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版部编版统编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5月第三次月考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147037****qq.com 文档编号:256859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3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部编版统编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5月第三次月考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部编版统编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5月第三次月考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部编版统编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5月第三次月考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部编版统编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5月第三次月考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部编版统编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5月第三次月考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5月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时间:50分钟满分:6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测试范围: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7课(人教版部编版统编版)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5题,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据史料记载“炀

2、帝巡幸,乘龙舟而往江都公家运漕,私行商旅,舳舻(船舶)相继。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焉。”该记载意在()A批评隋朝皇帝的残暴统治B评价隋朝运河的历史功绩C描绘运河沿线的商贸繁荣D肯定隋朝先进的造船技术2有学者认为:“大批中下层地主阶级士子以及自耕农出身的读书人,由科举考试入仕途,参与和掌握各级政权。”该学者意在强调科举制()A扩大了政权的统治基础B造成了人们思想僵化C杜绝了藩镇割据的现象D强化了世家大族垄断3武则天立“无字碑”,让“己之功过,留待后人评说”。当代史学家对她的评价以肯定居多,这主要基于她在位期间()A分散了地方的权力B创立了科举制度C社会经济持续发展D强化了中央集权4史论结合是

3、历史学习的基本素养,下列史实与史论相符的是( )选项史实史论A大运河的开通沟通了南北交通,巩固了隋朝统治B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中外交流C澶渊之盟签订宋金对峙局面形成D明北京城修建紫禁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宏伟的皇家建筑5中日山水相连,中国文化对日本有深远影响。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大化改新”,积极吸收中国文化。最能反映下列五幅图片信息的诗句是()唐朝开元通宝日本和同开珎日本使用的文字唐朝长安城日本平城京A洛阳家家学胡乐 B冲天香阵透长安C千金散尽还复来 D唐风洋溢奈良城6下图是唐代画家阎立本创作的步辇图,该图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的场景。该作品体现了()A艺术审

4、美与史料价值的统一 B文人意趣与市井风情的杂糅C西域风情与中原文化的交汇 D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7下图中东汉末年和盛唐以后的人口数都出现剧烈下降,主要原因是()A北人南迁B战乱频繁C自然灾害D统治残酷8学者吕思勉认为“唐代天宝之乱,原因孔多,边兵之重,要为其大者”。该学者认为安史之乱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A边疆军事防务所致B藩镇割据局面形成C地方完全脱离中央管控D君主专制遭到严重削弱9经世大典载:海运时,惟凭针路定向行船,仰观天象以卜明晦。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A唐 B宋 C元D明10英国史学家汤因比曾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朝!”假如你生活在两宋时期,可能经历的事情有()用

5、“交子”在酒店换酒喝在“瓦子”里听说书去“夜市”吃夜宵在“草市”购买日用百货在“勾栏”里听当时流行的散曲和看窦娥冤ABCD11三国演义中“刮骨疗伤”的故事,讲述的是关羽被一枝毒箭射中右臂,神医华佗用刀为他刮骨去毒。但综合三国志等多部史书的记载,我们发现关羽中箭是在建安24年(219年)且在左臂,而华佗死于建安13年(208年)。这说明()A多种史料相互佐证,可接近历史真相B史书的史学价值高,能替代实物史料C文学作品趣味性强,内容皆生动可信D历史事件年代久远,无法考证其真伪12吴自牧梦粱录记载:“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

6、馗,钉桃符,贴春牌,祭祀祖宗”。材料反映了南宋()A统一国家的建立B民族融合的发展C经济重心的南移D繁华的都市生活13文化地标成为热门的网红打卡地,文旅融合唤醒着城市的记忆,如紫禁城见证着北京城的过往,那么唤醒北宋都城记忆的是()A秦俑故乡,丝路源头B繁华汴水,精彩开封C六朝古都,金陵风韵D千古宋城,梦回临安14北宋编撰资治通鉴,“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该书所记述的历史起止时间位于如图中()AABBCCDD15岳飞满江红中写道:“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词中的“胡虏”“匈奴”在当时是()A党项族B蒙古族C匈奴族D女真族16归纳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哪项属于辽、宋、夏

7、、金时期的阶段特征()A统一国家的建立B政权分立与藩镇割据C繁荣与开放D民族政权并立与经济重心南移17梦梁录记载:“大抵杭城是行都之处,万物所聚,诸行百”,“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既无虚空之屋”材料反映的是()A唐都长安商业繁盛的景象B宋代大都市商业繁荣的景象C宋朝市舶司海外贸易繁盛的景象D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在南宋时完成18宋徽宗有首词写道:“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宋徽宗“北行”的原因是()A澶渊之盟B岳飞抗金C金灭北宋D元灭南宋19将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南宋灭亡蒙古灭金元朝建立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西夏灭亡忽必烈继

8、承汗位ABCD20明朝北京城的布局(如下图),宫城位于城中心,处于层层保卫之中,这样设计体现了明朝政治的特点是( )A强化皇权B分散相权C分化皇族D监控地方21有学者认为,元代有不少蒙古语和西域语言的音译词被吸收到汉语汉文中。如车站的“站”就是蒙古语Jam(译传)的音译,“站”字汉语本义是“立着”“停下”的音译,而元代蒙古语并用合成“驿站”一词,遂发展为今天车站的“站”义。这说明()A儒家思想受到冲击B交通发展强化了统治C元代重视文化建设D民族交融丰富了文化22宝岛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同胞与大陆人民血肉相连。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此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 )A西域都护B北庭都护府C澎

9、湖巡检司D宣政院23下面示意图中,处应填的内容是( )A开创科举制度B设御史台C设立三司D设立军机处24朱元璋认为:“西洋诸国,素称远蕃,涉海而来,难计岁月。其朝贡无论疏数,厚往薄来可也。”受这一思想的影响,郑和下西洋( )A用中国货物换取海外奇珍B慷慨送礼以展现大国风度C展开贸易赚取大额的利润D积极开拓发展新海上航线25电视剧太祖秘史展现了一代君王努尔哈赤史诗般波澜壮阔的一生。在这部剧中,大家可以看到努尔哈赤建立的宏图伟业是( )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改女真族名为满洲建立大清政权,统一全国ABCD第卷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35分。26(11分)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工程师奖

10、”评选表彰之际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勇于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锻造精品工程,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服务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更大贡献”。(1)完成下面的中国古代重大科技发展表(每空1分,共9分)(2)结合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历程,说说你的一点认识。(2分)27(13分)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建设构想,旨在借“丝绸之路”这一历史符号,沟通历史与未来,连接中国与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一西汉丝绸之路示意图图2唐代对外交通路线图图3明代对外交通路线材料二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可追溯到汉代,唐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加之同时期中国经济

11、重心已向南方转移,海路便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主通道。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明朝海禁后衰落。材料三“一带一路”建设增进了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目前(2017年),已得到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响应和支持,与我国签订了近50份政府间合作协议及70多份国际组织合作协议。(1)分别列出材料一中唐、明两代为丝绸之路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代表人物。(2分)(2)比较图1和图3,两个时期的对外交通路线有什么变化?依据所学知识概述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4分)(3)根据材料二,写出唐中后期海路成为中外贸易主通道的原因。(2分)宋朝政府设立专门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1分)(4)根据材料三回

12、答,我国“一带一路”建设有什么作用?综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古今中国对外交往的共同之处。(4分)28(11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自唐天宝以来,方镇(藩镇)屯兵自重,多次赋入自贍(shan,充足。) 五代方镇益强及赵普为相,劝上革去其弊。方镇缺帅,稍命文臣权知。置转运使、通判,为之条禁,文簿渐为精密,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太平治迹统类(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赵普“劝上革去其弊”中的“弊”指什么问题?(2分)概括材料一解决该问题的具体措施。(3分)材料二“行中书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视,无不领之”(2)概括材料二推行

13、的治理地方的行政制度名称,及其推行的朝代(2分)材料三图4 明朝中央官制变化图(3)材料三中明朝中央官制出现如此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分)(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两大基本发展趋势。(2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25题,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B【解析】根据题干“公家运漕,私行商旅,舶舶相继。”等可知,官府运粮的漕船、私人商旅的船只,在运河上来往络绎不绝,因此,“后代实受其利”意在强调隋朝大运河的作用即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功绩,B项正确;材料重在强调隋朝运河的历史功绩,而非批评隋朝皇帝的残暴统治,排除A项;材料没有

14、体现运河沿线的商贸繁荣的内容,排除C项;材料强调运河的作用,没有提到造船技术如何先进,排除D项。故选B项。2A【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大批中下层地主阶级士子以及自耕农出身的读书人,由科举考试入仕途,参与和掌握各级政权”可知,科举制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使社会底层的人通过读书科考的途径,入仕做官,扩大了统治基础,A项正确。材料并不能体现明代的八股取士造成人们思想僵化,排除B;藩镇割据局面处于唐末到五代十国时期,指的是地方节度使专权威胁中央,材料无从体现,排除C;科举制弱化了世家大族对仕途的垄断,D选项与题意相反,排除D。故选A项。3C【解析】武则天统治时期,重视农业生产,选拔贤才,唐朝社会经济进

15、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们称她的统治“治宏贞观,政启开元”,故选C。分散了地方权力,强化中央集权,并不能概括她一生的功与过,排除A、D;隋炀帝创立了科举制,排除B;故选C 4D【解析】隋朝修建大运河,民众要承担沉重的徭役、赋税,且隋炀帝乘龙舟出行,加重了百姓的负担。所以大运河的修建不仅没有起到巩固隋朝统治的效果,反而加速了隋朝的灭亡,排除A;文成公主入藏,加强了汉藏关系,不属于中外交流的范围,排除B;澶渊之盟的签订,标志着宋辽对峙局面的形成,排除C;明朝的北京城以紫禁城为中心,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故选D项。5D【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日本吸收中国文化,无论是钱币、文字还是建

16、筑,都仿效中国。“唐风洋溢奈良城”意思是奈良遗存的古代建筑很有我国唐朝的风范。因此D符合题意,故选D项;ABC和题干没有关系,故ABC排除。6A【详解】吴道子是唐朝著名的画家,他的画具有很高的艺术审美。步辇图描绘的是唐太宗会见吐蕃求婚使者的场景,对于研究唐代的民族关系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综上所述,阎立本的步辇图兼具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故选A 。步辇图具备一定的文人意趣,但并不能体现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所以提现不了市井风情,排除B;吐蕃主要指的是今天的西藏地区,所以排除掉C;浪漫主义兴盛于19世纪,其风格色彩对比强烈,笔触奔放流畅,画面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和激动人心的艺术魅力,步辇图不具备浪漫主义

17、的特征,排除D。故选A项7B【详解】据“东汉末年和盛唐以后的人口数都出现剧烈下降”可知,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诸侯纷起,军阀混战,导致东汉人口锐减。安史之乱后社会动荡不安,战争不断,人口大量死亡或流徙,盛唐以后的人口数都出现剧烈下降,故选B项;“北人南迁”强调人口在地理位置上的移动,与数量增减无关,排除A项;自然灾害与统治残酷在示意图中无从体现,排除CD。故选B项8A【详解】根据题干“边兵之重,要为其大者”可知,安史之乱爆发的主要原因是“边兵之重”即边疆军事防务所致,边疆形势日益紧张,节度使势力膨胀,形成内轻外重的局面,最终导致节度使发动叛乱,A项正确;藩镇割据局面形成是在安史之乱之后,排除B项;

18、题干体现不出地方完全脱离中央管控和君主专制遭到严重削弱,排除CD项。故选A项。9A【解析】根据所学和材料“惟凭针路定向行船”可知,这是说,用指南针导航航行,宋朝开始广泛使用这种技术,B项正确;唐朝没有指南针,元、明的指南针在宋代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排除ACD项。故选B项。10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出现了纸币“交子”,城市商业打破时空限制,“夜市”比较繁荣,城市有了娱乐场所“瓦子”“勾栏”等。都市的商贸活动也辐射到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叫作草市,因此都可能经历,C项正确;窦娥冤是元朝出现的,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11A【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三国演义中,讲述神医华

19、佗用刀为关羽刮骨去毒;但综合三国志等多部史书的记载,华佗死于建安13年(208年),体现了多种史料相互佐证,可接近历史真相,A项正确;B项说法过于绝对,史书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无法替代实物史料,排除B项;文学作品与史书相比,可信度较低,排除C项;D项说法过于绝对,可以多种史料相互佐证来辩真伪,排除D项。故选A项。12D【解析】根据题干信息“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祀祖宗”并结合所学,人们欢庆的这个传统节日,在当时被称为元旦(今春节),宋代称春节为元旦,俗称年节、新年,最受重视,反映的是宋朝时期繁华的都市生活,D项正确;

20、南宋偏安一隅,并不是统一政权,排除A项;题干强调的是繁华的都市生活,与民族融合无关,排除B项;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但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13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北宋都城记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以开封(称为东京)为都城,宋时期有很多大的城市,不仅在商业、贸易、文化、教育等方面十分发达,而且在社会生活方面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景象,北宋时的开封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B项正确;秦俑故乡,丝路源头,与汉朝的都成长安相关,与题干信息“北宋都城记忆”没有联系,排除A项;六朝古都,金陵风韵,与南京相关,与题干信息“北宋都城记忆”没有联系,排除C项;梦回临

21、安,与南宋都成相关,与题干信息“北宋都城记忆”没有联系,排除D项。故选B项。14C【解析】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故排除ABD,C符合题意。故选C。15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岳飞领导的军队作战勇敢,纪律严明,深受人民的爱戴,被称为岳家军。他从金军收复了建康,后又在圆城大败金军骑兵主力,收复许多失地。宋高宗和秦桧害怕抗金力量不断壮大,害怕威胁到自己的统治,以所谓的“谋反”罪杀害了岳飞。金是女真族建立的政权

22、。故“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词中“胡虏、匈奴”实际上指的是指女真族,D项正确;党项族建立了西夏政权,蒙古族建立元朝,均与岳飞抗金无关,排除AB项;宋朝时期,匈奴族已不复存在,排除C项。故选D项。16D【解析】辽、宋、夏、金属于不同民族建立的并立政权,当时的主要社会特征是民族政权并立。经济重心南移也是在这个时期完成的。故选D项。秦朝是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排除A;藩镇割据是安史之乱之后到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治特征,宋代重文轻武扭转了藩镇割据局面,排除B;繁荣与开放是隋唐时期的政治特征,排除C。故选D项。17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城市中各种物品集聚,店铺均无空席,这反映的是城市商业

23、的繁荣景象,结合“大抵杭城是行都之处”的材料信息可知其地点在南宋都城临安,即今天的杭州,B符合题意;题中反映的是宋代城市的繁荣景象,而非唐都长安商业繁盛的景象和宋朝市舶司海外贸易繁盛的景象,AC排除;材料中不涉及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内容,D排除。故本题选B。18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金朝南下攻取北宋都城东京,掠走宋徽宗、宋钦宗,北宋灭亡,故选C项。北宋与辽之间签订的澶渊之盟,随后双方之间迎来了长久的和平,排除A;岳飞抗金发生在南宋时期,排除B;元灭南宋与北宋的宋徽宗无关,排除D。故选C项19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南宋灭亡的时间是1279年;蒙古灭金的时间是1234年;元朝建立的时间是12

24、71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的时间是1206年;西夏灭亡的时间是1227年;忽必烈继承汗位的时间是1260年;因此正确顺序是,B项正确;其余三项排序不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20A【解析】根据材料“明朝北京城平面图”可以看出宫城处于北京城的核心部位,宫城也叫紫禁城,是皇帝居住地,外围有皇城、内城、外城拱卫,同时一条中轴线贯穿南北,紫禁城处于中轴线上,宫城就突出地体现了明朝帝王宫殿的至尊,在政治特征上表现为君主专制的加强即强化皇权,A项正确;图片信息不能体现分散相权、分化皇族、监控地方等信息,排除BCD项。故选A项。21D【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元代蒙古语和汉语互相融合形成“驿站”一词,

25、发展为如今车站的“站”,这是民族交融的表现,也丰富了中国的文化,故选D项。材料中没有涉及到儒家思想,排除A;元代的驿站,今天的车站,都促进了交通的发展,但材料并没有体现他们对于统治的强化作用,排除B;材料强调的是民族文化的融合对于今天的影响,但并不能体现元代重视文化建设,排除C;故选D项22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时期在台湾设立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台澎地区,澎湖巡检司不但是澎湖群岛的首次行政区划,也是台湾地区的首次官署设置,C项正确;西域都护是汉朝时期所设,在今新疆地区,排除A项;唐朝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排除B项;宣政院是元朝所设,负责管理西藏地区的

26、行政机构,排除D项。故选C项。23C【解析】根据“郡县制”、“推恩令”、“行省制度”可知这些都属于地方行政制度,明朝时期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设立三司,C项正确;科举制是选官制度,御史台是监察机构,都与地方行政机构无关,排除AB项;军机处是清代才设立的,排除D项。故选C项。24B【解析】根据“其朝贡无论疏数,厚往薄来可也”可得出这是明代朝贡贸易政策,因此郑和下西洋慷慨送礼以展现大国风度,B项正确;郑和下西洋不是为了换取海外奇珍,排除A项;朝贡贸易并没有获得大量的利润,排除C项;郑和下西洋并没有积极开拓海外航线,排除D项。故选B项。25A【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

27、后金政权,这促进了女真族的发展,A项正确;皇太极改女真族名为满洲,建立大清政权,排除,排除包括或的BCD项。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35分。26(1)曲辕犁筒车北宋活字印刷术波斯唐朝天工开物总结八股取士(以上一空1分,共8分写错别字的不给分)(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中国科技长期领先于世界,但明清以后落后于西方;古代中国的科技进步为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要坚持科技创新等。(任答1点2分)【解析】(1)唐朝时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曲辕犁和筒车;北宋时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后经波斯人传入欧洲;火药发明于唐朝,并开始用于军事;宋应星的天

28、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该书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明清实行的八股取士,内容空洞,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科技的发展(2)从图表可知,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带动了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并且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中国科技,传入欧洲后,推动了欧洲的社会变革,对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由此可知,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大推动力,是第一生产力,为此我们必须重视科技教育,坚持科教兴国。明清实行的八股取士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推行闭关锁国,阻断了中国与西方的交流,使中国失去了学习西方的良机,并且中国的科技注重实用性,忽略理论和实验,这些都造成了明清时中国科技逐步

29、落后于西方。27(1)玄奘或鉴真、郑和。(每个人物1分,共2分)(2)陆路为主变为海路为主或西汉以陆路为主,唐代海陆并举,宋明以海路为主。(2分)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2分)(3)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同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已向南方转移。(2分)市舶司。(1分)(4)增进了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2分)和平交往、互利共赢、互通有无等。(2分)【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中外交流的代表是鉴真和玄奘;明代时为丝绸之路的发展做出贡献的是郑和。(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唐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加之同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已向南方转移,海路便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主通道。海上

30、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明朝海禁后衰落。”可知,唐中后期,海路成为中外贸易重要通道的原因是:路上丝绸因战乱受阻,同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已向南方转移。宋代时为了鼓励海外贸易,在广州等重要沿海港口,设置市舶司(3)根据图片可知,西汉时期的对外交通线主要以陆路为主,唐朝时期的对外交通线是海路并举,到了明代则主要以海路为主。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是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4)根据材料三的内容,可以归纳出我国“一带一路”的作用是:增进了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文明互鉴。中外交往的统统之处:实现了和平交往、互利共赢、互通有无等,言之成理即可得分。28(1)节度使屯兵自重,

31、藩镇割据;(2分)派文臣任知州、设通判、转运使管理地方行政和财政。(3分)(2) 行省制,元朝(2分)(3) 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2分)(4) 中央权力不断加强(或地方权力不断削弱或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皇权不断加强(2分)【解析】(1)据材料“自唐天宝以来,方镇(藩镇)屯兵自重,多次赋入自贍(shan,充足。) 五代方镇益强及赵普为相,劝上革去其弊。方镇缺帅,稍命文臣权知。置转运使、通判,为之条禁,文簿渐为精密,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赵普“劝上革去其弊”中的“弊”指节度使屯兵自重,藩镇割据;材料二解决该问题的具体措施是派文臣任知州、设通判、转运使管理地方行政和财政。(2) 据材料“行中书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在地方上实行行省制度(3) 根据材料三明朝中央官制的变化图,可以发现明朝废除了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这是因为明太祖废除了丞相,并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导致的。(4) 本题为总结性试题,根据上述分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两大发展趋势: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强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历史 > 部编人教版 > 七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