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河南省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鹏城****头 文档编号:255840 上传时间:2024-04-1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6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届河南省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24届河南省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24届河南省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2024届河南省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2024届河南省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4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河南卷)语 文注意事项:本试卷共八页,五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小豫在参观完郑州二七纪念馆后,写下了一则感悟,请你帮他完善。参观二七纪念馆,我们可以追溯先烈辉煌,瞻仰英雄风采,传承红色精神,jin()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爱党爱国之情。通过本次参观,使我们深刻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英勇奋斗的精神。翘首回望,岁月的长河缓缓流过,就像完成了一场穿越百年的时空之旅,让人深刻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应当mng()记历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一份微薄之力。为了“传承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

2、”,生活在和平岁月的青少年要怀有“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的决心,不怕困难,敢于攀登;要抱着“_,_”李白行路难(其一)的信心,为了理想勇往直前;要有“以中有足乐者,_”(宋濂送东阳马生序)的专心,专注于精神追求,不在意物质生活方面不如别人。同时,还要从过去的历史中,感受先烈们甘愿牺牲自我“_,_”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的奉献精神;体会他们以天下为己任“_,_”(范仲淹岳阳楼记)的济世情怀和伟大抱负。1.小豫有些拿不准语段中加点字的发音,请帮他确定一下()(2分)Aqio bBqio boCqio boDqio b2.小豫在写这则感悟时有两个字把握不准,用拼音代替了,请帮他补充。(2分)j

3、in( )行 mng( )记3.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2分)4.请你把语段中的古诗文名句补充完整。(8分)5读书充实并丰富知识,也能训练思维提升境界。小南为活动下载了两幅图作为宣传海报,你认为哪一幅合适?请结合构图要素和寓意说说你的理由。(3分)图1曹魏古城标志图2曹魏古城文创产品logo6下面为小豫查阅的关于曹魏古城标志的解读文字,排序有点问题请结合图一进行正确排序()(2分)曹魏古城的标志由图案和文字组成。中间区域是一座古城楼,代表着曹魏古城。图案部分创作取材于“中华第一龙”红山文化玉龙,以此为基本元素,从而设计出作品的整体轮廓。玉龙尾部做成的水波纹形状,有两个含义:

4、第一象征着许昌在2017年荣升为河南省第一个水系文明城市;第二象征着包围着曹魏古城的护城河。而“衮雪”二字取材于汉魏十三品书法佳作,是目前唯一能见到的曹操手书真迹。这两个字近篆而非,属隶又违,行笔放荡不羁,确有波涛澎湃之势,表现出曹操的风采神韵与魏武精神。整体图案突显了动中有静,风生水起,龙腾四海,富甲天下的美好寓意。A B CD7图2为曹魏古城文创产品logo,意在表现“曹魏之都,礼遇许昌”。小豫不太理解其设计意图,请你试着分析其设计特色。(3分)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一)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17分)青石板路 (李汉荣)没有一条路能把我们领回到过去,但是青石板路能。青石板路,它就

5、是过去,你站在上面,就是站在过去的时光里面。它青灰色的皮肤上,烙满了各种痕迹。低下头来如果你是个喜欢凝视的人,你一定要低下头来,在时间面前,你只有低下头,才能看见时间的秘密。古老的青灰色石板,它多古老呢? 据说它是宋朝的一段路面,够老了吧。现在,你和古老面对面,你和时光面对面,你看见多少细节,都藏在时光的容颜里。你看见牛蹄踩下去的凹痕,你看见宋朝的牛、明朝的牛、清朝的牛、民国的牛,嚼着一样的青草,迈着相似的牛步。它们一生重复着上山下山的路,几乎每一天都要经过这段青石板路,它们或许也喜欢这段路吧,因为它们发现:这段路不陡,也不泥泞,这段路上没有追赶和鞭子,这段路不需要它们负重拉犁,青石板上不种植

6、什么,青石板上只需要放松行走,于是它们全都放松下来,也放慢下来。这时,你会从这散漫的蹄痕里,看见那散漫的黄昏、散漫的牛、散漫的夕阳、散漫的古代生活。你会从众多牛蹄痕之间,看见少许马的蹄痕。那是哪个朝代,这里出过一个进士,他成了朝廷的官人,但是他不习惯匍匐在一堆帽子和官衔里,他想念那被轿子和文牍隔离了的亲爱的南山,他想念月夜里的田园,想念故乡的青石板。他早早地托病辞官,带回很多书,骑回一匹马,马背驮着那个朝代的明月清风和琴棋书画。他回乡办学收徒,授业传道,闲时就骑马漫游,踏雪访梅,寄情山水。你看见那深深浅浅的蹄痕了吗? 一匹马行走在一群牛中间,诗书行走在青草中间,儒雅行走在质朴中间,马粪和牛粪都

7、成了庄稼的肥料,马蹄和牛蹄都成了岁月的回声。后来,这里一直延续着办学、读书、吟诗的儒风,是否与那匹马、与马背上的那个人有关呢? 你无法考证,但当你低下头来,你看见了马蹄,你听见了在那些霜晨月夜里,马蹄敲出清寂的声音。那个年代远去了,但留下了马蹄,马蹄曾经为一首田园诗押韵,为一个村庄的记忆押韵。你还会看见什么呢?你不愿从历史的磁场里迅速抽身,你愿长时间逗留在时光长久逗留过的地方。这时, 你看见密集的鞋的印子,布鞋、草鞋、棉鞋、单鞋、绣花鞋、大鞋、小鞋、宽鞋、瘦鞋数不清的鞋子们走过去,声音踩着声音走过去,鞋底贴着鞋底走过去。是的,是鞋底,青石板把每一双走过去的鞋底看得最清楚,鞋面是属于人看的,鞋底

8、是属于路看的,看鞋底,这是路的职业。青石板看清了,也记住了每一双鞋底,记住了每一个年代的鞋底,不管是民间的样式,还是官家的样式,不管是细针密线,还是粗针疏线,不管走得慢,还是走得急,不管鞋印是深是浅,不管鞋们有着怎样的鞋面,不管鞋们的目的地是什么,青石板记住了,所有的鞋底上都有母亲的针脚,都有母亲的手纹。世世代代的鞋走过去了,母亲们的针脚和手纹,反复抚摸着青石板,那其实是母亲们的手在反复抚摸。青石板就在母亲们的抚摸里,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衰老,它一直保持着它的青灰色,那最初的青春容颜。青石板保持着它千百年前的样子,甚至保持着它千万年前的样子在它没有下山之前,它见过女娲补天,那时候,它是青石山上

9、的青石头,它青灰的眸子映照了女娲的身影;它下山之后,成为一段青石板路,虽然地处偏僻,但是无论显赫的王朝或迷乱的年月,都必须经过这段路才能把那个年代走完,把那个年代人们的生活走完。青石板是录音的光盘,如实录下了时光的足音和生活的口音,可惜我们还没有破译的技术,更由于我们的耳朵里灌进了太多现代的水泥,我们习惯了噪音的轰炸和谎言的诱拐,我们失去了微妙真切的听力,我们已经听不见时光深处的声音,听不见任何深沉的声音。此时,我执意从密集的高速路网里逃出,从高速的央击里、从机械的追赶和围困里逃出,撤退到这段青石板路上,撤退到这段古老的缓慢里。我缓慢地走着,有时就蹲下来,低下头,与时光面对面,凝视,聆听,感到

10、天长地久的岁月,踏踏而来。8请根据文意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3分)9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1)这时, 你看见密集的鞋的印子, 布鞋、 草鞋、 棉鞋、 单鞋、 绣花鞋、 大鞋、 小鞋、 宽鞋、瘦鞋数不清的鞋子们走过去, 声音踩着声音走过去,鞋底贴着鞋底走过去。 (句中的加点词,能否改成“各种各样的鞋子”?为什么?)(3分)(2) 在它没有下山之前,它见过女娲补天,那时候,它是青石山上的青石头,它青灰的眸子映照了女娲的身影。(作者为什么由青石板联想到“女娲”?)(3分)10第段中进士形象寄寓着作者的人格追求。请结合内容,谈谈对进士形象的理解。(4分)11作者凝视青石板路,引

11、发了怎样的联想与感悟?请联系链接材料,并结合全文内容进行阐述。(4分)链接材料写作的意义就在于对存在的真相和生命体验作深度呈现和揭示。李汉荣(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12分)高科技“神器”助力考古考古学对过去人类社会的研究,主要透过重建与分析古代的物质文化与环境资料。随着科技的发展,自然科学领域的许多方法都逐渐被应用于考古学中。在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的区域,遥感考古是考古人的利器,极大地减少了考古调查成本。新疆历史上曾经有许多长城。但受千余年的风化侵蚀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长城遗存已经和周边的沙漠、戈壁等环境浑然一体,人眼很难看出长城的存在,而利用遥感手段可基本“原”出新疆古代长城的样貌。

12、借助遥感考古,中国考古学家还在丝绸之路西端突尼斯发现10处古罗马时期的考古遗存,揭示了古罗马时期南线军事防御系统的布局与农业灌溉系统的结构。在人口稠密的地区,遥感考古可能避开人类活动的干扰。良渚文明是中国最早的文明之一,现在也是人口密集之地,人类活动对地说影响很大。发现良渚古城附近的水利高坝系统后,考古学家利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卫星影像进一步开展筛查,进而发现了良渚古城附近的水利低坝。至少在1万余年前,中国先民就掌握了旋转钻孔技术。鸵鸟蛋壳做的珠子是旧石器时代晚期先民常见的饰品,鸵鸟蛋壳珠比较脆弱,直接用光学显微镜或使用硅胶翻模再扫描电镜观察的传统钻孔工艺研究方法并不适用。科学家们利用上海

13、同步辐射光源对水洞沟道址12地点附近的鸵鸟蛋壳珠进行了无损的显微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分析和三维建模,判断蛋壳来自安氏鸵鸟。进而推测出先民们从蛋壳内表面使用扭转钻孔方法定位,如使用燧石做的尖状器,再使用旋转钻孔方法来深入钻孔。最后使用圆柱形磨头并配合旋转方法将穿孔打磨成圆柱形。研究古代的植物,可以从植物大遗存和植物微小遗存入手。前者是指那些用肉眼或低倍显微镜就能看见的植物遗存。比如木材、果实、种子等,通过基于水的浮选法从考古土壤中提取。科学家在距今1万年左右的北京东胡林遗址。用浮选法找到炭化黍、粟颗粒。是考古发掘浮选出土的年代最早的粟和黍实物。河北省磁山遗址窖穴植物灰化样品中发现了年代类似

14、的黍植硅体。河北省徐水县南庄头遗址和北京东胡林遗址出土的陶片或石器上,发现具有驯化性状的粟淀粉粒所占比例在持续增加。由此可见。华北旱作农业起源的时间应在1万年之前。(选自2023年第10期科学之友)12选文介绍了哪些高科技在考古领域的应用?(3分)13下面句子加着重号的词语为什么不能删去?(3分)至少在1万余年前,中国先民就掌握了旋转钻孔技术。14自然科学领域的技术应用于考古学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这种技术的跨界体现了研究人员具有怎样的科学精神?(6分)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一)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10分)【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

15、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1)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踏田者,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而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

16、之,琅琅达旦。(2)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节选自宋濂宋学士文集)注:王冕:元末著名画家、诗人。诸暨:今浙江境内。挞:用鞭棍等打人。长明灯:佛像前昼夜不熄的油灯。韩性:元末大学者。15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1)走送之 (2)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16把语段【甲】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17甲、乙两选段最能体现宋濂、王冕好学的一个字分别是 、 。(2分)18宋濂是元末明初文学大家,善于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人物的特点,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请从两个选段画线句子(1)(2)中,任选一处,简要分析

17、这一手法的作用。(4分)(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4分)满江红秋瑾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19“早又是中秋佳节”中“早又是”有何作用?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2分)20请结合内容分析“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两句中词人复杂的心情。(2分)四、名著阅读(共5分)21学校文学社计划发行一期以“名著中的年俗”为主题的专刊。请参考下面示例,从备选名著中任选一部,结合其相关情节,说说选编理由

18、。(不少于50字)备选:红岩贴春联朝花夕拾吃福橘年俗:水浒传元宵赏灯理由:元宵节时,清风镇寨上家家门前搭起灯棚,悬挂花灯,锣鼓喧天,热闹至极。元宵赏灯的年俗可见宋朝民间百姓欢庆元宵佳节的喜气洋洋。五、作文(共5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任选一题作文。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的二二四年新年贺词文采斐然,其中有几行筋骨句发人深省: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坚实。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有力量。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见神采。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显底气。前行路上,有风有雨是常态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挥洒汗水,每一个平凡的人都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1)请以“这一年,我走得很 ”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在横

19、线上填上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600字左右。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2)国家主席习近平新年贺词中的筋骨句耐人寻味,它能引起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简单的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600字左右。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4006002024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河南卷)语 文注意事项:本试卷共八页,五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小豫在参观完郑州二七纪念馆后,写下了一则感悟,请你帮他完善。参观二七纪念馆,我们可以追溯先烈辉煌,瞻仰英雄风采,传承红色精神,

20、jin()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爱党爱国之情。通过本次参观,使我们深刻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英勇奋斗的精神。翘首回望,岁月的长河缓缓流过,就像完成了一场穿越百年的时空之旅,让人深刻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应当mng()记历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一份微薄之力。为了“传承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生活在和平岁月的青少年要怀有“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的决心,不怕困难,敢于攀登;要抱着“_,_”李白行路难(其一)的信心,为了理想勇往直前;要有“以中有足乐者,_”(宋濂送东阳马生序)的专心,专注于精神追求,不在意物质生活方面不如别人。同时,还要从过去的

21、历史中,感受先烈们甘愿牺牲自我“_,_”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的奉献精神;体会他们以天下为己任“_,_”(范仲淹岳阳楼记)的济世情怀和伟大抱负。1.小豫有些拿不准语段中加点字的发音,请帮他确定一下()(2分)Aqio bBqio boCqio boDqio b【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字音。翘首,qio shu,抬起头来向远处看;微薄之力,wi b zh l,指微少单薄的力量,一般泛指是对某件事出了力或者是钱物的谦虚之词。故选A。2.小豫在写这则感悟时有两个字把握不准,用拼音代替了,请帮他补充。(2分)jin( )行 mng( )记【答案】 践 铭【详解】本题考查字形。践行:jinxng,意思

22、是实践,用实际行动去做某些事;铭记:mng j,意思是牢记在心。3.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2分)【答案】删掉“通过”或“使”【详解】本题考查病句修改。句子成分残缺,删掉“通过”或“使”。改为:本次参观,使我们深刻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英勇奋斗的精神或通过本次参观,我们深刻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英勇奋斗的精神。4.请你把语段中的古诗文名句补充完整。(8分)【答案】会当凌绝顶;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注意以下易错字词的正确书写:“绝、济、沧、奉、作”。5读书充实并丰

23、富知识,也能训练思维提升境界。小南为活动下载了两幅图作为宣传海报,你认为哪一幅合适?请结合构图要素和寓意说说你的理由。(3分)【答案】示例一:图一合适。图中一盏灯下,由书本搭成“读”字,“读”字右上角组成“书”字,构图简洁,融入“读书”二字,新颖巧妙。光明的灯和下面“读,多一点书”的题字,寓意多读书心中有光,契合“浸润书香”的活动主题。示例二:图二合适。图中山坡草地上有一本展开的大书,书上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树上开满鲜花,招来了成群的蝴蝶。构图简单,含义深刻。寓意读书能助长理想的大树,成功的鲜花充满芳香,十分契合“浸润书香”的活动主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画面和寓意。先简述构图要素,描述图形及

24、字,再解释图画的内涵、寓意。图一奇妙融入“读书”二字,新颖巧妙,灯和“读,多一点书”的题字,寓意多读书心中有光。图二书本上大树开满鲜花,招来蝴蝶,寓意书香助力实现理想。简述构图要素,概括寓意,解说通顺,两者选一即可。示例一:图一,一盏灯下,由书本搭成的“读”字和“书”字的构图,确实简洁而新颖。灯光的明亮和“读,多一点书”的题字,都寓意着读书可以点亮内心的光明,丰富我们的知识和思维。这种直观的构图方式能够直接触动人们的心灵,引导他们去体验阅读的乐趣,感受书香带来的心灵滋养。示例二:图二,山坡草地上的大书,以及书上的大树、鲜花和蝴蝶,构成了一幅富有诗意的画面。这幅图通过形象的描绘,寓意着读书就像种

25、植一棵树,需要我们耐心、细心地去浇灌和培育。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棵树会逐渐长大,开出美丽的花朵,吸引来更多的蝴蝶。这象征着读书不仅能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更能让我们在思维上得到提升,开阔我们的视野,提升我们的境界。图1曹魏古城标志图2曹魏古城文创产品logo6下面为小豫查阅的关于曹魏古城标志的解读文字,排序有点问题请结合图一进行正确排序()(2分)曹魏古城的标志由图案和文字组成。中间区域是一座古城楼,代表着曹魏古城。图案部分创作取材于“中华第一龙”红山文化玉龙,以此为基本元素,从而设计出作品的整体轮廓。玉龙尾部做成的水波纹形状,有两个含义:第一象征着许昌在2017年荣升为河南省第一个水系文

26、明城市;第二象征着包围着曹魏古城的护城河。而“衮雪”二字取材于汉魏十三品书法佳作,是目前唯一能见到的曹操手书真迹。这两个字近篆而非,属隶又违,行笔放荡不羁,确有波涛澎湃之势,表现出曹操的风采神韵与魏武精神。整体图案突显了动中有静,风生水起,龙腾四海,富甲天下的美好寓意。ABCD【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语句的衔接排序。首先,应该介绍图案部分的创作取材和整体设计,因为这是标志的基础。接着,解释图案中特定元素(玉龙尾部水波纹)的含义,这有助于理解标志的深层意义。然后,描述标志的中间区域古城楼,这是标志的重要组成部分。紧接着,总结整体图案的美好寓意,这有助于全面理解标志的意义。接下来,介绍文字部分“

27、衮雪”的取材来源,这是标志的另一重要元素。最后,详细描述“衮雪”二字的书法特点和表现的精神,这有助于深入理解标志的文化内涵;故选D。7图2为曹魏古城文创产品logo,意在表现“曹魏之都,礼遇许昌”。小豫不太理解其设计意图,请你试着分析其设计特色。(3分)【答案】图形创意以三国著名历史人物、曹魏文化代表曹操为原型,运用简约流畅的线条和几何图形勾勒出曹操的形象,有设计感,使标志年轻化,符合当下文创的设计趋势。“曹魏礼”字体设计简洁硬朗,融入曹魏建筑元素,旨在引领人们感受许昌曹魏文化深厚底蕴又易识别,更方便后期多种工艺制作,并且非常切合照应了“曹魏之都,礼遇许昌”的设计初衷和主题。【解析】本题考查文

28、创产品logo设计特色的分析。解答时,首先,需要识别出logo设计中所采用的主要原型或元素。在这个例子中,原型是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曹操,他是曹魏文化的代表。接下来,分析图形的设计特点。这包括线条的运用、形状的选择、颜色的搭配等方面。在这个logo中,设计师使用了简约流畅的线条和几何图形来勾勒曹操的形象,这种设计风格既具有现代感,又符合当下文创产品的设计趋势。除了图形部分,还需要关注logo中的字体设计。在这个设计中,“曹魏礼”三个字的字体设计简洁硬朗,融入了曹魏建筑元素,既体现了文化底蕴,又易于识别和记忆。最后,需要评估logo设计与主题“曹魏之都,礼遇许昌”的契合度。在这个设计中,通过曹操的

29、形象和融入曹魏建筑元素的字体设计,成功地传达了许昌作为曹魏之都的文化底蕴和礼遇之情。根据以上分析作答即可。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一)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17分)青石板路李汉荣没有一条路能把我们领回到过去,但是青石板路能。青石板路,它就是过去,你站在上面,就是站在过去的时光里面。它青灰色的皮肤上,烙满了各种痕迹。低下头来如果你是个喜欢凝视的人,你一定要低下头来,在时间面前,你只有低下头,才能看见时间的秘密。古老的青灰色石板,它多古老呢? 据说它是宋朝的一段路面,够老了吧。现在,你和古老面对面,你和时光面对面,你看见多少细节,都藏在时光的容颜里。你看见牛蹄踩下去的凹痕,你看见宋朝的牛、

30、明朝的牛、清朝的牛、民国的牛,嚼着一样的青草,迈着相似的牛步。它们一生重复着上山下山的路,几乎每一天都要经过这段青石板路,它们或许也喜欢这段路吧,因为它们发现:这段路不陡,也不泥泞,这段路上没有追赶和鞭子,这段路不需要它们负重拉犁,青石板上不种植什么,青石板上只需要放松行走,于是它们全都放松下来,也放慢下来。这时,你会从这散漫的蹄痕里,看见那散漫的黄昏、散漫的牛、散漫的夕阳、散漫的古代生活。你会从众多牛蹄痕之间,看见少许马的蹄痕。那是哪个朝代,这里出过一个进士,他成了朝廷的官人,但是他不习惯匍匐在一堆帽子和官衔里,他想念那被轿子和文牍隔离了的亲爱的南山,他想念月夜里的田园,想念故乡的青石板。他

31、早早地托病辞官,带回很多书,骑回一匹马,马背驮着那个朝代的明月清风和琴棋书画。他回乡办学收徒,授业传道,闲时就骑马漫游,踏雪访梅,寄情山水。你看见那深深浅浅的蹄痕了吗? 一匹马行走在一群牛中间,诗书行走在青草中间,儒雅行走在质朴中间,马粪和牛粪都成了庄稼的肥料,马蹄和牛蹄都成了岁月的回声。后来,这里一直延续着办学、读书、吟诗的儒风,是否与那匹马、与马背上的那个人有关呢? 你无法考证,但当你低下头来,你看见了马蹄,你听见了在那些霜晨月夜里,马蹄敲出清寂的声音。那个年代远去了,但留下了马蹄,马蹄曾经为一首田园诗押韵,为一个村庄的记忆押韵。你还会看见什么呢?你不愿从历史的磁场里迅速抽身,你愿长时间逗

32、留在时光长久逗留过的地方。这时, 你看见密集的鞋的印子,布鞋、草鞋、棉鞋、单鞋、绣花鞋、大鞋、小鞋、宽鞋、瘦鞋数不清的鞋子们走过去,声音踩着声音走过去,鞋底贴着鞋底走过去。是的,是鞋底,青石板把每一双走过去的鞋底看得最清楚,鞋面是属于人看的,鞋底是属于路看的,看鞋底,这是路的职业。青石板看清了,也记住了每一双鞋底,记住了每一个年代的鞋底,不管是民间的样式,还是官家的样式,不管是细针密线,还是粗针疏线,不管走得慢,还是走得急,不管鞋印是深是浅,不管鞋们有着怎样的鞋面,不管鞋们的目的地是什么,青石板记住了,所有的鞋底上都有母亲的针脚,都有母亲的手纹。世世代代的鞋走过去了,母亲们的针脚和手纹,反复抚

33、摸着青石板,那其实是母亲们的手在反复抚摸。青石板就在母亲们的抚摸里,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衰老,它一直保持着它的青灰色,那最初的青春容颜。青石板保持着它千百年前的样子,甚至保持着它千万年前的样子在它没有下山之前,它见过女娲补天,那时候,它是青石山上的青石头,它青灰的眸子映照了女娲的身影;它下山之后,成为一段青石板路,虽然地处偏僻,但是无论显赫的王朝或迷乱的年月,都必须经过这段路才能把那个年代走完,把那个年代人们的生活走完。青石板是录音的光盘,如实录下了时光的足音和生活的口音,可惜我们还没有破译的技术,更由于我们的耳朵里灌进了太多现代的水泥,我们习惯了噪音的轰炸和谎言的诱拐,我们失去了微妙真切的听

34、力,我们已经听不见时光深处的声音,听不见任何深沉的声音。此时,我执意从密集的高速路网里逃出,从高速的央击里、从机械的追赶和围困里逃出,撤退到这段青石板路上,撤退到这段古老的缓慢里。我缓慢地走着,有时就蹲下来,低下头,与时光面对面,凝视,聆听,感到天长地久的岁月,踏踏而来。【散文梳理】8请根据文意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3分)【答案】马蹄痕 散漫的古代生活 母亲的温情 【详解】本题考查概括内容。结合提示“青石板路”“牛蹄痕”和第段“你会从众多牛蹄痕之间,看见少许马的蹄痕”可得:马蹄痕;结合提示“归隐的生活”和第段“你会从这散漫的蹄痕里,看见那散漫的黄昏、散漫的牛、散漫的夕阳、散漫的古代生活”可得:

35、散漫的古代生活;结合提示“鞋印”和第段“青石板记住了,所有的鞋底上都有母亲的针脚,都有母亲的手纹。世世代代的鞋走过去了,母亲们的针脚和手纹,反复抚摸着青石板,那其实是母亲们的手在反复抚摸。青石板就在母亲们的抚摸里”可得:母亲的温情。【散文品味】9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1)这时, 你看见密集的鞋的印子, 布鞋、 草鞋、 棉鞋、 单鞋、 绣花鞋、 大鞋、 小鞋、 宽鞋、瘦鞋数不清的鞋子们走过去, 声音踩着声音走过去,鞋底贴着鞋底走过去。 (句中的加点词,能否改成“各种各样的鞋子”?为什么?)(3分)【答案】示例:不可以。鞋印代表人们的行走和生活痕迹,作者列举了各种鞋子的 类

36、型、尺寸和样式,写出了走过青石板的路人繁多,年龄参差、身份各异,暗示着青石板路历史悠久,见证了无数的变迁。【详解】本题考查赏析语句。示例:不可以。鞋印代表人们的行走和生活痕迹,作者列举了各种鞋子的类型、尺寸和样式,写出了走过青石板的路人繁多,年龄参差、身份各异。同时,增加了句子的节奏感和音乐性,更具有画面感,与全文舒缓的基调相符合。(2) 在它没有下山之前,它见过女娲补天,那时候,它是青石山上的青石头,它青灰的眸子映照了女娲的身影。(作者为什么由青石板联想到“女娲”?)(3分)【答案】“女娲补天”的故事代表着遥远的过去和古老的传说,将青石板路的年代追溯到远古时代,突出了它的历史悠久,丰富了文章

37、的文化内涵,增强了厚重感和艺术感染力(增加了神秘色彩)。【详解】本题考查赏析语句。联系第段“青石板保持着它千百年前的样子,甚至保持着它千万年前的样子在它没有下山之前,它见过女娲补天”“无论显赫的王朝或迷乱的年月,都必须经过这段路才能把那个年代走完,把那个年代人们的生活走完。青石板是录音的光盘,如实录下了时光的足音和生活的口音”分析,“女娲补天”的故事代表着遥远的过去和古老的传说,将青石板路的年代追溯到远古时代,突出了它的历史悠久,丰富了文章的文化内涵,增强了历史厚重感和文章的神秘色彩。【散文感悟】10第段中进士形象寄寓着作者的人格追求。请结合内容,谈谈对进士形象的理解。(4分)【答案】他因不满

38、官场、托病辞官,是一个身正有傲骨、淡泊名利的士人形象;他带回很多书、驮回琴棋书画,是一个学识渊博(学富五车)的士人形象;他回乡办学、传道授业,是一个心系桑梓的士人形象;他骑马漫游踏雪寻梅,是一个热爱自然(寄情山水)、生活有情趣的士人形象。文中的进士集儒家各种美好品德于一体。【详解】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结合第段“他不习惯匍匐在一堆帽子和官衔里,他想念那被轿子和文牍隔离了的亲爱的南山,他想念月夜里的田园,想念故乡的青石板。他早早地托病辞官,带回很多书”分析,他因不满官场、托病辞官,是一个身正有傲骨、淡泊名利的士人形象;结合第段“他早早地托病辞官,带回很多书,骑回一匹马,马背驮着那个朝代的明月清风

39、和琴棋书画”分析,他带回很多书、驮回琴棋书画,是一个学识渊博的士人形象;结合第段“他回乡办学收徒,授业传道,闲时就骑马漫游,踏雪访梅,寄情山水”分析,他回乡办学、传道授业,是一个心系桑梓的士人形象;他骑马漫游踏雪寻梅,是一个热爱自然(寄情山水)、生活有情趣的士人形象,他集儒家各种美好品德于一体。11作者凝视青石板路,引发了怎样的联想与感悟?请联系链接材料,并结合全文内容进行阐述。(4分)链接材料写作的意义就在于对存在的真相和生命体验作深度呈现和揭示。李汉荣【答案】示例:作者凝视青石板路,看到了各种凹痕,由此联想到牛蹄痕、马蹄痕以及过去的各 种生活场景,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深远,表达了对散漫诗意、淡泊闲适的生活的向往。此外, 又由凹痕联想到鞋印及背后的温情。青石板路见证了过去缓慢时光里的惬意、温暖及诗意, 即使在密集、高速、机械的时代,它始终保持最初的样子。作者借此抒发独特的生命体验: 慢下来,与时光对话,倾听内心的声音,感受岁月的天长地久。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和材料内容。从多个角度考虑,并能联系材料,勾连现实意义,思维全面深入。联系第段“你看见牛蹄踩下去的凹痕你会从这散漫的蹄痕里,看见那散漫的黄昏、散漫的牛、散漫的夕阳、散漫的古代生活”,第段“你会从众多牛蹄痕之间,看见少许马的蹄痕。马蹄曾经为一首田园诗押韵,为一个村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语文中考 > 第二次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