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统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147037****qq.com 文档编号:255795 上传时间:2024-04-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6.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2024学年统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3-2024学年统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3-2024学年统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3-2024学年统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请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选择题、判断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案,非选择、判断题必须使用黑色墨迹签字笔或钢笔答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积累运用1看拼音写词语。ji s ch ln b li wi kn chu t q sh ru w lio bi wi wn h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学弈(y)鸿鹄(go)凹陷(t)见微知著(zh)B弓缴(jio)埋怨(mn) 年庚

2、(gng)沧沧凉凉(chng)C汝辈(r)盘盂(y)钵子(b)锲而不舍(qi)D教诲(hu) 蝎子(xi) 纬度(wi)鄙夷不屑(y)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定律创立洪亮声泪具下B证实齿轮领域沧沧凉凉C事列洗澡盘盂追根求源D真理实验鸿鹄过犹不急4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小明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就又哭又闹,对于这爸爸早已司空见惯。B李明这次考得很好,无独有偶,成绩很好的张强这次依然考得不错。C这里的天气变化无常,一会儿晴空万里,一会儿狂风怒号。D这道数学题我百思不得其解,经老师一点拨才恍然大悟。5下列学习的方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遇到不懂的问题要勤问勤查,这样可以学到

3、很多新的知识。B坚持每天读课外书,只有读名著,阅读才有意义,阅读品位才会提高。C边读书边思考,用旁批或笔记把心得写下来,可以加深对作品内容的理解。D完成习作后认真读,并用修改符号修改不通顺的地方,这样会让习作更好。6下列关于课文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个题目是课文的主要观点。B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一文中的“那时候”指的是未来的日子。C表里的生物中童年的“我”是个好奇心强,善于观察,爱思考的孩子。D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孩的判断有相同的地方,即认为一天之内,太阳离人有远近之分。7辩论时我们需要做到的有()(多选)A我方陈述时,要充分利用时间,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B对方陈述

4、时,要认真倾听对方的发言,弄清对方发言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C找出对方发言中的错误,有针对性地反驳。D注意观察对方的穿着,指出对方衣着方面的不得体之处。8下列句子的引号起什么作用?选择正确的选项填空。A表示直接引用B表示特定的称谓C表示特殊含义或需要着重指出D表示否定或讽刺(1)飞船上有一批“特殊乘客”植物的种子。()(2)古人曾说过,“谦受益,满招损”。()(3)罪恶的子弹还在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4)你真是太“聪明”了,坐在这里等候真理出现。()9给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在括号里写上序号。1之:代词,他,指专心致志的那个人:代词,指代鸿鹄助词,相当于“的”;代词,指弈秋的教诲

5、(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2)一人虽听之。( )(3)思援弓缴而射之。( )(4)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2可怜:值得怜惘;(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可爱。(1)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2)父亲也许看我的样子太可怜了。( )(3)当年我爷爷变卖了可怜的一点家产供爸爸去上学。( )10照样子,写句子。1例:他感到很奇怪:为什么睡觉时眼珠会转动?这会不会与做梦有关?会是什么关系呢?我想:_?_?_?2例:那个机器老师一次又一次地给她做地理测验,她一次比一次答得槽。_一次又一次地_,_一次比一次_。3例:科学,是人类解开未解之谜的金钥匙;科学,是人类_的_;科学,是

6、人类_的。二、阅读理解(一)阅读学弈,回答问题。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弟若与?曰:非然也。11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使弈秋诲二人弈_非然也_思援弓缴而射之_为是其智弗若与_12下列各句与“弈秋,通国之善弃者也”判断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夫战,勇气也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甚矣,汝之不惠D莲,花之君子者也13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_14本文通过学弈这件小事,说明一个什么道理?举例写一写在生活中你经历过,或看到过、听到过的此类事情。_(二)阅读课内片段,完

7、成练习。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我继续问:“为什么把那样可怕的东西放在这么好的表里?”父亲没有回答。我只想,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但是一般的蝎子都没有这么好听的声音,也许这里边的蝎子与一般的不同。后来我见人就说:“我有蟋蟀在钵子里,蝈蝈在葫芦里,鸟儿在笼子里,父亲却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15选文中的“我”证实了自己的猜测:_之后“我”又产生了新的疑问:_?继而又作了新猜测:_。这充分说明了“我”是一个_的孩子。16对画“_”的

8、句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写出了“我”弄清缘由之后的满足感B“我”觉得蝎子的“丑恶恐怖”与表里的“美丽世界”是不相称的C表达了“我”不喜欢甚至讨厌丑恶而恐怖的蝎子的想法D“我”的猜测被证实了,“我”心里很高兴17“我”证实了自己的猜测后,“见人就说”是因为:_。“后来不说了”是因为:_。(三)综合性阅读。读书如熬粥我喜好喝粥,是母亲培养的,因为母亲煮得一手好粥。孩提时曾问母亲何以煮一锅好粥,她告诉我:“粥是熬出来的,熬粥有三要素,即好米、文火、持续。”熬粥之妙,令我想及读书。读书之法,贵在选择好书。经典好书,如同“好米”。经典往往记录着优秀的思想,它们总是超越时代,历久弥新。读经典,你将从先贤

9、的精神世界中吸收养分,从与高贵的心灵对话中得到陶冶。秘鲁作家略萨说:“如果一个人不读书,或者很少读书,或者只读“垃圾书”,他可能会说话,但是永远只能说那点事情,因为他用来表达的词汇量十分有限。不仅是词汇的限制,同时又是智力和想象力的限制,是知识和思想贫乏的表现。”由此可见,一个常读经典作品的人,一个常读好书的人,更容易成为一个高尚的人。读书之法,贵在耐心细读。心急火燎是读不了书的,粗枝大叶也不会有任何效果。读书须用“文火”,好似老牛吃草,不慌不忙,细细咀嚼。读书是一个人的心灵之旅,拿到一本书看到书名时,就像在长途汽车站的站牌上看到一个遥远的目的地,它意味着什么,暂时你还不知道,你只是向往。然后

10、,你打开书本,仿佛踏上一段陌生而新奇的旅程。如果说,最幸福的旅行是那种沿途风光无限,刺激而浪漫的行程的话,那么,最幸福的阅读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书本中向你次第展开。按高尔基的说法就是,阅读为你打开了一扇扇通向不可思议的新世界的窗户。只是别忙,须从容读。从容读,你便会觉得处处皆风景。读书之法,贵在持之以恒。不能心血来潮,高兴时拼命读,兴头过后就丢弃一旁。真要读书,须善耐寂寞,甘于孤独,坚持读书,须有定力。这方面,国学大师陈寅恪便是典范。据他的友人回忆说:那时一起在德国留学的学生们大多数爱玩儿,只有陈寅恪心思纯正,始终坚持专注于读书学习,不受其他诱惑的干扰,终成大师。读书正如熬粥一般,也需“好米、

11、文火、持续”。只要做到读经典好书,耐心细读持之以恒地读,读书之“用”就会潜移默化,融进一个人的血液、精神、行动之中,让人享用不尽,受益无穷。(选自人民日报,作者赵畅,有删改)18借助思维导图梳理信息,体会读书和熬粥的相通之处。19关于短文内容的分析,对的打“”,错的打“”。(1)第自然段引用秘鲁作家略萨的名言,证明了“读书之法,贵在选择好书”的观点。( )(2)第自然段中画线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说明了读书之法贵在耐心细读。( )(3)第自然段中“定力”指的是不受其他诱惑的干扰,耐得住寂寞和单调。( )(4)作者说“读书如熬粥”是因为粥和书都是作者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粮。( )20短文自

12、然段分别介绍了读书应遵循的法则,这三段的内容是否可以调换顺序?为什么?_21联系自己读书的经历,谈谈对“阅读为你打开了一扇扇通向不可思议的新世界的窗户”的理解。_三、习作22科学发现的机遇,总是等着好奇而又爱思考的人,想象一下,如果有时光机,你会去做什么?如果地球资源耗尽,会发生什么?请以“如果_”为题,编写一-个科幻故事。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可以填“能在火星上生活”“我是一名科学家”“时光能够穿梭”“人类不得不移居月球”然后展开丰富大胆的想象:人物生活的环境会是怎样的?他们可能运用那些不可思议的科学技术?这些科学技术史故事中的人物有了怎样的奇特的经历?注意把故事编写完整,情节曲折有趣一些,让你

13、的故事把读者带进一个神奇的科幻世界。参考答案1加速齿轮玻璃唯恐丑恶提取石蕊无聊北魏吻合【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速、齿、唯、蕊、魏”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2C【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本题中读音正确的是C项。A项:鸿鹄goh凹陷toB项:弓缴jiozhu沧沧凉凉chngcngD项:教诲huhu3B【详解】本题考

14、查的知识点为字形。A声泪具下声泪俱下:形容极其悲苦、激动。C事列事例:事项例子,既可以是虚构的故事,也可以是客观事实。D过犹不急过犹不及:做事做过了头,跟做得不够,都不好。4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词语搭配的能力,在理解词语意思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语境,判断搭配是否得当。B项词语搭配不当。“无独有偶”的意思是虽然罕见,但是不只一个,还有一个可以成对儿。表示两事或两人十分相似(多用于贬义)。运用此处形容两个人都取得好的成绩不恰当。5B【详解】本题考查学习方法的判断。B “只有读名著,阅读才有意义”的说法过于绝对了,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阅读一些有趣并且健康的课外读物,也能使我们学到很多。6B【详解】

15、考查了对课文的理解能力,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A项正确。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篇课文的主要观点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C项正确。表里的生物一文,叙述了作者小时候一段幼稚可笑的经历。他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听到父亲的怀表发出清脆的声音,就认为里面也是一定有一个小生物。他充满了好奇,可是父亲不许他动,这又使他的心很痛苦。一次父亲打开表盖让他看,并说这摆来摆去的小东西是蝎子尾巴,他信以为真,见人就说父亲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D项正确。两小儿辩日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列子创作的一篇散文,主要讲述了孔子路遇两个小孩争辩太阳远近的问题,而孔子不能作

16、决断的事情,说明了知识无穷、学无止境的道理,赞扬了孔子实事求是、敢于承认自己学识不足的精神和古代人民敢于探求客观真理,并能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文中两小儿的判断有相同的地方,即认为一天之内,太阳离人有远近之分。B项说法错误。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是美国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写的一篇科幻小说。这篇科幻小说用本纸质书串起全文,描述2155年孩子们在家“上课”,机器人当老师,一次又一次地进行测试,妈妈在家监督学习。这两个在“机器学校”读书的孩子,发现了一本纸张印刷的书,从中了解到曾有过的有教师有学生的学校。通过幻想未来社会的学校教育和生活,表达了对学校教育的模式的假想。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中“他们”指几个

17、世纪前在老式学校上课的孩子们;“那时候”指几个世纪前,还存在老式学校的时候。7AB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辩论的相关常识的了解。我们在辩论时应注意:(1)我方陈述时,要充分利用时间,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2)对方陈述时,要认真倾听对方的发言,弄清对方发言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3)找出对方发言中的错误,有针对性地反驳。由此可知,本题中ABC三项说法均正确,D选项中“注意观察对方的穿着,指出对方衣着方面的不得体之处。”并不是我们在辩论时应该关注的问题。8C A B D【详解】本题考查引号的作用。双引号的作用有以下五种:表示直接引用。在行文中直接引用他人的话。包括格言、诗词、歌词,但不会引用单个

18、的词语。不过有一种情况比较特殊,那就是象声词和音译外来词加引号,也是表示直接引用。表示特殊含义。在行文中,有的词语加上引号就不再表示它原来的意思,而是具有了新的含义。表示着重强调(着重论述的对象)。表示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这种用法中,给这些词语加上引号就是为了起一个突出、强调的作用。因而判断这种用法的标准就是看是否起强调、突出的作用。表示特定称谓。(指给事物起一个别名,特殊的名称/专业术语/简称/纪念日等。)表示节日、纪念日的数字部分和重大历史时间加引号,表示地名加引号,专用名词加引号。表示否定和讽刺(也属特殊含义一类)。否定和讽刺指对所表述的内容加以否定和讽刺。(1)本题中引号的作用表示特殊含

19、义,“特殊乘客”并不是指某位较特殊的乘客,而是指物的种子。(2)本题中引号的作用是表示直接引用,直接引用古人说的话语。(3)本题中引号的作用是表示特定的称谓,指和平环境像花朵一样美好,也像花朵一样娇嫩,容易受到破坏。(4)本题中引号的作用是表示否定或讽刺,说明你坐在这里等候真理出现,是不聪明的。9 【详解】本题考查多义字、多义词的辨析。1本题考查多义字的辨析。(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的意思是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其中“之”的意思是助词,相当于“的”。(2)“一人虽听之”的意思是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其中“之”的意思是代词,指弈秋的教诲。(3)“思援弓缴而射之”的意思是想要拉

20、弓箭将它射下来。其中“之”的意思是代词,指代鸿鹄。(4)“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意思是虽然他们二人一起学习下棋,但后者的棋艺不如前者好。其中“之”的意思是代词,他,指专心致志的那个人。2本题考查多义词的辨析。(1)本句中“可怜”的意思是可爱。最可爱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亮似珍珠郎朗新月形如弯弓。(2)本句中“可怜”的意思是值得怜惘。父亲看我的样子太值得怜惘了。(3)本句中“可怜”的意思是(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爷爷变卖的那一点家产很少很少。10为什么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 会不会与昆虫活动有关 会是什么关系呢 父亲 教我捏泥人 我也 捏得好 化解愚昧 灵丹 驶向未来 航船【详解】本题考

21、查仿写句子。1例句用了三个疑问句,第一个疑问句说明问题,为什么“会这样”?第二个疑问句提出答案,会不会是“什么原因”?第三个疑问句提出,问题与答案之间会是什么关系?仿写的句子也要用三个疑问句,首先要提出问题,再提出答案是否正确,最后提出它们之间会是什么关系。2例句写了一次又一次做同样的事情,结果越来越好,还是越来越糟。3例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是“科学,是人类什么样的什么”,据此写句子即可。11教导 这样 箭 不如12C13虽然他们二人一起学习下棋,但后者的棋艺不如前者好。14本文通过学弈这件小事,说明我们做事必须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才能成功的道理。比如说生活中很多的交通事故,很多时

22、候是由于司机一边开车一边做其他的事情分心所造成的,例如有的司机为了接一个电话,没有注意到周围的车辆,就造成了交通事故。【解析】11本题考查文言文的字词解释。“使弈秋诲二人弈”的意思是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棋。根据句意可知,“诲”的意思是教导。“非然也”的意思是不是这样的。根据句意可知,“然”的意思是这样。“思援弓缴而射之”的意思是想要拉弓箭将它射下来。根据句意可知,“缴”的意思是箭。“为是其智弗若与”的意思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聪明吗?根据句意可知,“弗若”的意思是不如。12本题考查文言文的句式。“弈秋,通国之善弃者也”运用了“也”句式,表判断。“夫战,勇气也”,“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和“莲,花之

23、君子者也”都运用了“也”句式,表示判断。C.“甚矣,汝之不惠”是倒装句,正常语序为“汝之不惠甚也”,故答案选C。13本题考查文言文的句子翻译。“虽”表示虽然。“俱”表示一起。“弗若”表示不如。由此可得,“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意思是虽然他们二人一起学习下棋,但后者的棋艺不如前者好。14本题考查文言文的中心思想和拓展。阅读全文,结合译文来回答,再加上自己平时经验积累作答即可。本文通过学弈这件小事,说明我们做事必须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才能成功的道理。比如说生活中很多的交通事故,其实都是由于司机边开车一边做其他的事情分心所造成的,例如有的司机为了接一个电话,没有注意到周围的车辆,就造成了交

24、通事故。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点睛】参考译文: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人专心致志的学习,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却一心以为有大雁(或是天鹅)要飞来,想要拉弓箭将它射下来。虽然他们二人一起学习下棋,但后者的棋艺不如前者好。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聪明吗?说:不是这样的。15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 为什么把那样可怕的东西放在这么好的表里 也许这里边的蝎子与一般的不同 好奇心强、善于观察和思考、有丰富的想象力、富有探究精神16C17“我”证实了自己的想法并相信了爸爸的话 后来“我”渐渐长大了,明白了其实表里没有生物【分析】15这道题考查形成解释的

25、能力。前三空的答案分别在选文第一、二、三自然段,只要认真读题目,回到选文中提取出关键信息即可。从“我”的心理活动和语言描写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好奇心强、善于观察和思考、有丰富的想象力、有探究精神的孩子。16这道题考查形成解释的能力。“我吓了一跳”是因为在“我”的想象中,表里的“美丽世界”里不会有“丑恶恐怖”的蝎子。所以B项正确。“感到愉快”是因为弄清缘由之后,证实了“我”关于“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的猜测,于是感到愉快和满足。所以A、D两项正确。画“_”的句子并不是为了表达“我”不喜欢甚至讨厌蝎子的,所以C项错误。17这道题考查形成解释的能力。“我见人就说”是因为“我”对爸爸的话深信不疑,“

26、后来不说了”是因为“我”后来明白了其实表里没有生物,知道了一切全然不是“我”猜测的那样。18选择好书耐心细读持之以恒19 20不能。读书应遵循的三个法则与熬粥之法一一对应,这样排列符合读书的一般规律,选择好书是前提,耐心细读才能领略书中风景,持之以恒才会受益无穷。21我喜欢读十万个为什么这样的科普书籍,大量的阅读让我知道了很多新知识,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奇妙,也激起了我探索自然的兴趣。【解析】18本题考查的是对短文内容的理解。需要认真的阅读短文。根据阅读短文“读书正如熬粥一般,也需好米、文火、持续。只要做到读经典好书,耐心细读,持之以恒地读,读书之用就会潜移默化,融进一个人的血液、精神、行动之

27、中,让人享用不尽,受益无穷。”可知“好米”指的是“经典好书”;“文火”指的是“耐心细读”;“持续”指的是“持之以恒”。19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1)从“如果一个人不读书,或者很少读书,或者只读垃级书,他可能会说话,但是永远只能说那点事情,因为他用来表达的词汇量十分有限。不仅是词汇有限,同时也使智力和想象力有限,知识和思想贫乏。”中可以看出,一个人如果不读书会有很多不足之处。故此法错误;(2)结合“读书须用文火,好似老牛吃草,不慌不忙,细细咀嚼”运用了比喻的论证方法,形象地论证了读书之法贵在耐心细读。故此说法正确;(3)结合“真要读书,须善耐寂寞,甘于孤独,坚持读书,须有定力”,故

28、此说法正确;(4)结合“读书正如熬粥一般,也需好米、文火、持续。只要做到读经典好书,耐心细读持之以恒地读,读书之用就会潜移默化,融进一个人的血液、精神、行动之中,让人享用不尽,受益无穷”可此说法错误。20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及分析能力。首先表明观点,不能,细读文章可知,读书应遵循的三个法则是“”好米、文火、持续。”和文章的自然段的“读书之法,贵在选择好书”自然段的“读书之法,贵在耐心细读”的“读书之法,贵在持之以恒”一一对应,这样排列符合读书的一般规律,选择好书是前提,耐心细读才能领略书中风景,持之以恒才会受益无穷。21本题考查对文章重要语句的理解能力。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说一说这本书带给你全新的感受、新的知识和激发兴趣等方面即可。三、习作22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小学语文 > 部编人教版 > 六年级下册(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