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浙江省台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期末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道家思想的核心是无为,主张顺自然、因物性;而儒家思想的核心是有为,强调制名(礼)教、规范人性。这两种类型思想的不同和对立是显而易见的,而两者在历史上相互补充、相互吸收,共同构成中国文化的基本格局、中华民族的主要精神,同样也是显而易见的。诚如班固所说,“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相反而皆相成也”。人们经常把道家的无为理解为一种消极逃避,什么都不去做。其实,这很不全面,也不准确。应当指出,在道家内部存在着消极无为和积极无为两种不同的学
2、说,他们对于无为思想精神的理解是很不相同的。道家的庄子学派总的说来比较偏向于消极的无为,他们追求一种“堕肢体,黜聪明”的“坐忘”(庄子大宗师)和“形如槁木”“心如死灰”的“吾丧我”(庄子齐物论)的自我陶醉的精神境界。而道家的老子学派所说的无为就不完全是消极的了。老子所谓的无为,主要是“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老子六十四章)。他强调的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老子五十章)和“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老子二十二章),即不自作聪明、不自以为是、不自居功劳、不自我夸耀。所以,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也不为,而是主张为而不恃,是要以退为进、以曲求全、以柔胜刚。荀子在批评庄、老二家学
3、说时,一则说“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荀子解蔽),一则说“老子有见于诎(曲),无见于信(伸)”(荀子天论),对于两者思想精神的不同之处,抓得相当准确,点得十分明白。韩非在吸收老子无为思想时,强调的只是君道的无为,而臣道是应当有为的。韩非认为,君主的任务主要是把握原则、任用百官,如果事必躬亲,不仅忙不过来,也做不好,而更严重的是,它将极大地妨碍和打击臣下百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君道的无为可以更好地发挥臣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汉初黄老之学所强调的无为而治,又进一步表彰臣道的无为。汉初的主要政治经济政策是与民休养生息,强调尽可能少地去扰民,充分调动和发挥百姓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利社会秩序的稳定
4、和经济的复苏,汉初黄老之学同时表彰臣道无为,正是出于这样的背景。今存淮南子一书中,保存了不少汉初黄老的学说,其中论及无为思想处,有许多积极的方面。如其说:“无为者,非谓其凝滞而不动也,以其言莫从己出也。”(主术训)总而言之,“所谓无为者,不先物为也;所谓无不为者,因物之所为也。所谓无治者,不易自然也;所谓无不治者,因物之相然也”(原道训)。这里所讲的无为,都具有相当积极的含义,是很值得我们注意的。由此可见,道家的无为思想并不是与有为截然不相容的,而从其积极精神方面讲,道家的无为是为了达到更好的有为,乃至于无不为。同样,儒家的有为思想也不是截然排斥无为的。儒家主要经典论语,也记载有孔子称颂天道自
5、然无为的言论,如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阳货)又说:“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已正南面而已矣!”(卫灵公)儒家对于自然界的法则也是极为尊重的,强调人类在生产活动中定要按自然界的法则去行动。如荀子说:“养长时则六畜育,杀生时则草木殖。”“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鳝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污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荀子王制)这些防止人类有为活动的随意干预,积
6、极尊重自然法则的无为思想,是儒、道两家一致认同的。(摘编自楼宇烈中国文化中的儒释道,有删改)材料二:孔子世界观中的怀疑论因素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知其不可而为之”等等),一方面终于发展为荀子、易传的乐观进取的无神论(“制天命而用之”),另一方面则演化为庄周的泛神论。孔子对氏族成员个体人格的尊重(“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一方面发展为孟子的伟大人格理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另一方面也演化为庄子的遗世绝俗的独立人格理想(“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表面看来,儒、道是离异而对立的,一个入世,一个出世;一个乐观进取,一个消极退避;但实际
7、上它们刚好相互补充而协调。不但“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经常是后世士大夫的互补人生路途,而且悲歌慷慨与愤世嫉俗,“身在江湖”而“心存魏阙”,也成为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常规心理及其艺术意念。但是,儒、道又毕竟是离异的。如果说荀子强调的是“性无伪则不能自美”;那么庄子强调的却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前者强调艺术的人工制作和外在功利,后者突出的是自然,即美和艺术的独立。如果前者由于以其狭隘实用的功利框架,经常造成对艺术和审美的束缚、损害和破坏;那么,后者则恰恰给予这种框架和束缚以强有力的冲击、解脱和否定。浪漫不羁的形象想象,热烈奔放的情感抒发,独特个性的追求表达,它们从内容到形式不断给中国艺术发展提供
8、新鲜的动力。所以说,老庄道家是孔学儒家的对立的补充者。(摘编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有删改)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道家与儒家两种类型思想既对立又相互补充、吸收,共同构成中国文化的基本格局、中华民族的主要精神。B. 道家的庄子学派追求自我陶醉的精神境界,偏向于消极的无为;老子学派则主张为而不恃,完全是积极的无为。C. 韩非和黄老之学都吸收了老子的无为思想,但与有为并不是截然不相容的,而是为了达到更好的有为。D. 儒家的有为思想不是截然排斥无为的,强调积极尊重自然法则,防止随意干预,也是一种无为思想。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庄子的“坐
9、忘”“不自矜”,本质上都是超然物外、物我两忘的境界,这是作者批判的消极无为思想。B. 在各个历史时期,臣道的无为可以更好地发挥百姓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经济复苏。C. 孔子的言论“恭已正南面而已矣!”与荀子的“养长时则六畜育,杀生时则草木殖”,都属于无为思想。D. 儒、道从表面看是离异而对立,实际上互相补充而协调,因此艺术的外在功利与自然审美应互为补充。3. 下列选项,最适合论证材料二“儒、道互相补充而协调”观点的一项是( )A. 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论语)B.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礼记)C. 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兼爱)D. 至人无己,
10、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4. 结合材料一,说说作者如何论述“道家的无为思想并非与有为截然不相容的”。5. 现代社会倡导“无言之教,顺性而育”的教育思想,请根据材料谈谈你的理解。(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如今,我对世事已有足够了解,因而几乎对任何事物都不再引以为怪了。不过像我这样小小年纪就如此轻易地遭人遗弃,即使是现在,也不免使我感到有点儿吃惊。好端端一个极有才华、观察力强、聪明热情、敏感机灵的孩子,突然身心两伤,可居然没有人出来为他说一句话,我觉得这实在是咄咄怪事。没有一个人出来为我说一句话,于是在我十岁那年,我就成了谋得斯通-格林比货行里的一
11、名小童工了。到了晚上约定的时间,米考伯先生又来了。我洗了手和脸,以便向他的文雅表示更多的敬意。接着我们便朝我们的家走去,我想,我现在得这样来称呼了。一路上,米考伯先生把街名、拐角地方的房子形状等,直往我脑子里装,要我记住,为的是第二天早上我可以轻易地找到回货行的路。到达温泽里他的住宅后(我发现,这住宅像他一样破破烂烂,但也跟他一样一切都尽可能装出体面的样子),他把我介绍给他的太太。米考伯太太是个面目消瘦、憔悴的女人,一点儿也不年轻了。她正坐在小客厅里(楼上的房间里全都空空的,一件家具也没有,成天拉上窗帘,挡住邻居的耳目),怀里抱着一个婴儿在喂奶。婴儿是双胞胎里的一个。我可以在这儿提一下,在我跟
12、米考伯家的整个交往中,我从来不曾见到这对双胞胎同时离开过米考伯太太。其中总有一个在吃奶。他们家另外还有两个孩子:大约四岁的米考伯少爷和大约三岁的米考伯小姐。在这一家人中,还有一个黑皮肤的年轻女人,这个有哼鼻子习惯的女人是这家的仆人。不到半个小时,她就告诉我说,她是“一个孤儿”,来自附近的圣路加济贫院。我的房间就在屋顶的后部,是个闷气的小阁楼,墙上全用模板刷了一种花形,就我那年轻人的想象力来看,那就像是一个蓝色的松饼。房间里家具很少。“我结婚以前,”米考伯太太带着双胞胎和其他人,领我上楼看房间,坐下来喘口气说,“跟我爸爸妈妈住在一起,当时我从来没有想到,有一天我不得不招个房客来住。不过,既然米考
13、伯先生有困难,所有个人情感上的好恶,也就只好让步了。”我回答说:“你说得对,太太。”“眼下米考伯先生的困难,几乎要把我们给压垮了,”米考伯太太说,“到底是否能渡过这些难关,我不知道。当我跟爸爸妈妈一起过日子时我真的不懂,我现在用的困难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不过经验能让人懂得一切正像爸爸时常说的那样。”米考伯先生曾当过海军军官,这是米考伯太太告诉我的,还是出于我自己的想象,我已弄不清楚。我只知道,直到现在我依然相信,他确实一度在海军里做过事。只是不知道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相信。现在,他给各行各业的商家跑街招揽生意,不过恐怕赚不到多少钱,也许根本赚不到钱。“要是米考伯先生的债主们不肯给他宽限时间,”米考
14、伯太太说,“那他们就得自食其果了。这件事越快了结越好。石头是榨不出血来的。眼下米考伯先生根本还不了债,更不要说要他出诉讼费了。”可怜的米考伯太太!她说她曾尽过最大的努力,我毫不怀疑,她的确如此,想过一切办法。朝街的大门正中,全让一块大铜牌给挡住了,牌上刻有“米考伯太太青年女子寄宿学舍”的字样,可是我从来没有发现有什么青年女子在这一带上学,没有见到有什么青年女子来过这儿,或者打算来这儿,也没见过米考伯太太为接待什么青年女子作过任何准备。我所看到和听到的上门来的人,只有债主。这班人没日没夜地找。上门来,其中有的人凶得不得了。有个满脸污垢的男人,我想他是个鞋匠,经常在早上7点就挤进过道,朝楼上的米考
15、伯先生大喊大叫:“喂,你给我下来!你还没出门,这你知道。快还我们钱,听到没有?你别想躲着,这你知道,那太不要脸了。要是我是你,我绝不会这样不要脸面。快还我们钱,听到没有?你反正得还我们钱,你听到了没有?喂,你给我下来!”他这样骂了一通后,仍旧得不到回答,火气就更大了,于是就骂出“骗子”“强盗”这些字眼来。连这些字眼也不起作用时,有时他就跑到街对面,对着三楼的窗子大声叫骂,他知道米考伯先生住在哪一层。遇到这种时候,米考伯先生真是又伤心,又羞愧,甚至悲惨得不能自制,用一把剃刀作出抹脖子的动作来(这是有一次他太太大声尖叫起来我才知道的)。可是在这过后还不到半个小时,他就特别用心地擦亮自己的皮鞋,然后
16、哼着一支曲子,摆出比平时更加高贵的架势,走出门去了。米考伯太太也同样能屈能伸。我曾看到,她在3点钟时为缴税的事急得死去活来,可是到了4点钟,她就吃起炸羊排,喝起热麦酒来了(这是典当掉两把银茶匙后买来的)。有一次,她家刚被法院强制执行,没收了财产,我碰巧提前在6点钟回家,只见她躺在壁炉前(当然还带着一对双胞胎),头发散乱,披在脸上,可是就在这天晚上,她一面在厨房的炉子旁炸牛排,一面告诉我她爸妈以及经常来往的朋友们的事。我从未见过她的兴致有比那天晚上更好的了。(节选自英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开头写“我”小小年纪遭人遗弃,成了谋得斯通-格林比货行
17、里的一名童工,这使“我”的身心备受伤害。B. 米考伯先生把街名、拐角地方的房子形状等告诉我,让我下次找到回货行的路,写出他的虚伪、狡诈。C. 米考伯夫妇虽然孩子众多,家庭贫穷,债台高筑,但仍然雇佣“孤儿”仆人,刻画出他们有一颗慈善之心D. “米考伯太太青年女子寄宿学舍”,充分体现米考伯太太为减轻家庭债务所做出的努力,颇有成效。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通过肖像、语言、动作描写刻画出鲜明的人物形象,比如“面目消瘦、憔悴”的肖像描写刻画出米考伯太太的贫穷。B. 米考伯太太反复说起“跟我爸爸妈妈住在一起”的日子,通过对比突出了她对婚后生活的极度不满和后悔。C.
18、 “石头是榨不出血来的”,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债主们逼债的急迫和米考伯无力偿还债务的窘境。D. 小说的语言质朴、口语化,富有生活气息,比如叙写债主上门大声叫骂的情景,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8. “米考伯”一词被收入英语词典,请解释该词条的含义,并结合小说具体事例阐述。9. 小说以童工“我”视角叙述故事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分析。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擾棘矜,非栝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
19、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乡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秦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向风。若是者,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灭,令不行于天下。诸侯力政,强侵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弊。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守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
20、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也,借使秦王计上世之事,并殷周之迹,以制御其政,后虽有骄淫之主,犹未有倾危之患也。故三王之建天下,名号显美,功业长久。(节选自贾谊过秦论上、中)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B. 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
21、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C. 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D. 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天下始/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山东,指崤山以东,代指东方诸国,与现在的“山东”古今异义。B. 七庙,古代天子的宗庙,后以七庙为王朝的代称。宗庙毁灭,意味着国家灭亡。C. 南面,即面朝南,古代以坐北面南为尊位,与现在的“南面”意思不同。D. 三王,指周文王、周武王、周公旦,常和五帝并称
22、“五帝三王”,借指古代圣贤君主。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秦始皇前期奋发有为,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建立不世功勋;但后来施政错误,身死人手,被天下人耻笑。B. 秦以武力横扫六国,统一天下,这必然会引起天下之士的强烈反抗,这也为后来秦的迅速瓦解埋下了隐忧。C. 选文善用对比,以对比凸显差异;又善用设问,既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又能顺势把议论引向深处。D. 贾谊的史论雄骏宏肆,气势充沛,然而过于追求辞采华丽、铺陈渲染,反而削弱了观点的表达,可谓美中不足。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23、2)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14. 韩非子说:“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贾谊也善于从“攻”“守”形势变化来分析问题,请据此简要说明秦灭亡的原因。(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正月晦日西归舟中作宋艾可叔宦情一片莫云浮,归兴双溪春水流。惜别长官携酒盏,送行诗友候津头。人方挟弹窥黄雀,我不知机愧白鸥。数夕打篷风更雨,并无明月载空舟。【注】艾可叔,南宋诗人,官至御史中丞,入元不仕。白鸥。列子载,海边之人常与白鸥嬉戏,群鸥不避之,后人欲捕白鸥,白鸥察其机心,飞而不下。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 诗歌标题交代了作诗
24、的时间和背景,诗人在正月的第一天就辞官西归,在舟中有感而发。B. 首联以“莫云”喻“宦情”,以“春水”喻“归兴”,颈联则以“黄雀”“白鸥”自喻。C. 颔联“携”“候”,主要是为了表现“长官”“诗友”对自己依依惜别之情。D. 尾联用无明月与有风雨形成鲜明的对比,营造出凄冷阴湿的意境,寓情于景,情景交融。16. 全诗抒发了复杂的感情,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孔子认为质朴与文饰应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否则“_,_”(论语)。(2)屈原在诗歌中经常用香花芳草作比喻,究其原因,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作出了自己的解释“_,_”。(3)“杜
25、鹃”又称“子规”,是古代诗词常用意象。因常夜鸣,声音凄切,故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如唐诗中“_,_”。三、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2022年是世界体育运动的亚洲高光年,年初北京冬奥会 ,意犹未尽;年底世界杯足球赛又在卡塔尔吹响号角。尽管当前新冠疫情仍然笼罩全球,乌克兰危机波谲云诡,但亿万球迷们早已 ,进入狂欢倒计时。各国人民也期待通过重温团结拼搏、永不言败的足球精神,来驱散当前全球面临的种种阴霾,迎来破冰的曙光。虽然我国并未参与此次世界杯的角逐,但是卡塔尔世界杯处处都有中国元素。卢塞尔体育场,世界杯专用客车,32强的旗帜,大
26、力神杯的摆件和抱枕,小到球迷服饰、喇叭、哨子、贴纸据英国咨询公司环球数据显示,万达集团作为卡塔尔世界杯最大的赞助商,我国赞助商已为卡塔尔世界杯赞助了13.95亿美元,荣升为国际足联七大官方合作伙伴之一,也是最高级别的赞助商。 卡塔尔世界杯吉祥物“拉伊卜”的设计灵感源自阿拉伯传统服饰头巾,中国球迷给它取了极为形象的中国绰号会飞的饺子皮,这是中国元素的“土味”表达。不论是阿拉伯头巾还是中国饺子皮,只要 团结、合作、包容的精神,都能“包裹”人类最古老深邃的智慧,“融入”世间最抚慰人心的内涵, 人类在重重挑战中奋勇前行的信心和力量。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万众瞩目
27、指日可待 坚持 给予B. 万人空巷 指日可待 坚持 赋予C. 万众瞩目 翘首以盼 秉持 给予D. 万人空巷 翘首以盼 秉持 赋予19. 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20. 文中“会飞的饺子皮”富有中国的“土味”,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一段时间内持续保持坐姿安静地听他人讲话,想做到这件事需要两个条件: 。如果不能专注,人很难保持安静;如果不能抑制冲动,人很难保持不动。难以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这正是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ADHD,俗称多动症)的特征。有研究表明,位于脑干的
28、“蓝斑核”正与这两者的功能相关。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改变小鼠的基因,使其蓝斑核区域分化出在光照下产生反应的细胞。这样一来,就可以从外侧对小鼠头部照射不同的光,从而 。研究发现,在让小鼠做需要集中注意力来获取食物的任务时, 可获取食物;与此相反,蓝斑核活性被抑制的小鼠则难以获得食物。这是因为,蓝斑核活性较弱的小鼠不能安静地等待指示食物位置的信息,容易做出错误的选择。这项实验在一定程度上证明,对于需要注意力的行为来说,蓝斑核扮演了“司令部”的角色。21. 下列句子中的引号和文中加点词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这种态度,就是有的放矢的态度。“的”就是中国革命,“矢”就是马克思列宁主
29、义。B. “但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C. 没有想到,百团大战中这个小小的“插曲”,四十年后,竟成了中日人民友好的佳话。D. 焦裕禄当年亲手栽下的树苗已长成合抱大树,人们亲切地把它称作“焦桐”。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四、写作(60分)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当代作家毕飞宇说:终有一天,我要把手机扔掉。人不需要那么多的对话和信息,大部分手机资讯是垃圾,我们不能失去思考的深度,要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说:在成长的关键期,一定要控制欲望,千万不要把宝贵
30、的时间浪费在不必要的人和事上,要为未来的成功奠定基础。作为高中生,你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期,“时间管理”对你今后的人生之路具有重要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浙江省台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期末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道家思想的核心是无为,主张顺自然、因物性;而儒家思想的核心是有为,强调制名(礼)教、规范人性。这两种类型思想的不同和对立是显而易见的,而两者在历史上相互补充、相互吸收,共
31、同构成中国文化的基本格局、中华民族的主要精神,同样也是显而易见的。诚如班固所说,“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相反而皆相成也”。人们经常把道家的无为理解为一种消极逃避,什么都不去做。其实,这很不全面,也不准确。应当指出,在道家内部存在着消极无为和积极无为两种不同的学说,他们对于无为思想精神的理解是很不相同的。道家的庄子学派总的说来比较偏向于消极的无为,他们追求一种“堕肢体,黜聪明”的“坐忘”(庄子大宗师)和“形如槁木”“心如死灰”的“吾丧我”(庄子齐物论)的自我陶醉的精神境界。而道家的老子学派所说的无为就不完全是消极的了。老子所谓的无为,主要是“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老子六十四章)。
32、他强调的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老子五十章)和“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老子二十二章),即不自作聪明、不自以为是、不自居功劳、不自我夸耀。所以,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也不为,而是主张为而不恃,是要以退为进、以曲求全、以柔胜刚。荀子在批评庄、老二家学说时,一则说“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荀子解蔽),一则说“老子有见于诎(曲),无见于信(伸)”(荀子天论),对于两者思想精神的不同之处,抓得相当准确,点得十分明白。韩非在吸收老子无为思想时,强调的只是君道的无为,而臣道是应当有为的。韩非认为,君主的任务主要是把握原则、任用百官,如果事必躬亲,不仅忙不过来,也做不好,而更严重的是
33、,它将极大地妨碍和打击臣下百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君道的无为可以更好地发挥臣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汉初黄老之学所强调的无为而治,又进一步表彰臣道的无为。汉初的主要政治经济政策是与民休养生息,强调尽可能少地去扰民,充分调动和发挥百姓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利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经济的复苏,汉初黄老之学同时表彰臣道无为,正是出于这样的背景。今存淮南子一书中,保存了不少汉初黄老的学说,其中论及无为思想处,有许多积极的方面。如其说:“无为者,非谓其凝滞而不动也,以其言莫从己出也。”(主术训)总而言之,“所谓无为者,不先物为也;所谓无不为者,因物之所为也。所谓无治者,不易自然也;所谓无不治者,因物之相然
34、也”(原道训)。这里所讲的无为,都具有相当积极的含义,是很值得我们注意的。由此可见,道家的无为思想并不是与有为截然不相容的,而从其积极精神方面讲,道家的无为是为了达到更好的有为,乃至于无不为。同样,儒家的有为思想也不是截然排斥无为的。儒家主要经典论语,也记载有孔子称颂天道自然无为的言论,如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阳货)又说:“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已正南面而已矣!”(卫灵公)儒家对于自然界的法则也是极为尊重的,强调人类在生产活动中定要按自然界的法则去行动。如荀子说:“养长时则六畜育,杀生时则草木殖。”“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
35、。鼋鼍、鱼鳖、鳅鳝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污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荀子王制)这些防止人类有为活动的随意干预,积极尊重自然法则的无为思想,是儒、道两家一致认同的。(摘编自楼宇烈中国文化中的儒释道,有删改)材料二:孔子世界观中的怀疑论因素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知其不可而为之”等等),一方面终于发展为荀子、易传的乐观进取的无神论(“制天命而用之”),另一方面则演化为庄周的泛神论。孔子对氏族成员个体人格的尊重(“三军
36、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一方面发展为孟子的伟大人格理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另一方面也演化为庄子的遗世绝俗的独立人格理想(“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表面看来,儒、道是离异而对立的,一个入世,一个出世;一个乐观进取,一个消极退避;但实际上它们刚好相互补充而协调。不但“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经常是后世士大夫的互补人生路途,而且悲歌慷慨与愤世嫉俗,“身在江湖”而“心存魏阙”,也成为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常规心理及其艺术意念。但是,儒、道又毕竟是离异的。如果说荀子强调的是“性无伪则不能自美”;那么庄子强调的却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前者强调艺术的人工制作和外在功利
37、,后者突出的是自然,即美和艺术的独立。如果前者由于以其狭隘实用的功利框架,经常造成对艺术和审美的束缚、损害和破坏;那么,后者则恰恰给予这种框架和束缚以强有力的冲击、解脱和否定。浪漫不羁的形象想象,热烈奔放的情感抒发,独特个性的追求表达,它们从内容到形式不断给中国艺术发展提供新鲜的动力。所以说,老庄道家是孔学儒家的对立的补充者。(摘编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有删改)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道家与儒家两种类型思想既对立又相互补充、吸收,共同构成中国文化的基本格局、中华民族的主要精神。B. 道家的庄子学派追求自我陶醉的精神境界,偏向于消极的无为;老子学派则主张为而不
38、恃,完全是积极的无为。C. 韩非和黄老之学都吸收了老子的无为思想,但与有为并不是截然不相容的,而是为了达到更好的有为。D. 儒家的有为思想不是截然排斥无为的,强调积极尊重自然法则,防止随意干预,也是一种无为思想。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庄子的“坐忘”“不自矜”,本质上都是超然物外、物我两忘的境界,这是作者批判的消极无为思想。B. 在各个历史时期,臣道的无为可以更好地发挥百姓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经济复苏。C. 孔子的言论“恭已正南面而已矣!”与荀子的“养长时则六畜育,杀生时则草木殖”,都属于无为思想。D. 儒、道从表面看是离异而对立的,实际上互相
39、补充而协调,因此艺术的外在功利与自然审美应互为补充。3. 下列选项,最适合论证材料二“儒、道互相补充而协调”观点的一项是( )A. 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论语)B.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礼记)C. 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兼爱)D.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4. 结合材料一,说说作者如何论述“道家的无为思想并非与有为截然不相容的”。5. 现代社会倡导“无言之教,顺性而育”的教育思想,请根据材料谈谈你的理解。【答案】1. B 2. C 3. A 4. 首先,作者认为道家思想的核心是无为,而儒家思想的核心是有为,这两者相互补充、互相吸收。然后,指出老子
40、学派主张“为而不恃”,属于积极无为。接着,以韩非为例,强调君道的无为,为了臣道的有为。再次,以黄老之学为例,强调无为而治,既表彰臣道的无为,也突出百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 “无言之教,顺性而育”,指的是教育者少说多做,行胜于言,要从受教育者的天性出发,尊重个性,符合成长规律。“无言之教”并不是不教,而是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与道家的积极无为思想一致。“顺性而育”强调要尊重个性发展,这与儒家的尊重自然法则、反对随意干预的思想一致。【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B.“完全是积极的无为”错,材料一原文“而道家的老子学派所说的无为就不完全是消极的了”,意味着
41、老子学派所说的无为仍然有消极因素。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庄子的“坐忘”“不自矜”错误,“不自矜”是老子思想,并非庄子。B.“在各个历史时期”错误,原文是“汉初的主要政治经济政策是与民休养生息以利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经济的复苏”,可见是针对汉初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D.“因此艺术的外在功利与自然审美应互为补充”理解错误,文章引用荀子和庄子的话是印证“儒、道毕竟是离异的”观点。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二的核心观点:表面看来,儒、道是离异而对立的,但实际上它们刚好相互补充而协调。A.“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正
42、好体现“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的互补。B.讲的是大学的宗旨,属于儒家思想。C.是墨家兼爱思想。D.是道家追求绝对自由、物我相忘的境界。故选A。【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首先,结合“道家思想的核心是无为,主张顺自然、因物性;而儒家思想的核心是有为,强调制名(礼)教、规范人性。这两种类型思想的不同和对立是显而易见的,而两者在历史上相互补充、相互吸收,共同构成中国文化的基本格局、中华民族的主要精神”可知,作者认为道家思想的核心是无为,而儒家思想的核心是有为,这两者相互补充、互相吸收。然后,结合“老子所谓的无为,主要是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也不为,而是主
43、张为而不恃,是要以退为进、以曲求全、以柔胜刚”可知,指出老子学派主张“为而不恃”,属于积极无为。接着,结合“韩非在吸收老子无为思想时,强调的只是君道的无为,而臣道是应当有为的”可知,以韩非为例,强调君道的无为,为了臣道的有为。再次,结合“汉初黄老之学所强调的无为而治,又进一步表彰臣道的无为。汉初的主要政治经济政策是与民休养生息,强调尽可能少地去扰民,充分调动和发挥百姓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利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经济的复苏”可知,以黄老之学为例,强调无为而治,既表彰臣道的无为,也突出百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无言之教”语出自老子道德经
44、“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意思按规行事、按规律施教。“无言之教”,就是一种教育规律,并非不说话的教育。指的是教师从教应该少说多做,身教重于言教。行胜于言。“无言之教”,不仅是一种教育方法,而且是一种高超的教育艺术。简单地说,“无言之教”就是榜样教育。“顺性而育”意思是教育应该“道法自然”,回归人的自然生命,并在这样的回归中适时开启人的精神生命、引导人的社会生命。这里的意思是我们的教育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实施“因材施教”。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不同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自身素质,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可见,“无言之教”,并不是不教,而是指少说多做,身教重
45、于言教,行胜于言。结合材料“道家的无为思想并不是与有为截然不相容的,而从其积极精神方面讲,道家的无为是为了达到更好的有为,乃至于无不为”分析这与道家的积极无为思想一致。“顺性而育”就是强调要尊重个性发展,因材施教。结合材料“儒家对于自然界的法则也是极为尊重的,强调人类在生产活动中定要按自然界的法则去行动”“这些防止人类有为活动的随意干预,积极尊重自然法则的无为思想,是儒、道两家一致认同的”分析,这与儒家的尊重自然法则、反对随意干预的思想一致。(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如今,我对世事已有足够了解,因而几乎对任何事物都不再引以为怪了。不过像我这样小小年纪
46、就如此轻易地遭人遗弃,即使是现在,也不免使我感到有点儿吃惊。好端端一个极有才华、观察力强、聪明热情、敏感机灵的孩子,突然身心两伤,可居然没有人出来为他说一句话,我觉得这实在是咄咄怪事。没有一个人出来为我说一句话,于是在我十岁那年,我就成了谋得斯通-格林比货行里的一名小童工了。到了晚上约定的时间,米考伯先生又来了。我洗了手和脸,以便向他的文雅表示更多的敬意。接着我们便朝我们的家走去,我想,我现在得这样来称呼了。一路上,米考伯先生把街名、拐角地方的房子形状等,直往我脑子里装,要我记住,为的是第二天早上我可以轻易地找到回货行的路。到达温泽里他的住宅后(我发现,这住宅像他一样破破烂烂,但也跟他一样一切
47、都尽可能装出体面的样子),他把我介绍给他的太太。米考伯太太是个面目消瘦、憔悴的女人,一点儿也不年轻了。她正坐在小客厅里(楼上的房间里全都空空的,一件家具也没有,成天拉上窗帘,挡住邻居的耳目),怀里抱着一个婴儿在喂奶。婴儿是双胞胎里的一个。我可以在这儿提一下,在我跟米考伯家的整个交往中,我从来不曾见到这对双胞胎同时离开过米考伯太太。其中总有一个在吃奶。他们家另外还有两个孩子:大约四岁的米考伯少爷和大约三岁的米考伯小姐。在这一家人中,还有一个黑皮肤的年轻女人,这个有哼鼻子习惯的女人是这家的仆人。不到半个小时,她就告诉我说,她是“一个孤儿”,来自附近的圣路加济贫院。我的房间就在屋顶的后部,是个闷气的小阁楼,墙上全用模板刷了一种花形,就我那年轻人的想象力来看,那就像是一个蓝色的松饼。房间里家具很少。“我结婚以前,”米考伯太太带着双胞胎和其他人,领我上楼看房间,坐下来喘口气说,“跟我爸爸妈妈住在一起,当时我从来没有想到,有一天我不得不招个房客来住。不过,既然米考伯先生有困难,所有个人情感上的好恶,也就只好让步了。”我回答说:“你说得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