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东丽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雪**** 文档编号:253209 上传时间:2023-11-18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68.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东丽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天津市东丽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天津市东丽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天津市东丽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天津市东丽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期末语文试题第卷 选择题(共24分)一、(每题2分,共8分)1. 下列词语中,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怒涌(rng) 脂(zh)膏 橘子州(zhu) 祸国殃(yng)民B. 铆(mu)钉 槟(bn)弃 炮(bo)羊肉 呼天抢(qing)地C. 娇嗔(chn) 精湛(zhn) 廿(nin)四桥 心弛(ch)神往D. 绷(bng)劲 毛坯(p) 峭(qio)楞楞 历尽沧(cng)桑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毛泽东深爱宋词,作品颇得苏辛神韵,( )。念奴娇昆仑起句“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与念奴娇赤壁怀古首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

2、人物”( ),恰如刘勰文心雕龙所说“视通万里”“思接千载”。毛泽东自言“我的兴趣偏于豪放,不废婉约”,已表明对二者有所偏重,但他从不顾此失彼。“读婉约派久了,厌倦了,要改读豪放派。豪放派读久了,又厌倦了,应当改读婉约派。”“婉约派中的一味儿女情长,豪放派中的一味铜琶铁板,读久了,都令人厌倦的。人的心情是复杂的,所谓复杂,就是对立统一。”毛泽东,对豪放婉约的辩证态度,使二者相得益彰。此论切中( ),是有词论以来的真知灼见。中国古典诗词形式多样、风格迥异,而中国古代诗词文论,诸如陆机文赋、刘勰文心雕龙,提出的众多解诗、评诗、品诗的方法,内容博大精深。毛泽东既填词也写诗,不能将毛泽东的词作与宋词相提

3、并论,也不能简单地给诗人毛泽东贴上“豪放派”的标签。2. 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 清新绮丽 珠联璧合 时弊B. 器大声宏 珠联璧合 肯綮C. 清新绮丽 异曲同工 时弊D. 器大声宏 异曲同工 肯綮3. 文中画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古典诗词形式多样、风格迥异,而中国古代诗词文论,诸如陆机文赋、刘勰文心雕龙,提出了众多评诗、解诗、品诗的方法,内容博大精深。B. 中国古典诗词形式多样、风格迥异,而中国古代诗词文论,诸如陆机文赋、刘勰文心雕龙,提出的众多解诗、评诗、品诗的方法,内容博大精深。C. 中国古典诗词形式多样、风格迥异,而中国古代诗词文论

4、,诸如陆机文赋、刘勰文心雕龙,提出了众多解诗、品诗、评诗的方法,内容博大精深。D. 中国古典诗词形式多样、风格迥异,而中国古代诗词文论,诸如陆机文赋、刘勰文心雕龙,提出的众多解诗、品诗、评诗的方法,内容博大精深。4. 下列与选文相关的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沁园春长沙作者是毛泽东,“沁园春”是词牌名。“粪土当年万户侯”中的“方户侯”,本指食邑万户的封侯者,这里借指大军阀、大官僚。B. 宋词两大词派分别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代表人物有苏轼、辛弃疾、柳永等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有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人。C. 现代诗往往也从古诗词中汲取经典意象,并赋予其新内涵。例如闻一多红烛,引言“蜡炬

5、成灰泪始干”语出唐代诗人李商隐无题,赞美了红烛以“烧蜡成灰”来点亮世界的奉献精神。D. 词萌芽于南朝,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进入全盛时期。词的别称有“乐府”“诗余”“长短句”等等。二、(每题2分,共6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中国画不强调“光”,这并非不科学,而是注重表现长期观察的结果。拿画松树来说,以中国画家看来,如没有特殊的时间要求(如朝霞暮霭等),早晨8点钟或中午12点,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表现松树的精神实质。像五代画家荆浩在太行山上描写松树,朝朝暮暮长期观察,画松“凡数万本,始得其真”。(a)过去见一位作者出外写生,两个礼拜就画了一百多张,这当然只能浮光掠影

6、,不可能深刻认识对象,更不可能创造意境。如果一位画家真正力求表现对象的精神实质,那么一棵树,就可以唱一出重头戏。记得苏州有四棵古老的柏树,名叫“清”“奇”“古”“怪”,经历过风暴、雷击,有一棵大树已横倒在地下,像一条巨龙似的,但是枝叶茂盛,生命力强,使人感觉很年轻的样子。经过两千多年,不断与自然搏斗,古老的枝干坚如铁石,而又重生出千枝万叶,使人感觉到它的气势和宇宙的力量。(b)一棵树、一座山,观其精神实质,经过画家思想感情的夸张渲染,意境会更鲜明;木然地画画,是画不出好画的。每一处风景都有其各自不同的特色,如同人的性格差异一样。四川人说:“峨嵋天下秀,夔门天下险,剑阁天下雄,青城天下幽。”这话

7、是有道理的。我们看颐和园风景,则是富丽堂皇,给人金碧辉煌的印象。(c)一个山水画家,对所描绘的景物,一定要有强烈、真挚、朴素的感情,说假话不行。(d)有的画家,没有深刻感受,没有表现自己亲身感受的强烈欲望,总是重复别人的,就谈不到意境的独创性。肯定地说,画画要有意境,否则力量无处使,但是有了意境不够,还要有意匠;为了传达思想感情,要千方百计想办法。意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的设计,简单地说,就是加工手段。齐白石有一印章“老齐手段”,说明他的画是很讲究意匠的。意境和意匠是山水画的两个关键,有了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杜甫说“意匠惨淡经营中”,又说“语不惊人死不休”。写恋爱故事,就不一定非把

8、隔壁卖豆腐的王二也写上去;画虾,可以一笔水都不画,能表现出水的感受就行。诗人、画家为了把自己的感受传达给别人,一定要苦心经营意匠,才能找到打动人心的艺术语言。5. 选文第一段围绕“意境”展开论述,下列内容没有论述到的一项是( )A. 意境的演变B. 意境的独创C. 意境的创造D. 意境的鲜明6. 下列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选文写到不同风景有不同的特色,意在说明不同风景会带给人不同的印象和感受。B. 中国画的独特之处在于注重表现长期观察的结果,强调表现事物的精神实质。C. 如果没有意匠,诗人和画家就找不到打动人心的艺术语言。D. 齐白石有一印章“老齐手段”,说明他的画是很讲究意境的

9、。7. 选文中四处画线的句子,能给我们写作以启示,对此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 (a):不停地写作,不断地表现,才能把握写作对象的精神实质。B. (b):把握事物的精神实质,融入自己的情感和感受,才能写出好文章。C. (c):有了强烈、真挚、朴素的感情,才能有深刻全面的认识,才能打动人。D. (d):总是重复别人说过的话,写出来的文章一定没有个性和独创性。三、(每题2分,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陶渊明,字元亮。或云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也。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家贫亲老,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

10、,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候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后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分辞。义熙末,征著作郎,不就。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渊明尝往庐山,弘命渊明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要之。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舁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连也。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

11、曹,在浮阳与渊明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浮阳,日造渊明饮焉。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无酒,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郡将尝候之,值其酿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漉毕,还复著之。元嘉四年,将复征命,会卒,时年六十三。谥号靖节先生。(选自陶渊明传,有删改)8.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或云潜,字渊明 或:有的,有的人B. 博学,善属文

12、 属文:作文章C. 以为彭泽令 以为:认为D. 尝九月九日无酒 尝:曾经9.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 作师说以贻之B. 久之,满手把菊 句读之不知C. 而蓄无弦琴一张 蟹六跪而二鳌D. 其真率如此 其可怪也欤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B. 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C. 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D. 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缓/去职

13、赋归去来兮辞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陶渊明喜爱饮酒,或与朋友欢饮,或将钱全置于酒铺换酒,或在酒酣之际弹拨无弦之琴,或在醉后让朋友自行离开。B. 王弘想结交陶渊明,却请不来他,只好经由庞通之设宴邀请。陶渊明赴宴饮酒,也并未对随后赶来的王弘产生抵触。C. 檀道济探望卧床挨饿的陶渊明,用贤者应在明时入世之理劝导他,并送给他粮食和肉,等渊明收下后才率部下离开。D. 陶渊明少年时就有高雅的志趣,博学多识,擅长为文,他创作的五柳先生传,被当时的人们称为他的真实写照。12. 下列哪项不属于陶渊明辞官归隐的原因( )A. 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陶渊明传)B. 潜也何敢

14、望贤?志不及也(陶渊明传)C.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其一)D.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归园田居(其一)13. 把以下课内外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赤壁赋)(2)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3)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第卷 非选择题(共96分)注意事项:请将第卷答案,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第卷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四、(21分)14. 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沙丘城下寄杜甫李白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

15、一项是( )A. 诗歌首句“我来竟何事”劈头自问,引起读者关注,造成悬念。B. 三四句用“古树”和“秋声”交代诗人居住的环境。C. 第六句“空复情”中“空”的意思是徒劳的、白白的。D. 最后两句是说诗人为了解除思念就跟随汶水一路南行。(2)从结尾来看,这是一首思念之作,请简要说明“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四句是如何表达思念之情的。15.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书生意气,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_,泣孤舟之嫠妇。(苏轼赤壁赋)_,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千岩万转路不定,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_,

16、_”。五、(15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小黑小白何存中新冠疫情期间,黄州封城两个多月。解封之后,老汪对人别的不说,专说小黑和小白。在黄州的森林公园里,世事初谙的小黑和小白,患难见真情,是老汪在人世间的忘年交。二十年前,老汪为了摆脱贫困,只身一人扛着铺盖来到黄州,在森林公园里做临时工。公园里许多杂事要人做,比方说水电出了毛病,要人维修,老汪能当此任。下大雨后,山间水道被泥沙堵了,要人疏通,老汪有的是力气。公园里有一座人工水库,常年树荫照影、浮萍连岸,水深面积大,可以养鱼。养鱼的收入管理处不要,归老汪。还有不少空闲的地方,可以种菜,拿到市场去卖,也是收入。在国家规定的时间内,老汪脱贫了,还

17、在城里买了处二手房。老汪在公园里,择旧房子作为临时住所,也起火做饭,炊烟袅袅,饭菜飘香。公园后门闲着一排小屋,黄州退休的老人们为老有所乐,择二间开了个娱乐室,每日喝茶、打牌。老汪与老人们称兄道弟,不是一家,胜似一家。老汪养鱼勤劳,买鱼苗放进去,割岸边的青草丢到水里,鱼就翻花起浪,抢着吃。过年前,老汪请人抬网,到水库捞鱼,结果捞上来的鱼,比放下去的尾数还少。付了捞鱼的人工钱,剩的钱不到一千元,买鱼苗就花了一千二,亏了本。这是怎么回事呢?老人们就同老汪一起分析原因。得出的结论是,鱼被人深夜下网偷走了。森林公园白天人不少,散步的、唱歌的、打牌的,那是漫山遍野。但是到了夜里就没人了,寂静无声。偷鱼的人

18、掌握了老汪的作息规律,趁老汪睡着时下网,神不知鬼不觉地将鱼偷走。于是老人们给老汪提出建议,说:“兄弟呀!你得养条狗,养条狗陪你守夜。”老汪觉得这主意好。老汪抱回一只刚断奶的小狗,全身黑色,没有一根杂毛,憨态可掬,人见人爱,人们唤它小黑。小黑一天天长大,清早起来,忘不了职责,圈它的地盘。绕着水库的青岸跑,不时支起它的后腿,隔一段见树见石撒几滴尿,用气味做标记。老人们发现小黑孤单,说:“小黑需要一个帮手哩。有了帮手彼此有个照应。”就叫人抱来一只小白狗,小白狗也是通身纯白,浑身没有一根杂毛。两只都是公的,小黑大,小白小。大的是哥,小的是弟。弟听哥的,哥叫怎么做,它就怎么做。清早起来做功课,小白随着小

19、黑跑。小黑在前,隔一段见树见石支后腿撒尿加固地盘,小白在后边跟着闻,然后支起后腿再撒几滴尿,以此证明这是它们共同的领地。整日里兄弟俩滚成一团,嬉戏、撕咬、奔跑、练本领,其乐融融。自从有了小黑和小白,老汪夜里可以放心睡觉了。深夜只要有一点儿动静,忠于职守的兄弟俩就叫。偷鱼人几次试图用包毒药的食物毒死兄弟俩,但是它们训练有素,根本不吃外人投喂的食物。偷鱼的人只有望狗兴叹,不敢近鱼塘一步。老汪说,他是在黄州封城后第五天深夜,从城里小区的栅栏翻出来,带着狗粮到森林公园去看小黑小白的。这时疫情严重,全城封得严严的,森林公园也封禁了。老汪惦记着小黑和小白,五天了,狗吃什么呢?老汪想趁夜深溜进去,带点儿狗粮

20、给小黑小白。老汪以为深夜无人,他的计划可以落实,哪晓得走到水库坝上,就被巡逻队的人拦住了。带队的问:“深夜出来干什么?”老汪说:“给狗送点儿粮食。”“不知道疫情严重,不能出来吗?”老汪连忙认错。老汪心想,特殊时期,人命关天,顾人的命,顾不上狗的命了。也不知道何日解封,小黑小白只有听天由命,想到哪里就到哪里去,各自找吃的求生保命吧。山风阵阵,寒意袭人,老汪黯然神伤。谁也没有想到黄州封了六十多天。眼看春天过去了,窗外红梅花开过了,粉红的樱花在风里接着开。终于疫情有了好转,黄州住院人数开始“清零”。接着,老汪从新闻里看到黄州“启封”的消息。老汪说,他是“解封”那天清早起来到森林公园去的,封得太久了,

21、走出家门,那感觉恍如隔世。天上的太阳很好,地上的风儿和畅,群山新绿,空气新鲜,水库清幽,鱼儿起浪。就在那清新如画的天地里,老汪看见两个小东西,一黑一白,一前一后,如影相随,沿着水库的堤岸巡逻哩。六十多天了,原来兄弟俩并没有逃走,也没有饿死,一直守着领地,等着它们的主人归来。老汪一声呼唤,兄弟俩跑到主人面前,又是蹦又是跳,久别重逢,亲热得无法形容。兄弟俩瘦得皮包骨头,老汪禁不住热泪盈眶。六十多天,兄弟俩为什么没有饿死呢?老汪胡乱猜测,小黑和小白可能是靠吃草活下来的。公园里有草坪,春天雨水浇灌,草长得茂盛,兄弟俩也许就是靠吃嫩草尖,度过了那艰难的六十多天。老人们闻讯之后,唏嘘不已,感叹说:“这是人

22、间奇迹,是关于生命的大感动。”(有删改)16.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开头制造悬念,黄州新冠疫情的背景和解封后老汪对小黑小白的特别情感,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B. 老汪能够摆脱贫困,与他个人的打工抉择和努力奋斗有重要的关联,同时单位提供的便利也起到促进作用。C. 老汪在疫情严重的封城时期,想要趁夜溜进公园,这一细节表现了他思想上的无原则性和格局上的狭隘性。D. 小说结尾处,老人们关于“人间奇迹”“生命的大感动”的慨叹,既是指向动物生灵,也是指向本土城市。17. 本文画线部分表现了老汪怎样的心理?请简要分析。18. 请结合全文,分析“小黑小白”在

23、小说中的作用。六、(10分)1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家乡(社区)不仅是生活的地方,也是文化熏陶的场所。你的家乡(社区)文化生活状况如何?那里的文化设施是否齐全?那里的文化传统习俗是否还在流行?寒假将至,假设学校要布置家乡(社区)文化生活现状调查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开展家乡(社区)文化生活调查可以选择不同的主题,如“家乡(社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情况调查”“家乡(社区)群众性业余文化活动调查”等。请按照示例格式,写出你准备在家乡(社区)调查的主题(不能抄示例)。(2)调查主题确定后,在正式调查之前,你要着手做哪些准备工作?请逐条写出。20. 阅读下面新闻材料,任选一则运用乡

24、土中国中相关概念来进行简要解释和评析。材料一:刘女士近日乘坐高铁从北京前往上海。初次乘坐高铁的4岁儿子非常兴奋,在车厢内大声嬉闹,且不时离开座位搅扰其他乘客。其时正是午休时间,有人提醒刘女士约束孩子的行为,让孩子安静一些。刘女士却说孩子活泼好动是好事,大人不应该和孩子计较。而到刘女士的孩子睡觉时,她却指责邻座乘客看手机视频吵到孩子,要求人家戴上耳机。材料二:今年大学毕业的小李,原本在郑州做着网站开发的工作,但在家人的一再敦促下,回家接替父母管理工厂。他发现工厂管理不规范,但刚要整顿就遇到了难处:工厂的管理人员不是“舅舅”就是“伯伯”,新的想法不仅没有实行,还被长辈们训斥,说他“不安分”。七、(

25、50分)21.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孟晚舟在月是故乡明 心安是归途的感言中说道:“万家灯火总有一盏给我温暖,浩瀚星河总有一颗予我希望,感动于心,感激于情。”在你成长的过程中,总有一些人一些事如灯、如星,给你温暖,予你希望。请就此写一篇记叙文。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文体明确,有细节描写;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天津市东丽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期末语文试题第卷 选择题(共24分)一、(每题2分,共8分)1. 下列词语中,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怒涌(rng) 脂(zh)膏 橘子州(zhu) 祸国殃(yng)民B. 铆(mu)钉 槟

26、(bn)弃 炮(bo)羊肉 呼天抢(qing)地C. 娇嗔(chn) 精湛(zhn) 廿(nin)四桥 心弛(ch)神往D. 绷(bng)劲 毛坯(p) 峭(qio)楞楞 历尽沧(cng)桑【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常用字字音的能力。A.“怒涌”的“涌”应读“yng”,“脂膏”的“脂”应读“zh”,“橘子州”的“州”应写作“洲”。B.“铆钉”的“铆”应读“mo”,“槟弃”的“槟”应写作“摈”,“呼天抢地”的“抢”应读“qing”。C.“心弛神往”的“弛”应写作“驰”。D.全都正确。故选D。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毛泽东深爱宋词,作品颇得苏辛神韵,( )。念奴娇昆仑起句“横

27、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与念奴娇赤壁怀古首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恰如刘勰文心雕龙所说“视通万里”“思接千载”。毛泽东自言“我的兴趣偏于豪放,不废婉约”,已表明对二者有所偏重,但他从不顾此失彼。“读婉约派久了,厌倦了,要改读豪放派。豪放派读久了,又厌倦了,应当改读婉约派。”“婉约派中的一味儿女情长,豪放派中的一味铜琶铁板,读久了,都令人厌倦的。人的心情是复杂的,所谓复杂,就是对立统一。”毛泽东,对豪放婉约的辩证态度,使二者相得益彰。此论切中( ),是有词论以来的真知灼见。中国古典诗词形式多样、风格迥异,而中国古代诗词文论,诸如陆机文赋、刘勰文心雕龙,提出的众多解诗、评

28、诗、品诗的方法,内容博大精深。毛泽东既填词也写诗,不能将毛泽东的词作与宋词相提并论,也不能简单地给诗人毛泽东贴上“豪放派”的标签。2. 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 清新绮丽 珠联璧合 时弊B. 器大声宏 珠联璧合 肯綮C. 清新绮丽 异曲同工 时弊D. 器大声宏 异曲同工 肯綮3. 文中画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古典诗词形式多样、风格迥异,而中国古代诗词文论,诸如陆机文赋、刘勰文心雕龙,提出了众多评诗、解诗、品诗的方法,内容博大精深。B. 中国古典诗词形式多样、风格迥异,而中国古代诗词文论,诸如陆机文赋、刘勰文心雕龙,提出的众多解诗、评诗、品诗

29、的方法,内容博大精深。C. 中国古典诗词形式多样、风格迥异,而中国古代诗词文论,诸如陆机文赋、刘勰文心雕龙,提出了众多解诗、品诗、评诗的方法,内容博大精深。D. 中国古典诗词形式多样、风格迥异,而中国古代诗词文论,诸如陆机文赋、刘勰文心雕龙,提出的众多解诗、品诗、评诗的方法,内容博大精深。4. 下列与选文相关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沁园春长沙作者是毛泽东,“沁园春”是词牌名。“粪土当年万户侯”中的“方户侯”,本指食邑万户的封侯者,这里借指大军阀、大官僚。B. 宋词两大词派分别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代表人物有苏轼、辛弃疾、柳永等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有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人。C. 现

30、代诗往往也从古诗词中汲取经典意象,并赋予其新的内涵。例如闻一多红烛,引言“蜡炬成灰泪始干”语出唐代诗人李商隐无题,赞美了红烛以“烧蜡成灰”来点亮世界的奉献精神。D. 词萌芽于南朝,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进入全盛时期。词的别称有“乐府”“诗余”“长短句”等等。【答案】2. D 3. C 4. B【解析】【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第一处,“清新绮丽”:新颖不俗气,华美艳丽。“器大声宏”:器量很大,声音宏亮,志向高远。结合前面“作品颇得苏辛神韵”,此处是形容毛泽东作品豪放的风格,应使用“器大声宏”。第二处,“珠联璧合”:比喻杰出的人才或美好的事物聚集

31、在一起。“异曲同工”:作品曲调不同,而同样精妙,比喻不同的做法收到同样的效果。此处是说毛泽东念奴娇昆仑中的起句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首句同样精妙,应使用“异曲同工”。第三处,“时弊”:当时社会的弊病。“肯綮”:筋骨结合的地方,比喻最重要的关键。此处是说毛泽东对豪放婉约的辩证态度切中关键,使用“肯綮”。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有两处:一、结构混乱,“陆机文赋、刘勰文心雕龙,提出的方法,内容博大精深”中途易辙,前面句子的主语是“方法”,句中没有谓语,句意没有表达完整,后面就另起话题以“内容”为主语,应把“提出的”改为“提出了”。二、语序不当,“解诗、评诗、品诗”应该改

32、为“解诗、品诗、评诗”。故选C。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B.“豪放派代表人物有苏轼、辛弃疾、柳永等人”错误,柳永是婉约派。故选B。二、(每题2分,共6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中国画不强调“光”,这并非不科学,而是注重表现长期观察的结果。拿画松树来说,以中国画家看来,如没有特殊的时间要求(如朝霞暮霭等),早晨8点钟或中午12点,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表现松树的精神实质。像五代画家荆浩在太行山上描写松树,朝朝暮暮长期观察,画松“凡数万本,始得其真”。(a)过去见一位作者出外写生,两个礼拜就画了一百多张,这当然只能浮光掠影,不可能深刻认识对象,更不可能创造意境

33、。如果一位画家真正力求表现对象的精神实质,那么一棵树,就可以唱一出重头戏。记得苏州有四棵古老的柏树,名叫“清”“奇”“古”“怪”,经历过风暴、雷击,有一棵大树已横倒在地下,像一条巨龙似的,但是枝叶茂盛,生命力强,使人感觉很年轻的样子。经过两千多年,不断与自然搏斗,古老的枝干坚如铁石,而又重生出千枝万叶,使人感觉到它的气势和宇宙的力量。(b)一棵树、一座山,观其精神实质,经过画家思想感情的夸张渲染,意境会更鲜明;木然地画画,是画不出好画的。每一处风景都有其各自不同的特色,如同人的性格差异一样。四川人说:“峨嵋天下秀,夔门天下险,剑阁天下雄,青城天下幽。”这话是有道理的。我们看颐和园风景,则是富丽

34、堂皇,给人金碧辉煌的印象。(c)一个山水画家,对所描绘的景物,一定要有强烈、真挚、朴素的感情,说假话不行。(d)有的画家,没有深刻感受,没有表现自己亲身感受的强烈欲望,总是重复别人的,就谈不到意境的独创性。肯定地说,画画要有意境,否则力量无处使,但是有了意境不够,还要有意匠;为了传达思想感情,要千方百计想办法。意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的设计,简单地说,就是加工手段。齐白石有一印章“老齐手段”,说明他的画是很讲究意匠的。意境和意匠是山水画的两个关键,有了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杜甫说“意匠惨淡经营中”,又说“语不惊人死不休”。写恋爱故事,就不一定非把隔壁卖豆腐的王二也写上去;画虾,可以一

35、笔水都不画,能表现出水的感受就行。诗人、画家为了把自己的感受传达给别人,一定要苦心经营意匠,才能找到打动人心的艺术语言。5. 选文第一段围绕“意境”展开论述,下列内容没有论述到的一项是( )A. 意境的演变B. 意境的独创C. 意境的创造D. 意境的鲜明6. 下列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选文写到不同风景有不同的特色,意在说明不同风景会带给人不同的印象和感受。B. 中国画的独特之处在于注重表现长期观察的结果,强调表现事物的精神实质。C. 如果没有意匠,诗人和画家就找不到打动人心的艺术语言。D. 齐白石有一印章“老齐手段”,说明他的画是很讲究意境的。7. 选文中四处画线的句子,能给我们

36、写作以启示,对此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 (a):不停地写作,不断地表现,才能把握写作对象的精神实质。B. (b):把握事物的精神实质,融入自己的情感和感受,才能写出好文章。C. (c):有了强烈、真挚、朴素的感情,才能有深刻全面的认识,才能打动人。D. (d):总是重复别人说过的话,写出来的文章一定没有个性和独创性。【答案】5. A 6. D 7. A【解析】【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A.根据原文第一段“过去见一位作者出外写生,两个礼拜就画了一百多张,这当然只能浮光掠影,不可能深刻认识对象,更不可能创造意境”“一棵树、一座山,观其精神实质,经过画家思想感情的夸张

37、渲染,意境会更鲜明”和“有的画家,没有深刻感受,没有表现自己亲身感受的强烈欲望,总是重复别人的,就谈不到意境的独创性”可知,第一段围绕“意境”展开论述,以“画松”为例提出了中国画要讲究创造意境,要表现出所画之物的精神气质,并且这种意境需要十分鲜明,对于画中的景象,画家必须要有真挚的情感,才能具有独创性。第一段没有论述到“意境的演变”。故选A。【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D.“说明他的画是很讲究意境的”错误。根据原文第二段“齐白石有一章老齐手段,说明他的画是很讲究意匠的”可知,齐白石有一印章,说明的是他的画很有“意匠”,而不是“意境”。故选D。【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

38、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A.“不停地写作,不断地表现,才能把握写作对象的精神实质”错误。根据原文第一段“过去见一位作者出外写生,两个礼拜就画了一百多张,这当然只能浮光掠影,不可能深刻认识对象,更不可能创造意境”可知,不停地写作,不断地表现,只能是浮光掠影,不可能深刻认识对象,也不能把握写作对象的精神实质。故选A。三、(每题2分,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陶渊明,字元亮。或云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也。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家贫亲老,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

39、候之,偃卧瘠候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后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分辞。义熙末,征著作郎,不就。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渊明尝往庐山,弘命渊明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要之。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舁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连也。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浮阳与渊明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浮阳,

40、日造渊明饮焉。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无酒,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郡将尝候之,值其酿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漉毕,还复著之。元嘉四年,将复征命,会卒,时年六十三。谥号靖节先生。(选自陶渊明传,有删改)8.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或云潜,字渊明 或:有的,有的人B. 博学,善属文 属文:作文章C. 以为彭泽令 以为:认为D

41、. 尝九月九日无酒 尝:曾经9.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 作师说以贻之B. 久之,满手把菊 句读之不知C. 而蓄无弦琴一张 蟹六跪而二鳌D. 其真率如此 其可怪也欤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B. 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C. 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D. 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缓/去职赋归去来兮辞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

42、,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陶渊明喜爱饮酒,或与朋友欢饮,或将钱全置于酒铺换酒,或在酒酣之际弹拨无弦之琴,或在醉后让朋友自行离开。B. 王弘想结交陶渊明,却请不来他,只好经由庞通之设宴邀请。陶渊明赴宴饮酒,也并未对随后赶来的王弘产生抵触。C. 檀道济探望卧床挨饿的陶渊明,用贤者应在明时入世之理劝导他,并送给他粮食和肉,等渊明收下后才率部下离开。D. 陶渊明少年时就有高雅的志趣,博学多识,擅长为文,他创作的五柳先生传,被当时的人们称为他的真实写照。12. 下列哪项不属于陶渊明辞官归隐的原因( )A. 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陶渊明传)B. 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陶渊明传)C. 少无适俗韵

43、,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其一)D.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归园田居(其一)13. 把以下课内外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赤壁赋)(2)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3)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答案】8. C 9. A 10. C 11. C 12. B 13. (1)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使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2)因为不能忍受官场的约束,不久就自己解职回家了。(3)他曾对自己的亲友说:“我姑且暂时去弹奏那弦歌(指做文官),作为将来隐居生活的资本,可以吗?”【解析】【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句意:

44、有人说他叫陶潜,字渊明。或:有的,有的人。解释正确。 B.句意:学识广博,擅长写文章。属文:作文章。解释正确。 C. 句意:让他担任彭泽县令。以为:“以之为”的省略形式,让他(她)做。解释错误。 D. 句意:曾经在九月九日那天没有酒。 尝:曾经。解释正确。 故选C。【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 “以”均为连词,表目的,来。句意:曾经著写五柳先生传来形容自己。/写师说来赠送给他。B. “之”助词,在时间副词之后,补充音节,没有实际意义。/宾语前置的标志。句意:过了很久,采了满手菊花。/不知句子(如何)停顿。C. “而”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并列,并且。句意

45、:却收藏了一张无弦琴。/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D. “其”代词他。/语气词,起加强反问语气作用。句意:他的天真直率达到这种地步。/难道值得奇怪吗?故选A。【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文断句能力。句意:陶渊明长叹说:“我怎么能为了五斗米的俸禄而去向乡里小儿低头弯腰!”当天就解下官印,辞去官职,写下了归去来兮辞。“折腰”的主语是“我”,构成主谓结构,不宜断开。排除BD。“去职”是“解绶”的目的,“解绶”“去职”动作具有连续性,且都为当天“即日”所为之事。不宜断开。排除AD。故选C。【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C. “檀道济探望卧床挨饿的陶渊明,用贤者应在明时入世之理劝导他,并送给他粮食和肉,等渊明收下后才率部下离开。”错误,檀道济送给陶渊明粮食和肉,陶渊明却挥手让檀道济离开。可知并未收下。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依据原文可知,“陶渊明辞官归隐”的根本原因是“任真自得”,即任性率真,清高自负;直接原因是“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A是直接原因,CD是根本原因。B. “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句意:我怎么敢奢望成为贤人,只不过是志向达不到啊。檀道济劝其此为盛世之时应出仕作官,陶渊明自认为自己非贤人,志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期末试卷 > 高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