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苏省江阴市华士片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题一、积累和运用(28分)1.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初一语文,精彩纷呈。在四季美景单元,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的花香在湿润空气里酝酿,雨有时热烈粗犷有时端庄静m( )在至爱亲情单元,我们从史铁生母亲憔cu( )的面容里读到了母亲的病痛与母爱的深沉。在童年成长单元,海伦凯勒最终感受到了世界的花团锦c( ),让我们体会到了坚强的意义。(1)给加点字注音。酝酿( )(2)根据拼音写汉字。静m( ) 憔cu( ) 花团锦c( )2. 根据课文内容默写。(1)海日生残夜,_。(王湾次北固山下)(2)夕阳西下,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3)_,思
2、而不学则殆。(论语十二章)(4)夜发清溪向三峡,_。(李白峨眉山月歌)(5)正是江南好风景,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6)_,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7)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李白用拟人手法表达对朋友牵挂的诗句是:_,_。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通过这次语文综合性学习,让我们感受到了文学的魅力。B. 秋天的鹅鼻嘴公园,是一个美丽的季节。C. 奶奶给我讲了过去的往事。D. 拥有七百多万海外粉丝的“网红博主”李子柒,通过视频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之美。4.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
3、馆等。B. 论语,道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C. 冰心,原名谢婉莹,著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等。D. 世说新语是刘义庆组织编写的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了士大夫的言谈逸事。5. 根据情境,选择合适的词语补全下面的对话,选填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1)孔父:恭迎南文兄光临 (贵府 寒舍) !小弟昨日刚做了文章,正好向南文兄请教啊!(2)南文:孔兄客气了!愚弟听闻 (令郎 小儿)孔融天资聪颖,今日携梨来访,一交小友(3)孔父:犬子不才,南兄垂爱了A. B. C. D. 综合性学习。(7分)6. 人生在世,离不开朋友。古人这样告诫我们:“匹夫不可不慎取友。”可见,如何认识和
4、选择朋友,是十分重要的人生课题。为引导同学们正确交友,七年级正在举行以“交友之道”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1)本次综合性学习围绕“交友”主题预备了两种活动形式,请你再设计一种。A演讲比赛 B.手抄报展评(2)“交一个读书破万卷的邪士,不如交一个不识一字的端人。”(邪士,指邪恶的人。端人,指正直的人。) 这句话启发我们如何交友?(3)你的同学“天明”最近沉迷于网络交友。作为同学,你打算怎么规劝他?请把你规劝“天明”的话写下来,不少于60字。二、阅读与赏析(42分)(一)名著阅读(9分)【甲】不知从那里听来的。东方朔也很渊博,他认识一种虫,名曰“怪哉”,怨气所化,用酒
5、一浇就消失了。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但阿长是不知道的,因为她毕竟不渊博。现在得到机会了,可以问先生。“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乙】 “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粤有盘古,生于太荒,首出御世,肇开混茫。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记得那时听人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因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知道从古到今
6、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粤自盘古”就是“粤自盘古”,读下去,记住它,“粤自盘古”呵!“生于太荒”呵!7. 【甲】【乙】两个片段都节选自散文集_,作者是_,【甲】【乙】片段所在的文章除外,请你再写出该散文集中的一篇文章的篇名_ 8. 【乙】片段中的画线句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9. 【甲】【乙】两个片段都涉及了儿童教育问题。选文表现了封建教育哪些弊端?(二)诗歌赏析(5分)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注】中庭:指庭院中。10. 本首诗意境唯美,给人无限遐想。请你发挥想象,把“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两句所呈现
7、的景象描绘出来。11. 结合具体内容,说说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三)文言文阅读(14分)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乙】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8、!【注】吴起:战国时著名军事家。俟(s):等待。欤:句末语气词,表感叹。12.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1)尊君在不_ (2)入门不顾_(3)期返而食_ (4)宜其能服三军欤_13. 下列语句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 期日/中B. 待君久不/至C. 下车/引之D. 方与/之食14. 翻译下列语句。(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2)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15. 甲、乙两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四)现代文阅读(14分)我那坏脾气的父亲张达明(1)父亲在世时,和我总是没有什么话可讲。有时去朋友家里,见人家父子间表现出的浓浓亲情,实在令我羡慕。(2)我也曾努力想和
9、父亲接近,但见他一脸的严肃,酝酿许久的话通常又被咽了回去。(3)后来,没有了父亲的日子,我时常看着父亲仍是一脸严肃的遗像,久久伫立。而细细品味和父亲在一起的那些日子,却有了另一番感受。(4)我的父亲曾毕业于省内一所中医学院,25岁就担任了县里一家医院的院长。20世纪60年代的一天,他带着铺盖忽然回了家。后来知道,他是被“下放”回来的。那时的我并不懂得世间的复杂,也不明白医院那么多人,怎么就下放他一个呢?现在想来尽有些心疼父亲。突然能理解他之后的坏脾气了。(5)回村后的父亲主动担负起了喂养二十多头牛的重任。他刚接手时,那些牛瘦得不成样子,为了尽快上膘,父亲偷偷拿了家里的小米熬汤给牛滋补,像照顾自
10、己的孩子一样照顾它们,很有责任心。(6)抽烟很凶的父亲总是买最便宜的劣质烟。后来为省钱供我上学,他连纸烟也舍不得抽了,跑去集市上买些烟叶,再拾些芝麻叶子搅在一起自制了旱烟锅,直抽得满嘴起泡。(7)我和父亲的冲突发生在我高二时的一个星期日。那天我本想回家补充点“油水”,不巧的是父亲的20元钱恰不见了。大概是怀疑我拿了,他不分青红皂白对我大喊:“滚出去,你这个逆子!”(8)我委屈极了,饭也没吃就回了学校。后来,父亲发现是自己放错了地方,却没做任何解释。我觉得自己太冤,从此不再理会父亲。不知道,我与父亲互不理睬的对峙持续了多久(9)记得那是一个暖和的中午,父亲突然来到学校,让我深感意外。他依然表现出
11、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对我小声的说:“你妈想你了,让我给你带了韭菜鸡蛋馅饺子。”说着,拿出一个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大瓷碗递给我,“还热乎着,赶紧吃了。”(10)突如其来的“爱”让我不知所措,竟紧张得伸不出手来接碗。父亲于是假装生气的说:“还不快吃,难道让我喂你不成?”我忙不迭接过大瓷碗,父亲又掏出几张钱,温和的说:“你妈让捎给你的,拿上!”我使劲点点头,算是回答了父亲。其实我心里明白,父亲是个极爱面子的人。现在想来,他应该更爱我!(11)在村里,父亲的医术和他的坏脾气一样的出名。空闲时的父亲也总在给人瞧病,他最拿手的是针灸,有些大人在自家小孩子扎针时,会心疼地嘟哝几句:“你慢些扎,别让孩子疼着了。”
12、父亲的坏脾气就上来了,呛一句:“怕疼就别来。”噎得人家顿时没了话。(12)而医好病后,他们逢人便讲:“张医生脾气不好,但心好医术高,找他看病没错的。”父亲的病人也一天比一天多,常常忙得他误了吃饭。(13)在父亲去世的前一年,我所在的单位集资建房,父亲知道后的第二天,天不亮就来到县城,不等屁股坐稳就拿出一沓钱递给我:“6万块,够吗?”(14)我妻子忙说:“太多了,3万就够了。”(15)父亲又说:“都拿上,你们日子不宽裕,能添点算点。”(16)见我推辞,父亲又发火了:“哪儿学来的坏毛病?给你就拿着!”然后放下钱,连口水都没喝就转身回去了。(17)妻子感慨:“爸脾气不好,但心肠好。”(18)我说:“
13、咱们住上新房,就把爸妈一起接来。”(19)可就在新房快要完工时,父亲却悄然走了。当时他正在给一个小孩看病,突发大面积心梗,等叫来医生,却已经来不及了。(20)父亲在世时和我没说过几句话,临走时也没说上最后一句话。在送父亲去墓地的路上,我扶着灵柩,陪他走了最后一段路。一层薄薄的木板,把我们父子永远隔在了两个不同的世界。(21)送葬的人回去后,我独自坐在父亲的坟前,想和他说说话。多少年来的话,却不知从何说起(22)不知过了多久,我听到背后有轻轻的啜泣转过头,看到我的一双儿女正站在我的身后。那一刻,我突然明白自己从此必须顶天立地,如同我的父亲。(23)我站起身来,牵着两个孩子,一步一步离开了父亲的坟
14、茔,一步一步走向了我们的生活和未来。(人民日报 2021年10月5日有删改)16. 文章主要叙述了哪几件事来表现父亲的“坏脾气”?17. 文章第(10)段划线句“突如其来的爱让我不知所措,竟紧张得伸不出手来接碗”,文中的“我”为什么会觉得“爱”突如其来?联系上下文说说你的理解。18. 结合文章内容概括分析父亲的人物形象(性格、品质)。19. “后来,没有了父亲的日子,我时常看着父亲仍是一脸严肃的遗像,久久伫立。而细细品味和父亲在一起的那些日子,却有了另一番感受。”通读全文后,你能悟出“另一番感受”中蕴含了作者哪些情感吗?三、作文(50分)20.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小时候,饭桌上的妈妈总
15、让你不懂。不懂她为什么一定要等人齐了才让你动筷子,不懂她为什么总将最好的菜放在爷爷奶奶面前,不懂为什么总要你帮忙收拾碗如今,你总算懂了。回想起来,曾经有很多不懂的人和事,现在我们好像有些懂了。请以“我懂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结合具体的故事表达自己体验或感受,不得抄袭、套作;(2)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江苏省江阴市华士片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题一、积累和运用(28分)1.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初一语文,精彩纷呈。在四季美景单元,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的花香在湿润空气里酝酿,雨有时热烈粗犷有时端庄静m( )在至
16、爱亲情单元,我们从史铁生母亲憔cu( )的面容里读到了母亲的病痛与母爱的深沉。在童年成长单元,海伦凯勒最终感受到了世界的花团锦c( ),让我们体会到了坚强的意义。(1)给加点字注音。酝酿( )(2)根据拼音写汉字。静m( ) 憔cu( ) 花团锦c( )【答案】1. ning 2. . 谧 . 悴 . 簇【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给汉字注音的能力。酝酿(ning):本指造酒时的发酵过程,用来比喻使事物达到成熟的各种准备活动【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的能力。空,静m静谧:形容静寂无声或忧愁的模样。空,憔cu憔悴:意思指黄瘦、瘦损、瘦弱无力,脸色难看的样子。空,花团锦c花团锦簇:形容
17、五彩缤纷,十分鲜艳多彩的景象。也形容文章辞藻华丽。2. 根据课文内容默写。(1)海日生残夜,_。(王湾次北固山下)(2)夕阳西下,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3)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二章)(4)夜发清溪向三峡,_。(李白峨眉山月歌)(5)正是江南好风景,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6)_,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7)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李白用拟人手法表达对朋友牵挂的诗句是:_,_。【答案】 . 江春入旧年 . 断肠人在天涯 . 学而不思则罔 . 思君不见下渝州 . 落花时节又逢君 . 回乐烽前沙似雪 . 我寄愁心与明月 . 随君直到夜郎西【解析】【详解】默写题作答时,
18、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多字,不少字,不写错字。本题中注意“入、肠、涯、罔、渝、州、烽、郎”等字要正确书写。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通过这次语文综合性学习,让我们感受到了文学的魅力。B. 秋天的鹅鼻嘴公园,是一个美丽的季节。C. 奶奶给我讲了过去的往事。D. 拥有七百多万海外粉丝的“网红博主”李子柒,通过视频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之美。【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A.成分残缺,删去“通过”或“让”;B.搭配不当,应把“季节”改为“地方”;C.语义重复,删去“过去的”或“往”;故选D。4. 下列文
19、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等。B. 论语,道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C. 冰心,原名谢婉莹,著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等。D. 世说新语是刘义庆组织编写的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了士大夫的言谈逸事。【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B.“道家经典著作”表述不正确。论语是一部儒家经典著作。故选B。5. 根据情境,选择合适的词语补全下面的对话,选填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1)孔父:恭迎南文兄光临 (贵府 寒舍) !小弟昨日刚做了文章,正好向南文兄请教啊!(2)南文:孔兄客气了!愚弟听闻
20、 (令郎 小儿)孔融天资聪颖,今日携梨来访,一交小友。(3)孔父:犬子不才,南兄垂爱了。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谦敬得体是属于语言表达中的文化常识综合,一般而言,敬辞用于对方,谦辞用于己方。第一空:“贵府”是敬辞,表示对别人家的尊称;“寒舍”是谦辞,表示对自己家的谦称。根据“恭迎南文兄”可知,孔父这是在欢迎南文到自己家的拜访,本空应是谦辞;第二空:“令郎”是敬辞,表示对别人家儿子的敬称;“小儿”是谦辞,表示对自己家儿子的谦称。根据“愚弟”“孔融天资聪颖,今日携梨来访,一交小友”可知,南文先生携梨来探访孔父的儿子,本空应是用敬辞;故选B。综合性学习。(
21、7分)6. 人生在世,离不开朋友。古人这样告诫我们:“匹夫不可不慎取友。”可见,如何认识和选择朋友,是十分重要的人生课题。为引导同学们正确交友,七年级正在举行以“交友之道”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1)本次综合性学习围绕“交友”主题预备了两种活动形式,请你再设计一种。A.演讲比赛 B.手抄报展评(2)“交一个读书破万卷的邪士,不如交一个不识一字的端人。”(邪士,指邪恶的人。端人,指正直的人。) 这句话启发我们如何交友?(3)你的同学“天明”最近沉迷于网络交友。作为同学,你打算怎么规劝他?请把你规劝“天明”的话写下来,不少于60字。【答案】(1)如:召开主题班会、举行
22、朗诵比赛等(表达形式不作要求,但不得与已有的活动形式重复) (2)交友首先要看重对方的品德,其次才是才能。 (3)天明,网络交友确实很好,它打破了地域的限制,空间限制,时间限制,年龄限制,可以广交四海和全世界的朋友。但我们不能沉迷其中,因为在虚拟的世界里,我们不能做到相互了解,只能听其言,不能观其行。而且网上所说的跟现实世界总会有所差距,如果把握不好,容易上当受骗。【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活动设计。注意围绕“交友”的主题进行活动设计。示例:组织一场“论交友之道”的辩论赛,组织一次“交友之道”的主题征文比赛。【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阅读感悟。结合“交一个读书破万卷的邪士,不如交一个不识一字的
23、端人”可知,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与一个读书很多的品德邪恶的人交朋友,不如和一个不认识一个字的品行端正的人交朋友。这句话告诉我们交朋友,不要看他读过多少书认识多少字,而要看重他的品德与品行。【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语言的表达与运用。注意说话的对象是同学“天明”,说话的目的是劝说他不要沉迷于网络交友,劝说时注意语气委婉,表达要清楚明了。示例:天明,网络交友有利也有弊。网络有利于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可以学习到很多书本以外的知识,可以与海外各国,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各界人士交流,可以看到异国他乡的风土人情。但我们如果总是沉迷其中,会使自己学习分心,影响自己的学业;也可能因为自己沉溺社交网络,从而不思进取
24、。我觉得我们要理性地看待网络交友,你认为呢?二、阅读与赏析(42分)(一)名著阅读(9分)【甲】不知从那里听来的。东方朔也很渊博,他认识一种虫,名曰“怪哉”,怨气所化,用酒一浇就消失了。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但阿长是不知道的,因为她毕竟不渊博。现在得到机会了,可以问先生。“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乙】 “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粤有盘古,生于太荒,首出御世,肇开混茫。就是这样的
25、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记得那时听人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因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粤自盘古”就是“粤自盘古”,读下去,记住它,“粤自盘古”呵!“生于太荒”呵!7. 【甲】【乙】两个片段都节选自散文集_,作者是_,【甲】【乙】片段所在的文章除外,请你再写出该散文集中的一篇文章的篇名_ 8. 【乙】片段中的画线句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9. 【甲】【乙】两个片段都涉及了儿童教育问题。选文表现了封建教育哪些弊端?【答案】7. . 朝花夕拾 . 鲁迅(周树人) . 琐记
26、 8. 表现了“我”必须背熟才能去看戏的难过(扫兴)之情和不得不背书的无奈之情。 9. (1)孩子只能学习书本知识,了解课外知识是不被允许的,可见私塾封建教育的枯燥乏味,内容单一。(2)家庭教育的专制,不顾及儿童的心理、扼杀儿童的天性。(3)学习背诵的内容晦涩难懂,脱离了儿童的兴趣和实际。【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结合【甲】片段可知,这是节选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结合【乙】片段可知,这是节选自五猖会;两个片段都节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唯一部回忆性散文,原名旧事重提。本书为鲁迅先生1926年所做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作品记述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时求学的历程,追忆
27、那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朝花夕拾共收入10篇作品,包括:对猫的厌恶和仇恨的狗.猫.鼠;怀念长妈妈的阿长与山海经;批判封建孝道观念的二十四孝图;表现封建家长制阴影的五猖会;描绘迷信传说中的勾魂使者无常;写塾师寿镜吾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揭露庸医误人的父亲的病;描写一个心术不正,令人憎恶的衍太太形象的琐记;最使鲁迅感激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潦倒生的同乡好友范爱农。据此作答。【8题详解】本题考查赏析语句。结合【乙】文第段“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分析,这是“我”听完父亲说的话之后的心理活动;结合第段“给我读熟
28、。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可知,父亲要“我”必须读熟背出才准“我”去看会;“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这句话表现了“我”必须背熟才能去看戏的难过(扫兴)之情;“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则写出了“我”不得不背书的无奈之情。【9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结合【甲】段“现在得到机会了,可以问先生。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可知,当“我”上了生书,满怀兴致地在问老师“怪哉”一虫是怎么回事,但老师却很不高兴“我”问与书本无关的知识;据此可知,私塾封建教育十分枯燥乏味,内容单一,在封建
29、教育中,孩子只能学习书本知识,了解课外知识是不被允许的;结合【乙】文第段“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第段“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第段“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可知,父亲要“我”必须读熟背出才准“我”去看会,不顾及孩子的感受与想法。据此可知,这体现了封建家庭教育的专制,不顾及儿童的心理、扼杀儿童的天性;结合【乙】文第段“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可知,“我”要背诵的内容晦涩难懂,很难记住;据此可知,封建教育学习背诵的内容晦涩难懂,脱离了儿童的兴趣和
30、实际。(二)诗歌赏析(5分)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注】中庭:指庭院中。10. 本首诗意境唯美,给人无限遐想。请你发挥想象,把“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两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11. 结合具体内容,说说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案】10. 庭院的地面一片雪白,鸦静静地栖息在树上,秋露无声无息打湿了庭院中的桂花。 11. 从“月明”、“秋思”等词语可以看出,本诗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描绘诗歌画面。首先要正确翻译诗句,其次能做到语言优美生动形象。要特别注意锤炼鸦、露等关键意象的修饰词,
31、既能做到正确翻译,又能做到语言优美,还能恰当地表情达意。结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可知,诗句的意思是: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点点无声打湿了院中桂花。以“栖”表示“鸦”的形态,表示是归巢之鸦;以“冷”饰“露”更写出诗人内心的凄凉落寞之意。示例:庭院地上洒满了银白色的月光,树枝上栖息着归巢的乌鸦,深秋的夜里一片寂静,只有冷冷的露水悄无声息地打湿了庭中桂花。【11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诗歌情感主旨。结合“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可知,诗句意为今夜明月当空世间人人都仰望,不知道这秋日情思可落到谁家?结合诗题“十五夜望月”,并根据本诗景物描写和“秋思”这一提示词,可知表达的是
32、诗人在中秋之夜的思乡之情。诗人不说自己的思念,而是以疑问语气问“落谁家”,含蓄深沉地将自己的情感表达了出来。(三)文言文阅读(14分)【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乙】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
33、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注】吴起:战国时著名军事家。俟(s):等待。欤:句末语气词,表感叹。12.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1)尊君在不_ (2)入门不顾_(3)期返而食_ (4)宜其能服三军欤_13. 下列语句停顿划分正确一项是( )A. 期日/中B. 待君久不/至C. 下车/引之D. 方与/之食14. 翻译下列语句。(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2)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15. 甲、乙两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答案】12. . “不”同“否” . 回头看 . 约定 . 应该、应当 13. C 14. (1)过了中午(友人)还没有到,太丘不再
34、等候就离开了,(太丘)离开后(友人)才到。(2)老朋友到了傍晚还没有来,吴起不吃饭等候他。 15. 做人要讲诚信(信守承诺);甲文通过元方指出不遵守约定就是不守信用,乙文吴起遵守约定,直到朋友来了才吃饭。【解析】【12题详解】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1)句意:你的父亲在吗?不:同“否”;(2)句意: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顾:回头看;(3)句意:约定您返回时一起吃饭。期:约定;(4)句意:这应该是他能使军队信服的缘由啊!宜:应该、应当。【13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断句。A.不正确。结合“期日中”分析,“期”
35、是谓语,“日中”是宾语,应在谓语“期”后断句;再结合句意“约定(的时间)在正午”可断句为:期/日中;B.不正确。结合“待君久不至”分析,句子省略了主语,“待”是谓语,“君”是宾语,故在“君”后断句;再结合句意“(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可断句为:待君/久不至;C.正确。结合“下车引之”分析,句子省略了主语,“下”是谓语,“车”是宾语,“引”是谓语,“之”是宾语,故在第一个动宾短语后断句;再结合句意“(友人)下了车去拉元方的手”可断句为:下车/引之;D.不正确。结合“起之不食以俟者”分析,“起”是主语,“不食”是谓语,故在“食”后火断句,再结合句意“吴起不吃饭而等候老友的原因”可断句为
36、:起之不食/以俟者。故选C14题详解】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1)句注意重点字词“至(到)、舍去(舍弃离开)、乃(才)”要理解正确;(2)句注意重点字词“故人(老朋友)、至(到)、食(吃)、待(等待)”要理解正确。【15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与分析文章内容。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内容分析概括作答。结合【甲】文“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
37、不顾”可知,元方对友人不守信,没有礼貌的行为十分不满;据此可知,【甲】文记述了陈元方与来客对话时的场景,叙写了友人的“无信”“无礼”的行为,据此,我们可以得到启示:做人要守信,要有礼貌;不然会连七岁小儿都瞧不起;结合【乙】文“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可知,吴起诚实守信,不等到朋友不进食;吴起坚守信用到如此程度,这是能使军人信服的缘由,要使军人信服,(作为将领)不守信用是不行的;据此,我们可以得出启示:我们要诚实守信;守信之人,可使三军信服。守信,是为人之道,是治军之道。综上分析可知,两个故事都告诉人们:
38、做人一定要讲信用,要信守承诺。【点睛】参考译文:【甲】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乙】从前吴起外出,遇到了老友,就留他吃饭。老友说:“好,到时再回来吃饭。”吴起说:“(我在
39、家)等待您一起吃饭。”老友到了夜晚还没有来,吴起不吃饭等候他。第二天早晨,(吴起)让人去找老友,老友来了,才同他一起吃饭。吴起不吃饭而等候老友的原因是怕自己说了话不算数啊。他坚守信用到如此程度,这是他能使军队信服的缘由!要使军队信服,(作为将领)不守信用是不行的!(四)现代文阅读(14分)我那坏脾气的父亲张达明(1)父亲在世时,和我总是没有什么话可讲。有时去朋友家里,见人家父子间表现出的浓浓亲情,实在令我羡慕。(2)我也曾努力想和父亲接近,但见他一脸的严肃,酝酿许久的话通常又被咽了回去。(3)后来,没有了父亲的日子,我时常看着父亲仍是一脸严肃的遗像,久久伫立。而细细品味和父亲在一起的那些日子,
40、却有了另一番感受。(4)我的父亲曾毕业于省内一所中医学院,25岁就担任了县里一家医院的院长。20世纪60年代的一天,他带着铺盖忽然回了家。后来知道,他是被“下放”回来的。那时的我并不懂得世间的复杂,也不明白医院那么多人,怎么就下放他一个呢?现在想来尽有些心疼父亲。突然能理解他之后的坏脾气了。(5)回村后的父亲主动担负起了喂养二十多头牛的重任。他刚接手时,那些牛瘦得不成样子,为了尽快上膘,父亲偷偷拿了家里的小米熬汤给牛滋补,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它们,很有责任心。(6)抽烟很凶的父亲总是买最便宜的劣质烟。后来为省钱供我上学,他连纸烟也舍不得抽了,跑去集市上买些烟叶,再拾些芝麻叶子搅在一起自制了
41、旱烟锅,直抽得满嘴起泡。(7)我和父亲的冲突发生在我高二时的一个星期日。那天我本想回家补充点“油水”,不巧的是父亲的20元钱恰不见了。大概是怀疑我拿了,他不分青红皂白对我大喊:“滚出去,你这个逆子!”(8)我委屈极了,饭也没吃就回了学校。后来,父亲发现是自己放错了地方,却没做任何解释。我觉得自己太冤,从此不再理会父亲。不知道,我与父亲互不理睬的对峙持续了多久(9)记得那是一个暖和的中午,父亲突然来到学校,让我深感意外。他依然表现出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对我小声的说:“你妈想你了,让我给你带了韭菜鸡蛋馅饺子。”说着,拿出一个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大瓷碗递给我,“还热乎着,赶紧吃了。”(10)突如其来的“
42、爱”让我不知所措,竟紧张得伸不出手来接碗。父亲于是假装生气的说:“还不快吃,难道让我喂你不成?”我忙不迭接过大瓷碗,父亲又掏出几张钱,温和的说:“你妈让捎给你的,拿上!”我使劲点点头,算是回答了父亲。其实我心里明白,父亲是个极爱面子的人。现在想来,他应该更爱我!(11)在村里,父亲的医术和他的坏脾气一样的出名。空闲时的父亲也总在给人瞧病,他最拿手的是针灸,有些大人在自家小孩子扎针时,会心疼地嘟哝几句:“你慢些扎,别让孩子疼着了。”父亲的坏脾气就上来了,呛一句:“怕疼就别来。”噎得人家顿时没了话。(12)而医好病后,他们逢人便讲:“张医生脾气不好,但心好医术高,找他看病没错的。”父亲的病人也一天
43、比一天多,常常忙得他误了吃饭。(13)在父亲去世的前一年,我所在的单位集资建房,父亲知道后的第二天,天不亮就来到县城,不等屁股坐稳就拿出一沓钱递给我:“6万块,够吗?”(14)我妻子忙说:“太多了,3万就够了。”(15)父亲又说:“都拿上,你们日子不宽裕,能添点算点。”(16)见我推辞,父亲又发火了:“哪儿学来的坏毛病?给你就拿着!”然后放下钱,连口水都没喝就转身回去了。(17)妻子感慨:“爸脾气不好,但心肠好。”(18)我说:“咱们住上新房,就把爸妈一起接来。”(19)可就在新房快要完工时,父亲却悄然走了。当时他正在给一个小孩看病,突发大面积心梗,等叫来医生,却已经来不及了。(20)父亲在世
44、时和我没说过几句话,临走时也没说上最后一句话。在送父亲去墓地的路上,我扶着灵柩,陪他走了最后一段路。一层薄薄的木板,把我们父子永远隔在了两个不同的世界。(21)送葬的人回去后,我独自坐在父亲的坟前,想和他说说话。多少年来的话,却不知从何说起(22)不知过了多久,我听到背后有轻轻的啜泣转过头,看到我的一双儿女正站在我的身后。那一刻,我突然明白自己从此必须顶天立地,如同我的父亲。(23)我站起身来,牵着两个孩子,一步一步离开了父亲的坟茔,一步一步走向了我们的生活和未来。(人民日报 2021年10月5日有删改)16. 文章主要叙述了哪几件事来表现父亲的“坏脾气”?17. 文章第(10)段划线句“突如其来的爱让我不知所措,竟紧张得伸不出手来接碗”,文中的“我”为什么会觉得“爱”突如其来?联系上下文说说你的理解。18. 结合文章内容概括分析父亲的人物形象(性格、品质)。19. “后来,没有了父亲的日子,我时常看着父亲仍是一脸严肃的遗像,久久伫立。而细细品味和父亲在一起的那些日子,却有了另一番感受。”通读全文后,你能悟出“另一番感受”中蕴含了作者哪些情感吗?【答案】16. (1)怀疑我拿了20元钱,他不分青红皂白对我大喊大骂。(2)面对村民的几句嘟哝,父亲会毫不客气地呛别人。(3)父亲给我们钱,见我推辞,父亲发火,然后放下钱,连口水都没喝就转身回去了。 17.