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广东省肇庆市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雪**** 文档编号:254342 上传时间:2024-01-2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9.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届广东省肇庆市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24届广东省肇庆市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24届广东省肇庆市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24届广东省肇庆市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肇庆市2024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周朝的制度,向称“封建”,英文总是译为feudal,其实封建制度与欧洲的feu-dalism(封建制度)只有某些方面相似,而且其相似处在精神方面,高不一定在实质。大致说来两方都是以世袭贵族掌握地方政府。周代的诸侯,有王室的家属、商之子孙,和现有各部落国家的首长。他们按国之大小,理论上以五等面积,封为五级。这些诸侯各按所封地距国王都城的距离而有不同的功能和义务。理论上封地都处在九条大型方格的地带里,各与国都同心。事实上这种方格在地图上也画不出来

2、,况且当时西安也不是全国的中心。可是这间架性的观念则不难领会。虽说有如此大刀阔斧而不合实际的观念,周公很多的创设还是可以在事实上证明,而且下及纤细之处。其中奥妙不难解释:他所有组织国家的方案着重在至美至善,符合自然法规。虽说迁就融通之处所在必有,其下级则务必先竭心尽力做到理想上的境界,同时上级也不时向下级施加压力。及至最后真是力不从心只好任其不了了之。中国政治思想家受官僚主义影响,经常重视形式,超过实质,可算其来有自了。年久月深,当初技术上的需要,日后也就被认为是自然法规之一部。周公另一创制是将封建与宗法关系结为一体。每个诸侯的疆域内,必有宗庙,它成为地区上神圣之殿宇,其始祖被全疆城人众供奉,

3、保持着一种准亲属的关系(所以时至今日,很多中国人的姓氏,绿田于当日部落国家的名号)。在领域内不仅公侯伯子男的名位世袭,即主持国政的卿及大夫也仍由指定的世系所把持,他们在周朝成立时,即各在领地内拥有地产。他们也兼有军事领导权。在周朝的前期,世袭的武士兼统治阶层,与一般人众有别。周朝全国的耕地据说构成一种“井田制度”。一“井”,包括约四十英亩方整的土地,每边各以三分,割成九个等方块,每块约4.5英亩。八家农户各耕耘外围的八块方地,并共同耕种当中一块“公地”,亦即公侯所领之地。这样的安排,不必全照规定一成不变地办到,却好像已在广大的区域内施行。显然当日农民认为在中央地区无代价的工作,有如一种公众的义

4、务。流传所及,今日中文字里公众之“公”也与公侯之“公”无别。说是周朝创造了封建制度,并不言过其实。事实上周人借着封建,广泛地推行了农业。因为封建又与宗法相连,才保持了全局的稳定性。这后来被称为和平共存的原则,日后被孔子一再称颂,而将它归功于文王和周公。以上一再提及的注重形式超过实际,又尽力于仪节的种种特性也与以农立国的中国结下了几千年的不解之缘。(摘编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材料二:成文记载的中国封建王朝政治历史,在政治理性方面取得比较系统的成就是在周朝取代商朝之后。商王朝存在于大约公元前1562年公元前1066年这一时期,在位统治500年左右。公元前1066年,商纣王被周武王灭掉,同时周王朝建立

5、。周人克殷之后,明确施行分封制;周天子利用或采用一级一级的分封制度建立了一套周密的家天下统治网,即政治权力层级化的强人(诸侯)的联邦或强人(诸侯)的联盟,对广大的民众即政治上的被压迫者进行奴役和剥削。所谓的封土建国主要而直接地就是这一个内容,就是“封诸侯,建同姓”。被封为诸侯的主要有三种人,第一种为周王的亲属,第二种为周王的功臣,第三种为一些原有的贵族。分封政治制度安排的主要目的就是“选建明德,以藩屏周”。封建制度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等级化制度化的基本模式。以“王”为最高统治者的各个统治阶层构成的统治阶级是广大被统治阶级的主宰。统治阶级在连续地为这种政治逻辑和政治状态进行统治技术创新发展的同时,也

6、在不断地对这种政治逻辑和政治状态进行各种政治合理化说明,以期世世代代的巩固和完善。与分封制政治制度安排互为表里的还有周朝的宗法制度。所谓的宗法制度,其实质就是规定了按照血亲流脉关系的远近来分配政治利益和政治权力的规则,旨在建立等级化的政治权力继承和流转的规则与制度。宗法实际上是封建君主统治实现家天下的具体政治原则,按照与君主在血缘和人缘上的远近分配和决定人们在社会中的富贵程度和权势大小;越是亲近,越是权重位显,越是享受富贵荣华,越是作威作福。宗法原则和制度将以一家坐天下的封建王朝本质具体地落实到了现实政治实践当中。具体地讲,宗法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天子之家为天下之最大宗,天子按照嫡长子继

7、承制世代相传,此亦为天下之大宗。第二,其他庶子、次子,虽是王族,但只能作为卿、大夫或封为诸侯,而不像嫡宗那样可以继承天子之位坐拥天下。第三,卿、大夫和诸侯之家也要按照嫡宗长子原则来继承家族权力,世代传承,非长子也只能在下面的权力等级当中得到相应的地位与权力分配。第四,卿、大夫和诸侯对于自己的后代而言,是大宗,但是对其上级和天子而言,则是小宗,小宗要服从大宗。第五,社会上每一个家庭的运行都要按照这种宗法原则来进行,在社会上定位其相应的尊卑等级。于是,从天子以下,在全社会的范围内,就形成了树突状的宗法政治系统,就是“大宗维翰”和“宗子维城”。分封宗法制是周朝具体明确地规范下来的君主专制政体,成为中

8、国封建君主专制政治体制的基本形态和本质逻辑,具体落实了阶级国家载体的政治等级划分与分配的形式和内容。后来儒家所强调和维护的“定分”就是这个内容。强人政治逻辑和状态所内在决定的特权政治成为其基本的内容和特征。(摘编自孙冀分封宗法制度与礼治的形成)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周朝的封建制度与欧洲的封建制度有同有异,其相似之处在精神而不一定在实质,双方大致都是以世袭贵族掌握地方政府。B.周公有两个创制:一个是按国之大小,以五等面积将诸侯分为五级,诸侯各按所封地距国王都城的距离而有不同的功能和义务;一个是将封建与宗法关系结为一体。C.周公的封建观念虽有不切实际的一方

9、面,但很多创设可以在事实上证明,而且触及细枝末节,其中奥妙是周公组织国家的方案追求至美至善,符合自然法规。D.孔子一再称颂和平共存的原则,并将之功归于文王和周公,同时也认为这些举措注重形式大于实际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周朝取代商朝之后,中国封建王朝政治历史在政治理性方面取得比较系统的成就,这主要表现在分封制和宗法制这两个制度上。B.周天子采用分封制度建立了一套周密的家天下统治网,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分封制度保卫周朝,因此封建制度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等级化制度化的基本模式。C.周朝的宗法制度实质是规定了按照血亲流脉关系的远近来分配政治利益和政治权力的规则,其目的是建立等级化

10、的政治权力继承和流转的规则与制度。D.儒家所强调和维护的“定分”其实就是分封宗法制,强人政治逻辑和状态所内在决定的特权政治是其基本的内容和特征。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观点的一项是(3分)A.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B.雨我公田,遂及我私。(诗经小雅)C.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D.王及公、侯、伯、子、男、甸、采、卫、大夫,各居其列。(左传)4.两则材料都谈到了周朝的制度,请概述其侧重点有何不同。(4分)5.在介绍周朝的制度时,两则材料在论证语言和论证方法上分别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11、成69题。桃花铺喻永军洋浜是莲城的一个湖,在城西。大洋浜的水顺着山与山之间的谷地,延伸进山中去了,延伸了多远?没有人知道。老侯也不知道,但老侯听专家说过,大洋浜的水容量相当于六个西湖。老侯很惊讶,六个西湖呀!老侯年轻时到西湖去过一次,觉着西湖的水无边无沿,他心里更看重大洋浜了。老侯每年都要进山几次六叔住在山里。六叔种地,老侯常常托人从城里给六叔带去一些种子、化肥,附带一些水果,有时买几斤肉。老侯进山得从水上走。二十年前,渡口泊的是木船。摆渡人锅代六十多岁,嘱咐一声“坐稳当”,船便开了。船桨“吱呀吱呀”,船慢慢划向山中。上午,船向西行,太阳就从背后升起。眼前一片金光灿灿,锅代脸上很快挂上了汗珠子

12、。四十分钟后,船停靠在一处水边石沿儿旁。六叔下来接东西,他瘸着一条腿,走不快。他喊锅代到岸上喝茶。锅代已掉转船头,向东顺水而行;这地方叫桃岔、桃沟。春天,满山山桃花静静地开,静静地落,因此,不知啥时这里又被叫成了桃花铺。六叔住在桃花铺,是属于不想搬迁的那类。六叔说,后山是林子,脚下是湖水,饿不死。为这,老侯劝过六叔。末了,老侯坐在六叔对面,紧锁着眉毛,铁青着脸,不吭声。两人都把话说尽了。为此,老侯生气,很长时间没去看六叔,后来忍不住了,把话说给锅代,锅代就载着他来到桃花铺。再后来,桃花上初中时,六叔让老侯在城里给娃安顿住处,捎话让老侯来一趟。桃花是六叔的小女儿。船在水上行着,锅代把啥话都说了:

13、“六叔买了个铁壳子,学会了撑船。需要种庄稼了就撑着它出门,收了庄稼也要撑着它回家。”老侯想,六叔的路就在水上。那年湖里涨水,六叔翻了船,一船的麦捆子浮在水上,他也差点儿搭上性命。六叔年轻时是桃岔的人尖子,会唱戏,扮啥像啥。他能唱秦腔、眉户、碗碗腔,本地花鼓唱得更是出色。每到过年,桃岔的戏班子就是方圆几十里的明星班子。看戏看桃岔的戏,观众人山人海,六叔风光无限。几个俊丫头为争六叔,都闹出了笑话。村主任的女儿把六叔的唱腔灌制了一张光碟,每天在村里的大喇叭上放。另一个女子哭哭啼啼,她妈便告村主任,说喇叭音量太高,正对着她家牛圈,母牛被吵得小产了。六叔住在桃岔最高处的山上,离天近,一身正气。桃岔的变化

14、是从大坝修建那年开始的。拦河建坝,水要淹了桃岔。水位线一定,桃岔人心里慌慌地唱了最后一年大戏。该搬走的都按政策搬走了,能搬动的东西都人拉马驮地带走了碾磁子、磨扇子、猪牛羊狗最刺眼的是一些老人的棺木,漆了黑漆,画着龙凤,顶头雕着睡莲,一队一队地出了桃岔。冷清下来的桃岔,只剩了六叔和高处住着的几户人家。年夜,众人围定,六叔自拉自唱,唱了刘海砍樵,又唱智斗。大坝修了四年,老侯是指挥部的采购员。当时的紧缺物资是水泥和钢材,老侯一人跑着采购了多少东西?后来老侯在心里默默算了十下,大致有一百个车皮。采购的东西要从秦岭古道用车拉回来,那才难住了老侯。那时是砂石路,进山谷后车重路险,老侯就学着画图啥地方坡陡、

15、路窄、弯急,老侯得用图纸给人说清。半年下来,老侯眼眶深陷,人成了一把干骨头,双膝半月板磨损厉害,脚也成了一双病足,走路疼,歇着也疼。他时常忙得顾不上吃饭。有一次在大兴旅馆谈物资合同,事毕,已是晚上九点,国营食堂的小碗面,他一气吃了十四碗,吃饭的人都放了筷子看稀奇。六叔就是这个时候来给老侯做帮手的。六叔带着个装卸工队,随时待命。那天夜里,老侯总算睡了个安稳觉。六叔看了老侯的图纸,骑着自行车从省城翻越秦岭,将图纸上的路况标记一处一处核对了一遍,才说自己心里有了底。那时候,老侯是国家公职人员,按月领工资,年终领奖状。六叔是按工计酬。尽管如此,六叔仍很知足。歇下来的时候,他一个人沿着护城河闲逛,唱秦腔

16、,唱花鼓戏,滋润得眉开眼笑。六叔给老侯说,他现在成半个省城人了。老侯就看着六叔笑。六叔出事的那天是公历新年,天气预报说是阴天,但六叔押着车进了秦岭峪就起了西北风,飘起雪花。车在路上缓缓行驶了一个多小时,路上的雪已经积了厚厚一层。司机是个老手,阴沉着脸跟六叔说:“你怕不怕?”六叔说:“这话要问你!”司机就看着六叔笑了。两人摸出烟,点燃,深吸了一口。六叔的这辆重车,是被迎面的一辆大吊车顶翻的,吊车跑下坡路,路滑,没刹住车。六叔就此瘸了一条腿。大洋浜大坝是老侯的骄傲。几十年了,老侯坐在大坝上的时候,心里踏实得就像自己成了大坝。巨大的坝体枕着两边的山头,坝身结出黑锈,风带来的草籽落地生根鸡爪草血色的茎

17、干水灵灵的。老侯弯着腰拔草,顺台阶一直拔到山根。拔着草,老侯想起六叔,想六叔这会儿正干啥呢。隔着一湖水,却不知道。想起六叔说的“半个省城人”的话,他心里难受。他记得那年秋天,桃花考上大学的时候,他在六叔家吃饭。清炒河虾、一盆豆腐鲇鱼,都是水边的东西。吃饭时,六叔说:“野猪已来村中搭窝了,撵都撵不走。”吃罢饭,六叔拾掇虾笼。二百多个虾笼摆了满满一屋子。虾笼呈腰鼓形状,以桃花铺的荆条子编成,一根一根的木条子颜色乌黑,细细的,硬如铁。这些都是六叔的手艺。(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桃岔的山桃花静静地开,静静地落,往来桃花铺要走水路,小说通过这样的环境描写,突出了

18、六叔居住环境的清净静谧。B.六叔年轻时会唱戏,是桃岔的人尖子,村里俊姑娘为争六叔闹出了笑话。这段插叙富有地方特色,也为六叔的形象增色添彩。C.六叔与老侯的交情起于建坝之时,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的老侯和山民六叔合作得很愉快,意外使得六叔瘸了一条腿,令人唏嘘D.大洋浜大坝是老侯的骄傲,可大坝建成后六叔却一直住在山里不出来,两人的命运构成了鲜明的对比,暗含了作者的褒贬。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开头介绍了大洋浜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特点,并引出了小说的主人公,为人物的出场营造了典型环境。B.小说运用了“觉着”“说给”等口语词,“人尖子”“娃”“俊丫头”等充满地方色彩的词语

19、,使得小说读来亲切自然,充满地域特色。C.小说结尾的二百多个虾笼让人印象深刻,可见六叔心灵手巧,同时也可推测六叔闲暇时以编虾笼消磨时间,在山里的生活百无聊赖。D.小说在叙述故事时,将六叔和老侯两人的经历交织进行,在过去和现在中切换,叙述方式灵活,故事讲述自然。8.小说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塑造鲜明突出的人物形象。请结合文本分析六叔这一人物形象。(4分) 9.有人说,小说是对生活的还原、生命的落实,也是对精神的折射。这篇乡土题材的小说充分体现了这些特点,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安禄山专制三道,阴

20、蓄异志,殆将十年,以上待之厚,欲俟上晏驾然后作乱。会杨国忠与禄山不相悦,屡言禄山且反,上不听;国忠数以事激之,欲其速反以取信于上。禄山由是决意遽反,独与孔目官、太仆丞严庄,掌书记、屯田员外郎高尚,将军阿史那承庆密谋,自余将佐皆莫之知,但怪其自八月以来,屡飨士卒,秣马厉兵而已。会有奏事官自京师还,禄山诈为敕书,悉召诸将示之曰:“有密旨,令禄山将兵入朝讨杨国忠,诸君宜即从军。”众愕然相顾,莫敢异言。十一月,甲子,禄山发所部兵及同罗、奚、契丹、室韦凡十五万众,号二十万,反于范阳。命范阳节度副使贾循守范阳,平卢节度副使吕知诲守平卢,别将高秀岩守大同;诸将皆引兵夜发。诘朝,禄山出蓟城南,大阅誓众,以讨杨

21、国忠为名,榜军中曰:“有异议扇动军人者,斩及三族!”于是引兵而南。禄山乘铁舆,步骑精锐,烟尘千里,鼓噪震地。时海内久承平,百姓累世不识兵革,猝闻范阳兵起远近震骇河北皆禄山统内所过州县望风瓦解,守令或开门出迎,或弃城窜匿,或为所擒戮,无敢拒之者。禄山先遣将军何千年、高邈将奚骑二十,声言献射生手,乘驿诣太原。乙丑,北京副留守杨光朔出迎,因劫之以去。太原具言其状。东受降城亦奏禄山反。上犹以为恶禄山者诈为之,未之信也。庚午,上闻禄山定反,乃召宰相谋之。杨国忠扬扬有得色,曰:“今反者独禄山耳,将士皆不欲也。不过旬日,必传首诣行在。”上以为然,大臣相顾失色。上遣特进毕思琛诣东京,金吾将军程千里诣河东,各简

22、募数万人,随便团结以拒之。辛未,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入朝,上问以讨贼方略,常清大言曰:“今太平积久,故人望风惮贼。然事有逆顺,势有奇变,臣请走马诣东京,开府库,募骁勇,挑马棰渡河,计日取逆胡之首献阙下!”上悦。壬申,以常清为范阳、平卢节度使。常清即日乘驿诣东京募兵,旬日,得六万人;乃断河阳桥,为守御之备。 (节选自资治通鉴)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猝闻范阳A兵起B远近C震骇D河北皆禄山统内E所过F州县望风瓦解。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晏驾,字面意

23、为车驾晚出,在古代指帝王死亡的讳辞,“驾崩”一词与其意思相同。B.遽,意为急忙、马上,与促织“遽扑之,入石穴中”中的“遽”意义相同。C.甲子,在文中是干支纪日,古人以十二天干与十地支相配来纪日,六十次一循环。D.顾,看,与五代史伶官传序“君臣相顾,不知所归”中的“顾”意义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杨国忠与安禄山不和,屡次在皇帝面前说安禄山将要造反,皇帝不听。杨国忠又用事激怒安禄山,加快他的造反进度。B.安禄山趁着有入朝奏事的官员从京师回来,假造皇帝敕书,以讨伐杨国忠的名义号令诸将,诸将虽惊愕但不敢反对,最终安禄山率领十五万兵士在范阳起兵。C.天下承平已久,

24、安禄山谋反之时上下震惊,一直等到太原城、东受降城上奏时,玄宗还认为这是痛恨安禄山的人故意编造陷害,不相信真有其事。D.封常清认为,如今谋反的只是安禄山,将士们并不想谋反,天下久安,所以人人害怕叛军,但若他跃马挥师渡过黄河,不出几天就可平定叛乱。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自余将佐皆莫之知,但怪其自八月以来,屡飨士卒,秣马厉兵而已。(2)上遣特进毕思琛诣东京,金吾将军程千里诣河东,各简募数万人,随便团结以拒之。14.请结合材料,分析玄宗君臣的哪些表现预示了安史之乱的发生及唐军的败象。(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题青

25、云馆杜 牧虬蟠千仞剧羊肠,天府由来百二强。四皓有芝轻汉祖,张仪无地与怀王。云连帐影萝阴合,枕绕泉声客梦凉。深处会容高尚者,水苗三顷百株桑。【注】本诗作于开成四年(839),当时杜牧由宣州赴京,途经青云馆。百二:以二敌百,后多喻山河险固之地。史记高祖本纪载!“秦,形胜之国,带河山之险,县隔千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焉。”四皓;秦末汉初的四名隐士,因不满秦朝暴虐而隐居商山。张仪: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秦惠这王九年,入秦,以连横之策受到重用,两度为相。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极写此地雄伟奇崛、艰难险恶的地理特点,千仞高的山峰如虬龙盘踞,山间小路如羊肠般曲折回环,这里一

26、直以来都是关隘险固之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B.颔联用两个发生在此地的典故呼应上文,商山“四皓”以灵芝为食佐证了第二句中的“百二强”,而“无地与怀王”则以张仪欺楚的故事佐证此地实为“天府”之国。C.颈联上句写客帐近云,萝蔓枝影摇曳,下句写泉声绕耳,客梦依稀,表现了青云馆的高耸和清幽,但“客梦凉”一词却又透露出惆怅与忧伤之感。D.尾联写云萝泉石之中应该有品格高尚的人,种植着三顷水田与百株桑麻,过着自给自足、自由自在的生活,暗含诗人寄情山水田园的归隐之心。16.金圣叹如此评价诗中人物:“写商於人物,奇伟则为四皓,谲诈则为张仪。彼皆遭逢事会,得以留名史册。若夫云萝泉石之中,又有理乱一皆不与,姓字都无人

27、道者。其人皆有三顷水田,百株桑树,粗得饱暖,大足一生,此则真为冥冥高尚,而非我辈之所得慕也。”请据此分析尾联中的“高尚者”与颔联中的“四皓”“张仪”的不同。(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指出,屈原诚实不欺却被怀疑,忠心耿耿却被毁谤,怎能没有怨言?作者进而指出“_,_”。(2)李商隐在锦瑟一诗中运用“鲛人泣泪”和“良玉生烟”的典故,描写出一种优美意境的两句诗是“_,_”。(3)李白在将进酒中表达了对金钱的轻视和高度自信的两句诗是“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10分)阅

28、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生活中所用的物品都是由某种材料制成的,因此人类历史的发展与材料的发现和使用交织在一起,_A_,如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目前我们正处于综合材料时代,所需要的材料种类与性能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复杂。传统的材料研究方法主要是试错法,单次实验只能处理有限样品。为了达到最佳实验效果,科学家需要进行大量实验,耗时长效率低,极大地制约了材料创新的速度。为了摆脱这种烦琐的实验劳作,材料科学家_B。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多学科的发展,材料科学家发明了材料研发的新途径。通过他们材料科学、物理学、计算科学的交叉融合,研究出一系列的材料计算仿真方法。近期,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

29、引入,进一步引发了新材料研发模式的变革。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19.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6分)(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黄昏来时,翠翠坐在家中屋后白塔下,看天空为夕阳烘成桃花色的薄云。十四中寨逢场,城中生意人过中寨收买山货的很多,过渡人也特别多,祖父在溪中渡船上,忙个不息。天快夜了,别的雀子似乎都在休息了,只杜鹃叫个不息。石头泥土为白日晒了一整天,草木为白日晒了一整天,到这时节皆放散

30、一种热气。空气中有泥土气味,有草木气味,还有各种甲虫类气味。翠翠看着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来下乡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儿薄薄的凄凉。 黄昏照样的温柔、美丽和平静。但一个人若体念到这个当前一切时,也就照样的在这黄昏中会有点儿薄薄的凄凉。于是,这日子成为痛苦的东西了。翠翠在成熟中的生命,觉得好像缺少了什么。好像眼见到这个日子过去了,想要在一件新的人事上攀住它,但不成。好像生活太平凡了,忍受不住。20.下列选项与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B.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C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D.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21.简

31、析文中加点词“薄薄的”“照样的”的表达效果。(4分)22.在文学作品中,恰当使用标点符号往往能起到很好的艺术效果。文中画横线的两个句子中的逗号,可以去掉吗?谈谈你的理由。(3分)四、作文(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两个错加不出一个对来。 西方谚语包含着某些真理因素的谬误是最危险的。 英亚当斯密犯错误乃是取得进步所必须交付的学费。 俄卢那察尔斯基有错误要逢人便讲,既可取得同志的监督帮助,又可以给同志们以借鉴。周恩来上面的格言警句反映了人们对“错误”的不同认知,你由此联想到了什么?受到了哪些启发?产生了哪些思考?请综合至少两则材料,联系现实,写一篇

32、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我爱语文网 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1.D【解析】选项错在张冠李戴。“这些举措注重形式大于实际”是材料一作者黄仁宇的看法,不是孔子的看法。2.B【解析】选项错在强加因果。原文为:“周天子利用或采用一级一级的分封制度建立了一套周密的家天下统治网分封政治制度安排的主要目的就是选建明德,以藩屏周。封建制度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等级化制度化的基本模式。”二者之间并不存在因果关系。3.A【解析】A项讲的是从政人员对自我的要求,与材料所讲的周朝分封制和宗法

33、制没有关联,不能用于支撑材料观点。4.材料一主要介绍了周朝的分封制、宗法制和井田制度,并在文末总结指出周朝创造了封建制度,并谈及了其对后世的影响;材料二较为详尽地介绍了周朝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包括分封制的分封对象和目的,宗法制的目的、实质和具体内容等,最后将分封宗法制合在一起进行总结阐述。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5.论证语言方面:材料一作者常用短句体现思维的周密和转换,比如“事实上这种方格在地图上也画不出来,况且当时西安也不是全国的中心。可是这间架性的观念则不难领会”。另外,作者的论证深入浅出,仿佛在与读者对话;材料二中,作者擅用长句,如“统治阶级在连续地为这种政治逻辑和政治状态进行统治技术

34、创新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对这种政治逻辑和政治状态进行各种政治合理化说明,以期世世代代的巩固和完善”,且擅用表层次的词,如“第一”“第二”“第三”等词来体现思维的整饬和层次感,体现了学术论文的严谨性。论证方法方面:材料一采用了对比论证,与西方的“封建”进行了对比,突出周朝封建制的特点;材料二使用了引用论证,如引用“封诸侯,建同姓”“选建明德,以藩屏周”等句子来证明观点。6分,论证语言方面4分,每点2分;论证方法方面2分,每点1分。(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6.D【解析】小说中,老侯和六叔交情深厚,两人都是作者塑造的正面人物,两人的命运并没有构成对比,作者也没有暗含褒贬。7.C【解

35、析】C项,六叔“生活百无聊赖”说法错误,六叔热爱山中生活,不想搬迁到城里,并没有百无聊赖。8.六叔善良和气。例如在老侯修建大坝的艰难时候,给老侯做帮手;请摆渡人锅代上岸喝茶。六叔心灵手巧、多才多艺。例如他是桃岔的人尖子,会唱多种戏,扮啥像啥;还会编虾笼、撑船。六叔认真能干,有责任心。例如他在修建大坝时,带着装卸工队,“随时待命”;“骑着自行车从省城翻越秦岭,将图纸上的路况标记一处一处核对了一遍”。六叔乐观豁达、坚韧自强。虽然瘸了一条腿,但六叔在山中自力更生,种地捕鱼、撑船收麦。4分,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9.小说是对生活的还原。本篇小说写了桃岔因建设大坝

36、而搬迁的故事,重点塑造了六叔这样一个乡土能人,他会秦腔,勤劳能干,在大坝建设过程中甘愿付出,却在大坝建成后不愿离开故土,还原了秦岭地区农村城市化进程中部分人的真实生活。小说是对生命的落实。六叔的生命与湖与山深深地联结在一起,他不愿意做“省城人”,深深眷恋故土,这是他的生命追求。小说是对精神的折射。六叔对乡土的眷恋,老侯作为国家公职人员对工作尽职尽责、对大坝的眷念,无不体现了他们的人格精神,小说将这些精神融入在对故事的叙述和对人物的塑造中。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10.BDE【解析】正确断句为

37、:猝闻范阳兵起,远近震骇,河北皆禄山统内,所过州县望风瓦解。11.C【解析】“十二天干与十地支”说法错误,应是“十天干与十二地支”。12.D【解析】认为“谋反的只是安禄山,将士们并不想谋反”的是杨国忠,不是封常清。13.(1)其他将领都不知道这件事,只是对安禄山从八月份以来,多次招待士卒,喂饱战马,磨利兵器感到奇怪。4分。莫之知:宾语前置;怪,意动用法,对感到奇怪,觉得奇怪;飨,招待、款待;“莫之知”“怪”“飨”各1分,大意1分。(2)玄宗派特进毕思琛前往东京,金吾将军程千里前往河东,各自挑选招募数万人,各随便利组织兵丁,以便抵御叛军。4分。诣,前往;简,选择、挑选;随便,随便利,便宜行事,古

38、今异义词;“诣”“简”“随便”各1分,大意1分。14.主上轻信,玄宗对安禄山过于信任,直至安禄山谋反仍不相信;大臣不和,杨国忠和安禄山不和已久;将领轻敌,封常清对敌情的预估不足,盲目自信。3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参考译文】安禄山兼任三道节度使,暗怀谋反之心已将近十年,只是因为玄宗待他很好,所以想等到玄宗死后再反叛。适逢杨国忠与安禄山不和,多次上言说安禄山要谋反,玄宗不信;杨国忠又多次做出种种事情激怒安禄山,想让他立刻反叛以取得玄宗的信任。安禄山于是决定马上举兵反叛,只与孔目官、太仆丞严庄,掌书记、屯田员外郎高尚,以及将军阿史那承庆等人秘密谋划,其他将领都不知道这件事,只是对安禄山从八月份

39、以来,多次招待士卒,喂饱战马,磨利兵器感到奇怪。适逢有入朝奏事官从京师回来,安禄山就假造敕书,把将领都招来告诉他们说:“皇帝有密诏给我,让我率兵入朝讨伐杨国忠,你们应该听从我的指挥,随军行动。”众将领听完后都十分惊愕,互相看而没有敢反对的。十一月,甲子(初九),安禄山率领所统辖的军队及同罗、奚、契丹、室韦兵共十五万人,号称二十万,在范阳起兵反叛。安禄山又命令范阳节度副使贾循留守范阳,平卢节度副使吕知诲留守平卢,别将高秀岩守卫大同;其余的将领都率兵深夜出发。第二天早晨,安禄山出蓟城南门,召集全军检阅誓师,以讨伐杨国忠作为名号,在军中发文告说:“谁要是煽动兵士反对这一行动,灭杀他的三族!”然后率兵

40、向南进军。安禄山坐着铁车,精锐步骑兵浩浩荡荡,战尘千里,鼓角震地。当时唐朝国内长治久安,老百姓几代没有经过战争,猛然得知范阳起兵,远近惊骇。河北地区都在安禄山的统辖之内,所以叛军经过的州县听到风声后都瓦解分裂,郡守与县令有的大开城门迎接,有的弃城逃命,有的被叛军俘虏杀害,没有人敢抵抗。安禄山先派将军何千年、高邈率领奚族骑兵二十名,声称是向朝廷进献射生手,乘驿马到太原。乙丑(初十),北京(即今山西太原)副留守杨光糊出城迎接,被劫持而去。太原向朝廷详细报告了这一情况。东受降城也上奏说安禄山反叛。玄宗还认为这是痛恨安禄山的人故意捏造事实,不相信真有其事。庚午(十五日),玄宗得知安禄山确实率兵造反,才

41、召来宰相商议应变之策。杨国忠得意扬扬地说:“现在要反叛的只有安禄山一个人,所部将士都不想反叛。不过十天,一定会把安禄山的头颅割下来送到皇帝行幸所至的地方。”玄宗信以为然,大臣们听后互相看都大惊失色。玄宗派特进毕思琛前往东京(即今河南洛阳),金吾将军程千里前往河东,各自挑选召募数万人,各随便利组织兵丁,以便抵御叛军。辛未(十六日),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入朝,玄宗询问他平叛的计策,封常清夸大其辞地说:“现在因为天下太平已久,所以人人看见叛军都十分害怕。但事情有逆有顺,形势会突然改变,我请求立刻到东京,打开府库,召募勇士,然后跃马挥鞭渡过黄河,用不了几天就会把逆贼安禄山的头颅取下献给朝廷!”玄宗大喜。壬

42、申(十七日),(玄宗)任命封常清为范阳、平卢节度使。封常清当天就乘驿马到东京募兵,十天募得六万人;然后毁坏河阳桥,准备抵御叛军的进攻。(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15.B【解析】“商山四皓以灵芝为食”佐证“天府”;“无地与怀王”以张仪欺楚的故事佐证“百二强”。故本题选B。16.“高尚者”隐居山林的人生选择与社会“理乱”无关,“四皓”是避秦乱而退居山林,“张仪”则是出任秦相,急于事功;“高尚者”姓字无人知道,而“四皓”和“张仪”青史留名;“高尚者”在物质上没有追求,只需“粗得饱暖,大足一生”即可,与“四皓有芝”和“张仪”事功的追求不同;“高尚者”的境界令人向往,但却“非我辈之所得慕也

43、”,而“四皓”“张仪”或隐居、或求功,与之相同之辈,不在少数。6分,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1)屈平之作离骚 盖自怨生也(2)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3)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6分,每句1分,若有错字、漏字、掉字,则该句不得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10分)18.A人类较早的时代均以材料命名B一直在寻找更加高效的研发方式(研究方法)4分,每句2分。符合语境及字数要求即可19.将“发明”改为“发现”将“他们”和“通过”调换位置删掉“随着”6分,每句指出序号

44、1分,修改正确1分。(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0分)20.B【解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A项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B项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C项使用了“用典”的修辞手法,D项使用了“叠词”的修辞手法。据此,本题选B。21.两个“薄薄的”本用于形容厚度,此处用来形容“凄凉”的感受,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能更好地体现翠翠心中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小心思和小烦恼;第一个“照样的”意思是“跟以前一样”,黄昏跟以前一样温柔、美丽和平静,但翠翠逐渐成熟的内心已经发生了悸动,与下文的“但”字联系紧密;第二个“照样的”意思是“跟其他人一样”,指一个人内心发生变化时,会感受到平静的黄昏中

45、有些让人不满足的地方,有些薄薄的凄凉。4分,第点2分,第点各1分。22.两处逗号都不能去掉。首先,两处逗号的使用起到了突出强调的作用。第一处强调了祖父在黄昏时的忙碌;第二处强调了两点:翠翠正在成熟中的生命和她所感受到的缺失,去掉则无法达到效果。其次,两处逗号起到了调整句子节奏的作用,使得句子的节奏更舒缓,与文段整体节奏和氛围更匹配。3分,第点2分,第点1分。四、写作(60分)23.作文评分细则:一、试题解析1.材料解析本题为材料作文。话题为“错误”,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理性认识“错误”的价值。所给的五则材料均为格言警句,第句说的是对待自己所犯错误的正确态度出了问题,不迁怒于别人;出错后要反思改进,

46、不犯第二次。第句否定错误的价值再多的错误也不能直接导致正确的结论,用错误的态度和方式对待上一个错误,更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第句提醒人们注意,谬误中可能混杂着一些貌似正确的成分,让人难以分辨正误,这种谬误最容易迷惑人心,带来巨大危害。第句肯定犯错的价值,错误是人类进步过程中所必须经历的,若不敢试错、不允许他人犯错,则很难有进步。第句强调要敢于公开自己的错误,这于己于人都有好处。2.引导语解析引导语要求“综合至少两则材料”,意在让考生独立思考,发现不同观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形成对“错误”较为全面的认知,在此基础上提炼观点。例如,综合第句、第句和第句,可提炼出观点“错误虽然是进步的先导,但并不必然带

47、来进步,只有认真反思改进,才能发挥错误的价值”;再如,综合第和第,可提炼出观点“犯了错误,不能委过于人、文过饰非,而要敢于承认、敢于担责、敢于公开,这样才能有利于长善救失”。引导语要求“联系现实”,意味着不能空泛议论、没有针对性。最好能联系科技进步,文明社会建设,个人、集体及国家的发展来阐述错误蕴含的价值,及对待错误应有的态度,应采取的措施等。参考立意:(1)正视错误,取得进步(2)莫掩饰,莫贰过(3)公开错误,取得进步(4)认清错误价值,迎来新的进步(5)认真辨别,正视错误二、评分细则赋分等级如下:一类文(54-60):能综合至少两则材料并能找到观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能结合材料对核心话题“错误”深入论述,能从科技进步,文明社会建设,个人、集体及国家的发展等多角度来阐述错误蕴含的价值,及对待错误应有的态度,应采取的措施等,内容详实,行文富有文采,文风端正,文脉清晰,文气顺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语文高考 > 第二次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