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大单元教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备课系列(统编版)

上传人:鹏城****头 文档编号:257656 上传时间:2024-07-20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1.0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大单元教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备课系列(统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大单元教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备课系列(统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大单元教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备课系列(统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大单元教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备课系列(统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大单元教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备课系列(统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统编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材简析】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人文主题为“山水之美”,选编四篇课文、五首唐诗,三峡与朱元思书是单篇成课,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和记承天寺夜游)是多篇成课,体裁上分属于文言文的日记、书信、散文。五首唐诗均属于近体诗中的律诗。本单元写作主题是“学习描写景物”。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四篇课文,模仿作者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手法,从而进行自主创作。在观察方法方面,学生可以通过学习三峡答谢中书书,梳理景物的选取、观察的角度与特点的聚焦,模仿多方面观察景物的方式。在写作手法上,学生可以从修辞、视角、感官、形态、骈散结合、对偶韵语等角度赏析诗文独特的言语形式。在情景

2、关系上,通过学习记承天寺夜游,了解知人论世的方法,体会融情入景的手法。最后,学生能学以致用,写出自己游历山水的经验,传达抒发自己独特的审美与情思。【单元知识建构】【课标导向】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四学段(79年级)的课程目标,在“阅读与鉴赏”中要求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用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在课程内容中,本单元为文言文单元,在语言的形式上契合“基础型学习任务群”中的“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在表达的内容上契合“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中“文学阅读与创意

3、表达”的要求。“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第四学段(79年级)旨在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运用情境中,发现、感受和表现语言文字的魅力”,并“欣赏优秀作品的语言表达技巧”;同时,“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第四学段(79年级)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古诗文名篇,“体会作者通过语言和形象构建的艺术世界,借鉴其中的写作手法,表达自己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抒发自己的情感”。在第四学段(79年级)的“学业质量描述”中要求学生“能根据语境,借助工具书,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正确理解汉字的意思”,“能从多角度揣摩、品味经典作品中的重要词句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通过圈点、批注等多种方法呈现对作品中语言、形象、情感、主题的理解”,并“分

4、析作品表现手法的作用”。综上,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都要求在学习优秀的文言作品时,应关注文言梳理、写作手法两个方面的内容。【学情分析】据平时观察了解、统计分析,初上八年级的学生学习能力的基本状况如下:1.文言学习:绝大部分学生可以准确地通读全文,三分之二的学生有一定的文言文语感,能结合注释对本文内容进行翻译,但在存在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的地方,翻译不太顺畅。但对特殊文言现象缺乏敏锐的感知,在分析文言作品的写作手法上存在较大困难。2.写作手法:大部分学生在写作手法的分析上,仅能从整体把握,无法从修辞、视角、感观等方面细致琢磨。【单元学习目标】一、语言目标(对接核心素养之“语文运用”

5、)1.通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梳理单元诗文中的景物,读准、理解并积累独特的文言表达:2.分析观察方法、景物特点及写法,从修辞、视角、感官、形态等方面品析表达效果。二、思维目标(对接核心素养之“思维能力”)1.分析比较单元诗文选景的不同,梳理景物特点,培养对比思维和归纳思维。2.从修辞、视角、感官、形态、骈散结合、对偶韵语等方面分类归纳景物观察方法与写作技巧,培养归纳思维和想象能力。3.借助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梳理课文情景关系,撰写游记,培养归纳思维与想象能力。三、价值目标(对接核心素养之“审美创造”)通过“绘制山水风月入画中长卷”的整个学习过程,加深对自然山水和文人之趣的认知,感受人与自

6、然相融共存的和谐关系,培养可以心灵、陶冶情操的审美趣味。【单元学习任务】核心任务任务学习活动课时课型通过单元的整体学习,积累文言知识,感受自然之美,设计和绘制山水风月入画中长卷单元导读活动一:明方向,知内容活动二:读诗文,近山水活动三:寻山水,标位置1单元导读课第一课段:游山水,诵风月1.巴东三峡行(活动一:初识三峡,活动二:细读三峡,活动三:美读三峡)2.茅山行(活动一:走近茅山,活动二:细读茅山,活动三:美读茅山)3.奇山异水富春行(活动一:走近奇山异水,活动二:译读奇山异水,活动三:美读奇山异水)4.承天月夜行(活动一:初读月夜美景,活动二:细品月夜美景,活动三:美读悟“闲人”)5.草木

7、风月皆有情(活动一:美景寄情,活动二:知人论世,活动三:朗诵小达人)6基础过关课、精读赏析课第二课段:品山水,赏风月活动一:山川之美我来谈活动二:网红景点我来设活动三:穿越时空我来演3赏析拓展课第三课段:吟山水,咏风月活动一:山水风月变变变活动二:妙笔生花写校园活动三:分享交流评佳作3读写结合课第四课段:画山水,绘风月活动一:披文入情探生命活动二:因文成画寄情思任务三:隽永题字彰主旨2比较探讨课单元整理与拓展活动一:单元整理活动二:拓展延伸活动三:单元进阶(选做)1单元整理与拓展课单元检测与反思单元整体测试单元设计反思4单元检测与反思课【教学实施】本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以“绘制山水风月入画中长卷”

8、为主要任务,进而按照游山水,赏风月”“析山水,品风月”“写山水,咏风月”“画山水,绘风月”四个课段分别对三峡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与朱元思书唐诗五首展开学习,从游山水,赏风月”整体感知与文言诗文识记的初读(文言),到“析山水,品风月”特点品味与写法赏析的赏读(文学鉴赏)、知人论世与情怀体会的品读(文章);再到训练观察景物与描景寄情的应用(文化),自主创作游记以实现读写结合、写法迁移的写读(文学表达),完成符合文言文学习认知层进式学习的同时,实现从读到写的跨越;最后进行跨学科学习,集合小组力量合作完成“绘制山水风月入画中长卷”的“画读”单元核心任务。第一课时 单元导读:山水风月入画中(1课时)学

9、习目标:能够初步了解单元学习内容及方法,基本熟悉单元内容。学习任务:通过阅读单元导读、阅读浏览单元课文、背诵单元目录等方式,了解单元学习内容、单元学习目标、单元学习任务等,为学习作好准备。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谈话导入:天的清明,地的广袤,山的挺拔,树的健壮无不让我们心驰神往。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争相借景抒怀寄情山水则生绵绵情思,抬头望月则发无限感慨。今天我们将借山水、明月感受古人心灵的律动。小知识:文言文是用“文言”这种书面语写成的文章,包括先秦时期的作品,以及后世历代文人模仿先秦书面语写成的作品。二、活动开展任务一:明方向,知内容通过阅读单元导读、浏览课文、背诵单元目录等方式,了解单元

10、学习内容、单元学习目标、单元学习任务等。任务二:读诗文,近山水1.欣赏范读,跟读课文。2.自由朗读、熟读单元课文,有能力者可提前背诵。3.整体感知本单元的课文,体会古诗文韵律之美。任务三:寻山水,标位置(定点山水。借助注释,并调动所学的地理知识,在中国地图上标注四处山水的大致位置。)例:三峡,瞿塘峡、巫峡和西陵侠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答谢中书书中的风光,在文章中没有明确点出。有人认为陶弘景是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再结合退隐江苏句容句曲山(茅山),就认为他笔下的山水是江苏茅山的风光。中国知网资料表明,答谢中书书中的山水风光,应在浙江嵊州一带。承天寺,在现在的湖北黄冈南部。

11、“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是吴均为友人朱元思描绘的浙江富春江的山水风光。富春江一带昔有“小三峡”之称,“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元代画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就是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的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被誉为“画中之兰亭”。三、评价反馈课时评价反馈表评价等级(评价后用红笔涂色)及规则说明:选A得5星,选B得4星,选C得3星,选D得1星或0星活动完成情况评价等级明方向,知内容A.已经明确()B.大部分明确()C.部分明确()D.不明确()读诗文,知山水A.已读熟()B.大部分读熟()C.部分读熟()D.未读熟()已背篇(共9篇)寻山水,标位置A.已完成()B.大部分完成()C.部分完成()D.

12、未完成()四、总结反思我在本节课的收获有: 我还有这些疑问: 五、课后延学背诵三峡、答谢中书书。第一课段:游山水,诵风月(6课时)课前预学:1.熟读三峡短文两篇与朱元思书和唐诗五首,有能力者可提前背诵。2.梳理文学常识,借助注释自主疏通文意,标注有疑问的地方。3.在自主疏通文意的过程中运用同类信息整合法,尝试归类与整理,并积累重点文言知识。第二课时巴东三峡行学习目标:1.语言目标:能够比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梳理文中的景物。2.思维目标:能够初步运用同类信息整合法,积累文言重要字词音义。能比较准确地概括景物特点,培养想象和分析能力。3.价值目标:初步认识自然山水之美和文人写景

13、咏物之志。学习任务:1.尝试有感情地朗读三峡全文,并借助课下注释与工具书,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提炼文中景物描写。2.学习运用同类信息整合法,积累重要字音、文言实词、虚词等。3.结合文本骈散结合的特点,在游览途中设置文本朗诵;基于文中的语言表达选定山川美景为游客介绍。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根据“峡”字的字形结构,什么样的地势才称得上“峡”?(“峡”字字典里的解释就是“两山夹水”。)“三峡”指的是:瞿塘峡 巫峡 西陵峡灵山秀水,激发了古今诗人画家多少情思与灵感!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恐怕是其中最早的一位了,齐读注释1,了解作者。今天我们就走进他笔下的三峡去探幽览胜。二、活动开展活动一:初识三峡1. 反复

14、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节奏,做到正确、流利。在朗读中感知文章大意,梳理诗文写景内容,准确概括描写对象及其特征,梳理诗文的主旨。篇名及作者所写景物景物特点思想感情“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2.运用下面的句式概括每篇诗文的内容主旨,并与同学进行交流。三峡按照顺序,主要写了,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自学:学生自主完成任务。展学:教师组织随机抽取学生在全班进行展示,并进行评学和改学。活动二:细读三峡自学:1.借助注释自主疏通文意,读懂诗文大意,并标注有疑问的地方。2.你觉得哪个季节的景色最美?作者是怎样描写它的?摘录相关句子,并进行赏析。互学:完成自学后,小组长组织组员在小

15、组内互学交流,借助小组力量解决个人疑问。展学:教师组织在全班进行组间展学,解决组内无法解决的疑问,需要时教师可帮助解决。(在自学、互学、展学过程中,注意评学与改学)美丽的三峡之(示例)摘录赏析活动三:美读三峡本文用了哪些方法来描述三峡美景?你读出四季的三峡有哪些不同的美?知识学习:描写景物特征的方法描写景物,首先要抓住景物的特征。景物的特征常常表现在形状、色彩、声音等方面。描写景物的特征,还可以从多视角、多形态、多感官来描写。细读本文,体会本文景物动态情状,品读赏析作者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手法的能力。互学: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组织成员开展合作学习,以作者视角把握节奏,读出抑扬顿挫之感,同时利用重音

16、、语速、 语调突出景物特点下的人物情感状态任选一篇进行美读练习,并在全班进行展示。展学:教师组织进行展示交流、评价、补充、完善。朗读技巧节奏声韵注意断句、声韵和谐、讲究平仄。要学会把握节奏,注意四言、五言、六言、七言节奏变化、读准重音与停连,突出景物状态与人物情感。语气语调以三峡为例首段: 山的高峻(雄浑有力)二段: 夏水奔放()三段: 春冬清幽()四段: 秋峡凄婉()三峡以()字短语为主,读起来朗朗上口,我们采用的朗读形式是这样的:三、评价反馈课段评价反馈表活动完成情况评价等级(评价后用红笔涂色)及规则初识三峡全部完成、概括准确、书写工整、独立完成、主动完成各1星细读三峡认真完成、笔记详尽、

17、主动请教、书写工整、整理信息各1星美读三峡积极参与、声音洪亮、读出感情、主动建议、表情动作各1星四、总结反思我在本节课的收获有: 我还有这些疑问: 五、课后延学查阅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体会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怀,设计游客与渔者的对话脚本。渔者的自白第三课时茅山行学习目标:1.语言目标:能够比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梳理答谢中书书文中的景物。2.思维目标:能够运用同类信息整合法,积累文言重要字词音义。能够比较准确地概括景物特点,比较两文异同,培养对比思维和归纳思维的能力。3.价值目标:初步认识自然山水之美和文人写景咏物之志。学习任务:1.尝试有感情地朗读答谢中书书全文,并借助课下注释

18、与工具书,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提炼文中景物描写。2.学会运用同类信息整合法,积累重要字音、文言实词、虚词等。3.结合文本骈散结合的特点设置文本朗诵。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请学生介绍作者生平与写作背景导入新课。二、活动开展活动一:走近茅山1.反复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节奏,做到正确、流利。在朗读中感知文章大意,准确概括描写对象及其特征,梳理诗文的主旨,填写任务单。篇名及作者所写景物景物特点思想感情运用下面的句式概括每篇诗文的内容主旨,并与同学进行交流。本文主要写了,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自学:学生自主完成任务。展学:教师组织随机抽取学生在全班进行展示,并进行评学和改学。活动二:细读茅山

19、自学:1.借助注释自主疏通文意,读懂诗文大意,并标注有疑问的地方。2.作者是怎么描写“山川之美”的?请细读全文,尝试归类与整理,并说说你的发现。互学:完成自学后,小组长组织组员在小组内互学交流,借助小组力量解决个人疑问。展学:教师组织在全班进行组间展学,解决组内无法解决的疑问,需要时教师可帮助解决。(在自学、互学、展学过程中,注意评学与改学)山川之美词句摘录写作方法我的理解活动三:美读茅山互学: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组织成员开展合作学习,进行美读练习,以作者视角把握节奏,读出抑扬顿挫之感,同时利用重音、语速、 语调突出景物特点下的人物情感状态,并在全班进行展示。展学:教师组织进行展示交流、评价、

20、补充、完善。朗读技巧节奏声韵注意断句、声韵和谐、讲究平仄。要学会把握节奏,注意四言、五言、六言、七言节奏变化、读准重音与停连,突出景物状态与人物情感。语气语调读出节奏:本文多四字短 语,对仗工整,句式整 齐,节奏感强。读得舒缓:长句抒情、议论时,颇有自得之意读出变化:首段沉稳有力 (总括“奇山异水”);第 二段语速由缓到急(游鱼 显石,清透见底;急湍猛 浪,水势多变);第三段 语调高昂,惊叹惊奇(山 树轩邈,声响灵动);沉 稳重音(全面之辞);语 调渐缓(明暗光影)朗诵形式:三、评价反馈课段评价反馈表活动完成情况评价等级(评选后用红笔涂色)及规则走近茅山全部完成、概括准确、书写工整、独立完成、

21、主动完成各1星细读茅山认真完成、笔记详尽、主动请教、书写工整、整理信息各1星美读茅山积极参与、声音洪亮、读出感情、主动建议、表情动作各1星四、总结反思我在本节课的收获有: 我还有这些疑问: 五、课后延学:了解创作背景,体会作者文中寄寓的情感,帮助设计“回信”游客留言板。第四课时奇山异水富春行学习目标:1.语言目标:能够比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梳理课文中的景物。2.思维目标:学习运用同类信息整合法,积累文言知识。分析比较三峡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选景的不同,梳理景物特点,培养对比思维和归纳思维的能力。3.价值目标:初步认识自然山水之美和文人写景咏物之志。学习任务:1.尝试有感情地

22、朗读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全文,并借助课下注释与工具书,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提炼文中景物描写。2.学会运用同类信息整合法,积累重要字音、文言实词、虚词等。3.结合文本骈散结合的特点,在游览途中设置文本朗诵;基于文中的语言表达选定山川美景为游客介绍。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富春江两岸山色清翠秀丽,江水清碧见底,素以水色佳美著称,更兼许多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村落和集镇点染,使富春江、新安江画卷增色生辉。富春江一带昔有小三峡之称,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在支流胥溪注入处,有子胥渡口、伍子胥别庙等古迹。梁文学家吴均与朱元思书中描绘了富春江风景(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自下游建富春江水电站后

23、,这一带淹为水库,泱泱江水,宛若明镜,两岸青山点点,七里扬帆成为当今严陵八景之一。欣赏美丽的富春江歌曲MV,导入新课。二、活动开展活动一:走近奇山异水自学:反复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节奏,做到正确、流利。在朗读中感知文章大意,准确概括描写对象及其特征。展学:教师组织随机抽取学生在全班进行展示,并进行评学和改学。篇名及作者所写景物景物特点思想感情活动二:译读奇山异水自学:1. 借助注释自主疏通文意,读懂诗文大意,并标注有疑问的地方。2.分析比较三峡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选景和写作手法的不同。3.运用下面的句式概括每篇诗文的内容主旨,并与同学进行交流。主要写了,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互学

24、:完成自学后,小组长组织组员在小组内互学交流,借助小组力量解决个人疑问。展学:教师组织在全班进行组间展学,解决组内无法解决的疑问,需要时教师可帮助解决。(在自学、互学、展学过程中,注意评学与改学)山川之美各不同相同点不同点三峡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活动三:美读奇山异水互学: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组织成员开展合作学习,进行美读练习,以作者视角把握节奏,读出抑扬顿挫之感,同时利用重音、语速、语调突出景物特点下的人物情感状态,朗读并感受“骈文之长”的语言特点,并在全班进行展示。展学:教师组织进行展示交流、评价、补充、完善。朗读技巧节奏声韵注意断句、声韵和谐、讲究平仄。要学会把握节奏,注意四言、五言、六言

25、、七言节奏变化、读准重音与停连,突出景物状态与人物情感。语气语调读出节奏:本文多四字短语,对仗工整,句式整齐,节奏感强。读得舒缓:长句抒情、议论时,颇有自得之意读出变化:首段沉稳有力(总括“奇山异水”);第二段语速由缓到急(游鱼显石,清透见底;急湍猛浪,水势多变);第三段语调高昂,惊叹惊奇(山树轩邈,声响灵动);沉稳重音(全面之辞);语调渐缓(明暗光影)朗诵形式:三、评价反馈课段评价反馈表活动完成情况评价等级(评选后用红笔涂色)及规则走近奇山异水全部完成、概括准确、书写工整、独立完成、主动完成各1星译读奇山异水认真完成、笔记详尽、主动请教、书写工整、整理信息各1星美读奇山异水积极参与、声音洪亮

26、、读出感情、主动建议、表情动作各1星四、总结反思我在本节课的收获有: 我还有这些疑问: 五、课后延学:了解创作背景,体会作者文中寄寓的情感,设计“回信”留言板。第五课时承天月夜行学习目标:1.语言目标:能够比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全文,梳理文中的景物。2.思维目标:学习运用同类信息整合法,积累文言重要字词音义。分析课文选景梳理其特点,描述月下美景,培养想象和联想的能力。3.价值目标:初步认识自然山水之美,理解“闲人”的复杂含义,体会文人写景咏物之志。学习任务:1.有感情地朗读记承天寺夜游全文,并借助课下注释与工具书,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提炼文中景物描写,理解“闲人”的复杂含义

27、。2.学会运用同类信息整合法,积累重要字音、文言实词、虚词等。3.结合文本特点设置文本朗诵;基于文中的语言表达借助作者生平背景改编课本剧。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1.课堂活动:苏轼生平相关知识。2.介绍文言文中的“记”。记:清代桐城派古文家姚鼐编古文辞类纂中“记”为“杂记”,“杂记类者,亦碑文之属。”近代古文学家林纾在林纾评选古文辞类纂中明确“杂记”有记“祠庙厅堂、楼台之类”的,有记“山水游记之类”的,有记“勘灾、浚渠筑塘、修祠宇、纪楼台”的,有“记书画、记古器物”的,有“记琐细奇骇之事”的,有记“游宴觞咏之事”的。二、活动开展活动一:初读月夜美景自学:1.反复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节奏,做到正确

28、、流利。在朗读中感知文章大意,梳理写景内容,准确概括描写对象及其特征。2.运用下面的句式概括每篇诗文的内容主旨,并与同学进行交流。主要写了,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展学:教师组织随机抽取学生在全班进行展示,并进行评学和改学。篇名及作者所写景物景物特点思想感情活动二:细品月夜美景自学:1.借助注释自主疏通文意,读懂诗文大意,并标注有疑问的地方。2.你最喜欢哪个句子?任选角度进行赏析。3.如此美景,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如何理解“闲人”?互学:完成自学后,小组长组织组员在小组内互学交流,借助小组力量解决个人疑问。展学:教师组织在全班进行组间展学,解决组内无法解决的疑问,需要时教师可帮助解

29、决。(在自学、互学、展学过程中,注意评学与改学)摘录句子赏析“闲人”活动三:美读悟“闲人”互学:以小组为单位,从作者视角进行小组内朗读,在本文骈散结合中把握节奏,读岀抑扬顿挫之感,同时利用重音、语速、语调突出游踪变化之下的人物情感起伏状态,进行美读练习,并在全班进行展示。朗读技巧节奏声韵注意断句、声韵和谐、讲究平仄。要学会把握节奏,注意四言、五言、六言、七言节奏变化、读准重音与停连,突出景物状态与人物情感。语气语调根据苏轼游踪读出变化:(至“月色入户”处)语速较缓,“解衣欲睡”至“张怀民”,语调升高,重音读岀“起行”“念”“遂至”。音调升高,重音读出“怀民亦未寝”“相与”,表达惊喜之感;景色描

30、写处,语速缓慢,语调柔和;两个反问,读出质疑、不解、愤懑,最后一句自嘲自解自得,重音“闲人”。陈述句、反问句、感叹句语气跟随情感起伏变化,体现作者心境。记承天寺夜游,男生读长句,女生读短句,交错读。读出趣味,读出整散之美。三、评价反馈课段评价反馈表活动完成情况评价等级(评选后用红笔涂色)及规则初读月夜美景全部完成、概括准确、书写工整、独立完成、主动完成各1星细品月夜美景认真完成、笔记详尽、主动请教、书写工整、整理信息各1星美读悟“闲人”积极参与、声音洪亮、读出感情、主动建议、表情动作各1星四、总结反思我在本节课的收获有: 我还有这些疑问: 五、课后延学将本文改写成一首小诗,可以合理添加相关情节

31、和景物。第六课时草木风月皆有情学习目标:1.语言目标:能够比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梳理诗中的景物。2.思维目标:学习运用同类信息整合法,积累文言重要字词音义。分析比较五首古诗选景的不同,梳理景物特点,培养对比思维和归纳思维的能力。3.价值目标:初步认识自然山水之美和文人写景咏物之志。学习任务:1.尝试有感情地朗读唐诗五首,并借助课下注释与工具书,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提炼文中景物描写。2.学会运用同类信息整合法,积累重要字音、文言实词、虚词等。3.结合文本骈散结合的特点,在游览途中设置文本朗诵;基于文中的语言表达选定山川美景为游客介绍。课前预学:查找资料,了解5位作者生平及写作背

32、景。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课堂活动导入新课:抢答名句及文学常识。二、活动开展活动一:美景寄情自学:1.反复朗读五首古诗,读准字音、节奏,做到正确、流利。在朗读中感知文章大意,梳理诗歌写景内容,准确概括描写对象及其特征,梳理思想感情。2.运用下面的句式概括每篇诗文的内容主旨,并与同学进行交流。主要写了,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展学:教师组织随机抽取学生在全班进行展示,并进行评学和改学。篇名及作者所写景物景物特点思想感情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活动二:知人论世自学:选择一首古诗,将自己设定为诗人的身份,准备给同学讲一讲这首诗。结合诗人生平及写作背景,梳理讲解要点,并列出讲

33、解提纲。互学:完成自学后,小组长组织组员在小组内互学交流,给大家讲一讲这首诗,并互相进行补充和完善。展学:教师组织在全班进行组间展学,解决组内无法解决的疑问,需要时教师可帮助解决。(在自学、互学、展学过程中,注意评学与改学)讲解提纲活动三:朗诵小达人互学: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首古诗进行美读练习。读岀抑扬顿挫,利用重音、语速、语调突出游踪变化之下的人物情感起伏状态,并在全班进行展示。展学:教师组织开展讲学,注意落实评学与改学。朗读技巧节奏声韵注意断句、声韵和谐、讲究平仄。要学会把握节奏,注意四言、五言、六言、七言节奏变化、读准重音与停连,突出景物状态与人物情感。语气语调可利用领读、齐读、轮读、表

34、演读等形式进行朗诵。三、评价反馈课段评价反馈表活动完成情况评价等级(评选后用红笔涂色)及规则美景寄情全部完成、概括准确、书写工整、独立完成、主动完成各1星知人论世认真完成、笔记详尽、主动请教、书写工整、整理信息各1星我是朗诵小达人积极参与、声音洪亮、读出感情、主动建议、表情动作各1星四、总结反思我在本节课的收获有: 我还有这些疑问: 五、课后延学选择一首古诗改写成一篇短小的散文,注意语言要生动,可以合理添加相关情节和景物。第二课段:品山水,赏风月(3课时)课前预学:1.仔细阅读三峡短文两篇与朱元思书和唐诗五首,从修辞、视角、感官、形态、骈散结合、对偶韵语等方面赏析精彩词句,分析诗文的观察角度、

35、写景方法,品析其表达效果,并在课本上写好赏析赏析要点。2.熟读、背诵本单元诗文。第七课时山川之美我来谈学习目标:1.语言目标:从修辞、视角、感官、形态、骈散结合、对偶韵语等方面赏析三峡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中的精彩词句,分析诗文的观察角度、写景方法,品析其表达效果。2.思维目标:从不同的渠道了解作者生平经历,梳理课文情景关系,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分类归纳景物观察方法与写作技巧,培养整理和归纳思维能力。3.价值目标:感受人与自然相融共存的和谐关系,深刻感受自然之美和文人之趣,培养心灵和情操的审美价值观。学习任务:1.细读三峡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记承天寺夜游唐诗五首全文,从修辞、视角、感官、形态、骈

36、散结合、对偶韵语等方面赏析精彩词句,分析诗文的观察角度、写景方法,品析其表达效果。2.了解三峡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记承天寺夜游唐诗五首创作背景,体会作者在文本中融情于景的山水情怀。学习过程:一、 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二、活动过程自学:细读答谢中书书三峡与朱元思书唐诗五首文本,从修辞、视角、感官、形态、骈散结合、对偶韵语等方面赏析精彩词句,分析其观察角度、写景方法,品析其表达效果。互学:完成自学后,小组长组织组员在小组内互学交流,借助小组力量解决个人疑问。展学:教师组织在全班进行组间展学,解决组内无法解决的疑问,需要时教师可帮助解决。(在自学、互学、展学过程中,注意落实评学与改学)写作手法例句(分析可详细写于书上)正面侧面描写“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视觉听觉描写“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动静结合“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三峡修辞手法比喻:“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葕交横”记承天寺夜游;“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对偶:“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三、评价反馈课段评价反馈表活动完成情况评价等级(评选后用红笔涂色)及规则山川之美我来谈全部完成、分析准确、步骤完整、书写工整、独立完成各1星四、总结反思我在本节课的收获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部编人教版 > 八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