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4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本试卷共8页,12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7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材料一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土”是他们的命根。在数量上占着最高地位的神,无疑是“土地”。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上的,一代一代地下去,不太有变动。大体上说,这是乡土社会的特性之一。我们很可以相信,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乡土
2、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 “不亦悦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不是法律,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换一句话说,社会和个人在这里通了家。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我读论
3、语时,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孝”的意义时,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性了。孝是什么?孔子并没有抽象地加以说明,而是列举具体的行为,因人而异地答复了他的学生。最后甚至归结到“心安”两字。做子女的得在日常接触中去摸熟父母的性格,然后去承他们的欢,做到自己的心安。这说明了乡土社会中人和人相处的基本办法。这种办法在一个陌生人面前是无法应用的。材料二在中国社会,“家”字可以说最能伸缩自如了。“家里的”可以指自己的太太一个人,“家门”可以指伯叔侄子一大批,“自家人”可以包罗任何要拉入自己的圈子,表示亲热的人物。自家人的范围是因时因地可伸缩的,大到数不清,真是天下可成一家。为什么我们这个最基本
4、的社会单位的名词会这样不清不楚呢?在我看来却表示了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我们的格局不是西洋那种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图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亲属关系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物。我们俗语里有“一表三千里”,就是这个意思。每一个网络有个“已”作为中心,各个网络的中心都不同。
5、在我们乡土社会里,不但亲属关系如此,地缘关系也是如此。在传统结构中,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做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是“街坊”。可是这不是一个固定的团体,而是一个范围。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有势力的人家的街坊可以遍及全村,穷苦人家的街坊只是比邻的两三家。这和我们的亲属圈子是一样的。到极端时,可以像苏秦潦倒归来,“妻不以为夫,嫂不以为叔”。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这种伸缩能力。中国人也特别对世态炎凉有感触,正因为这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大小。材料三亲属是由生育和婚姻所构成的关系。血缘,严格来说,只指由生育所发生的亲子关系。事实上,在单系的家庭组织中所注重的
6、亲属确多由于生育而少由于婚姻,所以说是血缘也无妨。亲密的血缘关系限制着若干社会活动,最主要的是冲突和竞争;亲属是自己人,从一个根本上长出来的枝条,原则上是应当痛痒相关,有无相通的。而且亲密的共同生活中各人互相依赖的地方是多方面和长期的,因之在授受之间无法一笔一笔地清算往回。亲密社群的团结性就依赖于各分子间都相互地拖欠着未了的人情。欠了别人的人情就得找一个机会加重一些去回个礼,加重一些就在使对方反欠了自己一笔人情。来来往往,维持着人和人之间的互助合作。亲密社群中既无法不互欠人情,也最怕“算账”。“算账”“清算”等于绝交之谓,因为如果相互不欠人情,也就无需往来了。(以上三则材料取材于乡土中国)1.
7、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与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乡下人把“土地”看作最高地位的神。B. 以农为生的人世世代代大多安土重迁。C.乡土社会的人们拥有随心所欲的自由。D.心安是乡土社会人们相处的基本办法。2.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中国,人们常根据需要圈划“自家人”的范围。B.“一表三千里”体现了亲属关系同心圆波纹性质。C.乡土社会的格局优于西洋社会一捆捆柴的格局。D.世态炎凉是圈子因中心势力而变化的具体表现。3.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下列理解与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乡土社会里的人们不追求普遍的认识和笼罩万有的真理。B.“四海之内皆兄弟”表明乡土社会中的人们
8、都是亲属关系。C.在乡土社会里,势力大的人家街坊多,势力小的则少。D.乡土社会的亲属之间因人情往来不会出现矛盾和摩擦。4.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下列说法不符合乡土社会特点的一项是(3分)A.落叶归根B.血浓于水C.富居深山有远亲D. 亲兄弟,明算账5.有同学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列了下面的表格式提纲,请你填写处,帮他补充完整。要求简要概括。(5分)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关键概念乡土性血缘关系主要内容乡土性表现乡下人离不开泥土亲缘关系以己为中心作用:特点:依赖人情往来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21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9题。(共16分)(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鞣以
9、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躲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取材于劝学)(2)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取材于师说(3)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取材于师说6.下列句
10、中的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劝学)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 蚓无爪牙之利(劝学)因为长句,歌以赠之(琵琶行并序)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羡长江之无穷(赤壁赋) 石苍黑色,多平方(登泰山记)A.B.C.D.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取之于蓝,而青于蓝B.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人非生而知之者相与枕藉乎舟中C.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D.輮以为轮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8.根据文意,下列对文中语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以设问的方式加强语气,突出从师的
11、必要性。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用判断句指出老师有传道、授业、解惑之责。C.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举孔子的事例印证“圣人无常师”的论断。D.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引用孔子的言论,文字虽少,却令人信服。9.上面三个文段的内容都与人们的学习活动密切相关。请分别概括其观点,并说明文段(1)是如何展开论述的。(7分)(二)根据要求,完成第10小题。(共5分)10.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颜渊)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
12、“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1)请解释“无讼”。(1分)(2)综合两则材料,用自己的话简要说明怎样才有可能实现“无讼”。(4分)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5分。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1113题。(共12分)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郁孤台下清江
13、水,中间多少行人2泪。西北望长安3,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4。注释:【1】造口:即皂口,镇名。时作者驻节赣州,常经皂口。【2】行人:指当年在金人逼迫下逃难的人。【3】此即用唐代李勉望阙之意,这里借长安指北宋故都汴京。【4】鹧鸪:鸣声凄切,其声类似“行不得也,哥哥”。11.以下对两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千古江山”两句写江山依旧,而英雄不见,有无人可御外侮之意。B.“元嘉”三句借刘义隆旧事,写恢复中原应靠明主,不然一定失败。C.“四十三年”三句,作者由今忆昔,追思抗金往事,不胜身世之感。D. “青山”两句写大江东去不被青山遮拦,隐喻作者的壮志
14、不可阻挡。12.以下对两首词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永遇乐下阕慨叹佛狸,呼应上阕“舞榭”三句,写当日的辉煌只剩下一片荒寒。B.菩萨蛮句句与山水有关。上阕近处写水,远处写山;下阕山水相连,借水怨山。C. 两词同为怀古之作,永遇乐借古讽今,菩萨蛮借古伤今,风格均沉郁顿挫。D.两词中“一片神鸦社鼓”“中间多少行人泪”都描写了眼前景象,乐忧对比鲜明。13.两首词结尾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和“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都蕴含作者深沉的情感,请分析它们在运用手法和表达情感上有何不同。(6分)14.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共13分)(1)静女写一位娴静而美丽的女子原本与男子约定相会,却“爱而
15、不见”,这令男子“”。(2)短歌行中“”的典故突出地表现了诗人求贤若渴的心情。(3)归园田居(其一)中“,”两句,写出了暮色下远村炊烟袅袅的田园风光。(4)登高中“”一句,化用了屈原九歌湘夫人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诗句。(5)琵琶行中“,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_”分四句描写生动,把抽象无形的音乐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6)登泰山记中“,”两句,描绘了冬日雪后泰山晚照的壮美之景。(7)同学们来到赤壁。江水静默无声,一位同学不禁感慨:“怎么看不到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的 _,卷起千堆雪那般景色?”同伴笑道:“赤壁赋中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不也很好吗?”四、本大题共4小题
16、,共17分。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5-18题。春日阆中我来此地之前并不认识这个字:阆。它的字形,似乎是一种隐喻:门楣之后伫候着温润的良人或良辰。因为事先不抱任何期待,当不经意间进入这座具有两千三百年历史之久的古城仿佛窖藏的老酒被开启,我体会到一段有若微醺的幸福时光,那是一次格外美好又格外漫长的宿醉,以至两年之后,我要重游阆中,希望现实和记忆如梦一般再次叠合。这是春天,万物复苏和繁茂。这是五月的南方,湿润,清新,少女眼睛里微微漾动的泪光那么动人。来到阃中,我们先上锦屏山。山体不大,也不险峻,但具灵秀之气。树木葱范,雀鸟穿梭于枝条,穿梭于绿迷宫各个曲折的通道,我听到它们远远近近的彼此呼唤或者自由自在
17、的独唱。身置其间,我像一粒找到归宿的尘埃。我知道,倘若从古城向这边遥望,此山形似屏风,亭台、树木、人物和飞鸟,仿若是用精湛的蜀绣手法刺绣在上面的。就在这灿若锦屏的山上,我隔江向对岸望去,看不清那些古老院落和街巷的细节,只见黑灰色的檐瓦重重低垂,排列绵密,鳞片似的整个古城,像是巨鱼露出来的宽展展的背脊。 一定是一条神话般的巨鱼贪恋阃中美景,才蓄意搁浅,为了能日夜啜饮锦屏山下这一弯嘉陵江水。当我再次走进古城,的确就像骑行在鱼脊上那是一种如鱼得水的生活。路面不宽,轻微不平整,走在老街平平仄仄的韵角上,看深深浅浅雕镂的木质窗花,嗅花木散发出或浓或淡的芬芳,我由此进入古色古香的情调。阆中天然的格局,山锁
18、四围,水绕三面,难怪被视为风水宝地。保存下来的古城面积有四百多公顷,古街古巷呈棋盘状格局,形成独特的唐宋格局、明清风貌。透过半掩门扉,婆娑树影下有执棋的老者或者跌跌撞撞试步的幼童,一幅桃花源景象。而商业街两侧,铺面都大开户牖,小小的人家,经营着各种不大的买卖。生意都是不着急做的,店家不等不劝的样子,漫不经心地看来来往往的过客,想自己咸咸淡淡的心事。我前年来的时候,带回两床阆中特产的蚕丝被,给妈妈一床,自己留一床躺在里面,自己像蛹被茧衣保护和安慰。我明白自己初次来阆中的时候为什么会一见钟情,因为这里的人们就这样千百年不变,质朴本分,不贪奢,也不乞巧,就这样简简单单、平静而知足地变老。阆中不像许多
19、过度开发的旅游城市那样有过重的装饰音和表演痕迹,让我看的是蓄意编排的戏而不是本真的生活。这座小城古老而又清丽、沉静而又生动阆中就是它原本的样子,有种素颜之美。难怪杜甫曾在阆水歌里留下这样的诗行:“嘉陵江色何所似?石黛碧玉相因依。正怜日破浪花出,更复春从沙际归。巴童荡桨欹侧过,水鸡衔鱼来去飞。阆中胜事可肠断,阆州城南天下稀。”杜家客栈系穿斗式和抬梁式的木结构建筑,享有盛名。视线越过雕工精细的吊檐和暖红的灯笼,看到天井之上一方裁得周正的夜空,星芒正闪耀。很久很久以前,阆中著名的智者落下闳也凝望过这样亘古不变的夜空,通过浑天仪的窥管,看斗转星移,从天体运行的神秘轨迹中探寻宇宙间伟大的历法。他精密的演
20、算,传达出中国古人超拔的智慧。十二个月,二十四个节气我们今天依然生活在落下闳当年所总结出的时序里,感受春暖秋寒的轮回。当然,我们平凡,所能拥有,不过是平凡人的乐趣放下行囊,擦去鞋面上踏山踱水的尘灰,放松地坐在客栈里,浅斟慢酌。一杯回味绵长的老酒下肚,顿觉红尘攘攘,唯有此地令人神清气闲、梦稳心安。阆中有三绝:牛肉、醋和馍。我偏爱杜家客栈特有的一道菜,就以阆中三绝为食材。加入醋汁的芡粉红润稠亮,口感介于汤羹之间,味蕾同时体会到牛肉的柔嫩和馍粒的酥香,入口即化,唇齿留芳。我忍不住大快朵颐,喝完一碗再添一碗,三碗之后还不舍放下羹匙。晚上坐船,夜航嘉陵江。船上的男歌手声音嘹亮,高亢处声若裂帛;他身后的两
21、个船娘,一个泼辣,眼睛里都是亮晶晶的光;另一个害羞,偶尔笑的时候才露出晶莹的皓齿。我们聆听着他们生动的民歌,顺江漂流在两岸的璀璨灯光之间,在江水的粼粼波光和夜空的浩大星光之间。登岸后,我们去看皮影戏。明亮光照下,色泽艳丽的皮影人在半透明的屏幕后显活摆动,呈现着他们的喜怒哀乐与爱恨生死。我们忍不住好奇,跑到屏幕后观看皮影艺人如何进行表演,后来按捺不住,索性亲自执棒,小试身手。那些面部表情没有变化、肢体表现却灵活丰富的偶人,激情四射地热舞起来,让我们无比快乐。夜已深,我们却余兴未了,不想就这么回了宾馆,实在舍不得阆中旖旎的夜色。于是找了临江的桌子,坐下来,慢慢喝茶。嘉陵江沉缓、宽广,无声流动。而江
22、风柔煦,零星的微雨几乎是察觉不到的,温柔得好像不过是风中的水汽。茶盏和执杯的手,都浸在中国画般的墨色里。我们有时闲聊,有时沉默。或许,我们也是命运操纵下的皮影,被神明即兴的手操纵。但今夜没有伤感,尽可放歌纵酒,只当还乡难道不是吗?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此时此刻,在春夜的阆中,岁月如此静好。(取材于周晓枫的同名散文)1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伫候着温润的良人或良辰伫候:站立等候B.婆娑树影下婆娑:枝叶稀疏C.有种素颜之美素颜:不加妆饰D.旖旎的夜色旖旎:柔和美好1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重游阆中,是因为第一次没有抱任何期待,感
23、受并不真实。B.第段作者想象巨鱼“蓄意搁浅”意在凸显阆中山环水绕之美。C.第段作者认为杜诗中的“可肠断”是在极言阆中山水之可爱。D.重游阆中,“此时此刻”的“心安”让作者愿将阆中认作故乡。17.文章第段对锦屏山进行了细腻的描写,请简要分析画线句的用意。(5分)18. 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文章标题“春日阆中”包含了哪些涵义。(6分)五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1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答,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40分)生活的样子或人们的思想观念会因为某个人的出现而发生变化。请以“直到遇见你”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合理、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24、(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参考答案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7分。1(3分)B 2(3分)C 3(3分)C 4(3分)D 5(5分)世代定居人们在熟悉的社会里习得礼俗差序格局地缘关系以家为中心限制着若干社会活动,最主要的是冲突和竞争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21分。6(3分)D 7(3分)B 8(3分)A9(7分)观点:(1)学习有重大意义;(2)学习应该跟从有道的老师;(3)学习应该虚心,以能者为师。论述:本段中作者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论述学习对人而言有重大意义。先用“青”胜于“蓝”,“冰”寒于“水”说明人通过学习可以获得提升或者超越;再用輮“木”为“轮”强调学习对于后天成长
25、有决定性作用;最后用“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引出结论,说明“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的重要性。10(5分)(1)无讼:没有诉讼事件。(2)统治者用道德来治理国政,民众就会拥戴他、听从他。抑制自己,使言行都合于礼。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5分。11(3分)B12(3分)B13(6分)“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作者借用廉颇的典故,写出了自己虽老去雄心犹在,却得不到朝廷重视的悲愤之情。“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作者触景生情,写江边日暮我正发愁,又听到了深山中传来鹧鸪“行不得也”之声,想到抗金之事受阻而产生了悲凉之情。14(13分)(1)搔首踟蹰(2)周公吐哺(3)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4)
26、无边落木萧萧下(5)大弦嘈嘈如急雨 大珠小珠落玉盘(6)苍山负雪 明烛天南(7)乱石穿空惊涛拍岸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15(3分)B16(3分)A17(5分)形状似屏风,屏风上还有仿佛用蜀绣手法刺绣上去的景致,写出了锦屏山精巧,秀美,生机勃勃的特点,这一句意在说明锦屏山得名的原因;同时也交代了阆中古城环山的地理特点,突出古城周围景致清新优美。18.(6分)(1)春日游阆中,点出了游览的时间、地点。(2)春日的阆中,风景温润秀美,人们智慧超拔、质朴本分,平静知足。历史厚重,世俗生活有趣味。(3)沉浸阆中,感受到神清气闲,梦稳心安。五、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19(40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