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单元知识速记清单讲义(人教版部编版统编版)

上传人:147037****qq.com 文档编号:257757 上传时间:2024-07-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92.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单元-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单元知识速记清单讲义(人教版部编版统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六单元-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单元知识速记清单讲义(人教版部编版统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六单元-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单元知识速记清单讲义(人教版部编版统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六单元-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单元知识速记清单讲义(人教版部编版统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六单元-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单元知识速记清单讲义(人教版部编版统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单元知识速记清单第六单元23孟子三章一、通假字亲戚畔(pn)之(“畔”同“叛”,背叛)往之女(r)家(“女”同“汝”,你)曾(zng)益其所不能(“曾”同“增”,增加)衡(hng)于虑(“衡”同“横”,梗塞、不顺)入则无法家拂(b)士(“拂”同“弼”,辅佐)二、重点实词积累环而攻之而不胜(围)兵革非不坚利也(兵器)委而去之(离开)寡助之至(极点)得道者多助(指能够施行治国的正道,即行仁政)岂不诚大丈夫哉(真正,确实)安居而天下熄(停息)富贵不能淫(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迷惑)贫贱不能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动摇)威武不能屈(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屈服)傅说举于版筑之

2、间(选拔,任用)行拂乱其所为(违背)人恒过,然后能改(常常犯错误)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奋起,文中指有所作为)征于色,发于声(脸色显露,流露)入则无法家拂士(指在国内守法度的大臣)出则无敌国外患者(指在国外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24愚公移山一、通假字始一反(fn)焉(“反”同“返”,往返)汝之不惠(hu)(“惠”同“慧”,聪明)无陇(lng)断焉(“陇”同“垄”,高地)二、重点实词积累年且九十(将近)惩山北之塞(阻塞)出入之迂也(曲折,绕远)毕力平险(尽,全)达于汉阴(指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与“阳”相对)杂然相许(赞同)荷担者三夫(肩负,扛)叩石垦壤(敲,打)寒暑易节(更替)固不可彻(通达,

3、文中指改变)虽我之死(即使)何苦而不平(愁苦,文中指担心)25*周亚夫军细柳一、通假字军士吏被(p)甲(“被”同“披”,穿着)改容式(sh)车(“式”同“轼”,车前横木,文中指扶轼)二、重点实词积累军细柳(名词作动词,驻军、驻扎)上自劳军(慰劳)天子且至(将要)已而之细柳军(不久)居无何(经过不久)锐兵刃(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锋利)介胄之士不拜(名词作动词,指披甲戴盔)曩者霸上、棘门军(先前)其将固可袭而虏也(必,一定)26诗词五首一、易错字音搔更短(so)不胜簪(zn)塞上(si)燕脂(yn)提携(xi)折戟(j)殷勤(yn)嗟日暮(ji)二、易错字形而无车马xun(喧)欲bin(辨)已忘言

4、fng(烽)火连三月家书d(抵)万金折戟沉沙铁未xio(销)学诗mn(谩)有惊人句png(蓬)舟吹取三山去1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被尊称为“亚圣”。他和孔子对后世文化的影响全面而巨大,被并称为“孔孟”。2孟子为儒家经典之一,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其思想核心是“仁”“义”,提倡“仁政”“君轻民贵”等。孟子长于言辞,气势磅礴,论证严密,雄辩而富有说理色彩;善于用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说理,对后世散文的发展影响很大。3冠(gun)礼,古代男子的成年仪式。古

5、时男子未成年前束发而不戴帽,至二十岁时由长辈为其梳发,戴上新帽,表示成年。4列子(约前450约前375),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著有列子一书。5列子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著名的有愚公移山夸父追日杞人忧天纪昌学射等。6我国古代以山名或水名加上“阴”“阳”二字构成的地名较多,山南水北谓之“阳”,山北水南谓之“阴”。如,“汉阴”即汉水南岸。7古代的年龄称谓,按从小到大排列有“始龀、豆蔻、弱冠、而立、不惑、知命、耳顺、耄耋”等。8司马迁(约前145?),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西汉历史学家。代表作为史记。9史记是我

6、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叙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前104前101)共三千余年的史事。其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一百三十篇。鲁迅赞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10陶渊明(约365427),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诗人。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后人称其为“靖节先生”。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11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人,自号“少陵野老”,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他本人也被誉为“诗圣”。12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后世称

7、“李昌谷”,唐代诗人,有“诗鬼”之称。13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晚唐诗人、散文家。与李商隐合称“小李杜”。14李清照(1084约1155), 号易安居士,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其词风格清新独特,人称“易安体”。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考点梳理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说明了什么?用顶真修辞,指明“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2结尾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结尾运用对比论证,从正反两个方面对比“得道”“失道”对战争的决定意义,突出强调了“得道”即“人和”的重要性。得人心者,人心所背,所

8、向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强调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深化了文章中心。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作者是如何来证明他的观点的?围绕“天时”“地利”“人和”三个因素,作者以战争为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首先从进攻一方来论述。从“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可以看出,指的是个小国家,强大的军队占据有利时机包围一个小国,即使围而不攻,被包围者也一定是坚持不住的,然而却没能使小国屈服,这是因为小国占据了有利的地势。这就是“天时不如地利”。接着又从防守一方来论述。城高,护城河深,武器精良,粮食多,完全可以长期坚守,然而守城一方弃城而逃,这是因为军心不稳,内部不团结。这就是“地利不如人和”。可见,各种客观条件

9、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富贵不能淫考点梳理1品析第一句,说说这句话有什么作用?这句话从“居”“立”“行”三个角度阐释真正的大丈夫是有仁、有义、有礼、有智的。2孟子举生活实例的目的是什么?孟子举男子加冠、女子出嫁这样的生活现象,言下之意是:你景春怎么连此类常识都没有呢?从论证方法看,这句既是举例论证,又是类比论证,以“女子”守礼教来类比“大丈夫”的矢志不渝。3孟子是怎样从正面展开论述的?孟子用排比句从正面论述,“广居”“正位”“大道”分别比喻“仁”“礼”“义”,这是比喻论证,同时与上面构成对比论证;用“得志”和“不得志”分别表明“大丈夫”应有的行为准

10、则,这又是一种对比。4本文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通过事例阐述大丈夫的所作所为,通过“得志”与“不得志”的对比,分析他们对待理想、志向、人生的态度,赞美了大丈夫高洁的品质。5孟子的观点是什么?是运用什么方法提出来的?结尾总结全文,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提出观点:“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考点梳理1作者开篇一下子列举了六位名人,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本题运用举例论证作用分析法。他们都出身卑微,都经历过磨练,干出了一番出色的事业。作者列举六位由卑微而显贵的杰出历史人物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人要成大器,担负治国重

11、任,必须经受磨练,即忧患可以激人奋发有为,人才是在逆境中造就的。这也为下文论理奠定了事实基础。2文章第2段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阐明了作者的什么观点?运用排比作用分析法。运用排比修辞手法,句式短促有力,多方面地描写了担大任的人所经历的种种肉体和精神上的折磨,从而突出作者的观点:艰苦磨难能培养人坚强的意志和毅力,能增长人担当大任的能力。3“人恒过,然后能改而后喻”,这段文字论述了什么?由人及国,从内外两方面说明导致亡国的原因。虽是从反面论证,但正面的意思很清楚:一个国君要想把国家治理好,也需要和人才一样经受内外两方面的艰苦磨练。4第3段的论证思路是什么?先从个人角度正面论证磨难挫折

12、产生的积极作用,然后从反面深入论述国家没有磨难,安乐无忧就会灭亡。愚公移山1文章写“智叟”这个人物有何用意?用智叟的目光短浅、害怕困难反衬愚公的抱负远大,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大智若愚。2结尾说上帝被愚公的“诚”感动了,这个“诚”指的是什么?从中你受到什么启发?这“诚”指的是移山的决心(毕力平险)和实际行动。这种决心和实际行动正是我们学习所需要的,“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们在学习中一定要有决心,而且把决心付诸于实际行动,这样才能取得成功。相信人定胜天的信念(子子孙孙无穷匮也)。3故事的结局是天神帮助愚公移走了两座大山。这样的安排是否有损愚公的形象?答:不有损。一是这个神话结尾,充满了浪漫主义色

13、彩,借助神的力量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反映了古代劳动人们的美好愿望,这与封建迷信有本质区别。二是因为正是愚公的决心和行动感动了天帝,天帝才派遣力神二子背走二山,这衬托了愚公的形象,使之更加丰富,这是对愚公精神的肯定和赞扬。4在挖山过程中有哪些困难?“方七百里,高万仞”山本身高大无比。“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路途遥远。“北山愚公,年且九十”“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始龀,跳往助之”人老又少。“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工具简陋。河曲智叟劝阻,讥笑。5故事用神话做结尾的原因有哪些(故事为什么用神话结尾)?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只能通过幻想,借助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实现征服自然的愿望,本文就是借助神的力量

14、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这也是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方式,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更能突出愚公的精神惊天地,泣鬼神。6你从“愚公移山”这则故事中得到了哪些启示?要点:做事要有恒心,要不畏艰难险阻。做事要发挥集体的力量。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对不同意见要以理服人。有志者事竟成。(意思对即可)7文中人物(包括天神)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是不同的。找出相关语句,简析他们的态度。愚公之妻:“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支持、质疑)智叟:“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嘲笑、讥讽)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恐惧、害怕)天神:感其诚

15、,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敬佩、感动)8愚公妻子的话和智叟的话表面相似,实际不同。请简析他们的区别。答:不同一:出发点不同。愚公的妻子支持移山,一个“献”字表明她对愚公的关心;智叟反对移山,“甚矣,汝之不惠”更加强了否定的意思。不同二:语气不同。愚公妻子的语气是委婉的,是对丈夫的关切、担忧;而智叟的语气是嘲笑、讽刺愚公自不量力。9实现中国梦,任重而道远。从选文中愚公的身上,我们可以汲取哪些精神营养?敢想敢干(不安于现状);团结合作(广泛依靠群众);有坚忍不拔的毅力;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做事不畏艰险。10本文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赞同愚公的做法?为什么?寓意: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

16、映了我国古代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的道理。赞成:因为遇到困难一味退缩是不会成功的,只有坚持奋斗才能成功。不赞成:因为当遇到靠自己的能力不能解决的困难时,学会放弃,另找其它的办法,就不会钻死胡同,陷入困境。11从课文第三段愚公的回答看,你认为愚公“愚”吗?为什么?不愚。因为从这个句子里可以看出愚公具有不怕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而且具有长远、发展的目光,尽管凭他个人能力不能实现目标,但他坚信只要后代子孙坚持奋斗,总有一天会移掉大山!周亚夫军细柳1第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本题运用开头句(段)作用分析法。首先交代时间汉文帝后元六年,背景匈奴大举入侵,

17、边关吃紧。然后交代了三位将领驻军的概况。结构上总领下文,内容上把人物置于矛盾冲突之中,为展示人物的性格特点提供了广阔的舞台。2本文标题为“细柳营”,为什么要介绍文帝到霸上和棘门军营的情况?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本题运用对比作用分析法。介绍文帝到霸上和棘门军营的情况,为后面写文帝在细柳营遇到的情况做铺垫,并与之形成对比。突出了细柳军军纪严明,体现了周亚夫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性格特点。3表现细柳军时刻有备,训练有素的是哪句话?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4本文重点写细柳军,为什么还写霸上、棘门军?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写霸上、棘门军是为了对比衬托细柳军军容肃整、军纪严明和周亚夫的治军严整、忠于职守的

18、“真将军”风范。5皇帝进入细柳营的过程是怎样的?说明了什么?本题运用定向分析归纳法解答。皇帝进入细柳营的过程为“天子先驱至,不得入”“上至,又不得入”“使使持节诏将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说明细柳军管理严格,从侧面表现出周亚夫治军严明。6简析人物形象。周亚夫:治军严谨、忠于职守(刚正不阿)。汉文帝:勤于政事、目光敏锐、重视人才的治国皇帝。7文帝对群臣说的这段话在文中有何作用?本题运用侧面描写作用分析法解答。借文帝之口将霸上、棘门两处军队与周亚夫管理的军队再作对比,从而突出周亚夫“真将军”的风范。诗词五首(一)饮酒1、描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画面。屋前的篱笆下

19、种满了菊花,诗人一边悠闲地采菊,不经意间看到了景色幽美的南山美景。山里的雾气在夕阳西下的时候最是好看,林中的飞鸟也在薄薄的雾气中各自飞回巢中。2、“悠然见南山”的“见”改为“望”字,好吗?为什么?“见”字更能体现出作者采菊时的悠然、闲适的心情,南山的美景在不经意间映入眼帘,而“望”字却不能体现出这种心情。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情感?表现出诗人悠闲自得,热爱自然的情感和旷达的心胸。4、“悠然见南山”中“悠然”二字写出作者悠闲自得,热爱自然的情感和旷达的心胸。5、全诗表现了诗人悠闲、闲适的生活和对自然风光的热爱。6、赏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两句写诗人在自家的菊园里采菊

20、以佐酒,悠闲地抬头来欣赏南山美丽的景色,表现了诗人悠闲自得、热爱自然的情感和旷达的心胸。7主旨:饮酒通过对田园生活中自然景色的描绘,表现了农村自然风光的优美和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情,以及诗人厌弃官场生活,决心归隐自洁、超脱世俗的人生追求。(二)春望1赏析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以乐景写悲情,表达了诗人感时忧国,恨别思家的思想感情。2“烽火连三月”是指什么事件?这句里哪个词用得好?诗人用“抵万金”来形容什么?形“安史之乱”; “连三月”形容战祸之长; “抵万金”容家书的珍贵,表达对妻子儿女强烈的思念之情。3赏析颈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运用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把战

21、火纷飞的年代道路阻塞、音讯难通的动乱生活有力地表现出来,表达作者战乱中思念离散亲人,盼望得到亲人音讯的心情。表现诗人忧国思家之情。4展开想像,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5请对尾联刻画的诗人形象作简要赏析。尾联描绘了一个头发花白,稀疏到“不胜簪”地步的诗人形象,透过这一形象,可以想见其内心的凄怆、悲凉,其苍老之态是忧国、伤时、思家所致。(三)赤壁1、“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深刻含义:(言外之意)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反映出

22、作者抑郁不平的心境。2、赤壁之战中,如果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因此有人认为杜牧写本诗之目的是为曹操叫屈。你是如何理解的。杜牧其实是借赤壁表现这样的感叹:历史上英雄之成功都有某种机遇。(四)雁门太守行1、“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记叙、描写)(1)“压”字的作用:“压”是逼迫的意思,运用拟人手法,把敌人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2)画面描述:敌军像黑云一样压向城墙,城墙就要被毁坏,可城内守军披着铠甲,严阵以待,日光照射在将士们的铠甲的鳞片上,闪烁着金光。(3)赏析:运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渲染敌军兵临

23、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展示了城内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2、“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描写)(1)画面描述:时值深秋,万木摇落,在一片死寂中,那角声呜呜咽咽地鸣响起来。边塞的泥土在紫色的晚霞映衬下凝成胭脂的色彩。(2)赏析: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把激战中的边塞风光写得很壮美,创造出一种悲壮、苍凉的气氛。3、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记叙、描写)赏析:“临易水”引用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的典故。易水使人联想到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表现了将士们意气风发,勇往直前,无所畏惧,视死如归的精神。4、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抒情、直抒胸臆)赏析

24、:“黄金台”引用战国时期燕昭王筑黄金台,广招天下贤才的典故。作用:既与战争的地点(易水)相吻合,又是对天子和将士的称颂,歌颂了将士们奋勇杀敌,报效朝廷,视死如归的决心。5、请设想“半卷红旗”是怎样的景色,作者捕捉这个景象入诗要表现什么?“半卷红旗”是侧面描写(细节描写)战况,一方面是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是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凸现出来。6、李贺写诗,总是借助想象给事物涂上各种新奇浓重色彩,请以这首诗为例作具体说明。这首诗几乎句句都有鲜明色彩,其中如金色胭脂色、紫红色不但鲜明而且浓艳,它们跟黑色、秋色、白色等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色彩斑斓的画卷。(五)渔家傲1天接云涛

25、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1)描绘:天上云海茫茫,那一团团的白云相接,就像奔涌的波涛,又和拂晓的晨雾连在一起,越发显得迷蒙。透过云雾远远望去,那天河好像也在流转,河中似乎漂浮着许多船,风帆舞动,随云涛起伏。(2)特点:瑰奇雄伟2我报路长日暮,学诗谩友惊人句。(1)一个“嗟”意为“叹息”,传达出作者对日暮途远的叹息,写出词人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感受。“谩”意为“空、徒然”,流露出词人哀怨惆怅,表达作者对现实的不满之情。(2)作者对现实不满的原因是:身为女子,能有何作为;战乱年代,诗词文章又有何用。3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运用比喻或用典,表达了词人决心要像大鹏一样乘风高飞远举,奔向

26、飘渺的神山寻求幸福,从而表现作者对现实的厌弃以及自由和光明的追求。4这首词出自婉约派词人之手,但却显得异常“豪放”。请结合诗的内容谈谈本词“豪放”在何处?想像丰富,意境壮阔:开头两句写拂晓时海上的景象,展现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的图画。天、云涛、晓雾、星河、千帆,景象已极为壮丽,其间又准确地嵌入了“接”“转”“舞”这三个动词,写海天动宕,飞梦天河,在星斗斑斓的银河中扬帆疾驶,真是意境壮阔,气势磅礴,意落天外。1、晨光熹微,东方渐露鱼肚白。我漫步在乡间小路上,看冉冉升起的太阳,一点点为大地披上缕缕霞光,如心中的那缕希望的光。2、初冬微凉的风迎面拂过,从指尖凉到心底。我打了个寒战,风刮在我的脸

27、上,有点疼,原来失落的心中又添了丝丝寒意。3、乡野的风不知从何处吹来,在一天中变换着不同的气味。傍晚微风拂面,空气中夹杂着悠悠饭香,远看房舍上冒出袅袅炊烟,这是日暮时分召唤家人归巢的指路标。心,便有了归处。4、如火的七月,太阳炙烤着大地,天上飘着几朵不成型的白云。不远处的绿茵茵的小草蔫耷耷地低下了头,带刺的花枝上挂着零星的几朵碎花,地上片片残红。蝉不知躲在哪片绿叶间拼命的叫着,好似抱怨太阳为何如此滚烫,要把万物的生命力蒸发掉一样。5、一个老奶奶坐在路旁一棵枝叶茂密大树下,面前铺着一块白蓝格子的布,甚是破旧,上面摆着各种各样的小零用品。一阵风吹起她虽花白却一丝不乱的头发,阳光透过摇曳的枝叶在她的

28、脸上撒下斑驳的光。6、日薄西山,夕阳的余晖斜照下来,在不远处的小巷子仿佛都被染成了橘红色。夕阳的最后一丝余晖也被吞没,霓虹灯亮了起来,到处闪着七彩的光 7、四周万籁俱静,无边的夜色温柔得掐出水来。月亮似硕大的花朵开在夜空中。8、月亮升得很高了,天空澄澈得仿若一潭湖水,宁静而又平滑。两人的发上肩上,落满了的花瓣似的的月光,她冲我微笑着,眼眸笑得弯弯的,似是星月笼罩,那般纯净和透明,直至彻底与月色融为一体。9、三月的时候,葱绿的枝叶间,开出了桃红的花,一朵缀着一朵,密密的。风吹得轻轻的,花开得漫漫的,天蓝得像大海。一小朵一小朵粉红的花,撑在上头,凌空远眺,眼波流转,顾盼生风。10、窗外有桐树几棵,

29、树影倾泻在她的身上,波光潋滟,她的笑饱满热情,似阳光下的葵,开得绚烂,似有大把的阳光栖在里头。11、深秋的夜总是那般宁静,风过林梢,灯火通明。窗外,微凉的风拂面,碧蓝的天染上层层红晕。12、斜阳将桐树的映影拉得很长、很长,映在一旁的柏油路上,似一幅水墨画。霞光洒在她的脸上,像洒下一层橘子粉,她那张白果似的笑脸上,似有青荷上的露珠,晶莹剔透,看上去又天真又纯净。13、夕阳敛去了最后的光芒,一汪橙光将蔚蓝的天空染得层层叠叠,将天空染得波光潋滟。倦鸟归巢,昏黄的光映照在大地上,万物都似披上了一层金纱。天空夕照的绯红,才刚刚收去尾梢。14、一阵阵暗香袭来,扑入口鼻,清幽中掺着淡雅,芬芳迷人。米白的花瓣

30、似是刚淘洗过的,晶莹剔透,如洁白无瑕的美玉般,不沾染一丝脏污。花开得绚烂,大朵大朵的花缀在枝叶间,浓郁的芳香勾人魂魄。15、秋日的一天,天空蔚蓝,太阳悬挂于天边,洒下一片光辉,映照着树枝上那些摇摇欲坠的叶子,叶片上的脉络清晰可见,仿佛也在闪光。16窗外的香樟树郁郁葱葱,生气勃勃。阳光透过窗户,落在他手中的报纸上,那双纤细的手被生活的风霜磨得满是伤痕。与朝阳赛跑,常伴他的是一笔、一书以及清晨湿漉漉的空气。17开头:天阴沉沉的,雨密密麻麻的,编织着一张巨大的网,笼罩着我的心。中间:忽然,网被撕破,射进来一束阳光,我看到了一朵经雨水冲刷的花,红得那样鲜艳,温暖感慢慢融入冰冷的心。结尾:阳光愈来愈烈,

31、撕拉开那一张厚实的网,碧绿的叶,鲜艳的花,灵动的鸟,微笑的母亲,一一映入眼帘,是他们,带我脱离黑暗,走向光明与希望。18开头:风猛烈地吹着,我在风中,被风吹的摇摇摆摆,站立不稳。中间:看见眼前这动人的一幕,一股热流流过心间,我觉得,风小了许多。结尾:此时,大风已成微风,已然没有先前猛烈之气了,这股微风,拂过我的心田,令我心旷神怡。19开头:街道静穆,路旁的灯光微微照亮,却照亮不了游子远行的背影。我无奈,又苦涩,是说不出的痛。中间:夜半,几颗星子探出头来,月亮也露出半个身子,它照入我的书桌,像一缕阳光,温暖心灵。结尾:深夜,邻里已关窗熄火,可我并不孤单,因为我明白,明月一直伴在身侧,美好总会如期

32、而至。20开头:夜晚,漫步在喧嚣的街头,那一片片的灯光似乎刺痛了我的腿,我也仿佛在这刺眼的灯光中迷失了方向。中间:我还没有从刚刚那一幕中回过神来。那一盏盏明亮的灯仿佛温和了许多,我的心也渐渐平静下来。结尾:灯还是那么明亮,但它们都化为了一个个路标,为我指引着方向。21开头:树上,叶子葱葱郁郁,正值好时光。外公也在这时外出工作了,年轻力盛的他,对未来有无限的憧憬。中间:风过,叶子“沙沙”作响,经过时间的洗礼,叶子更大了,能为人遮荫了。外公也如他们一样,更加成熟、耐心。开始为别人帮助,不再像从前那般心高气傲的样子。结尾:秋天了,叶子也枯黄了,随着秋风落入了根,回到母亲的怀抱,为春天作准备了。外公也

33、上了年纪,退了休回到这,开始他惬意悠然的生活,也照顾起我们这小孩了。22开头:夜暗了,路边的灯亮了,灯光下,是一位母亲,银白的发丝映在灯光下,她在等着放学的女儿归家。微微驼起的背并不能撼动她的心,灯下的身影变得越来越坚定。中间:夜深了,女儿已经入睡,但母亲床头的灯还亮着。她坐在床上,戴着眼镜,用手中的细针补着女儿破旧的衣服。一针,一线,缝下她对女儿满满的爱。灯光微弱,却照亮了母亲的心。结尾:夜过去了大半,她终于停下了手中的针,床头的灯暗了,她也进入了梦乡。23开头:阳光从山后渐渐爬出,照耀着大地,也同样照耀着自行车坏了焦急的我。中间:太阳越来越高,让我感受到了夏日炎热,他顶着炎热帮我修理自行车,脸上都要汗珠,衣服成了渐变色,手乌黑的。结尾:太阳来到正空,阳光照射着他离去的身影,太阳的照射已不炎热而是温暖。24开头:雨,不大。风也轻轻地吹着。这兴许是暴雨来临前的宁静,我经历的难题才刚刚来临。中间:风肆意地呼啸着,雨如银针般细长,周围只听得见雨狂妄的笑声。小草被雨淋得直不起腰,我也无法跨越那个难题。结尾:雨停了,阳光渐渐洒满大地,我也解决了那个难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部编人教版 > 八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