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市平谷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期末语文试题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7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民间文学作品大部分产生于农耕文明时期,由于它与今天的生活存在很大的距离,随着传承环境的改变和传承人的不断减少,难以传承下去。因此,在二十一世纪初设定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时,民间文学被列为第一类。也就是说,很多民间文学作品已经或即将成为遗产,需要进行保护。由于民间文学作品是民众自发的、自娱自乐的精神生活的结晶,基本不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因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民间文学类非遗的保护是难度最大的。随着社会的急剧转型和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民间文学作品的“消亡”速度超出人们的想象。2002
2、年我们到宁波高桥镇梁山伯庙调查“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时,许多人已经不能完整地讲述“梁祝传说”,而且讲述的传说情节大多来自越剧和电影;去年到上海青浦区进行“淀山湖民间传说”调查,发现能够较为完整讲述一个或几个淀山湖传说的人已经非常少见了,而且能够讲述的年龄均在60岁以上。因此,抢救性的搜集整理仍然是民间文学类非遗保护的当务之急。之前对民间文学类非遗作品的搜集整理虽然已经花了大力气,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一是主要关注一些著名的作品,而对普通的作品较为忽视,搜集整理不够全面,没有进行文字化保护,因此遗漏较多;二是只关注把口述作品文字化,而忽略了其他方面,如讲述时的录音、录像因条件所限很少进行,讲述人、演
3、唱者的情况也很少介绍,因此,在当下应该抓紧弥补作品立体记录的缺陷,电子化地记录民间文学作品讲、唱的全貌,使它得到长久的保存。民间文学作品的载体是口头语言,它们是在一定的场合中讲、唱的。传统的“传承场”往往与民众的生产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是自发形成的。经过了几千年的传承,各地都形成了基本固定的“传承场”,如庙会广场、歌场、婚丧现场、劳作时的田间地头、休闲时的桥头等。这些“传承场”不仅是民间文学作品讲、唱的场所,也是故事家、歌手锻炼演述能力的地方,新的传承人也在不断听唱的过程中逐渐养成。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这些传统的“传承场”逐渐萎缩乃至消失。任何活态的民间文学作品传承都离不开“传承场”
4、,传承人的养育也离不开“传承场”。从现实情况看,传统“传承场”的萎缩是不能逆转的事实,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如果要让民间文学类非遗作品能够活态传承,重塑“传承场”是关键的一环。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以来,各级政府部门都高度重视对非遗的活态传承,主要是采用培训的方式:一是进中小学课堂,希望通过学校教育来培养传承人;二是文化主管部门如群众艺术馆、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举办培训班;三是非遗传承人招收徒弟。这些培养措施对于普及、宣传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事实证明这种脱离“传承场”的培养模式,从传承人培养的角度而言效果都不太理想。因为这种方式是“鱼缸里养鱼”,违背了
5、民间文学传承人自然天成的养成规律。那么,该怎样重塑有效的“传承场”呢?我们是否可以在“传承场”的“再生”方面做些努力呢?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大背景下,一些庙会、传统仪式、歌会陆续得以恢复,在一定程度上为民间文学作品提供了演述的场所,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如浙江省嘉善县刘王庙庙会,每年自发参与的赞神歌歌班达十几班,分别在庙宇的东西厢房、庙外水面的船上或是庙外租借的农家演唱。由此可见,有些带有信仰色彩的民间文学“传承场”可以自发恢复。有些“传承场”不可能再恢复,但可以采用“移植”的方法,逐渐形成一个新的民间文学“传承场”。如同是嘉善县的夏墓荡赛歌情境,时至今日,已不可能再恢复,但这种赛歌、对歌的形式
6、可以引入民众生活以及新的民俗活动中。目前,各地都十分重视恢复传统的民俗节日、庙会等,但总体内容不够丰富,充分运用当地的民间文学资源,哪怕是采用“借用”“组合”的形式,都可以充实活动的内涵,同时也可以促进民间文学类非遗的活态传承。近些年来,各地都在尝试运用民间文学类非遗作品的形式或某些元素为今天的社会服务,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依靠活化利用,取得了一些经验,也有不少成功的案例。其一,用讲故事的形式进行亲子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如2012年由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和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共同策划创办的“上海故事汇”,截至目前,已坚持了十年,每个场次听众有增无减。可见,在社区文体中心、乡村文化礼堂中引入民间
7、文学演述内容,应该说是具有广阔前景的。其二,与旅游结合。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民间文学类非遗作品应该是一种非常好的旅游资源,因为民间文学作品往往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不仅能为旅游增加文化内涵,而且有些风物传说能赋予实物以意义,增添旅游的趣味性。一些旅游景点为了吸引游客,往往组织各种各样的民俗“表演”,包括民间文学作品的演述。如在绍兴、周庄的游船上船工会唱当地的民歌,收取一些费用。其三,创新产品开发。创新是当今社会的一大主题,利用民间文学类非遗作为创新的资源或源泉应是途径之一。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葫芦娃宝莲灯等作品,就是当时上海美术制片厂的一批导演运用民间文学资源创作的。如今风靡全世界的花木兰功夫熊
8、猫也是根据中国民间故事而创作的。将民间文学类非遗作品的元素与现代生活结合、运用高科技的手段进行重新开发,无疑具有广阔的前景。(选自郑土有的相关文章,有删改)1. 依据材料,下列对“民间文学作品”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多出现于农耕文明时期B. 能带来很高的经济效益C. 消亡速度出乎人们意料D. 以口头语形式进行讲唱2. 依据材料,下列对传统“传承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由民间自发形成B. 场地基本上固定C. 培养新人的场所D. 已完全消失殆尽3. 已有百年历史的京韵大鼓形成于京津两地,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需要培养传承人。依据材料内容,下列做法最佳的一项
9、是( )A. 兴建专门学校,群体培养B. 办多种培训班,定期培养C. 指定各传承人,收徒培养D. 提供演述场所,天然养成4. 依据材料,下列对“民间文学类非遗”保护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虽难度大,但刻不容缓B. 需要政府部门大力支持C. 大胆创新才是唯一途径D. 借助高科技手段再开发5. 根据文意,简要概括民间文学的遗产化保护需要从哪些方面进行。二、本大题共7小题,共29分。(一)(共23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传是楼记汪琬昆山徐健蓭先生,筑楼于所居之后,凡七楹。间命工斫木为橱,贮书若干万卷,区为经史子集四种。经则传注义疏之书附焉,史则日录、家乘、山经、野史之书附焉,子则
10、附以卜筮、医药之书,集则附以乐府、诗余之书。凡为橱者七十有二,部居类汇,各以其次,素标缃帙,启钥灿然。于是先生召诸子登斯楼而诏之曰:“吾何以传女曹哉?吾徐先世,故以清白起家,吾耳目濡染旧矣。盖尝慨夫为人之父祖者,每欲传其土田货财,而子孙未必能世富也;欲传其金玉珍玩、鼎彝尊斝之物,而又未必能世宝也;欲传其园池台榭、舞歌舆马之具,而又未必能世享其娱乐也。吾方以此为鉴。然则吾何以传女曹哉?”因指书而欣然笑曰:“所传者惟是矣!”遂名其楼为“传是”,而问记于琬。琬衰病不及为,则先生屡书督之,最后复于先生曰:“甚矣,书之多厄也!由汉氏以来,人主往往重官赏以购之,其下名公贵卿,又往往厚金帛以易之,或亲操翰墨
11、,及分命笔吏以缮录之。然且裒聚未几,而辄至于散佚,以是知藏书之难也。琬顾谓藏之之难不若守之之难,守之之难不若读之之难,尤不若躬体而心得之之难。是故藏而勿守,犹勿藏也;守而弗读,犹勿守也。夫既已读之矣,而或口与躬违,心与迹忤,采其华而忘其实,是则呻佔记诵之学所为哗众而窃名者也,与弗读奚以异哉!古之善读书者,始乎博,终乎约,博之而非夸多斗靡也,约之而非保残安陋也。善读书者,根柢于性命而究极于事功。沿流以溯源,无不探也;明体以适用,无不达也。尊所闻,行所知,非善读书者而能如是乎?今健蓭先生既出其所得于书者,上为天子之所器重,次为中朝士大夫之所矜式,藉是以润色大业,对扬休命,有余矣,而又推之以训敕其子
12、姓,俾后先跻巍科、取腆仕,翕然有名于当世,琬然后喟焉太息,以为读书之益弘矣哉!循是道也,虽传诸子孙世世,何不可之有?”(选自尧峰文钞,有删改)注释:斝,古代盛酒的器具。呻佔,诵读。6.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凡七楹 凡:共B. 琬顾谓藏之之难不若守之之难 顾:回头看C. 根柢于性命而究极于事功 究:最终D. 藉是以润色大业 藉:同“借”,借助7.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野史之书附焉 琬然后喟焉太息B. 各以其次 而又推之以训敕其子姓C. 舞歌舆马之具 何不可之有D. 守而弗读 而或口与躬违8.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理解,
13、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素标缃帙,启钥灿然(都是)白色的标签,浅黄的封套,打开橱门,灿然在目B. 而又未必能世宝也而子孙又不一定能够当做传世之宝C. 与弗读奚以异哉同不读书又有什么不同呢D. 以为读书之益弘矣哉以为读书的好处实在太大了9.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第一段介绍了藏书楼的建造规模大,藏书丰富,布置井然有序。B. 第二段点明建楼目的及得名缘由,表明官府对民间藏书的重视。C. 第三段重在议论,逐层展开观点,点明藏、守、读之间的关系。D. 本文骈散夹杂,语言婉转含蓄,几组长排比,增强了行文气势。10. 将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吾何以传
14、女曹哉?吾徐先世,故以清白起家,吾耳目濡染旧矣。(2)因指书而欣然笑曰:“所传者惟是矣!”11. 如何成为一个“善读书者”,作者提出了具体做法。请你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并解说。(二)(共6分)12. 阅读论语三则,回答问题。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述而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阳货(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闻义不能徙(2)解释画线句子的意思。
15、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3)结合这三则论语,简要概括孔子认为可以通过什么途径达到“仁”的境界。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7分。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浣溪沙姜夔丙辰岁不尽五日,吴松作。雁怯重云不肯啼,画船愁过石塘西。打头风浪恶禁持。春浦渐生迎棹绿,小梅应长亚门枝。一年灯火要人归。注释:此词作于除夕前五日。吴松:今上海一带,距词人家杭州已近。亚:接近。13.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首句写大雁穿越浓云南飞,因紧张胆怯,而不敢啼叫。B. “画船”句写词人乘雕画美丽图案船,经过石塘西。C. “打头”句写风高浪急时,词人逆水行舟,性命堪忧。D. “春浦”句写河岸上已渐生一层嫩
16、绿,眼前春意盎然。14. 词的下阕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15. 有人说“情随景变”是本词的特色,请结合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理解。16. 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1)论语十二章中,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价值追求的句子是:“_,_ 。”(2)大学之道中,儒家以“修”“齐”“治”“平”层层推进,由己及人,达到天下太平的三句话是:“身修而后家齐,_,_。 ”(3)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与“此时无声胜有声”相似意境的两句是“_,_”。(4)锦瑟中,回环曲折地表达诗人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诗句是“_,_”。(5)将进酒中,“_,_”两句劝说人在得意时要及
17、时享乐,不能辜负大好时光。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安静地读一部书印于纸页的是书,刻在洞窟摩崖上的也是书。刻书这位,叫贾儒珍,晚清人,因崇圣尊经,倡办义学,受享乡贤之誉,最为后世记得。半山上的这片窟穴,是贾氏的私立学堂。这里幽窟森冷,本是乡人避战乱的地方,意味很似陶靖节的那处桃花源。兵火消去,市廛的喧噪也有意避开,跑到少人迹而多旷寂的山林中,去寻那书香的深味,是办学之士心冀的。举目周遭,还有比这四层七间的石室更理想的所在吗?山风泠泠,林木棽棽,流水淙淙,一切如古画,若再添了朗朗诵读声,乡间自会因它更美。这是一个普通乡绅向往的境界。贾儒珍做过一篇记,把开山设塾的
18、来由讲清楚了。这篇记刻在洞壁上,楷体,很工整。“悬崖之半有石室数间,古人题曰回岸洞天,纪胜也。故凡登临者,咸流连不欲去。余家距此不远,暇时辄游览,洞腰有坪旷如。意欲再凿石室数间,集子弟读书其中。多年不获遂此愿。壬子秋,召工从事,横顺共凿十余丈,坐北向南。工既竣,颜名曰寻乐书岩。窃谓读书固自有真乐,而尤得此地以藏焉,修焉,游焉,息焉,其乐不更可知乎?”文中还有“山林丘壑之美,洵足供人栖迟”之句,足见他是一个风神萧散的人,邀延诸友,登山临洞,游乐休憩给了他宽适的心境。这座书岩,遂得了“寻乐”的名字。但我于此,却更寻得诸多乐处。古洞辟成了学堂,开课的光景,我闭目犹能见其仿佛。塾师教了些什么,应该和天
19、下幼学无大异。刚念书的孩子,三字经百家姓类课本,怕是绕不过去的。“读了幼学行天下,读了增广会说话”,幼学琼林增广贤文两本旧书,我早年就买到手里,曾在心里不停声地读过,对上面的话,自有一种理解,跟贾儒珍教出的数百学童比,所得差不多是一样的,虽则中间隔着不短的年光。窟中题壁碑刻,皆蜀中书法家留下的。字句悉有可观。当作别样的书来读,意蕴颇深,影响着后人。如“不求常意足,能省即心清”“不求富贵利达,只爱山水烟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半点尘”“乐道安贫义理无穷惟听天命,名场利薮得失有数化如浮云”代代年年,吸引着共同的目光。石上字迹,不乏儒家意味,更含道家机趣。接物处世的道理,让蒙馆之内的孩子领受,如同
20、把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和弟子规一声声诵在口上,得化育之效。以此立身,胸襟自会洞达。石室不阔朗,甚至有点低矮。题刻都不高,不像看泰山上“五岳独尊”那样的摩崖,必得仰着脑袋。在这里,一切皆可平视,挨得又近,消去了距离感,觉得亲切。有一联对得妙,其句是:“一帘花雨诗中画,半榻茶烟醉后禅。”十几字便造出上好境界,文句好,字又美,就值得多看,竟至不忍遽去。不光我,活在我之前那个时代的人,大概一样。有些书刻,极富擘窠骨力。“回岸洞天”四字便是这样,可称洞中的巍然巨制。从款识看,是一个叫李西来的人所题,字的刻痕粗而深,每一笔都带着力量。我的手贴上去,石壁的表面不那么寒凉、坚硬,隐隐变得温热,变得滑软,一种细微
21、的声响刺触着我的神经,我听见墨汁在汩汩奔淌,很远又很近。黑色的液体流动着,坚石宛似发出迸裂的暗响,痛苦的,又是欢愉的;痛苦是因为打破了亘久的沉寂,欢愉是因为孕育了鲜活的生命。洞壁开了几扇窗,望出去,乡间春景的好,用诗化的语言似也说不尽。眼前的细雨飘得正柔,温情而体贴;近处数块田圃,油菜花飞出一片艳黄;春燕翔舞的三月天,繁密的枝上有如雪的梨花可赏;眼光放远些,一抹青山的影子在垂云的天边挂着,秀如弯眉。此时的我,记起刚在窟中读到的那篇凿洞志,撰文者贾聚五,是个文墨之士,他大概也曾像我这样倚窗眺览,生出自家的风景观:“从来山水之胜,惟在人能领略也。而志不在山水者,焉能享天然之乐趣?”眼前之景,也确似
22、他接下来的一番勾绘:斯地由云嶂山下横拖一岸。上有古庵,名曰“回龙”。后有峻壁,高耸入云。下有良田,汪洋泓注其间。烟鬟螺髻,两岸交辉。绿竹野花,四时俱备。朝暮雨旸之间,云烟出没之变,千状万态,不可名模,恍如天开图画,足以供人饱玩。我再怎样用力,怕也写不到他的地步。这个贾聚五,是贾儒珍的父亲。泉石烟霞固可带来游冶之欢,诗文的欣赏更有至乐。此理,中西皆然。从前我读论语粗通其义,记下的很有几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便是其一,用来表示对于书籍的态度,应该是合适的。英国哲学家培根的话,我也未敢忘却,他以为读书之用有三:排在第一的便是“怡神旷心”,这与孔圣人的见识几无分别。就眼前的书岩而论
23、,还可引出金圣叹的那番言语:“看人作擘窠大书,不亦快哉!”“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慧者所乐当然在书。字的世界里,人人都是学生。贾儒珍将书中寻乐视为人生快意之事,没有失掉分寸。漫天花雨中,临山而遇石上之书,为求愉心畅神,我只顾对其凝眸。我读得细,心里很静。就一时的感觉说,颇近佛家所慕的适悦之境。窟中多造像,体小而秀气,敷了彩。哪路神仙?说不准。有一尊,瘦长脸,很白净,胸前垂一绺黑须,肩披红布,端坐石龛中。守窟女人讲,是贾儒珍。不知道怎么看出来的。兴许她是对的,所配对联可证:“神仙风度琼玛质,菩萨心肠松柏姿。”横批:“善气迎人。”早先,乡民管贾儒珍叫“贾善人”。(选自马力的同名散文,有删改)17.
24、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 贾儒珍崇圣尊经,辟古洞为学堂,每日亲自教授学生。B. 洞中石刻众多,文句优美,书法遒劲有力,令人留连。C. 第段的引用,与文章主要内容无大关联,可以删去。D. 本文情文并茂,语言生涩典雅,抒发的感情真挚充沛。18. 请赏析第段中画线语句。19. 第段说“我于此,却更寻得诸多乐处”,综观全文,请简要解说作者“寻得”哪些“乐处”。20. 后人为“寻乐书岩”撰写了两副联语,你认为最适合的是哪一副,说明理由。甲:读圣贤书行仁义事,尽人物性立天地心。乙:茗熟香凝无非书味,风清月皎总助文思。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9分。21. 依据下列对联,依次判断所指
25、的文学家正确的一项是( )缅想忠贞,补阙拾遗犹昨事;何来环佩,清辉香雾替诗魂。质而绮,真且醇,自可传之千古;樽中酒,篱下诗,岂甘了此一生。著作最谨严,岂徒中国小说史;遗言犹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A. 杜甫 陶渊明 鲁迅 李清照B. 屈原 李清照 郁达夫 辛弃疾C. 陆游 辛弃疾 韩愈 欧阳修D. 贾谊 文天祥 巴金 范仲淹22.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 契诃夫:俄国19世纪末期浪漫主义艺术大师,20世纪世界现代戏剧奠基人之一,与莫泊桑、雨果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B. 卡夫卡:西方现代主义文学
26、的先驱和大师之一,其作品大都以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手法表现主题,代表作品就是变形记。C. 狄更斯:19世纪美国作家,幽默和伤感是他的语言风格,特别注重描写上层人物的生活遭遇,代表作品有双城记等。D. 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后半期苏联伟大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是他的自传三部曲。23.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与令人叹为观止的情节和特效同样吸引外国观众的,还有流浪地球中体现出的中国亲情观念、英雄情怀、奉献精神、故土情结和国际合作理念。很多国外影评人都注意到这部电影的“与众不同”尤其是“不再是超级英雄拯救世界,而是人类共同改变自己的命运”。这样的理念,是对好莱坞科幻电影叙事套路的冲破
27、。将中国独特的思想和价值观念融入对人类未来的畅想与探讨,拓展了人类憧憬美好未来的视野。美国科技新闻网站“临界点”表示,中国随着进军科幻大片,期待看到将自己独特的声音和才能带入全球市场。(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句中成语“叹为观止”使用有误。B. 句中的破折号应改为句号。C. 句中的“冲破”改为“突破”,意思表达更准确。D. 句中的三个“的”均可以去掉。(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抄写在答题卡相应处。六、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微写作(10分)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24. 学校举行红楼梦片段展演活动,挑选贾探春和史湘云的扮演者。如果让你参加演出,你
28、愿意扮演哪个人物,又会如何表现?要求:依据原著,有人物和场景的描述。不少于150字。25. 某报社邀请你参加以“悦阅读”为主题的朗读会。请你从红楼梦的“试才题对额”“病补雀金裘”“焚稿断痴情”中选择一个片段作为朗读内容,概括所选内容,并阐述选择的理由。要求:符合原著,理由充分,条理清楚不少于150字。26. 请以“你温暖了我的视线”为开头,续写一段抒情文字或一首小诗。要求:感情真挚,富有文采。不少于150字。作文(50分)27. 作文。2022年11月29日,航天员邓清明和队友一起出征,执行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早在上世纪90年代,邓清明就已经是我国首批14名航天员中的一员。这批航天员中,8
29、人已“飞天”,5人光荣退役,邓清明是唯一一名没有执行过飞天任务的首批现役航天员。20年间,邓清明4次入选备份乘组,却4次与“飞天”失之交臂。但是,不管飞天梦想有多遥远,他从未放弃,始终坚持着高强度的训练,为梦想而不懈奋斗。“仰望星空是我多年不变的姿势,也是我永不放弃的追求。”邓清明说,“机会从来都是留给始终准备着的人的,绝不容忍自己在号角催征时还没有准备好。”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联系现实生活,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700字。北京市平谷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期末语文试题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7分。阅
30、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民间文学作品大部分产生于农耕文明时期,由于它与今天的生活存在很大的距离,随着传承环境的改变和传承人的不断减少,难以传承下去。因此,在二十一世纪初设定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时,民间文学被列为第一类。也就是说,很多民间文学作品已经或即将成为遗产,需要进行保护。由于民间文学作品是民众自发的、自娱自乐的精神生活的结晶,基本不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因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民间文学类非遗的保护是难度最大的。随着社会的急剧转型和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民间文学作品的“消亡”速度超出人们的想象。2002年我们到宁波高桥镇梁山伯庙调查“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时,许多人已经不能完整地讲述“梁
31、祝传说”,而且讲述的传说情节大多来自越剧和电影;去年到上海青浦区进行“淀山湖民间传说”调查,发现能够较为完整讲述一个或几个淀山湖传说的人已经非常少见了,而且能够讲述的年龄均在60岁以上。因此,抢救性的搜集整理仍然是民间文学类非遗保护的当务之急。之前对民间文学类非遗作品的搜集整理虽然已经花了大力气,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一是主要关注一些著名的作品,而对普通的作品较为忽视,搜集整理不够全面,没有进行文字化保护,因此遗漏较多;二是只关注把口述作品文字化,而忽略了其他方面,如讲述时的录音、录像因条件所限很少进行,讲述人、演唱者的情况也很少介绍,因此,在当下应该抓紧弥补作品立体记录的缺陷,电子化地记录民间文
32、学作品讲、唱的全貌,使它得到长久的保存。民间文学作品的载体是口头语言,它们是在一定的场合中讲、唱的。传统的“传承场”往往与民众的生产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是自发形成的。经过了几千年的传承,各地都形成了基本固定的“传承场”,如庙会广场、歌场、婚丧现场、劳作时的田间地头、休闲时的桥头等。这些“传承场”不仅是民间文学作品讲、唱的场所,也是故事家、歌手锻炼演述能力的地方,新的传承人也在不断听唱的过程中逐渐养成。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这些传统的“传承场”逐渐萎缩乃至消失。任何活态的民间文学作品传承都离不开“传承场”,传承人的养育也离不开“传承场”。从现实情况看,传统“传承场”的萎缩是不能逆转的事实
33、,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如果要让民间文学类非遗作品能够活态传承,重塑“传承场”是关键的一环。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以来,各级政府部门都高度重视对非遗的活态传承,主要是采用培训的方式:一是进中小学课堂,希望通过学校教育来培养传承人;二是文化主管部门如群众艺术馆、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举办培训班;三是非遗传承人招收徒弟。这些培养措施对于普及、宣传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事实证明这种脱离“传承场”的培养模式,从传承人培养的角度而言效果都不太理想。因为这种方式是“鱼缸里养鱼”,违背了民间文学传承人自然天成的养成规律。那么,该怎样重塑有效的“传承场”呢?我们是否可以在
34、“传承场”的“再生”方面做些努力呢?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大背景下,一些庙会、传统仪式、歌会陆续得以恢复,在一定程度上为民间文学作品提供了演述的场所,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如浙江省嘉善县刘王庙庙会,每年自发参与的赞神歌歌班达十几班,分别在庙宇的东西厢房、庙外水面的船上或是庙外租借的农家演唱。由此可见,有些带有信仰色彩的民间文学“传承场”可以自发恢复。有些“传承场”不可能再恢复,但可以采用“移植”的方法,逐渐形成一个新的民间文学“传承场”。如同是嘉善县的夏墓荡赛歌情境,时至今日,已不可能再恢复,但这种赛歌、对歌的形式可以引入民众生活以及新的民俗活动中。目前,各地都十分重视恢复传统的民俗节日、庙会等,
35、但总体内容不够丰富,充分运用当地的民间文学资源,哪怕是采用“借用”“组合”的形式,都可以充实活动的内涵,同时也可以促进民间文学类非遗的活态传承。近些年来,各地都在尝试运用民间文学类非遗作品的形式或某些元素为今天的社会服务,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依靠活化利用,取得了一些经验,也有不少成功的案例。其一,用讲故事的形式进行亲子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如2012年由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和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共同策划创办的“上海故事汇”,截至目前,已坚持了十年,每个场次听众有增无减。可见,在社区文体中心、乡村文化礼堂中引入民间文学演述内容,应该说是具有广阔前景的。其二,与旅游结合。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民间文学
36、类非遗作品应该是一种非常好的旅游资源,因为民间文学作品往往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不仅能为旅游增加文化内涵,而且有些风物传说能赋予实物以意义,增添旅游的趣味性。一些旅游景点为了吸引游客,往往组织各种各样的民俗“表演”,包括民间文学作品的演述。如在绍兴、周庄的游船上船工会唱当地的民歌,收取一些费用。其三,创新产品开发。创新是当今社会的一大主题,利用民间文学类非遗作为创新的资源或源泉应是途径之一。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葫芦娃宝莲灯等作品,就是当时上海美术制片厂的一批导演运用民间文学资源创作的。如今风靡全世界的花木兰功夫熊猫也是根据中国民间故事而创作的。将民间文学类非遗作品的元素与现代生活结合、运用高科技
37、的手段进行重新开发,无疑具有广阔的前景。(选自郑土有的相关文章,有删改)1. 依据材料,下列对“民间文学作品”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多出现于农耕文明时期B. 能带来很高的经济效益C. 消亡速度出乎人们意料D. 以口头语形式进行讲唱2. 依据材料,下列对传统“传承场”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由民间自发形成B. 场地基本上固定C. 培养新人的场所D. 已完全消失殆尽3. 已有百年历史京韵大鼓形成于京津两地,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需要培养传承人。依据材料内容,下列做法最佳的一项是( )A. 兴建专门学校,群体培养B. 办多种培训班,定期培养C. 指定各传承人,
38、收徒培养D. 提供演述场所,天然养成4. 依据材料,下列对“民间文学类非遗”保护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虽难度大,但刻不容缓B. 需要政府部门大力支持C. 大胆创新才是唯一途径D. 借助高科技手段再开发5. 根据文意,简要概括民间文学的遗产化保护需要从哪些方面进行。【答案】1. B 2. D 3. D 4. C 5. 全面搜集整理,减少文字化保护中的遗漏;进行信息化(电子化)立体记录;恢复自然传承场,活态传承;服务当下,活化利用(“与现代生活结合、运用高科技的手段”亦可);【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B.“能带来很高的经济效益”错。由原文“由于民间
39、文学作品是民众自发的、自娱自乐的精神生活的结晶,基本不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可知,民间文学作品基本不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也就很难带来很高的经济效益。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D.由原文“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这些传统的传承场逐渐萎缩乃至消失”可知,传统的“传承场”逐渐萎缩乃至消失,但并不能说已经完全消失殆尽。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由原文“这些培养措施对于普及、宣传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事实证明这种脱离传承场的培养模式,从传承人培养的角度而言效果都不太理想。因为这种方式是鱼缸里养鱼,违背
40、了民间文学传承人自然天成的养成规律”可知,选项ABC这三种培养方式脱离“传承场”,从传承人培养的角度而言效果都不太理想。故选D。【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唯一途径”错误。由原文“创新是当今社会的一大主题,利用民间文学类非遗作为创新的资源或源泉应是途径之一”可知,它只是途径之一,而不是唯一途径。故选C。【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由原文“一是主要关注一些著名的作品,而对普通的作品较为忽视,搜集整理不够全面,没有进行文字化保护,因此遗漏较多”可知,要全面搜集整理,减少文字化保护中的遗漏;由原文“在当下应该抓紧弥补作
41、品立体记录的缺陷,电子化地记录民间文学作品讲、唱的全貌,使它得到长久的保存”可知,要进行信息化(电子化)立体记录;由原文“任何活态的民间文学作品传承都离不开传承场,传承人的养育也离不开传承场。从现实情况看,传统传承场的萎缩是不能逆转的事实,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如果要让民间文学类非遗作品能够活态传承,重塑传承场是关键的一环”“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以来,各级政府部门都高度重视对非遗的活态传承”可知,要恢复自然传承场,活态传承;由原文“近些年来,各地都在尝试运用民间文学类非遗作品的形式或某些元素为今天的社会服务,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依靠活化利用,取得了一些经验,也有不少成功的案例”“将民间
42、文学类非遗作品的元素与现代生活结合、运用高科技的手段进行重新开发,无疑具有广阔的前景”可知,要服务当下,活化利用;或者与现代生活结合、运用高科技的手段。二、本大题共7小题,共29分。(一)(共23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传是楼记汪琬昆山徐健蓭先生,筑楼于所居之后,凡七楹。间命工斫木为橱,贮书若干万卷,区为经史子集四种。经则传注义疏之书附焉,史则日录、家乘、山经、野史之书附焉,子则附以卜筮、医药之书,集则附以乐府、诗余之书。凡为橱者七十有二,部居类汇,各以其次,素标缃帙,启钥灿然。于是先生召诸子登斯楼而诏之曰:“吾何以传女曹哉?吾徐先世,故以清白起家,吾耳目濡染旧矣。盖尝慨夫为人之父祖
43、者,每欲传其土田货财,而子孙未必能世富也;欲传其金玉珍玩、鼎彝尊斝之物,而又未必能世宝也;欲传其园池台榭、舞歌舆马之具,而又未必能世享其娱乐也。吾方以此为鉴。然则吾何以传女曹哉?”因指书而欣然笑曰:“所传者惟是矣!”遂名其楼为“传是”,而问记于琬。琬衰病不及为,则先生屡书督之,最后复于先生曰:“甚矣,书之多厄也!由汉氏以来,人主往往重官赏以购之,其下名公贵卿,又往往厚金帛以易之,或亲操翰墨,及分命笔吏以缮录之。然且裒聚未几,而辄至于散佚,以是知藏书之难也。琬顾谓藏之之难不若守之之难,守之之难不若读之之难,尤不若躬体而心得之之难。是故藏而勿守,犹勿藏也;守而弗读,犹勿守也。夫既已读之矣,而或口与
44、躬违,心与迹忤,采其华而忘其实,是则呻佔记诵之学所为哗众而窃名者也,与弗读奚以异哉!古之善读书者,始乎博,终乎约,博之而非夸多斗靡也,约之而非保残安陋也。善读书者,根柢于性命而究极于事功。沿流以溯源,无不探也;明体以适用,无不达也。尊所闻,行所知,非善读书者而能如是乎?今健蓭先生既出其所得于书者,上为天子之所器重,次为中朝士大夫之所矜式,藉是以润色大业,对扬休命,有余矣,而又推之以训敕其子姓,俾后先跻巍科、取腆仕,翕然有名于当世,琬然后喟焉太息,以为读书之益弘矣哉!循是道也,虽传诸子孙世世,何不可之有?”(选自尧峰文钞,有删改)注释:斝,古代盛酒的器具。呻佔,诵读。6.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
45、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凡七楹 凡:共B. 琬顾谓藏之之难不若守之之难 顾:回头看C. 根柢于性命而究极于事功 究:最终D. 藉是以润色大业 藉:同“借”,借助7.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野史之书附焉 琬然后喟焉太息B. 各以其次 而又推之以训敕其子姓C. 舞歌舆马之具 何不可之有D. 守而弗读 而或口与躬违8.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素标缃帙,启钥灿然(都是)白色的标签,浅黄的封套,打开橱门,灿然在目B. 而又未必能世宝也而子孙又不一定能够当做传世之宝C. 与弗读奚以异哉同不读书又有什么不同呢D. 以为读书之
46、益弘矣哉以为读书的好处实在太大了9.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第一段介绍了藏书楼的建造规模大,藏书丰富,布置井然有序。B. 第二段点明建楼目的及得名缘由,表明官府对民间藏书的重视。C. 第三段重在议论,逐层展开观点,点明藏、守、读之间的关系。D. 本文骈散夹杂,语言婉转含蓄,几组长排比,增强了行文气势。10. 将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吾何以传女曹哉?吾徐先世,故以清白起家,吾耳目濡染旧矣。(2)因指书而欣然笑曰:“所传者惟是矣!”11. 如何成为一个“善读书者”,作者提出了具体做法。请你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并解说。【答案】6. B 7. D 8. B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