答本题,首先,准确找出运用对比手法的诗句。接着,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阐释诗句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的。如点明比较角度,分析两方面表现出的不同特点。值得注意的是本题要求“赏析”对比手法,不是分析如何使用对比手法。 2024新课标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9分)

7、雨后为山亭独卧叶梦得过雨虚檐气稍清,卧闻刁斗起连营。 几看薄月当轩过,惊见阴虫绕砌鸣。汹汹南江浮静夜,寥寥北斗挂高城。白头心事今如许,惭愧儿童话请缨。【注】叶梦得南宋文学家,曾致力于抗金防备及军饷勤务。 阴虫秋虫,如蟋蟀之类。诗意赏析诗歌前三联描写诗人雨后独卧为山亭看到的景象、听到的声音以及诗人内心的感受,景中寓情。首联写雨过天晴,空气清新,凉爽宜人,诗人卧在为山亭中,远远地听到军营中传来刁斗的声音,一下将诗人的处境与当前的战争形势联系起来。“刁斗”,古代军队中用的一种器具,铜质,有柄,能容一斗;白天可供一人烧饭,夜间敲击以巡更。其实诗人独卧为山亭,是难以听到刁斗声的,但诗人的错觉恰恰反映出他

8、心中时刻挂念着军营,渴望像年轻时一样充满豪情壮志,为国征战效力。颔联写诗人几度看到明月当轩划过,惊闻秋虫绕阶而鸣,一种时光飞逝的感慨油然而生。颈联将视野放远,再次写所见所闻:远处,南江在这静夜中浩浩荡荡地流过,好像诗人静夜中不宁静的心绪;天上,北斗星孤独地高高地挂在城头,仿佛诗人此时此刻寂寥的心情。以上两联真切地反映出诗人因不得重用、年华空老而夜不能寐,心事重重。尾联抒情,直接点明“白发心事”是“惭愧”,惭愧的内容是“儿童话请缨”。此句运用终军请缨的典故,将自己与“儿童”对比,“儿童”尚且“话请缨”,想要为国效力,而诗人却只能独卧为山亭。诗人将年轻人主动请缨与自己盛年不再、有心无力相对比,表达

9、了“惭愧”之意。这“惭愧”的背后,是诗人英雄老去、渴望为国效力却不得的无奈、愤懑,更是对南宋朝廷苟且偷安、不思收复国土的不满。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C )A. 雨后空气清新,为山亭的夜晚凉爽宜人,然而诗人的心情却难以平静。B. 本诗第二句与辛弃疾破阵子中的“梦回吹角连营”一句立意相似。C. 诗人凭轩望月,浮想联翩,而阶前突然传出的虫鸣声惊扰了他的思绪。D. 颈联通过江水、星空等物象营造出了一个天高地迥、苍茫寂寥的境界。解析能力指向 本题考查对诗歌思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艺术手法的鉴赏。能力指向赏析诗歌的思想内容、表达技巧。思路点拨 命题选项涉及对诗歌思想内

10、容的局部理解,以及对表达技巧等方面的赏析。解答此题,应根据选项锁定关键词句,结合语境具体分析,然后做出判断。A.“雨后空气清新,为山亭的夜晚凉爽宜人,然而诗人的心情却难以平静”,这一描述与诗歌的情境相符合。首联描写了雨后的山亭夜晚,空气清新凉爽,但诗人的心情却因壮志难酬而难以平静。理解正确。B.“本诗第二句与辛弃疾破阵子中的梦回吹角连营一句立意相似”理解正确。辛弃疾破阵子中的“梦回吹角连营”,表现出词人渴望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壮志和壮志难酬的无奈和悲愤,这与本诗所表达的立意相似。理解正确。C.诗中并没有明确说诗人是“凭轩望月”,且“惊见阴虫绕砌鸣”并非虫鸣惊扰了诗人思绪,而是与“几看薄月当轩过

11、”的“几看”相对,意为诗人暗暗心惊于时光飞逝、年华空老。理解错误。D.“颈联通过江水、星空等物象营造出了一个天高地迥、苍茫寂寥的境界”,这是对诗歌意境的准确解读。颈联通过描绘江水、星空等自然景象,营造了一种高远、寂寥的氛围。理解正确。题干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故选C。16. 如何理解诗人的“白头心事”?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6分)答: “白头心事”即诗人念念不忘、但多年来一直未能实现的抗击外敌、收复失地的志愿。“卧闻刁斗起连营”,军事意象的出现表明诗人时时牵挂对敌战事。“惭愧儿童话请缨”,写诗人感慨自己虽壮心不已,却已无法像年轻人一样请缨杀敌。 解析能力指向 本题考查分析诗歌的思想情感

12、。能力指向通过理解诗句中的关键词语,赏析诗歌的思想情感。思路点拨 理解诗人的“白头心事”,首先要深入诗歌的内容,把握诗人的情感脉络和创作背景。在叶梦得的这首诗歌中,“白头心事”一词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深沉的忧思。从诗歌的具体内容来看,“白头心事”与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个人境遇密切相关。叶梦得作为南宋文学家,生活在国家动荡不安、外患频仍的时代,为国家的安危和民族的命运忧心忡忡。本诗首联写诗人独卧为山亭,似乎听到连营中的刁斗声,表达了他渴望像年轻时一样为国征战效力的豪情壮志。颔联和颈联写诗人夜不能寐,只能看薄月过轩、星挂城头及南江夜静,听阴虫绕阶而鸣。诗人已白发苍苍,英雄老去,不得重用

13、,再难建功立业。尾联运用终军请缨的典故,将自己与“儿童”对比,“儿童”尚且“话请缨”,想要为国效力,而诗人却只能独卧为山亭。这“惭愧”背后,是诗人英雄老去、渴望为国效力却不得的无奈、愤懑,更是对南宋朝廷苟且偷安、不思收复国土的不满。综上所述,诗人的“白头心事”既包含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个人经历的回顾,也体现了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感慨,以及对壮志难酬的无奈与遗憾。这种复杂的情感和深沉的忧思,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使得“白头心事”成了诗歌中一个重要的情感符号。 2023新课标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9分)答友人论学林希逸逐字笺来学转难,逢人个个说曾颜。那知剥落皮毛处,不在

14、流传口耳间。禅要自参求印可,仙须亲炼待丹还。卖花担上看桃李,此语吾今忆鹤山。【注】笺注释。这里指研读经典。 曾颜孔子的弟子曾参和颜回。 鹤山南宋学者魏了翁,号鹤山。诗意赏析这首诗是林希逸回复友人论学的诗。首联主要写当时人们做学问的不良习气。首句中,“逐字笺”指逐字逐句研读经典的治学方法,“学转难”指由于经典年代久远,采用“逐字笺”的方法去研读经典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次句写时下的治学现象,即许多学者趋易避难,张口闭口都是曾参、颜回,他们不亲自研读经典,而是盲从前代学者的见解。这两句看似平铺叙事,实则流露出诗人对这一现象的嘲讽。颔联说的是“皮毛”之下的精要思想并不存在于人们口耳流传的话语中。颈联以

15、参禅、炼丹为例,以类比的方式阐述自己的治学观点。诗人认为,求学需要“自参”“亲炼”,亲身治学方可获得学问真谛。尾联引用魏了翁的名言进一步强调自己的观点,桃李在卖花担上活力不再,只有亲自到树头枝底才能体会到它们活泼的精神状态,即研读经典唯有回归本原,方能获得学问真谛。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A. 诗的首联描述了当时人们不畏艰难、努力学习圣人之道的学术风气。B. 诗人认为,“皮毛”之下精要思想的获得,不能简单依靠口耳相传。C. 颈联中使用“自”“亲”二字,以强调要获得真正学识必须亲自钻研。D. 诗人采用类比等方法阐明他的治学主张,使其浅近明白、通俗易懂。

16、解析能力指向 本题考查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指向赏析诗歌的思想内容、语言风格和表达技巧。思路点拨 命题选项涉及对诗歌思想内容的局部理解,以及对表达技巧、语言特色等方面的整体赏析。解答此题,应根据选项锁定关键词句,结合语境具体分析;还应从整体上关注选项中对表达技巧、语言特色的判定。A.“不畏艰难、努力学习圣人之道的学术风气”理解有误。“逐字笺来学转难”表明用“逐字笺”的学习方法去研读经典是非常困难的事,“逢人个个说曾颜”说的是正因为“逐字笺”的方法很难,所以时下的学者们大多盲从前代学者的观点,趋易避难。诗的首联不包含选项表述中的“不畏艰难”的意思。理解错误。B.“剥落皮毛”才能见到深刻的思想内涵,而

17、这些领悟是无法靠口耳相传获得的。言下之意,做学问一定要亲身治学,不能仅仅满足于道听途说、人云亦云。理解正确。C.颈联用参禅和炼丹来类比做学问的道理。参禅务必“自参”,从而求得“印可”,“印可”指经印证而认可;炼丹也须“亲炼”,如此才能真正得道。这一联强调要获得真知必须亲自钻研和实践的道理。理解正确。D.诗人用“禅”要“自参”、“仙”须“亲炼”等类比手法来阐明他的治学主张,且全诗语言浅近明白、通俗易懂。理解正确。题干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故选A。16. 诗的尾联提到魏了翁的名言:“不欲于卖花担上看桃李,须树头枝底方见活精神也。”结合本诗主题,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答: 卖花担上的桃李

18、花虽然美丽,但已失去根基,只有枝头树梢上的花朵才能使人感受到它的生机活力;读书治学不能满足于道听途说,要认真阅读原著,深刻体会其精神内涵。 解析能力指向 本题考查分析诗歌的思想主题。能力指向分析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思路点拨 命题考查诗歌中所阐述的主题。题干要求结合诗的尾联对魏了翁的名言“不欲于卖花担上看桃李,须树头枝底方见活精神也”进行理解。作答时,应先阐述魏了翁这句名言的意思,再把握本诗尾联的内容并结合诗歌的主题来谈自己的理解。 2023新课标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9分)湖 上 晚 归林 逋卧枕船舷归思清,望中浑恐是蓬瀛。桥横水木已秋色,寺倚云峰正晚晴。翠羽湿飞如见避,红

19、蕖香袅似相迎。依稀渐近诛茅地注,鸡犬林萝隐隐声。【注】诛茅地诗中指人的居所。诗意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泛舟归来,途中所见之美景。首先点出自己乘船回家,途中景色迷人,仿佛幻境,正因为诗人“卧枕船舷归思清”,归意甚浓,所以“望中浑恐是蓬瀛”,眼前所见景色竟如蓬莱仙境。时值秋日,色彩斑斓,小桥流水、山寺云峰都在夕阳晚照之中显得非常宁静,“桥横”“寺倚”展现出景物悠然的状态,也含蓄地表明诗人并不急于回家,而是很享受这种幽静和安闲的行程。颈联描写归来的飞鸟和水中的红莲。归家的小舟惊动了安静地栖息在水草边的鸟儿,小鸟振翅飞走;粉红色的荷花姿态婀娜,仿佛正在热情地欢迎诗人的归来。这两句采用拟人手法,细腻生动地

20、展现了湖面上的动植物的情态,又一次传达出诗人此时淡淡的愉悦心情。小舟不紧不慢地在水面行驶,终于靠近目的地,诗人远远地就能听到鸡鸣、犬吠之声。诗句表现了诗人恬淡的心境。全诗由远及近、动静结合,视、听、嗅等多感官交织,衬托出诗人归家时内心的喜悦,以及对平淡、隐逸生活的喜爱。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C )A. 诗人描写自己乘船归家途中所见,笔下画面随着行程逐次展开,自然流畅。B. 诗人眼中的景物在秋日余晖的映照之下,有动有静,多姿多彩,令人愉悦。C. 诗人如处仙境的感觉被人居之地的鸡鸣狗吠之声破坏,心情也发生了变化。D. 诗人调动多种感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描写,

21、状物生动,笔触鲜活而细腻。解析能力指向 本题考查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指向赏析诗歌的思想情感和表达技巧。思路点拨 命题选项涉及对诗歌思想内容的局部理解,以及对表达技巧等方面的赏析。解答此题,应根据选项锁定关键词句,结合语境具体分析,然后做出判断。A.由诗题湖上晚归及诗歌的内容可知,诗人叙写自己乘船归家时途中所见,笔下画面随着行程相继展开,自然流畅。理解正确。B.“桥横”“寺倚”写出了静态,“翠羽湿飞”“红蕖香袅”写出了动态;“翠羽”“红蕖”写出了多姿多彩。这些景物与诗人产生了精神上的交流与互动,触发诗人心里的喜乐与欢欣。理解正确。C.“鸡犬”的“隐隐声”不仅不让人觉得喧闹,反而强化了此地的静谧清幽

22、之感,诗人的感觉没有被破坏,心情并未发生改变。理解错误。D.全诗由远及近、动静结合,视、听、嗅等多感官交织,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景物描写,状物生动,笔触鲜活而细腻。理解正确。题干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故选C。16. 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这一观点在本诗中是如何得到印证的?请简要分析。(6 分)答: 诗人心境澄清:首句中“归思清”三个字点出归家途中诗人的内心状态,此时的他心如止水,平和静谧;心境投射出仙境:受心境影响,诗人眼中的桥、寺、翠羽、红蕖等,或宁静安详,或灵动明快,仿佛有了感情,令人如入“蓬瀛”。 解析能力指向 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思想情感和表达技巧。能力指向赏析诗歌的

23、思想内容、情感和表达技巧。思路点拨 题干要求分析诗歌如何印证王国维所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首先要明确诗中“我之色彩”为何,所写之“物”又如何“著我的色彩”。“归思清”的心境便是诗中“我之色彩”,在这种心境的引领下,诗人所描写的景物都带上了自己的感情色彩,日常习见的景物在诗人眼中都幻化成了蓬瀛仙境,带上了“我之色彩”。后三联的描写均围绕首联确定的这个基调展开,逐次出场的不仅仅是一个个客观存在的景物,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部投射。选材特点(1)从创作的时代和作品的体裁看,更青睐于唐宋诗词。近五年选材更偏重宋代诗词,整体上以诗为主,以词为辅;2023年诗词平分秋色,考试中心命制的四套题为两

24、诗两词。诗倾向于律诗,且以七律为主;词倾向于六七十字的中调,这符合合理把控试卷阅读难度的要求。(2)从诗词作者角度看,更偏重于考查名家不出名的作品,或者一些非名家的出色作品。究其原因:一是能有效避免猜题押宝,体现公平原则;二是可以扩大考查面,让更多的优秀作品走进生活,走进考场,让考生更多地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3)从题材看,送别、咏物、答赠、唱和、思乡等题材的诗词选得较多。这类题材的诗歌有特定而常见的写作对象,如亲人、师长、朋友、家乡等,有利于考生更好地读懂文本,唤起他们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的人生感悟。(4)从内容角度看,选材旨在弘扬核心价值。2023年新课标卷中,诗人认为,亲身治学、研读经典

25、方能获得学问真谛。2023年新课标卷中,诗人通过对归途美景的描绘,表现诗人归家时内心的喜悦,对平淡、隐逸生活的喜爱。这有助于引导考生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审美意识,从生活中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命题特点近五年高考古代诗歌考查情况年份卷别标题体裁朝代及作者题材选择题陷阱主观题2020全国卷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七律唐陆龟蒙寄赠诗诗句内容理解错误概括思想感情全国卷读史七律宋王安石哲理诗诗句内容理解错误阐述观点态度及启示全国卷苦笋七律宋陆游咏物诗诗句内容理解错误分析形象(人与物比较)新高考卷赠别郑炼赴襄阳五律唐杜甫送别诗诗句内容理解错误分析作者感情新高考卷赠赵伯鱼(节选)排律宋韩驹寄赠诗诗句

26、内容理解错误分析作者主张2021新高考卷寄江州白司马七律唐杨巨源寄赠诗诗句内容理解错误分析观点态度新高考卷示儿子七律宋陆游寄赠诗诗句内容理解错误分析观点态度全国甲卷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七律宋陈师道寄赠诗诗句内容理解错误分析观点态度全国乙卷鹊桥仙赠鹭鸶词宋辛弃疾山水田园诗诗句内容理解错误分析语言风格2022新高考卷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词宋魏了翁山水田园诗诗句内容理解错误分析观点态度新高考卷送别古体唐李白送别诗诗句内容理解错误分析情感表达技巧全国甲卷画眉鸟画眉禽七绝宋欧阳修 宋文同咏物诗诗句内容理解错误分析形象作用全国乙卷白下驿饯唐少府五律唐王勃送别诗诗句内容理解错误对比分析情感表达技巧202

27、3新课标卷答友人论学七律宋林希逸寄赠诗诗句内容理解错误理解诗句内容新课标卷湖上晚归七律宋林逋山水田园诗诗句内容理解错误分析观点态度全国甲卷临江仙词宋晁补之送别诗诗句内容理解错误赏析诗句全国乙卷破阵子词宋陆游寄赠诗诗句内容理解错误分析内容与情感2024新课标卷宿千岁庵听泉七律宋刘克庄山水诗诗句内容理解错误赏析诗歌表达技巧新课标卷雨后为山亭独卧七律宋叶梦得山水诗诗句内容理解错误分析内容与情感全国甲卷次韵钱逊叔泛舟虹桥七律宋吕本中唱和诗诗句内容理解错误赏析艺术效果根据上表,可看出诗歌命题的总体趋势:(1)着意勾连教材,导向课堂教学之本。勾连教材的试题在高考中并不鲜见,如2022年全国乙卷的古代诗歌命

28、题材料选用王勃的白下驿饯唐少府,试题要求考生将其与教材所选王勃名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进行比较,分析诗人排遣离愁的方法有何不同;2022年新高考卷古代诗歌命题材料选用李白的送别,要求考生判断该诗最后两句“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与教材所选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表达方式是否相同。(2)反套路化命题明显,近几年试卷中较少出现直接考查表现手法、情感态度的主观题;多为综合考查思想内容和情感态度的理解、赏析、评价题,且创新命题的情况越来越多。(3)考查灵活性增强,命题呈现一定的开放性。近年来,诗歌鉴赏题除了考查诗歌形象、语言、技巧、内容、情感等常规题外,还出现了不

29、少开放题。这类题命题角度具有不确定性,考查思维的多面性,答案往往不唯一。这类题要求考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对诗歌内容作多元解读,对作者观点作深入探讨,对诗家见解作不同阐述。(4)题型和题量较为固定,一道选择题和一道简答题,两题共计9分。考查指向文学作品阅读的素养指向总体目标一致,都是感受作品,理解作品的语言,把握作品的内涵,赏析作品高超的写作技巧,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发掘作品的阅读价值等。但古代诗歌阅读,因为其“古”的创作年代和“诗”的体裁特点,能力素养要求偏重于读懂诗句,理解内容,品味语言,赏析技巧,分析意象,掌握意蕴,品析优秀文化,博古融今滋养心灵;能阐释作品的形象、语言、技巧、思想内容和情

30、感倾向,能对作品作出自己的评价,“在文学鉴赏和语言表达中,追求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品位”。复习策略1.强化课内外延伸阅读,提升迁移能力高考语文阅读题就是运用课外阅读材料考查考生对课内知识的掌握情况。因此,我们应注重由课内到课外的延伸阅读,培养和提升阅读迁移能力。一是把握句子的相关联系,如课内重要诗句与命题材料中重要诗句的相关联系;考生把握了这种联系,就实现了由点到面的打通,鉴赏能力将有所提升。二是将课内习得的知识、技能向课外诗词迁移,这是一种由点到类的思维,一旦习得该鉴赏思维,鉴赏水平将有效提高。2.注重知识储备,提升鉴赏能力鉴赏题考查的范围涉及内容、形式,分布很广,对鉴赏者的要

31、求较高。考生所具备的鉴赏知识、生活阅历、审美情趣等,在答题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培养这种能力,具体可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大量诵读,反复吟咏;二是积累文史知识,学会“知人论世”;三是掌握诗歌类别,了解各自特点。3.强化答题技巧训练,提升答题能力复习备考,要在明确考点的前提下,以考点为线索展开训练,通过训练,梳理归纳各类题型的答题策略、方法和技巧。在熟悉考点及基本题型、答题规范后,还应注意“整合”“递进”训练,即从题干设置的角度,注意其相关性,对其“追问”和“组合”。初步掌握了一些鉴赏知识技能后,再进行强化训练,可以切实提升鉴赏能力。4.要准确定位“古代诗歌阅读”的一轮复习古代诗歌虽然篇幅短小,

32、但是需要考生全面夯实文学鉴赏的知识和基本能力。古代诗歌阅读分值只有9分,看似实施“全面夯实”策略的付出与收获难成正比,但它对现代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阅读都有辐射作用。古代诗歌阅读重“面”的夯实,文学阅读在此基础上再根据体裁特征选“点”突破,则会产生相得益彰的效果。方法指导1.古诗分类类别内涵特点诗古体诗指唐以前的诗歌及唐以后诗人的仿作,包括诗经、楚辞、乐府诗等,“歌”“行”“引”“曲”“吟”等皆属古体诗体裁。不讲究对仗、平仄,没有字数、句数的限制,押韵较自由。近体诗也叫今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在字数、句数、平仄、对偶、押韵上都有严格规定。词又称诗余、长短句、曲词、曲子词等。调有定格,句有定数

33、,字有定声。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单调只有一段,双调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句数大体一致。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阕、上阕、上片,第二段叫后阕、下阕、下片。曲又称词余。曲盛行于元代,故又称“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包括小令、套数(套曲)两种。套数是连贯成套的组曲,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同词的体式相近,但一般在字数定格外可加衬字,较为自由,并多使用口语。2.阅读指导对考生而言,最大的难点在于读不懂诗句、理解不了诗句的丰富含意。古诗因为受到平仄、押韵、字数、曲调(像词、曲)等方面的限制,语言简练,言近旨远;意象之间,常有跳脱;加之其意与言会、言随意遣、用典兴寄,现已脱离作品创作时代

34、的生活环境和话语系统、缺乏作者那样的文学修养和情感体验的考生们,需要借助典型样本,沉潜玩味,领会其中意旨,走出理解的第一步。下面就如何能在短时间内快速读懂诗歌作简要指导。(1)读标题。标题是理解诗歌的重要切入点,读标题往往可以读出以下内容: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写作缘由或目的,作品的感情基调,诗歌的题材,暗含的情感,诗歌的主要内容。类型举例题目蕴含信息以地名(包括亭、台、堂、馆等)为标题隋宫乌衣巷石头城赤壁苏武庙马嵬坡台城焚书坑西施滩江亭竹里馆黄鹤楼往往是怀古(咏史)诗:借古讽今、吊古伤今、昔盛今衰、世事变迁、人事飘零或登临览胜、即景抒怀(壮志未酬、人生渺小、青春蹉跎)。以动植物

35、或事物名为标题蝉菊早梅孤雁柳蜂云石灰吟海棠子规流莺往往是咏物诗,托物言志(赞美、讽刺);或单纯写景、摹写物态。以人物为标题山中寡妇卖炭翁贫女蚕妇陶者伤田家西施王昭君贾生渔翁剑客如果是下层人民:同情悲悯,关注民生、底层。如果是历史名人:怀念景仰,寄予同情。如果是朋友亲属:关心挂念,勉励祝福。如果是晚辈学生:慰勉激励,寄寓希望。与节日有关的诗歌标题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寒食寄京师诸弟邯郸冬至夜思家除夜作十五夜望月小寒食舟中作清明社日往往表现节日风俗,或表达思家念亲、羁旅漂泊、伶仃孤苦的情感。(2)识作者。每个诗人都有自己的特殊经历和创作风格,把诗歌和作者、时代结合起来,知人论世,有利于我们把握诗歌内涵

36、。遇到我们比较熟悉的诗人作品,就可以借助对诗人生平际遇和思想性格的了解,以及对这首诗歌创作时代、背景的推演,揣摩出诗人的心境、情绪。诗人不同,诗风各异。王勃:劲健婉畅韩愈:古朴奇险陈子昂:古朴雄浑柳宗元:明净幽峭高适:苍凉悲壮白居易:通俗易懂岑参:雄奇瑰丽元稹:精警浅切王昌龄:自然雄浑刘禹锡:清新豪丽王之涣:清朗雄健李贺:奇诡璀璨孟浩然:自然平淡杜牧:俊爽明丽王维:恬淡优美李商隐:幽婉典丽李白:飘逸豪放温庭筠:精巧艳丽杜甫:沉郁顿挫李煜:凄婉柔丽梅尧臣:朴素平淡欧阳修:清新舒畅王安石:遒劲峭拔晏殊:闲雅婉丽柳永:伤感缠绵苏轼:豪放旷达秦观:清丽典雅黄庭坚:瘦硬新奇陆游:雄放晓畅李清照:凄婉清丽

37、姜夔:峭拔雅丽辛弃疾:悲壮沉郁境遇不同,诗情有别。境遇感情表现作者被贬、被排挤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立志报国;对朝廷不满、愤懑;寄情山水作者常年旅居(客居,流寓)外地羁旅愁思、思乡怀人作者处于朝代末期或仕于新朝收复失地、思念故国、亡国之痛品诗句。首先,消除文字隔阂,读懂“诗家语”。“诗家语”是诗人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和满足诗歌格律的要求,对诗歌的语言所做的艺术化的处理,是诗人语言智慧在诗歌上的体现。类别举例解析省略成分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李弥逊春日即事)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白居易琵琶行(并序)省略主语。下句应为“落花狼藉(天色)近黄昏”。省略谓语。上句应为“五陵年少争(送

38、)缠头”。改变语序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柳色春山映,梨花夕鸟藏。(王维春日上方即事)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杜甫秋兴八首(其八)主语后置,应为“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宾语前置,应为“春山映柳色,夕鸟藏梨花”。主宾互换,应为“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改变词性风软一江水,云轻九子山。(查慎行早过大通驿)形容词“软”“轻”的使动用法,把动态的水和静态的山写得可触可托。其次,抓景、事(典故)、情,推导诗作主旨。任何类别的诗歌都离不开“景”“事(典故)”“情”三要素,其中“景”“事(典故)”是表象,“情”是内核。类别举例解析抓景、事(典故)、情,推导主旨寻南溪常山

39、道人隐居唐刘长卿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抓住诗中出现的“莓苔”“白云”“静渚”“春草”“闲门”等重要意象,尤其是其中的形容词“静”“闲”和动词“闭”,有助于明确常山道人隐居地周围环境的最大特色就是“幽静”。再次,抓关键字词,定情感基调。抓关键字词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抓“诗眼”“词眼”,因为这些字词往往直接表达诗的主旨、情感;二是抓诗歌中显示情感的语言。另外,诗歌中的细节描写常常涉及对形象的塑造、情感的抒发,阅读时切不可一晃而过。类别举例解析抓关键字词,定情感基调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书愤)万里悲秋常作客,百

40、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黄公度暮春山间)其中的“空”是诗眼,流露出作者自许塞上长城、满腔报国热忱,一直到老却报国无门的惆怅。其中的“悲”字就是情感语言,它表明作者客居他乡又逢秋时不尽的伤感。其中的“尽”“孤”“独”“闲”皆为情感语言,表达了诗人强烈的孤独感。诗中“缓步”一词,表现出诗人迈步于暮春山间时的闲适之态;“濯手闻香”这一细节更加传神地表现了诗人愉悦闲适的心境。最后,借助语境,读懂难句。要读懂难句,就要依靠上下语境,推测句意,把握主旨、情感;多注意尾联,诗人往往先写景叙事,后抒情

41、议论。类别举例解析借助语境,读懂难句阮郎归西湖春暮南宋马子严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番腾妆束闹苏堤,留春春怎知? 花褪雨,絮沾泥,凌波寸不移。三三两两叫船儿,人归春也归。词中“花褪雨”较难读懂,花怎么会褪去雨呢?但若将它与下句“絮沾泥”结合起来看,就会发现这两句的结构是一样的,可借助对“絮沾泥”的理解进而理解“花褪雨”。“絮沾泥”指柳絮沾到泥土上了,写出了暮春之景,那么“花褪雨”也应表现暮春之景,当是“花儿在雨水的浇打中凋落”的意思。(4)看注释。注释往往含有丰富的信息。当然,读懂古诗还应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因为古代诗歌也是古代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天文地理、礼仪民俗、气候时令、人物典故

42、、称谓官职、饮食器用、音乐娱乐等各种知识常常在古代诗歌中有所体现和反映。2021全国乙卷鹊桥仙赠鹭鸶注辛弃疾溪边白鹭,来吾告汝:“溪里鱼儿堪数。主人怜汝汝怜鱼,要物我欣然一处。 白沙远浦,青泥别渚,剩有虾跳鳅舞。听君飞去饱时来,看头上风吹一缕。”【注】辛弃疾于南归之后被迫隐居带湖、瓢泉近二十年。他一心想收复中原,却又壮志难酬。这期间,辛弃疾纵情山水,参与农业耕种,认为“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将开辟的山庄取名“稼轩”并自号“稼轩居士”,写下了大量描写农村风光、农村生活,赞美壮丽河山的山水田园词作,这首鹊桥仙赠鹭鸶便是其中之一。诗意赏析这首词的标题为“赠鹭鸶”,即送给鹭鸶。鹭鸶即白鹭,属水鸟的

43、一种。颈细长,嘴长而尖,头顶后部有一缕白色的长羽毛,以食水中鱼虾为生。标题不仅交代了该词的写作目的,还给人一种未读词作,便已觉妙趣横生之感。写给鹭鸶,似乎鸟能解人语,这一“赠”便有拟人的艺术效果。“溪边白鹭,来吾告汝:溪里鱼儿堪数。主人怜汝汝怜鱼,要物我欣然一处。”词人以对话的形式,温和地劝说白鹭:“溪边的白鹭啊,到我这儿来,我告诉你,溪水里的鱼儿已是寥寥无几,不能再捉了。你要像主人怜爱、体谅你一样体谅这些鱼儿,我们之间要快活相处才对。”这是词人归隐期望达到的理想境界,也表达出了词人希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白沙远浦,青泥别渚,剩有虾跳鳅舞。听君飞去饱时来,看头上风吹一缕。”词人为白鹭

44、觅食寻到了好去处“远浦”与“别渚”,而“白”与“青”两个描写颜色的词语突出了“沙”“泥”色彩的明丽。“剩有虾跳鳅舞”,言“远浦”与“别渚”的“虾”“鳅”之多,足可美餐饱腹。“听君飞去饱时来,看头上风吹一缕”,赞赏了白鹭他处觅食归来,迎风飞翔,风拂羽冠,英姿卓绝之美。词句描绘出在达到生态平衡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颇具高情逸致。下阕承载着词人美好的愿望,应为想象之笔、虚写之境,此境之中的“跳”“舞”“飞”又化静为动,使画面极富动态感。整首词以拟人的手法、对话的形式展开,把鹭鸶当成自己的一个朋友,与之谈心,对它谆谆教导,语言清新质朴、幽默风趣,这与词人通常的喜好用典、悲壮沉郁的风格迥然不同

45、。词人既考虑到了溪中鱼儿的生活环境,又不愿意让鹭鸶挨饿,为鹭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不禁让人会心一笑。词人对鱼儿生命的关切,对鹭鸶鸟的劝告表达了“物我欣然一处”的美好愿望,这和我们今天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谋而合。按以下步骤把握全诗:1.读标题(1)把握标题信息:交代了写作目的(赠鹭鸶,送给鹭鸶);表明了诗歌题材(山水田园题赠词)。(2)依据标题作出猜想:为什么写给鹭鸶?辛弃疾借写鹭鸶抒发了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或表达了怎样的情志)?2.识作者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豪放派词人,与苏轼合称“苏辛”,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屡被弹劾落职,最终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1207),辛弃疾病逝,年六十八。后追赠少师,谥号“忠敏”。辛弃疾一生以收复中原为志,以功业自诩,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语文高考 > 二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